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排放计量分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14 阅读:85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环境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碳排放计量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2.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总称或简称,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因此用碳来代表温室气体;碳排放计算主要分为个人尺度、产品尺度和企业尺度;个人碳足迹用来衡量个人日常生活中所有活动所产生的碳排放量;产品碳足迹主要用于计算商品、服务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涉及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是目前碳排放计算的最主要尺度之一;企业碳足迹与产品碳足迹相比较,包括了非生产性的活动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全球进入低碳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现今,无论是普通大众还是各类企业,对于碳排放的控制更为重视,而想要精准控制碳排放,首先要对碳排放量进行准确的计量分析。
3.目前的碳排放计量分析常借助碳排放计量分析装置进行,现有的碳排放计量分析装置一般通过co2浓度传感器直接检测二氧化碳浓度,但是此类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测量不准,可靠度较差。
4.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2221040616.8,申请名称为一种碳排放计量分析装置,所记载的技术方案中,包括检测筒;所述检测筒的两端敞口,且其中一端设有进风斗,另一端设有出风斗;所述进风斗与所述出风斗之间轴向导通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上沿风向依次设有进风扇、碳排放计量模块和单向排气阀;所述碳排放计量模块包括与连通管导通的缓流筒,所述缓流筒内设有若干co2浓度传感器;由进风扇将待检测的外界气体从检测筒外部吸入检测筒内部参与检测,气体由进风斗进入,流通至连通管中,进而到达碳排放计量模块的缓流筒中,与缓流筒中的co2浓度传感器充分接触,co2浓度传感器得以准确采集碳排放数据;然后气体继续流通至单向排气阀处,由单向排气阀将气体排出检测筒。本方案中结构设置简洁,以风向为导向自然流畅地完成对气体的检测分析,运作方式简单有效。
5.但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要一下不足,比如不便于的数据进行存储和上传,需要手动的对数据进行记录,增加了工人人员劳动量的同时,还容易发生错误,影响数据检测的准确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的碳排放计量分析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6.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技术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7.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8.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碳排放计量分析装置,能够实现在使用的过程中,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同时可以自动的对检测数据进行测量和上传,防止数据丢失和记录错
误,降低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
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10.一种碳排放计量分析装置,其包括底座、检测筒和铰接架;
11.其中,
12.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检测箱,所述检测箱的前表面设置有箱门,所述检测箱的一侧设置有引风机,所述引风机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管件,所述检测箱的另一侧设置有排气管;
13.所述检测筒设置在检测箱的内腔中间,所述检测筒的内腔设置有检测模组,所述检测筒的一侧设置有进风斗,且进风斗的另一端与引风机相连通,所述检测筒的另一侧设置有出风斗,且出风斗与排气管相连;
14.所述铰接架设置在检测箱的顶部,所述铰接架之间设置有铰接轴,所述铰接轴的顶部设置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的前表面设置有显示单元和操作按钮,所述控制盒的内腔设置有处理器、存储模块和网络模块,所述处理器电性输入连接检测模组,所述处理器电性输出连接显示单元、存储模块和网络模块,所述网络模块无线连接上位机。
15.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碳排放计量分析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净化器,所述净化器的内腔两侧设置有复合过滤网,所述净化器的内腔顶部和底部设置有离子净化机构。
16.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碳排放计量分析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底座的底部四角设置有万向轮,且万向轮上设置有限位结构。
17.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碳排放计量分析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检测箱的一侧设置有手推架,且手提架上设置有防滑套。
18.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碳排放计量分析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进风斗和检测筒之间设置有送风扇,所述出风斗和检测筒之间设置有单向阀。
19.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碳排放计量分析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控制盒的内腔设置有独立电源,且控制盒的一侧设置有外部电源接口。
20.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碳排放计量分析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显示单元包括液晶显示屏和外置扬声器。
21.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碳排放计量分析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上位机为存储云盘。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引风机和连接管件将待检测的气体以风向为导向自然流畅地完成对气体的检测分析,运作方式简单有效,提高检测效率;此外,通过检测模组与显示单元、存储模块、网络模块和上位机连接,实现了数据的自动读取,自动存储和自动上传,防止数据丢失和记录错误,降低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通过在排气管上设置有净化器,在净化器的内腔设置有复合过滤网和离子净化机构,实现了对基体的净化和排放,降低了污染,环保性能好。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
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24.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发明内部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发明净化器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发明系统框架结构示意图。
28.图中;100底座、110万向轮、120检测箱、130箱门、140引风机、150连接管件、160排气管、200检测筒、210检测模组、220进风斗、230送风扇、240出风斗、250单向阀、300铰接架、310铰接轴、320控制盒、330显示单元、340操作按钮、350处理器、360存储模块、370网络模块、380上位机、400净化器、410复合过滤网、420离子净化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30.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31.其次,本发明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发明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32.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33.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碳排放计量分析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同时可以自动的对检测数据进行测量和上传,防止数据丢失和记录错误,降低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请参阅图1-4,包括底座100、检测筒200、铰接架300和净化器400;
34.请再次参阅图1-4,底座100的底部四角焊接有万向轮110,且万向轮110上螺接有限位结构;底座100的顶部螺接有检测箱120,检测箱120的前表面螺接有箱门130,检测箱120的一侧螺接有引风机140,引风机140的一端焊接有连接管件150,检测箱120的另一侧插接有排气管160,检测箱120的一侧焊接有手推架,且手提架上粘接有防滑套;
35.请再次参阅图1-4,检测筒200焊接在检测箱120的内腔中间,检测筒200的内腔螺接有检测模组210,检测模组210为四组结构相同的二氧化碳传感器,检测筒200的一侧螺接有进风斗220,且进风斗220的另一端与引风机140相连通,检测筒200的另一侧螺接有出风斗240,且出风斗240与排气管160相连,进风斗220和检测筒200之间螺接有送风扇230,出风斗240和检测筒200之间螺接有单向阀250;
36.请再次参阅图1-4,铰接架300焊接在检测箱120的顶部,铰接架300之间转动连接有铰接轴310,铰接轴310的顶部螺接有控制盒320300,控制盒320300的前表面螺接有显示单元330和操作按钮340,控制盒320300的内腔螺接有处理器350、存储模块360和网络模块370,处理器350电性输入连接检测模组210,处理器350电性输出连接显示单元330、存储模块360和网络模块370,网络模块370无线连接上位机380。
37.请再次参阅图1-4,排气管160上螺接有净化器400,净化器400的内腔两侧卡接有复合过滤网410,净化器400的内腔顶部和底部螺接有离子净化机构420;控制盒320300的内腔设置有独立电源,且控制盒320300的一侧设置有外部电源接口;显示单元330包括液晶显示屏和外置扬声器;上位机380为存储云盘。
38.工作原理:在本发明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引风机140和连接管件150将待检测的气体以风向为导向自然流畅地完成对气体的检测分析,运作方式简单有效,提高检测效率;此外,通过检测模组210与显示单元330、存储模块360、网络模块370和上位机380连接,实现了数据的自动读取,自动存储和自动上传,防止数据丢失和记录错误,降低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通过在排气管160上设置有净化器400,在净化器400的内腔设置有复合过滤网410和离子净化机构420,实现了对基体的净化和排放,降低了污染,环保性能好。
39.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发明所披露的实施方式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技术特征:
1.一种碳排放计量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0)、检测筒(200)和铰接架(300);其中,所述底座(100)的顶部设置有检测箱(120),所述检测箱(120)的前表面设置有箱门(130),所述检测箱(120)的一侧设置有引风机(140),所述引风机(140)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管件(150),所述检测箱(120)的另一侧设置有排气管(160);所述检测筒(200)设置在检测箱(120)的内腔中间,所述检测筒(200)的内腔设置有检测模组(210),所述检测筒(200)的一侧设置有进风斗(220),且进风斗(220)的另一端与引风机(140)相连通,所述检测筒(200)的另一侧设置有出风斗(240),且出风斗(240)与排气管(160)相连;所述铰接架(300)设置在检测箱(120)的顶部,所述铰接架(300)之间设置有铰接轴(310),所述铰接轴(310)的顶部设置有控制盒(320)(300),所述控制盒(320)(300)的前表面设置有显示单元(330)和操作按钮(340),所述控制盒(320)(300)的内腔设置有处理器(350)、存储模块(360)和网络模块(370),所述处理器(350)电性输入连接检测模组(210),所述处理器(350)电性输出连接显示单元(330)、存储模块(360)和网络模块(370),所述网络模块(370)无线连接上位机(38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排放计量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160)上设置有净化器(400),所述净化器(400)的内腔两侧设置有复合过滤网(410),所述净化器(400)的内腔顶部和底部设置有离子净化机构(4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排放计量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0)的底部四角设置有万向轮(110),且万向轮(110)上设置有限位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排放计量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箱(120)的一侧设置有手推架,且手提架上设置有防滑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排放计量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斗(220)和检测筒(200)之间设置有送风扇(230),所述出风斗(240)和检测筒(200)之间设置有单向阀(25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排放计量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320)(300)的内腔设置有独立电源,且控制盒(320)(300)的一侧设置有外部电源接口。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排放计量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单元(330)包括液晶显示屏和外置扬声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排放计量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机(380)为存储云盘。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环境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碳排放计量分析装置,包括底座、检测筒和铰接架;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检测箱,所述检测箱的前表面设置有箱门,所述检测箱的一侧设置有引风机,所述引风机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管件,所述检测箱的另一侧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检测筒设置在检测箱的内腔中间,所述检测筒的内腔设置有检测模组,所述检测筒的一侧设置有进风斗,且进风斗的另一端与引风机相连通,所述检测筒的另一侧设置有出风斗,且出风斗与排气管相连,其结构合理,在使用的过程中,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同时可以自动的对检测数据进行测量和上传,防止数据丢失和记录错误,降低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劳动强度。劳动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平 朱刚 杨代忠 吴广放 马春锋 邱利华 张学祯 王超 王佩杰 李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建设西安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2
技术公布日:2023/8/13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