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裂殖壶菌及其在发酵生产双低DHA藻油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13 阅读:129 评论:0

一株裂殖壶菌及其在发酵生产双低dha藻油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1.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裂殖壶菌及其在发酵生产双低dha藻油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2.二十二碳六烯酸又被称为dha,分子式为c
22h32
o2,分子量为328.49,是一种含有22个碳原子和6个双键的直链脂肪酸,属于ω-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dha无色无味,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能与氯仿、乙醚以及石油醚等有机溶剂任意比互溶且具有脂溶性。dha化学性质较为活泼,极易受氧、光照、过热、金属离子(如fe
2+
,cu
2+
的催化作用)和自由基的影响,发生氧化、聚合、酸败、双键共轭等化学反应,生成醛、酸、酮醇、羰基化合物等一些挥发性和非挥发性物质。
3.dha在人体内主要分布在大脑灰质、神经系统、视网膜系统、心肌、嗜酸性白细胞和母乳等处,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由于人体自身不能合成dha,必须从外界摄取足够的dha才得以维持健康。目前dha主要来源于鱼油和藻油及真菌等,其中dha鱼油虽然价格便宜但由于污染等客观因素存在,鱼油安全性问题已经引起各国科学家与生物工程管理机构的关注。
4.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又称裂壶藻,属于网粘菌门、网粘菌纲、破囊壶菌目、破囊壶菌科的一类海洋真菌,因其生长速度快、易于培养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科研和商业生产。目前,微生物法获取dha的主要来源是利用裂殖壶菌高密度发酵培养,其体内可积累大量脂肪,且70%以甘油三酯形式存在,其中dha可以占到总脂肪酸的45-55%。
5.藻油是一种纯植物dha,dha藻油自微藻中提取未经食物链的传递,其二十碳五烯酸(epa)含量非常低,相对更安全。目前dha藻油主要应用于婴幼儿配方奶粉、健康食品、动物营养和食品饮料等领域。研究发现dha藻油的摄入对婴幼儿脑细胞及视觉器官的形成发育至关重要,其还具有预防产后抑郁、增强人体抵抗力、预防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等功能特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dha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dha藻油更符合大众需求。
6.过氧化值是表示油脂和脂肪酸等被氧化程度的一种指标,茴香胺值表示油脂中醛、酮、醌等二级产物的多少,两者均可以用于评价油脂氧化稳定性,分别衡量油脂氧化后的一级和二级氧化产物。dha氧化后,其氧化酸败导致保质期减少,维生素、甾醇等有益伴随物营养成分降低,油脂色泽及粘度的变化,从而丧失其安全性。油脂氧化酸败过程中产生的氢过氧化物具有潜在的致癌性,会与人体中的大分子物质(dna、蛋白质)结合发生反应,使这些大分子的链断裂,导致dna和蛋白质发生变性,破坏机体酶系统,影响人体正常代谢,最终诱发人体出现各种异常生理状况。例如公告号为cn102864111b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dha产量可达23g/l的裂殖壶菌菌株,通过筛选获得产量更高的菌株,但现有技术无法有效降低dha藻油易氧化、过氧化值和茴香胺值较高,致使dha藻油存在易变质、腥味重和货架期较短等问题,因此,如何提高氧化稳定性,降低过氧化值和茴香胺值,是确保dha藻油品质的
关键。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株裂殖壶菌及其在发酵生产双低dha藻油中的应用,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8.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9.一株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 sp.)tkd-1,已于2021年08月09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203。
10.裂殖壶菌菌落及细胞形态: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 sp.)tkd-1在海水培养基上,25℃培养7天,菌落直径为3-5mm,白色,后期为浅褐色;菌体壁薄,球形,透明,菌体直径为6.0-18.2μm。
11.裂殖壶菌rrna基因序列测定结果(18s rrna序列片段):
12.part 1:
13.5'-agccatgcatgtgtaagtataagcgattgtactgtgagactgcgaacggctcattatatcagtaataatttcttcggtagtttcttttatatggatacctgcagtaattctggaaataatacatgctgtaagagccctgtatggggctgcacttattagattgaagccgattttattggtgaatcatgataattgagcagattgact-3'
14.part 2:
15.5'-ttaatttttatttatggaattgagtgcttggtcggaaggcctggctaatccttggaacgctcatcgtgctggggctagatttttgcaattattaatctccaacgaggaattcctagtaaacgcaagtcatcagcttgcattgaatacgtccctgccctttgtacacaccgcccgtcgcacctaccgattgaacggtccgatgaaaccatgggatgtttctgtttggattaattt-3'
16.一株裂殖壶菌及其在发酵生产双低dha藻油中的应用,包括如下步骤:
17.步骤一、获取种子液:筛选出菌种,即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 sp.)tkd-1,采用种龄为24h的菌种活化后得到裂殖壶菌种子液;
18.步骤二、发酵:确定裂殖壶菌一级种子罐菌浓度为34
±
2g/l,裂殖壶菌二级种子罐菌浓度为68
±
2g/l;将裂殖壶菌种子液经过一级种子罐扩大培养和二级种子罐扩大培养后进行三级发酵,得到裂殖壶菌发酵液;
19.步骤三、提取:收集裂殖壶菌发酵液,离心收集菌体,干燥、粉碎、提取后获得粗制藻油;
20.步骤四、精炼:将粗制藻油进行脱胶、脱色和脱臭处理,得到精制藻油;
21.步骤五:向精制藻油中添加精制藻油4-6wt%的复合抗氧化剂,混合均匀后得到双低dha藻油。
22.进一步地,步骤一筛选菌种的方法为:从自然环境中获取裂殖壶菌,进行全基因测序后进行定向驯化,筛选出裂殖壶菌菌种后加甘油封存,在-80℃条件下保存。
23.活化的方法为:将筛选出的裂殖壶菌按照10%的接种量接种于活化培养基中,在28℃的条件下培养3天,然后在26℃的条件下培养2天。
24.活化培养基的组分包括:葡萄糖145g/l,酵母浸膏2.6g/l,玉米浆干粉5.2g/l,k
+
10mm,微量元素0.8g/l,ph值为6.8的磷酸盐缓冲液。
25.进一步地,步骤四中脱胶、脱色和脱臭处理的具体步骤如下:
26.1、将粗制藻油投入水化罐中并加热至65
±
5℃,边搅拌边加入粗制藻油10wt%的65
±
5℃的磷酸水溶液,添加完毕后在30r/min的条件下搅拌15min,然后静置3h,除去底层胶质和水,完成脱胶处理;
27.2、将脱胶处理后的粗制藻油加热至80
±
5℃,添加粗制藻油1.5wt%的二氧化硅,搅拌30min,降温至60℃以下后进行过滤,得到脱色藻油;
28.3、将脱色藻油投入脱臭塔中,在1500-1700pa的真空度下进行脱臭处理,得到精制藻油。
29.进一步地,步骤五中复合抗氧化剂由甘二酯、豹皮樟黄酮类提取物和藜麦皂苷按照3-5:1:3的质量比组成。
30.进一步地,步骤三在充氮隔氧的条件下进行,优化充氮程序:向可充氮排氧工作台中充入15
±
5vt%的氮气,再抽出15
±
5vt%的空气,反复操作确保氮气的浓度≥98%。步骤四精炼过程中采用装置的氮气浓度≥98%。
3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32.本发明中裂殖壶菌细胞干重达到160.64g
·
l-1
,dha产量达到86.61g
·
l-1
,产量更高,有利于提高dha藻油的产量。dha藻油含量也达到了50%以上。
33.本发明使用裂殖壶菌进行发酵培养、优化提炼工艺生产出的dha藻油,其生产时间短、产量高、抗氧化能力强且原料成本低;精炼过程中采用的磷酸水溶液可以将磷脂及磷脂金属复合物转化成水化磷脂,从而有效降低粗制藻油中胶质和微量金属的含量;粗制藻油中含有大量叶绿素,二氧化硅对色素的吸附能力较强,有利于防止叶绿素引起藻油氧化变质;脱臭步骤可以去除粗制藻油中的臭味物质,还可以降低其氧化力度和茴香胺值;相关操作在氮气保护的条件下进行,能够有效隔绝氧气从而防止藻油的氧化。复合抗氧化剂中各成分混合使用可以起到增效的作用,其中甘二酯具有良好的耐高温及抗氧化能力;豹皮樟黄酮类提取物能够有效清除油脂中的自由基,从而提高dha藻油的抗氧化能力,藜麦皂苷由亲水性的碳水化合架与亲脂性的三萜或类固醇结构组成,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生产出的dha藻油的过氧化值≤1mmol,茴香胺值<2,抗氧化性强、品质好,易于储存和应用。
附图说明
3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35.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裂殖壶菌微观图;
36.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在裂殖壶菌全基因组测序图;
37.图3是本发明单抗氧化剂和复合抗氧化剂对dha藻油的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折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9.实施例1
40.从自然环境中获取裂殖壶菌,进行全基因测序(全基因组测序结果请参阅图2)后进行定向驯化,筛选出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 sp.)tkd-1菌种(请参阅图1)后加甘油封存,在-80℃条件下保存。
41.该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 sp.)tkd-1,已于2021年08月09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203。
42.该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 sp.)tkd-1在海水培养基上,25℃培养7天,菌落直径为3-5mm,白色,后期为浅褐色;菌体壁薄,球形,透明,菌体直径为6.0-18.2μm。
43.该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 sp.)tkd-1的rrna基因序列测定结果(18s rrna序列片段)如下所示:
44.part 1:
45.5'-agccatgcatgtgtaagtataagcgattgtactgtgagactgcgaacggctcattatatcagtaataatttcttcggtagtttcttttatatggatacctgcagtaattctggaaataatacatgctgtaagagccctgtatggggctgcacttattagattgaagccgattttattggtgaatcatgataattgagcagattgact-3'
46.part 2:
47.5'-ttaatttttatttatggaattgagtgcttggtcggaaggcctggctaatccttggaacgctcatcgtgctggggctagatttttgcaattattaatctccaacgaggaattcctagtaaacgcaagtcatcagcttgcattgaatacgtccctgccctttgtacacaccgcccgtcgcacctaccgattgaacggtccgatgaaaccatgggatgtttctgtttggattaattt-3'
48.实施例2
49.利用实施例1中菌种发酵生产双低dha藻油,包括如下步骤:
50.步骤一:将种龄为24h的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 sp.)tkd-1菌种按照10%的接种量接种于活化培养基中,转移至振荡速度为110r/min的恒温摇床中,在28℃的条件下培养3天,然后在26℃的条件下培养2天,得到裂殖壶菌种子液;
51.其中活化培养基的组分包括:葡萄糖145g/l,酵母浸膏2.6g/l,玉米浆干粉5.2g/l,k
+
10mm,微量元素0.8g/l,ph值为6.8的磷酸盐缓冲液。
52.步骤二:确定裂殖壶菌一级种子罐菌浓度为34
±
2g/l,裂殖壶菌二级种子罐菌浓度为68
±
2g/l;将裂殖壶菌种子液经过一级种子罐扩大培养和二级种子罐扩大培养后进行三级发酵,得到裂殖壶菌发酵液。
53.步骤三:收集裂殖壶菌发酵液,在4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10min,将裂殖壶菌菌体用蒸馏水洗涤3次,在55℃的条件下真空干燥;使用氮气浓度为99%的充氮排氧工作台将氯仿和甲醇按照2ml:1ml的用量比混合得到氯仿甲醇混合液,然后将裂殖壶菌菌体粉碎后与氯仿甲醇混合液按照1g:3ml的用量比混合,在50℃和200w微波辅助的条件下萃取60min,在4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10min,收集氯仿甲醇混合液层并且在氮气保护的条件下干燥,得到粗制藻油。
54.步骤四:将粗制藻油投入水化罐中并加热至65
±
5℃,边搅拌边加入粗制藻油10wt%的磷酸水溶液,10min内添加完毕,磷酸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且温度同样为65
±
5℃,添加完毕后在30r/min的条件下搅拌15min,然后静置3h,除去底层胶质和水,完成脱胶处理;将脱胶处理后的粗制藻油加热至80
±
5℃,添加粗制藻油1.5wt%的二氧化硅,搅拌30min,降温至60℃以下后进行过滤,得到脱色藻油;将脱色藻油投入脱臭塔中,在1500pa的
真空度下进行脱臭处理,得到精制藻油;精炼过程中采用的装置设有氮气充气口和废气排除口,保证装置内部的氮气浓度为99%,从而达到隔绝氧气的目的。
55.步骤五:向精制藻油中添加精制藻油4wt%的复合抗氧化剂(甘二酯:豹皮樟黄酮类提取物:藜麦皂苷=3:1:3),混合均匀后得到双低dha藻油。
56.实施例3
57.利用实施例1中菌种发酵生产双低dha藻油,包括如下步骤:
58.步骤一:将种龄为24h的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 sp.)tkd-1菌种按照10%的接种量接种于活化培养基中,转移至振荡速度为110r/min的恒温摇床中,在28℃的条件下培养3天,然后在26℃的条件下培养2天,得到裂殖壶菌种子液;
59.其中活化培养基的组分包括:葡萄糖145g/l,酵母浸膏2.6g/l,玉米浆干粉5.2g/l,k
+
10mm,微量元素0.8g/l,ph值为6.8的磷酸盐缓冲液。
60.步骤二:确定裂殖壶菌一级种子罐菌浓度为34
±
2g/l,裂殖壶菌二级种子罐菌浓度为68
±
2g/l;将裂殖壶菌种子液经过一级种子罐扩大培养和二级种子罐扩大培养后进行三级发酵,得到裂殖壶菌发酵液。
61.步骤三:收集裂殖壶菌发酵液,在4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10min,将裂殖壶菌菌体用蒸馏水洗涤3次,在55℃的条件下真空干燥;使用氮气浓度为99%的充氮排氧工作台将氯仿和甲醇按照2ml:1ml的用量比混合得到氯仿甲醇混合液,然后将裂殖壶菌菌体粉碎后与氯仿甲醇混合液按照1g:3ml的用量比混合,在50℃和200w微波辅助的条件下萃取60min,在4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10min,收集氯仿甲醇混合液层并且在氮气保护的条件下干燥,得到粗制藻油。
62.步骤四:将粗制藻油投入水化罐中并加热至65
±
5℃,边搅拌边加入粗制藻油10wt%的磷酸水溶液,10min内添加完毕,磷酸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且温度同样为65
±
5℃,添加完毕后在30r/min的条件下搅拌15min,然后静置3h,除去底层胶质和水,完成脱胶处理;将脱胶处理后的粗制藻油加热至80
±
5℃,添加粗制藻油1.5wt%的二氧化硅,搅拌30min,降温至60℃以下后进行过滤,得到脱色藻油;将脱色藻油投入脱臭塔中,在1550pa的真空度下进行脱臭处理,得到精制藻油;精炼过程中采用的装置设有氮气充气口和废气排除口,保证装置内部的氮气浓度为99%,从而达到隔绝氧气的目的。
63.步骤五:向精制藻油中添加精制藻油5wt%的复合抗氧化剂(甘二酯:豹皮樟黄酮类提取物:藜麦皂苷=4:1:3),混合均匀后得到双低dha藻油。
64.实施例4
65.利用实施例1中菌种发酵生产双低dha藻油,包括如下步骤:
66.步骤一:将种龄为24h的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 sp.)tkd-1菌种按照10%的接种量接种于活化培养基中,转移至振荡速度为110r/min的恒温摇床中,在28℃的条件下培养3天,然后在26℃的条件下培养2天,得到裂殖壶菌种子液;
67.其中活化培养基的组分包括:葡萄糖145g/l,酵母浸膏2.6g/l,玉米浆干粉5.2g/l,k
+
10mm,微量元素0.8g/l,ph值为6.8的磷酸盐缓冲液。
68.步骤二:确定裂殖壶菌一级种子罐菌浓度为34
±
2g/l,裂殖壶菌二级种子罐菌浓度为68
±
2g/l;将裂殖壶菌种子液经过一级种子罐扩大培养和二级种子罐扩大培养后进行三级发酵,得到裂殖壶菌发酵液。
69.步骤三:收集裂殖壶菌发酵液,在4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10min,将裂殖壶菌菌体用蒸馏水洗涤3次,在55℃的条件下真空干燥;使用氮气浓度为98%的充氮排氧工作台将氯仿和甲醇按照2ml:1ml的用量比混合得到氯仿甲醇混合液,然后将裂殖壶菌菌体粉碎后与氯仿甲醇混合液按照1g:3ml的用量比混合,在50℃和200w微波辅助的条件下萃取60min,在4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10min,收集氯仿甲醇混合液层并且在氮气保护的条件下干燥,得到粗制藻油。
70.步骤四:将粗制藻油投入水化罐中并加热至65
±
5℃,边搅拌边加入粗制藻油10wt%的磷酸水溶液,10min内添加完毕,磷酸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且温度同样为65
±
5℃,添加完毕后在30r/min的条件下搅拌15min,然后静置3h,除去底层胶质和水,完成脱胶处理;将脱胶处理后的粗制藻油加热至80
±
5℃,添加粗制藻油1.5wt%的二氧化硅,搅拌30min,降温至60℃以下后进行过滤,得到脱色藻油;将脱色藻油投入脱臭塔中,在1600pa的真空度下进行脱臭处理,得到精制藻油;精炼过程中采用的装置设有氮气充气口和废气排除口,保证装置内部的氮气浓度为98%,从而达到隔绝氧气的目的。
71.步骤五:向精制藻油中添加精制藻油5wt%的复合抗氧化剂(甘二酯:豹皮樟黄酮类提取物:藜麦皂苷=5:1:3),混合均匀后得到双低dha藻油。
72.实施例5
73.利用实施例1中菌种发酵生产双低dha藻油,包括如下步骤:
74.步骤一:将种龄为24h的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 sp.)tkd-1菌种按照10%的接种量接种于活化培养基中,转移至振荡速度为110r/min的恒温摇床中,在28℃的条件下培养3天,然后在26℃的条件下培养2天,得到裂殖壶菌种子液;
75.其中活化培养基的组分包括:葡萄糖145g/l,酵母浸膏2.6g/l,玉米浆干粉5.2g/l,k
+
10mm,微量元素0.8g/l,ph值为6.8的磷酸盐缓冲液。
76.步骤二:确定裂殖壶菌一级种子罐菌浓度为34
±
2g/l,裂殖壶菌二级种子罐菌浓度为68
±
2g/l;将裂殖壶菌种子液经过一级种子罐扩大培养和二级种子罐扩大培养后进行三级发酵,得到裂殖壶菌发酵液。
77.步骤三:收集裂殖壶菌发酵液,在4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10min,将裂殖壶菌菌体用蒸馏水洗涤3次,在55℃的条件下真空干燥;使用氮气浓度为99%的充氮排氧工作台将氯仿和甲醇按照2ml:1ml的用量比混合得到氯仿甲醇混合液,然后将裂殖壶菌菌体粉碎后与氯仿甲醇混合液按照1g:3ml的用量比混合,在50℃和200w微波辅助的条件下萃取60min,在4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10min,收集氯仿甲醇混合液层并且在氮气保护的条件下干燥,得到粗制藻油。
78.步骤四:将粗制藻油投入水化罐中并加热至65
±
5℃,边搅拌边加入粗制藻油10wt%的磷酸水溶液,10min内添加完毕,磷酸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且温度同样为65
±
5℃,添加完毕后在30r/min的条件下搅拌15min,然后静置3h,除去底层胶质和水,完成脱胶处理;将脱胶处理后的粗制藻油加热至80
±
5℃,添加粗制藻油1.5wt%的二氧化硅,搅拌30min,降温至60℃以下后进行过滤,得到脱色藻油;将脱色藻油投入脱臭塔中,在1700pa的真空度下进行脱臭处理,得到精制藻油;精炼过程中采用的装置设有氮气充气口和废气排除口,保证装置内部的氮气浓度为99%,从而达到隔绝氧气的目的。
79.步骤五:向精制藻油中添加精制藻油6wt%的复合抗氧化剂(甘二酯:豹皮樟黄酮
类提取物:藜麦皂苷=3:1:3),混合均匀后得到双低dha藻油。
80.对比例1: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控制步骤三和步骤四中采用氮气浓度为99%,并且不添加复合抗氧化剂制备出dha藻油。
81.对比例2: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步骤三和步骤四过程中不采用氮气保护,并且不添加复合抗氧化剂制备出dha藻油。
82.实施例2-实施例5及对比例1中采用的充氮排氧工作台外观形似无菌超净工作台,不同之处在于其具有密封性,同时设有入气口、出气口,入气口连着氮气充填罐、出气口连接气体收集罐进行气体回收,工作台还设有带有橡胶封套的操作口,当操作人员手伸入工作台后橡胶套与手臂贴合防止外界空气进入;使用时先向该工作台中充入15
±
5vt%的氮气,再抽出15
±
5vt%的空气,反复操作直至氮气的浓度达到预设值。
83.对实施例2-实施例5和对比例1-对比例2中制备的dha藻油进行检测,每组取20个样本,检测出每组dha藻油的过氧化值、茴香胺值及产量,结果如表1所示:
84.表1
[0085][0086]
由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2-实施例5中生产出的dha藻油的过氧化值≤1mmol,茴香胺值<2,明显优于现行国家标准(gb26400-2011食品添加剂二十二碳六烯酸油脂(发酵法))。
[0087]
采用schaal烘箱法比较了在抗氧化剂5%添加量下,三种天然抗氧化剂单独添加以及复配对dha藻油的抗氧化效果(请参阅图3)。
[0088]
由图3可以看出,在同等添加量下,抗氧化活性甘二酯>藜麦皂苷>豹皮樟黄酮类提取物。进一步研究发现,三种复配抗氧化性效果优于两种复配添加的抗氧化效果,三种抗氧化剂单独添加时的效果不明显。这是因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氧化剂混合使用时可以相互增效,其主要原因是一些物质可以协助抗氧化剂发挥作用,如金属子螯合剂,或者使抗氧化剂因发挥抗氧化作用而产生的抗氧化剂自由基还原,从而使抗氧化剂再生。
[0089]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
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90]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株裂殖壶菌,其特征在于,其分类命名为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 sp.)tkd-1,所述裂殖壶菌已于2021年08月09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232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裂殖壶菌在发酵生产双低dha藻油中的应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采用种龄为24h的所述裂殖壶菌活化后得到裂殖壶菌种子液;步骤二:将裂殖壶菌种子液经过一级种子罐扩大培养和二级种子罐扩大培养后进行三级发酵,得到裂殖壶菌发酵液;步骤三:收集裂殖壶菌发酵液,离心收集菌体,干燥、粉碎、提取后获得粗制藻油;步骤四:将粗制藻油进行脱胶、脱色和脱臭处理,得到精制藻油;步骤五:向精制藻油中添加精制藻油4-6wt%的复合抗氧化剂,混合均匀后得到双低dha藻油。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活化的方法为:将所述裂殖壶菌按照10%的接种量接种于活化培养基中,在28℃的条件下培养3天,然后在26℃的条件下培养2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化培养基的组分包括:葡萄糖145g/l,酵母浸膏2.6g/l,玉米浆干粉5.2g/l,k
+
10mm,微量元素0.8g/l,ph值为6.8的磷酸盐缓冲液。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一级种子罐扩大培养的裂殖壶菌一级种子罐菌浓度为34
±
2g/l,二级种子罐扩大培养的裂殖壶菌二级种子罐菌浓度为68
±
2g/l。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所述复合抗氧化剂由甘二酯、豹皮樟黄酮类提取物和藜麦皂苷按照3-5:1:3的质量比组成。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三及步骤四中操作在氮气浓度≥98%的条件下进行。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裂殖壶菌及其在发酵生产双低DHA藻油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该裂殖壶菌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203;采用种龄为24h的所述裂殖壶菌活化后得到裂殖壶菌种子液,将裂殖壶菌种子液经过一级种子罐扩大培养和二级种子罐扩大培养后进行三级发酵,得到裂殖壶菌发酵液,收集裂殖壶菌发酵液,离心收集菌体,干燥、粉碎、提取后获得粗制藻油,将粗制藻油充氮隔氧脱胶、脱色和脱臭处理,得到精制藻油,向精制藻油中添加精制藻油4-6wt%的复合抗氧化剂,混合均匀后得到低过氧化值和低茴香胺值的双低DHA藻油;生产出的DHA藻油的过氧化值≤1mmol,茴香胺值<2,抗氧化性强、品质好,易于储存。易于储存。易于储存。


技术研发人员:马长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天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9
技术公布日:2023/8/9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