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配于摩托车的头盔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14
阅读:106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头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配于摩托车的头盔。
背景技术:
2.摩托车用头盔对于摩托车用户来说相当于机动车驾驶员所系的安全带,是遇到危险后的最后一道防线,而目前的头盔全靠物理方式固定,当用户忘记系好头盔系带时,若发生事故,头盔对用户基本没有保护效果,会造成严重后果。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着较高安全性的头盔。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适配于摩托车的头盔,包括:盔体和头盔系带。头盔系带与盔体连接,且头盔系带的长度设置为可调节;头盔还包括报警模块和拉力检测模块,报警模块至少部分设置在盔体上,拉力检测模块也至少部分设置在盔体上,拉力检测模块与报警模块通信连接,且拉力检测模块至少与头盔系带的一端连接;当用户佩戴头盔,且摩托车处于行驶状态下,若拉力检测模块所受的拉力小于预设拉力,报警模块执行告警提示。
6.进一步地,头盔还包括用于检测行驶状态的采集模块,采集模块至少部分设置在盔体上,采集模块与报警模块通信连接。
7.进一步地,采集模块内存储有预设车速阈值,当摩托车的当前速度大于等于预设车速阈值时,若拉力检测模块所受的拉力小于预设拉力,报警模块执行告警提示。
8.进一步地,采集模块设置为陀螺仪和车速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
9.进一步地,当用户佩戴头盔,且拉力检测模块所受的拉力大于等于预设拉力的情况下,报警模块响应于拉力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并执行安全提示。
10.进一步地,拉力检测模块设置为拉力传感器。
11.进一步地,头盔还包括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与拉力检测模块通信连接,控制模块还与报警模块通信连接。
12.进一步地,头盔还包括通信模块,通信模块与报警模块通信连接,且头盔能够通过通信模块与摩托车进行信号传输。
13.进一步地,头盔与摩托车的连接方式设置为无线连接。
14.进一步地,头盔包括佩戴检测模块,佩戴检测模块至少部分设置在盔体上,佩戴检测模块与报警模块通信连接,佩戴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头盔的佩戴状态。
15.通过上述设置,当用户佩戴头盔后未系好头盔系带时,报警模块会发出报警提示,以提醒用户系好头盔系带,进而保证头盔对用户的保护效果,提高头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头盔外观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头盔内部模块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头盔另一种内部模块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头盔与摩托车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2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适配于摩托车200的头盔100,包括盔体11和头盔系带12。头盔系带12和盔体11连接,且头盔系带12的长度设置为可调节。头盔100还包括拉力检测模块13和报警模块14,拉力检测模块13至少部分设置在盔体11上,报警模块14也至少部分设置在盔体11上,拉力检测模块13与报警模块14通信连接。拉力检测模块13至少与头盔系带12的一端连接,当用户佩戴头盔100且摩托车200处于行驶状态下时,若拉力检测模块13所受的拉力小于预设拉力,拉力检测模块13输出报警信号,报警模块14响应于拉力检测模块13输出的报警信号并发出报警提示。其中,头盔系带12所受的拉力是指当用户配带头盔100时,头盔系带12被拉紧后,头盔系带12的一端受到的来自盔体11的拉力。通过上述设置,当用户佩戴头盔后未系好头盔系带12时,报警模块14会发出报警提示,以提醒用户系好头盔系带12,可以保证头盔100对用户的保护效果,提高头盔100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2.需要说明的是,头盔100可以包括全盔、拉力盔、越野盔、揭面盔、复古盔和半盔等等具有头盔系带12的各种类型的头盔。
23.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拉力检测模块13设置为拉力传感器。当拉力检测模块13检测到头盔系带12所受的拉力小于预设拉力的情况下,拉力检测模块13输出报警信号。该实现方式下,拉力检测模块13可以较为准确地检测出用户是否系好头盔系带12,提高头盔100的可靠性。可以理解的,拉力检测模块13还可以设置为开关传感器,开关传感器用于检测头盔系带12是否系好,当拉力检测模块13检测到头盔系带12未系好时,拉力检测模块13输出报警信号,报警模块14响应于报警信号发出报警提示。
24.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当用户佩戴头盔100时,在拉力检测模块13所受的拉力大于等于预设拉力的情况下,拉力检测模块13输出安全信号,报警模块14响应于安全信号并发出安全提示。通过上述设置,当用户系好头盔系带12后,报警模块14可以发出安全提示,用户无需手动检查即可确认头盔系带12已被系好,更加方便,进而可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25.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报警模块14设置为喇叭和振动装置中的至少一种。对应地,报警提示可以包括声音报警提示和振动报警提示中的至少一种,安全提示可以包括声音安全提示和振动安全提示中的至少一种。在本实施例中,报警模块14设置为喇叭,报警提示设置为声音报警提示,安全提示设置为声音安全提示。通过上述设置,用户可以较为准确地掌握头盔系带12的状态,无需手动检查即可知晓头盔系带12是否系好,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26.如图2所示,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头盔100还包括采集模块15,采集模块15至少部分设置在盔体11上,采集模块15与报警模块14通信连接,采集模块15用于检测用户的行驶状
态。当用户佩戴头盔100时,在采集模块15检测到头盔100开始移动时,采集模块15输出行驶信号。在报警模块14接收到报警信号的情况下,报警模块14响应于行驶信号,报警模块14发出报警提示。通过上述设置,当用户佩戴头盔100未系好头盔系带12且开始行驶时,报警模块14可以及时提醒用户,进而提高了头盔100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7.作为一种实现方式,采集模块15内存储有预设车速阈值,当采集模块15检测到的头盔100的当前速度大于预设车速阈值时,采集模块15输出行驶信号。通过上述设置,采集模块15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用户是否处于行驶状态,提升采集模块15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8.作为一种实现方式,采集模块15设置为陀螺仪或车速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具体地,采集模块15可以设置为mems陀螺仪(微机械陀螺仪)。该实现方式下,采集模块15的体积较小、成本较低、可靠性高且易于数字化,可以降低头盔100的生产成本,提高头盔100的可靠性。
29.如图3所示,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头盔100还包括佩戴检测模块16,佩戴检测模块16至少部分设置在盔体11上,佩戴检测模块16与报警模块14通信连接,佩戴检测模块16用于检测头盔100的佩戴状态。其中,佩戴状态是指头盔100已被佩戴至用户的头部的状态或者头盔100未被佩戴至用户的头部的状态。当佩戴检测模块16检测到用户佩戴头盔100时,佩戴检测模块16输出佩戴完成信号。具体地,佩戴检测模块16可以设置为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光敏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通过上述设置,佩戴检测模块16可以准确地检测头盔100的佩戴状态,避免了用户未佩戴头盔时误报警的可能,进而提高头盔100的可靠性,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30.如图4所示,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头盔100还包括控制模块17。控制模块17与拉力检测模块13、报警模块14均通信连接。具体地,控制模块17可以设置为mcu(micro control unit,微控制单元)。控制模块17接收拉力检测模块13输出的报警信号并控制报警模块14发出报警提示。该实现方式下,控制模块17的成本较低,且有着较快的响应速度。
31.如图4所示,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头盔100还包括通信模块18,通信模块18至少部分设置在盔体11上,通讯模块与报警模块14通信连接,通信模块18能与摩托车200进行信号传输。当报警模块14发出报警提示时,通信模块18输出车辆报警信号,摩托车200响应于车辆报警信号并执行相应的显示。具体地,摩托车200执行的显示可以设置为语音提醒或者灯光提醒等等。通过上述设置,当报警模块14发出报警提示时,摩托车可以同步发出报警提示以提醒用户,进而提高头盔100的可靠性。
32.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头盔100与摩托车200的连接方式可以设置为无线连接。具体地,头盔100和摩托车200之间通过蓝牙连接或wifi连接。通过上述设置,头盔100与摩托车200可以无线连接,具有更高的灵活性,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可以理解的,头盔100和摩托车200之间还可以通过紫蜂(zigbee)、红外数据组织(irda)、近场通信(nfc)、超宽带(uwb)等方式进行无线连接,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33.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配于摩托车200的头盔100,包括盔体11和头盔系带12。头盔系带12和盔体11连接,且头盔系带12的长度设置为可调节。头盔100还包括拉力检测模块13和报警模块14,拉力检测模块13至少部分设置在盔体11上,报警模块14也至少部分设置在盔体11上,拉力检测模块13与报警模块14通信连接。拉力检测模块13至少与头盔系带12的一端连接,当用户佩戴头盔100时,在拉力检测模块13所受的拉力小于预设拉力
的情况下,拉力检测模块13输出报警信号,报警模块14响应于拉力检测模块13输出的报警信号并发出报警提示。通过上述设置,当用户佩戴头盔后未系好头盔系带12时,报警模块14会发出报警提示,以提醒用户系好头盔系带12,可以保证头盔100对用户的保护效果,提高头盔100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4.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及所附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适配于摩托车的头盔,包括:盔体;头盔系带,所述头盔系带与所述盔体连接,且所述头盔系带的长度设置为可调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盔还包括报警模块和拉力检测模块,所述报警模块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盔体上,所述拉力检测模块也至少部分设置在盔体上,所述拉力检测模块与所述报警模块通信连接,且所述拉力检测模块至少与所述头盔系带的一端连接;当用户佩戴所述头盔,且所述摩托车处于行驶状态下,若所述拉力检测模块所受的拉力小于预设拉力,所述报警模块执行告警提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盔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行驶状态的采集模块,所述采集模块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盔体上,所述采集模块与所述报警模块通信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模块内存储有预设车速阈值,当所述摩托车的当前速度大于等于所述预设车速阈值时,若所述拉力检测模块所受的拉力小于所述预设拉力,所述报警模块执行告警提示。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模块设置为陀螺仪和车速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盔,其特征在于,当用户佩戴所述头盔,且所述拉力检测模块所受的拉力大于等于所述预设拉力的情况下,所述报警模块响应于所述拉力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并执行安全提示。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力检测模块设置为拉力传感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盔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拉力检测模块通信连接,所述控制模块还与所述报警模块通信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盔还包括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报警模块通信连接,且所述头盔能够通过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摩托车进行信号传输。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盔与所述摩托车的连接方式设置为无线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盔包括佩戴检测模块,所述佩戴检测模块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盔体上,所述佩戴检测模块与所述报警模块通信连接,所述佩戴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头盔的佩戴状态。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配于摩托车的头盔,包括盔体和头盔系带。头盔系带和盔体连接,且头盔系带的长度设置为可调节。头盔还包括拉力检测模块和报警模块,拉力检测模块与报警模块通信连接。拉力检测模块至少与头盔系带的一端连接,当用户佩戴头盔时,在拉力检测模块所受的拉力小于预设拉力的情况下,报警模块发出报警提示。通过上述设置,当用户佩戴头盔后未系好头盔系带时,报警模块会发出报警提示,以提醒用户系好头盔系带,可以保证头盔对用户的保护效果,提高头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头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头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文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8
技术公布日:2023/8/13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一种钙锌复合稳定剂加工用过筛装置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一种石墨负极结构组合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