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心肺复苏辅助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07 阅读:53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人工智能心肺复苏辅助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2.心肺复苏术,简称cpr,是针对骤停的心脏和呼吸采取的救命技术。是为了恢复患者自主呼吸和自主循环。现有急救相关产品仅为专业人员设计,普通人无法随身携带及使用,同时在日常的培训以及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1.急救网格员培训时间短,培训间隔时间长,急救步骤和细节容易遗忘;2.普通人通常不掌握急救技能,缺乏正确有效指导;3.急救现场缺乏重要指标的实时监测与提示;4.部分急救人员动作不规范。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提供人工智能心肺复苏辅助监测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到的问题。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人工智能心肺复苏辅助监测系统,包括fat和手机终端设备以及数据传输模块,所述fat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与手机终端设备进行无线连接,所述fat呈围棋状结构,且所述fat包括可拆卸安装的顶盖和底板,所述顶盖的顶部呈弧形结构,且配合手机终端设备形成一个存储安装空间,所述底板的中心处开设安装孔,且所述底板的顶面位于安装孔的正上方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感应端固定连接有压块,所述压块的底端贯穿安装孔并延伸处安装孔的外侧,且所述压块的底端略凸出于底板的底面,所述底板的顶面位于压力传感器的四周分别安装有磁力器、加速度计、ecg和陀螺仪。
5.优选的,所述手机终端设备的内部设置有ai智能引擎,所述ai智能引擎包括用于对施救者心率感知监测的iot智能感知模块,所述iot智能感知模块包括胸腔按压反馈模块和日常心率疾病监测模块。
6.优选的,所述ai智能引擎还包括用于对施救者急救操作指引的急救实时指引模块,所述急救实时指引模块包括被施救者提示模块和急救整体流程指引模块。
7.优选的,所述压力传感器、磁力器、加速度计、ecg和陀螺仪均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与手机终端设备内置的ai智能引擎无线连接。
8.优选的,所述压力传感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抵接块,所述抵接块远离压力传感器的一端延伸至顶盖的内壁并顶盖的内壁相低接。
9.优选的,所述fat的直径尺寸为3-5cm。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人工智能心肺复苏辅助监测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本发明将内置多个传感器的小型围棋状fat放置于被施救者心脏位置,实时感知施救者在实施救援过程中的重要指标,并配合手机app实时指引与提醒,辅助完成完整急救过程,且通过搭建iot智能感知模块、急救实时指引模块完成对施救者实施急救的步骤指引以及重要指标的实时提示,保证急救人员掌握急救技能以及操作规范,不仅使用便捷,同时
体积小可放置于手掌心处,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本发明的fat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14.图3是本发明的fat爆炸结构示意图;
15.图4是本发明的fat与手机终端设备连接框图;
16.图5是本发明的心肺复苏辅助监测框图。
17.图中:1、fat;2、手机终端设备;3、顶盖;4、底板;5、安装孔;6、压力传感器;7、压块;8、抵接块;9、磁力器;10、加速度计;11、ecg;12、陀螺仪。
具体实施方式
18.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心肺复苏辅助监测系统,如图1-5所示,人工智能心肺复苏辅助监测系统,包括fat1和手机终端设备2以及数据传输模块,(fat为firstaidtag的缩写;firstaidtag译为急救标签)fat1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与手机终端设备2进行无线连接,fat1呈围棋状结构,且fat1包括可拆卸安装的顶盖3和底板4,顶盖3的顶部呈弧形结构,且配合手机终端设备2形成一个存储安装空间,底板4的中心处开设安装孔5,且底板4的顶面位于安装孔5的正上方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6,压力传感器6的感应端固定连接有压块7,压块7的底端贯穿安装孔5并延伸处安装孔5的外侧,且压块7的底端略凸出于底板4的底面,底板4的顶面位于压力传感器6的四周分别安装有磁力器9、加速度计10、ecg11和陀螺仪12,将内置多个传感器的小型围棋状fat放置于被施救者心脏位置,实时感知施救者在实施救援过程中的重要指标,并配合手机app实时指引与提醒,辅助完成完整急救过程,且通过搭建iot智能感知模块、急救实时指引模块完成对施救者实施急救的步骤指引以及重要指标的实时提示,保证急救人员掌握急救技能以及操作规范,不仅使用便捷,同时体积小可放置于手掌心处,便于携带。
19.手机终端设备2的内部设置有ai智能引擎,ai智能引擎具有信号降噪处理和ai数据分析的功能,ai智能引擎包括用于对施救者心率感知监测的iot智能感知模块,iot智能感知模块包括胸腔按压反馈模块和日常心率疾病监测模块,ai智能引擎还包括用于对施救者急救操作指引的急救实时指引模块,急救实时指引模块包括被施救者提示模块和急救整体流程指引模块,通过iot智能感知模块接收施救者的操作步骤以及操作规范,然后在配合急救实时指引模块对施救者的操作步骤以及操作规范进行指引提示。
20.压力传感器6、磁力器9、加速度计10、ecg11和陀螺仪12均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与手机终端设备2内置的ai智能引擎无线连接,压力传感器6、磁力器9、加速度计10、ecg11分别用于监测施救者的按压力度、按压深度、按压速度以及被施救者的心电图进行监测,陀螺仪12用于监测fat1放置的水平度以及角度。
21.压力传感器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抵接块8,抵接块8远离压力传感器6的一端延伸至顶盖3的内壁并顶盖3的内壁相低接,使用时将fat1放置于被施救者心脏位置并且施救者将掌心按压在fat1的上表面,此时施救者的掌心按压压块7或者将压块7的一面放置在被施救者心脏位置使按压fat1使按压的压力低接住压块7,从而使压力传感器6对按压的压力进行
监测。
22.fat1的直径尺寸为3-5cm,使围棋状的fat1可完全放置于被施救者心脏位置并且施救者的掌心按压住fat1,使施救者通过fat1对被施救者进行心肺复苏的监测。
23.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24.使用时,将围棋状的fat1放置于被施救者心脏位置并且施救者将掌心按压在fat1的上表面,通过fat1内置的压力传感器6、磁力器9、加速度计10、ecg11和陀螺仪12对施救者的按压力度、深度和频率进行实时检测,然后在通过数据传输模块将数据传输至2内部,通过2内置的ai智能引擎以及配合相应的手机app对施救者进行实时指引以及提示,保证急救人员掌握急救技能以及操作规范。
25.可以理解,本发明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发明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发明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人工智能心肺复苏辅助监测系统,包括fat(1)和手机终端设备(2)以及数据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fat(1)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与手机终端设备(2)进行无线连接,所述fat(1)呈围棋状结构,且所述fat(1)包括可拆卸安装的顶盖(3)和底板(4),所述顶盖(3)的顶部呈弧形结构,且配合手机终端设备(2)形成一个存储安装空间,所述底板(4)的中心处开设安装孔(5),且所述底板(4)的顶面位于安装孔(5)的正上方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6),所述压力传感器(6)的感应端固定连接有压块(7),所述压块(7)的底端贯穿安装孔(5)并延伸处安装孔(5)的外侧,且所述压块(7)的底端略凸出于底板(4)的底面,所述底板(4)的顶面位于压力传感器(6)的四周分别安装有磁力器(9)、加速度计(10)、ecg(11)和陀螺仪(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智能心肺复苏辅助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终端设备(2)的内部设置有ai智能引擎,所述ai智能引擎包括用于对施救者心率感知监测的iot智能感知模块,所述iot智能感知模块包括胸腔按压反馈模块和日常心率疾病监测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智能心肺复苏辅助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i智能引擎还包括用于对施救者急救操作指引的急救实时指引模块,所述急救实时指引模块包括被施救者提示模块和急救整体流程指引模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智能心肺复苏辅助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6)、磁力器(9)、加速度计(10)、ecg(11)和陀螺仪(12)均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与手机终端设备(2)内置的ai智能引擎无线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智能心肺复苏辅助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抵接块(8),所述抵接块(8)远离压力传感器(6)的一端延伸至顶盖(3)的内壁并顶盖(3)的内壁相低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智能心肺复苏辅助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fat(1)的直径尺寸为3-5cm。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人工智能心肺复苏辅助监测系统,包括FAT和手机终端设备以及数据传输模块,所述FAT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与手机终端设备进行无线连接,所述FAT呈棋状结构,所述手机终端设备的内部设置有AI智能引擎,AI智能引擎包括IOT智能感知模块和急救实时指引模块。本发明将内置多个传感器的小型围棋状FAT放置于被施救者心脏位置,实时感知施救者在实施救援过程中的重要指标,并配合手机app实时指引与提醒,辅助完成完整急救过程,且通过搭建IOT智能感知模块、急救实时指引模块完成对施救者实施急救的步骤指引以及重要指标的实时提示,保证急救人员掌握急救技能以及操作规范,不仅使用便捷,同时体积小可放置于手掌心处,便于携带。便于携带。


技术研发人员:程伟彬 任昊 敬冯时 田军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广东省卫生应急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9.21
技术公布日:2023/8/5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