一种电芯贴胶结构及锂离子电池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7-20
阅读:150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生产制造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芯贴胶结构及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2.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二次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大、工作电压高、重量轻、体积小、循环寿命长、安全性好、绿色环保等优点,在便携式电器、电动工具、大型储能、电动交通动力电源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锂电池在充放电后拆解电池界面,出现拐角处紫斑异常,拐角处的紫斑无法嵌锂,降低电池容量,在循环过程中,紫斑还会导致析锂,降低电池寿命,由于裸电芯平直区与拐角区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厚度膨胀不一致,导致拐角附近料区与隔膜无法粘牢,电解液浸润不足,导致无法嵌锂而出现紫斑。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芯贴胶结构,通过优化电芯贴胶结构,能够改善电芯拐角处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厚度膨胀不一致的问题,有助于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电芯贴胶结构,包括第一极片、第二极片和隔膜,所述第一极片、所述隔膜和所述第二极片依次叠置并卷绕构成卷芯;所述第一极片对应所述卷芯的拐角的位置粘贴有至少一个胶纸,所述胶纸围绕所述卷芯的拐角设置。
7.优选的,所述卷芯具有两个拐角,两个所述胶纸分别粘贴在两个所述拐角的外壁。
8.优选的,位于所述卷芯的次外圈的所述第一极片粘贴所述胶纸,所述胶纸粘贴在所述第一极片朝向卷芯外侧的一面。
9.优选的,所述第一极片的两面分别为长膜面和短膜面,所述胶纸贴在所述长膜面或所述短膜面。
10.优选的,所述第一极片具有收尾端,所述收尾端位于所述卷芯的最外圈,至少一个所述胶纸粘贴在所述收尾端的内侧或外侧。
11.优选的,所述第一极片和所述第二极片的两面具有空箔区和涂覆区,所述收尾端的两面均为空箔区。
12.优选的,所述第一极片和所述第二极片均包括头部,所述头部位于所述卷芯的最内圈,所述头部的两面均为空箔区,所述第一极片的头部焊接有第一极耳,所述第二极片的头部焊接有第二极耳。
13.优选的,所述第一极耳和所述第二极耳分别设置有极耳保护胶纸。
14.优选的,所述第一极片的涂覆区的两端设置有保护胶纸。
1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上述的电芯贴胶结构。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将胶纸粘贴在第一极片对应卷芯的拐角的位置,即在铝箔外部拐角贴胶纸,减少拐角区与平面区的厚度差,能够在电池充放电循环过程中,增加拐角处料区与隔膜相互作用力,降低拐角处隔膜与极片松开的概率,有助于提高厚度膨胀一致性,使极片得到充分浸润,从而降低紫斑出现概率,降低析锂风险,延长电池寿命。
附图说明
17.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方式一的极片展开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方式二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方式三的结构示意图。
22.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23.1-第一极片;11-收尾端;
24.2-第二极片;
25.3-隔膜;
26.4-卷芯;41-拐角;
27.5-胶纸;
28.6-头部;
29.7-第一极耳;
30.8-第二极耳。
具体实施方式
31.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技术效果。
32.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3.在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4.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35.实施方式一
36.下面结合附图1描述实施方式一
37.电芯贴胶结构,包括第一极片1、第二极片2和隔膜3,第一极片1、隔膜3和第二极片2依次叠置并卷绕构成卷芯4;第一极片1对应卷芯4的拐角41的位置粘贴有至少一个胶纸5,胶纸5围绕卷芯4的拐角41设置。
38.由于裸电芯平直区与拐角区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厚度膨胀不一致,导致拐角附近料区与隔膜无法粘牢,电解液浸润不足,导致无法嵌锂而出现紫斑,因此,将胶纸5粘贴在第一极片1对应卷芯4的拐角41的位置,即在铝箔外部拐角41贴胶纸5,减少拐角区与平面区的厚度差,能够在电池充放电循环过程中,增加拐角41处料区与隔膜3相互作用力,降低拐角41处隔膜3与极片松开的概率,有助于提高厚度膨胀一致性,使极片得到充分浸润,从而降低紫斑出现概率,降低析锂风险,延长电池寿命。
39.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芯贴胶结构中,卷芯4具有两个拐角41,两个胶纸5分别粘贴在两个拐角41的外壁。具体的,在卷绕构成卷芯4后,卷芯4可分为平直区和拐角区,第一极片1位于卷芯4的最外圈,两个胶纸5分别粘贴卷芯4的两个拐角41上,能够改善卷芯5平直区与拐角区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厚度膨胀不一致的问题,有助于提高厚度膨胀一致性,使极片得到充分浸润,延长电池寿命,其中,胶纸5包括但不限于绿胶,还可以是其它材质的胶纸,胶纸5位于卷芯4的拐角区,平直区没有粘贴胶纸5,此外,在厚度方向上,胶纸5两端的距离大致等于卷芯4的厚度。两个胶纸5的长度大致相同,通过设计两个胶纸5之间的距离,满足在卷绕后对应拐角41的位置。
40.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芯贴胶结构中,第一极片1的两面分别为长膜面和短膜面,胶纸5贴在短膜面。具体的,第一极片1在张开状态时,胶纸5位于第一极片1的短膜面,短膜面可以理解为第一极片1的涂覆区较短的一面,胶纸5贴在短膜面对应拐角41的空箔上。
41.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芯贴胶结构中,第一极片1具有收尾端11,收尾端11位于卷芯4的最外圈,其中一个胶纸5粘贴在收尾端11的外侧,另一个胶纸5粘贴在卷芯4的另一个端的拐角41。具体的,收尾端11的两面均为空箔区,收尾端11固定在卷芯4的最外圈,一部分收尾端11处在卷芯4的拐角4处,该部分对应粘贴有胶纸5。
42.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芯贴胶结构中,第一极片1和第二极片2的两面具有空箔区和涂覆区,收尾端11的两面均为空箔区。
43.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芯贴胶结构中,第一极片1和第二极片2均包括头部6,头部6位于卷芯4的最内圈,头部6的两面均为空箔区,第一极片1的头部6焊接有第一极耳7,第二极片2的头部6焊接有第二极耳8。具体的,第一极片1的头部6和第二极片2的头部6均位于卷芯的内圈,第一极片1的头部6空箔区焊接第一极耳7,第二极片2的头部6空箔区焊接第二极耳8。
44.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芯贴胶结构中,第一极耳7和第二极耳8分别设置有极耳保护胶纸,起到包覆极耳的毛刺的作用,第一极片1的涂覆区的两端设置有保护胶纸,具体的,第一极片1为阴极片,涂覆区分为涂覆头区和涂覆尾区,增加涂覆头区对应的保护胶纸,即头部空箔区胶纸,能够防止阴极裁切位毛刺刺穿隔膜接触阳极导致短路。
4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46.将胶纸5粘贴在第一极片1对应卷芯4的拐角41的位置,即在铝箔外部拐角41贴胶纸5,减少拐角区与平面区的厚度差,能够在电池充放电循环过程中,增加拐角41处料区与
隔膜3相互作用力,降低拐角41处隔膜3与极片松开的概率,有助于提高厚度膨胀一致性,使极片得到充分浸润,从而降低紫斑出现概率,降低析锂风险,延长电池寿命。
47.实施方式二
48.与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本实施方式的位于卷芯4的次外圈的第一极片1粘贴胶纸5,胶纸5粘贴在第一极片1朝向卷芯4外侧的一面,可以理解为将胶纸5粘贴在卷芯4的内部拐角41,也可改善卷芯5平直区与拐角区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厚度膨胀不一致的问题,使极片得到充分浸润,延长电池寿命。
49.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一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50.实施方式三
51.与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本实施方式的收尾端11位于卷芯4的最外圈,一个胶纸5粘贴在收尾端11的内侧,由于收尾端11的两面均为空箔区,可以理解为将胶纸5粘贴在卷芯4的内部拐角41的空箔区,也可改善卷芯5平直区与拐角区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厚度膨胀不一致的问题,使极片得到充分浸润,延长电池寿命,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内部拐角41有空箔可以将胶纸5贴在卷芯5内部。此外,胶纸5贴在长膜面,长膜面可以理解为第一极片1的涂覆区较长的一面,胶纸5贴在长膜面对应拐角41的空箔上。
52.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一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53.锂离子电池
54.本实用新型包括实施方式一~三的电芯贴胶结构。
55.具体的,包括电芯,该电芯可以包括至少两个相互叠设且极性相反的极片,极性相反的极片分别形成电池的正极极片和电池的负极极片。为了避免正负极极片之间短路,每相邻两个极片之间设置有隔膜3,极性相反的极片通过隔膜3电性隔离。
56.至少两个极片可以包括第一极片1和第二极片2,第一极片1和第二极片2的极性相反,且第一极片1和第二极片2相互叠设。
57.具体的,第一极片1可以为正极极片,采用上述实施例1~8的正极极片结构,第二极片2可以是负极极片;或者,第一极片1可以为负极极片,第二极片2可以是正极极片,此处不做限制。
58.在一些示例中,电芯可以为卷绕式的电芯。其中,第一极片1和第二极片2均为一个,依次叠设的第一极片1、隔膜3和第二极片2绕卷绕中心卷绕,并形成卷绕结构。
59.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电芯贴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极片(1)、第二极片(2)和隔膜(3),所述第一极片(1)、所述隔膜(3)和所述第二极片(2)依次叠置并卷绕构成卷芯(4);所述第一极片(1)对应所述卷芯(4)的拐角(41)的位置粘贴有至少一个胶纸(5),所述胶纸(5)围绕所述卷芯(4)的拐角(41)设置;位于所述卷芯(4)的次外圈的所述第一极片(1)粘贴所述胶纸(5),所述胶纸(5)粘贴在所述第一极片(1)朝向卷芯(4)外侧的一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贴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芯(4)具有两个拐角(41),两个所述胶纸(5)分别粘贴在两个所述拐角(41)的外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芯贴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片(1)的两面分别为长膜面和短膜面,所述胶纸(5)贴在所述长膜面或所述短膜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芯贴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片(1)具有收尾端(11),所述收尾端(11)位于所述卷芯(4)的最外圈,至少一个所述胶纸(5)粘贴在所述收尾端(11)的内侧或外侧。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芯贴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片(1)和所述第二极片(2)的两面具有空箔区和涂覆区,所述收尾端(11)的两面均为空箔区。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芯贴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片(1)和所述第二极片(2)均包括头部(6),所述头部(6)位于所述卷芯(4)的最内圈,所述头部(6)的两面均为空箔区,所述第一极片(1)的头部(6)焊接有第一极耳(7),所述第二极片(2)的头部(6)焊接有第二极耳(8)。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芯贴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耳(7)和所述第二极耳(8)分别设置有极耳保护胶纸。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芯贴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片(1)的涂覆区的两端设置有保护胶纸。9.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芯贴胶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生产制造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芯贴胶结构及锂离子电池,包括第一极片、第二极片和隔膜,所述第一极片、所述隔膜和所述第二极片依次叠置并卷绕构成卷芯;所述第一极片对应所述卷芯的拐角的位置粘贴有至少一个胶纸,所述胶纸围绕所述卷芯的拐角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电芯贴胶结构,能够改善电芯拐角处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厚度膨胀不一致的问题,有助于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有助于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有助于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邝欣怡 涂贤能 金柱 朱炳阳 陈杰 项海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锂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3
技术公布日:2023/7/19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一种用于共享单车的自发电装置 下一篇:一种回收设备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