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化炉气体管道耐火内衬浇筑工艺及设备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01 阅读:178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气化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气化炉气体管道耐火内衬浇筑工艺及设备。


背景技术:

2.气化炉是煤气化的主要设备之一,此设备将煤作为气化燃料进行可燃气体制造的炉子,由于炉内处于长期高温环境,因此炉内铺设有耐火砖等作为炉膛内衬,气体管道作为气化炉气体主要出口,其工况与炉内近似,而为避免出口的高温气体直接对管壁损伤,以达到对管壁隔热并降低管壁温度,阻止热量损失的问题,气体管道内壁会做耐火内衬处理,内衬主要由耐火浇注料浇筑而成,现有浇筑方式多为在管道内部支模,随后再进行逐步浇筑等工序才能够完成内衬浇筑。
3.此种方式虽能够浇筑成内衬,但此种方式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依旧存在有不足之处,如现有技术缺乏层铺机构,从而导致管道内衬在浇筑过程中,会有浇注料不能均匀填充,从而导致浇注料后续振捣后其浇筑深度会大幅下降,以至于还需再次额外补充浇注料的问题,而为了避免此类问题发生,因此提出一种气化炉气体管道耐火内衬浇筑工艺及设备来对其问题进行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化炉气体管道耐火内衬浇筑工艺及设备,解决了气化炉气体管道内衬在浇筑过程中会有浇注料不能均匀填充,以至于浇注料振捣后还需额外加注物料的问题。
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气化炉气体管道耐火内衬的浇筑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浇筑前,预先在塑模罩的外表面和环形托盘的顶部进行覆膜,以便后续脱模,随后利用吊装设备将需浇筑内衬的管道试件进行吊装,并利用若干个导向架组成的限位导向将管道试件居中落座于环形托盘的顶部,随后利用软管将现场输送泵与连接口对接,随后启动现场输送泵进行耐火浇注料供料;s2、浇筑时,在现场输泵将耐火浇注料输送至浇筑管内部的同时,启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启动后其输出轴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转动带动第一主齿轮转动,第一主齿轮转动后会与第一从齿轮啮合,并使第一从齿轮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转动带动第二主齿轮转动,第二主齿轮转动会通过与第二从齿轮啮合带动圆环罩联动旋转,圆环罩旋转时通过两个l型固定杆带动环形托盘整体转动,环形托盘转动会承载管道试件旋转,环形托盘旋转时其与塑模罩组成的夹层会被浇筑管进行环形浇筑;s3、转动轴转动过程中还会同时带动螺纹杆旋转,螺纹杆旋转时其表面的螺纹套会通过滑槽板和滑动块的限位导向配合,而联动携带浇筑管缓慢上升环形浇筑;s4、转动轴旋转过程中其表面的第三主齿轮会与其一同旋转,第三主齿轮旋转后
会与第三从齿轮啮合并带动第三从齿轮进行转动,第三从齿轮转动带动转动辊转动,转动辊带动第一皮带轮转动,第一皮带轮通过与皮带和第二皮带轮的传动配合联动内多边形套筒转动,内多边形套筒转动带动其内部的多边形活动杆旋转,多边形活动杆旋转带动搅拌叶片转动,搅拌叶片转动对浇筑的耐火料进行均匀化摊铺;s5、螺纹套在携带浇筑管上升对管道试件内腔进行环形层层浇筑时,螺纹套还会通过支撑板联动多边形活动杆上升,随着多边形活动杆与浇筑管的同步上升,多边形活动杆表面的搅拌叶片能够将层层浇筑的浇注料进行均匀摊铺。
6.优选的,s2中第一主齿轮直径大于第一从齿轮,相应环形托盘转速大于转动轴和螺纹杆转速。
7.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气化炉气体管道耐火内衬浇筑设备,包括固定底板和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固定设置于固定底板的顶部,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固定圆盘,所述固定圆盘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塑模罩,所述固定圆盘的外表面转动设置有环形托盘,所述环形托盘的顶部放置有管道试件,所述转动轴与环形托盘之间设置有环注机构,所述转动轴与塑模罩之间设置有递升机构,所述递升机构与塑模罩之间设置有分铺机构。
8.优选的,所述环注机构包括异形固定杆,所述异形固定杆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异形固定杆分别固定设置于固定底板顶部的前侧和后侧,两个所述异形固定杆的一端分别与固定圆盘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的表面且位于固定圆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主齿轮,所述固定底板的顶部且位于伺服电机的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与第一主齿轮相啮合的第一从齿轮,所述转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主齿轮,所述环形托盘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l型固定杆,两个所述l型固定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圆环罩,所述圆环罩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与第二主齿轮相啮合的第二从齿轮。
9.优选的,所述递升机构包括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设置于转动轴的顶端,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浇筑管,所述浇筑管的前侧连通有连接口,所述塑模罩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槽板,所述滑槽板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横杆,且横杆的一端与螺纹套的顶部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分铺机构包括第三主齿轮,所述第三主齿轮固定连接于螺纹杆的表面,所述塑模罩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承载板,且若干个承载板呈环绕等距阵列设置,所述承载板的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辊,所述转动辊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与第三主齿轮相啮合的第三从齿轮,所述转动辊的表面且位于第三从齿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塑模罩的外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若干个内多边形套筒,且若干个内多边形套筒呈环绕等距阵列设置,所述内多边形套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相邻所述第二皮带轮和第一皮带轮之间传动连接有皮带,所述螺纹套的表面环形等距阵列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与内多边形套筒相配套使用的多边形活动杆,所述多边形活动杆的表面且位于内多边形套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且搅拌叶片环绕等距阵列设置有若干个。
11.优选的,所述固定圆盘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环形滑槽,所述第一环形滑槽内腔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第一弧形滑块,且两个第一弧形滑块相背的一侧分别与环形托盘内腔的
两侧固定连接。
12.优选的,所述环形托盘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环形滑槽,所述第二环形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四个第二弧形滑块。
13.优选的,所述固定底板的顶部且位于环形托盘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承重竖板,相邻所述承重竖板与第二弧形滑块之间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
14.优选的,所述环形托盘顶部的环绕等距阵列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导向架。
1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化炉气体管道耐火内衬浇筑工艺及设备。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气化炉气体管道耐火内衬浇筑设备,通过在固定底板的顶部设置环注机构、递升机构、分铺机构,使得本设备能够通过环注机构、递升机构和分铺机构的协同配合,能够进行自下而上环形浇筑,以达到浇注料充实浇筑和依次层层堆砌成型的效果,避免浇注料直接从高到低浇筑不易成型和浇筑易残留死角的问题,同时在环形自下而上浇筑的同时还能够将层层浇筑的浇注料进行层层均匀打散,使得每层浇筑的浇注料能够均匀铺实,达到进一步加强均匀填充的效果,避免后续浇注料振捣后会有浇注料高度大幅下降的问题。
16.(2)该气化炉气体管道耐火内衬浇筑设备,通过在环形托盘的外表面开设第二环形滑槽,并将第二环形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的第二弧形滑块与承重竖板进行固定连接,使得环形托盘能够通过四个承重竖板与第二弧形滑块和第二环形滑槽的转动配合,来提高环形托盘的承重能力,进而进一步提高环形托盘使用过程中的稳固性。
17.(3)该气化炉气体管道耐火内衬浇筑设备,通过在塑模罩的外表面环形阵列设置若干个多边形活动杆,并在多边形活动杆的表面设置搅拌叶片,使得多个多边形活动杆在随浇筑管上升浇筑期间,还能够通过第三主齿轮和第三从齿轮的啮合配合,来使若干个多边形活动杆带动搅拌叶片对浇筑的浇注料进行层层搅拌分散,进而达到层层充分铺设的效果。
18.(4)该气化炉气体管道耐火内衬浇筑设备,通过在固定底板的顶部环形阵列设置若干个导向架,使得待浇筑内衬的管道,能够通过若干个导向架组成的居中向导空间,来使管道能够居中放置在环形托盘的顶部。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塑模罩和管道试件结构的剖视图;图3为本发明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发明塑模罩和环形托盘结构的俯视图;图5为本发明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发明固定圆盘和环形托盘结构的仰视图;图7为本发明环形托盘和承重竖板结构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固定圆盘和环形托盘结构的展开图;图9为本发明塑模罩结构的展开图。
20.图中:1、固定底板;2、伺服电机;3、转动轴;4、固定圆盘;5、塑模罩;6、环形托盘;7、环注机构;701、异形固定杆;702、第一主齿轮;703、转动杆;704、第一从齿轮;705、第二主齿
轮;706、l型固定杆;707、第二从齿轮;708、圆环罩;8、递升机构;801、螺纹杆;802、螺纹套;803、浇筑管;804、连接口;805、滑槽板;806、滑动块;807、横杆;9、分铺机构;901、第三主齿轮;902、承载板;903、转动辊;904、第三从齿轮;905、第一皮带轮;906、内多边形套筒;907、二皮带轮;908、皮带;909、支撑板;910、多边形活动杆;911、搅拌叶片;10、第一环形滑槽;11、第一弧形滑块;12、第二环形滑槽;13、第二弧形滑块;14、承重竖板;15、导向架;16、管道试件。
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2.请参阅图1-9,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气化炉气体管道耐火内衬的浇筑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浇筑前,预先在塑模罩5的外表面和环形托盘6的顶部进行覆膜,以便后续脱模,随后利用吊装设备将需浇筑内衬的管道试件16进行吊装,并利用若干个导向架15组成的限位导向将管道试件16居中落座于环形托盘6的顶部,随后利用软管将现场输送泵与连接口804对接,随后启动现场输送泵进行耐火浇注料供料;s2、浇筑时,在现场输泵将耐火浇注料输送至浇筑管803内部的同时,启动伺服电机2,伺服电机2启动后其输出轴带动转动轴3转动,转动轴3转动带动第一主齿轮702转动,第一主齿轮702转动后会与第一从齿轮704啮合,并使第一从齿轮704带动转动杆703转动,转动杆703转动带动第二主齿轮705转动,第二主齿轮705转动会通过与第二从齿轮707啮合带动圆环罩708联动旋转,圆环罩708旋转时通过两个l型固定杆706带动环形托盘6整体转动,环形托盘6转动会承载管道试件16旋转,环形托盘6旋转时其与塑模罩5组成的夹层会被浇筑管803进行环形浇筑,其中第一主齿轮702直径大于第一从齿轮704,相应环形托盘6转速大于转动轴3和螺纹杆801转速;s3、转动轴3转动过程中还会同时带动螺纹杆801旋转,螺纹杆801旋转时其表面的螺纹套802会通过滑槽板805和滑动块806的限位导向配合,而联动携带浇筑管803缓慢上升环形浇筑;s4、转动轴3旋转过程中其表面的第三主齿轮901会与其一同旋转,第三主齿轮901旋转后会与第三从齿轮904啮合并带动第三从齿轮904进行转动,第三从齿轮904转动带动转动辊903转动,转动辊903带动第一皮带轮905转动,第一皮带轮905通过与皮带908和第二皮带轮907的传动配合联动内多边形套筒906转动,内多边形套筒906转动带动其内部的多边形活动杆910旋转,多边形活动杆910旋转带动搅拌叶片911转动,搅拌叶片911转动对浇筑的耐火料进行搅动分散,以实现均匀化摊铺;s5、螺纹套802在携带浇筑管803上升对管道试件16内腔进行环形层层浇筑时,螺纹套802还会通过支撑板909联动多边形活动杆910上升,随着多边形活动杆910与浇筑管803的同步上升,多边形活动杆910表面的搅拌叶片911能够将层层浇筑的浇注料进行均匀摊铺。
23.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气化炉气体管道耐火内衬浇筑设备,包括固定底板1和伺服电机2,伺服电机2固定设置于固定底板1的顶部,伺服电机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
有转动轴3,转动轴3的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固定圆盘4,固定圆盘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塑模罩5,固定圆盘4的外表面转动设置有环形托盘6,固定圆盘4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环形滑槽10,第一环形滑槽10内腔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第一弧形滑块11,且两个第一弧形滑块11相背的一侧分别与环形托盘6内腔的两侧固定连接,环形托盘6顶部的环绕等距阵列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导向架15,环形托盘6的顶部放置有管道试件16,其中为进一步提高环形托盘6的承重能力和稳固性能,环形托盘6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环形滑槽12,第二环形滑槽1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四个第二弧形滑块13,固定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环形托盘6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承重竖板14,相邻承重竖板14与第二弧形滑块13之间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其中作为详细解释:塑模罩5由上塑模罩和下塑模罩通过插槽和插销组合而成,其组合设置能够便于后续拆模,其次转动轴3与螺纹杆801之间的连接方式相应也是通过插槽和插销插合设置。
24.作为优选的实施例,为方便将浇注料均匀浇筑成内衬,转动轴3与环形托盘6之间设置有环注机构7,环注机构7包括异形固定杆701,异形固定杆701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异形固定杆701分别固定设置于固定底板1顶部的前侧和后侧,两个异形固定杆701的一端分别与固定圆盘4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固定连接,转动轴3的表面且位于固定圆盘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主齿轮702,固定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伺服电机2的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杆703,转动杆70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与第一主齿轮702相啮合的第一从齿轮704,转动杆70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主齿轮705,环形托盘6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l型固定杆706,两个l型固定杆706之间固定连接有圆环罩708,圆环罩70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与第二主齿轮705相啮合的第二从齿轮707,其中圆环罩708内部为环形中空状,且异形固定杆701穿过圆环罩708并与固定圆盘4的底部固定连接。
25.作为优选的实施例,为方便内衬自下而上浇筑成型,转动轴3与塑模罩5之间设置有递升机构8,递升机构8包括螺纹杆801,螺纹杆801设置于转动轴3的顶端,螺纹杆801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802,螺纹套8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浇筑管803,浇筑管803的前侧连通有连接口804,塑模罩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槽板805,滑槽板80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块806,滑动块80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横杆807,且横杆807的一端与螺纹套802的顶部固定连接。
26.作为优选的实施例,为使浇注料能够均匀摊铺,以达到减少浇注料浇筑产生的空隙死角等,递升机构8与塑模罩5之间设置有分铺机构9,分铺机构9包括第三主齿轮901,第三主齿轮901固定连接于螺纹杆801的表面,塑模罩5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承载板902,且若干个承载板902呈环绕等距阵列设置,承载板902的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辊903,转动辊90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与第三主齿轮901相啮合的第三从齿轮904,转动辊903的表面且位于第三从齿轮90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905,塑模罩5的外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若干个内多边形套筒906,且若干个内多边形套筒906呈环绕等距阵列设置,内多边形套筒90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907,相邻第二皮带轮907和第一皮带轮905之间传动连接有皮带908,螺纹套802的表面环形等距阵列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板909,支撑板909的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与内多边形套筒906相配套使用的多边形活动杆910,多边形活动杆910的表面且位于内多边形套筒90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911,且搅拌叶片911环绕等距阵列设置有若干个。
27.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因此任何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气化炉气体管道耐火内衬的浇筑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浇筑前,预先在塑模罩(5)的外表面和环形托盘(6)的顶部进行覆膜,以便后续脱模,随后利用吊装设备将需浇筑内衬的管道试件(16)进行吊装,并利用若干个导向架(15)组成的限位导向将管道试件(16)居中落座于环形托盘(6)的顶部,随后利用软管将现场输送泵与连接口(804)对接,随后启动现场输送泵进行耐火浇注料供料;s2、浇筑时,在现场输泵将耐火浇注料输送至浇筑管(803)内部的同时,启动伺服电机(2),伺服电机(2)启动后其输出轴带动转动轴(3)转动,转动轴(3)转动带动第一主齿轮(702)转动,第一主齿轮(702)转动后会与第一从齿轮(704)啮合,并使第一从齿轮(704)带动转动杆(703)转动,转动杆(703)转动带动第二主齿轮(705)转动,第二主齿轮(705)转动会通过与第二从齿轮(707)啮合带动圆环罩(708)联动旋转,圆环罩(708)旋转时通过两个l型固定杆(706)带动环形托盘(6)整体转动,环形托盘(6)转动会承载管道试件(16)旋转,环形托盘(6)旋转时其与塑模罩(5)组成的夹层会被浇筑管(803)进行环形浇筑;s3、转动轴(3)转动过程中还会同时带动螺纹杆(801)旋转,螺纹杆(801)旋转时其表面的螺纹套(802)会通过滑槽板(805)和滑动块(806)的限位导向配合,而联动携带浇筑管(803)缓慢上升环形浇筑;s4、转动轴(3)旋转过程中其表面的第三主齿轮(901)会与其一同旋转,第三主齿轮(901)旋转后会与第三从齿轮(904)啮合并带动第三从齿轮(904)进行转动,第三从齿轮(904)转动带动转动辊(903)转动,转动辊(903)带动第一皮带轮(905)转动,第一皮带轮(905)通过与皮带(908)和第二皮带轮(907)的传动配合联动内多边形套筒(906)转动,内多边形套筒(906)转动带动其内部的多边形活动杆(910)旋转,多边形活动杆(910)旋转带动搅拌叶片(911)转动,搅拌叶片(911)转动对浇筑的耐火料进行均匀化摊铺;s5、螺纹套(802)在携带浇筑管(803)上升对管道试件(16)内腔进行环形层层浇筑时,螺纹套(802)还会通过支撑板(909)联动多边形活动杆(910)上升,随着多边形活动杆(910)与浇筑管(803)的同步上升,多边形活动杆(910)表面的搅拌叶片(911)能够将层层浇筑的浇注料进行均匀摊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化炉气体管道耐火内衬的浇筑工艺,其特征在于:s2中第一主齿轮(702)直径大于第一从齿轮(704),相应环形托盘(6)转速大于转动轴(3)和螺纹杆(801)转速。3.一种气化炉气体管道耐火内衬浇筑设备,包括固定底板(1)和伺服电机(2),所述伺服电机(2)固定设置于固定底板(1)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3),所述转动轴(3)的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固定圆盘(4),所述固定圆盘(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塑模罩(5),所述固定圆盘(4)的外表面转动设置有环形托盘(6),所述环形托盘(6)的顶部放置有管道试件(16),所述转动轴(3)与环形托盘(6)之间设置有环注机构(7),所述转动轴(3)与塑模罩(5)之间设置有递升机构(8),所述递升机构(8)与塑模罩(5)之间设置有分铺机构(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化炉气体管道耐火内衬浇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注机构(7)包括异形固定杆(701),所述异形固定杆(701)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异形固定杆(701)分别固定设置于固定底板(1)顶部的前侧和后侧,两个所述异形固定杆(701)的一端分别与固定圆盘(4)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3)的表面且位于固定圆盘
(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主齿轮(702),所述固定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伺服电机(2)的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杆(703),所述转动杆(70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与第一主齿轮(702)相啮合的第一从齿轮(704),所述转动杆(70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主齿轮(705),所述环形托盘(6)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l型固定杆(706),两个所述l型固定杆(706)之间固定连接有圆环罩(708),所述圆环罩(70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与第二主齿轮(705)相啮合的第二从齿轮(707)。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化炉气体管道耐火内衬浇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递升机构(8)包括螺纹杆(801),所述螺纹杆(801)设置于转动轴(3)的顶端,所述螺纹杆(801)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802),所述螺纹套(8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浇筑管(803),所述浇筑管(803)的前侧连通有连接口(804),所述塑模罩(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槽板(805),所述滑槽板(80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块(806),所述滑动块(80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横杆(807),且横杆(807)的一端与螺纹套(802)的顶部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化炉气体管道耐火内衬浇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铺机构(9)包括第三主齿轮(901),所述第三主齿轮(901)固定连接于螺纹杆(801)的表面,所述塑模罩(5)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承载板(902),且若干个承载板(902)呈环绕等距阵列设置,所述承载板(902)的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辊(903),所述转动辊(90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与第三主齿轮(901)相啮合的第三从齿轮(904),所述转动辊(903)的表面且位于第三从齿轮(90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905),所述塑模罩(5)的外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若干个内多边形套筒(906),且若干个内多边形套筒(906)呈环绕等距阵列设置,所述内多边形套筒(90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907),相邻所述第二皮带轮(907)和第一皮带轮(905)之间传动连接有皮带(908),所述螺纹套(802)的表面环形等距阵列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板(909),所述支撑板(909)的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与内多边形套筒(906)相配套使用的多边形活动杆(910),所述多边形活动杆(910)的表面且位于内多边形套筒(90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911),且搅拌叶片(911)环绕等距阵列设置有若干个。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化炉气体管道耐火内衬浇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圆盘(4)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环形滑槽(10),所述第一环形滑槽(10)内腔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第一弧形滑块(11),且两个第一弧形滑块(11)相背的一侧分别与环形托盘(6)内腔的两侧固定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化炉气体管道耐火内衬浇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托盘(6)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环形滑槽(12),所述第二环形滑槽(1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四个第二弧形滑块(13)。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气化炉气体管道耐火内衬浇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环形托盘(6)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承重竖板(14),相邻所述承重竖板(14)与第二弧形滑块(13)之间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化炉气体管道耐火内衬浇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托盘(6)顶部的环绕等距阵列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导向架(15)。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化炉气体管道耐火内衬浇筑工艺及设备,包括固定底板和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固定设置于固定底板的顶部,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本发明涉及气化炉技术领域。该气化炉气体管道耐火内衬浇筑工艺及浇筑设备,通过在固定底板的顶部设置环注机构、递升机构、分铺机构,使得本设备能够通过环注机构、递升机构和分铺机构的协同配合,能够进行自下而上环形浇筑,以达到浇注料充实浇筑和依次层层堆砌成型的效果,避免浇注料直接从高到低浇筑不易成型和浇筑易残留死角的问题,同时在环形自下而上浇筑的同时还能够将层层浇筑的浇注料进行层层均匀打散,使其能够均匀铺实。使其能够均匀铺实。使其能够均匀铺实。


技术研发人员:董霞 储佳平 朱新强 潘越 孙雷 钱强 孔依文 徐达 徐建明 任兴举 曹彪 徐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市亿洲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30
技术公布日:2023/7/12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