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满足PIP与压接制程的大载流板对板电源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7-22 阅读:161 评论:0

一种可满足pip与压接制程的大载流板对板电源连接器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可满足pip与压接制程的大载流板对板电源连接器。


背景技术:

2.连接器主要应用在服务器/通信设备等有高电压需求的场合,是一种通过连接端子的接触来实现电流和/或信号传输功能的常用电子器件。但是,现有的连接器无法同时满足pip制程和压接制程的过压设计。
3.其中,pip制程是指pin in pad,简称为pip,其是通过在pcb板上刷锡膏,然后把连接器放到有锡膏的pcb上,而且由于锡膏融化需要高温,因此,现有的连接器存在内部锡膏受热不均匀的问题。
4.压接制程的过压设计是指将端子的焊接端压入pcb板内。现有的连接器和pcb板完全贴合,但是,由于现有连接器的塑胶壳体具有弹性,在压接工艺中经常会出现鱼眼端子压不到位或者过压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满足pip与压接制程的大载流板对板电源连接器。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满足pip与压接制程的大载流板对板电源连接器,包括连接器绝缘壳体,以及设置在连接器绝缘壳体内的多个电源端子和信号端子,多个电源端子和信号端子下端与pcb板焊接在一起;
7.所述的连接器绝缘壳体两端设置有相应的支座,每个所述的支座内插接有相应的站脚,且所述的站脚位置处的支座下端还设置有热通风孔。
8.作为优选的,所述的连接器绝缘壳体底部与pcb板之间的高度差为0.5mm。
9.作为优选的,所述的电源端子包括电源端子本体,所述的电源端子本体一端一体成型有电源端子接触端;所述的电源端子本体下端一体成型有多个鱼眼型电源端子焊接端。
10.作为优选的,所述的电源端子本体上端设置有用于与连接器绝缘壳体卡接的卡条,所述的连接器绝缘壳体上端开设有多个用于与卡条相配合的条形卡槽。
11.作为优选的,所述的信号端子包括信号端子本体,所述的信号端子本体为l型结构,且所述的信号端子本体两端分别一体成型有信号端子接触端和信号端子焊接端。
12.作为优选的,所述的信号端子本体包括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所述的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形成l型结构;且所述的第一连接臂端部一体成型有信号端子接触端;且所述的第一连接臂端外侧壁上还对称设置有多个凸点;所述的第二连接臂的端部一体成型有鱼眼型信号端子焊接端。
13.作为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具有宽部,所述宽部的宽度大于第
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其他位置的宽度,且所述的凸点对称设置在第一连接臂的宽部外侧。
14.作为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之间通过一弧形弯折部过渡连接,且所述的弧形弯折部的宽度小于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的宽部的宽度。
15.作为优选的,所述的站脚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且所述的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上端设置有连接梁。
16.作为优选的,所述的连接梁上端还设置有插接部,且所述的插接部相对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设置,所述的插接部插接在支座的插槽内。
17.作为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外侧设置有用于与pcb板卡接的卡接部。
18.作为优选的,所述的热通风孔设置在支座底部的中央位置处,所述的热通风孔为u型结构,且所述的热通风孔的开口端与pcb板接触。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20.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连接器绝缘壳体的支座上设置热通风孔,从而保证热风可以流通到连接器内部锡脚,从而满足pip制程;
2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站脚,而且站脚与pcb板之间的距离为0.5mm,从而使得pcb板与连接器绝缘壳体底部之间的0.5mm间隙,保证热风的流通,从而保证连接器内部的锡脚受热均匀,同时0.5mm的间隙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从而避免连接器端子与pcb板之间的过压或者压不到位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塑胶压裂的问题。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绝缘壳体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源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信号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本实用新型站脚的结构示意图;
28.图7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绝缘壳体与pcb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29.图中,1-连接器绝缘壳体,2-电源端子,3-信号端子,4-支座,5-站脚,6-热通风孔;
30.11-条形卡槽;
31.21-电源端子本体,22-电源端子接触端;23-电源端子焊接端;24-卡条;
32.31-信号端子本体,32-信号端子接触端,33-信号端子焊接端;34-第一连接臂,35-第二连接臂,36-凸点;37-宽部,38-弧形弯折部;
33.41-插槽;
34.51-第一支脚,52-第二支脚,53-连接梁;54-插接部,55-卡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36.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满足pip与压接制程的大载流板对板电源连接器,包括连接器绝缘壳体1,以及设置在连接器绝缘壳体1内的多个电源端子2和信号端子3,
多个电源端子2和信号端子3下端与pcb板焊接在一起;
37.所述的连接器绝缘壳体1两端设置有相应的支座4,每个所述的支座4内插接有相应的站脚5,且所述的站脚5位置处的支座4下端还设置有热通风孔6。
38.作为本实施例优选的,如图7所示,所述的连接器绝缘壳体1底部与pcb板之间的高度差为0.5mm。
39.作为本实施例优选的,如图4所示,所述的电源端子2包括电源端子本体21,所述的电源端子本体21一端一体成型有电源端子接触端22;所述的电源端子本体21下端一体成型有多个鱼眼型电源端子焊接端23。
40.作为本实施例优选的,如图4所示,所述的电源端子本体21上端设置有用于与连接器绝缘壳体1卡接的卡条24,所述的连接器绝缘壳体1上端开设有多个用于与卡条24相配合的条形卡槽。
41.作为本实施例优选的,如图5所示,所述的信号端子3包括信号端子本体31,所述的信号端子本体31为l型结构,且所述的信号端子本体31两端分别一体成型有信号端子接触端32和信号端子焊接端33。
42.作为本实施例优选的,如图5所示,所述的信号端子本体31包括第一连接臂34和第二连接臂35,所述的第一连接臂34和第二连接臂35形成l型结构;
43.且所述的第一连接臂34端部一体成型有信号端子接触端32;且所述的第一连接臂34端外侧壁上还对称设置有多个凸点36;所述的第二连接臂35的端部一体成型有鱼眼型信号端子焊接端33。
44.作为本实施例优选的,如图5所示,所述的第一连接臂34和第二连接臂35具有宽部37,所述宽部37的宽度大于第一连接臂34和第二连接臂35其他位置的宽度,且所述的凸点36对称设置在第一连接臂34的宽部37外侧。
45.作为本实施例优选的,如图5所示,所述的第一连接臂34和第二连接臂35之间通过一弧形弯折部38过渡连接,且所述的弧形弯折部38的宽度小于第一连接臂34和第二连接臂35的宽部37的宽度。
46.作为本实施例优选的,如图6所示,所述的站脚5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支脚51和第二支脚52,且所述的第一支脚51和第二支脚52上端设置有连接梁53。
47.作为本实施例优选的,如图6所示,所述的连接梁53上端还设置有插接部54,且所述的插接部54相对第一支脚51和第二支脚52设置,所述的插接部54插接在支座4的插槽41内。
48.作为本实施例优选的,如图6所示,所述的第一支脚51和第二支脚52外侧设置有用于与pcb板卡接的卡接部55。
49.作为本实施例优选的,如图3所示,所述的热通风孔6为u型结构,且所述的热通风孔6的开口端与pcb板接触。
50.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最佳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满足pip与压接制程的大载流板对板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器绝缘壳体(1),以及设置在连接器绝缘壳体(1)内的多个电源端子(2)和信号端子(3),多个电源端子(2)和信号端子(3)下端均与pcb板焊接在一起;所述的连接器绝缘壳体(1)两端设置有相应的支座(4),每个所述的支座(4)内插接有相应的站脚(5),且所述的站脚(5)位置处的支座(4)下端还设置有热通风孔(6);所述的站脚(5)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支脚(51)和第二支脚(52),且所述的第一支脚(51)和第二支脚(52)上端设置有连接梁(53);所述的连接梁(53)上端还设置有插接部(54),且所述的插接部(54)相对第一支脚(51)和第二支脚(52)设置,所述的插接部(54)插接在支座(4)的插槽(4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满足pip与压接制程的大载流板对板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器绝缘壳体(1)底部与pcb板之间的高度差为0.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满足pip与压接制程的大载流板对板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端子(2)包括电源端子本体(21),所述的电源端子本体(21)一端一体成型有电源端子接触端(22);所述的电源端子本体(21)下端一体成型有多个鱼眼型电源端子焊接端(2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满足pip与压接制程的大载流板对板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端子本体(21)上端设置有用于与连接器绝缘壳体(1)卡接的卡条(24),所述的连接器绝缘壳体(1)上端开设有多个用于与卡条(24)相配合的条形卡槽(1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满足pip与压接制程的大载流板对板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号端子(3)包括信号端子本体(31),所述的信号端子本体(31)为l型结构,且所述的信号端子本体(31)两端分别一体成型有信号端子接触端(32)和信号端子焊接端(3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满足pip与压接制程的大载流板对板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号端子本体(31)包括第一连接臂(34)和第二连接臂(35),所述的第一连接臂(34)和第二连接臂(35)形成l型结构;所述的第一连接臂(34)端部一体成型有信号端子接触端(32);所述的第一连接臂(34)外侧壁上还对称设置有多个凸点(36);所述的第二连接臂(35)的端部一体成型有鱼眼型信号端子焊接端(33)。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满足pip与压接制程的大载流板对板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接臂(34)和第二连接臂(35)具有宽部(37),所述宽部(37)的宽度大于第一连接臂(34)和第二连接臂(35)其他位置的宽度,且所述的凸点(36)对称设置在第一连接臂(34)的宽部(37)外侧。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满足pip与压接制程的大载流板对板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接臂(34)和第二连接臂(35)之间通过一弧形弯折部(38)过渡连接,且所述的弧形弯折部(38)的宽度小于第一连接臂(34)和第二连接臂(35)的宽部(37)的宽度。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满足pip与压接制程的大载流板对板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脚(51)和第二支脚(52)外侧设置有用于与pcb板卡接的卡接部(55)。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满足pip与压接制程的大载流板对板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通风孔(6)位于支座(4)的底部中央位置处,所述的热通风孔(6)为u型
结构,且所述的热通风孔(6)的开口端与pcb板接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满足PIP与压接制程的大载流板对板电源连接器,包括连接器绝缘壳体,以及设置在连接器绝缘壳体内的多个电源端子和信号端子,多个电源端子和信号端子下端与PCB板焊接在一起;连接器绝缘壳体两端设置有相应的支座,每个支座内插接有相应的站脚,且站脚位置处的支座下端还设置有热通风孔。本实用新型通过热通风孔,从而保证热风可以流通到连接器内部锡脚,满足PIP制程;而且站脚与PCB板之间的距离为0.5mm,从而使得PCB板与连接器绝缘壳体底部之间的0.5mm间隙,保证热风的流通,从而保证连接器内部的锡脚受热均匀,同时0.5mm的间隙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从而避免端子与PCB板之间的过压问题。免端子与PCB板之间的过压问题。免端子与PCB板之间的过压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谢敢波 郑沛明 陆时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富加宜连接器(东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8
技术公布日:2023/7/2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