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致命低侵彻弹头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07-29 阅读:126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弹药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非致命低侵彻弹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各国现役防暴枪弹发射能量不可调、模式单一,存在近距离打击能量过大,远距离能量衰减不起效等问题,特别是对身着厚重衣物目标打击效果差。并且均为滑膛设计,射程近(普遍在20米以内)、精度低,无法满足远距离打击能力要求。同时,缺乏对窗口、洞口等小目标和遮蔽物后隐藏目标的非致命打击能力。配套的非致命动能弹如橡皮弹,橡胶弹和木棍弹都是硬质弹,近距离杀伤性强,危险界和有效射程重叠范围大,有效使用范围狭窄,致死率高;而布袋弹外弹道性能极差,出膛后外形不规则且不断变化,因此飞行轨迹不可精确预测,甚至造成圆锯切割现象,而现在所谓的衰减动能弹随着时间发展结构愈发复杂,制造难度不断增加,生产成本水涨船高,难以推广。
3.例如申请号为cn202210679024.9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多级屈曲结构的复合型非致命动能弹,包括均为轴对称结构、中轴线相互重合,且前后串联连接的前弹头组件、弹体组件、后弹头组件和发射组件。冲击时逐级破裂屈曲,可实现冲击能量的递阶耗散,兼具动能、催泪、染色多重非致命打击效果;同时,弹带部分裸露,可有效避免硬质弹体直接伤人事件。但是,该弹结构极其复杂,必须手工逐一装配,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装配人员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弹头出膛后质心不稳定,外弹道均一性,甚至有易碎弹头在旋转过程中提前破裂的风险。且弹头分前后两部分并在出膛后分离,分离的过程必然会对前弹头飞行稳定性带来不利影响,恶化外弹道性能。
4.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致命低侵彻弹头,该非致命低侵彻弹头在具有较高的动能和比动能的前提下有较低的动能破坏力,既能确保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又可有效保证弹头长距离飞行存速性能和对目标侵彻能力,解决了现有非致命动能弹头近距离动能过大致命危险度高,而远距离精度和存速性差无法保证射击效果的问题;
6.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致命低侵彻弹头的制备方法,旨在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便于大规模生产的非致命低侵彻弹头的制备方法。
7.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非致命低侵彻弹头,包括粉末压坯弹芯所述粉末压坯弹芯通过粉末压制法制得;
8.优选地,所述粉末压坯弹芯的材质包括金属粉末和刺激剂;
9.优选地,所述刺激剂呈颗粒状或粉末状。
10.作为本技术方案优选地,还包括被甲和底垫片,所述被甲的一端呈锥形,另一端呈圆筒形,所述粉末压坯弹芯紧密填充在所述被甲的圆筒段,所述粉末压坯弹芯与所述被甲
呈锥形的一端形成一容纳空腔,所述容纳空腔内设置有刺激剂;所述底垫片密封设置在所述被甲靠近所述粉末压坯弹芯的一端。
11.作为本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金属粉末包括金属粉和金属合金粉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金属粉包括铁粉、铜粉、铝粉、锡粉和钨粉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所述金属合金粉包括铁合金粉、铜合金粉、铝合金粉、镍合金粉、钨合金粉和钴合金粉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12.作为本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被甲的材质包括陶瓷、塑料和软金属中的任意一种。
13.作为本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刺激剂包括辣椒素、二氢辣椒素、降二氢辣椒素、高辣椒素和高二氢辣椒素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14.作为本技术方案优选地,所以粉末压坯弹芯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多个微针,所述微针的直径小于1mm。
15.作为本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粉末压坯弹芯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多个钢珠,所述钢珠的直径小于5mm。
16.作为本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粉末压坯弹芯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多个液珠,所述液珠包括外层的塑料薄膜和包裹在塑料薄膜内的药剂,所述药剂包括刺激剂和麻醉剂中的任意一种。
17.第二方面,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非致命低侵彻弹头的制备方法,也理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该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8.s1、向金属粉和/或金属合金粉与增强相的混合物中加入成型剂,搅拌混合均匀,得到粉末压坯弹芯原料,将粉末压坯弹芯原料填充到模具中进行压制,得到粉末压坯弹芯;
19.s2、采用冲压工艺,得到被甲;
20.s3、向被甲中依次填入刺激剂和粉末压坯弹芯,将底垫片封装在被甲的尾部;
21.所述成型剂包括稀土凝胶、环氧树脂和卡拉胶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22.作为本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压制之前,向粉末压坯弹芯原料中加入微针、钢珠或液珠。
23.作为本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压制时,先加压至13-17mpa,保压1-5min后泄压,再加压至18-22mpa,保压8-12min,随即加压至25-35mpa,保压25-35min,最后进行泄压,且泄压的时间控制在15-25min。
24.本发明的非致命低侵彻弹头,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25.1、本发明的非致命低侵彻弹头主要包括粉末压坯弹芯,并且粉末压坯弹芯由金属粉末通过粉末压制法制得,该粉末压坯弹芯主要利用金属粉末良好的可设计性及机械强度,在粉末压制过程中,无论是金属粉末之间,还是金属粉末与刺激剂之间仅形成机械结合,而非冶金结合,因此,所加工得到的粉末压坯弹芯具有较低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可再设计性;
26.2、本发明的非致命低侵彻弹头在使用时,可实现刚性弹头在撞击到目标表面时快速破碎,迅速降低侵彻目标能力,同时因粉末存速性能差,能够有效避免弹头深入目标体内造成严重伤害,进而降低对目标的动能杀伤力。而粉末压坯弹芯内设置的刺激剂可在高速冲击下进入目标体内,将刺激剂注射入目标体内实现对目标的有效制痛,既能够确保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又可有效保证弹头长距离飞行存速性能和对目标侵彻能力;
27.3、本发明的非致命低侵彻弹头在保证有效侵彻进入人体的前提下,有效避免现有尖头低侵彻弹射程近精度低的问题;
28.4、本发明的非致命低侵彻弹头在具有较高的动能和比动能的前提下有较低的动能破坏力,解决了现有橡皮子弹弹头橡胶材料遇低温变硬导致的致死性大幅度提高的问题,可满足对不同距离、不同织物厚度射击的需求,可用于环境适应性强、打击效能高的非致命发射器及配套弹。
附图说明
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0.图1为本发明粉末压坯弹芯的立体图;
31.图2为本发明非致命低侵彻弹头的剖面图一;
32.图3为本发明非致命低侵彻弹头的剖面图二;
33.图4为本发明非致命低侵彻弹头压制过程流程图;
34.图5为本发明非致命低侵彻弹头在表皮部分破碎;
35.图6为本发明非致命低侵彻弹头留在表皮未深入目标体内;
36.图7为本发明非致命低侵彻弹头中的刺激剂进入表皮内部。
37.附图标记说明:
38.1:粉末压坯弹芯;2:被甲;3:底垫片;4:容纳空腔;5:微针。
具体实施方式
39.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0.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坚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41.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42.实施例1
43.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非致命低侵彻弹头,包括粉末压坯弹芯1,所述粉末压坯弹芯1通过粉末压制法制得;优选地,所述粉末压坯弹芯1的材质包括金属粉末和刺激剂;优选地,所述刺激剂呈颗粒状或粉末状。
44.本发明的非致命低侵彻弹头主要利用金属粉末料良好的可设计性及机械强度,在粉末压制过程中,无论是金属粉末之间,还是金属粉末与刺激剂之间仅形成机械结合,而非冶金结合,因此,所加工得到的粉末压坯弹芯1具有较低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可再设计性。
45.此外,金属粉末中还可以加入增强相材料,增强相材料主要用于增强金属粉末对目标的杀伤力,例如,研究表明,添加5mm以下的铅弹或钢丸在击穿人体后不足以再次对第二个人造成杀伤。但增强相材料占混合粉末总体积分数不宜超过60%,一旦超过很可能导致压坯本身无法压制成型。
46.当其作为非致命发射器及配套弹使用时,可使用高压气体、火药气体、电磁轨道、电磁线圈等动力源驱动非致命低侵彻弹头发射,高速飞行的粉末压坯弹芯1命中目标后,粉末压坯弹芯1迅速减速变形并被分散开,并在目标表皮部分形成浅创伤。此时,可在粉末压坯弹芯1内设置呈颗粒状或粉末状的刺激剂,在粉末压坯弹芯1迅速减速和破碎后,内部刺激剂高速冲击至目标表皮,并经由创伤部分输送至皮下或肌肉内的区域,目标将感受到较长时间且难以忍受的疼痛,进而失去抵抗意志力乃至行动能力。
47.因此,本实施例的非致命低侵彻弹头可实现刚性弹头在撞击到目标表面时快速破碎,迅速降低侵彻目标能力,进而降低对目标的动能杀伤力。同时避免了现有橡皮子弹弹头橡胶材料遇低温变硬导致的致死性大幅度提高的问题。
48.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另一具体的实施例中,该非致命低侵彻弹头除粉末压坯弹芯1外,还包括被甲2和底垫片3,所述被甲2的一端呈锥形,另一端呈圆筒形,所述粉末压坯弹芯1紧密填充在所述被甲2的圆筒段,所述粉末压坯弹芯1与所述被甲2呈锥形的一端形成一容纳空腔4,所述容纳空腔4内设置有刺激剂;所述底垫片3密封设置在所述被甲2靠近所述粉末压坯弹芯1的一端。
49.因粉末压坯弹芯1中金属粉末与增强相材料之间为机械结合,而凡是弹性弹药,出膛的过程中会有不可控的各种弹性形变影响弹道,膛压越高弹道越差,因此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加硬处理。使用被甲2包覆在粉末压坯弹芯1的外部,可有效防止粉末压坯弹芯1在使用之前因碰撞或其他不可抵抗因素导致的破坏,进而提高非致命低侵彻弹头的耐冲击性和稳定性。
50.具体地,被甲2的一端呈锥形,另一端呈圆筒形,粉末压坯弹芯1紧密填充在被甲2的圆筒段,粉末压坯弹芯1与被甲2呈锥形的一端形成一容纳空腔4,容纳空腔4内设置有刺激剂。
51.尖头弹相对钝头弹侵彻性能高,能够有效保证对身着厚重衣物目标的打击效果,使用时,高速飞行的非致命低侵彻弹头命中目标后,被甲2首先接触到目标表面的织物并将其破坏,同时迅速减速变形使得粉末压坯弹芯1和被甲2开始变形并分散开,粉末压坯弹芯1和被甲2最终在目标表皮部分形成浅创伤。而容纳空腔4内的刺激剂由于较大的惯性,在被甲2的迅速减速和破碎后也将变形破碎,内部刺激剂高速冲击目标表皮,并经由创伤部分输送至皮下或肌肉内的区域,从而使目标失去抵抗意志力乃至行动能力。
52.这里的刺激剂包括辣椒素、二氢辣椒素、降二氢辣椒素、高辣椒素、高二氢辣椒素等,以辣椒素刺激效果最为强烈。辣椒素可以迅速刺激眼睛流泪,闭目;亦可导致上呼吸道相关刺激症状,或造成神经肌肉功能障碍及皮肤灼烧感;一般不致命。
53.如图3所示,这里的容纳空腔4还可以设置在粉末压坯弹芯1靠近底垫片3的一端。
54.在上述实施例中,本发明对于金属粉末具体的材料不作严格限定,只要能够满足一定的机械强度,并且易于加工成型即可。具体地,金属粉末包括金属粉和金属合金粉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金属粉包括铁粉、铜粉、铝粉、锡粉和钨粉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所述金属合金粉包括铁合金粉、铜合金粉、铝合金粉、镍合金粉、钨合金粉和钴合金粉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55.在本实施例中,被甲2在满足能够保护粉末压坯弹芯1的前提下,需满足在一定压强下易破碎的要求,因此,其材质可以是陶瓷、塑料和软金属中的任意一种,只要厚度够薄就足以破碎,例如选择abs材质制造的话,厚度应该为0.2毫米以下。而软金属则包括锡、铅和镁中的任意一种。
5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优选地,当非致命低侵彻弹头作为高速轻弹使用时,可在粉末压坯弹芯1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多个微针5,以实现高速穿甲,微针5不仅可以进一步加深刺激剂达到的深度,而且一旦皮肤被微针5刺穿,药物扩散所需压强较小,从而可让携带刺激剂或麻醉剂射流有效进入目标体内,而具体地,所述微针5的直径小于1mm。
5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优选地,当非致命低侵彻弹头作为普通弹用于低侵彻高致命场合时,可在所述粉末压坯弹芯1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多个钢珠,以提高打击力,而所述钢珠的直径小于5mm。
5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优选地,当非致命低侵彻弹头作为低速重弹用于非致命场合时,可在所述粉末压坯弹芯1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多个内含刺激剂或麻醉剂的液珠,具体地,所述液珠包括外层的塑料薄膜和包裹在塑料薄膜内的药剂,所述药剂包括刺激剂和麻醉剂中的任意一种。
59.最后,根据目标物的不同,可对本发明非致命低侵彻弹头的尺寸和重量进行调整。
60.实施例2
61.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非致命低侵彻弹头的制备方法,通过将增强相与基体材料预先混合后进行成型压制,在合适温度下进行有压或无压的烧结从而获得基体与增强相为任意比例的产品,反应过程可控性高,相比而言基体与增强相分布更为均匀,不易出现偏析等现象,由于不需要将基体金属加热至液态,故反应温度低,相对不易生成杂质。在不进行烧结的情况下,粉末压坯颗粒之间的靠机械结合,结合强度相对冶金结合或化学结合强度低,易分散,具有良好的可设计性和成型性。
62.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63.s1、将金属粉末和刺激剂分别按设计要求称重后,采用球磨机进行球磨使各组分按照所设计的成分均匀混合,混合后的粉末进行压制成型;而为改善压坯的成型形,通常需在混合粉末中加入成型剂,而成型剂包括稀土凝胶、环氧树脂和卡拉胶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这里的成型剂不仅可以改善成型形,而且还可以起到润滑剂的效果,降低粉末与模壁的摩擦力,保护模具、降低压坯内的应力不均匀性;最后,为脱模方便,可在模具涂抹一层白凡士林作为润滑剂,一般凡士林润滑层厚度约1mm;
64.其中,如图4所示,在压制过程中,加压速度和压制压力与压坯性能有很大关系,压制压力过小,压坯致密度低,压制压力过大,压坯脱模困难,容易导致压坯出现裂纹,而加压速度过快容易导致压坯内部出现缝隙或裂纹。因此,为解决压坯内的应力不均匀的问题,需采用分级加压以减少应力集中和压胚分层,具体地,先加压至13-17mpa,保压1-5min后泄压,再加压至18-22mpa,保压8-12min,随即加压至25-35mpa,保压25-35min,最后进行泄压,而泄压速度同样不能过快,否则容易在应力集中区域出现压坯开裂或压坯内部断层的现象,因此,整个泄压的时间控制在15-25min。
65.s2、采用冲压工艺,得到一定形状的被甲2;
66.s3、向被甲2中依次填入刺激剂和粉末压坯弹芯1,将底垫片3封装在被甲2的尾部。
67.由此可见,本发明的非致命低侵彻弹头相比于传统机加制孔或槽的低侵彻弹头生产方式更适应于自动化连续生产,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亦可以同霰弹一样具有第二弹头结构实现特定目的如增大创伤空腔或增加穿甲等能力。
68.在制备不同高速轻弹、普通弹和低速重弹等不同用途的非致命低侵彻弹头时,在压制之前,可根据需要设计相应结构的冲头结构,并向粉末压坯弹芯1原料中加入微针5、钢珠或液珠,经压制即可制得不同用途的非致命低侵彻弹头。
69.实施例3
70.本实施例所使用的非致命低侵彻弹头口径为10mm,弹头长15mm,弹头重5g,发射膛压为1.5mpa,初速度为88m/s。
71.根据动能和比动能计算公式:e0=1/2mv
02
;e0=e0/a;a=1/4πd2,通过计算得到枪口动能为19.36j,比动能为24.65j/cm2。
72.如图5-7所示,在距离3米上射击市场购买的猪后臀,弹头在猪后臀表皮破碎,仅造成了猪后臀肌肉坍陷和表皮创伤,未能进入肌肉,并且与9mm警用转轮手枪橡皮弹6m-15m射击效果类似。
73.一般认为,人体皮肤比较坚固并有一定的韧性,其阻力系数平均为0.582,弹头穿透人体皮肤的临界速度为50m/s,造成皮肤穿透的最低比动能为10j/cm2。
74.由实验动物的损伤情况可以推断到人体可能受到的损伤,即使在没有防护服或者纺织物衬垫的情况下,粉末压制弹头在5m内对人射击仍然无法造成严重的损伤,由此可以确认其安全性。
75.对照例1
76.以《解析9mm警用转轮手枪橡皮弹的战术性能》公开技术方案作为对照,具体如下:
77.9mm警用转轮手枪橡皮子弹的口径为9mm,全弹长28.4mm,全弹质量7.2g,弹头重2.9g,最大膛压为10.9mpa,初速度为110
±
10m/s。研究表明,9mm警用转轮手枪橡皮子弹枪口动能为17.55j,比动能为27.60j/cm2,远距离射击(1m-15m)中,1m-5m多造成深达肌肉层的严重损伤;6m-15m射击橡皮子弹可见嵌顿在皮下。
78.由此表明,本发明的非致命低侵彻弹头有效避免了现有橡皮子弹弹头橡胶材料遇低温变硬导致的致死性大幅度提高的问题。
7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
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非致命低侵彻弹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粉末压坯弹芯(1),所述粉末压坯弹芯(1)通过粉末压制法制得;优选地,所述粉末压坯弹芯(1)的材质包括金属粉末和刺激剂;优选地,所述刺激剂呈颗粒状或粉末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致命低侵彻弹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被甲(2)和底垫片(3),所述被甲(2)的一端呈锥形,另一端呈圆筒形,所述粉末压坯弹芯(1)紧密填充在所述被甲(2)的圆筒段,所述粉末压坯弹芯(1)与所述被甲(2)呈锥形的一端形成一容纳空腔(4),所述容纳空腔(4)内设置有刺激剂;所述底垫片(3)密封设置在所述被甲(2)靠近所述粉末压坯弹芯(1)的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致命低侵彻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粉末包括金属粉和金属合金粉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金属粉包括铁粉、铜粉、铝粉、锡粉和钨粉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所述金属合金粉包括铁合金粉、铜合金粉、铝合金粉、镍合金粉、钨合金粉和钴合金粉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致命低侵彻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被甲(2)的材质包括陶瓷、塑料和软金属中的任意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致命低侵彻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刺激剂包括辣椒素、二氢辣椒素、降二氢辣椒素、高辣椒素和高二氢辣椒素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致命低侵彻弹头,其特征在于,所以粉末压坯弹芯(1)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多个微针(5),所述微针(5)的直径小于1m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致命低侵彻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末压坯弹芯(1)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多个钢珠,所述钢珠的直径小于5mm。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致命低侵彻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末压坯弹芯(1)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多个液珠,所述液珠包括外层的塑料薄膜和包裹在塑料薄膜内的药剂,所述药剂包括刺激剂和麻醉剂中的任意一种。9.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非致命低侵彻弹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向金属粉和/或金属合金粉中加入成型剂,搅拌混合均匀,得到粉末压坯弹芯原料,将粉末压坯弹芯原料填充到模具中进行压制,得到粉末压坯弹芯;s2、采用冲压工艺,得到被甲;s3、向被甲中依次填入刺激剂和粉末压坯弹芯,将底垫片封装在被甲的尾部;所述成型剂包括稀土凝胶、环氧树脂和卡拉胶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制之前,向粉末压坯弹芯原料中加入微针、钢珠或液珠。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弹药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非致命低侵彻弹头及其制备方法,其中,非致命低侵彻弹头包括粉末压坯弹芯,所述粉末压坯弹芯通过粉末压制法制得;所述粉末压坯弹芯的材质包括金属粉末和刺激剂;所述刺激剂呈颗粒状或粉末状。该粉末压坯弹芯主要利用金属粉末良好的可设计性及机械强度,在粉末压制过程中,无论是金属粉末之间,还是金属粉末与刺激剂之间仅形成机械结合,而非冶金结合,因此,所加工得到的粉末压坯弹芯具有较低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可再设计性。当其作为非致命低侵彻弹头使用时,可实现弹头在撞击到目标表面时快速破碎,迅速降低侵彻目标能力,进而降低对目标的动能杀伤力。的动能杀伤力。的动能杀伤力。


技术研发人员:朱健平 张祚炜 金涌 周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祚炜 金涌 周楠
技术研发日:2023.03.16
技术公布日:2023/7/2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