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混合菌种获得金耳子实体的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07-28
阅读:235
评论:0
8d,待摇瓶内菌液由百色转变为红色取出备用;
11.(3)混合菌液的制备:将上述培养好的芽孢和毛韧革菌两种菌液,在超净工作台内按体积比1:1混合,置于23-26℃、140-160r/min的摇床上过夜,即可用于接种栽培袋和原种瓶;
12.(4)出耳:将培养好的混合菌种按照培养料干重的0.2-0.4%的接种量接入原种瓶或栽培袋中,在温度19-23℃分别培养23-25天、18-20天即可出现幼耳。
13.本发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4.(1)酵母状芽孢的培养:将酵母状芽孢挑取在pda培养基上,25℃黑暗培养7-10天,将其转入500ml含有专属培养基配方的1000ml三角瓶中,25℃、150r/min培养5-7d,待摇瓶内呈现白色悬浊状备用;
15.(2)毛韧革菌的培养:将毛韧革菌挑取到pda培养基上活化,待菌丝长到培养皿2/3时,将其转入500ml含有专属培养基配方的1000ml三角瓶中,25℃、150r/min培养5-7d,待摇瓶内菌液由白色转变为红色取出备用;
16.(3)混合菌液的制备:将上述培养好的芽孢和毛韧革菌两种菌液,在超净工作台内混合,置于25℃、150r/min的摇床上过夜,即可用于接种栽培袋和原种瓶;
17.(4)出耳:将培养好的混合菌种按照培养料干重的0.2-0.4%的接种量接入原种瓶或栽培袋中,在温度19-23℃分别培养23天、18天即可出现幼耳。
18.本发明所述专属培养基的配方为:葡萄糖18-28g,蛋白胨1-4g,酵母浸粉1-4g,磷酸二氢钾1-4g,硫酸镁0.5-2.0g,蒸馏水1l。
19.优选的,本发明所述专属培养基的配方为:葡萄糖20-26g,蛋白胨1-3.5g,酵母浸粉1-3g,磷酸二氢钾1-3g,硫酸镁0.6-1.5g,蒸馏水1l。
20.进一步优选的,本发明所述专属培养基的配方为:葡萄糖24-26g,蛋白胨2.5-3.5g,酵母浸粉2-3g,磷酸二氢钾1-2g,硫酸镁0.6-1.0g,蒸馏水1l。
21.更进一步优选的,本发明所述专属培养基的配方为:葡萄糖26g,蛋白胨3.5g,酵母浸粉2g,磷酸二氢钾1g,硫酸镁0.6g,纯水1l。
22.本发明中步骤(2)中所述活化的温度为18-28℃,活化时间为4-10d。
23.优选的,本发明步骤(2)中所述活化的温度为20-25℃,活化时间为5-8d。
24.本发明中步骤(3)中所述混合为:按体积比1-2:1混合。
25.优选的,本发明步骤(3)中所述混合为:按体积比1:1混合。
2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7.1、本发明方法将培养基培养的金耳芽孢与毛韧革菌混合菌种,能够使混合菌液在栽培袋里面18-20天现耳,在原种瓶里面23-25天现耳,其现耳率高,所得金耳子实体质量好。
28.2、本发本方法可以直接用液体菌种接入到栽培料上,出耳后获得菌种f1代(子一代),用f1代作为原种制备的转接,不仅解决了对传代要求严格、传代次数多以及可能会造成菌种质量降低而引起抗性差、产量受损等问题,还解决现有耗人力、耗时长、耗材多的问题。即可满足一次性纯液体接种要求,也可满足固体制种的菌种来源。
29.3、本发明方法筛选出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6g,蛋白胨3.5g,酵母浸粉2g,磷酸二氢钾1g,硫酸镁0.6g,纯水1l,得到金耳子实体完整,颜色纯正;革菌适中,生长速度
快,在子实体周围的培养料表面无明显黄色分泌物;子实体存活率达到96%。
附图说明
30.图1:传代次数对菌种质量影响图(从左到右依次为:传代1次、传代2次、传代5次、传代6次)
31.图2:转接液体种幼耳至原种瓶天数变化图(从左到右依次为:出耳后转接7d、出耳后转接14d、出耳后转接21d、出耳后转接28d、出耳后转接35d)
32.图3:液体种接至原种瓶内(24d)出耳图
33.图4:液体种接至栽培袋内(20d)出耳图
34.图5:显微镜下的混合菌丝状态图
35.图6:显微镜下的混合菌种形态图
36.图7:金耳芽孢与毛韧革菌液体菌种培养完成后按1:1混合过夜的菌种图
37.图8:液体菌种宏观形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具体说明。
39.实施例1通过混合菌种获得金耳子实体的方法
40.(1)酵母状芽孢的培养:将酵母状芽孢挑取在pda培养基上,25℃黑暗培养8天,将其转入500ml含有专属培养基配方的1000ml三角瓶中,25℃、150r/min培养6天,待摇瓶内呈现白色悬浊状备用;
41.(2)毛韧革菌的培养:将毛韧革菌挑取到pda培养基上活化,在23℃下活化7天,待菌丝长到培养皿2/3时,将其转入500ml含有专属培养基配方的1000ml三角瓶中,25℃、150r/min培养6天,待摇瓶内菌液由白色转变为红色取出备用;
42.上述所述的专属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6g,蛋白胨3.5g,酵母浸粉2g,磷酸二氢钾1g,硫酸镁0.6g,蒸馏水1l;
43.(3)混合菌液的制备:将上述培养好的芽孢和毛韧革菌两种菌液,在超净工作台内按体积比1:1混合,置于25℃、150r/min的摇床上过夜;
44.(4)出耳:将培养好的混合菌种按照培养料干重的0.3%的接种量接入原种瓶或栽培袋中,在温度21℃分别培养23天、18天即可出现幼耳。
45.实施例2通过混合菌种获得金耳子实体的方法
46.(1)酵母状芽孢的培养:将酵母状芽孢挑取在pda培养基上,25℃黑暗培养7天,将其转入500ml含有专属培养基配方的1000ml三角瓶中,25℃、150r/min培养5天,待摇瓶内呈现白色悬浊状备用;
47.(2)毛韧革菌的培养:将毛韧革菌挑取到pda培养基上活化,在20℃下活化5天,待菌丝长到培养皿2/3时,将其转入500ml含有专属培养基配方的1000ml三角瓶中,25℃、150r/min培养5天,待摇瓶内菌液由白色转变为红色取出备用;
48.上述所述的专属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6g,蛋白胨3.5g,酵母浸粉2g,磷酸二氢钾1g,硫酸镁0.6g,蒸馏水1l;
49.(3)混合菌液的制备:将上述培养好的芽孢和毛韧革菌两种菌液,在超净工作台内
按体积比1:1混合,置于25℃、150r/min的摇床上过夜;
50.(4)出耳:将培养好的混合菌种按照培养料干重的0.2-0.4%的接种量接入原种瓶或栽培袋中,在温度19℃分别培养23天、18天即可出现幼耳。
51.实施例3通过混合菌种获得金耳子实体的方法
52.(1)酵母状芽孢的培养:将酵母状芽孢挑取在pda培养基上,25℃黑暗培养10天,将其转入500ml含有专属培养基配方的1000ml三角瓶中,25℃、150r/min培养7d,待摇瓶内呈现白色悬浊状备用;
53.(2)毛韧革菌的培养:将毛韧革菌挑取到pda培养基上活化,在25℃下活化8天,待菌丝长到培养皿2/3时,将其转入500ml含有专属培养基配方的1000ml三角瓶中,25℃、150r/min培养7d,待摇瓶内菌液由白色转变为红色取出备用;
54.上述所述的专属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6g,蛋白胨3.5g,酵母浸粉2g,磷酸二氢钾1g,硫酸镁0.6g,蒸馏水1l;
55.(3)混合菌液的制备:将上述培养好的芽孢和毛韧革菌两种菌液,在超净工作台内按体积比1:1混合,置于25℃、150r/min的摇床上过夜;
56.(4)出耳:将培养好的混合菌种按照培养料干重的0.4%的接种量接入原种瓶或栽培袋中,在温度23℃分别培养23天、18天即可出现幼耳。
57.实施例4通过混合菌种获得金耳子实体的方法
58.(1)酵母状芽孢的培养:将酵母状芽孢挑取在pda培养基上,23℃黑暗培养5天,将其转入500ml含有专属培养基配方的1000ml三角瓶中,23℃、140r/min培养4d,待摇瓶内呈现白色悬浊状备用;
59.(2)毛韧革菌的培养:将毛韧革菌挑取到pda培养基上活化,在18℃下活化10天,待菌丝长到培养皿2/3时,将其转入500ml含有专属培养基配方的1000ml三角瓶中,23℃、140r/min培养4d,待摇瓶内菌液由百色转变为红色取出备用;
60.上述所述的专属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8g,蛋白胨1g,酵母浸粉1g,磷酸二氢钾1g,硫酸镁0.5g,蒸馏水1l;
61.(3)混合菌液的制备:将上述培养好的芽孢和毛韧革菌两种菌液,在超净工作台内按体积比1:1混合,置于23℃、160r/min的摇床上过夜;
62.(4)出耳:将培养好的混合菌种按照培养料干重的0.2%的接种量接入原种瓶或栽培袋中,在温度19℃分别培养23天、18天即可出现幼耳。
63.实施例5通过混合菌种获得金耳子实体的方法
64.(1)酵母状芽孢的培养:将酵母状芽孢挑取在pda培养基上,26℃黑暗培养12天,将其转入500ml含有专属培养基配方的1000ml三角瓶中,26℃、160r/min培养8d,待摇瓶内呈现白色悬浊状备用;
65.(2)毛韧革菌的培养:将毛韧革菌挑取到pda培养基上活化,在28℃下活化4天,待菌丝长到培养皿2/3时,将其转入500ml含有专属培养基配方的1000ml三角瓶中,26℃、160r/min培养8d,待摇瓶内菌液由百色转变为红色取出备用;
66.上述所述的专属培养基配方配方为:葡萄糖28g,蛋白胨4g,酵母浸粉4g,磷酸二氢钾4g,硫酸镁2g,蒸馏水1l;
67.(3)混合菌液的制备:将上述培养好的芽孢和毛韧革菌两种菌液,在超净工作台内
按体积比2:1混合,置于26℃、160r/min的摇床上过夜;
68.(4)出耳:将培养好的混合菌种按照培养料干重的0.4%的接种量接入原种瓶或栽培袋中,在温度23℃分别培养23天、18天即可出现幼耳。
69.实施例6通过混合菌种获得金耳子实体的方法
70.(1)酵母状芽孢的培养:将酵母状芽孢挑取在pda培养基上,24℃黑暗培养6天,将其转入500ml含有专属培养基配方的1000ml三角瓶中,24℃、150r/min培养6d,待摇瓶内呈现白色悬浊状备用;
71.(2)毛韧革菌的培养:将毛韧革菌挑取到pda培养基上活化,在25℃下活化6天,待菌丝长到培养皿2/3时,将其转入500ml含有专属培养基配方的1000ml三角瓶中,24℃、150r/min培养6d,待摇瓶内菌液由百色转变为红色取出备用;
72.所述的专属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4g,蛋白胨1.5g,酵母浸粉2g,磷酸二氢钾2g,硫酸镁1.0g,蒸馏水1l;
73.(3)混合菌液的制备:将上述培养好的芽孢和毛韧革菌两种菌液,在超净工作台内按体积比1:1混合,置于24℃、150r/min的摇床上过夜;
74.(4)出耳:将培养好的混合菌种按照培养料干重的0.3%的接种量接入原种瓶或栽培袋中,在温度22℃分别培养23天、18天即可出现幼耳。
75.实施例7通过混合菌种获得金耳子实体的方法
76.(1)酵母状芽孢的培养:将酵母状芽孢挑取在pda培养基上,25℃黑暗培养8天,将其转入500ml含有专属培养基配方的1000ml三角瓶中,25℃、150r/min培养6d,待摇瓶内呈现白色悬浊状备用;
77.(2)毛韧革菌的培养:将毛韧革菌挑取到pda培养基上活化,在23℃下活化7天,待菌丝长到培养皿2/3时,将其转入500ml含有专属培养基配方的1000ml三角瓶中,25℃、150r/min培养6d,待摇瓶内菌液由白色转变为红色取出备用;
78.所述的专属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4g,蛋白胨2.5g,酵母浸粉2g,磷酸二氢钾1g,硫酸镁1.4g,蒸馏水1l;
79.(3)混合菌液的制备:将上述培养好的芽孢和毛韧革菌两种菌液,在超净工作台内按体积比1:1混合,置于25℃、150r/min的摇床上过夜;
80.(4)出耳:将培养好的混合菌种按照培养料干重的0.3%的接种量接入原种瓶或栽培袋中,在温度20℃分别培养23天、18天即可出现幼耳。
81.实施例8通过混合菌种获得金耳子实体的方法
82.(1)酵母状芽孢的培养:将酵母状芽孢挑取在pda培养基上,25℃黑暗培养8天,将其转入500ml含有专属培养基配方的1000ml三角瓶中,25℃、150r/min培养6d,待摇瓶内呈现白色悬浊状备用;
83.(2)毛韧革菌的培养:将毛韧革菌挑取到pda培养基上活化,在23℃下活化7天,待菌丝长到培养皿2/3时,将其转入500ml含有专属培养基配方的1000ml三角瓶中,25℃、150r/min培养6d,待摇瓶内菌液由白色转变为红色取出备用;
84.所述的专属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5g,蛋白胨3g,酵母浸粉2g,磷酸二氢钾1g,硫酸镁1g,蒸馏水1l;
85.(3)混合菌液的制备:将上述培养好的芽孢和毛韧革菌两种菌液,在超净工作台内
按体积比1:1混合,置于25℃、150r/min的摇床上过夜;
86.(4)出耳:将培养好的混合菌种按照培养料干重的0.3%的接种量接入原种瓶或栽培袋中,在温度20℃分别培养23天、18天即可出现幼耳。
87.实施例9通过混合菌种获得金耳子实体的方法
88.(1)酵母状芽孢的培养:将酵母状芽孢挑取在pda培养基上,25℃黑暗培养8天,将其转入500ml含有专属培养基配方的1000ml三角瓶中,25℃、150r/min培养6d,待摇瓶内呈现白色悬浊状备用;
89.(2)毛韧革菌的培养:将毛韧革菌挑取到pda培养基上活化,在23℃下活化7天,待菌丝长到培养皿2/3时,将其转入500ml含有专属培养基配方的1000ml三角瓶中,25℃、150r/min培养6d,待摇瓶内菌液由白色转变为红色取出备用;
90.所述的专属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4g,蛋白胨3.5g,酵母浸粉3g,磷酸二氢钾1g,硫酸镁0.6g,蒸馏水1l。
91.(3)混合菌液的制备:将上述培养好的芽孢和毛韧革菌两种菌液,在超净工作台内按体积比1:1混合,置于25℃、150r/min的摇床上过夜;
92.(4)出耳:将培养好的混合菌种按照培养料干重的0.3%的接种量接入原种瓶或栽培袋中,在温度20℃分别培养23天、18天即可出现幼耳。
93.实施例10通过混合菌种获得金耳子实体的方法
94.(1)酵母状芽孢的培养:将酵母状芽孢挑取在pda培养基上,25℃黑暗培养8天,将其转入500ml含有专属培养基配方的1000ml三角瓶中,25℃、150r/min培养6d,待摇瓶内呈现白色悬浊状备用;
95.(2)毛韧革菌的培养:将毛韧革菌挑取到pda培养基上活化,在23℃下活化7天,待菌丝长到培养皿2/3时,将其转入500ml含有专属培养基配方的1000ml三角瓶中,25℃、150r/min培养6d,待摇瓶内菌液由白色转变为红色取出备用;
96.所述的专属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6g,蛋白胨2.5g,酵母浸粉1g,磷酸二氢钾1g,硫酸镁1.4g,蒸馏水1l;
97.(3)混合菌液的制备:将上述培养好的芽孢和毛韧革菌两种菌液,在超净工作台内按体积比1:1混合,置于25℃、150r/min的摇床上过夜;
98.(4)出耳:将培养好的混合菌种按照培养料干重的0.3%的接种量接入原种瓶或栽培袋中,在温度20℃分别培养23天、18天即可出现幼耳。
99.为了进一步验证本发明的可行性,发明人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如下:
100.一、实验部分
101.1、实验材料与仪器
102.1.1主要试验设备: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摇床;
103.1.2实验材料:公司自有毛韧革菌菌株及芽孢,保存于4℃冰箱;
104.1.3实验试剂:葡萄糖、蛋白胨、酵母浸粉、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均购自百思生物有限责任公司)。
105.2、实验方法:
106.2.1专用液体培养基的配方筛选试验
107.2.1.1试验1:
108.成分选取试验,设置5个配方,见表1。
109.表1专用液体培养基的配方筛选及结果
[0110][0111][0112]
结果,配方4培养的混合菌种表现最优,出耳质量最好,子实体弹性好,颜色纯正,存活率88%。
[0113]
2.1.2试验2:
[0114]
在试验1的基础上,优化配方4,见表2。
[0115]
表2专用液体培养基的配方4优化筛选及结果
[0116][0117][0118]
结果,得到的配方c综合表现最佳。
[0119]
2.2酵母状芽孢的培养
[0120]
将酵母状芽孢挑取在pda培养基上,25℃黑暗培养7-10天,将其转入500ml含有上述配方的1000ml三角瓶中,25℃、150r/min培养5-7d,待摇瓶内呈现白色悬浊状备用。
[0121]
2.3毛韧革菌的培养
[0122]
将毛韧革菌挑取到pda培养基上活化,待菌丝长到培养皿2/3时,将其转入500ml含有上述配方的1000ml三角瓶中,25℃、150r/min培养5-7d,待摇瓶内菌液由百色转变为红色取出备用。
[0123]
2.4混合菌液的制备
[0124]
将上述两种菌液,在超净工作台内1:1(v/v)混合,置于25℃、150r/min的摇床上过夜,即可用于接种栽培袋和原种瓶。(见图7-图8)
[0125]
2.5结果
[0126]
通过上述方法能够使混合菌液在原种瓶里面23-25天现耳(见图3),在栽培袋里面18-20天现耳(见图4),子实体完整,颜色纯正;革菌适中,生长速度快,在子实体周围的培养料表面无明显黄色分泌物;其现耳率高,子实体存活率96%,所得金耳子实体质量好;在培养基中19-21℃培养5天即可使用,显微下的混合菌种可以看见芽孢萌发,呈蝌蚪状,穿插在革菌菌丝中(见图5);培养好的混合菌种按照培养料干重的0.2-0.4%的接种量接入原种瓶或栽培袋中(见图6),在温度19-23℃分别培养23天、18天即可出现幼耳。
[0127]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及试验,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出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通过混合菌种获得金耳子实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酵母状芽孢的培养:将酵母状芽孢挑取在pda培养基上,23-26℃黑暗培养5-12天,将其转入500ml含有专属培养基配方的1000ml三角瓶中,23-26℃、140-160r/min培养4-8d,待摇瓶内呈现白色悬浊状备用;(2)毛韧革菌的培养:将毛韧革菌挑取到pda培养基上活化,待菌丝长到培养皿2/3时,将其转入500ml含有专属培养基配方的1000ml三角瓶中,23-26℃、140-160r/min培养4-8d,待摇瓶内菌液由百色转变为红色取出备用;(3)混合菌液的制备:将上述培养好的芽孢和毛韧革菌两种菌液,在超净工作台内混合,置于23-26℃、140-160r/min的摇床上过夜;(4)出耳:将培养好的混合菌种按照培养料干重的0.2-0.4%的接种量接入原种瓶或栽培袋中,在温度19-23℃分别培养23-25天、18-20天即可出现幼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混合菌种获得金耳子实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酵母状芽孢的培养:将酵母状芽孢挑取在pda培养基上,25℃黑暗培养7-10天,将其转入500ml含有专属培养基配方的1000ml三角瓶中,25℃、150r/min培养5-7d,待摇瓶内呈现白色悬浊状备用;(2)毛韧革菌的培养:将毛韧革菌挑取到pda培养基上活化,待菌丝长到培养皿2/3时,将其转入500ml含有专属培养基配方的1000ml三角瓶中,25℃、150r/min培养5-7d,待摇瓶内菌液由白色转变为红色取出备用;(3)混合菌液的制备:将上述培养好的芽孢和毛韧革菌两种菌液,在超净工作台内混合,置于25℃、150r/min的摇床上过夜;(4)出耳:将培养好的混合菌种按照培养料干重的0.2-0.4%的接种量接入原种瓶或栽培袋中,在温度19-23℃分别培养23天、18天即可出现幼耳。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通过混合菌种获得金耳子实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专属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8-28g,蛋白胨1-4g,酵母浸粉1-4g,磷酸二氢钾1-4g,硫酸镁0.5-2.0g,蒸馏水1l。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过混合菌种获得金耳子实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专属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0-26g,蛋白胨1-3.5g,酵母浸粉1-3g,磷酸二氢钾1-3g,硫酸镁0.6-1.5g,蒸馏水1l。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过混合菌种获得金耳子实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专属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4-26g,蛋白胨2.5-3.5g,酵母浸粉2-3g,磷酸二氢钾1-2g,硫酸镁0.6-1.0g,蒸馏水1l。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过混合菌种获得金耳子实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专属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6g,蛋白胨3.5g,酵母浸粉2g,磷酸二氢钾1g,硫酸镁0.6g,纯水1l。7.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通过混合菌种获得金耳子实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活化的温度为18-28℃,活化时间为4-10d。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过混合菌种获得金耳子实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活化的温度为20-25℃,活化时间为5-8d。9.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通过混合菌种获得金耳子实体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步骤(3)中所述混合为:按体积比1-2:1混合。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过混合菌种获得金耳子实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混合为:按体积比1:1混合。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混合菌种获得金耳子实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酵母状芽孢的培养;(2)毛韧革菌的培养;(3)混合菌液的制备。将培养基培养的金耳芽孢与毛韧革菌混合菌种做出耳实验,能够使混合菌液在栽培袋里面18-20天现耳,在原种瓶里面23-25天现耳,其现耳率高,所得金耳子实体质量好。通本发明方法可以直接用液体菌种接入到栽培料上,出耳后获得菌种F1代,用F1代作为原种制备的转接可以解决传代问题,即可满足一次性纯液体接种栽培要求,也可满足固体制种的菌种来源。也可满足固体制种的菌种来源。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琴 马布平 李朝东 张静 袁清风 熊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毕节市农投菌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7
技术公布日:2023/7/27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