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15
阅读:88
评论:0

1.本技术涉及太阳能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
背景技术:
2.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发现于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发现和应用掀起了第二次工业化高潮。电力成为人类历史18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之一,从此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电力属于二次能源,是由一次能源,比如:煤炭、天然气、水能、太阳能、核能等转换而来。
3.由于太阳能具有资源充足、分布广泛、安全、清洁,技术可靠等优点,所以太阳能发电成为转换电力的主要能源之一。由于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比如:手机、电脑、电动汽车等进入人们的生活当中,人们生活中需要可移动且稳定的电源,太阳能电池应运而生。然而,现有技术中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用以降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生产成本。
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多个太阳能电池以及用于电连接相邻两个所述太阳能电池的焊带;
6.所述太阳能电池包括半导体衬底以及设置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的电极;所述电极与所述焊带交叉设置;
7.所述太阳能电池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并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的焊点;
8.其中,所述焊点包括接触焊点;所述电极、所述焊带的交叉位置与所述接触焊点相接;
9.所述焊点还包括多个辅助焊点;多个所述辅助焊点沿第一方向分布设置在所述接触焊点的单侧或两侧;
10.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焊带的延伸方向平行。
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接触焊点和辅助焊点结合的方式,减小了现有技术中单个的焊点所占的面积,进而降低了由于焊点面积大所需的材料的成本。还改善了由于焊点面积小焊带与电极之间的焊接拉力不足的情况。
12.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电极个数为多个;所述辅助焊点设置在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电极之间。
13.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接触焊点与所述辅助焊点沿所述第一方向错位设置;
14.其中,所述接触焊点与所述辅助焊点沿第二方向上同一侧的端部边沿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接触焊点或所述辅助焊点沿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
15.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电极的延伸方向平行。
16.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接触焊点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电极
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
17.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焊带与同一个所述电极交叉位置周边的所述辅助焊点个数为一个;所述辅助焊点设置在所述接触焊点沿所述第一方向上单侧。
18.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焊带与同一个所述电极交叉位置周边的所述辅助焊点个数为多个;多个所述辅助焊点设置在所述接触焊点沿所述第一方向上单侧或两侧。
1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辅助焊点个数为多个,并且多个辅助焊点设置在接触焊点单侧或两侧增加了半导体衬底与电极之间的焊接拉力。
20.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接触焊点与多个所述辅助焊点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
21.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辅助焊点设置在所述半导体衬底靠近边缘位置。
2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辅助焊点设置在半导体衬底靠近边缘位置增加了半导体衬底边缘位置的半导体衬底与电极之间、焊带与电极之间的焊接拉力,节省了辅助焊点的数量,进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23.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电极分为极性相反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半导体衬底同一侧表面上平行且交替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电极和多个所述第二电极;
24.所述焊带沿所述第一方向与多个所述第一电极和多个所述第二电极交叉设置;
25.所述焊带与同一所述半导体衬底上相同极性的所述电极焊接。
26.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还包括减反射结构;所述减反射结构设置在多个所述第一电极和多个所述第二电极所在所述半导体衬底表面的背离面。
27.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半导体衬底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电极分为极性相反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28.其中,所述第一表面上平行且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表面上平行且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电极。
29.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焊带沿第一方向与多个所述第一电极交叉设置;所述焊带与多个所述第一电极焊接。
30.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焊带沿第一方向与多个所述第二电极交叉设置;所述焊带与多个所述第二电极焊接。
3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将焊点设置为接触焊点和辅助焊点相结合的方式,从而减小了单个焊点的焊接面积,减少了焊点所需材料的成本,进而降低了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3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正电极、负电极在半导体衬底同一表面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中正电极、负电极在半导体衬底同一表面的一个太阳能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3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电极在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结构示
意图;
3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中太阳能电池侧视图;
36.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中接触焊点与辅助焊点错位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37.图6为现有技术中焊点的结构示意图;
38.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焊点的结构示意图;
39.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中掺杂类型区的结构示意图;
40.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正电极、负电极在半导体衬底相背的两个表面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41.图中:1、太阳能电池;2、电极;21、第一电极;22、第二电极;3、焊带;31、第一焊带;32、第二焊带;4、减反射结构;5、焊点;51、接触焊点;61、辅助焊点;6、现有技术中焊点;7、绝缘层;8、半导体衬底;9、导电层;10、现有技术中焊带;11、现有技术中电极;12、第一掺杂类型区;13、第二掺杂类型区。
具体实施方式
42.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通过这些说明,本技术的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为清楚明确。
43.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44.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45.为方便理解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组件,首先说明其应用场景,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用于将太阳光能转换为电能,作为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现有技术中,靠近边缘的第一个焊点面积大于其余焊点面积,导致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成本较高。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以降低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成本。下面结合具体的附图以及实施例对其进行详细的说明。
46.一并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正电极、负电极在半导体衬底同一表面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中正电极、负电极在半导体衬底同一表面的一个太阳能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47.本技术实施例示例出了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多个太阳能电池1以及用于电连接相邻两个太阳能电池1的焊带3。其中,多个太阳能电池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具体是指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太阳能电池1,比如:两个太阳能电池1、三个太阳能电池1、四个太阳能电池1等,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以三个太阳能电池1即图1中左边的太阳能电池1、中间的太阳能电池1、右边的太阳能电池1通过焊带3两两电连接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焊带3应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相邻太阳能电池1之间的连接,是太阳能电池组件焊接过程中的重要材料,可选用镀锡铜带或涂锡铜带。
48.太阳能电池1包括半导体衬底8以及设置在半导体衬底8上的电极2。电极2与焊带3交叉设置。其中,电极2的个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不作限定,比如:两个电极2、三个电极2、四
个电极2、十六个电极2等,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以太阳能电池1包括十六个电极2为例进行说明。当电极2的个数为多个时,电极2分为极性相反的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
49.需要说明的是,半导体衬底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具体是指由半导体单晶材料制造成的硅片。制作硅片的步骤为:第一步、先通过拉直法拉出单晶棒后按照晶片尺寸要求将单晶硅棒切割成方棒;然后将方棒的四角通过滚磨机磨圆;第二步、通过酸洗将单晶方棒的表面杂质除去;第三步、先将清洗完的方棒与工板粘贴;然后将工板放在切片机上按照设定好的工艺参数进行切割;切割完成后成为单晶硅片。
50.具体的,焊带3包括用于连接三个太阳能电池1中任意相邻的两个太阳能电池1的第一焊带31和用于连接三个太阳能电池1中其余两个相邻的两个太阳能电池1的第二焊带32。其中,第一焊带31在图1中左边的太阳能电池1中电连接第一电极21,并且与第二电极22绝缘。第一焊带31在图1中中间的太阳能电池1中电连接第二电极22,并且与第一电极21绝缘。图1中中间的太阳能电池1、图1中右边的太阳能电池1通过第二焊带32的电连接方式与图1中左边的太阳能电池1、图1中中间的太阳能电池1通过第一焊带31的电连接方式相同。本技术实施例以第一焊带31电连接两个相邻的太阳能电池1为例进行说明。
51.一并参考图3和图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电极在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中太阳能电池侧视图。
52.第一焊带31与第一电极21或第二电极22通过在第一焊带31与第一电极21或第二电极22之间设置导电层9的方式实现电连接。其中,导电层9具有导电性。导电层9由导电粒子和树脂类混合而成。导电粒子可以由ni、al、ag、cu、pb、sn或具有由snin、snbi、snpb、sncuag、sncu表示的化学式的金属材料或包括至少两种上述材料的化合物形成。导电层9也可以由不包括合成树脂的锡(sn)合金形成,比如:具有由snin、snbi、snpb、sncuag和sncu表示的化学式的锡(sn)合金。导电层9还可以由焊膏形成,焊膏是包括包含pb或sn的焊料粒子的膏,并且当给焊膏施加等于或高于熔化温度的热量时,在熔化存在于焊膏中的焊料粒子的同时,焊膏熔化并结合两种基本材料。其中,两种基本材料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具体是指焊带3、电极2。
53.第一焊带31与第一电极21或第二电极22有多种绝缘的方式,比如:通过在第一焊带31与第一电极21或第二电极22之间设置绝缘层7或者将第一电极21或第二电极22沿第一电极21或第二电极22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且第一焊带31焊接在间隔的间隙中不与第一电极21或第二电极22接触。还可以在间隔设置的第一电极21或第二电极22的端部设置绝缘层7,更好的在第一焊带31与第一电极21或第二电极22在不需要电连接的位置绝缘。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焊带31与第一电极21或第二电极22之间设置绝缘层7的方式来实现第一焊带31与第一电极21或第二电极22绝缘。其中,绝缘层7由具有粘附性的绝缘材料形成,比如:基于环氧树脂的合成树脂、基于硅的合成树脂以及陶瓷等。
54.太阳能电池1还包括设置在半导体衬底8上并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的焊点5。其中,图1中示出了第一方向与焊带3的延伸方向平行。焊点5是用来实现电极2、焊带3以及半导体衬底8之间的焊接。焊点5可以通过丝网印刷法、喷墨法、点胶法等来形成,并且厚度为1um至20um。焊点5可以由ni、al、ag、cu、pb、sn或具有由snin、snbi、snpb、sncuag、sncu表示的化学式的金属材料或者包括至少两种上述材料的化合物形成。
55.其中,焊点5包括接触焊点51。电极2、焊带3的交叉位置与接触焊点51相接。
56.具体的,当第一焊带31在图1中中间的太阳能电池1中电连接第一电极21,并且与第二电极22绝缘时,第一焊带31与图1中中间的太阳能电池1中的第一电极21的交叉位置上设置接触焊点51,且接触焊点51与第一电极21相接。
57.当第一焊带31在图1中左边的太阳能电池1中电连接第二电极22,并且与第一电极21绝缘时,第一焊带31与图1中左边的太阳能电池1中的第二电极22的交叉位置上设置接触焊点51,且接触焊点51与第二电极22相接。
58.焊点5还包括多个辅助焊点61。多个辅助焊点61沿第一方向分布设置在接触焊点51的单侧或两侧。
59.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辅助焊点61与第一电极21相接,且与第二电极22不相接或辅助焊点61与第二电极22相接,且与第一电极21不相接的方式与接触焊点51与第一电极21相接,且与第二电极22不相接或接触焊点51与第二电极22相接,且与第一电极21不相接的方式相同。焊带3与接触焊点51、辅助焊点61焊接。
60.作为另一种可选的方案,电极2个数为多个。辅助焊点61设置在任意两个相邻的电极2之间。辅助焊点61不与电极2相接。
61.通过将焊点5设置为接触焊点51和辅助焊点61相结合的方式,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一个面积较大的焊点,减小了靠近半导体边缘的第一个焊点的面积并且降低了由于焊点面积较大所需的材料的成本。
62.参考图5,图5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中接触焊点51与辅助焊点61错位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63.本技术实施例中接触焊点51与辅助焊点61沿第一方向错位设置。
64.具体的,接触焊点51与辅助焊点61沿第二方向上同一侧的端部边沿之间的距离小于接触焊点51或辅助焊点61沿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其中,图1中示出了第二方向与电极2的延伸方向平行。
65.由于焊带3与接触焊点51、辅助焊点61焊接,将接触焊点51与辅助焊点61沿第一方向错位设置,且接触焊点51与辅助焊点61沿第二方向上同一侧的端部边沿之间的距离小于接触焊点51或辅助焊点61沿第二方向上的长度,使得接触焊点51与辅助焊点61在沿第一方向上是错位焊接,提高了焊带3与半导体衬底8之间的焊接拉力。
66.接触焊点51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电极2沿第一方向的宽度。通过设置接触焊点51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电极2沿第一方向的宽度,使得接触焊点51能够将电极2沿第一方向的宽度的部分结构焊接在半导体衬底8上,提高了电极2与半导体衬底8之间的焊接拉力。
67.其中,沿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接触焊点51在第二方向上的中心线之间的间距不小于沿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电极2在第二方向上的中心线之间的间距。示例性的,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接触焊点51在第二方向上的中心线之间的间距大于沿第一方向上相邻的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在第二方向上的中心线之间的间距。
68.每个太阳能电池1的半导体衬底8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电极2,即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沿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接触焊点51中心线之间的间距不小于沿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电极2之间的间距使得每个接触焊点51仅覆盖焊接一个电极2或者半导体衬底8上沿第一方向上接触焊点51的数量小于等于电极2的数量。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相邻两个电极之
间设置有多个焊点节省了接触焊点51所需的材料成本,进而降低了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生产成本。
69.一并参考图6和图7,图6为现有技术中焊点6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焊点5的结构示意图。
70.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焊带3与同一个电极2交叉位置周边的接触焊点51、辅助焊点61的个数均设置为一个。具体的,一个辅助焊点61设置在接触焊点51沿第一方向上的单侧。
71.作为另一种可选的方案,焊带3与同一个电极2交叉位置周边的接触焊点51的个数设置为一个,辅助焊点61的个数设置为多个。具体的,多个辅助焊点61设置在一个接触焊点51沿第一方向上的单侧或两侧。
72.现有技术中,沿着焊带10延伸方向的第一个焊点6,为了组件的可靠性,增加焊接起始点的拉力,焊点6在沿焊带10延伸方向的水平宽度为1.5mm,沿垂直于焊带10延伸方向的宽度为2mm。经过改进后的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接触焊点51沿第一方向的水平宽度为0.2mm,沿第二方向的宽度为2mm,辅助焊点61的尺寸与接触焊点51尺寸相同,辅助焊点61之间的中心距离为0.3mm,沿第一方向上的接触焊点51与相邻的辅助焊点61之间的中心距离为0.3mm,即焊点5之间的距离为0.1mm。所以焊带3与同一个电极2交叉位置周边的接触焊点51、辅助焊点61沿第一方向总体水平的宽度为1.4mm,沿第二方向的宽度为2mm,但节省33.33%的焊点材料,同时保持了焊带3与半导体衬底8之间的焊接拉力以及电极2与焊带3之间的焊接拉力。
7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接触焊点51与多个辅助焊点61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
74.通过将接触焊点51与多个辅助焊点61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一个焊接面积较大的焊点6减少了焊接材料的成本,进而降低了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生产成本。
75.辅助焊点61设置在半导体衬底8靠近边缘位置,提高了半导体衬底8上设置的焊点5与焊带3的起始点、终止点位置的焊接拉力。
76.参考图8,图8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中掺杂类型区的结构示意图。
77.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半导体衬底8设置不同掺杂类型的第一掺杂类型区12和第二掺杂类型区13。其中,第一电极21位于第一掺杂类型区12上表面,第二电极22位于第二掺杂类型区13上表面。第一掺杂类型区12和第二掺杂类型区13有沟壑隔离。第一掺杂类型区12和第二掺杂区13的面积比例约1:1至4:1,比如:第一掺杂类型区12和第二掺杂区13的面积比例为1:1、第一掺杂类型区12和第二掺杂区13的面积比例为2:1、第一掺杂类型区12和第二掺杂区13的面积比例为4:1,本技术实施例中以第一掺杂类型区12和第二掺杂区13的面积比例为4:1为例进行说明。
78.第一电极宽度15um-40um,第二电极宽度50um-200um。
7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接触焊点51的数量不大于第一电极21或第二电极22的数量,辅助焊点61的数量不大于第一电极21或第二电极22的数量。接触焊点51或辅助焊点61的数量为大于等于5个,比如:接触焊点51或辅助焊点61的数量为5个、接触焊点51或辅助焊点61的数量为6个、接触焊点51或辅助焊点61的数量为7个等,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以接触焊点51或辅助焊点61的数量为5个为例进行说明。
80.接触焊点51的宽度为15um-500um,比如:接触焊点51的宽度为15um、接触焊点51的宽度为20um、接触焊点51的宽度为30um、接触焊点51的宽度为35um、接触焊点51的宽度为400um、接触焊点51的宽度为500um等;本技术实施例中以接触焊点51的宽度为400um为例进行说明。
81.接触焊点51的长度为300um-2000um,比如:接触焊点51的长度为300um、接触焊点51的长度为800um、接触焊点51的长度为2000um等;本技术实施例中以接触焊点51的长度为800um为例进行说明。
82.辅助焊点61的宽度为15um-500um,比如:辅助焊点61的宽度为15um、辅助焊点61的宽度为20um、辅助焊点61的宽度为30um、辅助焊点61的宽度为35um、辅助焊点61的宽度为400um、辅助焊点61的宽度为500um等;本技术实施例中以辅助焊点61的宽度为400um为例进行说明。
83.辅助焊点61的长度为300um-2000um,比如:辅助焊点61的长度为300um、辅助焊点61的长度为800um、辅助焊点61的长度为2000um等;本技术实施例中以辅助焊点61的长度为800um为例进行说明。
84.通过设置接触焊点51的数量不大于第一电极21或第二电极22的数量、辅助焊点61的数量不大于第一电极21或第二电极22的数量、接触焊点51的宽度为15um-500um、接触焊点51的长度为300um-2000um、辅助焊点61的宽度为15um-500um、辅助焊点61的长度为300um-2000um,相对于现有技术减小了接触焊点51或辅助焊点61的数量和尺寸,降低了接触焊点51或辅助焊点61的用料成本。同时,通过将焊点3设置为接触焊点51与辅助焊点61相结合的方式提升了焊接拉力。
85.第一电极21沿第一方向的宽度范围为10um-600um,比如:第一电极21沿第一方向的宽度为10um、第一电极21沿第一方向的宽度为15um、第一电极21沿第一方向的宽度为20um、第一电极21沿第一方向的宽度为30um、第一电极21沿第一方向的宽度为50um、第一电极21沿第一方向的宽度为60um、第一电极21沿第一方向的宽度为70um、第一电极21沿第一方向的宽度为90um、第一电极21沿第一方向的宽度为95um、第一电极21沿第一方向的宽度为100um、第一电极21沿第一方向的宽度为600um等。本技术实施例中以第一电极21沿第一方向的宽度为10um为例进行说明。
86.第一电极21的厚度范围为1um-25um,比如:第一电极21的厚度为1um、第一电极21的厚度为10um、第一电极21的厚度为13um、第一电极21的厚度为15um、第一电极21的厚度为20um、第一电极21的厚度为25um等,本技术实施例中以第一电极21的厚度为15um为例进行说明。
87.第二电极22沿第一方向的宽度范围为10um-600um,比如:第二电极22沿第一方向的宽度为10um、第二电极22沿第一方向的宽度为15um、第二电极22沿第一方向的宽度为20um、第二电极22沿第一方向的宽度为30um、第二电极22沿第一方向的宽度为50um、第二电极22沿第一方向的宽度为60um、第二电极22沿第一方向的宽度为70um、第二电极22沿第一方向的宽度为90um、第二电极22沿第一方向的宽度为95um、第二电极22沿第一方向的宽度为100um、第二电极22沿第一方向的宽度为600um等。本技术实施例中以第二电极22沿第一方向的宽度为10um为例进行说明。
88.第二电极22的厚度范围为1um-25um,比如:第二电极22的厚度为1um、第二电极22
的厚度为10um、第二电极22的厚度为13um、第二电极22的厚度为15um、第二电极22的厚度为20um、第二电极22的厚度为25um等,本技术实施例中以第二电极22的厚度为15um为例进行说明。
89.通过设置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沿第一方向的宽度范围为10um-600um降低了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的用料成本。设置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的厚度范围为1um-25um,能够降低电极2的串联的电阻。
90.第一焊带31的厚度范围为200um-550um,比如:第一焊带31的厚度为200um、第一焊带31的厚度为210um、第一焊带31的厚度为220um、第一焊带31的厚度为240um、第一焊带31的厚度为245um、第一焊带31的厚度为250um等。本技术实施例中以第一焊带31的厚度为200um为例进行说明。
91.第二焊带32的厚度范围为200um-550um,比如:第二焊带32的厚度为200um、第二焊带32的厚度为210um、第二焊带32的厚度为220um、第二焊带32的厚度为240um、第二焊带32的厚度为245um、第二焊带32的厚度为250um等。本技术实施例中以第二焊带32的厚度为200um为例进行说明。
92.通过设置第一焊带31与第二焊带32的厚度范围为200um-550um,降低了第一焊带31与第二焊带32的用料成本。
93.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电极2分为极性相反的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需要说明的是极性相反的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具体是指正电极和负电极。其中,既可以第一电极21为正电极,第二电极22为负电极,还可以第二电极22为正电极,第一电极21为负电极。
94.半导体衬底8同一侧表面上平行且交替设置有多个第一电极21和多个第二电极22。其中,多个第一电极2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具体是指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第一电极21,比如:两个第一电极21、四个第一电极21、八个第一电极21等。本技术实施例中以半导体衬底8同一侧表面上平行且交替设置有八个第一电极21为例进行说明。其中,多个第二电极2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具体是指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第二电极22,比如:两个第二电极22、四个第二电极22、八个第二电极22等。本技术实施例中以半导体衬底8同一侧表面上平行且交替设置有八个第二电极22为例进行说明。
95.焊带3沿第一方向与多个第一电极21和多个第二电极22交叉设置。
96.焊带3与同一半导体衬底8上相同极性的电极2焊接。
97.本技术实施例中太阳能电池组件还包括减反射结构4。减反射结构4的作用是减少了半导体衬底8对太阳光产生的反射,增加半导体衬底8对太阳光的吸收。对于减反射结构4的具体的形状、结构本技术实施例中不做限定,为能够实现减少半导体衬底8对太阳光产生的反射的形状、结构即可,比如:单向倾斜形状的结构或者金字塔形状的结构等。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以减反射结构4的具体结构为金字塔形状结构为例进行说明。
98.具体的,减反射结构4设置在多个第一电极21和多个第二电极22所在半导体衬底8表面的背离面。减反射结构4具体是使用湿法刻蚀的方式在半导体衬底8表面生长的金字塔状绒毛。
99.参考图9,图9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正电极、负电极在半导体衬底相背的两个表面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00.作为另一种可选的方案,半导体衬底8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电极2分为极性相反的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
101.其中,第一表面上平行且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电极21,第二表面上平行且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电极22。
102.焊带3沿第一方向与多个第一电极21交叉设置。焊带3与多个第一电极21焊接。应理解的是这里的焊带3具体为第一焊带31。具体的,第一焊带31沿第一方向与图9中左边的太阳能电池1的第一表面上的多个第一电极21交叉设置,且第一焊带31与图9中左边的太阳能电池1的第一表面上的多个第一电极21焊接。第一焊带31沿第一方向与图9中中间的太阳能电池1的第二表面上多个第二电极22交叉设置,且第一焊带31与图9中中间的太阳能电池1的第二表面上多个第二电极22焊接。
103.焊带3沿第一方向与多个第二电极22交叉设置。焊带3与多个第二电极22焊接。应理解的是这里的焊带3具体为第二焊带32。具体的,第二焊带32沿第一方向与图9中中间的太阳能电池1的第一表面上的多个第一电极21交叉设置,且第二焊带32与图9中中间的太阳能电池1的第一表面上的多个第一电极21焊接。第二焊带32沿第一方向与图9中右边的太阳能电池1的第二表面上多个第二电极22交叉设置,且第二焊带32与图9中右边的太阳能电池1的第二表面上多个第二电极22焊接。
10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本技术工作状态下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10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106.以上结合了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了说明,不过这些实施方式仅是范例性的,仅起到说明性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多种替换和改进,这些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太阳能电池以及用于电连接相邻两个所述太阳能电池的焊带;所述太阳能电池包括半导体衬底以及设置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的电极;所述电极与所述焊带交叉设置;所述太阳能电池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并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的焊点;其中,所述焊点包括接触焊点;所述电极、所述焊带的交叉位置与所述接触焊点相接;所述焊点还包括多个辅助焊点;多个所述辅助焊点沿第一方向分布设置在所述接触焊点的单侧或两侧;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焊带的延伸方向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个数为多个;所述辅助焊点设置在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电极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焊点与所述辅助焊点沿所述第一方向错位设置;其中,所述接触焊点与所述辅助焊点沿第二方向上同一侧的端部边沿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接触焊点或所述辅助焊点沿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电极的延伸方向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焊点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电极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焊带与同一个所述电极交叉位置周边的所述辅助焊点个数为一个;所述辅助焊点设置在所述接触焊点沿所述第一方向上单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焊带与同一个所述电极交叉位置周边的所述辅助焊点个数为多个;多个所述辅助焊点设置在所述接触焊点沿所述第一方向上单侧或两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焊点与多个所述辅助焊点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焊点设置在所述半导体衬底靠近边缘位置。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分为极性相反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半导体衬底同一侧表面上平行且交替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电极和多个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焊带沿所述第一方向与多个所述第一电极和多个所述第二电极交叉设置;所述焊带与同一所述半导体衬底上相同极性的所述电极焊接。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反射结构;所述减反射结构设置在多个所述第一电极和多个所述第二电极所在所述半导体衬底表面的背离面。11.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衬底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电极分为极性相反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其中,所述第一表面上平行且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表面上平行且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电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焊带沿第一方向与多个所述第一电极交叉设置;所述焊带与多个所述第一电极焊接。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焊带沿第一方向与多个所述第二电极交叉设置;所述焊带与多个所述第二电极焊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多个太阳能电池以及用于电连接相邻两个太阳能电池的焊带;太阳能电池包括半导体衬底以及设置在半导体衬底上的电极;电极与焊带交叉设置;太阳能电池还包括设置在半导体衬底上并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的焊点;其中,焊点包括接触焊点;电极、焊带的交叉位置与接触焊点相接;焊点还包括多个辅助焊点;多个辅助焊点沿第一方向分布设置在接触焊点的单侧或两侧;其中,第一方向与焊带的延伸方向平行。通过采用接触焊点和辅助焊点结合的方式,减小了现有技术中单个的焊点所占的面积,进而降低了由于焊点面积大所需的材料的成本。还改善了由于焊点面积小焊带与电极之间的焊接拉力不足的情况。力不足的情况。力不足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柳伟 张学玲 陈达明 胡匀匀 刘志远 李胜杰 杨庆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5
技术公布日:2023/8/13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