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弯折性能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08-03 阅读:115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检测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钢筋弯折性能检测装置,还涉及一种钢筋弯折性能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2.对于钢筋的部分强度参数,需要通过对钢筋进行弯折处理,对弯折过程中的弯折压力强度进行检测,即可得到对于的钢筋强度参数。钢筋在弯折检测过程中,通过对钢筋弯折,一般可按照目前常用的钢筋正反向弯曲试验方法进行弯折检测,对钢筋的弯折角度一般先弯折90
°
,而后再反向弯折20
°
,即可实现钢筋弯折试验。另外,也可根据不同的测试情况,可对钢筋的弯折角度进行调节,即可实现对钢筋的不同弯折角度的强度参数进行试验。
3.钢筋在弯折试验过程中,通过两侧的支撑组件进行支撑,通常只通过在支撑组件当中开设一组限位槽,限位槽可对钢筋进行容置限位,进而可在钢筋弯折过程中对钢筋进行限位。而且,钢筋在弯折过程中,钢筋将产生一定的横向移动趋势,使得钢筋在被夹持状态下,可能产生不稳定的情况,仅通过限位槽进行容纳限位,容易导致钢筋装夹产偏移波动情况,不利于钢筋弯折试验。
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钢筋弯折性能检测装置,可实现对钢筋稳定装夹,提高钢筋弯折检测过程中的稳定性,对钢筋有效可靠地弯折试验。
6.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钢筋弯折性能检测装置,包括用于装夹钢筋的两组支撑组件,两组支撑组件之间的上下两侧位置均设置有压力装置,两组压力装置分别用于朝上下两侧抵压钢筋实现弯折;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旋转座、支撑座和滑动组件,所述旋转座通过支撑轴转动连接于机架,所述支撑座固定于旋转座上,滑动组件滑动连接于支撑座上,并可沿两组支撑组件方向滑动;所述滑动组件内设用于容置钢筋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两侧均设置有装夹轮组,装夹轮组用于将钢筋夹紧。
7.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支撑板,支撑板上设置有支撑块一和支撑块二,支撑块一和支撑块二之间形成用于容置钢筋的限位槽;所述支撑块一上设置两组装夹轮组,支撑块二上设置一组装夹轮组。
8.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块一和支撑块二内均开设有用于容置装夹轮组的轮槽,所述轮槽朝向限位槽的内侧方向敞开,用于装夹轮组外周伸出限位槽内。
9.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装夹轮组包括轮体和偏心套,所述轮体通过轮轴转动支撑,所述轮体的外周设置有偏心套,所述偏心套的一侧为小径部,另一侧为大径部;所述轮体通过联动机构实现单向旋转。
10.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偏心套的外周开设有环槽,所述环槽内侧形成弧形状凹陷。
11.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轮体朝向限位槽开口的一侧开设了联动腔,联动腔内设置联动块一和联动块二,联动块一和联动块二端面相抵并可实现单向传动;所述联动块一与轮体的内周联动并可实现同步旋转;所述联动块二通过支撑套支撑,并保持轴向旋转固定。
12.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联动机构包括棘齿一和棘齿二,棘齿一固定于联动块一的端面,棘齿二固定于联动块二的端面,并均呈环形结构分布;棘齿一和棘齿二相对,并可实现单向棘轮联动。
13.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棘齿一包括平面一和斜面一,所述棘齿二包括平面二和斜面二,所述平面一与平面二相抵,用于实现单向抵压传动;所述斜面一和斜面二相互抵压,用于可通过打滑实现相对旋转。
14.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联动块一外周固定有限位块二,联动腔的内周开设有限位槽二,限位槽二呈轴向设置,限位块二滑动连接于限位槽二内,并可实现轴向滑动限位;所述联动腔的内侧端面与限位块二之间弹性抵压有弹簧二;所述联动腔的内侧端面处开设有用于容置弹簧的容置槽二。
15.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套内滑动连接有限位轴,所述限位轴的一端伸入联动腔,并与联动块二固定连接,限位轴的另一端伸出至支撑块的外侧;所述联动块一和联动块二之间弹性抵压有弹簧一,联动块一和联动块二上开设有用于容置弹簧的容置槽一。
16.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轴的外周固定有限位块一,支撑套的内周开设有限位槽一,限位块一滑动连接于限位槽一内,并可实现轴向滑动调节。
17.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块一和支撑块二的外侧设置有档杆,所述档杆设置于限位槽的开口,用于阻挡钢筋;所述档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支撑块一或支撑块二上,并通过螺栓实现固定;所述档杆用于抵压于限位轴的外端,并可推动联动块一、联动块二相互抵压实现棘齿联动。
18.本发明还公开一种钢筋弯折性能检测方法,采用上述检测装置可实现对钢筋进行弯折试验。检测过程中,首先,将钢筋嵌入到两侧的支撑组件当中,安装到限位槽内,通过限位槽可实现对钢筋限位,并且由两侧的装夹轮组将钢筋固定;而后,通过上侧的压力装置带动压杆和压块,产生向下的压力,将钢筋弯折,直至将钢筋弯折形成90度;同时,检测压力装置在下压过程中的压力,实现弯折试验检测。在弯折过程中,通过角度传感器检测弯折的角度情况,两个支撑轴的旋转角度的和达到90度即可。
19.而后,将上侧的压力装置复位,将下侧的压力装置带动压杆和压块,产生向上的压力;将钢筋朝上弯折,直至将钢筋弯折至所需的弯折角度。同时,检测压力装置在上压过程中的压力,实现弯折试验检测。
20.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1.支撑组件当中,通过滑动组件滑动连接于支撑座上,并可沿两组支撑组件方向滑动,在钢筋弯折动作过程中,使得滑动组件能够适应钢筋的相互微量滑动,进而能够实现钢筋的顺畅弯折动作,进而可实现对钢筋顺畅地弯折试验。
22.通过在支撑组件当中安装多组装夹轮组,装夹轮组将与钢筋的外周产生抵压摩擦,在横向滑移过程中,钢筋与装夹轮组产生一定的摩擦,带动装夹轮组产生滚动,进而使得装夹轮组产生偏心转动。通过装夹轮组偏心旋转调节,其靠近大径部的一侧,可实现更对
地进入限位槽内,对钢筋更加稳定地抵压,进而提高钢筋的装夹强度,保持对钢筋的稳定状态。并且,在偏心套的外周开设有环槽,环槽内侧形成弧形状凹陷,当钢筋嵌入到环槽当中后,可形成稳定的装夹状态,保持试验过程中钢筋的装夹稳定性。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发明一种钢筋弯折性能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24.图2为本发明一种钢筋弯折性能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25.图3为本发明一种钢筋弯折性能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26.图4为本发明的滑动组件的立体图一;
27.图5为本发明的滑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本发明的滑动组件的立体图二;
29.图7为本发明的装夹轮组与滑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0.图8为本发明的滑动组件与钢筋的结构示意图;
31.图9为本发明的装夹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2.图10为本发明的联动腔内部结构示意图;
33.图11为本发明的联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34.图12为本发明的联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35.附图标记:1、支撑轴;2、支撑组件;21、旋转座;22、支撑座;23、滑动组件;3、压力装置;31、压杆;32、压块;5、钢筋;6、支撑板;61、支撑块一;62、支撑块二;63、限位槽;631、垫块;64、轮槽;7、装夹轮组;71、环槽;72、限位轴;73、轮体;74、偏心套;741、小径部;742、大径部;75、轮轴;76、联动腔;77、支撑套;78、限位槽一;79、限位块一;710、联动块一;711、联动块二;712、限位槽二;713、限位块二;714、弹簧一;715、容置槽一;716、弹簧二;717、容置槽二;8、联动机构;81、棘齿一;811、平面一;812、斜面一;82、棘齿二;821、平面二;822、斜面二;9、档杆;91、螺栓;92、抵压面。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7.本实施例公开一种钢筋弯折性能检测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两组支撑组件2以及上压力装置3、下压力装置3,并且通过机架实现支撑,可实现对钢筋5进行弯折检测。
38.两组支撑组件2可对钢筋5进行装夹,两组支撑组件2的中间位置的上两侧位置均设置有压力装置3,通过压力装置3可进行抵压弯折动作。压力装置3包括一个驱动的动力件、一个压杆31和压块32,动力件为液压缸,可起到弯折推动作用;压杆31安装在动力件的输出端,压块32固定在压杆31的端部位置,并且压块32朝向钢筋5的一侧呈弧形结构,可适用于钢筋5的弯折情况实现弯折试验。
39.为了保持压块32对钢筋5的抵压稳定性,可在压块32朝向钢筋5的面上开设弧形槽,保持钢筋5弯折过程的稳定性。
40.支撑组件2包括旋转座21、支撑座22和滑动组件23,其中,旋转座21通过支撑轴1转动连接于机架,支撑座22固定安装在旋转座21上形成支撑,可实现旋转动作,进而能够适应钢筋5的弯折动作,如图1-3所示的状态。滑动组件23滑动连接于支撑座22上,并可沿两组支撑组件2方向滑动,在钢筋5弯折动作过程中,使得滑动组件23能够适应钢筋5的相互微量滑动,进而能够实现钢筋5的顺畅弯折动作。
41.在装夹过程中,钢筋5装夹在滑动组件23上,在滑动组件23上开设有限位槽63,限位槽63的宽度略大于钢筋5的宽度,使得钢筋5能够顺畅地安装嵌入到限位槽63当中,可实现对钢筋5稳定限位支撑。并且,在限位槽63的两侧设置有装夹轮组7,装夹轮组7在钢筋5的两侧形成三点装夹,可实现对钢筋5稳定地装夹。
42.本实施例公开一种钢筋弯折性能检测方法,采用上述检测装置可实现对钢筋5弯折试验。检测过程中,首先,将钢筋5嵌入到两侧的支撑组件2当中,安装到限位槽63内,通过限位槽63可实现对钢筋5限位,并且由两侧的装夹轮组7将钢筋5固定;而后,通过上侧的压力装置3带动压杆31和压块32,产生向下的压力,将钢筋5弯折,直至将钢筋5弯折形成90度;同时,检测压力装置3在下压过程中的压力,实现弯折试验检测。在弯折过程中,通过角度传感器检测弯折的角度情况,两个支撑轴1的旋转角度的和达到90度即可。
43.而后,将上侧的压力装置3复位,将下侧的压力装置3带动压杆31和压块32,产生向上的压力;将钢筋5朝上弯折,直至将钢筋5弯折至所需的弯折角度。同时,检测压力装置3在上压过程中的压力,实现弯折试验检测。
44.进一步地,本实施例还公开另一种钢筋弯折性能检测方法,可对钢筋弯折性能检测装置改进,对滑动组件23进行优化设计,并参照图4-12所示,进行详细说明。
45.如图4-8所示,滑动组件23包括支撑板6,以支撑板6作为支撑,在支撑板6上固定有支撑块一61和支撑块二62,支撑块一61位于一侧,支撑块二62位于另一侧,在支撑块一61和支撑块二62之间形成限位槽63。限位槽63的宽度与钢筋5的宽度相互适配,并且宽度稍大于钢筋5,可供钢筋5能够顺畅嵌入。
46.在支撑块一61上安装两组装夹轮组7,即位于限位槽63的下侧位置;支撑块二62上设置一组装夹轮组7,即位于限位槽63的上侧位置。在支撑块一61和支撑块二62内均开设有轮槽64,轮槽64与装夹轮组7相互适配,用于容置装夹轮组7。轮槽64朝向限位槽63的内侧方向敞开。装夹轮组7可实现偏心旋转,在旋转过程中,装夹轮组7的外周位置可伸入限位槽63内,进而可实现对钢筋5装夹。
47.由于钢筋5在弯折过程中,钢筋5会相对支撑座22产生一定的滑动动作,产生适应性弯折变化。该装夹轮组7将与钢筋5的外周产生抵压摩擦,在横向滑移过程中,钢筋5与装夹轮组7产生一定的摩擦,带动装夹轮组7产生滚动,进而使得装夹轮组7产生偏心转动。转动过程中,装夹轮组7的偏心侧的更大的部件进入到限位槽63当中,可实现对钢筋5更加稳定地抵压,进而提高钢筋5的装夹强度,保持对钢筋5的稳定状态。
48.为了提高装夹轮组7对钢筋5的装夹稳定性,可在偏心套74的外周开设有环槽71,环槽71内侧形成弧形状凹陷,当钢筋5嵌入到环槽71当中后,可形成稳定的装夹状态,保持试验过程中钢筋5的装夹稳定性。
49.如图9所示,该装夹轮组7包括轮体73和偏心套74,轮体73通过轮轴75转动支撑,将装夹轮组7转动安装在轮槽64当中;在轮体73的外周套设有偏心套74,偏心套74与轮体73的
外周固定。偏心套74呈偏心的状态,在偏心套74的一侧为为小径部741,另一侧为大径部742,即小径部741该侧的外周到轮轴75的中心位置的距离较小,而大径部742该侧的外周到轮轴75的中心位置的距离较大,在旋转过程中,由伸入至限位槽63的位置由小径部741向大径部742的方向旋转,进而可有更大的部分嵌入到限位槽63内,大径部742可实现对钢筋5更稳定地装夹。
50.在轮体73的联动腔76内安装联动机构8,通过联动机构8实现单向旋转。通过两侧的联动机构8相互配合,不管钢筋5沿左右两侧方向移动时,都会对偏心套74产生偏心的联动动作,进而可在双向实现对钢筋5稳定夹持。
51.如图8所示,装夹轮组7内的联动机构8,可产生逆时针方向旋转,而不可产生顺时针旋转。当钢筋5产生横向的相对移动时,钢筋5与装夹轮组7外周的偏心套74产生摩擦,钢筋5产生向右侧的移动趋势,与装夹轮组7的外周产生相对摩擦。而限位槽63下侧的装夹轮组7无法产生顺时针方向转动,下侧的两个装夹轮组7可在钢筋5的下侧产生稳定的抵压支撑。限位槽63上侧的装夹轮组7受到钢筋5的摩擦带动,装夹轮组7将产生逆时针,旋转过程中,偏心套74的大径部742的一侧朝向限位槽63的内侧方向旋转,大径部742可对钢筋5产生更大的压力,进而可起到对钢筋5产生更加稳定的压装动作,保持钢筋5的稳定性。
52.如图9所示,在轮体73朝向限位槽63开口的一侧开设了联动腔76,联动腔76内设置联动块一710和联动块二711,联动块一710和联动块二711端面相抵并可实现单向传动。联动块一710和联动块二711之间具有棘齿,通过棘齿实现单向棘齿联动。
53.其中,联动块一710与轮体73的内周联动,并可实现同步旋转;而联动块二711通过支撑套77支撑,并保持轴向旋转固定,即可通过联动块二711实现对联动块一710联动配合,实现对装夹轮组7联动。
54.如图11、12所示,联动机构8包括棘齿一81和棘齿二82,棘齿一81固定于联动块一710的端面,棘齿二82固定于联动块二711的端面,并均呈环形结构分布。棘齿一81和棘齿二82相对,并可实现单向棘轮联动。具体地,棘齿一81包括平面一811和斜面一812,棘齿二82包括平面二821和斜面二822。当装夹轮组7受到产生逆向旋转时,平面一811与平面二821相抵,用于实现单向抵压传动,可形成对钢筋5稳定装夹;当装夹轮组7产生顺向旋转时,斜面一812和斜面二822相互抵压,通过斜面一812、斜面二822之间相互导线的作用,可打滑实现相对旋转,进而可供装夹轮组7产生旋转,可将钢筋5进行稳定夹持。
55.为了保持联动块一710与轮体73之间轴向旋转联动,保持联动块一710与轮体73同步旋转。如图9、10所示,可在联动块一710的外周固定有限位块二713,在联动腔76的内周开设有限位槽二712,限位槽二712呈轴向;限位块二713嵌入限位槽二712内,与限位槽二712滑动连接,可实现轴向滑动导向;并且,通过轴向滑动的结构作用上,可实现联动块一710的支撑。
56.在联动腔76的内侧端面与限位块二713之间弹性抵压有弹簧二716,并且,在联动腔76的内侧端面处开设容置槽二717,通过容置槽二717可对弹簧二716支撑限位,保持限位块二713的一定地上下浮动。通过限位块二713的上浮动,使得限位块一79和限位块二713之间的棘齿机构能够实现单向联动和单向打滑,进而可实现棘齿传动。
57.如图9所示,在支撑块一61和支撑块二62对应于轮槽64的位置处开设固定有支撑套77,支撑套77与对应的轮轴75同轴设置。在支撑套77内安装有限位轴72,限位轴72滑动连
接与支撑套77内,并可实现轴向滑动调节,并实现旋转限位。
58.限位轴72的一端伸入联动腔76,并与联动块二711固定连接,进而可维持联动块二711与支撑套77形成轴向滑移动作,并且可实现联动块二711处于轴向旋转固定的状态。可在限位轴72的外周固定有限位块一79,支撑套77的内周开设有限位槽一78,限位块一79滑动连接于限位槽一78内,并可实现轴向滑动调节,形成旋转限位。
59.限位轴72的另一端伸出至支撑块的外侧。在联动块一710和联动块二711之间弹性抵压有弹簧一714,联动块一710和联动块二711上开设容置槽一715,进而对弹簧一714进行容置限位,保持对联动块一710和联动块二711的弹性支撑。
60.限位轴72的端部伸出至支撑块的外侧位置,通过对限位轴72进行按压,使得联动块一710和联动块二711之间能够克服弹簧一714的支撑,使得联动块一710和联动块二711之间的棘齿一81和棘齿二82能够产生相互抵压嵌合,使得联动块一710和联动块二711之间能够产生稳定的抵压状态,进而可实现单向联动。该限位轴72可在对应的支撑块外侧安装阻挡部件,阻挡部件可将限位轴72向按压,进而实现棘齿机构联动;阻挡部件可通过螺栓91或其他的经过进行固定,即可实现对限位轴72按压或松开,实现对限位轴72和联动机构8联动。
61.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支撑块一61和支撑块二62的外侧安装有档杆9,通过档杆9能够在限位槽63的开口位置处,形成对限位槽63进行阻挡,起到对钢筋5阻挡限位的作用。
62.档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支撑块一61或支撑块二62上,并通过螺栓91实现固定;例如,在支撑块一61的中间位置安装档杆9,档杆9下端通过螺栓91实现固定,档杆9上端向上延伸至支撑块二62的限位轴72的位置,可起到对限位轴72轴向按压,使得棘齿联动机构8能够实现相互联动配合。在支撑块二62的两侧位置安装档杆9,档杆9的上端通过螺栓91实现固定,档杆9的下端向下延伸至支撑块一61的限位轴72的位置,可起到对限位轴72轴向按压,使得棘齿联动机构8能够实现相互联动配合,进而起到将各组装夹轮组7联动配合。
63.本实施例还公开一种钢筋弯折性能检测方法,采用上述检测装置对钢筋5进行弯折检测。检测过程中,具体的检测方法,安装上述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以下根据具体的滑动组件23的结构,对钢筋5具体装夹方法进行说明。
64.在对钢筋5进行装夹过程中,将钢筋5嵌入到支撑块一61和支撑块二62之间的限位槽63当中,通过调节装夹轮组7,可在钢筋5的上下两侧起到上装夹作用,形成三点式的上下装夹状态。通过在支撑块一61和支撑块二62的外侧位置安装档杆9,将档杆9固定,并将档杆9端部与限位轴72相抵,推动限位轴72将联动块一710和联动块二711相互抵压推动,使得联动块一710和联动块二711之间的棘齿机构相互单向联动。在档杆9的抵压面92上开设开设与限位轴相互适配限位的槽口,进而可实现稳定的抵压状态。
65.而后,通过通过装夹轮组7,将装夹轮组7的大径部742朝向限位槽63的内侧方向推动,使得装夹轮组7外周与钢筋5外周相互抵压,形成初步的装夹固定。
66.而后,通过上下两组压力装置3对钢筋5进行弯折试验。同时,钢筋5在弯折过程中,钢筋5与限位槽63内的装夹轮组7相互联动,形成对钢筋5更加稳定的夹持状态,进而在钢筋5弯折试验过程中形成更加稳定的状态,实现弯折试验检测。
67.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钢筋弯折性能检测装置,包括用于装夹钢筋(5)的两组支撑组件(2),两组支撑组件(2)之间的上下两侧位置均设置有压力装置(3),两组压力装置(3)分别用于朝上下两侧抵压钢筋(5)实现弯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2)包括旋转座(21)、支撑座(22)和滑动组件(23),所述旋转座(21)通过支撑轴(1)转动连接于机架,所述支撑座(22)固定于旋转座(21)上,滑动组件(23)滑动连接于支撑座(22)上,并可沿两组支撑组件(2)方向滑动;所述滑动组件(23)内设用于容置钢筋(5)的限位槽(63),所述限位槽(63)的两侧均设置有装夹轮组(7),装夹轮组(7)用于将钢筋(5)夹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弯折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23)包括支撑板(6),支撑板(6)上设置有支撑块一(61)和支撑块二(62),支撑块一(61)和支撑块二(62)之间形成用于容置钢筋(5)的限位槽(63);所述支撑块一(61)上设置两组装夹轮组(7),支撑块二(62)上设置一组装夹轮组(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筋弯折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轮组(7)包括轮体(73)和偏心套(74),所述轮体(73)通过轮轴(75)转动支撑,所述轮体(73)的外周设置有偏心套(74),所述偏心套(74)的一侧为小径部(741),另一侧为大径部(742);所述轮体(73)通过联动机构(8)实现单向旋转。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筋弯折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体(73)朝向限位槽(63)开口的一侧开设了联动腔(76),联动腔(76)内设置联动块一(710)和联动块二(711),联动块一(710)和联动块二(711)端面相抵并可实现单向传动;所述联动块一(710)与轮体(73)的内周联动并可实现同步旋转;所述联动块二(711)通过支撑套(77)支撑,并保持轴向旋转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筋弯折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8)包括棘齿一(81)和棘齿二(82),棘齿一(81)固定于联动块一(710)的端面,棘齿二(82)固定于联动块二(711)的端面,并均呈环形结构分布;棘齿一(81)和棘齿二(82)相对,并可实现单向棘轮联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钢筋弯折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棘齿一(81)包括平面一(811)和斜面一(812),所述棘齿二(82)包括平面二(821)和斜面二(822),所述平面一(811)与平面二(821)相抵,用于实现单向抵压传动;所述斜面一(812)和斜面二(822)相互抵压,用于可通过打滑实现相对旋转。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筋弯折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块一(710)外周固定有限位块二(713),联动腔(76)的内周开设有限位槽二(712),限位槽二(712)呈轴向设置,限位块二(713)滑动连接于限位槽二(712)内,并可实现轴向滑动限位;所述联动腔(76)的内侧端面与限位块二(713)之间弹性抵压有弹簧二(716);所述联动腔(76)的内侧端面处开设有用于容置弹簧的容置槽二(717)。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筋弯折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套(77)内滑动连接有限位轴(72),所述限位轴(72)的一端伸入联动腔(76),并与联动块二(711)固定连接,限位轴(72)的另一端伸出至支撑块的外侧;所述联动块一(710)和联动块二(711)之间弹性抵压有弹簧一(714),联动块一(710)和联动块二(711)上开设有用于容置弹簧的容置槽一(715)。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钢筋弯折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一(61)
和支撑块二(62)的外侧设置有档杆(9),所述档杆(9)设置于限位槽(63)的开口,用于阻挡钢筋(5);所述档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支撑块一(61)或支撑块二(62)上,并通过螺栓(91)实现固定;所述档杆(9)用于抵压于限位轴(72)的外端,并可推动联动块一(710)、联动块二(711)相互抵压实现棘齿联动。10.一种钢筋弯折性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检测装置进行弯折检测。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钢筋弯折性能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用于装夹钢筋的两组支撑组件,两组支撑组件之间的上下两侧位置均设置有压力装置,两组压力装置分别用于朝上下两侧抵压钢筋实现弯折;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旋转座、支撑座和滑动组件,所述旋转座通过支撑轴转动连接于机架,所述支撑座固定于旋转座上,滑动组件滑动连接于支撑座上,并可沿两组支撑组件方向滑动;所述滑动组件内设用于容置钢筋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两侧均设置有装夹轮组,装夹轮组用于将钢筋夹紧。本发明可实现对钢筋稳定装夹,提高钢筋弯折检测过程中的稳定性,对钢筋有效可靠地弯折试验。对钢筋有效可靠地弯折试验。对钢筋有效可靠地弯折试验。


技术研发人员:李生初 胡水江 周鑫 冯达标 马铖 马盛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绍兴弘信工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3
技术公布日:2023/8/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