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发射机以及用于其的方法和控制器与流程
未命名
08-15
阅读:66
评论:0

1.本公开的实施例一般涉及通信,并且更具体地涉及无线电发射机以及用于其的方法和控制器。
背景技术:
2.本部分介绍可以促进本公开的更好理解的方面。因此,本部分的陈述应从该意义上阅读,并且不应被理解为承认什么是现有技术或什么不是现有技术。
3.效率是基站中功率放大器(pa)的最重要参数之一,因为它决定了基站的功耗以及冷却需求。为了获得更好的效率,pa通常接近饱和工作,这意味着线性较差。为了满足杂散发射限制(spurious emission limit),线性化技术往往是必要的。当前,数字预失真(dpd)是最广泛使用的线性化技术之一。它从pa输出中捕获数据,并构建pa的逆模型,以便在将基带信号发送给pa之前对基带信号进行预失真。因此,整个发射机(tx)链路被线性化。在dpd的帮助下,pa能够以更高的效率工作,同时仍具有良好的线性。
4.为了构建pa的逆模型,观察来自pa输出的反馈。该信号是pa输出信号的副本,其具有小得多的幅度。因此,它对pa的性能具有可忽略的影响,同时仍然包含pa的所有非线性信息。通过使反馈信号和原始基带信号之间的差异最小化,可以构建pa的逆模型。因此,反馈信号的准确度对于dpd而言是重要的。然而,反馈信号上的任何干扰将会影响dpd所“看到”的pa的非线性行为,从而使pa的逆模型的构建不准确、并使线性化性能恶化。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概要被提供以便以简化的形式介绍下面在详细描述中进一步描述的概念的选集。本概要并非旨在确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并非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6.本公开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无线电发射机。特别地,本公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是,时分双工(tdd)系统中的传统pa后端可能具有较差的隔离性能。
7.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电发射机。所述无线电发射机可以包括功率放大器、滤波器单元、环行器、开关、以及反射抵消单元。所述滤波器单元能够在下行链路tdd时隙期间对来自所述功率放大器的输出进行滤波,以及在上行链路tdd时隙期间对上行链路信号进行滤波。所述环行器可以具有耦合到所述功率放大器的第一端口、耦合到所述滤波器单元的第二端口、以及耦合到开关的第三端口。所述开关能够在所述下行链路tdd时隙期间将所述环行器的所述第三端口耦合到终端负载,以及在所述上行链路tdd时隙期间将所述环行器的所述第三端口耦合到上行链路接收路径。所述反射抵消单元可以被耦合在所述开关和所述终端负载之间,并且能够生成第一反射信号,所述第一反射信号在所述下行链路tdd时隙期间经由所述开关和所述环行器的所述第三端口传播到所述环行器的所述第一端口。
8.以这种方式,使得可以改善pa的后端的隔离度。
9.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环行器的所述第一端口处,所述第一反射信号可以被添加到反射信号的总和上,以便在所述环行器的所述第一端口处抵消反射信号的所述总和。
10.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被所述第一反射信号抵消的所述反射信号可以包括:从所述环行器的所述第二端口泄漏到所述第一端口的第二反射信号;由所述开关生成、并经由所述环行器的所述第三端口传播到所述第一端口的第三反射信号;以及由所述环行器的所述第一端口生成、并向后传播到所述功率放大器的第四反射信号。
11.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反射抵消单元可以是具有预定分量值的无源阻抗网络。
12.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反射抵消单元可以包括阻抗调谐器。
13.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阻抗调谐器可以是下述之一:单支节阻抗调谐器;多支节阻抗调谐器;以及基于耦合器的阻抗调谐器,其由混合耦合器和可调谐元件形成。
14.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单支节阻抗调谐器、或所述多支节阻抗调谐器、或所述基于耦合器的阻抗调谐器中的一个或多个可调谐元件可以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者:可变电容器;可变电阻器;变容抗器(varactor);以及微机电系统(mems)开关。
15.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反射抵消单元还可以包括控制器,其被配置为控制所述阻抗调谐器以使在所述环行器的所述第一端口处的总反射最小化。
16.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反射抵消单元还可以包括温度传感器,其被配置为感测所述无线电发射机的环境温度。所述控制器可以被配置为基于所感测的环境温度控制所述阻抗调谐器。
17.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使用预配置的查找表来控制所述阻抗调谐器,所述查找表指示用于所述阻抗调谐器的控制值与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
18.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反射抵消单元还可以包括功率计,其被耦合在所述环行器的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功率放大器之间,并且被配置为测量在所述环行器的所述第一端口处的所述总反射的功率。所述控制器可以被配置为控制所述阻抗调谐器以使所测量的所述总反射的功率最小化。
19.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无线电发射机还可以包括:定向耦合器,其被耦合在所述功率放大器和所述环行器的所述第一端口之间;以及反馈接收器,其被耦合到所述定向耦合器并且被配置为反馈来自所述功率放大器的所述输出的一部分以用于数字预失真。
20.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反射抵消单元还可以包括控制器,其被配置为控制所述阻抗调谐器以优化由所述反馈接收器监测的所述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化性能。
21.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功率放大器的所述线性化性能可以由下述中的至少一者表示:相邻信道泄漏比(aclr);以及误差矢量幅度(evm)。
22.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使用下述之一来控制所述阻抗调谐器:梯度下降过程;levenberg marquardt过程;高斯-牛顿过程;以及同时扰动随机逼近(spsa)过程。
23.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无线电发射机还可以包括耦合到所述滤波器单元的天线单元。
24.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根据上述第一方面的无线电发射机的无线电设备。
25.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无线电设备可以是下述之一:远程无线电单元(rru);分布式单元(du);有源天线系统(aas);以及基站。
26.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由无线电发射机中的控制器执行的方法。所述无线电发射机可以包括功率放大器、滤波器单元、环行器、开关、以及阻抗调谐器。所述环行器可以具有耦合到所述功率放大器的第一端口,耦合到所述滤波器单元的第二端口,以及耦合到所述开关的第三端口。所述开关能够在下行链路tdd时隙期间将所述环行器的所述第三端口耦合到终端负载,以及在上行链路tdd时隙期间将所述环行器的所述第三端口耦合到上行链路接收路径。所述阻抗调谐器可以被耦合在所述开关和所述终端负载之间,并且能够生成第一反射信号,所述第一反射信号在所述下行链路tdd时隙期间经由所述开关和所述环行器的所述第三端口传播到所述环行器的所述第一端口。所述方法可以包括在使用至少一个第一控制值来控制所述阻抗调谐器的情况下,获得能够反映在所述环行器的所述第一端口处的总反射的强度的度量。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基于所获得的度量确定用于所述阻抗调谐器的至少一个第二控制值,使得在所述环行器的所述第一端口处的所述总反射的强度被最小化。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利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控制值来控制所述阻抗调谐器。
27.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度量可以是下述之一:在所述环行器的所述第一端口处的所述总反射的功率;aclr;以及evm。
28.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使用下述之一来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控制值:梯度下降过程;levenberg marquardt过程;高斯-牛顿过程;以及同时扰动随机逼近(spsa)过程。
29.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电发射机中的控制器。所述无线电发射机可以包括功率放大器、滤波器单元、环行器、开关、以及阻抗调谐器。所述环行器可以具有耦合到所述功率放大器的第一端口,耦合到所述滤波器单元的第二端口,以及耦合到所述开关的第三端口。所述开关能够在下行链路tdd时隙期间将所述环行器的所述第三端口耦合到终端负载,以及在上行链路tdd时隙期间将所述环行器的所述第三端口耦合到上行链路接收路径。所述阻抗调谐器可以被耦合在所述开关和所述终端负载之间,并且能够生成第一反射信号,所述第一反射信号在所述下行链路tdd时隙期间经由所述开关和所述环行器的所述第三端口传播到所述环行器的所述第一端口。所述控制器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至少一个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可以包含可由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由此所述控制器可以可操作以在使用至少一个第一控制值来控制所述阻抗调谐器的情况下,获得能够反映在所述环行器的所述第一端口处的总反射的强度的度量。所述控制器还可以可操作以基于所获得的度量确定用于所述阻抗调谐器的至少一个第二控制值,使得在所述环行器的所述第一端口处的所述总反射的强度被最小化。所述控制器还可以可操作以利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控制值来控制所述阻抗调谐器。
30.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可以可操作以执行根据上述第三方面的方法。
31.根据本公开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含指令。所述指令在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根据上述第三方面的方法。
32.根据本公开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
介质可以包含指令。所述指令在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根据上述第三方面的方法。
33.根据本公开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电发射机中的控制器。所述无线电发射机可以包括功率放大器、滤波器单元、环行器、开关、以及阻抗调谐器。所述环行器可以具有耦合到所述功率放大器的第一端口,耦合到所述滤波器单元的第二端口,以及耦合到所述开关的第三端口。所述开关能够在下行链路tdd时隙期间将所述环行器的所述第三端口耦合到终端负载,以及在上行链路tdd时隙期间将所述环行器的所述第三端口耦合到上行链路接收路径。所述阻抗调谐器可以被耦合在所述开关和所述终端负载之间,并且能够生成第一反射信号,所述第一反射信号在所述下行链路tdd时隙期间经由所述开关和所述环行器的所述第三端口传播到所述环行器的所述第一端口。所述控制器可以包括获得模块,用于在使用至少一个第一控制值来控制所述阻抗调谐器的情况下,获得能够反映在所述环行器的所述第一端口处的总反射的强度的度量。所述控制器还可以包括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获得的度量确定用于所述阻抗调谐器的至少一个第二控制值,使得在所述环行器的所述第一端口处的所述总反射的强度被最小化。所述控制器还可以包括控制模块,用于利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控制值来控制所述阻抗调谐器。
附图说明
34.根据将结合附图阅读的本公开的说明性实施例的下面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明显。
35.图1是示出传统无线电发射机的图;
36.图2是示出环行器的图;
37.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电发射机的图;
38.图4是示出在实施例中可用的阻抗调谐器的图;
39.图5是示出图4的阻抗调谐器的仿真效果的史密斯圆图;
40.图6a-6b是示出图5的扫描(sweep)中的两个电容器的值的图;
41.图7是示出用于仿真的传统pa后端的图;
42.图8是示出传统pa后端中的仿真隔离性能随相位变化的图;
43.图9是示出用于仿真的实施例的pa后端的图;
44.图10是示出实施例的仿真隔离性能的图;
45.图11是示出实施例的仿真隔离性能的图;
46.图12是示出实施例的仿真隔离性能的图;
47.图13a-13e是示出在实施例中可用的阻抗调谐器的图;
48.图1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无线电发射机的图;
49.图1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无线电发射机的图;
50.图1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无线电发射机的图;
51.图1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由控制器执行的方法的流程图;
52.图18是示出适合于在实践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使用的装置的框图;以及
53.图1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控制器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54.为了解释的目的,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一些细节以便提供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彻底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明显的是,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或者利用等效配置来实现所述实施例。
55.如上所述,反馈信号上的任何干扰将会影响dpd所“看到”的pa的非线性行为,从而使pa的逆模型的构建不准确、并使线性化性能恶化。本发明人发现,主要干扰之一是pa后端处的反射功率,特别是在tdd系统中。图1示出用于解释tdd系统的pa后端结构的传统无线电发射机。如图所示,无线电发射机100包括pa101(例如多尔蒂(doherty)pa)、定向耦合器109(以捕获用于dpd的数据)、环行器103、开关104(例如高功率(hp)开关)、滤波器单元(fu)102、以及天线单元108。pa后端中的tdd和频分双工(fdd)系统之间的主要差别在于,环行器103被fdd系统中的隔离器代替。在tdd系统中,在上行链路时隙处,hp开关104将天线输出切换到包含低噪声放大器(lna)的上行链路接收路径106,并且接收到的信号传输通过环行器103到达lna。在下行链路时隙处,它切换到终端负载105(例如,高功率负载)以吸收来自fu 102的反射。
56.由于fu在工作频带外具有全反射,因此反射总是存在的,特别是对于在工作频带外具有频谱的信号而言,这被称为pa非线性所导致的频谱扩展。该反射信号如果不与pa隔离的话,将从两个方面对系统线性化性能产生重大影响。首先,当它到达pa输出时,它将调制pa输出信号,从而产生难以被dpd纠正的新的互调。pa具有的非线性越强,它将产生的互调就越强。其次,它将从pa输出被再次反射,因为pa输出往往具有较差的回波损耗。然后它将进入反馈路径,并成为对dpd的干扰。这可能会严重影响dpd建模。因此,隔离来自pa输出的该反射对于系统线性度而言是重要的。
57.在fdd系统中,隔离器的隔离性能往往很好,例如,优于20db。然而,在tdd系统中,由于两个原因,隔离可能是一个问题。首先,对于下行链路/上行链路(dl/ul)复用,环行器的第三端口需要被连接到hp开关。所以在下行链路,开关切换到负载,并且大部分反射在负载处被吸收。在理想情况下,hp开关向环行器呈现为完美匹配,即在其输入处没有反射。然而,在现实中,在该hp开关处的反射从未是零。有时,它的回波损耗与“良好”相差较远。如果是这样,在hp开关的输入处的反射信号将通过环行器直接馈送到pa输出。这种隔离缺乏会造成干扰。其次,反向信号可以在环行器的输入(端口1)处相加,并使隔离度更差,如下所述。
58.图2示出一种环行器。如图所示,环行器可以由三端口散射矩阵表征,并且输入信号(a1,a2,a3)/输出信号(b1,b2,b3)通过下式相关:
[0059][0060]
这里,假定端口1连接到pa输出,端口2连接到fu,并且端口3连接到在lna和负载之间切换的hp开关,这与图1中所示的连接相同。假设存在朝向端口2传播的反射信号(或反向波)a2(a2的一个可能来源是来自fu的反射)。那么,pa所“看到”的反射是b1,其可以被表示为:
[0061]
b1=s
11
*a1+s
12
*a2+s
13
*a3=s
12
*a2+s
13
*a3,(等式2)
[0062]
其中a3是来自hp开关的反射信号。如果在开关输入处的回波损耗被定义为γ,则a3被表示为:
[0063][0064]
通过将等式3代入等式2,可以获得b1和a2之间的关系如下,其中b1/a2是所谓的隔离度。
[0065][0066]
对于实际器件,|s
21
|=|s
13
|=|s
32
|是环行器的插入损耗并且接近1(0db),而s
nn
(n=1,2,3)是每个端口的回波损耗并且往往非常好(~-20db)。因此,假定(是传播通过环行器的信号的相移)和s
33
=0是合理的。那么,可以获得近似表达式如下:
[0067][0068]
该等式表明,反射到pa的信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s
12
*a2与环行器自身的隔离度相关,对于实际器件而言,第一部分的幅度约为-20db。第二部分来自hp开关处的反射,如前所述。由于这两个部分之间的相位关系不在完全控制之下,因此不可避免地,在某些情况下,两者的相位可以彼此接近。在它们同相相加之后,会产生更高的反射。例如,假定hp开关输入处的回波损耗为-18db,而环行器的隔离度为-22db。那么,如果两者同相相加,pa会“看到
”‑
13.7db的总反射,这会显著影响系统线性度。这表明,仅聚焦于hp开关自身的匹配不足以避免不良的隔离度。
[0069]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无线电发射机、用于无线电发射机的控制器、由控制器执行的方法、以及包括所述无线电发射机的无线电设备的改进的解决方案。在下文中,将参考图3至19详细描述该解决方案。
[0070]
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电发射机的图。如图所示,与图1中所示的传统无线电发射机100相比,在无线电发射机300中附加地设置了阻抗调谐器307。阻抗调谐器307被耦合在开关104和终端负载105之间,并且能够生成第一反射信号,该第一反射信号在下行链路tdd时隙期间经由开关104和环行器103的第三端口传播到环行器103的第一端口。由于阻抗调谐器307的引入,使得可以改善pa后端的隔离度。
[0071]
例如,在环行器103的第一端口处,第一反射信号被加到反射信号的总和上,以便消除反射信号的总和。这意味着在环行器103的第一端口处,第一反射信号抵消了在无线电发射机300中没有设置阻抗调谐器307的情况下将会导致的反射信号的总和。以这种方式,tdd系统中的隔离风险能够被大大降低。需注意的是,此处使用的表述“被抵消”可以涵盖“被完全抵消”和“被部分抵消”,因此在本公开中可以与“被消除”可互换地使用。具体分析将被提供如下。
[0072]
如图3所示,通过在开关104和终端负载105之间添加阻抗调谐器307,在阻抗调谐器307处产生有意反射,其相位和幅度可以被控制。因此,pa 101看到又一个反射源。现在,等式5应该通过添加一个新项来进行修改:
的值,史密斯圆图中的的圆内的任何阻抗是可获得的。因此,为了让这种阻抗调谐器具有较大的调谐范围,传输线的长度不应该太长。另一方面,根据等式10清楚的是,电容器的期望值与d成反比。因此,对于实际应用,应该选择d的适合的值。例如,如果选择了d=λ/4,则可以获得vswr小于2的任何所需的γ
l
。
[0086]
图5是示出图4的阻抗调谐器的仿真效果的史密斯圆图。在仿真中,c1和c2的电容值被扫描以遍历vswr=2的圆内的阻抗。频率为1ghz并且d=λ/4。vswr以10个步长从1扫到2,并且相位步长=10
°
。图6a和6b中示出了针对γ
l
=2、1.6和1.4,在该扫描中使用的两个电容器的对应值。可以看出,通过调谐该结构中的电容器的值,可以获得目标vswr圆内的任何所需的γ
l
。
[0087]
为了验证该实施例的效果,将通过使用仿真,在图1所示的传统pa后端和图3所示的新pa后端之间比较隔离性能。仿真中使用的器件(环行器和开关)的型号在下面列出:
[0088]
开关:sky12207-306lf,skyworks,0.9-4ghz;以及
[0089]
环行器:skyfr-001163,skyworks,1.8-2.7ghz。
[0090]
另外,在仿真中选择了2635-2675mhz(b41f)以用于举例说明。需注意的是,尽管来自制造商的参数被用于器件的建模,但是该实施例是一般性地适用的,并且并不限于所述器件的详细型号。
[0091]
图7是示出在仿真中使用的传统pa后端的电路图。为了简洁起见,仅示出影响隔离度的部分,即环行器、hp开关和负载。环行器和hp开关的端口定义与图1和图3中的端口定义完全相同。也就是说,环行器的端口1、2和3在下行链路tdd时隙期间分别连接到pa、fu和hp开关。在上行链路tdd时隙期间,hp开关的端口1、2和3分别连接到环行器、lna(接收器(rx))和负载。假定hp开关的端口2被终止(terminated),因为它对dl时隙中的隔离度几乎没有影响。在环行器和hp开关之间添加了一个移相器。在现实中,其值取决于器件自身、两者之间的传输线的长度以及由例如印刷电路板(pcb)引起的寄生参数,并且完全不受控制。在2635-2675mhz的频率范围内,环行器(s12)的隔离度约为-23db,并且hp开关的输入端口处的回波损耗(s11)约为-20.5db。
[0092]
图8中示出了图7的结构的隔离度(s12)。在仿真中,移相器的相位值从0
°
扫到90
°
,步长为10
°
。可以看出,该相位对系统隔离性能有很大影响。在10
°
左右,等式5中的两个项接近同相,因此这两者的相加会产生差的隔离值,高达约-16db。在90
°
左右,这两个项接近于反相,因此它们彼此抵消,并且隔离度约为-32db,其比最坏情况好16db以上。因此,如上所述,非受控相位会对系统隔离度具有重大影响。此外,如果考虑了不完美的匹配和器件变化,结果可能会比这个简单仿真中显示的更糟。
[0093]
图9是示出在仿真中使用的实施例的pa后端的电路图。如图所示,在hp开关和负载之间添加了阻抗调谐器。在仿真中,移相器的相位被固定为10
°
以产生最差的隔离度,其约为-16db,如图8所示。这使得可以更清楚地观察该实施例的隔离度的改善。该实施例的隔离性能的仿真结果在图10中示出。如图所示,γ
l
(其是阻抗调谐器的输入处的电压反射)的值在仿真中被改变,以观察隔离性能。γ
l
的幅度以10个步长从0扫到0.15,并且γ
l
的相位以10
°
步长从0扫到360
°
。如果将-16db作为基线,明显的是,通过选择阻抗调谐器的适当参数,在该实施例的新结构中可以显著改善隔离度。
[0094]
图11示出该实施例的新结构中的隔离性能。在仿真中,扫描范围被缩小为:γ
l
的幅度以0.005的步长从0.115扫到0.135,并且γ
l
的相位以10
°
的步长从150
°
扫到180
°
。可以看出,对于该范围内的所有参数设置,这种新结构对系统隔离性能具有至少6db的改进。因此,可以灵活地选择期望的阻抗来改善系统隔离度。
[0095]
图12也示出该实施例的新结构中的隔离性能。图12所示的仿真结果是通过使用图4所示的阻抗调谐器的特定结构(其中d=λ/4被选择)获得的。c1的值以0.05pf的步长从1.8pf扫到2.1pf,并且c2的值以0.05pf的步长从1.7pf扫到2pf。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该范围内的c1和c2的所有组合都可以改善系统隔离度。
[0096]
基于以上描述,该实施例的新结构可以主要从两个方面显著改善tdd系统中pa后端的隔离性能。首先,它可以改善由器件(例如hp开关)的不良匹配和多个反向信号的同相相加所引起的不良隔离度。其次,它可以处理由在现实中经常存在的器件/pcb变化引起的隔离问题,因为调谐器可以被电校准。因此,通过该新结构可以改善无线电发射机的线性度。
[0097]
尽管上面已经描述了图4中所示的阻抗调谐器的示例以用于解释该实施例的原理,但是应注意的是,可以使用各种类型的阻抗调谐器。例如,阻抗调谐器可以具有单支节(single-stub)或多支节(multi-stub)的结构。一个支节中的可调谐元件的示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可变电容器(例如,压控电容器、mems开关电容器)、可变电阻器、变容抗器(例如,二极管变容抗器(diode varactor))、mems开关、等等。
[0098]
作为第一示例性示例,作为图4所示的双支节阻抗调谐器的替代,可以使用图13a所示的单支节阻抗调谐器。通过调谐从负载到支节的距离以及支节的电纳或电抗的值,这种调谐器可以实现任何所需的阻抗。单支节阻抗调谐器也可以采取图13b所示的形式。关于图13b的阻抗调谐器的更多细节可以从t.等人的“a20-50ghz rf mems single-stub impedance tuner(20-50ghz rf mems单支节阻抗调谐器”(《ieee微波和无线元件通讯》,第15卷,第4期,2005年4月)中找到。作为第二示例性示例,可以使用图13c中所示的不同的双支节阻抗调谐器。关于图13c的阻抗调谐器的更多细节可以从r.quaglia等人的“adouble stub impedance tuner with sic diode varactors(具有sic二极管变容抗器的双支节阻抗调谐器”(《2011年亚太微波会议论文集》)中找到。作为第三示例性示例,可以使用图13d中所示的多支节阻抗调谐器。关于图13d的阻抗调谐器的更多细节可以从zhen zhou等人的“frequency agility of broadband antennas integrated with a reconfigurable rf impedance tuner(集成有可重配置rf阻抗调谐器的宽带天线的频率捷变”(《ieee天线和无线传播通讯,2007年第6卷)中找到。作为第四示例性示例,可以使用基于耦合器的阻抗调谐器,其(至少)由混合耦合器和可变(或可调谐)元件形成,诸如图13e所示的阻抗调谐器。关于图13e的阻抗调谐器的更多细节可以从milad kalantari等人的“atunable reflection/transmission coefficient circuit using a 45
°
hybrid coupler with two orthogonal variables(使用具有两个正交变量的45
°
混合耦合器的可调谐反射/透射系数电路”(《ieee微波理论与技术汇刊》,第67卷,第4期,2019年4月)中找到。需注意的是,除了可变电阻器之外,可变元件还可以由可变电容器、p-i-n二极管、偏置在三极管区域中的mosfet晶体管、以及数字电位器实现。
[0099]
还应注意的是,本公开并不限于图3所示的无线电发射机的上述结构。作为另一示
例,天线单元108可以是无线电发射机300的可选组件,因为一些无线电发射机(例如,rru)可以不具有天线单元。作为又一示例,可以从无线电发射机300中省略定向耦合器109和反馈路径。在这种情况下,阻抗调谐器带来的改进的隔离度仍然能够有益于功率放大器的性能。作为又一示例,可以以灵活性和隔离性能的一定损失为代价,将阻抗调谐器替换为具有预定分量值(component values)的无源阻抗网络。例如,在同一批次中制造的无线电发射机可能具有各个组件的基本上相同的特性。在这种情况下,在同一批次中制造的这些无线电发射机中的每一个可以具有相同的具备预定分量值的无源阻抗网络。
[0100]
基于以上描述,本公开的至少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电发射机。该无线电发射机包括功率放大器、滤波器单元、环行器、开关、以及反射抵消单元。滤波器单元能够在下行链路tdd时隙期间对来自功率放大器的输出进行滤波,以及在上行链路tdd时隙期间对上行链路信号进行滤波。环行器具有耦合到功率放大器的第一端口,耦合到滤波器单元的第二端口,以及耦合到开关的第三端口。开关能够在下行链路tdd时隙期间将环行器的第三端口耦合到终端负载,以及在上行链路tdd时隙期间将环行器的第三端口耦合到上行链路接收路径。反射抵消单元(例如阻抗调谐器307或上述无源阻抗网络)被耦合在开关和终端负载之间,并且能够生成第一反射信号,该第一反射信号在下行链路tdd时隙期间经由开关和环行器的第三端口传播到环行器的第一端口。
[0101]
例如,在环行器的第一端口处,第一反射信号被加到反射信号的总和上,以便抵消反射信号的总和。被第一反射信号(例如图3中的反射1)抵消的反射信号可以包括:从环行器的第二端口泄漏到第一端口的第二反射信号(例如图3中的反射2),由开关生成并经由环行器的第三端口传播到第一端口的第三反射信号(例如图3中的反射3),以及由环行器的第一端口生成或反射并向后传播到功率放大器的第四反射信号(例如图3中的反射4)。
[0102]
可选地,无线电发射机还可以包括耦合在功率放大器和环行器的第一端口之间的定向耦合器,以及耦合到定向耦合器并被配置为反馈来自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的一部分以用于数字预失真的反馈接收器。反馈接收器可以基于所接收的来自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的所述部分,来监测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化性能。可选地,无线电发射机还可以包括耦合到滤波器单元的天线单元。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反射信号可以包括来自天线单元的反射信号(或反向波)。需注意的是,术语“反射信号”和“反向波”可以在本公开中可互换地使用,因为由不同的天线单元之间的相互耦合产生的反向波也可以被视为一种反射信号。
[0103]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无线电发射机的图。如图所示,图14的实施例与图3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图3中的反射抵消单元307(其是阻抗调谐器)被反射抵消单元1407替换。如图所示,反射抵消单元1407包括阻抗调谐器1408、温度传感器1410和控制器1409。温度传感器1410可以被配置为感测无线电发射机的环境温度。控制器1409可以被配置为基于所感测的环境温度来控制阻抗调谐器,以使在环行器的第一端口处的总反射最小化。例如,可以在工厂校准期间预先准备查找表,其指示不同温度和在不同温度下优化的不同控制值(例如,阻抗调谐器的控制电压)之间的对应关系。控制器1409可以使用该查找表来根据所感测的环境温度确定用于阻抗调谐器的经优化的控制值。以这种方式,可以实时补偿元件随温度的变化。
[0104]
图1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无线电发射机的图。如图所示,图15的实施例与图3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额外设置了功率计1511,并且图3中的反射抵消单元
307(其是阻抗调谐器)被反射抵消单元1507替换。功率计1511可以耦合在环行器的第一端口和功率放大器之间,并且被配置为测量环行器的第一端口处的总反射的功率。如图所示,反射抵消单元1507包括阻抗调谐器1508和控制器1509。控制器1509可以被配置为控制阻抗调谐器以使所测量的总反射的功率最小化。
[0105]
图1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无线电发射机的图。如图所示,图16的实施例与图3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图3中的反射抵消单元307(其是阻抗调谐器)被反射抵消单元1607替换。需注意的是,在图16中清楚地示出反馈接收器110,其实际上被包含在图3的反馈路径中,但是出于简洁而被省略。如上所述,反馈接收器110可以被配置为监测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化性能。例如,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化性能可以由正向行波的aclr和evm中的至少一个表示。如图所示,反射抵消单元1607包括阻抗调谐器1608和控制器1609。控制器1509可以被配置为控制阻抗调谐器以优化所监测的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化性能。在图15和图16所示的实施例中,控制器1509/1609可以通过使用梯度下降(gradient decent)过程、levenberg marquardt过程、高斯-牛顿过程、同时扰动随机逼近(spsa)过程、以及任何其它类似过程中的一个来确定优化的控制值,这将稍后参考图17描述。
[0106]
基于以上描述,在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反射抵消单元可以包括控制器(例如,控制器1409/1509/1609),其被配置为控制阻抗调谐器以使在环行器的第一端口处的总反射最小化。
[0107]
此外,本公开的至少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无线电发射机的无线电设备。无线电设备的示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rru、分布式单元(du)、有源天线系统(aas)和基站。基站可以是例如节点b(nodeb),演进nodeb(enodeb或enb),下一代nodeb(gnodeb或gnb),中继,集成接入回程(iab),诸如毫微微基站(femto)、微微基站(pico)等的低功率节点。无线电设备的除了无线电发射机以外的其它构成部件在本领域中可以是熟知的,并且在此省略其细节。
[0108]
图1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由控制器执行的方法的流程图。该控制器可以在包括功率放大器、滤波器单元、环行器、开关和阻抗调谐器的无线电发射机中使用。环行器具有耦合到功率放大器的第一端口、耦合到滤波器单元的第二端口、以及耦合到开关的第三端口。开关能够在下行链路tdd时隙期间将环行器的第三端口耦合到终端负载,以及在上行链路tdd时隙期间将环行器的第三端口耦合到上行链路接收路径。阻抗调谐器被耦合在开关和终端负载之间,并且能够生成第一反射信号,该第一反射信号在下行链路tdd时隙期间经由开关和环行器的第三端口传播到环行器的第一端口。
[0109]
在框1702处,在使用至少一个第一控制值来控制阻抗调谐器的情况下,控制器获得能够反映在环行器的第一端口处的总反射的强度的度量。为了易于理解,下面将使用spsa算法来解释图17的方法。关于spsa算法的更多细节可以从以下文献中找到:例如,j.c.spall和j.a.cristion,“model-free control of nonlinear stochastic systems with discrete-time measurements(利用离散时间测量对非线性随机系统进行无模型控制)”(《ieee自动控制汇刊》,第43卷,第9期,第1198-1210页,1998年9月)。假设阻抗调谐器是n支节阻抗调谐器。那么,在spsa算法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以下步骤确定至少一个第一控制值。在第一步骤处,对控制值(例如,阻抗调谐器的控制电压)v1、v2、
…
、vn进行初始化。例如,初始化的控制电压可以是出厂前优化的控制电压。在第二步骤处,生成具有伯努利分布
的随机矢量d1、d2、
…
、dn。在第三步骤处,至少一个第一控制值可以被确定为包括:控制电压v1+d1、v2+d2、
…
、vn+dn;以及控制电压v1-d1、v2-d2、
…
、vn-dn。然后,两组控制电压可以分别被施加到阻抗调谐器。
[0110]
为了评估由至少一个控制值(例如两组控制电压)带来的效果,所述度量可以是在环行器的第一端口处的总反射的功率,其直接反映总反射的强度。总反射的功率可以通过上述功率计测量。可替代地,所述度量可以是aclr和evm中的至少一个,其间接地反映总反射的强度。aclr/evm可以由上述反馈接收器监测。也可能的是,使用上述两种类型的度量的组合。
[0111]
在框1704,控制器基于所获得的度量确定用于阻抗调谐器的至少一个第二控制值,使得在环行器的第一端口处的总反射的强度被最小化。在spsa算法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以下步骤确定至少一个第二控制值。在第一步骤处,可以基于在控制电压v1+d1、v2+d2、
…
、vn+dn下获得的度量来评估成本函数cp。在第二步骤处,可以基于在控制电压v1-d1、v2-d2、
…
、vn-dn下获得的度量来评估成本函数cn。在第三步骤处,至少一个第二控制值可以被计算为:
[0112]
[v1,v2,
…
,vn]=[v1,v2,
…
,vn]-0.5*(cp-cn)/[d1,d2,
…
,dn]。
[0113]
在框1706处,控制器利用至少一个第二控制值控制阻抗调谐器。例如,在框1704的上述第三步骤处计算的控制电压可以被施加到阻抗调谐器。需注意的是,可以使用任何其它类似算法(诸如梯度下降算法、levenberg marquardt算法、高斯-牛顿算法、等等)作为替代。可选地,可以迭代地执行块1702至1706以实时控制阻抗调谐器。也可能的是,使用图17的方法来处理无线电发射机的老化(这可以在部署之后进行优化,偶尔进行一次校准或实时调谐)、和/或天线/电缆反射(这可以在部署之后进行调谐,或者一次或者实时跟踪,因为电缆也可能存在温度变化)。
[0114]
也可能的是,在工厂校准期间使用图17的方法。例如,在框1702处,可以使用信号发生器生成到环行器的第二端口的反向行波。还假设阻抗调谐器是n支节阻抗调谐器。那么,可以使用一组初始化的控制电压作为至少一个第一控制值来控制阻抗调谐器。可以在反馈路径或功率计处测量反向行波的功率作为度量。在框1704处,可以评估所测量的度量以计算新的控制电压(作为至少一个第二控制值),以减小反向行波的功率。在框1706处,可以将新的控制电压施加到阻抗调谐器。以这种方式,可以在出厂前优化工艺变化(元件变化、焊接公差等)。
[0115]
图18是示出适合于在实践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使用的装置的框图。例如,上述控制器可以通过装置1800来实现。如图所示,装置1800可以包括处理器1810,存储程序的存储器1820,以及可选的用于通过有线和/或无线通信与其它外部设备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接口1830。
[0116]
所述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其在被处理器1810执行时使得装置1800能够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操作,如上面所讨论的。也就是说,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至少部分地通过可由处理器1810执行的计算机软件、或者通过硬件、或者通过软件和硬件的组合来实现。
[0117]
存储器1820可以是适合于本地技术环境的任何类型,并且可以使用任何适合的数据存储技术来实现,诸如基于半导体的存储器设备、闪速存储器、磁性存储器设备和系统、光学存储器设备和系统、固定存储器和可移除存储器。处理器1810可以是适合于本地技术
环境的任何类型,并且作为非限制性示例可以包括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基于多核处理器架构的处理器中的一个或多个。
[0118]
图1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控制器的框图。该控制器可以在包括功率放大器、滤波器单元、环行器、开关和阻抗调谐器的无线电发射机中使用。环行器具有耦合到功率放大器的第一端口、耦合到滤波器单元的第二端口、以及耦合到开关的第三端口。开关能够在下行链路tdd时隙期间将环行器的第三端口耦合到终端负载,以及在上行链路tdd时隙期间将环行器的第三端口耦合到上行链路接收路径。阻抗调谐器被耦合在开关和终端负载之间,并且能够生成第一反射信号,该第一反射信号在下行链路tdd时隙期间经由开关和环行器的第三端口传播到环行器的第一端口。
[0119]
如图所示,控制器1900包括获得模块1902、确定模块1904和控制模块1906。获得模块1902可以被配置为在使用至少一个第一控制值来控制阻抗调谐器的情况下,获得能够反映在环行器的第一端口处的总反射的强度的度量,如上文关于框1702所述。确定模块1904可以被配置为基于所获得的度量来确定用于阻抗调谐器的至少一个第二控制值,使得在环行器的第一端口处的总反射的强度被最小化,如上文关于框1702所述。控制模块1906可以被配置为利用至少一个第二控制值来控制阻抗调谐器,如上文关于框1706所述。上述模块可以通过硬件(例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等)、或软件或两者的组合来实现。
[0120]
一般来说,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在硬件或专用电路、软件、逻辑或其任何组合中实现。例如,一些方面可以在硬件中实现,而其它方面可以在可由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它计算设备执行的固件或软件中实现,尽管本公开并不限于此。尽管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各个方面可以被示出和描述为框图、流程图,或者使用一些其它图形表示,但是应当很好理解的是,作为非限制性示例,可以在硬件、软件、固件、专用电路或逻辑、通用硬件或控制器、或其它计算设备、或其一些组合中实现本文中描述的这些框、装置、系统、技术或方法。
[0121]
如此,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至少一些方面可以在各种部件诸如集成电路芯片和模块中实践。因此,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在体现为集成电路的装置中实现,其中集成电路可以包括用于体现可配置成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操作的数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基带电路和射频电路中的至少一个或多个的电路(以及可能地,固件)。
[0122]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些方面可以被体现在由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或其它设备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中,诸如体现在一个或多个程序模块中。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其在被计算机或其它设备中的处理器执行时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被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诸如硬盘、光盘、可移动存储介质、固态存储器、ram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在各种实施例中程序模块的功能可以根据需要被组合或分布。另外,所述功能可以整体地或部分地体现在固件或硬件等价物(诸如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中。
[0123]
本公开中对“一个实施例”、“一实施例”等的提及表示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包括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但是并非每个实施例都必须包括该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而且,这样的短语不一定指代同一个实施例。另外,当结合一实施例描述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时,结
合其它实施例实现这样的特征、结构或特性是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内,无论是否被明确描述。
[0124]
应理解的是,尽管术语“第一”、“第二”等可以在本文中使用以描述各种元素,但是这些元素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素与另一元素区别开。例如,第一元素可以被称作第二元素,并且类似地,第二元素可以被称作第一元素,而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如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联的所列术语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一个和所有组合。
[0125]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并且并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如本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个/一种(a、an)”和“所述(the)”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有清楚指示。还将理解的是,术语“包括”、“具有”、和/或“包含”在本文中使用时,指的是所陈述的特征、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而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元素、组件和/或其组合的存在或附加。本文中使用的术语“连接”覆盖两个元素之间的直接和/或间接连接。
[0126]
本公开包括本文中明确地或者以其任何一般化形式公开的任何新颖特征或特征组合。当结合附图阅读时,鉴于上述描述,对本公开的上述示例性实施例的各种修改和适配对于相关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来说会变得明显。然而,任何和所有修改仍将落入本公开的非限制性和示例性实施例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无线电发射机(300、1400、1500、1600),包括:功率放大器(101);滤波器单元(102),其能够在下行链路时分双工tdd时隙期间对来自所述功率放大器(101)的输出进行滤波,以及在上行链路tdd时隙期间对上行链路信号进行滤波;环行器(103),其具有耦合到所述功率放大器(101)的第一端口、耦合到所述滤波器单元(102)的第二端口、以及耦合到开关(104)的第三端口;所述开关(104),其能够在所述下行链路tdd时隙期间将所述环行器(103)的所述第三端口耦合到终端负载(105),以及在所述上行链路tdd时隙期间将所述环行器(103)的所述第三端口耦合到上行链路接收路径(106);以及反射抵消单元(307、1407、1507、1607),其被耦合在所述开关(104)和所述终端负载(105)之间,并且能够生成第一反射信号,所述第一反射信号在所述下行链路tdd时隙期间经由所述开关(104)和所述环行器(103)的所述第三端口传播到所述环行器(103)的所述第一端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发射机(300、1400、1500、1600),其中,所述第一反射信号被添加到反射信号的总和上,以便在所述环行器(103)的所述第一端口处抵消反射信号的所述总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电发射机(300、1400、1500、1600),其中,被所述第一反射信号抵消的所述反射信号包括:从所述环行器(103)的所述第二端口泄漏到所述第一端口的第二反射信号;由所述开关(104)生成、并经由所述环行器(103)的所述第三端口传播到所述第一端口的第三反射信号;以及由所述环行器(103)的所述第一端口生成、并向后传播到所述功率放大器(101)的第四反射信号。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电发射机(300、1400、1500、1600),其中,所述反射抵消单元(307)是具有预定分量值的无源阻抗网络。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电发射机(300、1400、1500、1600),其中,所述反射抵消单元(307、1407、1507、1607)包括阻抗调谐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电发射机(300、1400、1500、1600),其中,所述阻抗调谐器是下述之一:单支节阻抗调谐器;多支节阻抗调谐器;以及基于耦合器的阻抗调谐器,其由混合耦合器和可调谐元件形成。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电发射机(300、1400、1500、1600),其中,所述单支节阻抗调谐器、或所述多支节阻抗调谐器、或所述基于耦合器的阻抗调谐器中的一个或多个可调谐元件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者:可变电容器;可变电阻器;变容抗器;以及微机电系统mems开关。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电发射机(1400、1500、1600),其中,所述反射抵消单元(1407、1507、1607)还包括:控制器(1409、1509、1609),其被配置为控制所述阻抗调谐器(1408、1508、1608)以使在所述环行器(103)的所述第一端口处的总反射最小化。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电发射机(1400),其中,所述反射抵消单元(1407)还包括:温度传感器(1410),其被配置为感测所述无线电发射机(1400)的环境温度;以及其中,所述控制器(1409)被配置为基于所感测的环境温度控制所述阻抗调谐器(1408)。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电发射机(1400),其中,通过使用预配置的查找表来控制所述阻抗调谐器(1408),所述查找表指示用于所述阻抗调谐器的控制值与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电发射机(1500),其中,所述反射抵消单元(1507)还包括:功率计(1511),其被耦合在所述环行器(103)的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功率放大器(101)之间,并且被配置为测量在所述环行器(103)的所述第一端口处的所述总反射的功率;以及其中,所述控制器(1509)被配置为控制所述阻抗调谐器(1508)以使所测量的所述总反射的功率最小化。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电发射机(300、1400、1500、1600),还包括:定向耦合器(109),其被耦合在所述功率放大器(101)和所述环行器(103)的所述第一端口之间;以及反馈接收器(110),其被耦合到所述定向耦合器(109)并且被配置为反馈来自所述功率放大器(101)的所述输出的一部分以用于数字预失真。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电发射机(1600),其中,所述反射抵消单元(1607)还包括:控制器(1609),其被配置为控制所述阻抗调谐器(1608)以优化由所述反馈接收器(110)监测的所述功率放大器(101)的线性化性能。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电发射机(1600),其中,所述功率放大器(101)的所述线性化性能由下述中的至少一者表示:相邻信道泄漏比aclr;以及误差矢量幅度evm。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电发射机(1500、1600),通过使用下述之一来控制所述阻抗调谐器(1508、1608):梯度下降过程;levenberg marquardt过程;高斯-牛顿过程;以及同时扰动随机逼近spsa过程。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电发射机(300、1400、1500、1600),还包
括:耦合到所述滤波器单元(102)的天线单元(108)。17.一种无线电设备,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电发射机(300、1400、1500、1600)。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无线电设备,其中,所述无线电设备是下述之一:远程无线电单元rru;分布式单元du;有源天线系统aas;以及基站。19.一种由无线电发射机中的控制器执行的方法,其中,所述无线电发射机包括:功率放大器;滤波器单元;环行器,其具有耦合到所述功率放大器的第一端口,耦合到所述滤波器单元的第二端口,以及耦合到开关的第三端口;所述开关,其能够在下行链路时分双工tdd时隙期间将所述环行器的所述第三端口耦合到终端负载,以及在上行链路tdd时隙期间将所述环行器的所述第三端口耦合到上行链路接收路径;以及阻抗调谐器,其被耦合在所述开关和所述终端负载之间,并且能够生成第一反射信号,所述第一反射信号在所述下行链路tdd时隙期间经由所述开关和所述环行器的所述第三端口传播到所述环行器的所述第一端口,所述方法包括:在使用至少一个第一控制值来控制所述阻抗调谐器的情况下,获得(1702)能够反映在所述环行器的所述第一端口处的总反射的强度的度量;基于所获得的度量确定(1704)用于所述阻抗调谐器的至少一个第二控制值,使得在所述环行器的所述第一端口处的所述总反射的强度被最小化;以及利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控制值来控制(1706)所述阻抗调谐器。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度量是下述之一:在所述环行器的所述第一端口处的所述总反射的功率;相邻信道泄漏比aclr;以及误差矢量幅度evm。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使用下述之一来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控制值:梯度下降过程;levenberg marquardt过程;高斯-牛顿过程;以及同时扰动随机逼近spsa过程。22.一种无线电发射机中的控制器(1800),其中,所述无线电发射机包括:功率放大器;滤波器单元;环行器,其具有耦合到所述功率放大器的第一端口,耦合到所述滤波器单元的第二端口,以及耦合到开关的第三端口;所述开关,其能够在下行链路时分双工tdd时隙期间将所述环行器的所述第三端口耦合到终端负载,以及在上行链路tdd时隙期间将所述环行器的所述第三端口耦合到上行链路接收路径;以及阻抗调谐器,其被耦合在所述开关和所述终端负载之间,并且能够生成第一反射信号,所述第一反射信号在所述下行链路tdd时隙期间经由所述开关和所述环行器的所述第三端口传播到所述环行器的所述第一端口,所
述控制器(18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810);以及至少一个存储器(1820),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1820)包含可由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1810)执行的指令,由此所述控制器(1800)可操作以:在使用至少一个第一控制值来控制所述阻抗调谐器的情况下,获得能够反映在所述环行器的所述第一端口处的总反射的强度的度量;基于所获得的度量确定用于所述阻抗调谐器的至少一个第二控制值,使得在所述环行器的所述第一端口处的所述总反射的强度被最小化;以及利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控制值来控制所述阻抗调谐器。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控制器(1800),其中,所述控制器(1800)可操作以执行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方法。2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包含指令,所述指令在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9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技术总结
公开了无线电发射机以及用于其的方法和控制器。根据一个实施例,无线电发射机包括功率放大器、滤波器单元、环行器、开关、以及反射抵消单元。滤波器单元能够在下行链路时分双工(TDD)时隙期间对来自功率放大器的输出进行滤波,以及在上行链路TDD时隙期间对上行链路信号进行滤波。环行器具有耦合到功率放大器的第一端口、耦合到滤波器单元的第二端口、以及耦合到开关的第三端口。开关能够在下行链路TDD时隙期间将环行器的第三端口耦合到终端负载,以及在上行链路TDD时隙期间将环行器的第三端口耦合到上行链路接收路径。反射抵消单元被耦合在开关和终端负载之间,并且能够生成第一反射信号,其在下行链路TDD时隙期间经由开关和环行器的第三端口传播到环行器的第一端口。环行器的第三端口传播到环行器的第一端口。环行器的第三端口传播到环行器的第一端口。
技术研发人员:秦岭 侯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02
技术公布日:2023/8/13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一种配电设备及配电方法与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