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非开挖式修复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07-22
阅读:99
评论:0

1.本发明属于城市管道非开挖修复施工领域。
背景技术:
2.在管道非开挖式的不锈钢内衬修复施工中,需要使用中心导管作为管道的临时排水管以创造管道的干仓环境。中心导管(以下简称“中导管”)以管节型式进行法兰连接并在管节下方安装型钢支腿进行焊接固定。
3.由于管道内空间狭小,中导管管节较重,因此,中导管管节的连接安装及固定时极为困难且施工安全风险大。
4.在中导管安装结束后,需对原管道实施内衬修复,此时中导管的支架将占据施工位置,对施工造成干扰,增加施工的难度及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管道非开挖式修复方法,解决中导管安装施工时中导管在管道有限空间内起吊对接困难及管道内衬修复时临排中导管支架对施工造成干扰两个难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管道非开挖式修复方法,包括:
8.步骤1,在管道内通过一管内吊装机构逐一安装中导管管节,每根中导管管节通过两根支腿设置于管道内衬上,相邻的中导管管节之间依次连接形成中导管;
9.步骤2,将水流引入中导管中,使得管道内部形成干仓环境;
10.步骤3,将管内吊装机构移动至管道待修复的内衬对应的中导管管节处;
11.步骤4,通过管内吊装机构承托所述管道待修复内衬处对应的中导管管节;
12.步骤5,拆除所述中导管管节对应的支腿,对所述管道待修复的内衬进行修复;
13.步骤6,将拆除的支腿,重新装回原处;
14.步骤7,将管内吊装机构移动至管道下一个待修复的内衬对应的中导管管节处,重复步骤4至步骤6,直至整个管道的内衬修复完毕。
15.优选的,在上述的管道非开挖式修复方法中,所述管内吊装机构是固定式杠杆吊架,所述固定式杠杆吊架包括杠杆梁、杠杆梁起吊装置、主支柱、支点固定盘、固定螺栓、以及支柱固定盘,所述支点固定盘与所述杠杆梁起吊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杠杆梁的两端,所述主支柱竖向设置,所述支柱固定盘设置于所述主支柱的下端,所述主支柱的上端支撑所述杠杆梁,主支柱与杠杆梁的连接处至杠杆梁起吊装置与杠杆梁的连接处的距离小于主支柱与杠杆梁的连接处至支点固定盘与杠杆梁的连接处的距离,所述支柱固定盘的下表面与中导管管节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支点固定盘包括支点底板和支点安装板,所述支点底板的下表面与中导管管节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支点安装板竖向设置,所述支点安装板的下端与所述支点底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杠杆梁的一端与所述支点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支点安装板上开设用于与中导管管节的端部的法兰盘螺栓连接的螺栓孔,所述支点安装板
通过固定螺栓与中导管管节端部的法兰盘螺栓连接。
16.优选的,在上述的管道非开挖式修复方法中,所述步骤1包括:
17.步骤11,在管道内安装首根中导管管节,首根中导管管节通过对应的支腿设置于管道内衬上;
18.步骤12,将固定式杠杆吊架移动至刚安装完毕的中导管管节上,使得支座固定盘与支点固定盘分别抵靠于刚安装完毕的中导管管节的前、后端的法兰盘上,通过固定螺栓将支点固定盘与刚安装完毕的中导管管节的后端的法兰盘连接;
19.步骤13,将待安装的中导管管节运输到位,采用吊带固定住待安装的中导管管节的中部,所述吊带的上端与杠杆梁起吊装置连接,通过杠杆梁起吊装置将待安装的中导管管节提升至待安装位置;
20.步骤14,通过螺栓将待安装的中导管管节与刚安装完毕的中导管管节对应的法兰盘进行螺栓对孔连接,保留待安装的中导管管节后端顶部两侧两个螺栓孔,作为下一次安装固定式杠杆吊架使用,在待安装的中导管管节与管道的内衬之间设置支腿,完成所述待安装的中导管管节的安装;
21.步骤15,重复步骤12至步骤14,其中步骤12中通过固定螺栓将支点固定盘与刚安装完毕的中导管管节的后端的法兰盘于所述保留的两个螺栓孔位置进行螺栓连接,完成所有中导管管节的安装,形成中导管。
22.优选的,在上述的管道非开挖式修复方法中,所述支柱固定盘包括支柱底板和支柱安装板,所述支柱安装板竖向设置,所述支柱安装板的下端与所述支柱底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点安装板与支柱安装板的外侧表面分别抵靠于中导管管道节两端的法兰盘的内侧表面。
23.优选的,在上述的管道非开挖式修复方法中,所述主支柱的两侧分别设置一第一斜撑杆,所述第一斜撑杆的上端与杠杆梁连接,所述第一斜撑杆的下端分别与支柱底板连接,所述第一斜撑杆所在平面与杠杆梁垂直。
24.优选的,在上述的管道非开挖式修复方法中,所述主支柱与所述杠杆梁之间设置第二斜撑杆,所述第二斜撑杆的上端与杠杆梁连接,所述第二斜撑杆的上端位于杠杆梁起吊装置与主支柱之间,所述第二斜撑杆的下端与所述主支柱的下部连接,所述第一斜撑杆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二斜撑杆所在的平面相垂直。
25.优选的,在上述的管道非开挖式修复方法中,所述主支柱采用工字钢,所述主支柱两侧与杠杆梁连接处分别设置加劲板。
26.优选的,在上述的管道非开挖式修复方法中,所述管内吊装机构是管内移动式吊机,所述管内移动式吊机包括一主梁、两个支架以及一用于提升中导管管节的吊机起吊装置,所述主梁的两端通过所述两个支架设置于所述管道内,所述主梁水平设置且与管道的中心轴相垂直,所述吊机起吊装置悬吊于所述主梁的中部下方,所述吊机起吊装置的吊点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管道中心轴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重合,每根支架包括两根支承杆,每根支承杆的上端与主梁连接,每根支承杆的下端设置一支座。
27.优选的,在上述的管道非开挖式修复方法中,所述支座为可调移动式支座,所述可调移动式支座包括滚轮轴杆、滚动轮、套筒以及支座固定盘,所述套筒的一端与支座固定盘固定连接,所述支座固定盘的外表面与管道的内衬表面相匹配,滚轮轴杆的上端与对应支
承杆的一端同轴连接,所述滚轮轴杆的下端与滚动轮连接,所述套筒同轴套设于所述滚轮轴杆的外侧,所述套筒以及滚轮轴杆上沿着支承杆的轴向开设相同间隔的销孔,滚动轴杆上的销孔的数量比套筒上销孔的数量至少多一个,利用销轴将套筒上的销孔与滚轮轴杆上不同的销孔进行连接,能够实现滚动轮与套筒相对位置的切换,使得滚动轮位于套筒的内部或者外部。
28.优选的,在上述的管道非开挖式修复方法中,所述步骤1包括:
29.步骤11’,利用插销将滚动轮设置于套筒外部,使得滚动轮支撑于管道内衬上,将所述管内移动式吊机移动至中导管管节吊装处;
30.步骤12’,利用插销将滚动轮设置于套筒外部,使得支座固定盘支撑于管道内衬上;
31.步骤13’,将首根中导管管节运输到位,在吊机起吊装置上安装吊带,采用吊带固定住首根中导管管节的中部,通过吊机起吊装置将首根中导管管节提升至待安装位置;
32.步骤14’,在首根中导管管节与管道的内衬之间设置支腿;
33.步骤15’,利用插销将滚动轮设置于套筒外部,使得滚动轮支撑于管道内衬上,将所述管内移动式吊机移动至下一中导管管节吊装处;
34.步骤16’,利用插销将滚动轮设置于套筒外部,使得支座固定盘支撑于管道内衬上;
35.步骤17’,将待安装的中导管管节运输到位,采用吊带固定住待安装的中导管管节的中部,通过吊机起吊装置将待安装的中导管管节提升至待安装位置;
36.步骤18’,通过螺栓将待安装的中导管管节与前安装完毕的中导管管节对应的法兰盘进行螺栓对孔连接;
37.步骤19’,在待安装的中导管管节与管道的内衬之间设置支腿,完成所述待安装的中导管管节的安装;
38.步骤20’,重复步骤16’至步骤19’,完成所有中导管管节的安装,形成中导管。
39.优选的,在上述的管道非开挖式修复方法中,当管内移动式吊机需要在管道内吊装中导管管节时,套筒上的靠近支座固定盘的销孔与滚轮轴杆上靠近滚动轮的销孔通过插销连接,滚动轮位于套筒内部;当管内移动式吊机需要在管道内移动时,套筒上的远离支座固定盘的销孔与滚轮轴杆上远离滚动轮的销孔通过插销连接,滚动轮位于套筒的外部。
40.优选的,在上述的管道非开挖式修复方法中,所述支承杆与水平方向沿管道方向角度为75
°
,且所述支承杆与水平方向沿管道垂直方向角度为65
°
。
41.由以上公开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42.本发明提供一种管道非开挖式修复方法,通过在管道内通过一管内吊装机构逐一安装中导管管节,每根中导管管节通过两根支腿设置于管道内衬上,相邻的中导管管节之间依次连接形成中导管;将水流引入中导管中,使得管道内部形成干仓环境;将管内吊装机构移动至管道待修复的内衬对应的中导管管节处;通过管内吊装机构承托所述管道待修复内衬处对应的中导管管节,拆除所述中导管管节对应的支腿;对所述管道待修复的内衬进行修复;将拆除的支腿,重新装回原处;将管内吊装机构移动至管道下一个待修复的内衬对应的中导管管节处,重复操作,直至整个管道的内衬修复完毕,通过设置管内吊装机构,可以实现管道内衬的非开挖式修复。
附图说明
43.图1是一实施例中固定式杠杆吊架的结构示意图。
44.图2是图1的俯视图。
45.图3是图1的左视图。
46.图4是支点固定盘的结构示意图。
47.图5是图4的左视图。
48.图6是支柱固定盘的结构示意图。
49.图7是图6的左视图。
50.图8是一实施例一种管道非开挖式修复方法步骤12时的结构示意图。
51.图9是图8的左视图。
52.图10是一实施例一种管道非开挖式修复方法步骤13时的结构示意图。
53.图11是一实施例一种管道非开挖式修复方法步骤14时的结构示意图。
54.图12是一实施例一种管道非开挖式修复方法步骤15时的结构示意图。
55.图13是一实施例一种管道非开挖式修复方法步骤2时的结构示意图。
56.图14是一实施例一种管道非开挖式修复方法步骤3时的结构示意图。
57.图15是一实施例一种管道非开挖式修复方法步骤4时的结构示意图。
58.图16是一实施例一种管道非开挖式修复方法步骤5时的结构示意图。
59.图17是另一实施例中管内移动式吊机的结构示意图。
60.图18是图17的侧视图。
61.图19是图17的俯视图。
62.图20是当滚动轮位于套筒的内部时可调移动式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63.图21是当滚动轮位于套筒的外部时可调移动式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64.图22是滚轮轴杆与滚动轮的连接示意图。
65.图23是套筒与滚动轮的支座固定盘的连接示意图。
66.图24是管内移动式吊机位于管道内的结构示意图。
67.图25是图24的侧视图。
68.图26是图24的俯视图。
69.图27是另一实施例中管内移动式吊机就位于管道内的使用状态图。
70.图28是另一实施例中管内移动式吊机位于管道内提升中导管管节的使用状态图。
71.图中:1-固定式杠杆吊架、11-杠杆梁、12-杠杆梁起吊装置、13-主支柱、14-支点固定盘、141-支点底板、142-支点安装板、15-固定螺栓、16-支柱固定盘、161-支柱底板、162-支柱安装板、17-第一斜撑杆、18-第二斜撑杆、1
’‑
管内移动式吊机、11
’‑
主梁、12
’‑
吊机起吊装置、13
’‑
支承杆、14
’‑
可调移动式支座、141
’‑
滚轮轴杆、142
’‑
滚动轮、143
’‑
套筒、144
’‑
支座固定盘、145
’‑
插销、15
’‑
横向连接杆、16
’‑
竖向连接杆、2-管道、3-中导管管节、4-支腿、5-法兰盘、-6-吊带。
具体实施方式
72.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将由所列举之实施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及特征。需另外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
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述的“上”、“下”与附图的上、下的方向一致,但这不能成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73.实施例一
74.请参阅图1至图16,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管道非开挖式修复方法,包括:
75.步骤1,在管道2内通过一管内吊装机构逐一安装中导管管节3,每根中导管管节3通过两根支腿4设置于管道2内衬上,相邻的中导管管节3之间依次连接形成中导管。
76.优选的,请参与图1至图7,所述管内吊装机构是固定式杠杆吊架1,所述固定式杠杆吊架1包括杠杆梁11、杠杆梁起吊装置12、主支柱13、支点固定盘14、固定螺栓15、以及支柱固定盘16,所述支点固定盘14与所述杠杆梁起吊装置12分别设置于所述杠杆梁11的两端,所述主支柱13竖向设置,所述支柱固定盘16设置于所述主支柱13的下端,所述主支柱13的上端支撑所述杠杆梁11,主支柱13与杠杆梁11的连接处至杠杆梁起吊装置12与杠杆梁11的连接处的距离小于主支柱13与杠杆梁11的连接处至支点固定盘14与杠杆梁11的连接处的距离,所述支柱固定盘16的下表面与中导管管节3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支点固定盘14包括支点底板141和支点安装板142,所述支点底板141的下表面与中导管管节3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支点安装板142竖向设置,所述支点安装板142的下端与所述支点底板14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杠杆梁11的一端与所述支点安装板142固定连接,所述支点安装板142上开设用于与中导管管节3的端部的法兰盘5螺栓连接的螺栓孔,所述支点安装板142通过固定螺栓15与中导管管节3端部的法兰盘5螺栓连接。通过设置支点固定盘14与支柱固定盘16以及固定螺栓15,可以实现固定式杠杆吊架1与已经安装的中导管管节3进行稳定连接,通过设置杠杆梁起吊装置12可安全省力地在狭窄的管道2空间提升中导管管节3及临时托承中导管管节3,为中导管管节3的连接安装及支腿4固定创造有利的条件,并可通过临时托承中导管管节3拆除支腿4,为中导管管节3下方的管道2内衬的修复创造足够的空间
77.优选的,在上述的管道非开挖式修复方法中,所述支柱固定盘16包括支柱底板161和支柱安装板162,所述支柱安装板162竖向设置,所述支柱安装板162的下端与所述支柱底板16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点安装板142与支柱安装板162的外侧表面分别抵靠于中导管管道2节两端的法兰盘5的内侧表面。使用时,将所述支点安装板142与支柱安装板162的外侧表面分别抵靠于中导管管道2节两端的法兰盘5的内侧表面,将支点底板141的下表面和支柱底板161的下表面分别抵靠于中导管管道2节的外表面上,从而可以提高固定式杠杆吊架1和中导管管道2节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78.优选的,在上述的管道非开挖式修复方法中,所述主支柱13的两侧分别设置一第一斜撑杆17,所述第一斜撑杆17的上端与杠杆梁11连接,所述第一斜撑杆17的下端分别与支柱底板161连接,所述第一斜撑杆17所在平面与杠杆梁11垂直。通过设置所述第一斜撑杆17和第二斜撑杆18,可以提高固定式杠杆吊架1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
79.优选的,在上述的管道非开挖式修复方法中,所述主支柱13与所述杠杆梁11之间设置第二斜撑杆18,所述第二斜撑杆18的上端与杠杆梁11连接,所述第二斜撑杆18的上端位于杠杆梁起吊装置12与主支柱13之间,所述第二斜撑杆18的下端与所述主支柱13的下部连接,所述第一斜撑杆17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二斜撑杆18所在的平面相垂直。
80.优选的,在上述的管道非开挖式修复方法中,所述主支柱13采用工字钢,所述主支
柱13两侧与杠杆梁11连接处分别设置加劲板,通过设置加劲板可以提高主支柱13的强度和稳定性。
81.优选的,请参阅图8至图12,在上述的管道非开挖式修复方法中,所述步骤1包括:
82.步骤11,在管道2内安装首根中导管管节3,首根中导管管节3通过对应的支腿4设置于管道2内衬上;
83.步骤12,请参阅图8和图9,将固定式杠杆吊架1移动至刚安装完毕的中导管管节3上,使得支座固定盘144’与支点固定盘14分别抵靠于刚安装完毕的中导管管节3的前、后端的法兰盘5上,通过固定螺栓15将支点固定盘14与刚安装完毕的中导管管节3的后端的法兰盘5连接;
84.步骤13,请参阅图10,将待安装的中导管管节3运输到位,采用吊带6固定住待安装的中导管管节3的中部,所述吊带6的上端与杠杆梁起吊装置12连接,通过杠杆梁起吊装置12将待安装的中导管管节3提升至待安装位置;
85.步骤14,请参阅图11,通过螺栓将待安装的中导管管节3与刚安装完毕的中导管管节3对应的法兰盘进行螺栓对孔连接,保留待安装的中导管管节3后端顶部两侧两个螺栓孔,作为下一次安装固定式杠杆吊架1使用,在待安装的中导管管节3与管道2的内衬之间设置支腿4,完成所述待安装的中导管管节3的安装;
86.步骤15,重复步骤12至步骤14,其中步骤12中通过固定螺栓15将支点固定盘与刚安装完毕的中导管管节的后端的法兰盘于所述保留的两个螺栓孔位置进行螺栓连接,完成所有中导管管节3的安装,形成中导管。
87.步骤2,将水流引入中导管中,使得管道2内部形成干仓环境。
88.步骤3,请参阅图13,将管内吊装机构移动至管道2待修复的内衬对应的中导管管节处。
89.步骤4,请参阅图14,通过管内吊装机构承托所述管道2待修复内衬处对应的中导管管节3。
90.步骤5,请参阅图15,拆除所述中导管管节3对应的支腿4,对所述管道2待修复的内衬进行修复。本实施例的内衬修复,是指对管道2的内壁的内衬进行修补或者重新更换新的内衬。
91.步骤6,请参阅图16,将拆除的支腿4,重新装回原处。
92.步骤7,将管内吊装机构移动至管道下一个待修复的内衬对应的中导管管节3处,,重复步骤4至步骤6,直至整个管道2的内衬修复完毕。
93.本发明提供的管道非开挖式修复方法,通过采用管内吊装机构,可以安全省力地在狭窄的管道2空间提升中导管管节3及临时托承中导管管节3,为中导管管节3的连接安装及支腿4固定创造有利的条件,并且可以通过临时托承中导管管节3拆除支腿4,为中导管管节3下方的管道2内衬的修复创造足够的空间。
94.实施二
95.请参阅图17至图2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96.所述管内吊装机构是管内移动式吊机1’,所述管内移动式吊机1’包括一主梁11’、两个支架以及一用于提升中导管管节3的吊机起吊装置12’,所述主梁11’的两端通过所述两个支架设置于所述管道2内,所述主梁11’水平设置且与管道2的中心轴相垂直,所述吊机
起吊装置12’悬吊于所述主梁11’的中部下方,所述吊机起吊装置12’的吊点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管道2中心轴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重合,每根支架包括两根支承杆13’,每根支承杆13’的上端与主梁11’连接,每根支承杆13’的下端设置一支座。通过采用上述结构的管内移动式吊机1’,在使用中可安全省力地在狭窄的管道2空间提升中导管管节3及临时托承中导管管节3,为中导管管节3的连接安装及支腿4固定创造有利的条件,也可通过临时托承中导管管节3拆除支腿4,为中导管管节3下方的管道2内衬的修复创造足够的空间。所述管道内衬的修复,是指对管道的内衬进行修补或者重新更换新的内衬。
97.优选的,在上述的管道非开挖式修复方法中,所述支座为可调移动式支座14’,所述可调移动式支座14’包括滚轮轴杆141’、滚动轮142’、套筒143’以及支座固定盘144’,所述套筒143’的一端与支座固定盘144’固定连接,所述支座固定盘144’的外表面与管道2的内衬表面相匹配,滚轮轴杆141’的上端与对应支承杆13’的一端同轴连接,所述滚轮轴杆141’的下端与滚动轮142’连接,所述套筒143’同轴套设于所述滚轮轴杆141’的外侧,所述套筒143’以及滚轮轴杆141’上沿着支承杆13’的轴向开设相同间隔的销孔,滚动轴杆上的销孔的数量比套筒143’上销孔的数量至少多一个,利用销轴将套筒143’上的销孔与滚轮轴杆141’上不同的销孔进行连接,能够实现滚动轮142’与套筒143’相对位置的切换,使得滚动轮142’位于套筒143’的内部或者外部。通过采用可调移动式支座14’,既可以在管内移动式吊机1’在管道2内需要吊装中导管管节3时,稳定的支撑于管道2内,又可以在管内移动式吊机1’在管道2内需要移动时,可以简便地移动至相应施工位置,减少人力投入。
98.优选的,在上述的管道非开挖式修复方法中,所述步骤1包括:
99.步骤11’,利用插销145’将滚动轮142’设置于套筒143’外部,使得滚动轮142’支撑于管道2内衬上,将所述管内移动式吊机1’移动至中导管管节3吊装处;
100.步骤12’,利用插销145’将滚动轮142’设置于套筒143’外部,使得支座固定盘144’支撑于管道2内衬上;
101.步骤13’,将首根中导管管节3运输到位,在吊机起吊装置12’上安装吊带6,采用吊带6固定住首根中导管管节3的中部,通过吊机起吊装置12’将首根中导管管节3提升至待安装位置;
102.步骤14’,在首根中导管管节3与管道2的内衬之间设置支腿4;
103.步骤15’,利用插销145’将滚动轮142’设置于套筒143’外部,使得滚动轮142’支撑于管道2内衬上,将所述管内移动式吊机1’移动至下一中导管管节3吊装处;
104.步骤16’,利用插销145’将滚动轮142’设置于套筒143’外部,使得支座固定盘144’支撑于管道2内衬上;
105.步骤17’,将待安装的中导管管节3运输到位,采用吊带6固定住待安装的中导管管节3的中部,通过吊机起吊装置12’将待安装的中导管管节3提升至待安装位置;
106.步骤18’,通过螺栓将待安装的中导管管节3与前安装完毕的中导管管节3对应的法兰盘进行螺栓对孔连接;
107.步骤19’,在待安装的中导管管节3与管道2的内衬之间设置支腿4,完成所述待安装的中导管管节3的安装;
108.步骤20’,重复步骤16’至步骤19’,完成所有中导管管节3的安装,形成中导管。
109.优选的,在上述的管道非开挖式修复方法中,当管内移动式吊机1’需要在管道2内
吊装中导管管节3时,套筒143’上的靠近支座固定盘144’的销孔与滚轮轴杆141’上靠近滚动轮142’的销孔通过插销145’连接,滚动轮142’位于套筒143’内部;当管内移动式吊机1’需要在管道2内移动时,套筒143’上的远离支座固定盘144’的销孔与滚轮轴杆141’上远离滚动轮142’的销孔通过插销145’连接,滚动轮142’位于套筒143’的外部。
110.优选的,在上述的管道非开挖式修复方法中,所述支承杆13’与水平方向沿管道2方向角度为75
°
,且所述支承杆13’与水平方向沿管道2垂直方向角度为65
°
,从而可以使得管内移动式吊机1’在容纳中导管的前提下,前后、左右对称设置于管道2内,不但方便了管内移动式吊机的制作,而且使得管内移动式吊机1’应用时放置更加稳定。
111.优选的,在上述的管道非开挖式修复方法中,同一支架内的两根支承杆13’之间设置若干横向连接杆15’,每根支承杆13’与主梁11’之间设置竖向连接杆16’,通过设置横向连接杆15’和纵向连接杆,可以提高支架的强度和稳定性,从而提高吊机起吊装置12’的稳定性。
112.优选的,在上述的管道非开挖式修复方法中,所述杠杆梁起吊装置12与吊机起吊装置12’采用手拉葫芦或者电动葫芦。
113.综上所述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管道非开挖式修复方法,通过在管道内通过一管内吊装机构逐一安装中导管管节,每根中导管管节通过两根支腿设置于管道内衬上,相邻的中导管管节之间依次连接形成中导管;将水流引入中导管中,使得管道内部形成干仓环境;将管内吊装机构移动至管道待修复的内衬对应的中导管管节处;通过管内吊装机构承托所述管道待修复内衬处对应的中导管管节,拆除所述中导管管节对应的支腿;对所述管道待修复的内衬进行修复;将拆除的支腿,重新装回原处;将管内吊装机构移动至管道下一个待修复的内衬对应的中导管管节处,重复操作,直至整个管道的内衬修复完毕,通过设置管内吊装机构,可以实现管道内衬的非开挖式修复。
114.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发明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管道非开挖式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在管道内通过一管内吊装机构逐一安装中导管管节,每根中导管管节通过两根支腿设置于管道内衬上,相邻的中导管管节之间依次连接形成中导管;步骤2,将水流引入中导管中,使得管道内部形成干仓环境;步骤3,将管内吊装机构移动至管道待修复的内衬对应的中导管管节处;步骤4,通过管内吊装机构承托所述管道待修复内衬处对应的中导管管节;步骤5,拆除所述中导管管节对应的支腿,对所述管道待修复的内衬进行修复;步骤6,将拆除的支腿,重新装回原处;步骤7,将管内吊装机构移动至管道下一个待修复的内衬对应的中导管管节处,重复步骤4至步骤6,直至整个管道的内衬修复完毕。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非开挖式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内吊装机构是固定式杠杆吊架,所述固定式杠杆吊架包括杠杆梁、杠杆梁起吊装置、主支柱、支点固定盘、固定螺栓、以及支柱固定盘,所述支点固定盘与所述杠杆梁起吊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杠杆梁的两端,所述主支柱竖向设置,所述支柱固定盘设置于所述主支柱的下端,所述主支柱的上端支撑所述杠杆梁,主支柱与杠杆梁的连接处至杠杆梁起吊装置与杠杆梁的连接处的距离小于主支柱与杠杆梁的连接处至支点固定盘与杠杆梁的连接处的距离,所述支柱固定盘的下表面与中导管管节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支点固定盘包括支点底板和支点安装板,所述支点底板的下表面与中导管管节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支点安装板竖向设置,所述支点安装板的下端与所述支点底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杠杆梁的一端与所述支点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支点安装板上开设用于与中导管管节的端部的法兰盘螺栓连接的螺栓孔,所述支点安装板通过固定螺栓与中导管管节端部的法兰盘螺栓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非开挖式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步骤11,在管道内安装首根中导管管节,首根中导管管节通过对应的支腿设置于管道内衬上;步骤12,将固定式杠杆吊架移动至刚安装完毕的中导管管节上,使得支座固定盘与支点固定盘分别抵靠于刚安装完毕的中导管管节的前、后端的法兰盘上,通过固定螺栓将支点固定盘与刚安装完毕的中导管管节的后端的法兰盘连接;步骤13,将待安装的中导管管节运输到位,采用吊带固定住待安装的中导管管节的中部,所述吊带的上端与杠杆梁起吊装置连接,通过杠杆梁起吊装置将待安装的中导管管节提升至待安装位置;步骤14,通过螺栓将待安装的中导管管节与刚安装完毕的中导管管节对应的法兰盘进行螺栓对孔连接,保留待安装的中导管管节后端顶部两侧两个螺栓孔,作为下一次安装固定式杠杆吊架使用,在待安装的中导管管节与管道的内衬之间设置支腿,完成所述待安装的中导管管节的安装;步骤15,重复步骤12至步骤14,其中步骤12中通过固定螺栓将支点固定盘与刚安装完毕的中导管管节的后端的法兰盘于所述保留的两个螺栓孔位置进行螺栓连接,完成所有中导管管节的安装,形成中导管。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非开挖式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固定盘包括支柱底板和支柱安装板,所述支柱安装板竖向设置,所述支柱安装板的下端与所述支柱底板的
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点安装板与支柱安装板的外侧表面分别抵靠于中导管管道节两端的法兰盘的内侧表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非开挖式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柱的两侧分别设置一第一斜撑杆,所述第一斜撑杆的上端与杠杆梁连接,所述第一斜撑杆的下端分别与支柱底板连接,所述第一斜撑杆所在平面与杠杆梁垂直,所述主支柱与所述杠杆梁之间设置第二斜撑杆,所述第二斜撑杆的上端与杠杆梁连接,所述第二斜撑杆的上端位于杠杆梁起吊装置与主支柱之间,所述第二斜撑杆的下端与所述主支柱的下部连接,所述第一斜撑杆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二斜撑杆所在的平面相垂直。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非开挖式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内吊装机构是管内移动式吊机,所述管内移动式吊机包括一主梁、两个支架以及一用于提升中导管管节的吊机起吊装置,所述主梁的两端通过所述两个支架设置于所述管道内,所述主梁水平设置且与管道的中心轴相垂直,所述吊机起吊装置悬吊于所述主梁的中部下方,所述吊机起吊装置的吊点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管道中心轴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重合,每根支架包括两根支承杆,每根支承杆的上端与主梁连接,每根支承杆的下端设置一支座。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非开挖式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为可调移动式支座,所述可调移动式支座包括滚轮轴杆、滚动轮、套筒以及支座固定盘,所述套筒的一端与支座固定盘固定连接,所述支座固定盘的外表面与管道的内衬表面相匹配,滚轮轴杆的上端与对应支承杆的一端同轴连接,所述滚轮轴杆的下端与滚动轮连接,所述套筒同轴套设于所述滚轮轴杆的外侧,所述套筒以及滚轮轴杆上沿着支承杆的轴向开设相同间隔的销孔,滚动轴杆上的销孔的数量比套筒上销孔的数量至少多一个,利用销轴将套筒上的销孔与滚轮轴杆上不同的销孔进行连接,能够实现滚动轮与套筒相对位置的切换,使得滚动轮位于套筒的内部或者外部。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道非开挖式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管内移动式吊机需要在管道内吊装中导管管节时,套筒上的靠近支座固定盘的销孔与滚轮轴杆上靠近滚动轮的销孔通过插销连接,滚动轮位于套筒内部;当管内移动式吊机需要在管道内移动时,套筒上的远离支座固定盘的销孔与滚轮轴杆上远离滚动轮的销孔通过插销连接,滚动轮位于套筒的外部。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非开挖式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步骤11’,利用插销将滚动轮设置于套筒外部,使得滚动轮支撑于管道内衬上,将所述管内移动式吊机移动至中导管管节吊装处;步骤12’,利用插销将滚动轮设置于套筒外部,使得支座固定盘支撑于管道内衬上;步骤13’,将首根中导管管节运输到位,在吊机起吊装置上安装吊带,采用吊带固定住首根中导管管节的中部,通过吊机起吊装置将首根中导管管节提升至待安装位置;步骤14’,在首根中导管管节与管道的内衬之间设置支腿;步骤15’,利用插销将滚动轮设置于套筒外部,使得滚动轮支撑于管道内衬上,将所述管内移动式吊机移动至下一中导管管节吊装处;步骤16’,利用插销将滚动轮设置于套筒外部,使得支座固定盘支撑于管道内衬上;步骤17’,将待安装的中导管管节运输到位,采用吊带固定住待安装的中导管管节的中部,通过吊机起吊装置将待安装的中导管管节提升至待安装位置;
步骤18’,通过螺栓将待安装的中导管管节与前安装完毕的中导管管节对应的法兰盘进行螺栓对孔连接;步骤19’,在待安装的中导管管节与管道的内衬之间设置支腿,完成所述待安装的中导管管节的安装;步骤20’,重复步骤16’至步骤19’,完成所有中导管管节的安装,形成中导管。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非开挖式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杆与水平方向沿管道方向角度为75
°
,且所述支承杆与水平方向沿管道垂直方向角度为65
°
。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道非开挖式修复方法,包括:在管道内通过一管内吊装机构逐一安装中导管管节,每根中导管管节通过两根支腿设置于管道内衬上,相邻的中导管管节之间依次连接形成中导管;将水流引入中导管中,使得管道内部形成干仓环境;将管内吊装机构移动至管道待修复的内衬对应的中导管管节处;通过管内吊装机构承托所述管道待修复内衬处对应的中导管管节,拆除所述中导管管节对应的支腿;对所述管道待修复的内衬进行修复;将拆除的支腿,重新装回原处;将管内吊装机构移动至管道下一个待修复的内衬对应的中导管管节处,重复操作,直至整个管道的内衬修复完毕,通过设置管内吊装机构,可以实现管道内衬的非开挖式修复。可以实现管道内衬的非开挖式修复。可以实现管道内衬的非开挖式修复。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贵 余汉 张亦弛 祁涛 林益虎 周智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市政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5
技术公布日:2023/7/2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