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巴豆酰化修饰的PTBP1蛋白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7-29 阅读:149 评论:0

一种巴豆酰化修饰的ptbp1蛋白的应用
技术领域
1.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巴豆酰化修饰的ptbp1蛋白的应用。


背景技术:

2.结直肠癌(colo rectal cancer,crc)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针对crc发生发展机制进行靶向研究,对于制定精准治疗的策略及改善临床预后至关重要。但是,目前crc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
3.近年来,除了探索如何调控蛋白的表达量,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对蛋白功能的影响也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翻译后可以通过功能基团的共价添加、调节亚基的蛋白水解切割或整个蛋白质的降解,改变蛋白质的化学性质或造成结构的改变,来拓宽蛋白质功能。
4.巴豆酰化修饰是2011年首次报道的新型蛋白翻译后修饰,与肿瘤基因转录的调控关系密切。巴豆酰化是将巴豆酰基团转移到蛋白质赖氨酸残基上,有力地中和了被修饰蛋白赖氨酸残基的正电荷,使得染色质凝集、转录因子无法与dna结合,达到沉默基因的目的。组蛋白巴豆酰化能特异性地标记激活基因的增强子和转录起始位点,并激活基因调控元件,调控基因表达。而2017年首次报道的非组蛋白的巴豆酰化通常是在大分子复合物上进行,能够调节染色质重塑、细胞周期、dna损伤修复等,并且蛋白质巴豆酰化状态的异常能够导致肿瘤的发生。目前关于crc中巴豆酰化的研究并不多。有报道对crc组织中的巴豆酰化表达水平做过初步的研究,将肿瘤标本与邻近正常组织配对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赖氨酸巴豆酰化水平在crc组织中整体上调,然而多聚嘧啶区结合蛋白 1(ptbp1)巴豆酰化参与crc发病的机制尚未见报道,其关键蛋白并不明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解决赖氨酸巴豆酰化水平在crc组织中整体上调的关键蛋白不明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巴豆酰化修饰的ptbp1蛋白的应用,ptbp1蛋白可以通过可变剪切调控多种肿瘤的发病过程,本发明联合免疫沉淀方法对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进行筛选,发现ptbp1蛋白的巴豆酰化水平在crc组织中显著高表达,再通过常规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手段和细胞功能实验的方法进行鉴定,明确巴豆酰化修饰ptbp1蛋白能够作为一种新型特异的结直肠癌标志物。
6.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生物标志物的检测产品在制备辅助诊断、诊断或预后评判结直肠癌的产品中的用途,其中,所述生物标志物包括巴豆酰化修饰的ptbp1蛋白。
7.进一步地,巴豆酰化修饰的ptbp1蛋白为ptbp1蛋白中第266位赖氨酸的巴豆酰化修饰。
8.进一步地,所述制备辅助诊断、诊断或预后评判结直肠癌的产品包括试剂盒、试纸、试剂、引物、生物芯片、抗体、抗原或探针。
9.进一步地,所述检测产品包括试剂盒、试纸、试剂、引物、生物芯片、抗体、抗原或探针。
10.一种抑制生物标志物的产品在制备缓解、辅助治疗或治疗直肠癌的产品中的用途,其中,所述生物标志物包括巴豆酰化修饰的ptbp1蛋白。
11.进一步地,巴豆酰化修饰的ptbp1蛋白为ptbp1蛋白中第266位赖氨酸的巴豆酰化修饰。
12.进一步地,所述制备缓解、辅助治疗或治疗直肠癌的产品包括试剂盒、试纸、试剂、引物、生物芯片、抗体、抗原或探针。
13.进一步地,所述抑制生物标志物的产品包括试剂盒、试纸、试剂、引物、生物芯片、抗体、抗原或探针。
14.本发明所采用的巴豆酰化修饰的ptbp1蛋白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组织总蛋白提取:首先,收集crc患者离体肿瘤组织以及与其匹配的癌旁组织,根据样品量选择研磨珠的型号,将研磨珠与步骤s1取材的组织剪成小块后共同放入ep管中,并向ep管中加入裂解缓冲液,裂解缓冲液的体积为组织小块与研磨珠总体积4倍;然后,利用全自动快速样品低温冷冻研磨仪裂解至少3次;最后,在4
°
c温度条件下离心10 min,离心加速度为12000g,离心后取上清液备用;s2、ptbp1抗体与pierce蛋白a/g琼脂糖结合:首先,使用前先将pierce蛋白a/g琼脂糖树脂混匀,吸取20μl pierce蛋白a/g琼脂糖树脂于pierce配套的离心柱中,在4
°
c温度条件下离心1 min,离心加速度为1000g,弃掉流穿的液体,采用200μl 0.01 m1
×
交联缓冲液冲洗离心柱中的剩余物至少2次后备用;然后,采用1
×
交联缓冲液将ptbp1抗体溶液稀释到100μl、1:1000,将ptbp1抗体溶液加入1
×
交联缓冲液冲洗后的离心柱中,室温旋转混匀60 min,旋转混匀过程中注意混合物需要保持悬浮;最后,依次用100μl0.01m、300μl0.01m 1
×
交联缓冲液冲洗旋转混匀后的ptbp1抗体与pierce蛋白a/g琼脂糖结合物至少2次,留待后步使用;s3、交联结合的ptbp1抗体:首先,将2mg dss交联剂(辛二酸二琥珀酰亚胺酯)与217μl dmso(二甲基亚砜 )溶液混合均匀后制得浓度为25mm的10
×
溶液;然后,向混合液中继续加入dmso溶液,dmso溶液与混合液中 dss交联剂的体积比为9:1,制得浓度为2.5mm的dss交联剂稀释液;最后,向步骤s3制备的离心柱中依次加入2.5μl 20
×
交联缓冲液、9μl 浓度为2.5mm的dss交联剂稀释液以及超纯水,使混合液总体积为50μl,室温下旋转混匀1h,然后依次采用50μl洗脱缓冲液和100μl洗脱缓冲液交替循环冲洗三次,再采用200μl预冷的ip 裂解/洗涤缓冲液洗涤两次,制得组织蛋白物留待后步使用;s4、组织蛋白物预处理:首先,向离心柱中加入80μl对照琼脂糖树脂,离心并去除流穿液;其次,向离心柱中依次加入50μl浓度为0.1 m的na3po4、50μl浓度为0.15 m的nacl以及ph值为7.2的缓冲液,离心并弃掉流穿液;再次,称取1mg步骤s4制得的组织蛋白物加入离心柱中4℃温度条件下孵育1h,孵育过程中温和地翻转离心柱,使离心柱中的物料充分混匀;最后,在4℃温度条件下将离心柱中的物料离心处理1min,离心处理的加速度为1000g,弃去含有树脂的离心柱,保留流穿液体,制得组织蛋白液;s5、抗原免疫沉淀:首先,用ip裂解/洗涤缓冲液稀释步骤s4制得的预处理后的组
织蛋白液至混合液体积为600μl;其次,将混合液加至含有抗体-交联树脂的离心柱中,翻转混匀,4℃温度条件下过夜;再次,离心柱离心并保留流穿液体;最后,量取体积为200μl的ip裂解/洗涤缓冲液洗涤至少3次;s6、抗原洗脱:将离心柱置于一个新的收集管中,加50μl洗脱缓冲液室温孵育5 min,离心并收集流穿的液体;s7、sds-page分析的样品制备:经步骤s6洗脱后的样品中加入5
×
上样缓冲液至终浓度为1
×
,在95-100 ℃温度条件下孵育5 min,冷却至室温后备用;s8、分离胶和浓缩胶的配制:配制sds-page分离胶(即下层胶):用移液器将加入temed的分离胶溶液缓慢注入玻璃板内,预留灌注上层胶的空间(梳子齿长加1cm),加清水或浓度为70%的乙醇溶液覆盖,保持胶面平整,室温放置30~60min,待分离胶聚合后倒去表面的液体,制得分离胶;配制sds-page浓缩胶:量取浓度为5%的sds-page浓缩胶加入temed混匀,然后立即注入分离胶上端并立即插入梳子,室温中放置30~60min,待浓缩胶聚合后,缓慢拔出梳子,制得浓缩胶;s9、上样:采用ripa将各个蛋白样品的浓度调整为一致,然后按上样量需求计算称取的蛋白含量,并向称取的蛋白样品中加入5
×
上样缓冲液,蛋白样品与上样缓冲液的体积比为4:1,使上样缓冲液终浓度为1
×
;蛋白样品与1
×
上样缓冲液振荡混匀后放置于100℃金属浴中煮沸10min,待缓慢冷却至室温后,取20μl样品小心地加入凝胶加样孔内备用;s10、电泳:对凝胶加样孔内的样品进行电泳,电泳的起始电压为80v,直至上样缓冲液染料在分离胶部分浓缩为一条线,然后加大电压只110v,2h后上样缓冲液染料抵达分离胶底部,停止电泳,制得巴豆酰化修饰ptbp1蛋白凝胶样品。
15.进一步地,检测巴豆酰化修饰ptbp1蛋白凝胶样品包括以下步骤:a、恒流转膜:首先,裁剪pvdf膜的尺寸至不大于凝胶样品的尺寸,将裁剪后的pvdf膜用无水甲醇浸泡1 min;其次,剪裁10张与pvdf膜相同大小的滤纸,将裁剪后的滤纸置于预冷后的转膜缓冲液中浸泡2min;再次,轻轻撬开两层玻璃板,小心取出凝胶;最后,底层铺设5张滤纸,在5张滤纸的上方右下向上依次铺设凝胶和pvdf膜,再将剩余的5张滤纸铺设在pvdf膜的上方,精确对齐后用玻璃棒赶压气泡,于300ma条件下恒流转膜30 min;b、封闭及抗体标记:首先,取出步骤a恒流转膜后的pvdf膜,采用tbst清洗pvdf膜至少3次,每次5min,用封闭液室温摇床轻摇1h;其次,取清洗后的pvdf膜加入巴豆酰化抗体1:1000,2ml,4℃摇床轻摇过夜,制得巴豆酰化抗体修饰后的pvdf膜;再次,采用tbst清洗巴豆酰化抗体修饰后的pvdf膜至少3次,每次10min;最后,加入二抗并室温轻摇1h,并再次采用tbst清洗pvdf膜至少3次,每次10min;c、显色:在4℃温度条件下取出化学发光法检测试剂盒,静置至室温后将发光液a和发光液b按照体积比1:1混合,将混合后的发光液滴加到pvdf膜上,采集图像并保存;将采集的图像用imagej软件进行相对定量及统计分析,完成巴豆酰化修饰ptbp1蛋白的检测。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合成质粒模拟巴豆酰化修饰ptbp1蛋白,发现ptbp1的巴豆酰化修饰与crc的生长和转移有关,将巴豆酰化修饰ptbp1蛋白作为结直肠癌的标志物,可进一步为结直肠癌发病机制的研究、结直肠癌的诊断及预测病人预后提供新思路,也为结直肠癌的治
疗提供新的靶点。
附图说明
17.图1为ptbp1的巴豆酰化水平在crc组织中升高;图2为ptbp1巴豆酰化水平的roc曲线;图3为ptbp1巴豆酰化对结直肠细胞增殖的影响;图4 为ptbp1巴豆酰化对结直肠细胞迁移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19.一种巴豆酰化修饰ptbp1蛋白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组织总蛋白提取:首先,收集crc患者离体肿瘤组织以及与其匹配的癌旁组织,组织取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手术切除的离体结肠癌标本中取出小块(体积约0.3cm3)的结肠癌组织和与之匹配的癌旁组织(即离病灶最远端的组织),分离效果判断的一般标准是:癌组织中癌细胞应占比》60%。根据样品量选择研磨珠的型号,将研磨珠与步骤s1取材的组织剪成小块后共同放入ep管中,并向ep管中加入裂解缓冲液(由8 m尿素、1%蛋白酶抑制剂、3μm tsa和50 mm nam组成),裂解缓冲液的体积为组织小块与研磨珠总体积4倍;然后,利用全自动快速样品低温冷冻研磨仪裂解至少3次;最后,在4
°
c温度条件下离心10 min,离心加速度为12000g,离心后取上清液备用;s2、ptbp1抗体与pierce蛋白a/g琼脂糖结合:首先,使用前先将pierce蛋白a/g琼脂糖树脂混匀,吸取20μl pierce蛋白a/g琼脂糖树脂于pierce配套的离心柱中,在4
°
c温度条件下离心1 min,离心加速度为1000g,弃掉流穿的液体,采用200μl0.01m1
×
交联缓冲液冲洗离心柱中的剩余物至少2次后备用;然后,采用1
×
交联缓冲液将ptbp1抗体溶液稀释到100μl、1:1000,将ptbp1抗体溶液加入1
×
交联缓冲液冲洗后的离心柱中,室温旋转混匀60 min,旋转混匀过程中注意混合物需要保持悬浮;最后,依次用100μl 0.01m、300μl 0.01m 1
×
交联缓冲液冲洗旋转混匀后的ptbp1抗体与pierce蛋白a/g琼脂糖结合物至少2次,留待后步使用;s3、交联结合的ptbp1抗体:首先,将2mg dss交联剂与217μl dmso溶液混合均匀后制得浓度为25mm的10
×
溶液;然后,向混合液中继续加入dmso溶液,dmso溶液与混合液中 dss交联剂的体积比为9:1,制得浓度为2.5mm的dss交联剂稀释液;最后,向步骤s3制备的离心柱中依次加入2.5μl 20
×
交联缓冲液、9μl 浓度为2.5mm的dss交联剂稀释液以及超纯水,使混合液总体积为50μl,室温下旋转混匀1h,然后依次采用50μl洗脱缓冲液和100μl洗脱缓冲液交替循环冲洗三次,再采用200μl预冷的ip 裂解/洗涤缓冲液洗涤两次,制得组织蛋白物留待后步使用;s4、组织蛋白物预处理:首先,向离心柱中加入80μl对照琼脂糖树脂,离心并去除流穿液;其次,向离心柱中依次加入50μl浓度为0.1 m的na3po4、50μl浓度为0.15 m的nacl以及ph值为7.2的缓冲液,离心并弃掉流穿液;再次,称取1mg步骤s4制得的组织蛋白物加入离心柱中4℃温度条件下孵育1h,孵育过程中温和地翻转离心柱,使离心柱中的物料充分混匀;最后,在4℃温度条件
下将离心柱中的物料离心处理1min,离心处理的加速度为1000g,弃去含有树脂的离心柱,保留流穿液体,制得组织蛋白液;s5、抗原免疫沉淀:首先,用ip裂解/洗涤缓冲液稀释步骤s4制得的预处理后的组织蛋白液至混合液体积为600μl;其次,将混合液加至含有抗体-交联树脂的离心柱中,翻转混匀,4℃温度条件下过夜;再次,离心柱离心并保留流穿液体;最后,量取体积为200μl的ip裂解/洗涤缓冲液洗涤至少3次;s6、抗原洗脱:将离心柱置于一个新的收集管中,加50μl洗脱缓冲液室温孵育5 min,离心并收集流穿的液体;s7、sds-page分析的样品制备:经步骤s6洗脱后的样品中加入5
×
上样缓冲液至终浓度为1
×
,在95-100 ℃温度条件下孵育5 min,冷却至室温后备用;s8、分离胶和浓缩胶的配制:配制sds-page分离胶(即下层胶):用移液器将加入temed的分离胶溶液缓慢注入玻璃板内,预留灌注上层胶的空间(梳子齿长加1cm),加清水或浓度为70%的乙醇溶液覆盖,保持胶面平整,室温放置30~60min,待分离胶聚合后倒去表面的液体,制得分离胶;配制sds-page浓缩胶:量取浓度为5%的sds-page浓缩胶加入temed混匀,然后立即注入分离胶上端并立即插入梳子,室温中放置30~60min,待浓缩胶聚合后,缓慢拔出梳子,制得浓缩胶;s9、上样:采用ripa将各个蛋白样品的浓度调整为一致,然后按上样量需求计算称取的蛋白含量,并向称取的蛋白样品中加入5
×
上样缓冲液,蛋白样品与上样缓冲液的体积比为4:1,使上样缓冲液终浓度为1
×
;蛋白样品与1
×
上样缓冲液振荡混匀后放置于100℃金属浴中煮沸10min,待缓慢冷却至室温后,取20μl样品小心地加入凝胶加样孔内备用;剩余蛋白样本立即冻存于-80℃备用;s10、电泳:对凝胶加样孔内的样品进行电泳,电泳的起始电压为80v,直至上样缓冲液染料在分离胶部分浓缩为一条线,然后加大电压只110v,2h后上样缓冲液染料抵达分离胶底部,停止电泳,制得巴豆酰化修饰ptbp1蛋白凝胶样品。
20.进一步地,检测巴豆酰化修饰ptbp1蛋白凝胶样品包括以下步骤:a、恒流转膜:首先,裁剪pvdf膜的尺寸至不大于凝胶样品的尺寸,将裁剪后的pvdf膜用无水甲醇浸泡1 min;其次,剪裁10张与pvdf膜相同大小的滤纸,将裁剪后的滤纸置于预冷后的转膜缓冲液中浸泡2min;再次,轻轻撬开两层玻璃板,小心取出凝胶;最后,底层铺设5张滤纸,在5张滤纸的上方右下向上依次铺设凝胶和pvdf膜,再将剩余的5张滤纸铺设在pvdf膜的上方,精确对齐后用玻璃棒赶压气泡,于300ma条件下恒流转膜30 min;b、封闭及抗体标记:首先,取出步骤a恒流转膜后的pvdf膜,采用tbst清洗pvdf膜至少3次,每次5min,用封闭液(5%脱脂奶粉)室温摇床轻摇1h;其次,取清洗后的pvdf膜加入巴豆酰化抗体1:1000,2ml,4℃摇床轻摇过夜,制得巴豆酰化抗体修饰后的pvdf膜;再次,采用tbst清洗巴豆酰化抗体修饰后的pvdf膜至少3次,每次10min;最后,加入二抗并室温轻摇1h,并再次采用tbst清洗pvdf膜至少3次,每次10min;c、显色:在4℃温度条件下取出化学发光法检测试剂盒,静置至室温后将发光液a和发光液b按照体积比1:1混合,将混合后的发光液滴加到pvdf膜上,采集图像并保存;将采集的图像用imagej软件进行相对定量及统计分析,完成巴豆酰化修饰ptbp1蛋白的检测。如
图1所示,ptbp1的巴豆酰化水平在crc组织中升高。
21.评价ptbp1巴豆酰化水平的诊断效能:对crc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ptbp1巴豆酰化总体水平进行 roc 曲线效能分析,如图2所示,roc曲线下面积 aug为0.8100,标准误为0.072,95%置信区间为 0.6689~0.9511(p<0.001)。 通过roc曲线对ptbp1巴豆酰化水平的诊断效能进行分析,结果提示ptbp1巴豆酰化水平在诊断crc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作为crc的诊断标志物之一。
22.进一步地,ptbp1蛋白巴豆酰化修饰的有效位点是k266。
23.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依托timstof pro质谱仪对患者的结肠癌组织和配对的正常癌旁组织进行timstof pro ms/ms谱图分析,并采用pasef(同步累积连续碎裂)技术通过对被测样品离子的保留时间、质荷比、离子强度和离子淌度对肽段离子进行鉴定和定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胰酶消化后亲和富集巴豆酰化肽段;2、巴豆酰化泛抗体为基础的ptm富集;3、lc-ms/ms分析。
24.timstof pro ms/ms谱图的横轴表示质荷比(m/z),即分子量比上肽段电荷;纵轴表示离子峰的强度(intensity),已知赖氨酸分子量为146.19,算出相邻y离子质荷比偏差,减去赖氨酸残基约等于68,与巴豆酰基团68.02的分子量相吻合,故说明在这条肽段上的赖氨酸发生了巴豆酰化。经timstof pro ms/ms谱图鉴定,ptbp1 巴豆酰化主要修饰位点为蛋白第266号赖氨酸(k266)。
25.一种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巴豆酰化修饰ptbp1蛋白的应用,其中:巴豆酰化修饰ptbp1蛋白用于作为结直肠癌的标志物。
26.本具体实施方式中通过合成质粒模拟巴豆酰化修饰ptbp1蛋白,利用细胞功能实验揭示 ptbp1 的巴豆酰化修饰影响了结直肠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具体如下。
27.(1)、合成质粒并转染结直肠癌细胞模拟巴豆酰化修饰ptbp1蛋白为了明确ptbp1的k266这个位点巴豆酰化的作用,本具体实施方式构建一个k266谷氨酰胺突变体(k266q)作为蛋白质超巴豆酰化模拟物。将ptbp1过表达质粒转染hct116细胞作为wt对照组,将ptbp1
‑ꢀ
k266q质粒转染细胞,形成ptbp1巴豆酰化修饰升高组。
28.(2)、细胞集落形成实验处理好的实验组及对照组细胞经胰酶消化后重悬,计数。六孔板每孔接种1000个细胞。进行细胞集落形成实验,检测巴豆酰化对结直肠癌增殖能力的影响。接种好的细胞摇匀后轻放于培养箱中继续培养14天,显微镜下观察到大多数单个集落的细胞数大于50,弃上清,pbs洗涤细胞1次。4%多聚甲醛固定20min,0.1%结晶紫染色20min,pbs洗去染色液,晾干并拍照,用imagej软件计数细胞集落数,并进行统计分析,ptbp1巴豆酰化对结直肠细胞增殖的影响如图3所示。
29.(3)、细胞划痕实验预先用marker笔在六孔板背后均匀划5条横线,约每隔0.5~1cm划一道,横穿过孔。六孔板中加入各组细胞约5
×
105个/孔,药物处理或转染后汇合度约90%。进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巴豆酰化对结直肠癌迁移能力的影响。用20μl枪头比着直尺,垂直于背后的横线划痕。用pbs洗孔板3次,去除脱落的细胞,加入无血清培养基培养。0、24、48小时显微镜100倍
放大倍率下拍照。用imagej软件计算每个视野的划痕面积,计算划痕愈合率并进行统计分析,ptbp1巴豆酰化对结直肠细胞迁移的影响图4所示。24h划痕面积/0h划痕面积
×
100%=24h划痕愈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生物标志物的检测产品在制备辅助诊断、诊断或预后评判结直肠癌的产品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标志物包括巴豆酰化修饰的ptbp1蛋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巴豆酰化修饰的ptbp1蛋白为ptbp1蛋白中第266位赖氨酸的巴豆酰化修饰。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辅助诊断、诊断或预后评判结直肠癌的产品包括试剂盒、试纸、试剂、引物、生物芯片、抗体、抗原或探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产品包括试剂盒、试纸、试剂、引物、生物芯片、抗体、抗原或探针。5.一种抑制生物标志物的产品在制备缓解、辅助治疗或治疗直肠癌的产品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标志物包括巴豆酰化修饰的ptbp1蛋白。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巴豆酰化修饰的ptbp1蛋白为ptbp1蛋白中第266位赖氨酸的巴豆酰化修饰。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缓解、辅助治疗或治疗直肠癌的产品包括试剂盒、试纸、试剂、引物、生物芯片、抗体、抗原或探针。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制生物标志物的产品包括试剂盒、试纸、试剂、引物、生物芯片、抗体、抗原或探针。

技术总结
一种巴豆酰化修饰的PTBP1蛋白的应用,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解决赖氨酸巴豆酰化水平在CRC组织中整体上调的关键蛋白不明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联合免疫沉淀方法对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进行筛选,发现PTBP1蛋白的巴豆酰化水平在CRC组织中显著高表达,再通过常规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手段和细胞功能实验的方法进行鉴定,明确巴豆酰化修饰PTBP1蛋白能够作为一种新型特异的结直肠癌标志物,可进一步为结直肠癌发病机制的研究、结直肠癌的诊断及预测病人预后提供新思路,也为结直肠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技术研发人员:侯佳宜 王建青 张小慧 常海娇 高志英 曲剑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山西省中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4.10
技术公布日:2023/7/28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