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泡蜡烛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08-05 阅读:130 评论:0


1.本技术涉及气泡蜡烛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气泡蜡烛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气泡蜡烛是指发泡工艺技术制作而成的蜡烛,具体地说,指的是将原材料混合熔化后进行搅拌,将空气引入其中并均匀分散,冷却后得到疏松结构的蜡块。与普通蜡烛相比,气泡蜡烛可以节约10-50%左右的原料,并且燃烧效果较好。
3.相关技术公开了一种气泡蜡烛,包括90-95%石蜡及辅料;1-5%pp油性增稠剂;1-5%发泡剂;发泡剂为碳酸氢盐。当蜡液在高温下融化时,发泡剂遇热分解产生气体,通过调整蜡液体系的粘度以控制气泡游离速度,将部分气泡封闭在蜡液中,能够制得气泡蜡烛。
4.然而,上述的发泡方法易受到气温、气压、发泡剂质量等的影响,发泡效果不易控制,易出现气泡大小不一且分布不均的情况,燃烧时可能会出现火焰忽高忽低,甚至自熄,伴有蜡烛塌陷的风险,影响到气泡蜡烛的燃烧效果和稳定性,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获得气泡均匀稳定的气泡蜡烛,本技术提供一种气泡蜡烛及其制备方法。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气泡蜡烛,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气泡蜡烛,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液体石蜡85-90份、果冻粉8-12份、精油2-5份、发泡剂1-5份、稳泡剂2-4份、助剂0.1-0.5份;所述发泡剂为携带有碳酸氢盐的微晶纤维素颗粒。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体石蜡在果冻粉的作用下形成质地如果冻状的蜡烛基体,精油能够赋予蜡烛丰富的香气,蜡烛燃烧时精油挥发至空气中,发挥舒缓精神、消解忧郁、净化空气等功效;发泡剂能够使蜡烛中分布若干气泡,采用携带有碳酸氢盐的微晶纤维素颗粒作为发泡剂,加热后碳酸氢盐分解,以微晶纤维素颗粒为中心产生气泡,能够使气泡大小均匀,同时微晶纤维素能够附着在气泡膜与液体石蜡的界面处,加固气泡膜,使气泡更加稳定,稳泡剂能够使气泡均匀分布,进一步增强气泡的稳定性;通过选用携带有碳酸氢盐微晶纤维素颗粒作为发泡剂,与稳泡剂相配合,使气泡在蜡烛基体中均匀、稳定分布,提高了气泡蜡烛的稳定性,有利于保证气泡蜡烛的燃烧效果,减少火焰自熄或蜡烛塌陷的可能性。
8.优选的,所述发泡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20-25℃下将碳酸氢盐溶解于水中,配制为饱和溶液;
按照浴比1:5-10,将微晶纤维素颗粒浸入饱和溶液中,超声分散,20-25℃下浸渍1-3h;过滤后,冷冻干燥,得到发泡剂。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微晶纤维素颗粒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和吸附性,能够吸附碳酸氢盐饱和溶液,冷冻干燥以除去多余的水分,得到负载有碳酸氢盐结晶的微晶纤维素颗粒;在气泡蜡烛的制备过程中,碳酸氢盐受热分解生成气体,以微晶纤维素颗粒为中心,在蜡烛基体中形成气泡;将微晶纤维素颗粒在饱和溶液中超声分散,使微晶纤维素颗粒能够均匀吸附碳酸氢盐溶液,有利于使每颗微晶纤维素颗粒上负载的碳酸氢钠近似相等,能够保证蜡烛中的气泡大小近似相等,提高气泡蜡烛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10.优选的,所述微晶纤维素颗粒为经过显色有机试剂处理的微晶纤维素颗粒,具体操作为:向无水乙醇中加入显色有机试剂,显色有机试剂的质量为无水乙醇的1-5%,混匀后得到染液;按质量比1:(2-5)将微晶纤维素颗粒加入至染液中,浸渍1-3h,滤出,洗涤,70-85℃条件下烘干,得到改色微晶纤维素颗粒。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微晶纤维素进行改色处理,使气泡蜡烛的颜色更为丰富,提高气泡蜡烛的美观性。
12.优选的,所述稳泡剂为质量比为1:(0.8-1.5)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硅树脂聚醚乳液。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能够分布与气泡的界面处,使气泡更加稳定,硅树脂聚醚乳液能够调节气泡的分布,使气泡与气泡之间排列紧密整齐,使气泡分布更为均匀,进一步增强气泡蜡烛的稳定性。
14.优选的,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α-烯基磺酸钠。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α-烯基磺酸钠不仅能够改善气泡的表面张力,使气泡膜更佳稳定,还有利于充分发挥硅树脂聚醚乳液的稳泡作用,使气泡分布更加均匀,并且α-烯基磺酸钠具有较佳的生物降解性,安全环保。
16.优选的,所述果冻粉为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17.优选的,所述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为氢化的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或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嵌段。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强气泡蜡烛的韧性,使气泡蜡烛具有很好的成型效果。
19.优选的,所述助剂包括0.1-0.2份光吸收剂和0.1-0.2份光稳定剂。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提供气泡蜡烛的贮存稳定性。
21.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气泡蜡烛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气泡蜡烛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配比,将果冻粉加入至液体石蜡中,加热至100-120℃,搅拌至果冻粉融化,降温至70-85℃,向其中加入精油、助剂、稳泡剂,搅拌混匀,得到果冻蜡基体;将果冻蜡基体降温至50-65℃,在搅拌状态下向其中加入发泡剂,混合均匀后注入模具中,冷却成型,得到气泡蜡烛。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制得气泡均匀稳定、美观性好、气味芬芳、燃烧效果好的气泡蜡烛。
23.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在1200-1500r/min的转速下向果冻蜡基体中加入发泡剂,再在100-300r/min的转速下搅拌8-15min至混合均匀。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速搅拌使发泡剂迅速分散,减少多个小气泡合并为大气泡的可能性,低速搅拌使小气泡在蜡烛基体中分散均匀,使稳泡剂充分发挥作用,提高气泡的均匀程度。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由于本技术采用携带有碳酸氢盐微晶纤维素颗粒作为发泡剂,与稳泡剂相配合,使气泡在蜡烛基体中均匀、稳定分布,提高了气泡蜡烛的稳定性,有利于保证气泡蜡烛的燃烧效果,减少火焰自熄或蜡烛塌陷的可能性。
26.2、本技术中优选采用质量比为1:(0.8-1.5)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硅树脂聚醚乳液作为稳泡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能够分布与气泡的界面处,使气泡更加稳定,硅树脂聚醚乳液能够调节气泡的分布,使气泡与气泡之间排列紧密整齐,使气泡分布更为均匀,进一步增强气泡蜡烛的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8.制备例制备例1本制备例提供了一种发泡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20℃下将过量碳酸氢钠加入水并不断搅拌,静置,取上清液,得到碳酸氢钠饱和溶液;按照浴比1:10,将微晶纤维素颗粒浸入饱和溶液中,超声分散后,在20℃条件下浸渍2h;过滤,冷冻干燥,得到发泡剂。
29.在本实施例中,微晶纤维素为市售的200目微晶纤维素。
30.制备例2本制备例与制备例1的区别仅在于,碳酸氢盐为碳酸氢铵。
31.制备例3本制备例与制备例1的区别仅在于,微晶纤维素为经过显色有机试剂处理的微晶纤维素颗粒,具体操作为:向无水乙醇中加入碱性品红,碱性品红的质量为无水乙醇的3%,混匀后得到染液;按质量比1:3将微晶纤维素颗粒加入至染液中,浸渍1h,滤出,用无水乙醇洗涤3次,80℃条件下烘干,得到改色微晶纤维素颗粒。
32.发泡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在20℃下将过量碳酸氢钠加入水并不断搅拌,静置,取上清液,得到碳酸氢钠饱和溶液;按照浴比1:10,将改色微晶纤维素颗粒浸入饱和溶液中,超声分散后,在20℃条件下浸渍2h;
过滤,冷冻干燥,得到发泡剂。实施例
33.实施例1一种气泡蜡烛,包括以下质量的各组分:870g液体石蜡,100g果冻粉,30g精油,40g发泡剂,30g稳泡剂,1.5g光稳定剂,1.5g光吸收剂。
34.在本实施例中,果冻粉的型号为kraton d-kx401;精油为玫瑰精油;发泡剂由制备例1制得;稳泡剂为椰子油二乙醇酰胺,光稳定剂的型号为uv-2908,光吸收剂的型号为uv-594。
35.气泡蜡烛的制备方法如下:将上述质量的果冻粉加入至液体石蜡中,加热至110℃,搅拌至果冻粉融化,降温至85℃,向其中加入上述质量的精油、助剂、稳泡剂,搅拌混匀,得到果冻蜡基体;将果冻蜡基体降温至60℃,在1500r/min的转速下向其中加入发泡剂,再在200r/min的转速下搅拌10min至混合均匀,注入预先安装有烛芯的模具中,冷却成型,得到气泡蜡烛。
36.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气泡蜡烛包括以下质量的各组分:850g液体石蜡,80g果冻粉,50g精油,40g发泡剂,30g稳泡剂,1g光稳定剂,1g光吸收剂。
37.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气泡蜡烛包括以下质量的各组分:900g液体石蜡,120g果冻粉,20g精油,40g发泡剂,30g稳泡剂,2g光稳定剂,2g光吸收剂。
38.实施例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发泡剂由制备例2制成。
39.实施例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发泡剂由制备例3制成。
40.实施例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稳泡剂为质量比为1:1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和硅树脂聚醚乳液,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硅树脂聚醚乳液的型号为mps fm-550。
41.实施例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6的不同之处仅在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α—烯烃磺酸钠。
42.实施例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7的不同之处仅在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和硅树脂聚醚乳液的质量比为1:0.8。
43.实施例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7的不同之处仅在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和硅树脂聚醚乳液的质量比为1:1.5。
44.实施例1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7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发泡剂的质量为10g。
45.实施例11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7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发泡剂的质量为20g。
46.实施例1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7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发泡剂的质量为50g。
47.实施例1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7的不同之处仅在于,稳泡剂的质量为20g。
48.实施例1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7的不同之处仅在于,稳泡剂的质量为40g。
49.实施例1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7的不同之处仅在于,果冻粉的型号为kraton g1650,即果冻粉为含氢化的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或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嵌段的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50.对比例对比例1本对比例与对比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发泡剂仅为碳酸氢钠。
51.对比例2本对比例与对比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不添加稳泡剂,即气泡蜡烛包括870g液体石蜡,100g果冻粉,30g精油,40g发泡剂,1.5g光稳定剂,1.5g光吸收剂。
52.性能检测试验测试一:将实施例1-15、对比例1-2中制得的气泡蜡烛从中心轴线处进行切割,观察切面处的气泡分布的均匀程度,并分为1-5级,其中1级表示气泡分布均匀性优异,5级表示分布均匀性不佳;观察切面处的气泡大小的均匀程度,并分为1-5级,其中1级表示气泡大小均匀性优异,5级表示气泡大小均匀性不佳。
53.测试二:分别取实施例1-15、对比例1-2中制得的气泡蜡烛,点燃烛芯,记录各个气泡蜡烛的燃烧时长,并每隔0.5h测量火焰高度,记录各个气泡蜡烛火焰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值,同时观察有自熄或塌陷情况。
54.结果汇总至表1。
55.表1
结合实施例1-5并结合表1可以看出,参照本技术公开的配方和方法制备气泡蜡烛,能够赋予气泡蜡烛优异的气泡均匀性和燃烧效果。其中实施例1-4的蜡烛呈现乳白色,实施例5中的气泡蜡烛带有微红色,表明参照本技术公开的方法制备的气泡蜡烛具有较好的美观性。
56.结合实施例1、对比例1并结合表1,可以看出,采用负载碳酸氢盐的微晶纤维素颗粒作为发泡剂,能够使气泡大小更为均匀,并使气泡蜡烛获得更佳的燃烧效果。结合实施例1、对比例2并结合表1,可以看出稳泡剂能够使气泡分布更为均匀,促进气泡蜡烛燃烧效果的提高。
57.结合实施例1和实施例6-9并结合表1,可以看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硅树脂聚醚乳液复配得到的稳泡剂能够赋予气泡蜡烛更佳的气泡均匀性,其中α-烯基磺酸钠更佳安全环保,生物降解性好,因此优选采用α-烯基磺酸钠。
58.结合实施例7、实施例10-14并结合表1,可以看出在本技术公开的范围内添加发泡剂和稳泡剂,能够使气泡蜡烛均具有较佳气泡稳定性和燃烧效果,其中发泡剂与稳泡剂的质量比为(1:3)-(4:2)时,气泡均匀性更佳。
59.结合实施例7和实施例15并结合表1可以看出,选用含氢化的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或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嵌段的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作为果冻粉,能够提高气泡蜡烛的燃烧效果。
60.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技术特征:
1.一种气泡蜡烛,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液体石蜡85-90份、果冻粉8-12份、精油2-5份、发泡剂1-5份、稳泡剂2-4份、助剂0.1-0.5份;所述发泡剂为携带有碳酸氢盐的微晶纤维素颗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泡蜡烛,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20-25℃下将碳酸氢盐溶解于水中,配制为饱和溶液;按照浴比1:5-10,将微晶纤维素颗粒浸入饱和溶液中,超声分散,20-25℃下浸渍1-3h;过滤后,冷冻干燥,得到发泡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泡蜡烛,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晶纤维素颗粒为经过显色有机试剂处理的微晶纤维素颗粒,具体操作为:向无水乙醇中加入显色有机试剂,显色有机试剂的质量为无水乙醇的1-5%,混匀后得到染液;按质量比1:(2-5)将微晶纤维素颗粒加入至染液中,浸渍1-3h,滤出,洗涤,70-85℃条件下烘干,得到改色微晶纤维素颗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泡蜡烛,其特征在于:所述稳泡剂为质量比为1:(0.8-1.5)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硅树脂聚醚乳液。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泡蜡烛,其特征在于: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α-烯基磺酸钠。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泡蜡烛,其特征在于:所述果冻粉为苯乙烯嵌段共聚物。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泡蜡烛,其特征在于:所述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为氢化的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或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嵌段。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泡蜡烛,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包括0.1-0.2份光吸收剂和0.1-0.2份光稳定剂。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气泡蜡烛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按配比,将果冻粉加入至液体石蜡中,加热至100-120℃,搅拌至果冻粉融化,降温至70-85℃,向其中加入精油、助剂、稳泡剂,搅拌混匀,得到果冻蜡基体;将果冻蜡基体降温至50-65℃,在搅拌状态下向其中加入发泡剂,混合均匀后注入模具中,冷却成型,得到气泡蜡烛。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泡蜡烛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在1200-1500r/min的转速下向果冻蜡基体中加入发泡剂,再在100-300r/min的转速下搅拌8-15min至混合均匀。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气泡蜡烛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气泡蜡烛及其制备方法。一种气泡蜡烛,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液体石蜡85-90份、果冻粉8-12份、精油2-5份、发泡剂1-5份、稳泡剂2-4份、助剂0.1-0.5份;所述发泡剂为携带有碳酸氢盐的微晶纤维素颗粒;其制备方法为:按配比,将果冻粉加入至液体石蜡中,加热至100-120℃,搅拌至果冻粉融化,降温至70-85℃,向其中加入精油、助剂、稳泡剂,搅拌混匀,得到果冻蜡基体;将果冻蜡基体降温至50-65℃,在搅拌状态下向其中加入发泡剂,混合均匀后注入模具中,冷却成型,得到气泡蜡烛。本申请的气泡蜡烛具有气泡均匀、稳定的优点。稳定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董国华 马振国 孙春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蔓莎(苏州)工艺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3
技术公布日:2023/8/4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