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4923锻件热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12 阅读:84 评论:0

1.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热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最终热处理性能结果达到标准要求的1.4923锻件热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2.在实际生产中,1.4923材料合金含量较高,具有高c、高cr、高温下热塑塑性较差的特性,因此锻造过程中容易锻造开裂,为保证锻造成型,在生产该材料锻件时需多次返炉高温加热,因此锻后锻坯组织较为粗大,在锻造结束退火中,若退火方式不当容易产生网状组织,在后续淬火中会产生淬火开裂造成废品现象,同时由于该材料合金含量较高,在调质过程中若加热参数及冷却参数制定不合理,也会产生工件开裂和组织不均匀现象,因此,按照常规生产方式,对外圆直径φ300~φ600mm的1.4923材料圆棒或台阶轴,淬火冷却时选用的冷却液为n32淬火油,由于n32淬火油的冷却强度较弱,在生产高强度、高韧性要求的锻件时无法保证淬火效果,导致力学性能不能满足标准要求,因此,结合实际生产,急需一种可以既可保证锻件质量,又可保证大规格锻件高强、高韧的热处理工艺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1.4923锻件热处理工艺,通过阶梯加热退火使其组织均匀球化,获得良好的锻坯组织,通过反复的组织转变能够保证锻坯内部晶粒度细化及组织均匀化,在保证高温冷却下奥氏体组织向马氏体组织转变的前提下,降低淬火冷却强度,避免因内部组织应力过大造成锻坯开裂现象,在同等截面的锻件上较普通热处理方法能够获得更高的强度和韧性。
4.为达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1.4923锻件热处理工艺,其具体工艺如下:步骤1)、锻后预处理:锻造结束后将锻件放置在料架上进行空冷,空冷至锻件表面温度在400℃~600℃,执行完步骤1)将锻件装入箱式加热炉执行退火;步骤2)、退火:锻件入炉时加热炉炉温≤450℃,以≤10℃/h~60℃/h升温速度升温至500℃~600℃进行保温,保温2h~10h,再以≥80℃/h升温速度升温至800℃~900℃进行保温,保温5h~20h后以≤30℃/h随炉冷至300℃~450℃出炉空冷,空冷至室温,执行完步骤2)将锻件装入箱式加热炉中执行淬火;步骤3)、淬火:锻件入炉时加热炉炉温≤450℃,以≤20℃/h~80℃/h升温速度升温至550℃~700℃进行保温,保温3h~10h后以≥80℃/h升温速度升温至850℃~950℃进行保温,保温5h~15h后出炉淬火冷却,淬火前出炉预冷≤230s,然后将锻件放置水溶液中冷却40min~100min,水溶液浓度8%~12%,开始淬火时液温控制在25℃~40℃,然后将锻件吊出淬火水溶液进行空冷50s~200s,空冷结束后再将锻件放置到水溶液中冷却30min~80min,冷却结束后将锻件吊出水溶液,执行完步骤3)将锻件装入箱式加热炉中进行高温回火;步骤4)、高温回火:锻件入炉时加热炉炉温≤450℃,以≤20℃/h~80℃/h升温速度
升温至550℃~650℃进行保温,保温10h~30h后以≤20℃/h~50℃/h降温速度缓慢降温至300℃~350℃出炉空冷至室温,执行完步骤4)将锻件装入箱式加热炉中进行低温回火;步骤5)、低温回火:锻件入炉时加热炉炉温≤450℃,以≤20℃/h~≤80℃/h升温速度升温至500℃~600℃进行保温,保温10h~30h后出炉空冷至室温。
5.本发明工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述优点:按本发明一种1.4923锻件热处理工艺可以实现如下积极效果:1、通过阶梯加热退火使其组织均匀球化,获得良好的锻坯组织。
6.2、通过反复的组织转变能够保证锻坯内部晶粒度细化及组织均匀化。
7.3、在保证高温冷却下奥氏体组织向马氏体组织转变的前提下,降低淬火冷却强度,避免因内部组织应力过大造成锻坯开裂现象。
8.4、在同等截面的锻件上较普通热处理方法能够获得更高的强度和韧性。按本发明生产的1.4923锻件,最终热处理性能结果达到标准要求,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产品交货率。
实施方式
9.一种1.4923锻件热处理工艺,其具体工艺如下:步骤1)、锻后预处理:锻造结束后将锻件放置在料架上进行空冷,空冷至锻件表面温度在400℃~600℃,执行完步骤1)将锻件装入箱式加热炉执行退火;步骤2)、退火:锻件入炉时加热炉炉温≤450℃,以≤10℃/h~60℃/h升温速度升温至500℃~600℃进行保温,保温2h~10h,再以≥80℃/h升温速度升温至800℃~900℃进行保温,保温5h~20h后以≤30℃/h随炉冷至300℃~450℃出炉空冷,空冷至室温,执行完步骤2)将锻件装入箱式加热炉中执行淬火;步骤3)、淬火:锻件入炉时加热炉炉温≤450℃,以≤20℃/h~80℃/h升温速度升温至550℃~700℃进行保温,保温3h~10h后以≥80℃/h升温速度升温至850℃~950℃进行保温,保温5h~15h后出炉淬火冷却,淬火前出炉预冷≤230s,然后将锻件放置水溶液中冷却40min~100min,水溶液浓度8%~12%,开始淬火时液温控制在25℃~40℃,然后将锻件吊出淬火水溶液进行空冷50s~200s,空冷结束后再将锻件放置到水溶液中冷却30min~80min,冷却结束后将锻件吊出水溶液,执行完步骤3)将锻件装入箱式加热炉中进行高温回火;步骤4)、高温回火:锻件入炉时加热炉炉温≤450℃,以≤20℃/h~80℃/h升温速度升温至550℃~650℃进行保温,保温10h~30h后以≤20℃/h~50℃/h降温速度缓慢降温至300℃~350℃出炉空冷至室温,执行完步骤4)将锻件装入箱式加热炉中进行低温回火;步骤5)、低温回火:锻件入炉时加热炉炉温≤450℃,以≤20℃/h~≤80℃/h升温速度升温至500℃~600℃进行保温,保温10h~30h后出炉空冷至室温。
10.实施例1:一种1.4923锻件热处理工艺,钢 种:1.4923;化学成分:c=0.19%,si=0.24%,mn=0.60%,cr=11.49%,ni=0.42%,s=0.003%,p=0.014%,mo=0.88%,v0.27;规 格:φ360圆棒。
11.热处理工艺如下:步骤1)、锻后预处理:锻造结束后将锻件放置在料架上进行空冷,空冷至锻件表面
温度在450℃;步骤2)、待步骤1)执行结束后,将锻件装入箱式加热炉执行退火,退火:锻件入炉时加热炉炉温350℃,以50℃/h升温速度升温至550℃进行保温,保温5h,再以100℃/h升温速度升温至880℃进行保温,保温10h后以20℃/h随炉冷至350℃出炉空冷,空冷至室温;步骤3)、待步骤2)执行结束后,将锻件装入箱式加热炉中执行淬火,淬火:锻件入炉时加热炉炉温280℃,以50℃/h升温速度升温至650℃进行保温,保温3h后以100℃/h升温速度升温至900℃进行保温,保温10h后出炉淬火冷却,淬火前出炉预冷200s,然后将锻件放置水溶液中冷却60min,水溶液浓度9.3%,开始淬火时液温控制在27℃,然后将锻件吊出淬火水溶液进行空冷80s,空冷结束后再将锻件放置到水溶液中冷却40min,冷却结束后将锻件吊出水溶液;步骤4)、待步骤3)执行结束后,将锻件装入箱式加热炉中进行高温回火,高温回火:锻件入炉时加热炉炉温300℃,以50℃/h升温速度升温至600℃进行保温,保温12h后以30℃/h降温速度缓慢降温至350℃出炉空冷至室温;步骤5)、待步骤4)执行结束后,将锻件装入箱式加热炉中进行低温回火,低温回火:锻件入炉时加热炉炉温230℃,以50℃/h升温速度升温至570℃进行保温,保温12h后出炉空冷至室温。
12.按照上述热处理工艺生产后,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表1 检测结果
技术要求屈服强度≥700mpa抗拉强度850-1050mpa延伸率≥10%面缩率≥35%冲击功akv≥25j实际检测7409101851.527/33/28
通过本发明一种1.4923锻件热处理工艺生产后,性能和晶粒度检测结果满足要求。
13.实施例2:一种1.4923锻件热处理工艺,钢 种:1.4923;化学成分:c=0.18%,si=0.25%,mn=0.60%,cr=11.51%,ni=0.42%,s=0.003%,p=0.014%,mo=0.87%,v0.27;规 格:φ360圆棒。
14.热处理工艺如下:步骤1)、锻后预处理:锻造结束后将锻件放置在料架上进行空冷,空冷至锻件表面温度在430℃;步骤2)、待步骤1)执行结束后,将锻件装入箱式加热炉执行退火,退火:锻件入炉时加热炉炉温330℃,以50℃/h升温速度升温至550℃进行保温,保温5h,再以100℃/h升温速度升温至880℃进行保温,保温10h后以20℃/h随炉冷至350℃出炉空冷,空冷至室温;步骤3)、待步骤2)执行结束后,将锻件装入箱式加热炉中执行淬火,淬火:锻件入炉时加热炉炉温270℃,以50℃/h升温速度升温至650℃进行保温,保温3h后以100℃/h升温速度升温至900℃进行保温,保温10h后出炉淬火冷却,淬火前出炉预冷200s,然后将锻件放置水溶液中冷却60min,水溶液浓度9.3%,开始淬火时液温控制在27℃,然后将锻件吊出淬火水溶液进行空冷80s,空冷结束后再将锻件放置到水溶液中冷却40min,冷却结束后将锻件吊出水溶液;
步骤4)、待步骤3)执行结束后,将锻件装入箱式加热炉中进行高温回火,高温回火:锻件入炉时加热炉炉温310℃,以50℃/h升温速度升温至600℃进行保温,保温12h后以30℃/h降温速度缓慢降温至350℃出炉空冷至室温;步骤5)、待步骤4)执行结束后,将锻件装入箱式加热炉中进行低温回火,低温回火:锻件入炉时加热炉炉温260℃,以50℃/h升温速度升温至570℃进行保温,保温12h后出炉空冷至室温。
15.按照上述热处理工艺生产后,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表1 检测结果
技术要求屈服强度≥700mpa抗拉强度850-1050mpa延伸率≥10%面缩率≥35%冲击功akv≥25j实际检测8009201759.526/30/28
通过本发明一种1.4923锻件热处理工艺生产后,性能和晶粒度检测结果满足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1.4923锻件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具体工艺如下:步骤1)、锻后预处理:锻造结束后将锻件放置在料架上进行空冷,空冷至锻件表面温度在400℃~600℃,执行完步骤1)将锻件装入箱式加热炉执行退火;步骤2)、退火:锻件入炉时加热炉炉温≤450℃,以≤10℃/h~60℃/h升温速度升温至500℃~600℃进行保温,保温2h~10h,再以≥80℃/h升温速度升温至800℃~900℃进行保温,保温5h~20h后以≤30℃/h随炉冷至300℃~450℃出炉空冷,空冷至室温,执行完步骤2)将锻件装入箱式加热炉中执行淬火;步骤3)、淬火:锻件入炉时加热炉炉温≤450℃,以≤20℃/h~80℃/h升温速度升温至550℃~700℃进行保温,保温3h~10h后以≥80℃/h升温速度升温至850℃~950℃进行保温,保温5h~15h后出炉淬火冷却,淬火前出炉预冷≤230s,然后将锻件放置水溶液中冷却40min~100min,水溶液浓度8%~12%,开始淬火时液温控制在25℃~40℃,然后将锻件吊出淬火水溶液进行空冷50s~200s,空冷结束后再将锻件放置到水溶液中冷却30min~80min,冷却结束后将锻件吊出水溶液,执行完步骤3)将锻件装入箱式加热炉中进行高温回火;步骤4)、高温回火:锻件入炉时加热炉炉温≤450℃,以≤20℃/h~80℃/h升温速度升温至550℃~650℃进行保温,保温10h~30h后以≤20℃/h~50℃/h降温速度缓慢降温至300℃~350℃出炉空冷至室温,执行完步骤4)将锻件装入箱式加热炉中进行低温回火;步骤5)、低温回火:锻件入炉时加热炉炉温≤450℃,以≤20℃/h~≤80℃/h升温速度升温至500℃~600℃进行保温,保温10h~30h后出炉空冷至室温。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最终热处理性能结果达到标准要求的1.4923锻件热处理工艺,本发明通过阶梯加热退火使其组织均匀球化,获得良好的锻坯组织,通过反复的组织转变能够保证锻坯内部晶粒度细化及组织均匀化,在保证高温冷却下奥氏体组织向马氏体组织转变的前提下,降低淬火冷却强度,避免因内部组织应力过大造成锻坯开裂现象,在同等截面的锻件上较普通热处理方法能够获得更高的强度和韧性,按本发明生产的1.4923锻件,最终热处理性能结果达到标准要求。求。


技术研发人员:周鹏 雷冲 张巧换 马姣 郑安雄 李占华 李玉标 郭海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中原特钢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6
技术公布日:2023/8/9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