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VR制盐冷凝水换热驱动助溶循环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7-28
阅读:90
评论:0
一种mvr制盐冷凝水换热驱动助溶循环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mvr制盐冷凝水换热驱动助溶循环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2.在不断推进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能源问题愈来愈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有效地推进节能减排,实现能源、经济和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能源是生产活动的物质基础之一,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在当前能源和环境问题极为严峻的形势下,有必要对高耗能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使其本身消耗的能源进一步下降,减少能源的消耗量,缓解能源供应的紧张局面。
3.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可持续进行,由于环保压力不断增加,对固废、液废、气废的排放、资源有效的循环利用,节能降耗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资源再利用,节能降耗是盐行业需待解决难题。目前的mvr制盐装置能耗较高,增加了生产成本。另外目前工艺制盐净化助降剂的配置大多采用加热自来水,自来水中钙镁离子总值≥50ppm,作为助降剂的配制溶剂,易使助降剂有效成分失活,降低盐泥沉降效率,同时也增加了能耗。探索制盐工艺及装置各个环节的处理及利用方法,克服制盐能耗较高的难题,是盐行业急需解决难题。
4.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能量回收及再驱动和高温高纯配置液的回收循环利用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目前mvr制盐装置能耗较高,增加了生产成本,另外目前工艺制盐净化助降剂的配置大多采用加热自来水,自来水中钙镁离子总值≥50ppm,作为助降剂的配制溶剂,易使助降剂有效成分失活,降低盐泥沉降效率,同时也增加了能耗的问题,现提供了一种mvr制盐冷凝水换热驱动助溶循环利用系统。
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mvr制盐冷凝水换热驱动助溶循环利用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mvr蒸发装置、助降剂配置单元、净化卤水单元、精卤单元和锅炉单元,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管程的输入端与原卤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管程的输出端与净化卤水单元连通,所述净化卤水单元与第二换热器的管程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的输出端与精卤单元连通,所述精卤单元与mvr蒸发装置连通,所述mvr蒸发装置的冷凝水输出端与第二换热器的壳程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壳程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换热器的壳程的输入端和锅炉单元连通,所述助降剂配置单元的与净化卤水单元连通,所述锅炉单元与压缩机连通,所述压缩机与mvr蒸发装置连通。
7.优选地一些实施方式,所述锅炉单元与压缩机之间连通有汽轮机。
8.优选地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壳程的输出端与助降剂配置单元连通。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mvr制盐冷凝水换热驱动助溶循环利用系统在使用时,利用mvr制盐装置蒸发后的高温冷凝水通过第二换热器与原卤进行换热,
可将原卤温度预热至120℃以上,大大提升了进入蒸发罐的卤水温度,减少了制盐蒸发能耗;
10.经过第二换热器后的冷凝水仍具有很高的温度,此高温冷凝水可做为电厂锅炉的水源,较采用常温水作为水源,节省了大量加热的能源,而锅炉单元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可驱动汽轮机做功来带动压缩机工作压缩二次蒸汽,此驱动方式较电机驱动更加节能;
11.换热完成的冷凝水温度在35℃左右,用此冷凝水用于助降剂配置单元,同时配置净化卤水单元所需的助降剂溶解效果好,冷凝水中钙镁离子总值≤5ppm,不易使助降剂有效成分失活,且无需再加热,节约了一部分能源,且此冷凝水纯度高,不会带入新的杂质,在卤水蒸发过程中不易结垢从而影响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工艺流程图。
14.图中:1、第一换热器,2、第二换热器,3、mvr蒸发装置,4、助降剂配置单元,5、净化卤水单元,6、精卤单元,7、锅炉单元,8、汽轮机,9、压缩机。
具体实施方式
15.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16.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下列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可以采用其他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或者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结构和思路,做简单变化或更改的,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1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1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19.如图1所示,一种mvr制盐冷凝水换热驱动助溶循环利用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器1、第二换热器2、mvr蒸发装置3、用于配置助降剂的助降剂配置单元4、净化卤水单元5、精卤单元6和锅炉单元7;
20.第一换热器1的管程的输入端与原卤连通,第一换热器1的管程的输出端与净化卤
水单元5连通,净化卤水单元5与第二换热器2的管程的输入端连通,第二换热器2的输出端与精卤单元6连通,精卤单元6与mvr蒸发装置3连通,mvr蒸发装置3的冷凝水输出端与第二换热器2的壳程的输入端连通,第二换热器2的壳程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换热器1的壳程的输入端和锅炉单元7连通,第一换热器1的壳程的输出端与助降剂配置单元4连通,助降剂配置单元4的与净化卤水单元5连通,锅炉单元7与汽轮机8的输入端连通,汽轮机8的输出端与压缩机9连通,压缩机9与mvr蒸发装置3连通。
21.上述一种mvr制盐冷凝水换热驱动助溶循环利用系统在使用时,首先原卤被输入至第一换热器1的管程进行换热,换热后的原卤进入至卤水净化单元并与助降剂配置单元4的助降剂混合形成一级卤水,一级卤水再次被送入至第二换热器2内换热,换热后的一级卤水被送至精卤单元6得到精卤,精卤再被输送至mvr蒸发装置3进行蒸发,mvr蒸发装置3蒸发后的高温冷凝水被输送至第二换热器2的壳程,第二换热器2的壳程将换热的冷凝水分别输送至锅炉单元7和第一换热器1的壳程内,第一换热器1的壳程将换热后的冷凝水输送至助降剂配置单元4,再次循环利用,而锅炉单元7将冷凝水蒸发形成高温高压蒸汽,高温高压蒸汽带动汽轮机8并输送至压缩机9内压缩,压缩后的蒸汽输送至mvr蒸发器。
22.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mvr制盐冷凝水换热驱动助溶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换热器(1)、第二换热器(2)、mvr蒸发装置(3)、助降剂配置单元(4)、净化卤水单元(5)、精卤单元(6)和锅炉单元(7),所述第一换热器(1)的管程的输入端与原卤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1)的管程的输出端与净化卤水单元(5)连通,所述净化卤水单元(5)与第二换热器(2)的管程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2)的输出端与精卤单元(6)连通,所述精卤单元(6)与mvr蒸发装置(3)连通,所述mvr蒸发装置(3)的冷凝水输出端与第二换热器(2)的壳程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2)的壳程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换热器(1)的壳程的输入端和锅炉单元(7)连通,所述助降剂配置单元(4)的与净化卤水单元(5)连通,所述锅炉单元(7)与压缩机(9)连通,所述压缩机(9)与mvr蒸发装置(3)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vr制盐冷凝水换热驱动助溶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单元(7)与压缩机(9)之间连通有汽轮机(8)。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mvr制盐冷凝水换热驱动助溶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1)的壳程的输出端与助降剂配置单元(4)连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MVR制盐冷凝水换热驱动助溶循环利用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MVR蒸发装置、助降剂配置单元、净化卤水单元、精卤单元和锅炉单元,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管程的输入端与原卤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管程的输出端与净化卤水单元连通,所述净化卤水单元与第二换热器的管程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的输出端与精卤单元连通,所述精卤单元与MVR蒸发装置连通,本实用新型一种MVR制盐冷凝水换热驱动助溶循环利用系统在使用时,利用MVR制盐装置蒸发后的高温冷凝水通过第二换热器与原卤进行换热,可将原卤温度预热至120℃以上,大大提升了进入蒸发罐的卤水温度,减少了制盐蒸发能耗。少了制盐蒸发能耗。少了制盐蒸发能耗。
技术研发人员:朱旭初 郝剑波 冷翠婷 陈留平 赵营峰 李焕 李文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盐金坛盐化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8
技术公布日:2023/7/27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一种可调钻孔大小的开孔机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一种风电储能变流器调试系统的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