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综合管廊的绿色一体化机场
未命名
07-23
阅读:67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绿色机场设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综合管廊的绿色一体化机场。
背景技术:
2.传统机场的客运模式主要为:到达机场、过安检、到达候机厅等待、上机,然后等待起飞。此模式下的行程时间往往较长,运行效率较低,并且伴随着相当大的人工成本。近年来,各地机场都在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推动发展多方位绿色探索模式,统筹航企能耗与碳排放管理来更好地节能减排。并且,随着我们国家航空事业的迅速发展,不仅仅有民航,还有货航,带给机场的压力非常大,保障车辆、人员、行李车辆及飞行器混合运行在地面上,无可避免的产生了航空器对冲等风险。
3.因此,综合考虑机场运行过程中的碳排放、调度问题、协调问题以提高机场的运行效率,同时降低碳排放,本项目基于地下综合管廊、一体化设计理念全新设计飞行器运行场地与其他车辆运行场地相分离的新型地下机场。
4.综合管廊,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其实北京、上海等地早已开展了综合管廊建设计划,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功,现如今经过10年的开发与建设我国的综合管廊建设技术以初具规模。随着综合管廊建设的发展和普及一种以综合管廊为基础建设的新型机场应运而生,综合管廊进行布置的要点在于将电力、电信、监控、给水、排水、热力甚至燃气等各种管线集于一体,可以有效避免其对航空空域的干扰,同时由于集成了给水管道、排水管道以及热力管道,也大量节约了管廊开槽、建设费用。据悉,青岛、厦门、深圳、乌鲁木齐等地都已建设有采用综合管廊的方式进行布置、以综合管廊作为保证机场各项功能的重要生命线工程的“新型机场”。
5.基于以上背景,本项目计划以综合管廊建设为技术基础、绿色一体化为理念设计新型地下机场,以实现未来机场低碳排放、高效运行的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综合管廊的绿色一体化机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综合管廊的绿色一体化机场,包括地面层、地下一层、地下二层和综合管廊,所述地面层包括跑道、滑行道、若干个停机位、若干个维修机库、货运仓库,所述地下一层包括值机大厅、商业区、候机室、综合系统、功能保障区一,所述地下二层包括离港大厅、功能保障区二,所述综合管廊包括地面层综合管廊、地下一层综合管廊、地下二层综合管廊,所述停机位设计有保障飞机运行的各种接口,并通过综合管廊与地下一层、地下二层连接。
8.优选的,若干个所述停机位上设置有登机走廊,所述地面层上还设置有货运机库,所述停机位上还设置有维修人员升降通道和停机位输油管,所述维修人员升降通道和停机位输油管均与地下二层综合管廊连通,将停机位设立于地面层,且阶梯式排列。
9.优选的,所述综合系统包括消防系统、供水系统、照明系统、电力系统、通信系统、通风系统、空调系统等,所述值机大厅的一侧连接有陆侧交通一,所述陆侧交通一分别与地面层综合管廊以及地下一层综合管廊连通。
10.优选的,所述功能保障区一内建设有通信设备、变电站、空调设备、气源设备,所述候机室内建设有登机口,所述登机口与登机走廊连通,所述值机大厅、商业区、候机室、综合系统、功能保障区一均与地下一层综合管廊连通。
11.优选的,所述地下二层还包括行李提取系统、消防系统、供水系统、照明系统、电力系统、通信系统、通风系统、空调系统等,所述离港大厅的一侧连接有陆侧交通二,所述陆侧交通二分别与地下一层综合管廊、地下二层综合管廊连通。
12.优选的,所述综合管廊为矩形截面管道结构,由液体管道、非液体管道及车辆通道组成,所述车辆通道分别与陆侧交通一、陆侧交通二连通,所述离港大厅、功能保障区二均与地下二层综合管廊连通。
13.优选的,所述液体管道包括燃油管道、清水管道、清水管道,所述非液体管道包括电力管道、通讯管道、空调管道和通风管道,所述车辆通道与维修人员升降通道连通,所述燃油管道与停机位输油管连通。
14.优选的,所述功能保障区二建设有供水设备、油库、维修工作站和污水处理站,所述维修工作站通过维修人员升降通道与对应的停机位连通,所述供水设备与清水管道连通,所述污水处理站与污水管道连通,所述油库与燃油管道连通。
15.优选的,所述电力管道与变电站连接,所述通讯管道与通信设备连接,所述空调管道与空调设备连接,所述通风管道与气源设备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发明通过综合设计地下(半潜式)航站楼、离港大厅、机场运行保障系统等,通过地下综合管廊进行有效连接,以实现机坪无保障车辆、地面无保障人员,避免现有机场空侧地面保障车辆与航空器件冲突的风险,提高机场运行效率;
17.2、本发明同时还通过机场各层、各功能区的保障系统均通过综合管廊进行连接,便于设备、管廊等的维护与维护,且综合管廊中设置液体通道与非液体通道,最大程度降低安全风险,同时便于设备的维护和维修;
18.3、本发明同时还通过整个机场位于地面以下,充分利用了地层的保温性能,可有效降低机场各功能区的能源消耗,起到节能减排的效果,同时地下机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在有限的面积上,实现空间利用最大化;
19.4、本发明同时还通过全新设计岛式停机位,节省飞机过站时间,最大限度提高其利用率,以避免各停机位飞机间的相互影响。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发明地面层的俯视图;
22.图3为本发明地下一层的俯视图;
23.图4为本发明地下二层的俯视图;
24.图5为本发明中综合管廊截面图;
25.图6为本发明综合管廊剖面图。
26.图中:1、地面层;11、跑道;12、滑行道;13、停机位;14、登机走廊;15、货运机库;16、维修机库;17、货运仓库;18、地面层综合管廊;2、地下一层;21、陆侧交通一;22、值机大厅;23、商业区;24、候机室;25、综合系统;26、登机口;27、通信设备;28、变电站;29、空调设备;210、气源设备;211、功能保障区一;212、地下一层综合管廊;3、地下二层;31、地下二层综合管廊;32、陆侧交通二;33、行李提取系统;34、离港大厅;35、供水设备;36、油库;37、维修工作站;38、污水处理站;39、功能保障区二;4、综合管廊;41、燃油管道;42、污水管道;43、清水管道;44、电力管道;45、通讯管道;46、空调管道;47、通风管道;48、车辆通道;5、维修人员升降通道;6、停机位输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8.请参阅图1-6,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综合管廊的绿色一体化机场,包括地面层1、地下一层2、地下二层3和综合管廊4,地面层1包括跑道11、滑行道12、若干个停机位13、若干个维修机库16、货运仓库17,地下一层2包括值机大厅22、商业区23、候机室24、综合系统25、功能保障区一211,地下二层3包括离港大厅34、功能保障区二39,综合管廊4包括地面层综合管廊18、地下一层综合管廊212、地下二层综合管廊31,停机位13设计有保障飞机运行的各种接口,并通过综合管廊4与地下一层2、地下二层3连接;
29.若干个停机位13上设置有登机走廊14,地面层1上还设置有货运机库15,停机位13上还设置有维修人员升降通道5和停机位输油管6,维修人员升降通道5和停机位输油管6均与地下二层综合管廊31连通,将停机位13设立于地面层1,且阶梯式排列,以避免各停机位飞机间的相互影响;
30.综合系统25包括消防系统、供水系统、照明系统、电力系统、通信系统、通风系统、空调系统等,值机大厅22的一侧连接有陆侧交通一21,陆侧交通一21分别与地面层综合管廊18以及地下一层综合管廊212连通;
31.功能保障区一211内建设有通信设备27、变电站28、空调设备29、气源设备210,候机室24内建设有登机口26,登机口26与登机走廊14连通,值机大厅22、商业区23、候机室24、综合系统25、功能保障区一211均与地下一层综合管廊212连通;
32.地下二层3还包括行李提取系统33、消防系统、供水系统、照明系统、电力系统、通信系统、通风系统、空调系统等,离港大厅34的一侧连接有陆侧交通二32,陆侧交通二32分别与地下一层综合管廊212、地下二层综合管廊31连通,机场各层、各功能区的保障系统均通过地下综合管廊进行连接,便于设备、管廊等的维护与维修;
33.综合管廊4为矩形截面管道结构,由液体管道、非液体管道及车辆通道48组成,车
辆通道48分别与陆侧交通一21、陆侧交通二32连通,离港大厅34、功能保障区二39均与地下二层综合管廊31连通,车辆通行道为维修和工作人员提供车辆通行服务,并与地下二层的陆侧交通二相连,最大程度降低安全风险,同时便于设备的维护和维修;
34.液体管道包括燃油管道41、清水管道43、清水管道43,非液体管道包括电力管道44、通讯管道45、空调管道46和通风管道47,车辆通道48与维修人员升降通道5连通,燃油管道41与停机位输油管6连通;
35.功能保障区二39建设有供水设备35、油库36、维修工作站37和污水处理站38,维修工作站37通过维修人员升降通道5与对应的停机位13连通,供水设备35与清水管道43连通,污水处理站38与污水管道42连通,油库36与燃油管道41连通;
36.电力管道44与变电站28连接,通讯管道45与通信设备27连接,空调管道46与空调设备29连接,通风管道47与气源设备210连接。
37.工作原理:该发明在使用时,乘客搭载航班时于起飞前1个小时到机场办理登机手续和行李托运,之后经过安检通道进行安检进入候机大厅,根据机场显示屏显示找到所属候机厅位置休息候机等广播通知登机,听到登机广播后即可持登机牌登记。飞机到达目的站后,通过自动升降系统直接到达综合管廊地下二层设立的离港大厅,取回托运的行李然后出站,通过综合管廊设计将地下(半潜式)航站楼、管线管廊、地下行人通道、地下行李通道、地下保障车辆通道以及地面综合交通枢纽等布局进行紧密连接,将路测交通及各种交通方式与下沉的航站楼进行整个生态的优化。从飞机进入停机坪的那一刻起,到离开停机坪进入滑行道为止,停泊其间的所有后勤服务(给油、给水、行李搬运、飞机餐点装载、机身清洁、废弃物处理等)都由与停机位连接的对应功能区一一完成。旅客登机完毕后,由机务人员进行飞机起飞前的最终检查(包括所有灯光设备,天气情况,燃油表,襟翼,电子仪器,能见度,增压装置,发动机设备,导航系统,通话系统,警告系统,防装系统等等)检查完毕后机长和副驾口头叙述飞行计划以及起飞滑跑和起飞后的紧急情况处置预案,之后副驾向塔台申请放行许可,依据放行许可修正飞行计划。之后飞机推出,机长起动发动机,启动完申请滑行,按照塔台给的滑行路线滑行到跑道外,等待进跑道许可后,飞行直接向前滑行不需要拖车,然后直接起飞,飞机加油时,加油员必须穿戴好全套专业的工作服,并将安全鞋、护目镜等装备配置齐全于地下管廊地下二层功能区等待操作指令。接下来,待飞机的加注油箱口于停机位对应功能接口连接完毕后,加油员与现场机组人员签署加油确认单,核对好加油的油量后,才可以开始加油操作。加油时地下二层油库的加油泵运作将燃油运输至地面直接输入进飞机,避免地面加油时所需的加油车等多种设备运作。加油结束后机务人员及时清理现场,登记结算,具有使用方便、使用效果好的优点。
3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
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综合管廊的绿色一体化机场,包括地面层(1)、地下一层(2)、地下二层(3)和综合管廊(4),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层(1)包括跑道(11)、滑行道(12)、若干个停机位(13)、若干个维修机库(16)、货运仓库(17),所述地下一层(2)包括值机大厅(22)、商业区(23)、候机室(24)、综合系统(25)、功能保障区一(211),所述地下二层(3)包括离港大厅(34)、功能保障区二(39),所述综合管廊(4)包括地面层综合管廊(18)、地下一层综合管廊(212)、地下二层综合管廊(31),所述停机位(13)设计有保障飞机运行的各种接口,并通过综合管廊(4)与地下一层(2)、地下二层(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综合管廊的绿色一体化机场,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停机位(13)上设置有登机走廊(14),所述地面层(1)上还设置有货运机库(15),所述停机位(13)上还设置有维修人员升降通道(5)和停机位输油管(6),所述维修人员升降通道(5)和停机位输油管(6)均与地下二层综合管廊(31)连通,将停机位(13)设立于地面层(1),且阶梯式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综合管廊的绿色一体化机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系统(25)包括消防系统、供水系统、照明系统、电力系统、通信系统、通风系统、空调系统等,所述值机大厅(22)的一侧连接有陆侧交通一(21),所述陆侧交通一(21)分别与地面层综合管廊(18)以及地下一层综合管廊(212)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综合管廊的绿色一体化机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保障区一(211)内建设有通信设备(27)、变电站(28)、空调设备(29)、气源设备(210),所述候机室(24)内建设有登机口(26),所述登机口(26)与登机走廊(14)连通,所述值机大厅(22)、商业区(23)、候机室(24)、综合系统(25)、功能保障区一(211)均与地下一层综合管廊(212)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综合管廊的绿色一体化机场,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二层(3)还包括行李提取系统(33)、消防系统、供水系统、照明系统、电力系统、通信系统、通风系统、空调系统等,所述离港大厅(34)的一侧连接有陆侧交通二(32),所述陆侧交通二(32)分别与地下一层综合管廊(212)、地下二层综合管廊(31)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综合管廊的绿色一体化机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管廊(4)为矩形截面管道结构,由液体管道、非液体管道及车辆通道(48)组成,所述车辆通道(48)分别与陆侧交通一(21)、陆侧交通二(32)连通,所述离港大厅(34)、功能保障区二(39)均与地下二层综合管廊(31)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综合管廊的绿色一体化机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管道包括燃油管道(41)、清水管道(43)、清水管道(43),所述非液体管道包括电力管道(44)、通讯管道(45)、空调管道(46)和通风管道(47),所述车辆通道(48)与维修人员升降通道(5)连通,所述燃油管道(41)与停机位输油管(6)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综合管廊的绿色一体化机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保障区二(39)建设有供水设备(35)、油库(36)、维修工作站(37)和污水处理站(38),所述维修工作站(37)通过维修人员升降通道(5)与对应的停机位(13)连通,所述供水设备(35)与清水管道(43)连通,所述污水处理站(38)与污水管道(42)连通,所述油库(36)与燃油管道(41)连通。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综合管廊的绿色一体化机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
管道(44)与变电站(28)连接,所述通讯管道(45)与通信设备(27)连接,所述空调管道(46)与空调设备(29)连接,所述通风管道(47)与气源设备(210)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综合管廊的绿色一体化机场,包括地面层、地下一层、地下二层和综合管廊,所述地面层包括跑道、滑行道、若干个停机位、若干个维修机库、货运仓库,所述地下一层包括值机大厅、商业区、候机室、综合系统、功能保障区一,所述地下二层包括离港大厅、功能保障区二,所述综合管廊包括地面层综合管廊、地下一层综合管廊、地下二层综合管廊。本发明通过地下综合管廊进行有效连接,以实现机坪无保障车辆、地面无保障人员,避免现有机场空侧地面保障车辆与航空器件冲突的风险,提高机场运行效率,利用地层的保温效应,可有效降低航站楼等各功能区的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实现绿色节能。色节能。色节能。
技术研发人员:杜春志 靳亚杰 岳子俊 王兴华 张永嘉 李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民航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3.27
技术公布日:2023/7/22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