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石墨导热聚热盘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7-30 阅读:137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墨制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石墨导热聚热盘。


背景技术:

2.石墨制品具有吸附性好、导热性好、传热快、加热均匀、环保、健康、无放射性污染、耐高温的优点,导热板盘可以引导燃气灶的火苗均匀燃烧,预防锅底变黑。传统的导热盘由强化铝合金板制作而成,就是单纯的一个铝合金皮,可以保护珐琅锅的锅底不被烧黑。蒸饭和炒菜时分别垫在锅具下面可以防止糊锅,及能蒸饭又能炒菜,可以当做简易的烤肉煎盘。
3.导热盘的缺点是浪费燃料,过大的导热板会反射温度;不适合一体式炉头长时间加热,蒸饭时间会延长,炒菜虽然不易糊锅,但火力也会变弱。同时传统的导热盘在使用时还存在诸多缺陷,这些缺陷集中在:首先,传统的导热盘采用金属制成,在使用时金属制品吸热快,同时散热也快,虽然在开火短时间内能够快速实现导热盘制热,但是在使用时发现,到烧火作业的中后期阶段,传统的金属导热盘的弊端开始出现,集中体现在整体收热不均匀,主要集中在火苗中心位置聚热,导致烧蒸煮作业过程中热源相对集中,金属导热盘远离火源的位置温度低于近火源位置的温度,这一现象需要天然气在燃烧过程中消耗更多的能量保持导热盘的稳定供热,甚至需要开启更大的火源来控制作业温度,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导热节能的效率降低;其次,传统的金属导热盘的底面和顶面一般设置相同结构的凹槽或者凸起,在使用时,一般不区分正面和反面,具体操作时,将导热盘直接放置在火源上方,当锅体放置后需要对食品实施加工作业,加工作业运行时势必会对锅体实施移动,因传统的导热盘双面均缺少与煤气灶的锅底制成支架配套的装置,导致锅体移动过程中导热盘出现晃动甚至脱离,造成比必要的麻烦,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不同厂家的天然气灶上部的锅体底部制成爪型号不易,长短不齐;再次,传统的导热盘在使用时标榜可以做简易的烤肉煎盘使用,但是由于长期不分正反面的使用,金属材质的导热盘表面会粘连角度的污垢,是不能直接使用的,即使存在区分正反面使用的方式,由于长期炙烤,需要对正面进行较为麻烦的清洗作业才能使用,并且使用时由于顶面缺少限位和凹槽装置,导致炉灶周边卫生状况下降。
4.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和运行效率高,使用方便,稳定放置,节省资源,受热均匀,保温效果明显,不会过度热量散失,不影响烹饪温度,受热后能耗散失率低,结构巧妙,功能多样,连接稳定,方便取放,克服石墨制品升温慢的缺陷,升温后温度长时间保持和不易散失,能充分利用预热效果,预热保温效果明显的多功能石墨导热聚热盘,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和运行效率高,使用方便,稳定放置,节省资源,受热均匀,保温效果明显,不会过度热量散失,不影响烹饪温度,受热后能耗散失率低,结构巧妙,功能多样,连接稳定,方便取放,克服石墨制品升
温慢的缺陷,升温后温度长时间保持和不易散失,能充分利用预热效果,预热保温效果明显的多功能石墨导热聚热盘,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功能石墨导热聚热盘,包括盘体,所述的盘体是整体采用石墨制成的圆形片状结构,在盘体的正面顶部开设有顶部扩展槽,在顶部扩展槽内套装有采用石墨制成的多功能扩展石磨盘,在多功能扩展石磨盘的顶面开设有工作层限位槽,在工作层限位槽的底部表面设置有不粘涂层,在盘体的背面设置有多用限位固定槽组,多用限位固定槽组是由槽体长度逐渐增加的第一限位固定槽、第二限位固定槽以及第三限位固定槽组成的。
7.所述的顶部扩展槽为圆柱形槽状结构,多功能扩展石磨盘为圆形片状结构,顶部扩展槽的内径与多功能扩展石磨盘的外径相配合,在外露于顶部扩展槽槽顶面外侧的多功能扩展石磨盘侧壁设置有抓槽,该抓槽至少为两个,并均等分布在多功能扩展石磨盘的侧面圆周方向上。
8.所述的工作层限位槽为圆柱形槽状结构,工作层限位槽的槽深为2毫米,工作层限位槽的内径不大于多功能扩展石磨盘的直径,不粘涂层设置在工作层限位槽槽底的顶面。
9.所述的第一限位固定槽、第二限位固定槽以及第三限位固定槽均为四个,十二个固定槽均等分布在盘体背面的圆周方向上,每个固定槽的内侧均朝向盘体的圆心位置,第一限位固定槽的长度不大于第二限位固定槽的长度,第二限位固定槽的长度不大于第三限位固定槽的长度,第三限位固定槽的长度不大于盘体的半径。
10.所述的第三限位固定槽外侧的盘体上纵向开设有螺杆安装孔,螺杆安装孔内自下而上安装有螺杆,螺杆的顶部套装有取放固定片,取放固定片的上部安装与螺杆相配合的螺母,在螺母一侧的取放固定片上开设有取放槽孔,取放槽孔与外置的取放手持片上的支撑轴相配合。
11.所述的顶部扩展槽的槽深为2毫米,多功能扩展石磨盘的厚度为4毫米,盘体的外表面整体包裹有特氟龙不粘涂层。
12.所述的不粘涂层采用特氟龙不粘涂层制成。
13.所述的第一限位固定槽、第二限位固定槽以及第三限位固定槽的槽深均为0.5毫米。
14.所述的取放固定片为四个,四个取放固定片均等分布在盘体侧壁,盘体的厚度为4至5毫米。
15.所述的取放手持片的底部设置有与盘体外壁相配合的支撑限位块。
16.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积极效果:首先,本产品采用石墨支撑,具有石墨制品的全部优点,导热均匀,储热效果明显,虽然石墨制片导热前期需要较长的时间,但是产品整体在不使用多功能扩展石磨盘时中部厚度较薄,能够快速吸热起到传到热量的目的,利用产品自身的结构特征克服了石墨自身的缺陷,导热性好、传热快、加热均匀、环保、健康、无放射性污染、耐高温,并且整体热量传导过程中能够在中后期节省天然气资源,整体热量不会快速散失损耗,使用较小的火源即可实现食物的烹饪,节省了资源,导热节能的效率明显,整体导热后石墨的晶体结构相互作用保持热能不损耗;其次,本产品区分正面和背面使用,在外部设置有特氟龙不粘涂层,产品周身被特氟龙不粘涂层包裹,增强了自身的使用寿命,同时能够保持整洁,更为重要的时,在产品的背面底部设置了不同槽长的限位固定槽,用于
与不同天然气灶上部支撑爪配合,加强了盘体使用过程中稳定性,不会滑落;再次,本产品在使用时,为了增强产品的稳定性,独特设计了多功能扩展石磨盘,在不进行扩展烤肉或者煎烤作业时,多功能扩展石磨盘不适用,此时盘体的顶部在传统使用方式下需要与锅底接触,长时间使用势必会造成磨损和污渍堆积,本产品在实施烤肉或者煎烤作业时才会将多功能扩展石磨盘安装,安装后利用工作层限位槽的限位对烤肉或者煎烤作业物品实施限位阻挡,并添加油料等调味物品,不会溢出,保持了厨房环境的整洁,同时,在传统烹饪需要对锅底支撑时,顶部扩展槽能够降低盘体中部的厚度,起到快速升温的效果。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多功能扩展石磨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多功能扩展石磨盘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多功能扩展石磨盘和取放固定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多功能扩展石磨盘和取放固定片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24.图8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多功能扩展石磨盘和取放固定片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25.图9为本实用新型图6中a-a截面结构示意图。
26.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取放手持片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如图1、2、3、4、5、6、7、8、9、10所示,一种多功能石墨导热聚热盘,包括盘体1,所述的盘体1是整体采用石墨制成的圆形片状结构,在盘体1的正面顶部开设有顶部扩展槽2,在顶部扩展槽2内套装有采用石墨制成的多功能扩展石磨盘6,在多功能扩展石磨盘6的顶面开设有工作层限位槽13,在工作层限位槽13的底部表面设置有不粘涂层7,在盘体1的背面设置有多用限位固定槽组,多用限位固定槽组是由槽体长度逐渐增加的第一限位固定槽3、第二限位固定槽4以及第三限位固定槽5组成的。所述的顶部扩展槽2为圆柱形槽状结构,多功能扩展石磨盘6为圆形片状结构,顶部扩展槽2的内径与多功能扩展石磨盘6的外径相配合,在外露于顶部扩展槽2槽顶面外侧的多功能扩展石磨盘6侧壁设置有抓槽,该抓槽至少为两个,并均等分布在多功能扩展石磨盘6的侧面圆周方向上。
28.所述的工作层限位槽13为圆柱形槽状结构,工作层限位槽13的槽深为2毫米,工作层限位槽13的内径不大于多功能扩展石磨盘6的直径,不粘涂层7设置在工作层限位槽13槽底的顶面。所述的第一限位固定槽3、第二限位固定槽4以及第三限位固定槽5均为四个,十二个固定槽均等分布在盘体1背面的圆周方向上,每个固定槽的内侧均朝向盘体1的圆心位置,第一限位固定槽3的长度不大于第二限位固定槽4的长度,第二限位固定槽4的长度不大于第三限位固定槽5的长度,第三限位固定槽5的长度不大于盘体1的半径。所述的第三限位固定槽5外侧的盘体1上纵向开设有螺杆安装孔12,螺杆安装孔12内自下而上安装有螺杆11,螺杆11的顶部套装有取放固定片8,取放固定片8的上部安装与螺杆11相配合的螺母9,在螺母9一侧的取放固定片8上开设有取放槽孔10,取放槽孔10与外置的取放手持片16上的
支撑轴14相配合。
29.所述的顶部扩展槽2的槽深为2毫米,多功能扩展石磨盘6的厚度为4毫米,盘体1的外表面整体包裹有特氟龙不粘涂层。所述的不粘涂层7采用特氟龙不粘涂层制成。所述的第一限位固定槽3、第二限位固定槽4以及第三限位固定槽5的槽深均为0.5毫米。所述的取放固定片8为四个,四个取放固定片8均等分布在盘体1侧壁,盘体1的厚度为4至5毫米。所述的取放手持片16的底部设置有与盘体1外壁相配合的支撑限位块15。
30.本产品在使用时,与传统的金属导热盘存在本质区别,产品整体主体部件盘体1、多功能扩展石磨盘6均采用石墨制成,在盘体1的正面顶部开设有顶部扩展槽2,在使用时,通过加热后,顶部扩展槽2的下方位置为火源接触位置,此处整体厚度较小,能够对该部分首先加热,并利用石墨导热速度块的特点,进一步将热量快速传统至整体本体,与传统的金属辐射加热方式不同,本产品利用结构特征克服石墨开始预热速度慢的缺点,设计巧妙,同时节省主体部分的石墨耗材。
31.在石墨收热后,内部的晶体结构之间互相作用,将热量迅速传导至盘体1整体位置,同时,在盘体收热后,其整体局部和全部位置的温度时均匀热布局热量的,与传统的金属导热盘的进火源位置温度高、周边温度低存在明显不同,因此在使用时,能够对锅体底部实施一个整体的均匀加热机构,能够更好的促使烹饪过程中温度的均衡,保证烹饪效果。
32.为了满足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本产品在本体背面设置了第一限位固定槽3、第二限位固定槽4以及第三限位固定槽5,十二个固定槽均等分布在盘体1背面的圆周方向上,每相同规格的四个限位固定槽均呈现十字结构分布,与不同型号的燃气灶的上部支撑爪相互配合,起到稳定支撑的效果,同时也减少了石墨材料的使用。
33.多功能扩展石磨盘6在实施煎烤或者烤肉作业时才会使用,平时不参与对烹饪过程中锅体底部的支撑,能够保持独立的清洁度,顶部扩展槽2与多功能扩展石磨盘6配合,在安装后,工作层限位槽13的底部与盘体1的顶面仍能保持平齐,避免整体石墨导热盘厚度过大造成的资源能源浪费,同时也能提供煎烤或者烧烤作业时食物的限位,添加调味品时不会溢出。
34.为了加强产品的实用性,作为本产品的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使用时可以添加取放固定片8,利用外部的取放手持片16上的支撑轴14与取放固定片8上开设的取放槽孔10配合将本体顺利取放,为了保证石墨制品的牢固性,产品在石墨制品上开设螺杆安装孔12,连接部位通过两个螺杆安装孔12安装螺杆11的方式与上部的螺母9实施固定连接,保证石墨制品与外部取放固定片8之间的不同材质的连接,螺杆11的安装方式为螺杆头部在底部,螺杆的螺纹在顶部,保证安装后本体1的底部为平齐结构,不会影响支撑操作,提高了实用性,同时更为重要的时,手持片16的底部设置有与盘体1外壁相配合的支撑限位块15,在实施取放作业时,能够对本体侧壁实施支撑,保证产品不会因角度杠杆作用导致螺杆安装孔12受力不均匀,支撑轴14的设置可为倾斜结构,保证对取放槽孔能够具有限位支撑的作用。
35.产品整体尺寸通过精确设计,特别是厚度方面,顶部扩展槽2的槽深为2毫米,多功能扩展石磨盘6的厚度为4毫米,盘体1的外表面整体包裹有特氟龙不粘涂层。盘体1的厚度为4至5毫米。在使用时,既能保证在节能环境下快速升温,同时又能保证温度的传导均匀,后期使用时锅体均匀收热,不会出现传统金属导热盘的诸多缺陷,具有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石墨导热聚热盘,包括盘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盘体(1)是整体采用石墨制成的圆形片状结构,在盘体(1)的正面顶部开设有顶部扩展槽(2),在顶部扩展槽(2)内套装有采用石墨制成的多功能扩展石磨盘(6),在多功能扩展石磨盘(6)的顶面开设有工作层限位槽(13),在工作层限位槽(13)的底部表面设置有不粘涂层(7),在盘体(1)的背面设置有多用限位固定槽组,多用限位固定槽组是由槽体长度逐渐增加的第一限位固定槽(3)、第二限位固定槽(4)以及第三限位固定槽(5)组成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石墨导热聚热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部扩展槽(2)为圆柱形槽状结构,多功能扩展石磨盘(6)为圆形片状结构,顶部扩展槽(2)的内径与多功能扩展石磨盘(6)的外径相配合,在外露于顶部扩展槽(2)槽顶面外侧的多功能扩展石磨盘(6)侧壁设置有抓槽,该抓槽至少为两个,并均等分布在多功能扩展石磨盘(6)的侧面圆周方向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石墨导热聚热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层限位槽(13)为圆柱形槽状结构,工作层限位槽(13)的槽深为2毫米,工作层限位槽(13)的内径不大于多功能扩展石磨盘(6)的直径,不粘涂层(7)设置在工作层限位槽(13)槽底的顶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石墨导热聚热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限位固定槽(3)、第二限位固定槽(4)以及第三限位固定槽(5)均为四个,十二个固定槽均等分布在盘体(1)背面的圆周方向上,每个固定槽的内侧均朝向盘体(1)的圆心位置,第一限位固定槽(3)的长度不大于第二限位固定槽(4)的长度,第二限位固定槽(4)的长度不大于第三限位固定槽(5)的长度,第三限位固定槽(5)的长度不大于盘体(1)的半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石墨导热聚热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限位固定槽(5)外侧的盘体(1)上纵向开设有螺杆安装孔(12),螺杆安装孔(12)内自下而上安装有螺杆(11),螺杆(11)的顶部套装有取放固定片(8),取放固定片(8)的上部安装与螺杆(11)相配合的螺母(9),在螺母(9)一侧的取放固定片(8)上开设有取放槽孔(10),取放槽孔(10)与外置的取放手持片(16)上的支撑轴(14)相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石墨导热聚热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部扩展槽(2)的槽深为2毫米,多功能扩展石磨盘(6)的厚度为4毫米,盘体(1)的外表面整体包裹有特氟龙不粘涂层。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石墨导热聚热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粘涂层(7)采用特氟龙不粘涂层制成。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石墨导热聚热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限位固定槽(3)、第二限位固定槽(4)以及第三限位固定槽(5)的槽深均为0.5毫米。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石墨导热聚热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取放固定片(8)为四个,四个取放固定片(8)均等分布在盘体(1)侧壁,盘体(1)的厚度为4至5毫米。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石墨导热聚热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取放手持片(16)的底部设置有与盘体(1)外壁相配合的支撑限位块(1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石墨导热聚热盘,盘体是整体采用石墨制成的圆形片状结构,在盘体的正面顶部开设有顶部扩展槽,在顶部扩展槽内套装有采用石墨制成的多功能扩展石磨盘,在多功能扩展石磨盘的顶面开设有工作层限位槽,在工作层限位槽的底部表面设置有不粘涂层,在盘体的背面设置有多用限位固定槽组,多用限位固定槽组是由槽体长度逐渐增加的第一限位固定槽、第二限位固定槽以及第三限位固定槽组成的;能够快速吸热起到传到热量的目的,节省了资源,导热节能的效率明显,整体导热后石墨的晶体结构相互作用保持热能不损耗,背面底部设置了不同槽长的限位固定槽,用于与不同天然气灶上部支撑爪配合,加强了盘体使用过程中稳定性,添加油料等调味物品,不会溢出,保持了厨房环境的整洁。了厨房环境的整洁。了厨房环境的整洁。


技术研发人员:余红伟 余沛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宝丰县天伟石墨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7
技术公布日:2023/7/28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