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支架的斜拉组件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7-21
阅读:103
评论:0

1.本技术涉及抗震支架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震支架的斜拉组件。
背景技术:
2.抗震支架是限制附属机电工程设施产生位移,控制设施振动,并将荷载传递至承载结构上的各类组件或装置。抗震支架在地震中应对建筑机电工程设施给予可靠的保护,承受来自任意水平方向的地震作用;抗震支架应根据其承受的荷载进行验算;组成抗震支架的所有构件应该采用成品构件,连接紧固件的构件应便于安装;保温管道的抗震支架限位应按照管道保温后的尺寸设计,且不应限制管道热胀冷缩产生的位移。
3.在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抗震支架包括沿竖直方向布置的主支撑9和倾斜布置的斜支撑8,主支撑9的一端连接在建筑物4上,另一端连接在建筑机电工程设施3上,斜支撑8的连接方式与主支撑9相同(一端连接在建筑物4上,另一端连接在建筑机电工程设施3上),斜支撑8与水平方向之间具有倾斜角度,建筑机电工程设施3一般受地震的横波影响比较大(地震的横波比纵波的破坏性强),横波可使地面建筑物4以及相关设备左右晃动,斜支撑8的支撑约束可以限制建筑机电工程设施3的左右滑动,以使建筑机电工程设施3与建筑物4保持同步滑动(相比于没有斜支撑8时,建筑机电工程设施3在水平方向上处于自由状态,晃动很大);
4.然而,现有技术中斜支撑8一般为刚性件,对于一些地震频发的地区,尤其是地震后有多次余震,斜支撑8长期反复受力,导致连接斜支撑8的连接件容易出现松动甚至破坏(该连接件为:将斜支撑8连接在建筑物4或建筑机电工程设施3的螺栓、螺杆等),进而减弱抗震支架对机电设备的保护。
技术实现要素:
5.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抗震支架的斜拉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抗震支架的斜支撑在地震频发的地区长期反复受力,导致减弱抗震支架对机电设备保护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抗震支架的斜拉组件,包括两个连接杆和连接于两个所述连接杆之间的模具弹簧,两个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模具弹簧连接形成直线段,该直线段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一者远离所述模具弹簧的一端连接于建筑机电工程设施,另一者远离所述模具弹簧的一端连接于建筑物。
8.优选地,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模具弹簧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靠近所述模具弹簧的一侧形成有用于所述模具弹簧抵靠的第一端面,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通过紧固件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件之间连接有用于使所述模具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的限位件。
9.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板、两个分别一体形成于所述第一板的两端的第二板,所述第二板垂直于所述第一板,且两个所述第二板的朝向方向相同,两个所述第二
板分别开设有相互配合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接杆靠近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嵌入两个所述第二板之间,所述连接杆嵌入两个所述第二板之间的一端为嵌入端,且该嵌入端开设有配合所述第一连接孔且贯穿嵌入端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紧固件穿设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内;所述第一板开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限位件为对拉螺栓,所述对拉螺栓的限位螺杆分别穿设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三连接孔,所述限位螺杆沿所述模具弹簧的长度延伸方向位于所述模具弹簧中心,所述限位螺杆的两端均穿出所述第三连接孔,且穿出端均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
10.优选地,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模具弹簧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靠近所述模具弹簧的一侧形成有第二端面,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通过紧固件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模具弹簧的两端分别焊接于两个所述第二端面。
11.优选地,所述模具弹簧的长度为85mm,所述模具弹簧的外径为40、50、60或70mm。
12.优选地,所述直线段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
°
。
13.优选地,所述模具弹簧的弹性模量为210000n/mm2。
14.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5.当发生地震时,建筑机电工程设施主要发生水平方向的晃动,斜拉组件的斜向支撑力约束建筑机电工程设施左右滑动,模具弹簧的弹性形变在地震中可以缓冲斜拉组件的受力,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斜支撑为刚性件时,模具弹簧的弹性缓冲可以减弱地震波对连接斜拉组件的连接件的影响,有效避免连接件出现松动、破坏等情况,增加了斜拉组件的整体使用寿命,其中,模具弹簧的刚性大,可以整体上保持上述直线段的直线状态,不会使斜拉组件在受力过程中出现明显的弯折,进而避免直线段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发生变化。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直观地说明现有技术以及本技术,下面给出几个示例性的附图。应当理解,附图中所示的具体形状、构造,通常不应视为实现本技术时的限定条件;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技术揭示的技术构思和示例性的附图,有能力对某些单元(部件)的增/减/归属划分、具体形状、位置关系、连接方式、尺寸比例关系等容易作出常规的调整或进一步的优化。
17.图1为本技术中背景技术的抗震支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抗震支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图2的另一视角图;
20.图4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抗震支架的斜拉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图4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图5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抗震支架的斜拉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4.图8为图7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5.附图标记说明:
26.1、连接杆;2、模具弹簧;21、对拉螺栓;211、限位螺杆;212、限位螺母;3、建筑机电工程设施;4、建筑物;5、第一连接件;51、第一板;52、第二板;521、第一连接孔;6、第二连接件;7、环箍;8、斜支撑;9、主支撑。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内”、“外”指的是相应部件轮廓的内和外;术语“第一”、“第二”旨在区别指代的对象,术语“包括”、“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括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已明确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还可包含虽然并未明确列出的但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或者基于本技术构思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增加的步骤或单元。
29.参考图2-6,本技术公开一种抗震支架的斜拉组件,包括两个连接杆1和连接于两个连接杆1之间的模具弹簧2,两个连接杆1与模具弹簧2连接形成直线段,直线段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两个连接杆1的一者远离模具弹簧2的一端连接于建筑机电工程设施3,另一者远离模具弹簧2的一端连接于建筑物4。
30.当发生地震时,建筑机电工程设施3主要发生水平方向的晃动,斜拉组件的斜向支撑力约束建筑机电工程设施3左右滑动,模具弹簧2的弹性形变在地震中可以缓冲斜拉组件的受力,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斜支撑8为刚性件时,模具弹簧2的弹性缓冲可以减弱地震波对连接斜拉组件的连接件的影响,有效避免连接件出现松动、破坏等情况,增加了斜拉组件的整体使用寿命,其中,模具弹簧2的刚性大,可以整体上保持上述直线段的直线状态,不会使斜拉组件在受力过程中出现明显的弯折,进而避免直线段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发生变化。
31.需要解释的是,斜拉组件的两端(两个连接杆1远离模具弹簧2的一端)与建筑机电工程设施3或建筑物4(一般为建筑物4的承重结构)的具体连接方式为现有技术,连接建筑机电工程设施3的一端可以通过环箍7与连接杆1连接(尤其是建筑机电工程设施3为管道时),连接建筑机电工程设施3的一端也可以通过多个c型钢与连接杆1连接,施工工艺符合《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对此,本技术不做赘述;连接杆1可以是c型钢。
32.还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斜拉组件主要减少的是横波造成的破坏。
33.参考图2-6,连接杆1与模具弹簧2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件5,第一连接件5靠近模具弹簧2的一侧形成有用于模具弹簧2抵靠的第一端面,连接杆1的一端通过紧固件连接于第一连接件5,两个第一连接件5之间连接有用于使模具弹簧2处于压缩状态的限位件。
34.当模具弹簧2处于压缩状态,模具弹簧2的两个端部与两个第一连接件5的两个端面分别顶紧,这样,模具弹簧2与第一连接件5之间的摩擦力可以保证模具弹簧2不会脱出两个连接杆1。
35.第一连接件5包括第一板51、两个分别一体形成于第一板51的两端的第二板52,第二板52垂直于第一板51,且两个第二板52的朝向方向相同,第一连接件5形状上为u形,两个第二板52分别开设有相互配合第一连接孔521,连接杆1靠近第一连接件5的一端嵌入两个第二板52之间,连接杆1嵌入两个第二板52之间的一端为嵌入端,且该嵌入端开设有配合第一连接孔521且贯穿嵌入端的第二连接孔,紧固件(紧固件可以是锁扣限位螺母212)穿设于两个第一连接孔521和第二连接孔内;第一板51开设有第三连接孔,限位件为对拉螺栓21,对拉螺栓21的限位螺杆211分别穿设于两个第一连接件5的第三连接孔,限位螺杆211沿模
具弹簧2的长度延伸方向位于模具弹簧2中心,限位螺杆211的两端均穿出第三连接孔,且穿出端均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212。
36.安装时,不断拧紧对拉螺栓21的两端的限位螺母212,这样,就可以使两个第一连接件5的第一板51挤压模具弹簧2,使模具弹簧2处于压缩状态,也使得模具弹簧2可拆连接于两个连接杆1,其中对拉螺栓21的限位螺杆211位于模具弹簧2的中心,这样,可以避免突发情况,比如模具弹簧2受到沿模具弹簧2径向方向的外力冲击时,这种情况一般是人为导致的情况,在这种外力的冲击下,模具弹簧2可能会从两个连接杆1之间脱出,对拉螺栓21的限位螺杆211恰好能够解决这样的问题。
37.参考图7-8,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连接杆1与模具弹簧2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件6,第二连接件6靠近模具弹簧2的一侧形成有第二端面,连接杆1的一端通过紧固件连接于第二连接件6,模具弹簧2的两端分别焊接于两个第二端面。
38.第二连接件6可以包括第四板和垂直连接于第四板的中间的第五板,第五板开设有第四连接孔,第四板远离第五板的一侧侧面焊接模具弹簧2,第五板可以和环箍7通过锁扣限位螺母212连接;其中,第一连接件5可以和第二连接件6配合使用(如图所示)。
39.模具弹簧2的长度为85mm,模具弹簧2的外径为40、50、60或70mm。
40.直线段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
°
。
41.模具弹簧2的弹性模量为210000n/mm2。
42.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这些未明确写出的实施例,也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43.上文中通过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较为具体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基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还可以对这些具体实施例作出若干常规的调整或进一步的创新;但只要未脱离本技术的技术构思,这些常规的调整或进一步的创新得到的技术方案也同样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抗震支架的斜拉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连接杆和连接于两个所述连接杆之间的模具弹簧,两个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模具弹簧连接形成直线段,该直线段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一者远离所述模具弹簧的一端连接于建筑机电工程设施,另一者远离所述模具弹簧的一端连接于建筑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模具弹簧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靠近所述模具弹簧的一侧形成有用于所述模具弹簧抵靠的第一端面,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通过紧固件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件之间连接有用于使所述模具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的限位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斜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板、两个分别一体形成于所述第一板的两端的第二板,所述第二板垂直于所述第一板,且两个所述第二板的朝向方向相同,两个所述第二板分别开设有相互配合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接杆靠近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嵌入两个所述第二板之间,所述连接杆嵌入两个所述第二板之间的一端为嵌入端,且该嵌入端开设有配合所述第一连接孔且贯穿嵌入端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紧固件穿设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内;所述第一板开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限位件为对拉螺栓,所述对拉螺栓的限位螺杆分别穿设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三连接孔,所述限位螺杆沿所述模具弹簧的长度延伸方向位于所述模具弹簧中心,所述限位螺杆的两端均穿出所述第三连接孔,且穿出端均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模具弹簧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靠近所述模具弹簧的一侧形成有第二端面,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通过紧固件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模具弹簧的两端分别焊接于两个所述第二端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弹簧的长度为85mm,所述模具弹簧的外径为40、50、60或70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段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
°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弹簧的弹性模量为210000n/mm2。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抗震支架的斜拉组件,涉及抗震支架的领域,解决现有技术中抗震支架的斜支撑在地震频发的地区长期反复受力,导致减弱抗震支架对机电设备保护的问题。抗震支架的斜拉组件包括两个连接杆和连接于两个所述连接杆之间的模具弹簧,两个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模具弹簧连接形成直线段,该直线段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一者远离所述模具弹簧的一端连接于建筑机电工程设施,另一者远离所述模具弹簧的一端连接于建筑物。者远离所述模具弹簧的一端连接于建筑物。者远离所述模具弹簧的一端连接于建筑物。
技术研发人员:罗学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眉山强森建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3
技术公布日:2023/7/19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具有正压防腐保护功能的变电站用电气柜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一种3D打印机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