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反光绷带玻璃微珠的植珠装置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7-20 阅读:90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绷带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反光绷带玻璃微珠的植珠装置。


背景技术:

2.传统设于手腕处的运动绷带不能为夜间跑步的跑者提供安全防护,避免碰撞等危险情况。为此,出现了具有反光层的反光绷带,反光绷带的反光层为附着有反光材料的聚丙烯酸丁酯,其中反光材料用的反光介质主要是折射率为1.90~2.2的透明玻璃微珠。玻璃微珠的生产工艺为:先将化工原料混合均匀后放入熔炼炉中熔炼,将熔体放料到循环水池中,形成玻璃微珠水淬料,再将玻璃微珠水淬料表面上的水分烘干,烘干后经过破碎机破碎,分级后送入球化化炉内,在自身表面张力作用下成球,成球后需要进行漂选,得到成品。
3.上述反光绷带的反光层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植珠装置将玻璃微珠均匀植入涂覆在绷带表面的聚丙烯酸丁酯中。传统的玻璃微珠植珠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不足之处,一是其不能实现植珠速度的控制,也不能保障植珠的均匀性;二是其不能对植珠深度不达标的玻璃微珠进行快速移除。
4.因此,需要对传统的玻璃微珠植珠装置进行优化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反光绷带玻璃微珠的植珠装置。
6.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7.一种用于反光绷带玻璃微珠的植珠装置,包括矩形管道、输送支架、循环输送带、植珠机构、压珠机构、吸珠机构和料仓,所述矩形管道的内部安装有由输送支架提供支撑的循环输送带;所述矩形管道由前往后依次安装有植珠机构、压珠机构和吸珠机构,所述植珠机构的上方安装有料仓;
8.所述植珠机构包括安装管道、取料组件和吹料释放组件,所述安装管道由柱形部和设于其两侧的上矩形管部、下矩形管部构成,所述取料组件包括取料环和伺服电机,所述取料环的中心轴线与柱形部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取料环的侧端经贯穿柱形部一面的连接轴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连,所述取料环沿周向均布有若干排取料孔,所述取料孔中内置有单向气阀,所述吹料释放组件包括吹气管和导流块,所述吹气管贯穿柱形部的另一面,所述吹气管伸入取料环内腔的管体下侧安装有导流块,所述导流块中开设有便于与下方取料孔连通用的吹气通道。
9.进一步地,上述用于反光绷带玻璃微珠的植珠装置中,所述安装管道中的柱形部、上矩形管部、下矩形管部为一体结构。
10.进一步地,上述用于反光绷带玻璃微珠的植珠装置中,所述伺服电机通过电机支架固定在安装管道的外侧。
11.进一步地,上述用于反光绷带玻璃微珠的植珠装置中,所述取料环的外径与柱形部的内腔直径相等。
12.进一步地,上述用于反光绷带玻璃微珠的植珠装置中,所述导流块的下端面为便于与柱形部内壁滑动相抵的弧形抵接面。
13.进一步地,上述用于反光绷带玻璃微珠的植珠装置中,所述压珠机构由两排压辊构成,下排压辊与循环输送带的上层带体的内侧相抵,上排压辊与牵引进矩形管道的绷带本体表面相抵。
14.进一步地,上述用于反光绷带玻璃微珠的植珠装置中,所述吸珠机构包括抽气管道,所述抽气管道嵌入固定在矩形管道上,所述抽气管道的下侧设有与矩形管道宽度配合的条形吸珠缝。
15.进一步地,上述用于反光绷带玻璃微珠的植珠装置中,所述矩形管道位于植珠机构、压珠机构之间安装有便于绷带本体表面聚丙烯酸丁酯涂层固化的固化灯。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其主要由矩形管道、输送支架、循环输送带、植珠机构、压珠机构、吸珠机构和料仓构成,利用植珠机构能够将料仓内存储的玻璃微珠均匀地植入绷带本体表面的聚丙烯酸丁酯涂层中,植入的均匀性较好且植入速度可控;利用压珠机构辅助玻璃微珠达到植入深度,利用吸珠机构能够将植珠深度不达标的玻璃微珠进行快速移除,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反光绷带其反光层的快速成型加工。
18.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植珠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取料组件和吹料释放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压珠机构的组成示意图;
25.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6.1-矩形管道,2-输送支架,3-循环输送带,4-植珠机构,401-柱形部,402-上矩形管部,403-下矩形管部,404-取料环,405-伺服电机,406-取料孔,407-吹气管,408-导流块,5-压辊,6-吸珠机构,7-料仓,8-绷带本体,801-聚丙烯酸丁酯涂层,802-反光层。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用于反光绷带玻璃微珠的植珠装置,包括矩形管道1、输送支架2、循环输送带3、植珠机构4、压珠机构、吸珠机构6和料仓7,矩形管道1的内部安装有由输送支架2提供支撑的循环输送带3。矩形管道1由前往后依次安装有植珠机构4、压珠机构和吸珠机构6,植珠机构4的上方安装有料仓7。为了简化附图,植珠机构4、压珠机构和吸珠机构6示意的较近,并不是对其距离进行限制,考虑到涂层固化等因素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隔距。
29.本实施例中,植珠机构4包括安装管道、取料组件和吹料释放组件。安装管道由柱形部401和设于其两侧的上矩形管部402、下矩形管部403构成。安装管道中的柱形部401、上矩形管部402、下矩形管部403为一体结构。
30.本实施例中,取料组件包括取料环404和伺服电机405,取料环404的中心轴线与柱形部401的中心轴线重合,取料环404的侧端经贯穿柱形部401一面的连接轴与伺服电机405的输出轴固连,伺服电机405通过电机支架固定在安装管道的外侧。取料环404沿周向均布有若干排取料孔406,取料孔406中内置有单向气阀。取料环404的外径与柱形部401的内腔直径相等。导流块408的下端面为便于与柱形部401内壁滑动相抵的弧形抵接面。
31.本实施例中,吹料释放组件包括吹气管407和导流块408,吹气管407贯穿柱形部401的另一面,吹气管407外接有鼓风机。吹气管407伸入取料环404内腔的管体下侧安装有导流块408,导流块408中开设有便于与下方取料孔406连通用的吹气通道。
32.本实施例中,压珠机构由两排压辊5构成,下排压辊5与循环输送带3的上层带体的内侧相抵,上排压辊5与牵引进矩形管道1的绷带本体8表面相抵。
33.本实施例中,吸珠机构6包括抽气管道,抽气管道嵌入固定在矩形管道上,抽气管道的下侧设有与矩形管道1宽度配合的条形吸珠缝。
34.本实施例中,矩形管道1位于植珠机构4、压珠机构之间安装有便于绷带本体8表面聚丙烯酸丁酯涂层801固化的固化灯,聚丙烯酸丁酯涂层801植珠后即可形成所需的反光层802。绷带本体8的一端设有放卷架,另一端设有收卷架。
35.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植珠装置其主要由矩形管道1、输送支架2、循环输送带3、植珠机构4、压珠机构、吸珠机构6和料仓7构成,利用植珠机构4能够将料仓7内存储的玻璃微珠均匀地植入绷带本体8表面的聚丙烯酸丁酯涂层801中,植入的均匀性较好且植入速度可控;利用压珠机构辅助玻璃微珠达到植入深度,利用吸珠机构6能够将植珠深度不达标的玻璃微珠进行快速移除,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反光绷带其反光层802的快速成型加工。
36.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反光绷带玻璃微珠的植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管道、输送支架、循环输送带、植珠机构、压珠机构、吸珠机构和料仓,所述矩形管道的内部安装有由输送支架提供支撑的循环输送带;所述矩形管道由前往后依次安装有植珠机构、压珠机构和吸珠机构,所述植珠机构的上方安装有料仓;所述植珠机构包括安装管道、取料组件和吹料释放组件,所述安装管道由柱形部和设于其两侧的上矩形管部、下矩形管部构成,所述取料组件包括取料环和伺服电机,所述取料环的中心轴线与柱形部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取料环的侧端经贯穿柱形部一面的连接轴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连,所述取料环沿周向均布有若干排取料孔,所述取料孔中内置有单向气阀,所述吹料释放组件包括吹气管和导流块,所述吹气管贯穿柱形部的另一面,所述吹气管伸入取料环内腔的管体下侧安装有导流块,所述导流块中开设有便于与下方取料孔连通用的吹气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反光绷带玻璃微珠的植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管道中的柱形部、上矩形管部、下矩形管部为一体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反光绷带玻璃微珠的植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通过电机支架固定在安装管道的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反光绷带玻璃微珠的植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环的外径与柱形部的内腔直径相等。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反光绷带玻璃微珠的植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块的下端面为便于与柱形部内壁滑动相抵的弧形抵接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反光绷带玻璃微珠的植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珠机构由两排压辊构成,下排压辊与循环输送带的上层带体的内侧相抵,上排压辊与牵引进矩形管道的绷带本体表面相抵。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反光绷带玻璃微珠的植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珠机构包括抽气管道,所述抽气管道嵌入固定在矩形管道上,所述抽气管道的下侧设有与矩形管道宽度配合的条形吸珠缝。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反光绷带玻璃微珠的植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管道位于植珠机构、压珠机构之间安装有便于绷带本体表面聚丙烯酸丁酯涂层固化的固化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绷带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反光绷带玻璃微珠的植珠装置,包括矩形管道、输送支架、循环输送带、植珠机构、压珠机构、吸珠机构和料仓,所述矩形管道的内部安装有由输送支架提供支撑的循环输送带;所述矩形管道由前往后依次安装有植珠机构、压珠机构和吸珠机构,所述植珠机构的上方安装有料仓。本实用新型利用植珠机构能够将料仓内存储的玻璃微珠均匀地植入绷带本体表面的聚丙烯酸丁酯涂层中,植入的均匀性较好且植入速度可控;利用压珠机构辅助玻璃微珠达到植入深度,利用吸珠机构能够将植珠深度不达标的玻璃微珠进行快速移除,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反光绷带其反光层的快速成型加工。反光层的快速成型加工。反光层的快速成型加工。


技术研发人员:程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双诚绷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2
技术公布日:2023/7/19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