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提升铝合金锭坯硼元素吸收率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08-02 阅读:335 评论:0


1.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提升铝合金锭坯硼元素吸收率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我国更是将其列入为七大新兴产业之中。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我国减少化石能源消耗。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兴起,电池及电池充电桩行业也得到快速发展。电池的充电效率,能量存储密度都将成为该产业快速崛起的重要因素。从充电方面看,能否获取高导电率材料,获到较高的充电效率,决定了企业能否在充电桩行业立足。
3.虽然铝的导电热性不如铜,但由于铝质轻、量大、价廉,使铝合金的性价比更高。目前使用铝合金作为电池充电桩的具体合金牌号主要为1050/1060/6101合金,但1050/1060等1系合金,虽然导电率较高,但由于其强度偏低,应用受限,且在合金成分不做调整时,难以进一步提升其导电率;而如专利“一种电池导板用6101-t63状态铝合金卷材及其制备方法”(cn 110093536a)中公开了一种6101合金高导电材料的制备方法,但其所得合金的导电率上限仅为59%iacs。
4.现有研究发现,硼元素的添加对铝合金导电率提升有较大帮助,但在实际添加过程中,由于受到现场调整、工艺参数、环境因素等的影响,添加进去的硼元素无法被较好的起到效果,进而导致铝合金充电桩材料导电率提升受限。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快速提升铝合金锭坯硼元素吸收率的制备方法。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快速提升铝合金锭坯硼元素吸收率的制备方法,是在原材料的熔炼过程中,在所得合金液中添加一定量的铝-硼合金,并经充分搅拌再进行精炼,以制备高硼含量的铝合金铸锭、铸棒或线材。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熔炼炉内熔化铝锭、镁锭、锌锭、中间合金等各种原材料的过程中,当熔炼温度达到720~750℃时,添加一定量的铝-硼合金,使合金液中硼的含量为50~350ppm;步骤2):添加铝-硼合金后,充分搅拌并静置10min~60min,再进行精炼。
7.进一步地,搅拌的时间为20~60min或控制铝水流动次数不少于3次。
8.为确保实现快速提升铝合金锭坯硼元素吸收率的效果,步骤1)中务必添加铝-硼合金,而不能使用铝-钛-硼或硼单质等进行添加,否则会导致硼元素的吸收效果不佳,并容易与其他元素结合而大大减少使用效果。同时,务必使硼含量在50~350ppm,低于50ppm时,添加量过少,会导致导电率提升效果不明显,而添加量过大,超过350ppm时,会使硼元素过剩,过剩的硼元素会增加铝合金材料本身的杂质含量,从而大大降低材料的导电率。此外,
添加铝-硼合金时,务必使熔炼温度达720~750℃,以实现铝-硼的有效充分溶解并发挥作用,低于720℃时,硼元素的吸收效果差,会导致部分硼被作为杂质元素存留,而高于750℃时,会引发其他合金的烧损,导致产生夹渣等缺陷,也不利于材料导电率的提升。
9.步骤2)中,务必确保在添加铝-硼合金后进行搅拌,否则硼元素无法充分均匀分布,无法起到实质性的效果,且容易被作为浮渣而被去除。搅拌时间在20~60min或铝水流动次数不少于3次,可避免出现铝-硼合金局部区域过量,影响添加效果。搅拌后应静置10~60min,以确保硼元素的作用时间,避免硼元素还未起到作用就被精炼除去,影响添加效果。
10.只有严格按照上述步骤及控制方法,才能确保在合金成分不做其他调整优化的情况下,实现铝合金材料导电率的提高。且由于添加的硼含量极少,未改变该合金其他成分,因而不会带来其他影响。
11.按上述操作,可在原化学成分基础上,使铝合金材料的导电率提升0.5~3.5%iacs,这对于将铝合金应用于充电桩材料时具有巨大的实际价值,可进一步提高铝合金充电桩材料的使用率。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在铝合金铸锭/铸棒/线材生产的熔炼过程,添加一定量的铝-硼合金,并控制铝-硼合金的熔化温度,控制熔体搅拌时间和静置时间,能高效、快速、低成本的实现铝合金中硼元素含量的提升,从而能在铝合金化学成分不做其他调整时,进一步提升铝合金材料的导电率,进而可提升电池充电桩的充电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13.为了使本发明所述的内容更加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此。
14.实施例1电池导板用6101-t63状态铝合金卷材,以质量百分含量表示,合金化学成分组成为:si 0.387%、fe 0.073%,cu 0.0012%,mn 0.0029%,mg 0.499%,zn 0.013%,ti 0.021%,cr 0.0018%,余量为al。按照配制的合金化学成分进行熔炼,在熔炼铝内熔化各原材料(如铝锭、镁锭、锌锭、中间合金等)时,并在熔炼温度达730℃时,添加al-5%b合金,使熔炼炉内合金液中的硼含量为150ppm。在添加铝-硼合金后,充分搅拌40min,搅拌后静置12min再进行静置精炼、除气(静置炉温度为720℃,静置时间为40分钟),除气后添加晶粒细化剂铝钛硼丝al-5ti-1b,以控制合金成分组成中ti含量为0.021%,再将添加晶粒细化剂后的合金液进行过滤,过滤后通过流槽进入半连续铸造工序(经过流槽时控制流槽测氢含量≤0.14ml/100gal)。铸锭产出后,按照锯切-铣面-加热-热轧-冷轧-连续固溶退火-时效-分轴工艺,最终产出6101-t63状态的卷材。
15.对比例1电池导板用6101-t63状态铝合金卷材,以质量百分含量表示,合金化学成分组成为:si 0.387%、fe 0.073%,cu 0.0012%,mn 0.0029%,mg 0.499%,zn 0.013%,ti 0.021%,cr 0.0018%,余量为al。按照配制的合金化学成分进行熔炼,熔炼温度为700℃,熔炼时间为8小时,熔炼后所得合金液进行静置精炼、除气(静置炉温度为720℃,静置时间为40分钟),除气后添加晶粒细化剂铝钛硼丝al-5ti-1b,以控制合金成分组成中ti含量为0.021%,再将添
加晶粒细化剂后的合金液进行过滤,过滤后通过流槽进入半连续铸造工序(经过流槽时控制流槽测氢含量≤0.14ml/100gal)。铸锭产出后,按照锯切-铣面-加热-热轧-冷轧-连续固溶退火-时效-分轴工艺,最终产出6101-t63状态的卷材。
16.对比例2电池导板用6101-t63状态铝合金卷材,以质量百分含量表示,合金化学成分组成为:si 0.387%、fe 0.073%,cu 0.0012%,mn 0.0029%,mg 0.499%,zn 0.013%,ti 0.021%,cr 0.0018%,余量为al。按照配制的合金化学成分进行熔炼,熔炼温度为700℃,熔炼时间为8小时,熔炼后所得合金液进行静置精炼(静置炉温度为720℃,静置时间为40分钟),同时添加al-5%b合金,使熔炼炉内合金液中的硼含量为150ppm,再进行除气,除气后添加晶粒细化剂铝钛硼丝al-5ti-1b,以控制合金成分组成中ti含量为0.021%,再将添加晶粒细化剂后的合金液进行过滤,过滤后通过流槽进入半连续铸造工序(经过流槽时控制流槽测氢含量≤0.14ml/100gal)。铸锭产出后,按照锯切-铣面-加热-热轧-冷轧-连续固溶退火-时效-分轴工艺,最终产出6101-t63状态的卷材。
17.对比例3电池导板用6101-t63状态铝合金卷材,以质量百分含量表示,合金化学成分组成为:si 0.387%、fe 0.073%,cu 0.0012%,mn 0.0029%,mg 0.499%,zn 0.013%,ti 0.021%,cr 0.0018%,余量为al。按照配制的合金化学成分进行熔炼,熔炼温度为700℃,熔炼时间为8小时,熔炼后所得合金液进行静置精炼、除气(静置炉温度为720℃,静置时间为40分钟),除气后添加晶粒细化剂铝钛硼丝al-5ti-1b,以控制合金成分组成中ti含量为0.021%,同时添加al-5%b合金,使熔炼炉内合金液中的硼含量为150ppm,再将添加晶粒细化剂后的合金液进行过滤,过滤后通过流槽进入半连续铸造工序(经过流槽时控制流槽测氢含量≤0.14ml/100gal)。铸锭产出后,按照锯切-铣面-加热-热轧-冷轧-连续固溶退火-时效-分轴工艺,最终产出6101-t63状态的卷材。
18.对比例4电池导板用6101-t63状态铝合金卷材,以质量百分含量表示,合金化学成分组成为:si 0.387%、fe 0.073%,cu 0.0012%,mn 0.0029%,mg 0.499%,zn 0.013%,ti 0.021%,cr 0.0018%,余量为al。按照配制的合金化学成分进行熔炼,在熔炼铝内熔化各原材料(如铝锭、镁锭、锌锭、中间合金等)时,并在熔炼温度达730℃时,添加al-5%b合金,使熔炼炉内合金液中的硼含量为150ppm。在添加铝-硼合金后,充分搅拌10min,搅拌后静置5min再进行静置精炼、除气(静置炉温度为720℃,静置时间为40分钟),除气后添加晶粒细化剂铝钛硼丝al-5ti-1b,以控制合金成分组成中ti含量为0.021%,再将添加晶粒细化剂后的合金液进行过滤,过滤后通过流槽进入半连续铸造工序(经过流槽时控制流槽测氢含量≤0.14ml/100gal)。铸锭产出后,按照锯切-铣面-加热-热轧-冷轧-连续固溶退火-时效-分轴工艺,最终产出6101-t63状态的卷材。
19.实施例2电池充电桩用1050-h24状态铝合金卷材,以质量百分含量表示,合金化学成分组成为:si 0.067%、fe 0.288%,cu 0.032%,mn 0.007%,mg 0.006%,zn 0.0001%,ti 0.015%,cr 0.0002%,余量为al。按照配制的合金化学成分进行熔炼,在熔炼铝内熔化各原材料(如铝锭、镁锭、锌锭、中间合金等)时,并在熔炼温度达725℃时,添加al-10%b合金,使熔炼炉内
合金液中的硼含量为100ppm。在添加铝-硼合金后,充分搅拌60min,搅拌后静置15min再进行静置精炼、除气(静置炉温度为720℃,静置时间为40分钟),除气后添加晶粒细化剂铝钛硼丝al-5ti-1b,以控制合金成分组成中ti含量为0.015%,再将添加晶粒细化剂后的合金液进行过滤,过滤后通过流槽进入半连续铸造工序(经过流槽时控制流槽测氢含量≤0.14ml/100gal)。铸锭产出后,按照锯切-铣面-加热-热轧-冷轧-清洗-退火-分轴工艺,最终产出1050-h24状态的卷材。
20.对比例5电池充电桩用1050-h24状态铝合金卷材,以质量百分含量表示,合金化学成分组成为:si 0.067%、fe 0.288%,cu 0.032%,mn 0.007%,mg 0.006%,zn 0.0001%,ti 0.015%,cr 0.0002%,余量为al。按照配制的合金化学成分进行熔炼,熔炼温度为700℃,熔炼时间为8小时,熔炼后所得合金液进行静置精炼(静置炉温度为725℃,静置时间为40分钟),随后添加al-10%b合金,使熔炼炉内合金液中硼含量为100ppm,再进行除气,除气后添加晶粒细化剂铝钛硼丝al-5ti-1b,以控制合金成分组成中ti含量为0.015%,再将添加晶粒细化剂后的合金液进行过滤,过滤后通过流槽进入半连续铸造工序(经过流槽时控制流槽测氢含量≤0.14ml/100gal)。铸锭产出后,按照锯切-铣面-加热-热轧-冷轧-清洗-退火-分轴工艺,最终产出1050-h24状态的卷材。
21.对比例6电池充电桩用1050-h24状态铝合金卷材,以质量百分含量表示,合金化学成分组成为:si 0.067%、fe 0.288%,cu 0.032%,mn 0.007%,mg 0.006%,zn 0.0001%,ti 0.015%,cr 0.0002%,余量为al。按照配制的合金化学成分进行熔炼,在熔炼铝内熔化各原材料(如铝锭、镁锭、锌锭、中间合金等)时,并在熔炼温度达705℃时,添加al-10%b合金,使熔炼炉内合金液中的硼含量为100ppm。在添加铝-硼合金后,充分搅拌60min,搅拌后静置15min再进行静置精炼、除气(静置炉温度为720℃,静置时间为40分钟),除气后添加晶粒细化剂铝钛硼丝al-5ti-1b,以控制合金成分组成中ti含量为0.015%,再将添加晶粒细化剂后的合金液进行过滤,过滤后通过流槽进入半连续铸造工序(经过流槽时控制流槽测氢含量≤0.14ml/100gal)。铸锭产出后,按照锯切-铣面-加热-热轧-冷轧-清洗-退火-分轴工艺,最终产出1050-h24状态的卷材。
22.表1为实施例及对比例的处理情况及其硼元素吸收率、导电率结果。
23.表1
24.由表1可见,与实施例1相比,对比例1为一般6系合金的制备工艺,其由于未额外添加al-b合金,导电率无法得到进一步提升;对比例2和对比例3中,由于分别在精炼或除气后再添加al-b合金,导致b元素的吸收率难以提升,最终导致导电率虽有一定增加,但增加效果不明显;对比例4中由于添加后搅拌时间、静置时间不足,也难以实现b元素吸收率的增加及导电率的有效提升。而与实施例2相比,对比例5和对比例6由于工艺条件的变动,也导致b元素吸收率及导电率提升的不足,说明在1系合金中也存在类似现象。
2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快速提升铝合金锭坯硼元素吸收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原材料的熔炼过程中,在所得合金液中添加一定量的铝-硼合金,并经充分搅拌再进行精炼,以制备高硼含量的铝合金铸锭、铸棒或线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提升铝合金锭坯硼元素吸收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铝-硼合金的添加量按硼元素在合金液中的占比为50~350ppm进行换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提升铝合金锭坯硼元素吸收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添加铝-硼合金时的熔炼温度应控制在720~75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提升铝合金锭坯硼元素吸收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搅拌的时间为20~60min或控制铝水流动次数不少于3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提升铝合金锭坯硼元素吸收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搅拌后应静置10~60min再进行精炼。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提升铝合金锭坯硼元素吸收率的制备方法,其是通过优化铸造前的熔炼过程,即在熔炼过程中加入铝-硼合金,并经充分搅拌后再进行精炼,以确保铝-硼合金的添加效果,从而在铝合金成分不做其他调整优化的情况下,提高铝合金锭坯对硼元素的有效吸收率,进而提升所得铝合金材料的导电率。进而提升所得铝合金材料的导电率。


技术研发人员:刘华春 韦拥 黄瑞银 冉继龙 曾炜 唐远路 江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铝瑞闽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7
技术公布日:2023/8/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