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新型冠状病毒核蛋白C端区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01 阅读:110 评论:0

一种抗新型冠状病毒核蛋白c端区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新型冠状病毒核蛋白c端区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2.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原检测是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自身合成的抗原进行检测,是患者感染病原体的直接证据。新型冠状病毒的核蛋白和棘突糖蛋白具有很强的抗原性,是诱导宿主免疫应答的主要抗原,也是抗原检测的主要靶点。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核蛋白氨基酸序列的保守性较高,更受到抗原检测试剂研发人员的青睐。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主要是基于双抗体夹心原理,建立抗原检测试剂需要高亲和力和高特异性的配对抗体,因此制备获得高亲和力和特异性的抗体是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研发的关键。
3.此外,疾病的靶向治疗是指治疗药物进入体内后,通过特定的导向机制与靶器官、靶细胞或靶病原体特异性结合,从而使药物更直接地发挥作用,达到针对性治疗的目的。利用靶向性递送药物进行治疗,可以极大提高药物在病灶部位浓度,在提高疗效的同时降低毒副作用。靶向治疗主要包括生物靶向和物理化学靶向。生物靶向治疗即通过将靶向分子与药物偶联,对特定靶点进行给药治疗。近年来,利用具有高亲和性及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与治疗药物偶联,获得的靶向性药物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成为生物靶向给药治疗的热点与主要领域。而具有高亲和性及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正是这种生物靶向治疗得以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获得高亲和力及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对于生物靶向治疗尤为重要。
4.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治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口服药物治疗及中和性抗体治疗两方面,目前尚缺少利用靶向新型冠状病毒病原体的高亲和力及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进行生物靶向药物治疗的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5.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融合的杂交瘤细胞株制备的抗新型冠状病毒核蛋白c端区的单克隆抗体,并且经过实验获得的单克隆抗体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亲和力,可以用于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蛋白或者用于制备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产品。
6.因此,本发明一个方面涉及一种抗新型冠状病毒核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包括轻链可变区和重链可变区,轻链可变区包括cdr1、cdr2和cdr3,重链可变区包括cdr1、cdr2和cdr3,其中,
7.所述轻链cdr1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所示序列或与seq id no.2所示序列相比具有1个或2个保守氨基酸替换的氨基酸序列,或者包含上述序列的氨基酸序列;
8.所述轻链cdr2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3所示序列或与seq id no.3所示序列相比具有1个或2个保守氨基酸替换的氨基酸序列,或者包含上述序列的氨基酸序列;
9.所述轻链cdr3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4所示序列或与seq id no.4所示序列相比具有1个或2个保守氨基酸替换的氨基酸序列,或者包含上述序列的氨基酸序列;
10.所述重链cdr1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6所示序列或与seq id no.6所示序列相比具有1个或2个保守氨基酸替换的氨基酸序列,或者包含上述序列的氨基酸序列;
11.所述重链cdr2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7所示序列或与seq id no.7所示序列相比具有1个或2个保守氨基酸替换的氨基酸序列,或者包含上述序列的氨基酸序列;
12.所述重链cdr3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8所示序列或与seq id no.8所示序列相比具有1个或2个保守氨基酸替换的氨基酸序列,或者包含上述序列的氨基酸序列。
13.在进一步的方面中,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所述轻链可变区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序列,所述重链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5所示序列。
14.本发明还涉及上述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所述抗体或抗原结合片段为fab片段、fab'片段、f(ab')2片段、单链抗体或人源化抗体,这些抗体或抗原结合片段由于保留了轻链和重链的可变区,因此能够识别和结合新型冠状病毒核蛋白的c端区。
15.此外,本发明还涉及包含编码上述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的核酸的一种核酸分子,以及包含上述核酸分子的表达载体,所述表达载体能够表达上述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同时本发明还涉及包含上述核酸分子或上述表达载体的重组体,其可以产生上述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
16.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抗新型冠状病毒核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所述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分泌上述的单克隆抗体。进一步地,本发明涉及抗新型冠状病毒核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所述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为小鼠杂交瘤细胞株5d85163,保藏号为cgmcc no.45130。
17.再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上述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在制备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或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产品中的应用。进一步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含上述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用于识别和结合新型冠状病毒核蛋白c端区。
18.生物材料保藏说明
19.本发明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小鼠杂交瘤细胞株5d85163,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中心登记入册编号为cgmcc no.45130,保藏日期为:2022年03月10日。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邮编100101。
附图说明
20.图1是显示新型冠状病毒核蛋白原核表达的sds-page电泳图,其中各标号为:m为marker;1为纯化的pet-np-c重组质粒表达核蛋白c端区;2为纯化的pgex-np-c重组质粒表达核蛋白c端区。
21.图2是显示抗新型冠状病毒核蛋白c端区单克隆抗体亚类鉴定结果图,经鉴定抗体亚型为igg1。
22.图3是显示抗新型冠状病毒核蛋白c端区单克隆抗体-elisa免疫检测核蛋白的结果图,其中np为真核表达的新型冠状病毒核蛋白全长蛋白;tb为原核表达的结核分枝杆菌蛋白;eb为原核表达的eb病毒蛋白;b19为原核表达的人细小病毒b19蛋白。结果显示抗新型冠状病毒核蛋白单克隆抗体可以特异性识别新型冠状病毒的核蛋白。
具体实施方式
2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融合的杂交瘤细胞株制备的抗新型冠状病毒核蛋白c端区的单克隆抗体。
24.经过本发明人对新型冠状病毒优势抗原表位的分析,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核蛋白c端区第230-419位氨基酸的区段为含有优势抗原表位的区段,因此选取此区段进行表达并免疫小鼠和筛选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筛选后获得一株表达高特异性和亲和性的单克隆抗体的小鼠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5d85163。2022年3月10日将该细胞株进行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号为cgmcc no.45130,保藏日期为2022年03月10日。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邮编100101。
25.本发明人对该株小鼠杂交瘤细胞株产生的单克隆抗体进行了测序,单克隆抗体轻链可变区序列为107个氨基酸,其序列如下:diqmnqspsslsaslgdrvtiscsasqgisnylnwyqqkpdgtvklliyftsslhsgvpsrfs gsgsgtdysltisnlepediatyycqqysklpytfgggtklelk(seq id no.1),其中带有下划线的序列依次为cdr1、cdr2和cdr3,其中,cdr1位于27-32aa,氨基酸序列为qgisny(seq id no.2);cdr2位于50-52aa,氨基酸序列为fts(seq id no.3);cdr3位于89-97aa,氨基酸序列为qqysklpyt(seq id no.4)。重链可变区氨基酸序列为119个氨基酸,其序列如下:evqlqqsgpelvkpgasvkiscktsgytfteytmhwmkqnhgkslewigdinpnngstnynqmykgkatftldkssttaymelrsltsdnsavyycargyygylyyfdywgqgttltvs(seq id no.5),其中带有下划线的序列依次为cdr1、cdr2和cdr3,其中,cdr1位于26-33aa,氨基酸序列为gytfteyt(seq id no.6);cdr2位于51-58aa,氨基酸序列为inpnngst(seq id no.7);cdr3位于97-109aa,氨基酸序列为argyygylyyfdy(seq id no.8)。经测定,上述单克隆抗体对新冠病毒核蛋白具有高特异性和亲和力。
26.众所周知,抗体重链cdr区和轻链cdr区是识别和结合相应抗原的重要序列,并且氨基酸序列中1个或2个保守氨基酸替换一般不会改变或稍微改变蛋白质的性质。因此,对轻链cdr1和/或轻链cdr2和/或轻链cdr3和/或重链cdr1和/或重链cdr2和/或重链cdr3进行1个或2个保守氨基酸替换后所得到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仍能够识别和结合新型冠状病毒核蛋白。保守氨基酸替换是指蛋白质中某一氨基酸被另一化学上相似的氨基酸所替换,例如芳香族氨基酸phe、trp、tyr之间的相互替换,脂肪族性氨基酸ala、gly、leu、ile、val之间的相互替换,极性氨基酸gln、asn之间的相互替换,碱性氨基酸lys、arg、his之间的相互替换,酸性氨基酸asp、glu之间的相互替换,以及羟基氨基酸ser、thr之间的相互替换等。
27.此外,本领域众所周知,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中,轻链或重链各cdr之外为骨架区,cdr序列与骨架区序列之间增加少数氨基酸,例如增加1个或2个氨基酸对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的立体结构影响较小,因此仍然可以识别和结合相应抗原。因此,本发明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轻链cdr1序列除了是seq id no.2所示序列或与其相比具有1个或2个保守氨基酸替换的序列之外,还可以是包含上述序列的序列。同样地,本发明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轻链cdr2序列除了是seq id no.3所示序列或与其相比具有1个或2个保守氨基酸替换的序列之外,还可以是包含上述序列的序列;本发明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轻链cdr3序列除了是seq id no.4所示序列或与其相比具有1个或2个保守氨基酸替换的序列之外,还可以是包含上述序列的序列;本发明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重链
cdr1序列除了是seq id no.6所示序列或与其相比具有1个或2个保守氨基酸替换的序列之外,还可以是包含上述序列的序列,本发明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重链cdr2序列除了是seq id no.7所示序列或与其相比具有1个或2个保守氨基酸替换的序列之外,还可以是包含上述序列的序列;本发明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重链cdr3序列除了是seq id no.8所示序列或与其相比具有1个或2个保守氨基酸替换的序列之外,还可以是包含上述序列的序列。
28.还可以通过本领域现有技术,从本发明的单克隆抗体制备各种能够与新型冠状病毒核蛋白结合的各种抗体片段,即抗原结合片段,例如但不限于fab、fab'、f(ab')2。fab片段是抗体结构中可以与抗原结合的区域,由一条完整的轻链与重链的可变区vh和恒定区ch1结构域(fd段)组成,轻链与重链均存在一个恒定区与一个可变区,轻重链间存在二硫键链接。抗原结合片段可以如下制备,例如使用木瓜蛋白酶酶解作用后,抗体igg被降解为两个fab片段及一个fc片段(结晶片段)。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抗体igg被降解为一个f(ab')2片段和一个pfc'片段,f(ab')2片段进一步被还原形成两个fab'片段。上述抗原结合片段可以应用于制备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蛋白的产品和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患者的治疗产品。
29.还可以通过本领域现有技术,从本发明的单克隆抗体制备单链抗体(scfv)。单链抗体是由抗体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通过数个氨基酸的短肽linker连接而成的抗体,其只有一条链,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抗体。短肽linker的长度以及氨基酸组成是本领域众所周知的,并且可以通过简单的重复实验可以确定针对本发明的单克隆抗体的可以使用的短肽linker。单链抗体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在例如大肠杆菌中表达。单链抗体分子量小、穿透力强并且抗原性弱等优点,可以应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核蛋白的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产品中。
30.可以通过本领域的现有技术,将本发明的单克隆抗体的轻链恒定区和重链恒定区替换成人抗体氨基酸序列,从而使本发明的鼠单克隆抗体进行人源化改造得到人源化抗体,以便用于对人新冠病毒患者进行抗体治疗,以减少鼠源抗体对人机体的免疫副反应。因此本发明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可以应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核蛋白的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产品中。
31.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基于上述的抗新型冠状病毒核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设计、合成编码其的核酸分子,也能够将合成的核酸分子插入到核酸载体中,构建得到表达载体,该载体能够表达出抗新型冠状病毒核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将所合成的核酸分子或者构建的表达载体导入生物体如细胞、细菌、酵母等中得到重组体,并经由上述重组体表达生产本发明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如此表达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能够结合和识别新型冠状病毒核蛋白,因此上述的核酸分子、表达载体以及重组体处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保护范围内。并且上述的技术均属于本领域众所周知的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即可开展。
32.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能够识别和结合新型冠状病毒核蛋白,因此可以用于制备用于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蛋白的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可以是任何利用了本发明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与新型冠状病毒核蛋白的结合反应的试剂盒,例如但不限于胶体金免疫层析、荧光免疫层析、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化学发光、免疫组化类型的试剂盒。
33.由于本发明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能够特异性结合新冠病毒核蛋白,因此所述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或者人源化抗体可以用于制备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产品,例如药物。治疗可以是例如但不限于靶向治疗,在靶向治疗中,本发明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或人源化抗体与新型冠状病毒治疗药物进行偶联,通过本发明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或人源化抗体将所偶联药物靶向至新型冠状病毒,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34.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35.实施例1:免疫用抗原与筛选用抗原的制备
36.根据genebank中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核蛋白氨基酸序列,全长419个氨基酸,采用biosun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核蛋白氨基酸序列,首先输入全长序列,然后利用b细胞表位和信号肽分析功能,根据疏水性强弱及信号肽是否存在分析抗原表位分布情况,经过分析220-230氨基酸处存在一个较强的疏水区,另外分析结果显示1-19氨基酸为信号肽序列。因此,我们判断新型冠状病毒核蛋白c端的230-419aa区段为优势表位抗原区段,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选取230-419aa优势表位抗原区段作为免疫原。
37.由北京诺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成核蛋白230-419aa优势表位抗原的编码基因,采用ecorⅰ和xhoⅰ酶切位点,通过双酶切,将230-419aa优势表位抗原的编码基因分别插入经同样双酶切的pet-28a质粒和pgex-4t-1中,获得pet-np-c重组质粒和pgex-np-c重组质粒。
38.将测序正确的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入bl21感受态细胞,挑取单菌落于3ml含氨苄西林钠的lb液体培养基中,37℃振荡培养过夜,次日接种于250ml新鲜的lb液体培养基中,37℃、160rpm培养4h至对数生长期,加150μl 1mol/l的iptg诱导液,15℃诱导12-14h。4℃,6000rpm离心10min收集诱导后的菌体;用25mmol/l tris-hcl(ph8.5)重悬菌体,冰浴超声;4℃,12000rpm离心10min收集上清备用。进行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核蛋白c端的230-419aa优势表位抗原均主要以可溶形式表达在上清液中。
39.将pet-np-c重组质粒表达抗原经ni柱进行纯化,pgex-np-c重组质粒表达抗原经gst柱进行纯化,分别收集蛋白峰,sds-page电泳分析纯化产物,验证纯化后的目的蛋白的表达,其结果如图1所示。利用gel-pror analyzer version 3.0软件分析纯化后核蛋白230-419aa优势表位抗原的分子量和纯度,pet-np-c重组质粒表达核蛋白230-419aa优势表位抗原的分子量为25.30kda,与电泳图显示分子量相符,纯度为97.65%,达到免疫原纯度要求。pgex-np-c重组质粒表达核蛋白230-419aa优势表位抗原的分子量为45.40kda,与电泳图显示分子量相符,纯度为96.12%,可以作为检测用抗原。
40.实施例2:杂交瘤细胞株建立
41.取纯化后pet-np-c重组质粒表达核蛋白230-419aa优势表位抗原作为免疫原,采用8周龄balb/c雌性小鼠,优势表位抗原加等量弗氏完全佐剂背部及腹腔注射小鼠(50μg/只);第四周和第八周进行第2次和第3次相同剂量免疫,用福氏不完全佐剂,3天后取脾细胞进行融合。
42.复苏sp20骨髓瘤细胞,培养至其处于对数生长期。取免疫的balb/c小鼠,摘除眼球采血供阳性对照血清,同时颈脱位处死小鼠,用75%酒精消毒体表3-5min,取其脾脏,制备脾细胞悬浮液。
no.4)。
52.重链可变区氨基酸序列为119个氨基酸,其序列如下:evqlqqsgpelvkpgasvkiscktsgytfteytmhwmkqnhgkslewigdinpnngstnynqmykgkatftldkssttaymelrsltsdnsavyycargyygylyyfdywgqgttltvs(seq id no.5),其中带有下划线的序列依次为cdr1、cdr2和cdr3,其中,cdr1位于26-33aa,氨基酸序列为gytfteyt(seq id no.6);cdr2位于51-58aa,氨基酸序列为inpnngst(seq id no.7);cdr3位于97-109aa,氨基酸序列为argyygylyyfdy(seq id no.8)。
53.实施例5:单克隆抗体对新型冠状病毒核蛋白的免疫检测
54.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所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对新型冠状病毒核蛋白的免疫检测性能。为了检查本发明单克隆抗体检测的特异性和亲和力,实验时同时检测购自青岛汉德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型冠状病毒np蛋白(货号hds-5056)、结核分枝杆菌tb蛋白(货号hds-a5040)、eb病毒蛋白(货号hds-m1001)和人细小病毒b19蛋白(货号hds-m1009)。
55.用碳酸盐包被缓冲液分别将各个蛋白稀释成浓度为2.5μg/ml,每孔包被100μl,4℃过夜;用洗液洗板2次,每孔200μl;每孔加入100μl封闭液室温封闭6小时;用洗液洗板5次,每孔200μl;用抗体稀释液分别稀释新型冠状病毒核蛋白c端区单克隆抗体为浓度200、100、50、25、12.5、6.25、1.0、0.5、0.25、0.125、0.0625ng/ml,以每孔100μl加样并设置空白孔(100μl抗体稀释液);37℃孵育30min;用洗液洗板5次,每孔200μl;hrp标记的山羊抗小鼠二抗37℃孵育20min;用洗液洗板5次,每孔200μl;加新鲜配制的底物溶液,每孔100μl,37℃孵育10分钟;每孔加入50μl 2m h2so4终止反应,采用酶标仪波长450nm测定各孔的吸光值,结果如图3所示。图3显示,所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可以特异性识别新型冠状病毒核蛋白,对其他蛋白不识别,表明所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具有非常高的特异性。并且所制备的单克隆抗体有效浓度最低为0.0625ng/ml,表明所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对新型冠状病毒核蛋白具有非常高的亲和力。

技术特征:
1.一种抗新型冠状病毒核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包括轻链可变区和重链可变区,轻链可变区包括cdr1、cdr2和cdr3,重链可变区包括cdr1、cdr2和cdr3,其特征在于,所述轻链cdr1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所示序列或与seq id no.2所示序列相比具有1个或2个保守氨基酸替换的氨基酸序列,或者包含上述序列的氨基酸序列;所述轻链cdr2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3所示序列或与seq id no.3所示序列相比具有1个或2个保守氨基酸替换的氨基酸序列,或者包含上述序列的氨基酸序列;所述轻链cdr3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4所示序列或与seq id no.4所示序列相比具有1个或2个保守氨基酸替换的氨基酸序列,或者包含上述序列的氨基酸序列;所述重链cdr1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6所示序列或与seq id no.6所示序列相比具有1个或2个保守氨基酸替换的氨基酸序列,或者包含上述序列的氨基酸序列;所述重链cdr2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7所示序列或与seq id no.7所示序列相比具有1个或2个保守氨基酸替换的氨基酸序列,或者包含上述序列的氨基酸序列;所述重链cdr3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8所示序列或与seq id no.8所示序列相比具有1个或2个保守氨基酸替换的氨基酸序列,或者包含上述序列的氨基酸序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特征在于,所述轻链可变区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序列,所述重链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5所示序列。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抗体或抗原结合片段为fab片段、fab'片段、f(ab')2片段、单链抗体或人源化抗体。4.一种核酸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酸包含编码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的核酸。5.一种表达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表达载体包含权利要求4所述的核酸分子。6.一种重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体包含权利要求4所述的核酸分子或权利要求5所述的表达载体。7.一种抗新型冠状病毒核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分泌权利要求1或2所述单克隆抗体。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为小鼠杂交瘤细胞株5d85163,保藏号为cgmcc no.45130。9.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在制备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或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产品中的应用。10.一种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新型冠状病毒核蛋白C端区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所述单克隆抗体中,轻链CDR1、CDR2和CDR3的氨基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2、SEQ ID NO.3和SEQID NO.4所示;重链CDR1、CDR2和CDR3的氨基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6、SEQ ID NO.7和SEQ ID NO.8所示。上述抗新型冠状病毒核蛋白C端区的单克隆抗体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亲和力,可以应用于制备检测新型冠状病毒产品和制备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患者的产品。的产品。的产品。


技术研发人员:方剑秋 冯晓燕 谭金凤 张贺秋 王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东方基因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02
技术公布日:2023/7/3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