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亚克力片材加工碎屑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7-21
阅读:74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属于亚克力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亚克力片材加工碎屑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2.亚克力又称特殊处理的有机玻璃,是有机玻璃换代产品,用亚克力制作的灯箱具有透光性能好、颜色纯正、色彩丰富、美观平整、兼顾白天夜晚两种效果、使用寿命长、不影响使用等特点。亚克力切割后边角处会有毛刺凸起物,因此需要对边角进行打磨,然而在对亚克力边角打磨后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碎屑,会污染桌面环境,粉尘碎屑对后续加工的亚克力板造成摩擦,造成划痕,作业人员吸食会对健康造成危害,人工又不方便收集这些碎屑,且在对亚克力板打磨时,通常是人工按压固定,劳动强度较大,效率低下,为此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亚克力片材加工碎屑收集装置,以解决亚克力切割后边角处会有毛刺凸起物,因此需要对边角进行打磨,然而在对亚克力边角打磨后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碎屑,会污染桌面环境,粉尘碎屑对后续加工的亚克力板造成摩擦,造成划痕,作业人员吸食会对健康造成危害,人工又不方便收集这些碎屑,且在对亚克力板打磨时,通常是人工按压固定,劳动强度较大,效率低下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5.一种亚克力片材加工碎屑收集装置,包括桌板,所述桌板的上端右侧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桌板的前后两侧均设有驱动组件,所述桌板的上侧通过驱动组件滑动连接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一侧设有除尘机构,所述桌板的下端一侧设有水箱,所述支撑台的一侧设有压紧组件,所述桌板的前端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转动连接在桌板的右侧内部,所述第一丝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与桌板的右侧滑动连接,所述滑块的内部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打磨轮。
6.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固定连接在桌板的左端两侧,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转动连接在桌板的内部,所述第二丝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滑座,所述滑座的一侧与支撑台的一侧固定连接。
7.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除尘机构包括风机,所述风机固定连接在桌板的下端一侧,所述风机的输出端与水箱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风机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的一侧设有滤尘组件,所述滤尘组件设在桌板的上方,所述滤尘组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进尘管,所述桌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进尘头,所述进尘管与进尘头相连通。
8.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滤尘组件包括集尘盒,所述集尘盒固定连接在
进尘管的上方,所述集尘盒的一端与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集尘盒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滤芯。
9.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一侧设有控制阀。
10.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箱的一侧开设有观察窗。
11.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固定连接在支撑台的右端一侧,所述安装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下压板。
12.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压板通过气缸与放置槽活动连接,所述下压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1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第一、本实用新型在需要对放置槽内的粉尘碎屑进行收集时,启动第三电机,第三电机使第二丝杆转动,使第二丝杆表面的滑座移动带动支撑台移动,支撑台下方的进尘头移动至放置槽上方,此时风机工作,风机产生的吸力将放置槽内的粉尘碎屑从进尘头吸入,然后进入到进尘管内,再通过滤尘组件过滤,最后从软管进入到水箱内,从而解决了粉尘碎屑污染桌面环境,粉尘碎屑对后续加工的亚克力板造成摩擦,造成划痕,且作业人员吸食会对健康造成危害,人工又不方便收集这些碎屑的问题;
15.第二、本实用新型在将亚克力板放置在放置槽后,启动第三电机,第三带动使第二丝杆转动,使第二丝杆表面的滑座移动带动支撑台移动,支撑台移动到放置槽上方后,由于支撑台的一侧固定安装块,启动安装块上方的气缸,气缸使下压板移动,利用下压板向下移动对亚克力板固定,从而解决了人工按压固定,劳动强度较大,效率低下的问题。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压紧组件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a部放大图。
19.附图标记:1、桌板,2、放置槽,3、第一电机,31、第一丝杆,32、滑块,33、第二电机,34、打磨轮,4、驱动组件,41、第三电机,42、第二丝杆,43、滑座,5、支撑台,6、除尘机构,61、风机,62、软管,63、滤尘组件,631、集尘盒,632、滤芯,64、进尘管,65、进尘头,7、水箱,8、排水管,9、控制阀,10、观察窗,11、压紧组件,111、安装块,112、气缸,113、下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21.参考图1-3,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亚克力片材加工碎屑收集装置,包括桌板1,桌板
1的上端右侧开设有放置槽2,桌板1的前后两侧均设有驱动组件4,桌板1的上侧通过驱动组件4滑动连接有支撑台5,支撑台5的一侧设有除尘机构6,桌板1的下端一侧设有水箱7,少量的灰尘以及空气进入到水箱7内,可进一步提高除尘时的环保型,支撑台5的一侧设有压紧组件11,桌板1的前端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第一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31,第一丝杆31转动连接在桌板1的右侧内部,第一丝杆31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滑块32,滑块32的一侧与桌板1的右侧滑动连接,滑块32的内部安装有第二电机33,第二电机3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打磨轮34;在需要对放置槽2内的粉尘碎屑进行收集时,启动第三电机41,第三电机41使第二丝杆42转动,使第二丝杆42表面的滑座43移动带动支撑台5移动,支撑台5下方的进尘头65移动至放置槽2上方,此时风机61工作,风机61产生的吸力将放置槽2内的粉尘碎屑从进尘头65吸入,然后进入到进尘管64内,再通过滤尘组件63过滤,最后从软管62进入到水箱7内,从而解决了粉尘碎屑污染桌面环境,粉尘碎屑对后续加工的亚克力板造成摩擦,造成划痕,且作业人员吸食会对健康造成危害,人工又不方便收集这些碎屑的问题。
实施例
22.参考图1-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了达到除去亚克力板打磨时产生的粉尘碎屑的目的,本实施例对除尘机构6进行了创新设计,具体地,除尘机构6包括风机61,风机61固定连接在桌板1的下端一侧,风机61的输出端与水箱7的一端固定连接,风机61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软管62,软管62的一侧设有滤尘组件63,滤尘组件63设在桌板1的上方,滤尘组件6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进尘管64,桌板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进尘头65,进尘管64与进尘头65相连通,滤尘组件63包括集尘盒631,集尘盒631固定连接在进尘管64的上方,集尘盒631的一端与软管62的一端固定连接,集尘盒63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滤芯632;通过设置除尘机构6,进尘头65位于放置槽2上方后,在风机61的作用下使放置槽2内的粉尘碎屑从进尘头65进入,然后从进尘管64进入到滤尘组件63过滤,然后再从软管62排出到水箱7内,不需要人工处理,为操作人员提供了方便,通过设置滤尘组件63,粉尘进入到集尘盒631后,通过滤芯632阻挡过滤,过滤掉大部分的粉尘碎屑,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3.参考图1-2,为了达到调整除尘机构6和压紧组件11位置的目的,本实施例驱动组件4包括第三电机41,第三电机41固定连接在桌板1的左端两侧,第三电机4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丝杆42,第二丝杆42转动连接在桌板1的内部,第二丝杆42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滑座43,滑座43的一侧与支撑台5的一侧固定连接;通过设置驱动组件4,在需要使支撑台5移动至放置槽2上方时,第三电机41使第二丝杆42转动,第二丝杆42表面的滑座43水平移动,即可调整支撑台5的位置,方便除尘机构6以及压紧组件11工作。
24.参考图1,为了达到排出水箱7内的水的目的,本实施例水箱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排水管8,排水管8的一侧设有控制阀9;通过设置排水管8,方便将水箱7内的水排出,设置控制阀9,用于控制排水管8的排水工作。
25.参考图1,为了达到方便操作人员观察的目的,本实施例水箱7的一侧开设有观察窗10;通过设置观察窗10,方便操作人员观察水箱7内的水。
实施例
26.参考图2,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了达到对放置槽2内的亚克力板进行压
紧固定的目的,本实施例对压紧组件11进行了创新设计,具体地,压紧组件11包括安装块111,安装块111固定连接在支撑台5的右端一侧,安装块11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气缸112,气缸1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下压板113,下压板113通过气缸112与放置槽2活动连接,下压板11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垫;通过设置压紧组件11,启动安装块111上方的气缸112,气缸112使下压板113移动,利用下压板113向下移动对亚克力板固定,不需要人工固定,降低人工按压劳动强度,同时降低安全隐患,通过下压板113移动到放置槽2内,即可对放置在放置槽2内的亚克力板进行限位固定,而下压板113下端的橡胶垫可防止亚克力板滑动。
27.使用原理及优点:使用时,将亚克力板放置在放置槽2内后,启动第三电机41,第三带动使第二丝杆42转动,使第二丝杆42表面的滑座43移动带动支撑台5移动,支撑台5移动到放置槽2上方后,由于支撑台5的一侧固定安装块111,启动安装块111上方的气缸112,气缸112使下压板113移动,利用下压板113向下移动对亚克力板固定,然后启动第一电机3使第一丝杆31转动,第一丝杆31使滑块32移动,滑块32内的第二电机33工作时打磨轮34转动对亚克力边进行打磨除尘,打磨完成后,下压板113离开亚克力板,然后再次启动第三电机41,第三电机41使第二丝杆42转动,使第二丝杆42表面的滑座43移动带动支撑台5移动,支撑台5下方的进尘头65移动至放置槽2上方,此时风机61工作,风机61产生的吸力将放置槽2内的粉尘碎屑从进尘头65吸入,然后进入到进尘管64内,再通过滤尘组件63过滤,最后从软管62进入到水箱7内,即可方便对粉尘碎屑收集,为后续亚克力板加工提高了方便和保障。
2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亚克力片材加工碎屑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桌板(1),所述桌板(1)的上端右侧开设有放置槽(2),所述桌板(1)的前后两侧均设有驱动组件(4),所述桌板(1)的上侧通过驱动组件(4)滑动连接有支撑台(5),所述支撑台(5)的一侧设有除尘机构(6),所述桌板(1)的下端一侧设有水箱(7),所述支撑台(5)的一侧设有压紧组件(11),所述桌板(1)的前端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31),所述第一丝杆(31)转动连接在桌板(1)的右侧内部,所述第一丝杆(31)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滑块(32),所述滑块(32)的一侧与桌板(1)的右侧滑动连接,所述滑块(32)的内部安装有第二电机(33),所述第二电机(3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打磨轮(3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亚克力片材加工碎屑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第三电机(41),所述第三电机(41)固定连接在桌板(1)的左端两侧,所述第三电机(4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丝杆(42),所述第二丝杆(42)转动连接在桌板(1)的内部,所述第二丝杆(42)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滑座(43),所述滑座(43)的一侧与支撑台(5)的一侧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亚克力片材加工碎屑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机构(6)包括风机(61),所述风机(61)固定连接在桌板(1)的下端一侧,所述风机(61)的输出端与水箱(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风机(61)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软管(62),所述软管(62)的一侧设有滤尘组件(63),所述滤尘组件(63)设在桌板(1)的上方,所述滤尘组件(6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进尘管(64),所述桌板(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进尘头(65),所述进尘管(64)与进尘头(65)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亚克力片材加工碎屑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尘组件(63)包括集尘盒(631),所述集尘盒(631)固定连接在进尘管(64)的上方,所述集尘盒(631)的一端与软管(6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集尘盒(63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滤芯(63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亚克力片材加工碎屑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排水管(8),所述排水管(8)的一侧设有控制阀(9)。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亚克力片材加工碎屑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7)的一侧开设有观察窗(10)。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亚克力片材加工碎屑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组件(11)包括安装块(111),所述安装块(111)固定连接在支撑台(5)的右端一侧,所述安装块(11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气缸(112),所述气缸(1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下压板(113)。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亚克力片材加工碎屑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板(113)通过气缸(112)与放置槽(2)活动连接,所述下压板(11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亚克力片材加工碎屑收集装置,包括桌板,所述桌板的上端右侧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桌板的前后两侧均设有驱动组件。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在需要对放置槽内的粉尘碎屑进行收集时,启动第三电机,第三电机使第二丝杆转动,使第二丝杆表面的滑座移动带动支撑台移动,支撑台下方的进尘头移动至放置槽上方,此时风机工作,风机产生的吸力将放置槽内的粉尘碎屑从进尘头吸入,然后进入到进尘管内,再通过滤尘组件过滤,最后从软管进入到水箱内,从而解决了粉尘碎屑污染桌面环境,粉尘碎屑对后续加工的亚克力板造成摩擦,造成划痕,且作业人员吸食会对健康造成危害,人工又不方便收集这些碎屑的问题。人工又不方便收集这些碎屑的问题。人工又不方便收集这些碎屑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余汶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日昌伟合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4
技术公布日:2023/7/19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