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区域定位信息的物流穿梭车识别管理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07-23 阅读:58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物流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区域定位信息的物流穿梭车识别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2.智能仓库管理系统,采用rfid智能仓库管理技术,系统优势是读取方便快捷,实现物流仓储的智能化管理,在智能仓库内进行货架货物码放时需要采用穿梭车进行配送,穿梭车式仓储系统,原则上一个巷道只能放置一种货物(sku),特殊应用时(两端存取,先进后出)一个巷道可放置两种货物,所以,这种系统比较适合单品种数量较大的商品,穿梭车在仓储物流设备中主要有两种形式:穿梭车式出入库系统和穿梭车式仓储系统,以往复或者回环方式,在固定轨道上运行的台车,将货物运送到指定地点或接驳设备。
3.现有的仓储系统中的码货穿梭车都是安装在固定轨道上的,其码货过程都是根据点位之间的路径规划进行移动,但是应用在地面时,现有的固定轨道式的穿梭车就会存在极大的弊端,调配过程要调控轨道上的其他穿梭车以免阻挡穿行,同时现有的智能仓储系统在地面物流配送过程中,物流车通常放置在指定位置上,在配送时都是基于需求点对物流车发送移动指令,配送任务完成后再停放在指定位置,这种方式导致物流车会存在很长的无效移动距离,输送过程的效率较低,因此在进行地面货物输送时,需要一种能够自由穿梭且能够根据区域内的物流输送需求来进行智能调配的物流穿梭车的管理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通过对物流区域内的地面上输送的物流穿梭车的信息与物流区域内的需求信息进行整合,能够实现对物流区域内的物流穿梭车的智能调配,以解决现有的技术中缺少物流区域内地面定点配送的智能管理方法,导致地面配送效率较低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区域定位信息的物流穿梭车识别管理方法,包括:获取物流区域内的区域图,根据区域图建立区域模型;根据区域模型标记穿梭路径,获取穿梭路径的规格参数中的车道宽度以及车道长度;在物流穿梭车上设置定位装置,根据定位装置获取物流穿梭车的实时位置,在区域模型中对物流穿梭车的实时位置进行标记;获取物流区域内的车辆需求信息,根据车辆需求信息以及区域模型中的物流穿梭车的实时位置,结合穿梭路径上的物流穿梭车的分布信息,对物流穿梭车进行调配。
6.进一步地,获取物流区域内的区域图,根据区域图建立区域模型包括:将区域图按照第一像素比例进行像素点划分;建立平面坐标系,将划分后的区域图对应到平面坐标系中,保持区域图中的像素
点的边与平面坐标系的一个轴相平行;将像素点的中心坐标设定为像素坐标,得到区域模型。
7.进一步地,根据区域模型标记穿梭路径,获取穿梭路径的规格参数中的车道宽度以及车道长度包括:将车道宽度除以像素点的边长得到路径宽度数量值,提取路径宽度数量值的整数位,设定为路径宽度参考数量。
8.进一步地,在物流穿梭车上设置定位装置,根据定位装置获取物流穿梭车的实时位置,在区域模型中对物流穿梭车的实时位置进行标记包括:在定位装置内设置射频存储器,射频存储器内存储有物流穿梭车的规格信息以及货物装卸信息,物流穿梭车的规格信息包括物流穿梭车的长度以及物流穿梭车的宽度,物流穿梭车的货物装卸信息包括已装货和未装货;将物流穿梭车的长度和物流穿梭车的宽度相乘得到物流穿梭车的参考面积,将物流穿梭车的参考面积设定为车装载参考量,根据车装载参考量由大到小排序将物流穿梭车划分为第一装载等级、第二装载等级以及第三装载等级,设定第一装载等级、第二装载等级以及第三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之间的车装载参考量的对应关系,第一装载等级与第二装载等级之间的车装载参考量的对应关系为一个第一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等于第一倍数的第二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第二装载等级与第三装载等级之间的车装载参考量的对应关系为一个第二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等于第二倍数的第三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将物流穿梭车的宽度除以像素点的边长得到车宽度数量值,提取车宽度数量值的整数位,设定为车宽度参考数量;根据物流穿梭车的长度和物流穿梭车的宽度建立矩形,设定为车轮廓矩形,将车轮廓矩形的中心点作为物流穿梭车的位置点;将定位装置安装在物流穿梭车的位置点的竖直方向上,通过定位装置获取到的物流穿梭车的实时位置为物流穿梭车的位置点的实时位置。
9.进一步地,获取物流区域内的车辆需求信息包括:获取输出物流区域内的车辆需求信息对应的点位位置,设定为需求点位,将需求点位在区域模型中进行标记;车辆需求信息包括所需第一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的数量,将所需一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的数量设定为基础需求数量。
10.进一步地,根据车辆需求信息以及区域模型中的物流穿梭车的实时位置,结合穿梭路径上的物流穿梭车的分布信息,对物流穿梭车进行调配包括:根据与需求点位之间的距离由近到远依次选取基础需求数量个第一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根据物流穿梭车的位置点与需求点位在区域模型中进行连接,连接过程保证穿过的若干穿梭路径的长度之和最小;依次获取每一段穿梭路径上存在的最宽的物流穿梭车的车宽度参考数量,将对应的穿梭路径的路径宽度参考数量减去当前穿梭路径上最宽的物流穿梭车的车宽度参考数量得到通过参考数量,选取连接过程中穿过的若干穿梭路径中的通过参考数量的最小值,设定为最小通过数量;当连接过程中的第一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的车宽度参考数量小于最小通过数量时,舍弃对应的第一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继续按照与需求点位之间的距离由近到远选取下一个第一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
其中,选取的第一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的货物装卸信息为未装货。
11.进一步地,根据车辆需求信息以及区域模型中的物流穿梭车的实时位置,结合穿梭路径上的物流穿梭车的分布信息,对物流穿梭车进行调配包括:当选取的所有的第一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的数量小于基础需求数量时,将基础需求数量减去选取的所有的第一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的数量得到第一需求差值;将第一需求差值乘以第一倍数得到第一转换数量;根据与需求点位之间的距离由近到远依次选取第一转换数量个第二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根据物流穿梭车的位置点与需求点位在区域模型中进行连接,连接过程保证穿过的若干穿梭路径的长度之和最小;当连接过程中的第二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的车宽度参考数量小于最小通过数量时,舍弃对应的第二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继续按照与需求点位之间的距离由近到远选取下一个第二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其中,选取的第二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的货物装卸信息为未装货。
12.进一步地,根据车辆需求信息以及区域模型中的物流穿梭车的实时位置,结合穿梭路径上的物流穿梭车的分布信息,对物流穿梭车进行调配包括:当选取的所有的第二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的数量小于第一转换数量时,将第一转换数量减去选取的所有的第二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的数量得到第二需求差值;将第二需求差值乘以第二倍数得到第二转换数量;根据与需求点位之间的距离由近到远依次选取第二转换数量个第三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根据物流穿梭车的位置点与需求点位在区域模型中进行连接,连接过程保证穿过的若干穿梭路径的长度之和最小;当连接过程中的第三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的车宽度参考数量小于最小通过数量时,舍弃对应的第三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继续按照与需求点位之间的距离由近到远选取下一个第三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其中,选取的第三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的货物装卸信息为未装货。
13.进一步地,根据车辆需求信息以及区域模型中的物流穿梭车的实时位置,结合穿梭路径上的物流穿梭车的分布信息,对物流穿梭车进行调配包括:当选取的所有的第三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的数量小于第二转换数量时;等待下一辆货物装卸信息更新为未装货的物流穿梭车,等待顺序按照第一装载等级、第二装载等级以及第三装载等级由前至后进行排序。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获取物流区域内的区域图,根据区域图建立区域模型,然后根据区域模型标记穿梭路径,获取穿梭路径的规格参数中的车道宽度以及车道长度,在物流穿梭车上设置定位装置,根据定位装置获取物流穿梭车的实时位置,在区域模型中对物流穿梭车的实时位置进行标记,该设计能够将物流区域内的物流穿梭车以及物流需求信息进行数字化模拟,同时保证物流穿梭车能够在配送位置上接收下一个配送任务,提高物流穿梭车的调配效率,降低物流穿梭车的无效移动距离;本发明通过获取物流区域内的车辆需求信息,根据车辆需求信息以及区域模型中的物流穿梭车的实时位置,结合穿梭路径上的物流穿梭车的分布信息,对物流穿梭车进行调配,该设计能够根据需求点的位置智能调配距离较近的物流穿梭车,提高物流区域内的
地面物流输送调配的智能性,解决了现有的智能仓储系统的地面货物配送的调配方式单一,输送过程的效率较低的问题。
15.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的物流区域内的区域图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8.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区域定位信息的物流穿梭车识别管理方法,通过对物流区域内的地面上输送的物流穿梭车的信息与物流区域内的需求信息进行整合,能够实现对物流区域内的物流穿梭车的智能调配,具体地,请参阅图2所示,基于区域定位信息的物流穿梭车识别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获取物流区域内的区域图,根据区域图建立区域模型;步骤s10还包括如下子步骤:步骤s101,将区域图按照第一像素比例进行像素点划分;步骤s102,建立平面坐标系,将划分后的区域图对应到平面坐标系中,保持区域图中的像素点的边与平面坐标系的一个轴相平行;步骤s103,将像素点的中心坐标设定为像素坐标,得到区域模型,在区域模型中通过统计像素点之间的坐标,能够快速获取需求点位和临近的物流穿梭车的距离,其中,在智能仓储系统中,仓储货架和地面上的穿梭路径都是交错排列的,因此与需求点位之间的坐标距离最近,也能够代表在进行穿梭路径行驶时的路径较近,因此选取物流穿梭车的顺序的第一步只需要保证与需求点位之间的坐标距离较近即可。
19.步骤s20,根据区域模型标记穿梭路径,获取穿梭路径的规格参数中的车道宽度以及车道长度;将车道宽度除以像素点的边长得到路径宽度数量值,提取路径宽度数量值的整数位,设定为路径宽度参考数量,将宽度转换为参考数量之后,能够便于进行数据转换对应,按照像素点作为参考标准进行统一换算。
20.步骤s30,在物流穿梭车上设置定位装置,根据定位装置获取物流穿梭车的实时位置,在区域模型中对物流穿梭车的实时位置进行标记;步骤s30还包括如下子步骤:步骤s301,在定位装置内设置射频存储器,射频存储器内存储有物流穿梭车的规格信息以及货物装卸信息,物流穿梭车的规格信息包括物流穿梭车的长度以及物流穿梭车的宽度,物流穿梭车的货物装卸信息包括已装货和未装货;只要当物流穿梭车处于被调配状态或者在进行装货时,即可通过射频存储器将物料穿梭车的货物装卸信息更新为已装货,已装货状态的物流穿梭车不可用于调配,当货物卸完时,即可通过射频存储器将物料穿梭车的货物装
卸信息更新为未装货,未装货状态的物流穿梭车可以用于调配;步骤s302,将物流穿梭车的长度和物流穿梭车的宽度相乘得到物流穿梭车的参考面积,将物流穿梭车的参考面积设定为车装载参考量,根据车装载参考量由大到小排序将物流穿梭车划分为第一装载等级、第二装载等级以及第三装载等级,设定第一装载等级、第二装载等级以及第三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之间的车装载参考量的对应关系,第一装载等级与第二装载等级之间的车装载参考量的对应关系为一个第一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等于第一倍数的第二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第二装载等级与第三装载等级之间的车装载参考量的对应关系为一个第二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等于第二倍数的第三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在具体设置时第一倍数设置为1.5,第二倍数设置为2,例如车装载参考量最大为3平方米时,第一装载等级的划分范围为大于2小于等于3,第二装载等级的划分范围为大于1小于等于2,第三装载等级的划分范围为小于等于1,但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物流穿梭车的规格是固定的,只是有不同的规格,例如参考面积分别为3平方米、2平方米以及1平方米的物流穿梭车,刚好对应第一装载等级、第二装载等级以及第三装载等级,当物流区域内的物流穿梭车只存在一个规格时,则统一划分为第一装载等级;步骤s303,将物流穿梭车的宽度除以像素点的边长得到车宽度数量值,提取车宽度数量值的整数位,设定为车宽度参考数量;步骤s304,根据物流穿梭车的长度和物流穿梭车的宽度建立矩形,设定为车轮廓矩形,将车轮廓矩形的中心点作为物流穿梭车的位置点;步骤s305,将定位装置安装在物流穿梭车的位置点的竖直方向上,通过定位装置获取到的物流穿梭车的实时位置为物流穿梭车的位置点的实时位置,在步骤s303到步骤s305中,通过定位装置能够获取到物流穿梭车的实时位置,从而便于进行精准定位和调配。
21.步骤s40,获取物流区域内的车辆需求信息,根据车辆需求信息以及区域模型中的物流穿梭车的实时位置,结合穿梭路径上的物流穿梭车的分布信息,对物流穿梭车进行调配;步骤s40还包括如下子步骤:步骤s4011,获取输出物流区域内的车辆需求信息对应的点位位置,设定为需求点位,将需求点位在区域模型中进行标记;步骤s4012,车辆需求信息包括所需第一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的数量,将所需第一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的数量设定为基础需求数量,在调配过程中,第二装载等级和第三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为补充车辆,只有当第一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的调配数量不足时,才依次启用第二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当第二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的调配数量不足时,才依次启用第三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第一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的选取过程参照步骤s2021到步骤s2023,第二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的选取过程参照步骤s2031到步骤s2034,第三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的选取过程参照步骤s2041到步骤s2044;步骤s40还包括如下子步骤:步骤s4021,根据与需求点位之间的距离由近到远依次选取基础需求数量个第一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根据物流穿梭车的位置点与需求点位在区域模型中进行连接,连接过程保证穿过的若干穿梭路径的长度之和最小;连接过程保证穿过的若干穿梭路径的长度之和最小的目的在于保证物流穿梭车的移动距离最短,即选择一条物流穿梭车的位置点与需求点位之间的最短的规划路径,该最短的规划路径在连接规划过程中会依次穿过若干条穿梭路径,因此规划时保证穿过的若干条穿梭路径的长度之和为最小即可;步骤s4022,依次获取每一段穿梭路径上存在的最宽的物流穿梭车的车宽度参考
数量,将对应的穿梭路径的路径宽度参考数量减去当前穿梭路径上最宽的物流穿梭车的车宽度参考数量得到通过参考数量,选取连接过程中穿过的若干穿梭路径中的通过参考数量的最小值,设定为最小通过数量;当穿梭路径上有物流穿梭车且阻挡了进行移动的物流穿梭车时,可以选取其他的物流穿梭车;步骤s4023,当连接过程中的第一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的车宽度参考数量小于最小通过数量时,舍弃对应的第一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继续按照与需求点位之间的距离由近到远选取下一个第一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其中,选取的第一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的货物装卸信息为未装货。
22.步骤s40还包括如下子步骤:步骤s4031,当选取的所有的第一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的数量小于基础需求数量时,将基础需求数量减去选取的所有的第一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的数量得到第一需求差值;步骤s4032,将第一需求差值乘以第一倍数得到第一转换数量;步骤s4033,根据与需求点位之间的距离由近到远依次选取第一转换数量个第二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根据物流穿梭车的位置点与需求点位在区域模型中进行连接,连接过程保证穿过的若干穿梭路径的长度之和最小;步骤s4034,当连接过程中的第二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的车宽度参考数量小于最小通过数量时,舍弃对应的第二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继续按照与需求点位之间的距离由近到远选取下一个第二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其中,选取的第二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的货物装卸信息为未装货。
23.步骤s40还包括如下子步骤:步骤s4041,当选取的所有的第二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的数量小于第一转换数量时,将第一转换数量减去选取的所有的第二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的数量得到第二需求差值;步骤s4042,将第二需求差值乘以第二倍数得到第二转换数量;步骤s4043,根据与需求点位之间的距离由近到远依次选取第二转换数量个第三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根据物流穿梭车的位置点与需求点位在区域模型中进行连接,连接过程保证穿过的若干穿梭路径的长度之和最小;步骤s4044,当连接过程中的第三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的车宽度参考数量小于最小通过数量时,舍弃对应的第三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继续按照与需求点位之间的距离由近到远选取下一个第三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其中,选取的第三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的货物装卸信息为未装货。
24.步骤s40还包括如下子步骤:步骤s4051,当选取的所有的第三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的数量小于第二转换数量时;步骤s4052,等待下一辆货物装卸信息更新为未装货的物流穿梭车,等待顺序按照第一装载等级、第二装载等级以及第三装载等级由前至后进行排序,步骤s4051和步骤s4052的设置目的在于,当整个区域内的物流穿梭车都处于工作状态时,需要等待下一个物流穿梭车的更新,工作状态包括被调配的状态和装货的状态。
25.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
用存储介质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其中,存储介质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简称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d-only memory,简称prom),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简称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26.在本技术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他的形式。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区域定位信息的物流穿梭车识别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物流区域内的区域图,根据区域图建立区域模型;根据区域模型标记穿梭路径,获取穿梭路径的规格参数中的车道宽度以及车道长度;在物流穿梭车上设置定位装置,根据定位装置获取物流穿梭车的实时位置,在区域模型中对物流穿梭车的实时位置进行标记;获取物流区域内的车辆需求信息,根据车辆需求信息以及区域模型中的物流穿梭车的实时位置,结合穿梭路径上的物流穿梭车的分布信息,对物流穿梭车进行调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域定位信息的物流穿梭车识别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物流区域内的区域图,根据区域图建立区域模型包括:将区域图按照第一像素比例进行像素点划分;建立平面坐标系,将划分后的区域图对应到平面坐标系中,保持区域图中的像素点的边与平面坐标系的一个轴相平行;将像素点的中心坐标设定为像素坐标,得到区域模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域定位信息的物流穿梭车识别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区域模型标记穿梭路径,获取穿梭路径的规格参数中的车道宽度以及车道长度包括:将车道宽度除以像素点的边长得到路径宽度数量值,提取路径宽度数量值的整数位,设定为路径宽度参考数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域定位信息的物流穿梭车识别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物流穿梭车上设置定位装置,根据定位装置获取物流穿梭车的实时位置,在区域模型中对物流穿梭车的实时位置进行标记包括:在定位装置内设置射频存储器,射频存储器内存储有物流穿梭车的规格信息以及货物装卸信息,物流穿梭车的规格信息包括物流穿梭车的长度以及物流穿梭车的宽度,物流穿梭车的货物装卸信息包括已装货和未装货;将物流穿梭车的长度和物流穿梭车的宽度相乘得到物流穿梭车的参考面积,将物流穿梭车的参考面积设定为车装载参考量,根据车装载参考量由大到小排序将物流穿梭车划分为第一装载等级、第二装载等级以及第三装载等级,设定第一装载等级、第二装载等级以及第三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之间的车装载参考量的对应关系,第一装载等级与第二装载等级之间的车装载参考量的对应关系为一个第一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等于第一倍数的第二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第二装载等级与第三装载等级之间的车装载参考量的对应关系为一个第二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等于第二倍数的第三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将物流穿梭车的宽度除以像素点的边长得到车宽度数量值,提取车宽度数量值的整数位,设定为车宽度参考数量;根据物流穿梭车的长度和物流穿梭车的宽度建立矩形,设定为车轮廓矩形,将车轮廓矩形的中心点作为物流穿梭车的位置点;将定位装置安装在物流穿梭车的位置点的竖直方向上,通过定位装置获取到的物流穿梭车的实时位置为物流穿梭车的位置点的实时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域定位信息的物流穿梭车识别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物流区域内的车辆需求信息包括:获取输出物流区域内的车辆需求信息对应的点位位置,设定为需求点位,将需求点位在区域模型中进行标记;车辆需求信息包括所需第一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的数量,将所需一装载等级的物流
穿梭车的数量设定为基础需求数量。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域定位信息的物流穿梭车识别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车辆需求信息以及区域模型中的物流穿梭车的实时位置,结合穿梭路径上的物流穿梭车的分布信息,对物流穿梭车进行调配包括:根据与需求点位之间的距离由近到远依次选取基础需求数量个第一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根据物流穿梭车的位置点与需求点位在区域模型中进行连接,连接过程保证穿过的若干穿梭路径的长度之和最小;依次获取每一段穿梭路径上存在的最宽的物流穿梭车的车宽度参考数量,将对应的穿梭路径的路径宽度参考数量减去当前穿梭路径上最宽的物流穿梭车的车宽度参考数量得到通过参考数量,选取连接过程中穿过的若干穿梭路径中的通过参考数量的最小值,设定为最小通过数量;当连接过程中的第一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的车宽度参考数量小于最小通过数量时,舍弃对应的第一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继续按照与需求点位之间的距离由近到远选取下一个第一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其中,选取的第一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的货物装卸信息为未装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域定位信息的物流穿梭车识别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车辆需求信息以及区域模型中的物流穿梭车的实时位置,结合穿梭路径上的物流穿梭车的分布信息,对物流穿梭车进行调配包括:当选取的所有的第一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的数量小于基础需求数量时,将基础需求数量减去选取的所有的第一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的数量得到第一需求差值;将第一需求差值乘以第一倍数得到第一转换数量;根据与需求点位之间的距离由近到远依次选取第一转换数量个第二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根据物流穿梭车的位置点与需求点位在区域模型中进行连接,连接过程保证穿过的若干穿梭路径的长度之和最小;当连接过程中的第二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的车宽度参考数量小于最小通过数量时,舍弃对应的第二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继续按照与需求点位之间的距离由近到远选取下一个第二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其中,选取的第二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的货物装卸信息为未装货。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域定位信息的物流穿梭车识别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车辆需求信息以及区域模型中的物流穿梭车的实时位置,结合穿梭路径上的物流穿梭车的分布信息,对物流穿梭车进行调配包括:当选取的所有的第二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的数量小于第一转换数量时,将第一转换数量减去选取的所有的第二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的数量得到第二需求差值;将第二需求差值乘以第二倍数得到第二转换数量;根据与需求点位之间的距离由近到远依次选取第二转换数量个第三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根据物流穿梭车的位置点与需求点位在区域模型中进行连接,连接过程保证穿过的若干穿梭路径的长度之和最小;当连接过程中的第三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的车宽度参考数量小于最小通过数量时,舍弃对应的第三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继续按照与需求点位之间的距离由近到远选取下一个第三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
其中,选取的第三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的货物装卸信息为未装货。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域定位信息的物流穿梭车识别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车辆需求信息以及区域模型中的物流穿梭车的实时位置,结合穿梭路径上的物流穿梭车的分布信息,对物流穿梭车进行调配包括:当选取的所有的第三装载等级的物流穿梭车的数量小于第二转换数量时;等待下一辆货物装卸信息更新为未装货的物流穿梭车,等待顺序按照第一装载等级、第二装载等级以及第三装载等级由前至后进行排序。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域定位信息的物流穿梭车识别管理方法,涉及物流管理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物流区域内的区域图,根据区域图建立区域模型;根据区域模型标记穿梭路径,获取穿梭路径的规格参数中的车道宽度以及车道长度;在物流穿梭车上设置定位装置,根据定位装置获取物流穿梭车的实时位置,在区域模型中对物流穿梭车的实时位置进行标记;本发明通过对物流区域内的地面上输送的物流穿梭车的信息与物流区域内的需求信息进行整合,能够实现对物流区域内的物流穿梭车的智能调配,以解决现有的技术中缺少物流区域内地面定点配送的智能管理方法,导致地面配送效率较低的问题。导致地面配送效率较低的问题。导致地面配送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光磊 张少峰 满坤 马尚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万事达物流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5
技术公布日:2023/7/22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