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向阀密封圈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7-29
阅读:144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圈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单向阀密封圈。
背景技术:
2.单向阀是流体只能沿进水口流动,出水口介质却无法回流,俗称单向阀。单向阀又称止回阀或逆止阀。用于液压系统中防止油流反向流动,或者用于气动系统中防止压缩空气逆向流动。
3.单向阀通常由阀体、阀芯以及弹簧构成,在初始时阀体与阀芯之间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在使用时流体或者气体经过阀芯并克服弹簧力和摩擦力,使得阀芯移动,但是在阀芯移动时会对密封圈摩擦和造成挤压,使得密封圈变形,同时密封圈受到摩擦后会造成磨损,进而减少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向阀密封圈,在使用时不会因为受到挤压而变形,同时磨损程度小,进而增加了使用寿命。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向阀密封圈,包括第一密封层、第一密封层第三密封层以及第四密封层;所述第二密封层可转动卡设于第一密封层上,所述第三密封层位于第二密封层内且可转动卡设于第一密封层上,所述第四密封层可转动卡设于第三密封层上;所述第一密封层上设有第一防挤压组件,所述第一密封层与所述第三密封层之间设有缓冲组件,所述第四密封层底部设有第二防挤压组件;整个密封圈设置四层,起到良好的密封效果;在第一密封层受到挤压和摩擦时,通过第一防挤压组件进行缓冲,避免第一密封层收到挤压而变形,在第三密封层受到挤压时,第三密封层会向外扩展,使得环形转体以环形轴为转点进行转动,在保持第一密封层与第三密封层之间良好密封性的同时,避免第三密封层受到挤压变形,同时减少第三密封层的磨损程度;同时第三密封层上的第一波纹面和第二波纹面也起到一定的缓冲挤压作用,对第三密封层起到保护作用;第四密封层上设置的第二防挤压组件使得第四密封层在收到挤压时不易变形,同时通过加强筋保证受力均匀,且使得第四密封层不会受到挤压而倾斜;进而整个密封圈在使用时不仅密封性良好,同时密封圈不易变形,且磨损程度小,进而该密封圈的使用寿命高。
6.具体的,所述第一防挤压组件包括设于第一密封层上的第一开槽、固定设于第一开槽上的支撑体、设于支撑体上的密封圈。
7.具体的,所述支撑体上环体、下环体,所述上环体上设有呈圆周等距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开口,所述下环体上设有呈圆周等距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开口;所述密封圈的外表面呈弧形设置。
8.具体的,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固定设于第一密封层上的环形轴、一端可转动设于环形轴上且另一端与第三密封层抵触设置的环形转体;所述环形转体上设有第一弧面;所述缓冲组件设有多组。
9.具体的,所述第二防挤压组件包括设于第四密封层底部的多个第二开槽、固定设于第二开槽处的加强筋。
10.具体的,所述第三密封层上设有第一波纹面和第二波纹面,所述第一波纹面设于第三密封层与第二密封层的连接处,所述第二波纹面设于第三密封层的内壁上。
11.具体的,所述第四密封层上设有外塔型面,所述第四密封层的内壁上设有内塔型面。
12.具体的,所述第四密封层上还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上设有第二弧面;所述第二密封层上设有第三开槽,所述连接环位于所述第三开槽内。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整个密封圈设置四层,起到良好的密封效果;在使用时,第一密封层受到挤压和摩擦时,通过第一防挤压组件进行缓冲,避免第一密封层收到挤压而变形,在第三密封层受到挤压时,第三密封层会向外扩展,使得环形转体以环形轴为转点进行转动,在保持第一密封层与第三密封层之间良好密封性的同时,避免第三密封层受到挤压变形,同时减少第三密封层的磨损程度;同时第三密封层上的第一波纹面和第二波纹面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进而对第三密封层进行保护作;第四密封层上设置的第二防挤压组件使得第四密封层在收到挤压时不易变形,同时通过加强筋保证受力均匀,且使得第四密封层不会受到挤压而倾斜;进而整个密封圈在使用时不仅密封性良好,同时密封圈不易变形,且磨损程度小,进而该密封圈的使用寿命高。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视图;
18.图3为图2中的a-a线剖视图;
19.图4为图3中的a处放大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下视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体的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23.图8为图7中的a-a线结构剖视图。
24.图中:1、第一密封层;2、第二密封层;3、第三密封层;4、第四密封层;5、第一防挤压组件;6、缓冲组件;7、第二防挤压组件;51、第一开槽;52、支撑体;53、密封圈;521、上环体;522、下环体;523、第一开口;524、第二开口;61、环形轴;62、环形转体;621、第一弧面;71、第二开槽;72、加强筋;31、第一波纹面;32、第二波纹面;41、外塔型面;42、内塔型面;43、连接环;431、第二弧面;21、第三开槽。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6.如图1-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单向阀密封圈,包括第一密封层1、第一密
封层2第三密封层3以及第四密封层4;所述第二密封层2可转动卡设于第一密封层1上,所述第三密封层3位于第二密封层2内且可转动卡设于第一密封层1上,所述第四密封层4可转动卡设于第三密封层3上;所述第一密封层1上设有第一防挤压组件5,所述第一密封层1与所述第三密封层3之间设有缓冲组件6,所述第四密封层4底部设有第二防挤压组件7;整个密封圈设置四层,起到良好的密封效果;在第一密封层1受到挤压和摩擦时,通过第一防挤压组件5进行缓冲,避免第一密封层1收到挤压而变形,在第三密封层3受到挤压时,第三密封层3会向外扩展,使得环形转体62以环形轴61为转点进行转动,在保持第一密封层1与第三密封层3之间良好密封性的同时,避免第三密封层3受到挤压变形,同时减少第三密封层3的磨损程度;同时第三密封层3上的第一波纹面31和第二波纹面32也起到一定的缓冲挤压作用,对第三密封层3起到保护作用;第四密封层4上设置的第二防挤压组件7使得第四密封层4在收到挤压时不易变形,同时通过加强筋72保证受力均匀,且使得第四密封层4不会受到挤压而倾斜;进而整个密封圈在使用时不仅密封性良好,同时密封圈不易变形,且磨损程度小,进而该密封圈的使用寿命高。
27.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防挤压组件5包括设于第一密封层1上的第一开槽51、固定设于第一开槽51上的支撑体52、设于支撑体52上的密封圈53;支撑体52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避免密封圈53受到挤压变形,进而也起到保护作用。
28.如图6所示,所述支撑体52上环体521、下环体522,所述上环体521上设有呈圆周等距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开口523,所述下环体522上设有呈圆周等距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开口524;所述密封圈53的外表面呈弧形设置;上环体521与下环体522呈锥型设置,起到支撑作用,同时第一开口523和第二开口524使得支撑体52有一定的形变空间;密封圈53弧形设置,避免受到磨损,进而增加使用寿命。
29.如图4所示,所述缓冲组件6包括固定设于第一密封层1上的环形轴61、一端可转动设于环形轴61上且另一端与第三密封层3抵触设置的环形转体62;所述环形转体62上设有第一弧面621;所述缓冲组件6设有多组;在第三密封层3受到挤压时,第三密封层3向外扩展,使得环形转体62转动,环形转体62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第三密封层3过度变形,进而保证密封性良好。
30.如图5所示,所述第二防挤压组件7包括设于第四密封层4底部的多个第二开槽71、固定设于第二开槽71处的加强筋72;多个第二开槽71使得第四密封层4不易变形,同时多个加强筋72的设置使得第四密封层4在变形时均匀受力,并且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避免第四密封层4在受到挤压时由于受力不均匀而导致倾斜的问题,进而起到良好的密封效果。
31.如图3所示,所述第三密封层3上设有第一波纹面31和第二波纹面32,所述第一波纹面31设于第三密封层3与第二密封层2的连接处,所述第二波纹面32设于第三密封层3的内壁上;第一波纹31面和第二波纹面32起到保护作用,避免第三密封层3受到压力而变形,同时减少磨损,增加使用寿命。
32.如图3所示,所述第四密封层4上设有外塔型面41,所述第四密封层4的内壁上设有内塔型面42;外塔型面41和内塔型面42的设置使得第四密封层4不会受到挤压变形,同时密封性良好;并且内塔型面42的设置避免杂质进入,使得单向阀正常工作,同时减少第四密封层4的磨损,增加使用寿命。
33.如图3所示,所述第四密封层上还设有连接环43,所述连接环43上设有第二弧面
431;所述第二密封层2上设有第三开槽21,所述连接环43位于所述第三开槽21内;连接环43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受到挤压而变形。
34.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35.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单向阀密封圈,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密封层(1)、第二密封层(2)第三密封层(3)以及第四密封层(4);所述第二密封层(2)可转动卡设于第一密封层(1)上,所述第三密封层(3)位于第二密封层(2)内且可转动卡设于第一密封层(1)上,所述第四密封层(4)可转动卡设于第三密封层(3)上;所述第一密封层(1)上设有第一防挤压组件(5),所述第一密封层(1)与所述第三密封层(3)之间设有缓冲组件(6),所述第四密封层(4)底部设有第二防挤压组件(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向阀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挤压组件(5)包括设于第一密封层(1)上的第一开槽(51)、固定设于第一开槽(51)上的支撑体(52)、设于支撑体(52)上的密封圈(5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向阀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52)上环体(521)、下环体(522),所述上环体(521)上设有呈圆周等距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开口(523),所述下环体(522)上设有呈圆周等距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开口(524);所述密封圈(53)的外表面呈弧形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向阀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6)包括固定设于第一密封层(1)上的环形轴(61)、一端可转动设于环形轴(61)上且另一端与第三密封层(3)抵触设置的环形转体(62);所述环形转体(62)上设有第一弧面(621);所述缓冲组件(6)设有多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向阀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挤压组件(7)包括设于第四密封层(4)底部的多个第二开槽(71)、固定设于第二开槽(71)处的加强筋(7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向阀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密封层(3)上设有第一波纹面(31)和第二波纹面(32),所述第一波纹面(31)设于第三密封层(3)与第二密封层(2)的连接处,所述第二波纹面(32)设于第三密封层(3)的内壁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向阀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密封层(4)上设有外塔型面(41),所述第四密封层(4)的内壁上设有内塔型面(4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向阀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密封层上还设有连接环(43),所述连接环(43)上设有第二弧面(431);所述第二密封层(2)上设有第三开槽(21),所述连接环(43)位于所述第三开槽(21)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向阀密封圈,包括第一密封层、第一密封层第三密封层以及第四密封层;所述第二密封层可转动卡设于第一密封层上,所述第三密封层位于第二密封层内且可转动卡设于第一密封层上,所述第四密封层可转动卡设于第三密封层上;所述第一密封层上设有第一防挤压组件,所述第一密封层与所述第三密封层之间设有缓冲组件,所述第四密封层底部设有第二防挤压组件;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不会因为受到挤压而变形,同时磨损程度小,进而增加了使用寿命。用寿命。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李跃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佳科橡塑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8
技术公布日:2023/7/28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一种地质资源标记装置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雾化芯、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