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7-23
阅读:261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光学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2.在车载辅助驾驶系统中,车载摄像头能够对驾驶环境进行拍摄,获取道路信息,从而用于辅助驾驶员驾驶。相关技术中,车载摄像头存在视场角小且景深不足等问题,导致车载摄像头拍摄的范围较小,且所拍摄的景象清晰度不足,难以满足辅助驾驶的需求,因此需要一种既具有大视场角又能够提高景象清晰度的光学镜头。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终端设备,能够在实现小型化设计需求的同时具有较大的视场角。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镜头,所述光学镜头共有五片具有屈折力的透镜,所述光学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所述第一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所述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五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0.19<fno/tan(hfov)<0.42;其中,fno为所述光学镜头的光圈数, hfov为所述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
5.本技术提供的光学镜头中,利用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与近光轴处为凸面,且第一透镜设置为具有负屈折力,能够对更大的视场范围内的光线进行收集,这样不仅有利于增大视场角的范围,而且还能提升光学镜头的边缘视场的相对照度,从而避免出现暗角的问题。配合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能够将整体光学镜头的屈折力朝物侧方向移动,有利于减缓大角度光线进入光学镜头,使得光线更加平缓,从而提升光学镜头良率。通过设置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且使第三透镜的物侧面、像侧面以及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像侧面于近光轴处均设置为凸面,有利于合理分配光学镜头的屈折力,使得光学镜头整体的屈折力朝物侧方向移动的幅度减小,从而提高光学镜头对光线的汇聚能力,与此同时还有助于缩短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实现小型化设计需求。第五透镜具有负屈折力,能够较好的矫正光学镜头的场曲和像散,并且能够与具有较大主光角的图像传感器相匹配,从而提高
成像质量。
6.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光学镜头中,光学镜头满足关系式:0.19<fno/tan(hfov)<0.42,其中,fno为所述光学镜头的光圈数, hfov为所述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当光学镜头满足上述关系式时,能够确保光学镜头具有较大的视场角,从而便于光学镜头应用在汽车时能够获取到汽车周围较大范围的环境信息,提高光学镜头的使用性能。在确保光学镜头的视场角的同时,通过限定光学镜头的光圈数,能够确保光学镜头具有足够大的景深,从而使得光学镜头拍摄到的画面更生动,提高驾驶辅助系统获取汽车周围环境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此外,通过限定光圈数与视场角的关系,还能够使得光学镜头具有较小的畸变。
7.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76deg《hfov《86deg;其中,hfov为所述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当光学镜头满足上述关系式时,光学镜头具有较大视场角,有利于光学镜头能够获取更多的场景内容,进而丰富光学镜头的成像信息。
8.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1.95《fno《2.25;其中,fno为所述光学镜头的光圈数。当光学镜头满足上述关系式时,有利于提升光学镜头的通光量,从而使得光学镜头在弱光环境下也能够具备清晰的成像效果。
9.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1.8<r1/h<3;其中,r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于所述光轴处的曲率半径,h为所述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对应的像高的一半。当光学镜头满足上述关系式时,一方面,能够有效控制光学镜头成像畸变,具体地,通过控制r1和h的比值,从而避免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于所述光轴处的曲率半径过大,以保证第一透镜物侧面具有足够的球面弧度,避免单位口径内的弧长或者单位视场角内的弧长变短而导致图像压缩,以此可以减少成像畸变。另一方面,满足上述关系式时,可以避免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过小,从而确保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与像侧面的曲率半径具有足够的差值,这样能够降低第一透镜物侧面和像侧面的球面加工难度,从而提高光学镜头的加工性。
10.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3.3<ttl/h<5;其中,ttl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到所述光学镜头的成像面于所述光轴上的距离(即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h为所述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对应的像高的一半。当光学镜头满足上述关系式时,能够保证光学镜头具有足够大的像高,这样能够适配更大的图像传感器,并获得更高的成像质量。这样,当光学镜头用于辅助驾驶系统中时,能够帮助驾驶员获得更清晰的图像,以获得更准确的驾驶环境信息。当光学镜头满足上述关系式时,还能限制光学总长的范围,有助于光学镜头获得较小的体积,从而满足小型化设计的需求。
1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0.38<sd21/sd52<0.6;其中,sd21为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光学有效口径,sd52为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光学有效口径。当光学镜头满足上述关系式时,能够使得
sd21和sd52处于合适的范围内,从而可以在保证光学镜头具有较小的体积的同时,使得边缘光线通过第二透镜的像侧面,进入第三透镜的物侧面时的倾角不会过大,从而有利于矫正像差。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3<r1/r2<5.2;其中,r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于所述光轴处的曲率半径,r2为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于所述光轴处的曲率半径。当光学镜头满足上述关系式时,能够对第一透镜的形状控制在合理范围中,使得第一透镜的形状不会过于曲折或平坦,这样,能够保证第一透镜具有足够的相对照度和视场角,从而避免成像时发生暗角等问题,且能够满足光学镜头具有足够大视场角的需求。与此同时,通过控制第一透镜的形状,还能够使得光线更顺畅地进入光学镜头,避免光线在进入第一透镜或离开第一透镜时偏折角度过大,从而有利于提高光学镜头的成像质量。
12.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7<|(f1+f2)/f|<40;其中,f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f2为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f为光学镜头的焦距。当光学镜头满足上述关系式时,光学镜头对光线的汇聚能力能够设置在合理的范围内,既能满足光学镜头对光线的屈折力需求,又能满足光学镜头设置足够大视场角的需求,从而避免间距过大导致的视场角不足的问题,从而能较好地控制光学镜头的光路。
13.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1.6<(ct3+ct4+ct5)/f<2.8,0.37<ct3/ctal<0.41;其中,ct3为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于所述光轴上的距离(即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ct4为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于所述光轴上的距离(即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ct5为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于所述光轴上的距离(即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ctal为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于所述光轴上的厚度之和。当光学镜头满足上述关系式时,一方面,能够控制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的厚度在合理范围内。首先能够保证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于光轴处具有足够的厚度,从而降低上述透镜在加工以及装配过程中的难度,提高光学镜头的加工性和装配良率。其次还能够避免上述透镜厚度过大,从而确保光学镜头具有足够的解像能力,并提高光学镜头的成像质量。再者,还能避免上述透镜的厚度过大,能够有效控制光学镜头的体积,有助于实现光学镜头的小型化设计。
14.另一方面,通过控制第三透镜的厚度与光学镜头的各个透镜的厚度之和的比值关系,有利于提升光学镜头的整体结构的紧凑性,从而有利于将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进一步有利于各个透镜的成型和组装,从而降低各个透镜的偏心敏感度,并有利于实现光学镜头的小型化设计。当低于上述关系式的下限时,会导致光学镜头的各个透镜的厚度压缩不充分,以使光学镜头的各个透镜的厚度之和偏大,不利于光学镜头实现小型化设计;当超过上述关系式的上限时,则会导致第三透镜的厚度过大,第三透镜的偏心敏感度增大,不利于第三透镜的加工制造。
15.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r9/r10/ct9|<15mm-1
;
其中,r9为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于所述光轴处的曲率半径,r10为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于所述光轴处的曲率半径,ct9为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至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于所述光轴上的距离。通过控制第四透镜像侧面、第五透镜物侧面于光轴的曲率半径,从而能够控制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之间形状的差异,避免光线在离开第四透镜以及进入第五透镜的过程中光路过于曲折,从而使光线在透镜之间传播时更顺畅,这样,能够有助于降低光学镜头的敏感度,并且提高光学镜头的装配良率。
16.第二方面,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摄像模组,所述摄像模组包括图像传感器以及如前述第一方面的光学镜头,所述图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光学镜头的像侧。
17.第三方面,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壳体以及如前述第二方面的摄像模组,所述摄像模组设于所述壳体。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学镜头,包括一次设置的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利用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与近光轴处为凸面,且第一透镜设置为具有负屈折力,能够对更大的视场范围内的光线进行收集,这样不仅有利于增大视场角的范围,而且还能提升光学镜头的边缘视场的相对照度,从而避免出现暗角的问题。配合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能够将整体光学镜头的屈折力朝物侧方向移动,有利于减缓大角度光线进入光学镜头,使得光线更加平缓,从而提升光学镜头良率。通过设置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且使第三透镜的物侧面、像侧面以及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像侧面于近光轴处均设置为凸面,有利于合理分配光学镜头的屈折力,使得光学镜头整体的屈折力朝物侧方向移动的幅度减小,从而提高光学镜头对光线的汇聚能力,与此同时还有助于缩短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实现小型化设计需求。第五透镜具有负屈折力,能够较好的矫正光学镜头的场曲和像散,并且能够与具有较大主光角的图像传感器相匹配,从而提高成像质量。
19.当光学镜头满足关系式0.19<fno/tan(hfov)<0.42时,能够确保光学镜头具有较大的视场角,从而便于光学镜头应用在汽车时能够获取到汽车周围较大范围的环境信息,提高光学镜头的使用性能。在确保光学镜头的视场角的同时,通过限定光学镜头的光圈数,能够确保光学镜头具有足够大的景深,从而使得光学镜头拍摄到的画面更生动,提高驾驶辅助系统获取汽车周围环境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此外,通过限定光圈数与视场角的关系,还能够使得光学镜头具有较小的畸变。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公开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公开的光学镜头的纵向球差图、像散曲线图及畸变曲线图;图3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公开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公开的光学镜头的纵向球差图、像散曲线图及畸变曲线
图;图5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公开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公开的光学镜头的纵向球差图、像散曲线图及畸变曲线图;图7是本技术第四实施例公开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第四实施例公开的光学镜头的纵向球差图、像散曲线图及畸变曲线图;图9是本技术第五实施例公开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第五实施例公开的光学镜头的纵向球差图、像散曲线图及畸变曲线图;图11是本技术公开的摄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公开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3.在本发明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发明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24.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5.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27.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28.请参阅图1,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学镜头100,该光学镜头100共有五片具有屈折力的透镜,光学镜头100包括沿光轴o从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和第五透镜l5。成像时,光线从第一透镜l1物侧依次进入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和第五透镜l5,并最终成像于光学镜头100的成像面101上。其中,第一透镜l1具有负屈折力,第二透镜l2具有负屈折
力,第三透镜l3具有正屈折力,第四透镜l4具有正屈折力,第五透镜l5具有负屈折力。
29.进一步地,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11于近光轴o处为凸面,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12于近光轴o处为凹面;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22于近光轴o处为凹面;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31于近光轴o处为凸面,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32于近光轴o处为凸面;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41于近光轴o处为凸面,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42于近光轴o处为凸面。
30.本技术提供的光学镜头100中,利用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11与近光轴o处为凸面,且第一透镜l1设置为具有负屈折力,能够对更大的视场范围内的光线进行收集,这样不仅有利于增大视场角的范围,而且还能提升光学镜头100的边缘视场的相对照度,从而避免出现暗角的问题。配合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l2,能够将整体光学镜头100的屈折力朝物侧方向移动,有利于减缓大角度光线进入光学镜头100,使得光线更加平缓,从而提升光学镜头100良率。通过设置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l3和第四透镜l4,且使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31、像侧面32以及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41、像侧面42于近光轴o处均设置为凸面,有利于合理分配光学镜头100的屈折力,使得光学镜头100整体的屈折力朝物侧方向移动的幅度减小,从而提高光学镜头100对光线的汇聚能力,与此同时还有助于缩短光学镜头100的光学总长,实现小型化设计需求。第五透镜l5具有负屈折力,能够较好的矫正光学镜头100的场曲和像散,并且能够与具有较大主光角的图像传感器相匹配,从而提高成像质量。
31.考虑到光学镜头100可应用于车载摄像头中,例如可以设置在车身外以获取车外环境信息,因此,第一透镜l1和第三透镜l3可以为玻璃透镜,第二透镜l2、第四透镜l4和第五透镜l5可以采用塑料透镜。这样可以使光学镜头100具有良好的光学效果,并可以在降低光学镜头100的温度敏感性的同时,降低光学镜头100的制造成本。第一透镜l1、第三透镜l3可以采用球面,第二透镜l2、第四透镜l4和第五透镜l5可以采用非球面。
32.可选地,为了提高成像质量,光学镜头100还包括保护玻璃l6。保护玻璃l6可以设置于第五透镜l5与光学镜头100的成像面101之间,以对光学镜头100进行保护。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五透镜l5和保护玻璃l6之间可以设置滤光片,滤光片可以为红外截止滤光片,即仅允许可见光通过,也可以为红外带通滤光片,即仅允许特定补充范围内的红外光通过,也可以为双通滤光片,即可同时高透可见光和透过部分红外光,从而实现不同波段选择,既可以实现可见光成像,也可以实现红外成像,从而实现日夜通用。此外,还可以在保护玻璃l6或透镜上镀膜实现滤光片的功能,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在本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限定。
33.可选地,光学镜头100还包括光阑70,光阑70位于第二透镜l2和第三透镜l3之间。
34.一些实施例中,光学镜头100满足以下关系式:0.38<sd21/sd52<0.6;例如,sd21/sd52可以是0.3923、0.4005、0.4145、0.4352、0.4459、0.4983、0.5615、0.5901等。其中,sd21为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21的光学有效口径,sd52为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52的光学有效口径。当光学镜头100还满足0.38<sd21/sd52<0.6时,能够使得sd21和sd52处于合适的范围内,从而可以在保证光学镜头100具有较小的体积的同时,使得边缘光线通过第二透镜l2像侧面22以及进入第三透镜l3物侧面31时的倾角不会过大,从而有利于矫正像差。
35.一些实施例中,光学镜头100满足以下关系式:1.8<r1/h<3;例如,r1/h可以是1.9283、2.0353、2.1602、2.3369、2.3945、2.5962、2.6317、2.7036、2.8399等。其中,r1为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11于光轴o处的曲率半径,h为光学镜头100的最大视场角对应的像高的一半。当光学镜头100满足上述关系式时,一方面,能够有效控制光学镜头100成像畸变,具
体地,通过控制r1和h的比值,从而避免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11于光轴o处的曲率半径过大,以保证第一透镜l1物侧面11具有足够的球面弧度,避免单位口径内的弧长或者单位视场角内的弧长变短而导致图像压缩,以此可以减少成像畸变。另一方面,满足上述关系式时,可以避免第一透镜l1物侧面11的曲率半径过小,从而确保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11与像侧面12的曲率半径具有足够的差值,这样能够降低第一透镜l1物侧面11和像侧面12的球面加工难度,从而提高光学镜头100的加工性。
36.一些实施例中,光学镜头100满足以下关系式:3.3<ttl/h<5;例如,ttl/h可以是3.4243、3.6052、3.8819、3.8825、3.8848、3.8861、3.9283、4.2058、4.5231、4.8652等。其中,ttl为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11到光学镜头100的成像面101于光轴o上的距离(即光学镜头100的光学总长),h为光学镜头100的最大视场角对应的像高的一半。当光学镜头100满足上述关系式时,能够保证光学镜头100具有足够大的像高,这样能够适配更大的图像传感器,并获得更高的成像质量。这样,当光学镜头100用于辅助驾驶系统中时,能够帮助驾驶员获得更清晰的图像,以获得更准确的驾驶环境信息。当光学镜头100满足上述关系式时,还能限制光学总长的范围,有助于光学镜头100获得较小的体积,从而满足小型化设计的需求。
37.一些实施例中,光学镜头100满足以下关系式:0.19<fno/tan(hfov)<0.42;例如,fno/tan(hfov)可以是0.1925、0.2032、0.2289、0.2453、0.3090、0.3285、0.3993、0.4085、0.4133等。其中,fno为光学镜头100的光圈数, hfov为光学镜头100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当光学镜头100满足上述关系式时,能够确保光学镜头100具有较大的视场角,从而便于光学镜头100应用在汽车时能够获取到汽车周围较大范围的环境信息,提高光学镜头100的使用性能。在确保光学镜头100的视场角的同时,通过限定光学镜头100的光圈数,能够确保光学镜头100具有足够大的景深,从而使得光学镜头100拍摄到的画面更生动,提高驾驶辅助系统获取汽车周围环境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此外,通过限定光圈数与视场角的关系,还能够使得光学镜头100具有较小的畸变。
38.一些实施例中,光学镜头100满足以下关系式:76deg《hfov《86deg;例如hfov可以是76.5deg、78.8deg、79.35deg、81.3deg、83deg、84deg、85deg、85.62deg等。其中,hfov为光学镜头100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当光学镜头100满足上述关系式时,光学镜头100具有较大视场角,有利于光学镜头100能够获取更多的场景内容,进而丰富光学镜头100的成像信息。
39.一些实施例中,光学镜头100满足以下关系式:1.95《fno《2.25;例如fno可以是1.958、1.998、2.05、2.063、2.198、2.2、2.24等。其中,fno为光学镜头100的光圈数。当光学镜头100满足上述关系式时,有利于提升光学镜头100的通光量,从而使得光学镜头100在弱光环境下也能够具备清晰的成像效果。
40.一些实施例中,光学镜头100满足以下关系式:3<r1/r2<5.2;例如,r1/r2可以是3.2032、3.5399、3.8436、3.9450、4.2353、4.5616、4.8118、5.1001等。其中,r1为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11于光轴o处的曲率半径,r2为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12于光轴o处的曲率半径。当光学镜头100满足上述关系式时,能够对第一透镜l1的形状控制在合理范围中,使得第一透镜l1的形状不会过于曲折或平坦,这样,能够保证第一透镜l1具有足够的相对照度和视场角,从而避免成像时发生暗角等问题,且能够满足光学镜头100具有足够大视场角的需求。与此同时,通过控制第一透镜l1的形状,还能够使得光线更顺畅地进入光学镜头100,避免光线在进入第一透镜l1或离开第一透镜l1时偏折角度过大,从而有利于提高光学镜头100
的成像质量。
41.一些实施例中,光学镜头100满足以下关系式:7<|(f1+f2)/f|<40;例如,|(f1+f2)/f|可以是7.0356、9.7317、10.7458、12.3358、17.8353、28.8810、38.1898等。其中,f1为第一透镜l1的焦距,f2为第二透镜l2的焦距,f为光学镜头100的焦距。当光学镜头100满足上述关系式时,光学镜头100对光线的汇聚能力能够设置在合理的范围内,既能满足光学镜头100对光线的屈折力需求,又能满足光学镜头100设置足够大视场角的需求,从而避免间距过大导致的视场角不足的问题,从而能较好地控制光学镜头100的光路。
42.一些实施例中,光学镜头100满足以下关系式:1.6<(ct3+ct4+ct5)/f<2.8,0.37<ct3/ctal<0.41;例如,(ct3+ct4+ct5)/f可以是1.7068、1.8397、2.0132、2.1671、2.1784、2.2936、2.4345、2.4416、2.5857、2.7288等, ct3/ctal可以是0.3782、0.3862、0.3991、0.4025、0.4043、0.4063、0.4086等。其中,ct3为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31至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32于光轴o上的距离(即第三透镜l3于光轴上的厚度),ct4为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41至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42于光轴o上的距离(即第四透镜l4于光轴上的厚度),ct5为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51至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52于光轴o上的距离(即第五透镜l5于光轴上的厚度),ctal为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和第五透镜l5于光轴o上的厚度之和。当光学镜头100满足上述关系式时,一方面,能够控制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的厚度在合理范围内。首先能够保证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于光轴o处具有足够的厚度,从而降低上述透镜在加工以及装配过程中的难度,提高光学镜头100的加工性和装配良率。其次还能够避免上述透镜厚度过大,从而确保光学镜头100具有足够的解像能力,并提高光学镜头100的成像质量。再者,还能避免上述透镜的厚度过大,能够有效控制光学镜头100的体积,有助于实现光学镜头100的小型化设计。
43.另一方面,通过控制第三透镜l3的厚度与光学镜头100的各个透镜的厚度之和的比值关系,有利于提升光学镜头100的整体结构的紧凑性,从而有利于将光学镜头100的光学总长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进一步有利于各个透镜的成型和组装,从而降低各个透镜的偏心敏感度,并有利于实现光学镜头100的小型化设计。当低于上述关系式的下限时,会导致光学镜头100的各个透镜的厚度压缩不充分,以使光学镜头100的各个透镜的厚度之和偏大,不利于光学镜头100实现小型化设计;当超过上述关系式的上限时,则会导致第三透镜l3的厚度过大,第三透镜l3的偏心敏感度增大,不利于第三透镜l3的加工制造。
44.一些实施例中,光学镜头100满足以下关系式:|r9/r10/ct9|<15mm-1
;例如,|r9/r10/ct9|可以是0.1124、1.5823、1.6083、2.8382、3.8456、7.8677、12.0006、12.9482等。其中,r9为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42于光轴o处的曲率半径,r10为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51于光轴o处的曲率半径,ct9为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42至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51于光轴o上的距离。通过控制第四透镜l4像侧面42、第五透镜l5物侧面51于光轴o的曲率半径,从而能够控制第四透镜l4与第五透镜l5之间形状的差异,避免光线在离开第四透镜l4以及进入第五透镜l5的过程中光路过于曲折,从而使光线在透镜之间传播时更顺畅,这样,能够有助于降低光学镜头100的敏感度,并且提高光学镜头100的装配良率。
45.以下将结合具体参数对本实施例的光学镜头100进行详细说明。
46.第一实施例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公开的光学镜头1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光学镜头100
包括沿光轴o从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和第五透镜l5。成像时,光线从第一透镜l1物侧依次进入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和第五透镜l5,并最终成像于光学镜头100的成像面101上。其中,第一透镜l1具有负屈折力,第二透镜l2具有负屈折力,第三透镜l3具有正屈折力,第四透镜l4具有正屈折力,第五透镜l5具有负屈折力。
47.进一步地,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11于近光轴o处为凸面,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12于近光轴o处为凹面;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21于近光轴o处为凸面,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22于近光轴o处为凹面;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31于近光轴o处为凸面,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32于近光轴o处为凸面;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41于近光轴o处为凸面,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42于近光轴o处为凸面;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51于近光轴o处为凸面,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52于近光轴o处为凹面。
48.具体地,以光学镜头100的焦距f=2.2108mm、光学镜头100的光圈数fno=2.05,光学镜头100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hfov=81.3deg,光学镜头100的光学总长ttl=11.997mm为例,光学镜头100的其他参数由下表1给出。其中,沿光学镜头100的光轴o由物侧向像侧的各元件依次按照表1从上至下的各元件的顺序排列。在同一透镜中,表面编号较小的表面为该透镜的物侧面,表面编号较大的表面为该透镜的像侧面,如表面编号1和2分别对应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11和像侧面12。表1中的曲率半径为相应表面编号的物侧面或像侧面于光轴o处的曲率半径。透镜的“厚度”参数列中的第一个数值为该透镜于光轴o上的厚度,第二个数值为该透镜的像侧面至后一表面于光轴o上的距离。光阑70于“厚度”参数列中的数值为光阑70至后一表面顶点(顶点指表面与光轴o的交点)于光轴o上的距离,默认第一透镜l1物侧面11到最后一枚镜片像侧面的方向为光轴o的正方向,当该值为负时,表明光阑70设置于后一表面顶点的像侧,若光阑70厚度为正值时,光阑70在后一表面顶点的物侧。可以理解的是,表1中的曲率半径、厚度、焦距的单位均为mm。且表1中的折射率、阿贝数在参考波长587.56nm下得到,焦距在参考波长940nm下得到。
49.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二透镜l2、第四透镜l4和第五透镜l5均为非球面,各非球面透镜的面型x可利用但不限于以下非球面公式进行限定:
50.其中,x为非球面沿光轴o方向在高度为h的位置时,距非球面顶点的距离矢高;c为于光轴o处的曲率,c=1/r(即,近轴曲率c为表1中曲率半径r的倒数);k为锥面系数;ai是非球面第i阶的修正系数。下表2给出了可用于第一实施例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
51.表1
52.表2
53.请参阅图2,图2示出了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镜头100的像差图,其中,图2中的(a)示出了第一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100在波长为960nm、940nm、920nm下的纵向球差图。在图2中的(a)中,沿x轴方向的横坐标表示焦点偏移,单位为mm,沿y轴方向的纵坐标表示归一化视场。由图2中的(a)可以看出,第一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100的球差数值较佳,说明本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100的成像质量较好。
54.请参阅图2中的(b),图2中的(b)为第一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100在波长为940nm下的像散曲线图。其中,沿x轴方向的横坐标表示焦点偏移,单位为mm,沿y轴方向的纵坐标表示视场角,单位为deg。像散曲线图中的t表示成像面101在子午方向的弯曲、s表示成像面101在弧矢方向的弯曲,由图2中的(b)可以看出,在该波长下,光学镜头100的像散得到了较好的补偿。
55.请参阅图2中的(c),图2中的(c)为第一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100在波长为940nm下的畸变曲线图。其中,沿x轴方向的横坐标表示畸变,单位为%,沿y轴方向的纵坐标表示视场角,单位为deg。由图2中的(c)可以看出,在波长940nm下,该光学镜头100的畸变得到了很好的矫正。
56.第二实施例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公开的光学镜头1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光学镜头100包括沿光轴o从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和第五透镜l5。成像时,光线从第一透镜l1物侧依次进入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和第五透镜l5,并最终成像于光学镜头100的成像面101上。其中,第一透
镜l1具有负屈折力,第二透镜l2具有负屈折力,第三透镜l3具有正屈折力,第四透镜l4具有正屈折力,第五透镜l5具有负屈折力。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11于近光轴o处为凸面,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12于近光轴o处为凹面;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21于近光轴o处为凸面,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22于近光轴o处为凹面;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31于近光轴o处为凸面,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32于近光轴o处为凸面;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41于近光轴o处为凸面,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42于近光轴o处为凸面;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51于近光轴o处为凹面,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52于近光轴o处为凸面。
57.具体地,以光学镜头100的焦距f=2.199mm、光学镜头100的光圈数fno=2.198,光学镜头100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hfov=79.35deg,光学镜头100的光学总长ttl=12.008mm为例,光学镜头100的其他参数由下表3给出。且其中各参数的定义可由前述实施例的说明中得出,此处不加以赘述。可以理解的是,表3中的曲率半径、厚度、焦距的单位均为mm,且表3中的折射率、阿贝数的参考波长为587.56nm,焦距的参考波长为940nm。在第二实施例中,第二透镜l2、第四透镜l4和第五透镜l5均为非球面,各非球面透镜的面型x的计算方法可利用前述实施例的说明中得出,此处不加以赘述。下表4给出了可用于第二实施例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
58.表3
59.表4
60.请参阅图4,图4示出了第二实施例的光学镜头100的像差图,其中,由图4中的(a)纵向球差图、图4中的(b)像散曲线图以及图4中的(c)畸变曲线图可知,光学镜头100的纵向球差、像散和畸变均得到良好的控制,从而该实施例的光学镜头100拥有良好的成像品质。
此外,关于图4中的(a)、图4中的(b)、图4中的(c)中各曲线对应的波长可参考第一实施例中关于图2中的(a)、图2中的(b)、图2中的(c)所描述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61.第三实施例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公开的光学镜头1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光学镜头100包括沿光轴o从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和第五透镜l5。成像时,光线从第一透镜l1物侧依次进入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和第五透镜l5,并最终成像于光学镜头100的成像面101上。其中,第一透镜l1具有负屈折力,第二透镜l2具有负屈折力,第三透镜l3具有正屈折力,第四透镜l4具有正屈折力,第五透镜l5具有负屈折力。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11于近光轴o处为凸面,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12于近光轴o处为凹面;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21于近光轴o处为凸面,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22于近光轴o处为凹面;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31于近光轴o处为凸面,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32于近光轴o处为凸面;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41于近光轴o处为凸面,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42于近光轴o处为凸面;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51于近光轴o处为凹面,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52于近光轴o处为凸面。
62.具体地,以光学镜头100的焦距f=2.46mm、光学镜头100的光圈数fno=2.2,光学镜头100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hfov=85deg,光学镜头100的光学总长ttl=12.004mm为例,光学镜头100的其他参数由下表5给出。且其中各参数的定义可由前述实施例的说明中得出,此处不加以赘述。可以理解的是,表5中的曲率半径、厚度、焦距的单位均为mm,且表5中的折射率、阿贝数的参考波长为587.56nm,焦距的参考波长为940nm。在第三实施例中,第二透镜l2、第四透镜l4和第五透镜l5均为非球面,各非球面透镜的面型x的计算方法可利用前述实施例的说明中得出,此处不加以赘述。下表6给出了可用于第三实施例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
63.表5
64.表6
65.请参阅图6,图6示出了第三实施例的光学镜头100的像差图,其中,由图6中的(a)纵向球差图、图6中的(b)像散曲线图以及图6中的(c)畸变曲线图可知,光学镜头100的纵向球差、像散和畸变均得到良好的控制,从而该实施例的光学镜头100拥有良好的成像品质。此外,关于图6中的(a)、图6中的(b)、图6中的(c)中各曲线对应的波长可参考第一实施例中关于图2中的(a)、图2中的(b)、图2中的(c)所描述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66.第四实施例本技术的第四实施例公开的光学镜头1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光学镜头100包括沿光轴o从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和第五透镜l5。成像时,光线从第一透镜l1物侧依次进入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和第五透镜l5,并最终成像于光学镜头100的成像面101上。其中,第一透镜l1具有负屈折力,第二透镜l2具有负屈折力,第三透镜l3具有正屈折力,第四透镜l4具有正屈折力,第五透镜l5具有负屈折力。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11于近光轴o处为凸面,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12于近光轴o处为凹面;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21于近光轴o处为凹面,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22于近光轴o处为凹面;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31于近光轴o处为凸面,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32于近光轴o处为凸面;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41于近光轴o处为凸面,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42于近光轴o处为凸面;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51于近光轴o处为凹面,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52于近光轴o处为凸面。
67.具体地,以光学镜头100的焦距f=2.2173mm、光学镜头100的光圈数fno=1.998,光学镜头100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hfov=83deg,光学镜头100的光学总长ttl=12.996mm为例,光学镜头100的其他参数由下表7给出。且其中各参数的定义可由前述实施例的说明中得出,此处不加以赘述。可以理解的是,表7中的曲率半径、厚度、焦距的单位均为mm,且表7中的折射率、阿贝数的参考波长为587.56nm,焦距的参考波长为940nm。在第四实施例中,第二透镜l2、第四透镜l4和第五透镜l5均为非球面,各非球面透镜的面型x的计算方法可利用前述实施例的说明中得出,此处不加以赘述。下表8给出了可用于第四实施例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
68.表7
69.表8
70.请参阅图8,图8示出了第四实施例的光学镜头100的像差图,其中,由图8中的(a)纵向球差图、图8中的(b)像散曲线图以及图8中的(c)畸变曲线图可知,光学镜头100的纵向球差、像散和畸变均得到良好的控制,从而该实施例的光学镜头100拥有良好的成像品质。此外,关于图8中的(a)、图8中的(b)、图8中的(c)中各曲线对应的波长可参考第一实施例中关于图2中的(a)、图2中的(b)、图2中的(c)所描述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71.第五实施例本技术的第五实施例公开的光学镜头1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光学镜头100包括沿光轴o从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和第五透镜l5。成像时,光线从第一透镜l1物侧依次进入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和第五透镜l5,并最终成像于光学镜头100的成像面101上。其中,第一透镜l1具有负屈折力,第二透镜l2具有负屈折力,第三透镜l3具有正屈折力,第四透镜l4具有正屈折力,第五透镜l5具有负屈折力。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11于近光轴o处为凸面,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12于近光轴o处为凹面;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21于近光轴o处为凸面,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22于近光轴o处为凹面;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31于近光轴o处为凸面,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32于近光轴o处为凸面;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41于近光轴o处为凸面,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42于近光轴o处为凸面;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51于近光轴o处为凹面,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52于近光轴o处为凹面。
72.具体地,以光学镜头100的焦距f=2.2101mm、光学镜头100的光圈数fno=2.063,光学镜头100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hfov=78.8deg,光学镜头100的光学总长ttl=11.995mm为例,光学镜头100的其他参数由下表9给出。且其中各参数的定义可由前述实施例的说明中
得出,此处不加以赘述。可以理解的是,表9中的曲率半径、厚度、焦距的单位均为mm,且表9中的折射率、阿贝数的参考波长为587.56nm,焦距的参考波长为940nm。在第五实施例中,第二透镜l2、第四透镜l4和第五透镜l5均为非球面,各非球面透镜的面型x的计算方法可利用前述实施例的说明中得出,此处不加以赘述。下表10给出了可用于第五实施例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
73.表9
74.表10
75.请参阅图10,图10示出了第五实施例的光学镜头100的像差图,其中,由图10中的(a)纵向球差图、图10中的(b)像散曲线图以及图10中的(c)畸变曲线图可知,光学镜头100的纵向球差、像散和畸变均得到良好的控制,从而该实施例的光学镜头100拥有良好的成像品质。此外,关于图10中的(a)、图10中的(b)、图10中的(c)中各曲线对应的波长可参考第一实施例中关于图2中的(a)、图2中的(b)、图2中的(c)所描述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76.参阅表11,表1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至第五实施例中各关系式的比值汇总。
77.表11
78.请参阅图11,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摄像模组200,摄像模组200包括图像传感器201以及如上述第一实施例至第五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光学镜头100,图像传感器201设置于光学镜头100的像侧。图像传感器201用于将对应于被摄物的光信号转换为图像信号,这里不做赘述。可以理解的是,具有上述光学镜头100的摄像模组200,能够在实现小型化设计需求的同时具有良好的成像质量。
79.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包括壳体以及如前述的摄像模组200,摄像模组200设于壳体以获取影像信息。终端设备可以但不限于车载监控设备、摄像头等。可以理解的,由于摄像模组200包括如上述第一实施例至第五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光学镜头100,而终端设备包括摄像模组200,所以具有所述摄像模组200的终端设备能够提高光学镜头100的成像质量,并且还能使光学镜头100在实现小型化设计的同时兼具大视场角特点。由于上述技术效果已在光学镜头100的实施例中做了详细介绍,此处就不再赘述。
80.一种示例性的,如图12所示,该图12示出了终端设备为车载摄像头300的结构示意图,该车载摄像头300包括壳体301和如上述的摄像模组200,摄像模组200设于壳体301以获取影像信息。可以理解的,具有上述的摄像模组200的车载摄像头300,能够在红外波段具有较高的成像质量。另一种示例性的,如图13所示,该图13示出了终端设备为汽车400的结构示意图,该汽车400包括车体401和如上述的摄像模组200,摄像模组200设于车体401上以获取影像信息。可以理解的,具有上述的摄像模组200的汽车400,有利于对汽车400周围环境进行拍摄和检测,从而为驾驶员提供准确的信息,实现辅助驾驶的目标。
81.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终端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终端设备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共有五片具有屈折力的透镜,所述光学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所述第一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所述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五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0.19<fno/tan(hfov)<0.42;其中,fno为所述光学镜头的光圈数, hfov为所述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1.8<r1/h<3;其中,r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于所述光轴处的曲率半径,h为所述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对应的像高的一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3.3<ttl/h<5;其中,ttl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到所述光学镜头的成像面于所述光轴上的距离,h为所述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对应的像高的一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0.38<sd21/sd52<0.6;其中,sd21为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光学有效口径,sd52为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光学有效口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3<r1/r2<5.2;其中,r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于所述光轴处的曲率半径,r2为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于所述光轴处的曲率半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7<|(f1+f2)/f|<40;其中,f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f2为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f为光学镜头的焦距。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1.6<(ct3+ct4+ct5)/f<2.8,0.37<ct3/ctal<0.41;其中,ct3为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于所述光轴上的距离,ct4为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于所述光轴上的距离,ct5为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于所述光轴上的距离,ctal为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于所述光轴上的厚度之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r9/r10/ct9|<15mm-1
;其中,r9为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于所述光轴处的曲率半径,r10为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于所述光轴处的曲率半径,ct9为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至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于所述光轴上的距离。9.一种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组包括图像传感器以及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所述图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光学镜头的像侧。10.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壳体以及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模组,所述摄像模组设于所述壳体。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终端设备。光学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物侧面、像侧面分别为凸面、凹面;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像侧面为凹面;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物侧面、像侧面均为凸面;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物侧面、像侧面均为凸面;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且满足0.19<FNO/TAN(HFOV)<0.42,其中,FNO为所述光学镜头的光圈数,HFOV为所述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光学镜头满足上述关系式时,能确保光学镜头具有足够大的景深和视场角,通过限定光圈数与视场角的关系,还能使得光学镜头具有较小的畸变。光学镜头具有较小的畸变。光学镜头具有较小的畸变。
技术研发人员:雷娇 王玉荣 关雷 焦俊辉 占发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欧菲光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5
技术公布日:2023/7/22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烧烤烤盘自动组装机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一种用于沙鞭种植的联合作业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