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7-29
阅读:99
评论:0
1.本公开涉及用于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诸如复印机、打印机和传真机。
背景技术:
2.要求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多媒介兼容性和高生产率,该多媒介兼容性允许装置在包括薄纸、厚纸和涂布纸(毛面涂布纸、无光泽涂布纸等)的各种类型的片材上打印图像。随着片材的基重增加,需要增加在转印到纸张上的图像的定影期间施加到片材的热量。一般地,为了增加纸张的每单位面积施加的热量,随着片材的基重变得越重,图像形成速度被设置为越低。由于这个原因,图像形成装置能够根据每个纸张的基重和表面性质以多个图像形成速度进行操作。图像形成速度意指诸如稍后描述的感光鼓、显影设备和中间转印带的图像形成单元的操作速度、在图像转印到纸张上期间片材的传送速度、在纸张上的调色剂的定影期间纸张的传送速度等。
3.用户重视的点可能依赖于输出的打印产物而不同。例如,对于文档等的文本打印,许多用户重视生产率而不是图像质量的最大化。对于照片等的图像打印,许多用户重视图像质量而不是生产率的最大化。美国专利no.7965955b2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生产率优先模式和图像质量优先模式的可选择的模式,在该生产率优先模式下,在图像质量保持在预定的范围内的同时图像形成速度高,在该图像质量优先模式下,图像形成速度被设置为使图像质量最大化。图像以与用户选择的操作模式对应的图像形成速度进行打印。
4.近年来的图像形成装置处置许多类型的纸张。因此,在一些情况下,具有相同基重的多张纸在特性上显著不同。例如,硬度作为纸张特性给出。也被称为纸张的抗弯刚度的硬度是指示在纸张弯曲时纸张抗弯曲力的指标。在硬度高的情况下,当纸张进入将图像转印到纸张上的转印单元(转印夹持部)时,纸张对转印单元施加显著的撞击。这变为转印到纸张上的图像的不均匀的原因。在这样的情况下,降低纸张进入转印单元的速度(图像形成速度)可以减轻撞击,从而能够降低图像不均匀的原因。
5.图像质量优先模式是在具有相同基重的每张纸上、不管其特性如何都形成最大化的图像质量级别的图像的模式。为此,考虑根据例如用于具有最高硬度的纸张的图像形成速度设置图像形成速度。用于具有最高硬度的纸张的图像形成速度低于用于其它纸张的图像形成速度。这意味着设置与具有相同基重的多张纸当中具有最高硬度的纸张对应的低图像形成速度,虽然可以对具有较低硬度的其它纸张设置较高的图像形成速度。因此,在图像质量优先模式下,不管纸张特性如何、都以低图像形成速度形成图像,因此难以增加生产率。因此,需要在对图像质量给予优先的情况下形成图像时维持图像质量的同时提高生产率。
技术实现要素:
6.根据本公开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形成部件,所述图像形成部件被配置为基
于从多个模式选择的模式在片材上形成图像,所述多个模式具有不同的图像形成速度;存储器,所述存储器被配置为存储用于所述多个模式中包括的第一模式的第一数据、以及用于所述多个模式中包括的第二模式的第二数据,所述第一数据指示对于所述第一模式的片材的类型与图像形成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数据指示对于所述第二模式的片材的类型与图像形成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显示器;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片材的类型从所述第一数据确定用于所述第一模式的第一图像形成速度;基于片材的类型从所述第二数据确定用于所述第二模式的第二图像形成速度;在所述显示器上显示用于接收关于用于所述第二模式的与第一类型的片材对应的所述第二图像形成速度的改变的用户指令信息的画面;以及基于所述用户指令信息改变与所述第一类型的片材对应的所述第二图像形成速度。
7.本发明的另外的特征从下面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参考附图)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8.图1是图像形成装置的配置图。
9.图2是控制器的解释图。
10.图3a和图3b是操作单元的解释图。
11.图4是图像形成速度的解释图。
12.图5是每个片材类别的图像形成速度的解释图。
13.图6是用于图示操作模式选择画面的示例的图。
14.图7是用于图示片材登记画面的示例的图。
15.图8是用于图示片材类型选择画面的示例的图。
16.图9是用于图示在添加了片材的新类型的情况下的片材类型选择画面的示例的图。
17.图10是用于图示片材设置改变画面的示例的图。
18.图11是用于图示基重设置画面的示例的图。
19.图12是用于图示在图像质量优先模式下的图像形成速度设置画面的图。
20.图13是用于图示图像形成处理的流程图。
21.图14是用于图示图像形成处理的流程图。
22.图15是用于图示图像形成速度限制处理的流程图。
23.图16是用于示出指示图像形成速度的限制范围的表的示例的图。
24.图17是用于图示用于设置上限值和下限值的设置画面的示例的图。
25.图18是用于图示确定上限值和下限值的处理的流程图。
26.图19是用于图示片材设置改变画面的显示设置处理的流程图。
27.图20是用于图示片材设置改变画面的显示处理的流程图。
28.图21是用于图示片材设置改变画面a的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参考附图说明性地详细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
30.《第一实施例》
31.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配置图。图像形成装置100是电子照相全色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读取器1和打印机5。读取器1在打印机5的壳体上提供。第一实施例中的读取器1是从原稿读取有色图像的图像读取装置。第一实施例中的打印机5是在诸如纸张的片材s上打印有色图像的有色打印机。上述图像形成装置100是例如复印机、多功能机等。
32.读取器1包括台板2、全色传感器3和图像处理器4。打印有要被读取的图像的原稿被放置在台板2上。全色传感器3是例如光学传感器,诸如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全色传感器3接收发射到原稿的光的反射光,并且将接收的反射光转换成电信号(颜色分离图像信号)。颜色分离图像信号由图像处理器4进行图像处理并且被传输到打印机5。
33.打印机5具有串联地布置有四个图像形成单元(第一至第四图像形成单元uy、um、uc和uk)的配置。第一至第四图像形成单元uy、um、uc和uk中的每一个是使用激光曝光的电子照相处理机构,并且例如在复印处理期间基于从读取器1获取的颜色分离图像信号形成图像。打印机5包括一次转印单元6、中间转印带7、二次转印单元8、定影设备12、盒式(cassette)片材馈送机构9和手动片材馈送器11。打印机5连接到台式(deck)片材馈送器10。
34.第一至第四图像形成单元uy、um、uc和uk中的每一个包括感光鼓dr、充电设备ch、曝光设备ls、显影设备dev等。在图1中,仅第一图像形成单元uy中的每个单元由参考符号表示,并且第二至第四图像形成单元um、uc和uk中的每个单元的参考符号被省略。感光鼓dr是在其表面中包括感光层的鼓形感光构件。充电设备ch对感光鼓dr的表面均匀地充电。曝光设备ls包括光源。曝光设备ls的光源向感光鼓dr的充电的表面发射根据其对应颜色的颜色分离图像信号调制的激光,从而在感光鼓dr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设备dev利用其对应颜色的调色剂显影静电潜像,从而在感光鼓dr上形成调色剂图像。
35.第一图像形成单元uy在感光鼓dr的表面上形成黄色调色剂图像。第二图像形成单元um在感光鼓的表面上形成品红色调色剂图像。第三图像形成单元uc在感光鼓的表面上形成青色调色剂图像。第四图像形成单元uk在感光鼓的表面上形成黑色调色剂图像。第一至第四图像形成单元uy、um、uc和uk以其各个定时形成调色剂图像。
36.在第一至第四图像形成单元uy、um、uc和uk的各个感光鼓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被一次转印单元6顺次叠加并且转印到中间转印带7上。作为结果,在中间转印带7上形成四个颜色的调色剂图像彼此重叠的全色调色剂图像。中间转印带7旋转,从而将全色调色剂图像传送到二次转印单元8。
37.片材s可以被从盒式片材馈送机构9、手动片材馈送器11和台式片材馈送器10馈送。根据第一至第四图像形成单元uy、um、uc和uk的图像形成的定时,片材s被从盒式片材馈送机构9、手动片材馈送器11和台式片材馈送器10中的任何一个馈送到二次转印单元8。二次转印单元8包括在二次转印单元8与中间转印带7之间形成的转印夹持部。二次转印单元8在转印夹持部处将中间转印带7承载的全色调色剂图像(未定影的图像)一起转印到被馈送的片材s上。已转印有调色剂图像(未定影的图像)的片材s被从二次转印单元8传送到定影设备12。
38.定影设备12在传送片材s的同时将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定影在片材s上。在这种情况下,定影设备12在利用定影夹持部分抓握片材s的同时传送已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片材
s。在抓握并且传送的过程期间,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由于热和压力而进行熔化和颜色混合以在片材s上定影为附着的图像。已定影有图像的片材s作为打印产物被排出到面朝上片材排出托盘14或面朝下片材排出托盘15。挡板13被放置在定影设备12的后部。片材s通过挡板13被排出到面朝上片材排出托盘14或面朝下片材排出托盘15中的任何一个。
39.对于双面打印,已在一个表面(第一表面)上形成有图像的片材s首先被从定影设备12传送到更靠近面朝下片材排出托盘15的传送路径,并且此后以折回方式被传送到再传送片材路径16。作为结果,在片材s中,打印面被反转。片材s经由再传送片材路径16被传送到二次转印单元8。然后,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与片材s的第一表面不同的第二表面上,并且图像以与在第一表面上打印图像相同的方式被定影设备12定影。以这种方式,图像被打印在第二表面上。已在两个表面上打印有图像的片材s被排出到面朝上片材排出托盘14或面朝下片材排出托盘15。
40.图2是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操作的控制器的解释图。控制器200是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204、只读存储器(rom)205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m)203的信息处理装置。cpu 204通过执行存储在rom 205中的计算机程序来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整体操作。ram 203是提供在执行处理时由cpu 204使用的工作区的存储器。控制器200连接到上述读取器1和打印机5,并且此外,还连接到操作单元300。控制器200例如在打印机5的壳体中提供。
41.读取器1向控制器200传输颜色分离图像信号。控制器200根据颜色分离图像信号控制如上所述的打印机5的操作,并且在片材s上打印图像。打印机5根据来自控制器200的指令使第一至第四图像形成单元uy、um、uc和uk、二次转印单元8、定影设备12等进行操作,从而执行上面提到的图像形成处理(打印处理)。如上所述,打印机5包括盒式片材馈送机构9、台式片材馈送器10和手动片材馈送器11。打印机5根据来自控制器200的指令从盒式片材馈送机构9、台式片材馈送器10和手动片材馈送器11中的任一个馈送用于打印的片材s。打印机5根据来自控制器200的指令控制在馈送期间片材s的传送速度。
42.图3a和图3b是操作单元300的解释图。用户可以通过使用操作单元300将关于图像形成的各种条件和信息输入到图像形成装置100中以执行设置。操作单元300是用户接口,其包括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输入接口包括各种按键按钮、触摸板等。输出接口包括显示器301、扬声器等。操作单元300被用于显示打印信息、关于打印的进度的信息等,以及用于执行打印机5的各种设置。
43.图3a是操作单元300的平面图。操作单元300包括显示器301、复位键302、开始键303、停止键304、清除键305、数字小键盘306、颜色模式选择键307和用户模式键308。图3b示出了在复印期间显示器301上显示的设置画面的示例。在复印期间的设置画面中,可以设置份数、选择的片材尺寸、倍率、复印浓度等。
44.复位键302被用于复位设置,并且例如在从复印模式返回到标准模式时被操作。开始键303例如被用于给出开始复印操作的指令。停止键304例如被用于给出停止复印操作的指令。清除键305例如在将操作模式从复印模式返回到标准模式时使用。数字小键盘306例如被用于设置用于设置份数等的数值。用户模式键308在被按下时在显示器301上显示稍后描述的选择画面。
45.颜色模式选择键307包括“acs”键、“彩色”键和“黑色”键。“acs”键被用于使读取器1自动地确定正被读取的原稿的图像是彩色图像还是黑白图像。对于彩色图像,“acs”键被
用于使读取器1输出彩色图像信号,并且对于黑白图像信号,“acs”键被用于使读取器1输出黑白图像信号。“彩色”键被用于使读取器1输出彩色图像信号而不管原稿的图像如何。“黑色”键被用于使读取器1输出黑白图像信号而不管原稿的图像如何。在第一实施例中,颜色模式选择键307被配置为使得键中的选择的键点亮。
46.《图像质量优先模式和生产率优先模式》
47.当转印到片材s上的调色剂图像由定影设备12定影时,因为每单位时间施加到片材s的热量随着片材s的基重而变化,因此根据片材s的基重设置最佳的图像形成速度。对每个片材s设置基重要求用户执行复杂的操作。因此,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对预定的基重范围中的每一个设置相同的转印条件、相同的定影条件和相同的片材传送速度(图像形成速度)。上面提到的基重范围被称为“片材类别”。在下面的示例中,具有从64gsm到150gsm的基重的片材s的片材类别被称为“普通纸”,具有从151gsm到250gsm的基重的片材s的片材类别被称为“厚纸1”,并且具有从251gsm到350gsm的基重的片材s的片材类别被称为“厚纸2”。
48.图4是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图像形成速度的解释图。当图像形成速度被改变时,感光鼓dr的旋转速度和中间转印带7的旋转速度被控制,使得各个旋转速度被设置为基于图像形成速度的旋转速度。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0作为图像形成速度可以以第一至第三速度进行操作。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一速度是最高的图像形成速度并且是400mm/s。第二速度是低于第一速度的图像形成速度并且是300mm/s。第三速度是最低的图像形成速度并且是200mm/s。
49.在对打印产物的生产率给予优先的生产率优先模式下,图像形成速度被设置为可以形成图像的最高速度。在对打印产物的图像质量给予优先的图像质量优先模式下,图像形成速度被设置为低于在生产率优先模式下的图像形成速度。在图像质量优先模式下,打印产物的图像以比在生产率优先模式下的图像质量高的图像质量打印。换句话说,在生产率优先模式下,图像形成装置100具有比在图像质量优先模式下的生产能力高的生产能力。描述生产率优先模式和图像质量优先模式中的每一个。
50.生产率优先模式是以可以形成图像的最大的图像形成速度形成图像的操作模式。在生产率优先模式下,图像质量保持在预定的范围内,并且生产率被最大化。图像质量优先模式是以比在生产率优先模式下的图像形成速度低的图像形成速度形成图像以便使打印在打印产物上的图像的图像质量最大化的操作模式。例如,在图像质量优先模式下,片材s进入二次转印单元8时片材s的传送速度(即,片材s经过转印夹持部的传送速度)被降低以降低片材s进入二次转印单元8时给予的冲击,从而提高转印图像质量。另外,在图像质量优先模式下,定影设备12中片材s的传送速度(即,定影设备12传送片材s的传送速度)被降低以允许定影设备12向片材s施加更大的热量,从而使片材更有光泽。
51.图5是在操作模式(生产率优先模式和图像质量优先模式)中的每一个下每个片材类别的图像形成速度的解释图。在图5中,片材类别是普通纸、厚纸1和厚纸2。图像形成速度基于操作模式和片材类别确定。例如,普通纸的图像形成速度在生产率优先模式下等于第一速度(400mm/s),并且在图像质量优先模式下等于第二速度(300mm/s)。厚纸1和厚纸2各自具有较重的基重,因此要求更显著地降低片材进入时对二次转印单元8给予的冲击。因此,在图像质量优先模式下厚纸1和厚纸2的图像形成速度等于第三速度(200mm/s),其是最低的速度。在生产率优先模式下厚纸1的图像形成速度等于第一速度(400mm/s)。在生产率
优先模式下厚纸2的图像形成速度等于第二速度(300mm/s),因为片材s要求由定影设备12施加比厚纸1大的热量。
52.第一实施例讨论了具有无木浆纸的表面特性的普通纸/厚纸,但是可以基于关于表面特性(表面处理)的信息(即,关于片材是否具有由涂布剂进行涂布的表面(诸如涂布纸)的信息)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式确定图像形成速度。另外,已描述了普通纸的图像形成速度在图像质量优先模式下等于第二速度,但是不总是要求图像形成速度等于第二速度,只要图像形成速度低于第一速度即可。例如,图像形成速度可以等于第三速度或不同于第二和第三速度的第四速度。换句话说,图像形成速度可设置为比第一、第二和第三速度快的速度。已描述了在图像质量优先模式下的图像形成速度低于在生产率优先模式下的图像形成速度,但是依赖于片材的基重,各个图像形成速度可以相同。例如,在图像质量优先模式下和在生产率优先模式下普通纸的图像形成速度都可以等于相同的第一速度。
53.图5中所示的关于在操作模式中的每一个下每个片材类别的图像形成速度的信息(表)被预先存储在ram 203或rom 205中。cpu204基于这个信息确定图像形成中的图像形成速度,并且在片材s上打印图像。
54.《操作模式的选择》
55.图6是用于图示操作模式选择画面的示例的图。选择画面显示在操作单元300的显示器301上。用户可以通过使用操作单元300的输入接口在选择画面中选择操作模式(生产率优先模式或图像质量优先模式)。指示操作模式的选择的结果的信息存储在ram 203中。
56.当按下用户模式键308时,图6的选择画面显示在显示器301上。用户在打印执行之前通过使用操作单元300在选择画面中选择用于生产率优先模式的选择按钮601或用于图像质量优先模式的选择按钮602中的任何一个。控制器200从操作单元300获取选择并且将图像形成装置100设置为选择的操作模式。关于设置的操作模式的信息存储在ram 203中。
57.当选择了用于生产率优先模式的选择按钮601时,图像形成装置100可以以最大化的生产率在所有的片材馈送级(盒式片材馈送机构9、手动片材馈送器11和台式片材馈送器10)中存储的所有片材上形成图像。当选择了用于图像质量优先模式的选择按钮602时,图像形成装置100可以以最大化的图像质量在所有的片材馈送级中存储的所有片材上形成图像。
58.《每个片材馈送级中的片材的登记》
59.关于存储在盒式片材馈送机构9、手动片材馈送器11和台式片材馈送器10的片材馈送级中的每一个中的片材s,片材的类型和类别被登记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图7是用于图示片材登记画面的示例的图。用户通过使用操作单元300在显示器301上显示的图7的登记画面中选择要登记片材的片材馈送级。盒式片材馈送机构9包括盒1至4。片材馈送级被选择使得可以选择存储在选择的片材馈送级中的片材的类型。
60.图8是用于图示在片材馈送级被选择时显示的片材类型选择画面的示例的图。控制器200在ram 203中存储可以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使用的片材的类型的列表。片材的类型的列表针对图像形成装置100中的预定的片材类别中的每一个进行存储。用户从列表选择存储在盒式片材馈送机构9、台式片材馈送器10和手动片材馈送器11中的片材s的类型,并且按下确认按钮。然后,在图7中选择的片材馈送级的片材的登记完成。登记的信息存储在ram 203中。
61.在使用典型类型的片材的情况下,以上面提到的方式登记片材。然而,由于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处置的片材的种类广泛,因此在一些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100改变已预先创建的片材设置。由于这个原因,图像形成装置100具有允许用户改变片材设置的配置是重要的。
62.为了改变片材设置,用户在图8的片材类型选择画面中选择期望改变设置的片材,并且按下复制按钮。作为结果,创建选择的片材的设置被复制的关于片材的新类型的信息。图9是用于图示在添加了片材的新类型的情况下的片材类型选择画面的示例的图。在图9中,添加了“厚纸1”被复制的“厚纸1_修改”。执行对新添加的片材的类型的片材设置。
63.图10是用于图示片材设置改变画面的示例的图。在这个改变画面中执行新添加的片材的类型的片材设置。当在图9的选择画面中通过使用操作单元300选择要改变的片材时,片材设置改变画面显示在显示器301上。片材设置包括例如“基重”、“转印电压”、“定影温度”和“在图像质量优先模式下的图像形成速度”,但是可改变关于片材的其它设置。
[0064]“基重”是用于改变片材的基重的设置的按钮。当按下“基重”按钮时,图11中例示的基重设置画面显示在显示器301上。用户可以通过使用数字小键盘306以gsm为单位输入片材的基重。用户在输入基重之后按下确认按钮,从而设置片材的基重。
[0065]“转印电压”是用于改变在二次转印单元8中将图像(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片材期间的电压值的设置的按钮。片材依赖于类型(品牌)具有不同的电阻值,因此要求对于每个品牌调整转印电压。当按下“转印电压”按钮时,转印电压设置画面(未示出)显示在显示器301上。用户可以根据片材的特性改变转印电压。转印电压是包括在图像形成条件中的参数中的一个。
[0066]“定影温度”是用于改变在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在片材上期间的定影设备12的温度(定影温度)的按钮。片材依赖于类型(品牌)具有不同的厚度,因此图像的定影所需的热量随着片材的每个类型而变化。由于这个原因,定影温度是可调整的。当按下“定影温度”按钮时,定影温度设置画面(未示出)显示在显示器301上。用户可以根据片材的特性改变定影温度。定影温度是包括在图像形成条件中的参数中的一个。
[0067]“在图像质量优先模式下的图像形成速度”是用于改变在图像质量优先模式下的图像形成速度的按钮。当按下“在图像质量优先模式下的图像形成速度”按钮时,图12中例示的在图像质量优先模式下的图像形成速度的设置画面显示在显示器301上。用户可以通过使用数字小键盘306按下“+”按钮或
“‑”
按钮来从已预先设置的默认速度改变在图像质量优先模式下的图像形成速度。当按下“+”按钮时,在图像质量优先模式下的图像形成速度被改变为高于默认速度的速度。当按下
“‑”
按钮时,在图像质量优先模式下的图像形成速度被改变为低于默认速度的速度。
[0068]
通过按压“+”按钮或
“‑”
按钮进行的在图像质量优先模式下的图像形成速度的改变的结果被显示为图12的画面上的设置值(-2/-1/0/+1/+2)。改变的结果是关于与“厚纸1_修改”对应的在图像质量优先模式下的图像形成速度的改变的用户指令信息。用户检查显示的设置值并且按下确认按钮,从而将设置值输入到cpu 204,并且然后cpu 204基于改变的结果设置在图像质量优先模式下的图像形成速度。在生产率优先模式下的图像形成速度不改变。
[0069]
在片材s具有例如180gsm的基重的情况下,控制器200基于图5将在图像质量优先
模式下的图像形成速度设置为默认速度200mm/s。因此,当“0”作为设置值显示在图12的画面上时,在图像质量优先模式下的图像形成速度被设置为200mm/s。另外,当在图12中“+”按钮被按下一次时(当设置值为+1时),基于图4,在图像质量优先模式下的图像形成速度被设置为比默认速度高一个级别的300mm/s。当在图12中“+”按钮被按下两次时(当设置值为+2时),基于图4,在图像质量优先模式下的图像形成速度被设置为比默认速度高两个级别的400mm/s。
[0070]
如上所述,在图10的片材设置改变画面中改变每个项目。用户在改变每个项目之后按下确认按钮。当按下确认按钮时,控制器200将已输入的每个项目的设置作为通过复制获得的片材的类型的片材设置存储到ram 203中。以这种方式,通过复制获得的片材的类型被添加到片材的列表。
[0071]
《图像形成速度确定处理》
[0072]
图13是用于图示包括确定图像形成速度的处理的图像形成处理的流程图。在这个处理中,确定在生产率优先模式下的图像形成速度和在图像质量优先模式下的图像形成速度。图像以确定的图像形成速度形成。
[0073]
用户按下操作单元300的开始键303,从而向控制器200(cpu204)给予开始作业的指令。为此,控制器200等待作业的开始,直到开始键303被按下(步骤s101:否)。当用户按下操作单元300的开始键303时,控制器200开始作业(步骤s101:是)。控制器200获取对存储有用于图像形成操作的片材s的片材馈送级提供的片材设置(步骤s102)。控制器200基于片材设置检查片材s的“基重”,并且根据基重确定图5中所示的片材类别(步骤s103)。
[0074]
控制器200通过参考存储在ram 203中的操作模式来确定操作模式是否是生产率优先模式(步骤s104)。当操作模式是生产率优先模式时(步骤s104:是),控制器200基于在步骤s103的处理步骤中确定的片材类别从图5中所示的表确定在生产率优先模式下的图像形成速度(步骤s105)。
[0075]
当操作模式是图像质量优先模式时(步骤s104:否),控制器200检查在步骤s102的处理步骤中获取的片材设置中包括的“在图像质量优先模式下的图像形成速度”的设置值(步骤s111)。控制器200确定获取的设置值是否为“0”(步骤s112)。当设置值为“0”时(步骤s112:是),控制器200基于在步骤s103的处理步骤中确定的片材类别从图5中所示的表确定在图像质量优先模式下的图像形成速度(步骤s113)。
[0076]
当设置值不为“0”时(步骤s112:否),控制器200以与步骤s113的处理步骤相同的方式选择默认图像形成速度(步骤s121)。控制器200根据设置值对选择的图像形成速度给予偏移量,从而确定在图像质量优先模式下的图像形成速度(步骤s122)。
[0077]
在通过步骤s105、步骤s113或步骤s122的处理步骤确定图像形成速度之后,控制器200通过使用基于在步骤s102的处理步骤中获取的片材设置的转印电压和定影温度、以及确定的图像形成速度来开始图像形成操作(步骤s106)。然后,图像形成装置100在片材s上形成图像,从而产生打印产物。
[0078]
控制器200对由作业指示的页中的每一个重复地执行步骤s102至步骤s106、步骤s111至步骤s113、步骤s121和步骤s122的处理步骤直至最后一页(步骤s107:否)。在对由作业指示的页中的每一个执行步骤s102至步骤s106、步骤s111至步骤s113、步骤s121和步骤s122的处理步骤直至最后一页、并且输出最后一页的打印产物之后,控制器200结束处理
(步骤s107)。
[0079]
在上面提到的处理中,对每一页确定操作模式,但是可以在作业的开始将操作模式存储在ram 203中,并且可以参考存储的内容执行处理。
[0080]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0可以在生产率优先模式和图像质量优先模式两者下操作,并且基于片材的类型和操作模式确定图像形成速度。可以改变(调整)在图像质量优先模式下的图像形成速度。这允许即使在图像质量优先模式下也以适合于片材的图像形成速度执行图像形成操作,其在维持图像质量的同时使得能够以提高的生产率进行图像形成操作。因此,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0可以在对图像质量给予优先的情况下形成图像时维持图像质量的同时以提高的生产率执行图像形成操作。
[0081]
《第二实施例》
[0082]
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00和控制器200具有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00和控制器200的配置类似的配置,因此省略其描述。下面的描述讨论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不同。
[0083]
在第一实施例中,在图像质量优先模式下的图像形成速度可以由用户改变。这使得能够实现用户预期的图像形成速度,但是依赖于设置值可能设置不能保证图像质量的图像形成速度。因此,在第二实施例中,执行下面的操作。
[0084]
图14是用于图示包括第二实施例中的确定图像形成速度的处理的图像形成处理的流程图。控制器200(cpu 204)通过执行与图13的步骤s101至步骤s105、步骤s111至步骤s113、步骤s121和步骤s122的处理步骤类似的处理步骤(步骤s901至步骤s905、步骤s911至步骤s913、步骤s921和步骤s922)来确定图像形成速度。
[0085]
在操作模式是图像质量优先模式并且基于设置值对图像形成速度给予偏移量的情况下(步骤s922),控制器200执行稍后描述的图像形成速度限制处理,从而将给予偏移量的图像形成速度保持在预定的限制范围内(步骤s923)。
[0086]
在确定图像形成速度之后,控制器200通过使用基于在步骤s902的处理步骤中获取的片材设置的转印电压和定影温度、以及确定的图像形成速度来开始图像形成操作(步骤s906)。然后,图像形成装置100在片材s上形成图像,从而产生打印产物。
[0087]
控制器200对由作业指示的页中的每一个重复地执行步骤s902至步骤s906、步骤s911至步骤s913以及步骤s921至步骤s923的处理步骤直至最后一页(步骤s907:否)。在对由作业指示的页中的每一个执行步骤s902至步骤s906、步骤s911至步骤s913以及步骤s921至步骤s923的处理步骤直至最后一页、并且输出最后一页的打印产物之后,控制器200结束处理(步骤s907)。
[0088]
在上述处理中,对每一页确定操作模式,但是可以在作业的开始将操作模式存储在ram 203中,并且可以参考存储的内容执行处理。
[0089]
图15是用于图示步骤s923的图像形成速度限制处理的流程图。
[0090]
图16是用于示出指示与每个基重(片材类别)对应的图像形成速度的限制范围的表的示例的图。图像形成速度的限制范围对于每个片材类别通过上限速度和下限速度限定。图16的表存储在ram 203中。
[0091]
控制器200开始图像形成速度限制处理并且检查用于图像形成的片材s的类型。控制器200确定片材s的类型是否被设置为普通纸(具有从64gsm到150gsm的基重)(步骤
s1201)。当设置普通纸时(步骤s1201:是),控制器200将图像形成速度的上限速度x设置为上限速度1(图16),并且将下限速度y设置为下限速度1(图16)(步骤s1202)。
[0092]
当没有设置普通纸时(步骤s1201:否),控制器200确定片材s的类型是否被设置为厚纸1(具有从151gsm到250gsm的基重)(步骤s1203)。当设置厚纸1时(步骤s1203:是),控制器200将图像形成速度的上限速度x设置为上限速度2(图16)并且将下限速度y设置为下限速度2(图16)(步骤s1204)。
[0093]
当没有设置厚纸1时(步骤s1203:否),控制器200确定片材s是厚纸2(具有从251gsm到350gsm的基重)。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器200将图像形成速度的上限速度x设置为上限速度3(图16)并且将下限速度y设置为下限速度3(图16)(步骤s1205)。
[0094]
如图16中所示对片材的每个基重设置图像形成速度的上限速度和下限速度的原因是要允许图像形成装置100在图像形成速度的合适范围内形成图像。例如,在以超过普通纸的上限速度1的图像形成速度形成图像的情况下,感光鼓dr可能无法被均匀地充电,并且图像质量可能因此降低。另外,在以下降到低于下限速度1的图像形成速度形成图像的情况下,当片材s经过定影设备12时可能向片材s施加比所需的多的热,并且图像质量可能因此降低。由于那些原因,预先在ram 203中存储包括对于片材的每个基重可以保证图像质量的最大图像形成速度(上限速度)和对于片材的每个基重可以保证图像质量的最低图像形成速度(下限速度)的图16的表。
[0095]
在第二实施例中,上限速度被设置为不超过在生产率优先模式下的图像形成速度的速度。这是因为,通常在“生产率优先模式”下的图像形成速度是图像形成装置100可以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形成图像的最大速度。
[0096]
控制器200获取在图14的步骤s922的处理步骤中确定的图像形成速度(步骤s1206)。控制器200确定图像形成速度是否超过在步骤s1202、步骤s1204和步骤s1205的处理步骤的任一个中设置的上限速度x(步骤s1207)。为此,控制器200将图像形成速度与设置为与片材s的类型对应的上限速度x进行比较。当图像形成速度超过上限速度x时(步骤s1207:是),控制器200将图像形成速度改变为上限速度x(步骤s1208)。在改变图像形成速度之后,控制器200结束图像形成速度限制处理。
[0097]
当图像形成速度没有超过上限速度x时(步骤s1207:否),控制器200确定图像形成速度是否下降到低于在步骤s1202、步骤s1204和步骤s1205的处理步骤的任一个中设置的下限速度y(步骤s1209)。为此,控制器200将图像形成速度与设置为与片材s的类型对应的下限速度y进行比较。当图像形成速度下降到低于下限速度y时(步骤s1209:是),控制器200将图像形成速度改变为下限速度y(步骤s1210)。在改变图像形成速度之后,控制器200结束图像形成速度限制处理。当图像形成速度没有下降到低于下限速度y时(步骤s1209:否),控制器200结束图像形成速度限制处理而不改变图像形成速度。
[0098]
例如,在图11的画面中片材s的基重被设置为180gsm的情况下,基于图5,在图像质量优先模式下的默认图像形成速度被设置为200mm/s。然后,当在图12的画面中图像形成速度被设置为
“‑
1”或
“‑
2”时,图像形成速度被改变为200mm/s或更低。然而,通过图像形成速度限制处理,在改变之后的图像形成速度再次被改变为200mm/s。这允许图像形成装置100以保证图像质量的图像形成速度在片材s上形成图像。
[0099]
图17是用于图示用于设置图像形成速度的可改变范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的设置
画面的示例的图。这个画面显示在显示器301上。上限值1802和下限值1801依赖于片材的基重而变化。图18是用于图示确定上限值1802和下限值1801的处理的流程图。当用户在图10的片材设置改变画面中选择“在图像质量优先模式下的图像形成速度”并且按下确认按钮时,开始这个处理。
[0100]
控制器200通过参考存储在ram 203中的操作模式来确定图像质量优先模式是否被设置(步骤s1301)。当操作模式是图像质量优先模式时(步骤s1301:是),控制器200获取在图8的选择画面中选择的片材的类型(步骤s1302)。控制器200基于已获取的片材的类型的基重从图5中所示的表确定片材类别(步骤s1303)。
[0101]
控制器200在确定片材类别之后确定上限值1802,并且随后确定下限值1801。可以以与上面提到的次序相反的次序确定上限值1802和下限值1801。这里,作为示例,给出关于在图11的基重设置画面中片材的基重被设置为180gsm的情况的描述。
[0102]
控制器200基于确定的片材类别从图5中所示的表选择在图像质量优先模式下的图像形成速度。控制器200将选择的图像形成速度作为在图像质量优先模式下的速度设置为存储在ram 203中的变量z(步骤s1304)。对于180gsm的基重,片材类别是“厚纸1”并且在图像质量优先模式下的图像形成速度(=变量z)是200mm/s。在设置变量z之后,控制器200将存储在ram 203中的上限设置值清除为“0”(步骤s1305)。
[0103]
控制器200基于确定的片材类别从图5中所示的表选择在生产率优先模式下的图像形成速度。控制器200将选择的在生产率优先模式下的图像形成速度与设置为变量z的图像形成速度进行比较(步骤s1306)。对于180gsm的基重,在生产率优先模式下的图像形成速度为400mm/s。设置为变量z的图像形成速度为200mm/s。
[0104]
当在生产率优先模式下的图像形成速度高于设置为变量z的图像形成速度时(步骤s1306:是),控制器200将上限设置值递增一(步骤s1307)。控制器200根据图4中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00中可设置的速度中的任一个将设置为变量z的图像形成速度改变为高一个级别的速度(步骤s1308)。对于180gsm的基重,图像形成速度的变量z被从200mm/s改变为高一个级别的300mm/s。
[0105]
控制器200在生产率优先模式下的图像形成速度高于设置为变量z的图像形成速度的持续期内重复地执行步骤s1306至步骤s1308的处理步骤。当在生产率优先模式下的图像形成速度变得等于或小于设置为变量z的图像形成速度时(步骤s1306:否),控制器200确定已通过重复步骤s1306至步骤s1308的处理步骤更新的上限设置值为上限值1802(步骤s1310)。
[0106]
对于180gsm的基重,在生产率优先模式下的速度为400mm/s,并且设置为变量z的图像形成速度为200mm/s。当上限设置值递增一并且图像形成速度的变量z被改变为高一个级别的速度时,设置为变量z的图像形成速度被改变为300mm/s。再次重复步骤s1306至步骤s1308的处理步骤使在生产率优先模式下的图像形成速度等于设置为变量z的图像形成速度,具体地,400mm/s。上限设置值为“+2”。此时,处理前进到步骤s1310,并且确定“+2”的上限设置值为上限值1802。
[0107]
在确定上限值1802之后,控制器200以与步骤s1304的处理步骤相同的方式将在图像质量优先模式下的图像形成速度设置为变量z(步骤s1311)。在设置变量z之后,控制器200将存储在ram 203中的下限设置值清除为“0”(步骤s1311)。控制器200从图4中所示的图
像形成装置100中可设置的速度选择最低图像形成速度(200mm/s)。控制器200将选择的最低图像形成速度与设置为变量z的图像形成速度进行比较(步骤s1313)。
[0108]
当最低图像形成速度等于或高于设置为变量z的图像形成速度时(步骤s1313:是),控制器200确定下限设置值为下限值1801(步骤s1321)。对于180gsm的基重,最低速度为200mm/s,并且图像形成速度的变量z为200mm/s。因此,确定“0”的下限设置值为下限值1801。
[0109]
当最低图像形成速度低于设置为变量z的图像形成速度时(步骤s1313:否),控制器200将下限设置值递减一(步骤s1314)。控制器200根据图4中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00中可设置的速度中的任一个将设置为变量z的图像形成速度改变为低一个级别的速度(步骤s1315)。控制器200在最低图像形成速度低于设置为变量z的图像形成速度的持续期内重复地执行步骤s1313至步骤s1315的处理步骤。
[0110]
当最低图像形成速度变得等于或高于设置为变量z的图像形成速度时(步骤s1313:否),控制器200确定已通过重复步骤s1313至步骤s1315的处理步骤更新的下限设置值为下限值1801(步骤s1321)。对于180gsm的基重,最低速度为200mm/s,并且设置为变量z的图像形成速度为200mm/s。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不执行步骤s1313至步骤s1315的处理步骤。
[0111]
在确定上限值1802和下限值1801之后,控制器200在显示器301上显示确定的上限值1802和确定的下限值1801(步骤s1322)。对于180gsm的基重,如图17中所例示的,“+2”被显示为上限值1802,并且“0”被显示为下限值1801。
[0112]
在操作模式是生产率优先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1301:否),控制器200确定上限值1802和下限值1801中的每一个为“0”(步骤s1331和s1332)。确定的上限值1802和确定的下限值1801显示在显示器301上(步骤s1322)。尽管“0”被显示为在生产率优先模式下的上限值1802和下限值1801,但是可以使用指示在生产率优先模式下按压图18的“+”按钮和
“‑”
按钮不生效的任何显示方式。
[0113]
如上所述设置上限值1802和下限值1801可以防止在用户改变图像形成速度时设置不能保证图像质量的图像形成速度。因此,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可以在对图像质量给予优先的情况下形成图像时维持图像质量的同时以提高的生产率执行图像形成操作。
[0114]
《第三实施例》
[0115]
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00和控制器200具有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00和控制器200的配置类似的配置,因此省略其描述。下面的描述讨论与根据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不同。
[0116]
在第一实施例中,“在图像质量优先模式下的图像形成速度”被显示为图10的片材设置改变画面中的可改变的项目,而不管操作模式被设置为图像质量优先模式和生产率优先模式中的哪一个。然而,在生产率优先模式下,“在图像质量优先模式下的图像形成速度”在形成图像时不使用。因此,在生产率优先模式下,即使当用户设置在图像质量优先模式下的图像形成速度时,也可能产生用户不期望的结果。这降低了可用性。
[0117]
在第三实施例中,在生产率优先模式下,不包括“在图像质量优先模式下的图像形成速度”作为片材设置改变画面中的可改变的项目。图19是用于图示片材设置改变画面的
显示设置处理的流程图。
[0118]
控制器200确定在图6的操作模式选择画面中是否通过用户模式键308选择了生产率优先模式(步骤s650)。当选择了生产率优先模式时(步骤s650:是),控制器200将存储在ram 203中的在图像质量优先模式下的图像形成速度的设置禁用标志的状态设置为on(步骤s651)。当选择了图像质量优先模式时(步骤s650:否),控制器200将在图像质量优先模式下的图像形成速度的设置禁用标志的状态设置为off(步骤s652)。在图像质量优先模式下的图像形成速度的设置禁用标志的状态存储在ram 203中。
[0119]
图20是用于图示片材设置改变画面的显示处理的流程图。
[0120]
控制器200进行等待直到经由图9的选择画面通过使用操作单元300选择了要改变设置的片材并且给予了显示片材设置改变画面的指令(步骤s700:否)。当给予了显示片材设置改变画面的指令时(步骤s700:是),控制器200检查存储在ram 203中的在图像质量优先模式下的图像形成速度的设置禁用标志的状态(s701)。
[0121]
当设置禁用标志的状态为on时(步骤s701:是),控制器200在显示器301上显示片材设置改变画面a(步骤s702)。图21是用于图示片材设置改变画面a的示例的图。片材设置改变画面a是移除了“在图像质量优先模式下的图像形成速度”的项目的图10的片材设置改变画面。当设置禁用标志的状态为off时(步骤s701:否),控制器200在显示器301上显示片材设置改变画面b(步骤s703)。片材设置改变画面b是图10的片材设置改变画面。
[0122]
利用上述处理,在生产率优先模式下,在片材设置改变画面中不显示“在图像质量优先模式下的图像形成速度”的项目,并且用于改变图像形成速度的设置值的输入被禁用。这可以防止可用性的降低。
[0123]
虽然已参考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要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要被赋予最广泛的解释,以便涵盖所有这样的变更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0124]
本技术要求2022年1月24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22-008457的权益,该日本专利申请no.2022-008457特此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技术特征: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形成部件,所述图像形成部件被配置为基于从多个模式选择的模式在片材上形成图像,所述多个模式具有不同的图像形成速度;存储器,所述存储器被配置为存储用于所述多个模式中包括的第一模式的第一数据、以及用于所述多个模式中包括的第二模式的第二数据,所述第一数据指示对于所述第一模式的片材的类型与图像形成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数据指示对于所述第二模式的片材的类型与图像形成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显示器;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片材的类型从所述第一数据确定用于所述第一模式的第一图像形成速度;基于片材的类型从所述第二数据确定用于所述第二模式的第二图像形成速度;在所述显示器上显示用于接收关于用于所述第二模式的与第一类型的片材对应的所述第二图像形成速度的改变的用户指令信息的画面;以及基于所述用户指令信息改变与所述第一类型的片材对应的所述第二图像形成速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图像形成部件包括:感光构件;光源,所述光源被配置为对所述感光构件进行曝光以在所述感光构件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部件,所述显影部件被配置为使所述感光构件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中间转印构件,所述感光构件上的图像要被转印到所述中间转印构件上;以及转印部件,所述转印部件被配置为在转印夹持部处将图像从所述中间转印构件转印到片材上,所述转印夹持部形成在所述转印部件与所述中间转印构件之间,并且其中所述感光构件的旋转速度基于图像形成速度进行控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图像形成部件包括:感光构件;光源,所述光源被配置为对所述感光构件进行曝光以在所述感光构件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部件,所述显影部件被配置为使所述感光构件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中间转印构件,所述感光构件上的图像要被转印到所述中间转印构件上;以及转印部件,所述转印部件被配置为在转印夹持部处将图像从所述中间转印构件转印到片材上,所述转印夹持部形成在所述转印部件与所述中间转印构件之间,并且其中片材经过所述转印夹持部的传送速度基于图像形成速度进行控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图像形成部件包括:感光构件;光源,所述光源被配置为对所述感光构件进行曝光以在所述感光构件上形成静电潜像;
显影部件,所述显影部件被配置为使所述感光构件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中间转印构件,所述感光构件上的图像要被转印到所述中间转印构件上;转印部件,所述转印部件被配置为在转印夹持部处将图像从所述中间转印构件转印到片材上,所述转印夹持部形成在所述转印部件与所述中间转印构件之间;以及定影部件,所述定影部件被配置为在传送片材的同时将图像定影在片材上,并且其中所述定影部件传送片材的片材传送速度基于图像形成速度进行控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数据中与所述第一类型的片材对应的所述第一图像形成速度高于所述第二数据中与所述第一类型的片材对应的所述第二图像形成速度,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数据中与所述第一类型的片材对应的所述第一图像形成速度不同于所述第一数据中与第二类型的片材对应的所述第一图像形成速度,所述第二类型不同于所述第一类型。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类型的片材的基重比所述第二类型的片材的基重轻。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数据中与第三类型的片材对应的所述第一图像形成速度等于所述第二数据中与所述第三类型的片材对应的所述第二图像形成速度,所述第三类型不同于所述第一类型和所述第二类型两者,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数据中与所述第三类型的片材对应的所述第二图像形成速度高于所述第二数据中与所述第一类型的片材对应的所述第二图像形成速度。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第三类型的片材的基重比所述第一类型的片材的基重轻。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数据中与所述第一类型的片材对应的所述第一图像形成速度高于所述第二数据中与所述第一类型的片材对应的所述第二图像形成速度,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数据中与所述第一类型的片材对应的所述第一图像形成速度高于所述第一数据中与第二类型的片材对应的所述第一图像形成速度,所述第二类型不同于所述第一类型。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数据中与第三类型的片材对应的所述第一图像形成速度等于所述第二数据中与所述第三类型的片材对应的所述第二图像形成速度,所述第三类型不同于所述第一类型和所述第二类型两者,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数据中与所述第三类型的片材对应的所述第二图像形成速度高于所述第二数据中与所述第一类型的片材对应的所述第二图像形成速度。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用户指令信息改变与所述第一类型的片材对应的所述第二图像形成速度,使得改变之后的所述第二图像形成速度在与所述第一类型对应的速度范围内。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用户指令信息改变与所述第一类型的片材对应的所述第二图像形成速度,使得防止改变之后的所
述第二图像形成速度超过速度范围的上限。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用户指令信息改变与所述第一类型的片材对应的所述第二图像形成速度,使得防止改变之后的所述第二图像形成速度下降到低于速度范围的下限。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片材的类型基于片材的基重来确定。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片材的类型基于片材的表面特性来确定。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还接收模式指令信息,并且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模式指令信息从所述多个模式选择模式。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当所述第一模式被选择时,所述画面被阻止显示在所述显示器上。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用户指令信息从多个图像形成速度选择与所述第一类型的片材对应的所述第二图像形成速度。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可选择作为与所述第一类型的片材对应的所述第二图像形成速度的所述多个图像形成速度不包括高于与所述第一类型的片材对应的所述第一图像形成速度的图像形成速度。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模式下,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比在所述第二模式下的生产能力高的生产能力。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形成单元,被配置为基于从多个模式选择的模式在片材上形成图像,所述多个模式具有不同的图像形成速度;存储器,被配置为存储用于所述多个模式中包括的第一模式的第一数据、以及用于所述多个模式中包括的第二模式的第二数据,所述第一数据指示对于所述第一模式的片材的类型与图像形成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数据指示对于所述第二模式的片材的类型与图像形成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显示器;以及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片材的类型从所述第一数据确定用于所述第一模式的第一图像形成速度;以及从所述第二数据确定用于所述第二模式的第二图像形成速度。模式的第二图像形成速度。模式的第二图像形成速度。
技术研发人员:水主村清治 町田拓哉 横山正志 西田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佳能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2023.01.20
技术公布日:2023/7/2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电动汽车的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数据资产成本计量系统和方法与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