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OD1基因p.I151V突变的人源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兔模型及构建方法

未命名 08-01 阅读:126 评论:0

一种sod1基因p.i151v突变的人源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兔模型及构建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人类病症模型构建技术领域,特别的为一种sod1基因p.i151v突变的人源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兔模型及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2.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支配肌肉运动的神经元慢慢变性、死亡,肌肉随之一点点萎缩,患者逐渐出现并加重肌无力、肌萎缩、吞咽困难、喝水呛咳以及说话不清等症状,逐渐失去运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直至死亡。尽管als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有关als的遗传因素影响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大约5%~10%的als为fals,超过30种基因和fals有关。其中,最常见和研究最多的基因为als1(sod1)、als10(tardbp)、als6(fus)、ftdals1(c9orf72)等。
3.1993年sod1被发现与als发病密切相关,是该疾病的重要致病基因,这也是第一个发现的als风险基因。sod1突变可导致sod1编码蛋白的功能失常,造成其自身更容易发生类似aβ的聚集从而致病。sod1蛋白有154个氨基酸,分子量16kd。2018年之前已经发现了超过180种包括点突变、无义突变、移码突变等多种突变体存在。经典的突变包括d90a、i151v以及g93a等。
4.因此提供一种sod1基因p.i151v突变的人源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兔模型及构建方法模拟人sod1基因p.i151v突变所致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病理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提供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sod1基因p.i151v突变的人源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兔模型及构建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sod1基因p.i151v突变的人源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兔模型,利用spg-abemax技术突变sod1基因p.i151v位点构建一对寡聚核苷酸链,在sod1基因靶位点处设计1个sgrna序列,合成一对寡聚核苷酸链制备sgrna表达载体,寡聚核苷酸序列为:
7.sgrna-f:gagtgagcctggagtagtagtt;
8.sgrna-r:tgtacacgcacgggtaattaag。
9.一种sod1基因p.i151v突变的人源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兔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1)sgrna表达载体的构建:
11.将权利要求1合成的寡聚核苷酸链经退火形成双链,使用bbs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将puc57载体线性化,随后将酶切产物进行纯化回收,并将退火的sgrna连接到puc57载体上,进而完成puc57-sgrna载体的构建;
12.2)cas9mrna的合成:
13.cas9表达质粒经酶切线性化,经酚氯仿抽提纯化后,溶于无核酸酶的水中;酶切37℃3h,核酸电泳后,使用普通dna琼脂糖胶回收试剂盒进行回收;
14.3)受精卵的获取和显微注射:
15.注射卵泡刺激素,之后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获取受精卵,通过显微注射仪器将预混好cas9mrna与sgrna混合物注射到受精卵细胞质中;
16.4)受精卵的培养和发育:
17.将显微注射的受精卵转移到培养液中,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待其发育至桑椹胚时期时,用吸卵针将单个胚胎转移到离心管中;
18.5)胚胎移植和模型种群的获得:
19.将胚胎移植到适龄母兔的输卵管内,待其自然生产,获得基因编辑动物模型;利用pcr及测序方法进行遗传鉴定;筛选纯合突变个体,并对其遗传及表型稳定性进行监测鉴定,表型稳定的疾病模型进行集中扩繁,获得可稳定传代的模型种群。
20.本发明提供了一种sod1基因p.i151v突变的人源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兔模型及构建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1.利用spg-abema单碱基基因编辑技术构建sod1(p.i151v)点突变兔模型,能够有效模拟人sod1(p.i151v)点突变型als病理过程,有助于探究sod1基因突变对于动物神经发育的具体调控作用及影响因素,增强对sod1生物学功能的了解,为临床上预防和诊疗als疾病奠定相关的理论基础,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能更有效地测试新药和新诊断标记物等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同时大大降低新药研发的风险,为临床研究提供基础模型。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发明sgrna的设计示意图;
23.图2是本发明获得的f0代sod1基因p.i151v点突变兔照片;
24.图3是本发明方法获得的f0代sod1(p.i151v)点突变兔模型基因突变情况的sanger测序图;
25.图4是f0代sod1(p.i151v)点突变兔模型第一肌电检测图;
26.图5是f0代sod1(p.i151v)点突变兔模型第二肌电检测图;
27.图6是f0代sod1(p.i151v)点突变兔模型病理分析第一组织图;
28.图7是f0代sod1(p.i151v)点突变兔模型病理分析第二组织图;
29.图8是本发明构建的基因序列表。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出进一步的描述:
31.构建一种sod1基因p.i151v突变的人源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兔模型。
32.1)spg-abemax单碱基编辑系统sgrna设计和表达载体的构建:
33.在sod1基因靶位点处设计1个sgrna序列,如图1、seqno.1所示,合成一对寡聚核苷酸链用于制备sgrna:
34.sgrna-f:taggggcgatcccaatgacaccac;
35.sgrna-r:aaacgtggtgtcattgggatcgcc;
36.该sgrna的寡聚核苷酸链选取原则:选取突变碱基位置在5或6位的一条寡聚核苷酸链。合成的寡聚核苷酸经退火(95℃5min后置于室温冷却),连入经bbsⅰ酶切后回收的puc57-sgrna表达载体,完成sgrna载体构建,如seqno.1所示,通过测序验证片段连接正确,进行克隆,扩大培养后提取质粒备用,以作为体外转录模板。
[0037][0038]
酶切37℃3h,核酸电泳后,使用普通dna琼脂糖胶回收试剂盒(购于天根公司,北京,中国)进行回收。
[0039]
cas9表达质粒(addgene,实验室购买),经酶切线性化,经酚氯仿抽提纯化后,溶于无核酸酶的水中作为模板,用于体外转录。cas9mrna的合成由试剂盒rneasy mini kit(qiagen,no.74104)在体外作用t7rna聚合酶来完成,sgrna的体外合成由试剂盒mirneasy mini kit(qiasgen,no.217004)在体外利用t7rna聚合酶完成;
[0040][0041]
酶切37℃3h,核酸电泳后,使用普通dna琼脂糖胶回收试剂盒(购于天根公司,北京,中国)进行回收;
[0042]
2)受精卵的获取和显微注射
[0043]
注射卵泡刺激素(fsh),之后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购于宁波第二激素厂),获取受精卵,通过显微注射仪器将预混好cas9mrna与sgrna混合物注射到受精卵细胞质中(cas9mrna终浓度为150ng/μl,sgrna终浓度为30ng/μl);
[0044]
3)受精卵的体外培养和发育
[0045]
将显微注射的受精卵转移到培养液中,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待其发育至桑椹胚时期时,用吸卵针将单个胚胎转移到离心管中,用于后面实验;
[0046]
4)胚胎sod1基因突变情况鉴定
[0047]
(1)胚胎裂解
[0048]
胚胎裂解试剂为np40,裂解条件为:56℃1h;95℃10min;
[0049]
(2)dna测序鉴定胚胎基因型突变情况
[0050]
提取dna,提取方法按照组织基因组提取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购于天根公司,
北京,中国),进行pcr,电泳鉴定,并进行dna测序,得到基因型鉴定结果;
[0051]

胚胎裂解:胚胎裂解试剂为np40,裂解条件为:56℃,1h;95℃,10min;
[0052]

dna测序鉴定胚胎基因型突变情况:提取dna,进行pcr,核酸电泳鉴定,并进行dna测序,得到基因型鉴定结果;
[0053]
a、设计pcr引物如下:
[0054]
上游引物:gagtgagcctggagtagtagtt;
[0055]
下游引物:tgtacacgcacgggtaattaag;
[0056]
b、pcr反应体系如下:
[0057][0058][0059]
c、pcr反应条件:
[0060]
95℃预变性5min;95℃变性30s,58℃退火30s,72℃延伸30s;35个循环;72℃延伸5min;
[0061]

pcr产物进行测序,测序结果在sod1基因引物设计的打靶位点出现完全突变或者不完全突变的情况,样本则为基因突变。测序结果在sod1基因引物设计的打靶位点附近出现双峰的情况,选择双峰的样品再次pcr,产物胶回收后连接至pgm-t载体,转化后挑取阳性克隆再次进行测序,测序结果中在sod1基因靶位点附近发生碱基插入或碱基缺失,导致阅读框移码突变,样本则为基因敲除;
[0062]
5)胚胎移植
[0063]
将注射的受精卵移植到同期发情的适龄母兔两侧输卵管内,每侧约20枚,对代孕母兔进行规范化饲养,提供合理充足的饮食与稳定清洁的饲养环境,待其妊娠结束自然生产,获得f0代基因编辑动物模型。
[0064]
验证例1
[0065]
sod1基因人源化点突变兔脑瘫疾病模型基因型分析与表型鉴定:
[0066]
1)dna测序鉴定兔脑瘫疾病模型的基因型
[0067]
提取组织dna,提取方法按照组织基因组提取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天根,北京,中国),进行pcr,核酸电泳鉴定,并进行dna测序,得到基因型鉴定结果。
[0068]
a、设计pcr引物如下:
[0069]
上游引物:gagtgagcctggagtagtagtt;
[0070]
下游引物:tgtacacgcacgggtaattaag;
[0071]
b、pcr反应体系如下:
[0072][0073]
c、pcr反应条件:
[0074]
95℃预变性5min;95℃变性30s,58℃退火30s,72℃延伸30s;35个循环;72℃延伸5min;
[0075]
pcr产物进行测序,测序结果在sod1基因引物设计的打靶位点出现完全突变或者不完全突变的情况,样本则为基因突变。测序结果在sod1基因引物设计的打靶位点附近出现双峰的情况,选择双峰的样品再次pcr,产物胶回收后连接至pgm-t载体,转化后挑取阳性克隆再次进行测序,测序结果中在sod1基因靶位点附近发生碱基插入或碱基缺失,导致阅读框移码突变,样本则为基因敲除;
[0076]
如图2所示,得到了sod1(p.i151v)f0代基因编辑兔;
[0077]
如图3所示dna测序结果可得到:f0代个体均发生不同的突变情况;
[0078]
图4-5是f0代sod1(p.i151v)点突变兔模型进行肌电检测图,可以看到突变组存在静息电位不稳定,存在正锐波和纤颤。运动单元电位存在多项波。
[0079]
2)兔生理学分析
[0080]
在第12周,我们利用肌电仪对als疾病模型兔神经元电传导及表面肌电信号进行检测,结果表明als疾病模型兔左右两侧腓肠肌静息电位不稳定,存在正锐波和纤颤;运动单元电位存在多项波,双侧腓总神经神经传导速度显著降低,波形振幅上升,时限增长,多相增加,符合人类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肌电图的临床症状。
[0081]
3)兔病理学分析
[0082]
观察兔头部、骨骼、四肢等重要部位或组织是否发生病变;突变兔在生长过程中,出现死亡的个体,解剖观察脊髓及肌肉病变情况,固定组织,做组织病理切片;如图6-7所示,可见sod1(p.i151v)兔存在脊髓神经细胞退化,后肢肌肉存在肌束萎缩;
[0083]
图8中seqno.1为兔sod1基因cds区序列,红色下划线标注为设计位置,seqno.2为puc57-sgrna1序列,斜体下划线标注为sgrna一条寡聚核苷酸链。
[0084]
结论:本发明成功构建sod1(p.i151v)碱基编辑兔模型,其具有典型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症状,与人类临床病例结果相一致,本发明构建的模型准确可靠。
[0085]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sod1基因p.i151v突变的人源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兔模型,其特征在于,利用spg-abemax技术突变sod1基因p.i151v位点构建一对寡聚核苷酸链,在sod1基因靶位点处设计1个sgrna序列,合成一对寡聚核苷酸链制备sgrna表达载体,寡聚核苷酸序列为:sgrna-f:gagtgagcctggagtagtagtt;sgrna-r:tgtacacgcacgggtaattaag。2.一种sod1基因p.i151v突变的人源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兔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sgrna表达载体的构建:将权利要求1合成的寡聚核苷酸链经退火形成双链,使用bbs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将puc57载体线性化,随后将酶切产物进行纯化回收,并将退火的sgrna连接到puc57载体上,进而完成puc57-sgrna载体的构建;2)cas9mrna的合成:cas9表达质粒经酶切线性化,经酚氯仿抽提纯化后,溶于无核酸酶的水中;酶切37℃3h,核酸电泳后,使用普通dna琼脂糖胶回收试剂盒进行回收;3)受精卵的获取和显微注射:注射卵泡刺激素,之后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获取受精卵,通过显微注射仪器将预混好cas9mrna与sgrna混合物注射到受精卵细胞质中;4)受精卵的培养和发育:将显微注射的受精卵转移到培养液中,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待其发育至桑椹胚时期时,用吸卵针将单个胚胎转移到离心管中;5)胚胎移植和模型种群的获得:将胚胎移植到适龄母兔的输卵管内,待其自然生产,获得基因编辑动物模型;利用pcr及测序方法进行遗传鉴定;筛选纯合突变个体,并对其遗传及表型稳定性进行监测鉴定,表型稳定的疾病模型进行集中扩繁,获得可稳定传代的模型种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SOD1基因p.I151V突变的人源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兔模型及构建方法,利用SpG-ABEmax技术突变SOD1基因p.I151V位点构建一对寡聚核苷酸链,在SOD1基因靶位点处设计1个sgRNA序列,合成一对寡聚核苷酸链制备sgRNA表达载体。本发明利用SpG-ABEma单碱基基因编辑技术构建SOD1(p.I151V)点突变兔模型,能够有效模拟人SOD1(p.I151V)点突变型ALS病理过程,有助于探究SOD1基因突变对于动物神经发育的具体调控作用及影响因素,增强对SOD1生物学功能的了解,为临床上预防和诊疗ALS疾病奠定相关的理论基础,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能更有效地测试新药和新诊断标记物等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同时大大降低新药研发的风险,为临床研究提供基础模型。研究提供基础模型。研究提供基础模型。


技术研发人员:李占军 宋宇宁 赖良学 王东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林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07.12
技术公布日:2023/7/3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