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闪蒸复合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08-15
阅读:49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无纺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菌闪蒸复合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常用的传统抗菌剂(如cl2、o3等消毒剂)的杀菌效力不够持久,而且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多种有害的消毒副产物(dbps)。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大量使用化学抗菌剂导致产生的耐药性微生物变异种的增加,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微生物灾害事件的不断发生。因此人们对于高效、安全、且不易产生耐药性的抗菌剂的需求越来越急迫。
3.近年来,无机纳米抗菌材料由于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广谱高效的抗菌活性,以及不易产生耐药性菌株等优良特性,而吸引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在消毒抗菌方面,许多无机纳米抗菌材料已经在日用产品(如塑料产品和卫生洁具)、医疗诊断、以及环境消毒和水质消毒中得到应用,利用无机纳米抗菌材料来抑制和消灭有害微生物已经成为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
4.例如现有技术申请号为201810846430.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无纺布材料,其原料包括聚丙烯纤维、改性剂、丙酮、次氯酸钠溶液、去离子水;其中,所述改性剂包括十四烷基甲基二羟乙基溴化铵、乙酸乙烯酯、乙醇、偶氮二异丁腈。本发明具有优异的抗菌、防霉的效果。虽然,现有技术制备的无纺布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但是,其采用的具有抗菌效果的次氯酸钠溶液与无纺布材料之间的结合性相对较差,从而导致抗菌持续性较差。
5.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抗菌闪蒸复合无纺布,希冀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6.(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闪蒸复合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
7.(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菌闪蒸复合无纺布,包括聚乙烯、抗菌粒子和缓释增韧剂;所述抗菌粒子在抗菌闪蒸复合无纺布中的质量分数为2-5%;所述缓释增韧剂在抗菌闪蒸复合无纺布中的质量分数为3-3.5%。
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抗菌粒子包括多孔石墨烯微米花与氧化镁纳米粒子复合而成。
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氧化镁纳米粒子在抗菌粒子中的质量分数为20-30%。
1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多孔石墨烯微米花的比表面积235m2/g,密度45mg/cm3。
1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抗菌粒子制备方法为:采用干粉球磨机的方法,将将多孔石墨烯微米花与氧化镁纳米粒子进行研磨;采用干粉球磨机的方法,为分别进行粗研
磨和细研磨;其中,粗研磨的研磨转速为2000-3000rpm,研磨时间1-2小时;细研磨的研磨转速为3000-3500rpm,研磨时间3-4小时。
12.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缓释增韧剂制备方法为:将凹凸棒土进行研磨处理1-1.5小时,然后再置于马沸炉中,加热至400-420℃,保温2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热处理凹凸棒土;将甲酰胺添加到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得到甲酰胺溶液;将热处理凹凸棒土添加到甲酰胺溶液中,调节温度至30℃,水浴保温搅拌5-6小时,然后再进行抽滤,干燥,得到插层凹凸棒土;将插层凹凸棒土与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依次添加到密炼机中进行密炼处理,冷却后,进行粉碎,得到缓释增韧剂。
13.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甲酰胺溶液质量分数为6-8%;所述热处理凹凸棒土、甲酰胺溶液混合质量比为1:10-15。
14.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插层凹凸棒土、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混合质量比为1-3:10-12;所述密炼机中密炼温度为150-155℃,所述密炼处理时间为40min。
15.一种抗菌闪蒸复合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纺丝液将纺丝原料聚乙烯、抗菌粒子和缓释增韧剂溶解在纺丝溶剂中,得到纺丝液;纺丝原料在纺丝液中的质量分数为6-13%;纺丝溶剂选自芳香烃类、脂族烃类、脂环烃类、不饱和烃类、卤化烃类、醇类、酯类、醚类、碳氟化合物类中的多种组合;(2)制备抗菌闪蒸复合无纺布将步骤(1)制备的纺丝液在180-235℃进行闪蒸纺丝,得到闪蒸纤维,然后进行铺网,再进行热压得到抗菌闪蒸复合无纺布;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热压的温度为105-115℃。
16.抗菌粒子的粗研磨与细研磨的结合,是将氧化镁纳米粒子吸附多孔石墨烯微米花中进行充分接触和置换,降低粉体反应接触面积,进一步提升氧化镁纳米粒子的缓释抗菌功能。
17.多孔石墨烯微米花利用花装尖头可以刺破细菌细胞或者切割细胞壁,破坏细胞膜的通透性和物质运输,从而达到抗菌功能。氧化镁纳米粒子可以通过在其表面吸附带负电荷的细菌和孢子到带正电荷的表面来杀灭微生物。
18.氧化镁纳米粒子,是具有较强抗菌作用的纳米粒子,与传统的纳米银和二氧化钛抗菌材料相比,mgo nps 具有成本低、颜色浅、环境友好、以及无需辐射激发抗菌活性等优点,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有应用前景的材料。
19.纳米氧化镁颗粒对细菌、孢子和病毒均表现出有效的抗菌活性,镁可以以 mgo 或 mgx2(如mgf2)的形式存在于各种纳米材料中。氧化镁纳米粒子除了可以诱导 ros 来表现抗菌活性外,mgo nps 还可以直接抑制细菌的必需酶。 mgf2纳米还被发现可以阻止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形成。研究表明,mgo nps 的抗菌活性与其比表面积有很大的关系,比表面积越大抗菌活性越强,因此,本发明通过采用比表面积更大的纳米氧化镁粒
子,能够保持更高的抑菌活性。
20.通过引入缓释增韧剂,能够大幅度的改善提高无纺布的力学性能,由于抗菌粒子的比表面积大,活性较高,其具有更强的聚集效应,从而容易导致积聚现象的发生,造成其在无纺布体系中的分散性较差,不仅使得无纺布上的抗菌性分布不均,同时,对于无纺布的力学性能也具有明显的降低作用,这就导致制成的无纺布的力学性能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通过引入本发明制备的缓释增韧剂,其能够对抗菌粒子进行吸附结合,然后在无纺布体系内均匀分散,与聚乙烯树脂大分子链紧密结合到一起,极大的改善提高了无纺布的力学性能,从而提高了无纺布的耐用性。
21.(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闪蒸复合无纺布,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利用利用抗菌粒子以达到缓慢释放抗菌的功效,最终使闪蒸无纺布具有持续稳定的抗菌效果。
22.本发明通过制备得到的抗菌闪蒸复合无纺布通过其持续稳定的抗菌性能,能够更好的应用于多个领域,并且,通过力学性能的改善提高,进一步拓宽了应用领域,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3.图1为实施例与对比例最大断裂强力柱状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5.以下为具体实施例:实施例1一种抗菌闪蒸复合无纺布,包括聚乙烯、抗菌粒子和缓释增韧剂;所述抗菌粒子在抗菌闪蒸复合无纺布中的质量分数为2%;所述缓释增韧剂在抗菌闪蒸复合无纺布中的质量分数为3%。
26.抗菌粒子包括多孔石墨烯微米花与氧化镁纳米粒子复合而成。
27.氧化镁纳米粒子在抗菌粒子中的质量分数为20%。
28.多孔石墨烯微米花的比表面积235m2/g,密度45mg/cm3。
29.抗菌粒子制备方法为:采用干粉球磨机的方法,将将多孔石墨烯微米花与氧化镁纳米粒子进行研磨;采用干粉球磨机的方法,为分别进行粗研磨和细研磨;其中,粗研磨的研磨转速为2000rpm,研磨时间1.5小时;细研磨的研磨转速为3000rpm,研磨时间3小时。
30.缓释增韧剂制备方法为:将凹凸棒土进行研磨处理1小时,然后再置于马沸炉中,加热至400℃,保温2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热处理凹凸棒土;将甲酰胺添加到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得到甲酰胺溶液;
将热处理凹凸棒土添加到甲酰胺溶液中,调节温度至30℃,水浴保温搅拌5小时,然后再进行抽滤,干燥,得到插层凹凸棒土;将插层凹凸棒土与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依次添加到密炼机中进行密炼处理,冷却后,进行粉碎,得到缓释增韧剂。
31.甲酰胺溶液质量分数为6%;所述热处理凹凸棒土、甲酰胺溶液混合质量比为1:10。
32.插层凹凸棒土、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混合质量比为1:10;所述密炼机中密炼温度为150℃,所述密炼处理时间为40min。
33.一种抗菌闪蒸复合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纺丝液将纺丝原料聚乙烯、抗菌粒子和缓释增韧剂溶解在纺丝溶剂中,得到纺丝液;纺丝原料在纺丝液中的质量分数为6%;纺丝溶剂选自芳香烃类、脂族烃类、脂环烃类、不饱和烃类、卤化烃类、醇类、酯类、醚类、碳氟化合物类中的多种组合;(2)制备抗菌闪蒸复合无纺布将步骤(1)制备的纺丝液在180℃进行闪蒸纺丝,得到闪蒸纤维,然后进行铺网,再进行热压得到抗菌闪蒸复合无纺布;热压的温度为105℃。
34.实施例2一种抗菌闪蒸复合无纺布,包括聚乙烯、抗菌粒子和缓释增韧剂;所述抗菌粒子在抗菌闪蒸复合无纺布中的质量分数为3.5%;所述缓释增韧剂在抗菌闪蒸复合无纺布中的质量分数为3.2%。
35.抗菌粒子包括多孔石墨烯微米花与氧化镁纳米粒子复合而成。
36.氧化镁纳米粒子在抗菌粒子中的质量分数为25%。
37.多孔石墨烯微米花的比表面积235m2/g,密度45mg/cm3。
38.抗菌粒子制备方法为:采用干粉球磨机的方法,将将多孔石墨烯微米花与氧化镁纳米粒子进行研磨;采用干粉球磨机的方法,为分别进行粗研磨和细研磨;其中,粗研磨的研磨转速为2500rpm,研磨时间1.5小时;细研磨的研磨转速为3200rpm,研磨时间3.5小时。
39.缓释增韧剂制备方法为:将凹凸棒土进行研磨处理1.2小时,然后再置于马沸炉中,加热至410℃,保温2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热处理凹凸棒土;将甲酰胺添加到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得到甲酰胺溶液;将热处理凹凸棒土添加到甲酰胺溶液中,调节温度至30℃,水浴保温搅拌5.5小时,然后再进行抽滤,干燥,得到插层凹凸棒土;将插层凹凸棒土与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依次添加到密炼机中进行密炼处理,冷却后,进行粉碎,得到缓释增韧剂。
40.甲酰胺溶液质量分数为7%;所述热处理凹凸棒土、甲酰胺溶液混合质量比为1:12。
41.插层凹凸棒土、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混合质量比为2:11;
所述密炼机中密炼温度为153℃,所述密炼处理时间为40min。
42.一种抗菌闪蒸复合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纺丝液将纺丝原料聚乙烯、抗菌粒子和缓释增韧剂溶解在纺丝溶剂中,得到纺丝液;纺丝原料在纺丝液中的质量分数为8%;纺丝溶剂选自芳香烃类、脂族烃类、脂环烃类、不饱和烃类、卤化烃类、醇类、酯类、醚类、碳氟化合物类中的多种组合;(2)制备抗菌闪蒸复合无纺布将步骤(1)制备的纺丝液在215℃进行闪蒸纺丝,得到闪蒸纤维,然后进行铺网,再进行热压得到抗菌闪蒸复合无纺布;热压的温度为108℃。
43.实施例3一种抗菌闪蒸复合无纺布,包括聚乙烯、抗菌粒子和缓释增韧剂;所述抗菌粒子在抗菌闪蒸复合无纺布中的质量分数为5%;所述缓释增韧剂在抗菌闪蒸复合无纺布中的质量分数为3.5%。
44.抗菌粒子包括多孔石墨烯微米花与氧化镁纳米粒子复合而成。
45.氧化镁纳米粒子在抗菌粒子中的质量分数为30%。
46.多孔石墨烯微米花的比表面积235m2/g,密度45mg/cm3。
47.抗菌粒子制备方法为:采用干粉球磨机的方法,将将多孔石墨烯微米花与氧化镁纳米粒子进行研磨;采用干粉球磨机的方法,为分别进行粗研磨和细研磨;其中,粗研磨的研磨转速为3000rpm,研磨时间2小时;细研磨的研磨转速为3500rpm,研磨时间4小时。
48.缓释增韧剂制备方法为:将凹凸棒土进行研磨处理1.5小时,然后再置于马沸炉中,加热至420℃,保温2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热处理凹凸棒土;将甲酰胺添加到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得到甲酰胺溶液;将热处理凹凸棒土添加到甲酰胺溶液中,调节温度至30℃,水浴保温搅拌6小时,然后再进行抽滤,干燥,得到插层凹凸棒土;将插层凹凸棒土与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依次添加到密炼机中进行密炼处理,冷却后,进行粉碎,得到缓释增韧剂。
49.甲酰胺溶液质量分数为8%;所述热处理凹凸棒土、甲酰胺溶液混合质量比为1:15。
50.插层凹凸棒土、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混合质量比为3:12;所述密炼机中密炼温度为155℃,所述密炼处理时间为40min。
51.一种抗菌闪蒸复合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纺丝液将纺丝原料聚乙烯、抗菌粒子和缓释增韧剂溶解在纺丝溶剂中,得到纺丝液;纺丝原料在纺丝液中的质量分数为13%;纺丝溶剂选自芳香烃类、脂族烃类、脂环烃类、不饱和烃类、卤化烃类、醇类、酯类、醚类、碳氟化合物类中的多种组合;
(2)制备抗菌闪蒸复合无纺布将步骤(1)制备的纺丝液在235℃进行闪蒸纺丝,得到闪蒸纤维,然后进行铺网,再进行热压得到抗菌闪蒸复合无纺布;热压的温度为115℃。
52.对比例1:一种抗菌闪蒸复合无纺布,包括聚乙烯、抗菌粒子和缓释增韧剂;所述抗菌粒子在抗菌闪蒸复合无纺布中的质量分数为2%;所述缓释增韧剂在抗菌闪蒸复合无纺布中的质量分数为3%。
53.抗菌粒子包括多孔石墨烯微米花与氧化镁纳米粒子复合而成。
54.氧化镁纳米粒子在抗菌粒子中的质量分数为5%。
55.多孔石墨烯微米花的比表面积235m2/g,密度45mg/cm3。
56.抗菌粒子制备方法为:采用干粉球磨机的方法,将将多孔石墨烯微米花与氧化镁纳米粒子进行研磨;采用干粉球磨机的方法,为分别进行粗研磨和细研磨;其中,粗研磨的研磨转速为2000rpm,研磨时间1.5小时;细研磨的研磨转速为3000rpm,研磨时间3小时。
57.缓释增韧剂制备方法为:将凹凸棒土进行研磨处理1小时,然后再置于马沸炉中,加热至400℃,保温2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热处理凹凸棒土;将甲酰胺添加到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得到甲酰胺溶液;将热处理凹凸棒土添加到甲酰胺溶液中,调节温度至30℃,水浴保温搅拌5小时,然后再进行抽滤,干燥,得到插层凹凸棒土;将插层凹凸棒土与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依次添加到密炼机中进行密炼处理,冷却后,进行粉碎,得到缓释增韧剂。
58.甲酰胺溶液质量分数为6%;所述热处理凹凸棒土、甲酰胺溶液混合质量比为1:10。
59.插层凹凸棒土、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混合质量比为1:10;所述密炼机中密炼温度为150℃,所述密炼处理时间为40min。
60.一种抗菌闪蒸复合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纺丝液将纺丝原料聚乙烯、抗菌粒子和缓释增韧剂溶解在纺丝溶剂中,得到纺丝液;纺丝原料在纺丝液中的质量分数为6%;纺丝溶剂选自芳香烃类、脂族烃类、脂环烃类、不饱和烃类、卤化烃类、醇类、酯类、醚类、碳氟化合物类中的多种组合;(2)制备抗菌闪蒸复合无纺布将步骤(1)制备的纺丝液在180℃进行闪蒸纺丝,得到闪蒸纤维,然后进行铺网,再进行热压得到抗菌闪蒸复合无纺布;热压的温度为105℃。
61.对比例2:一种抗菌闪蒸复合无纺布,包括聚乙烯、抗菌粒子;所述抗菌粒子在抗菌闪蒸复合无纺布中的质量分数为2%;
抗菌粒子包括多孔石墨烯微米花与氧化镁纳米粒子复合而成。
62.氧化镁纳米粒子在抗菌粒子中的质量分数为20%。
63.多孔石墨烯微米花的比表面积235m2/g,密度45mg/cm3。
64.抗菌粒子制备方法为:采用干粉球磨机的方法,将将多孔石墨烯微米花与氧化镁纳米粒子进行研磨;采用干粉球磨机的方法,为分别进行粗研磨和细研磨;其中,粗研磨的研磨转速为2000rpm,研磨时间1.5小时;细研磨的研磨转速为3000rpm,研磨时间3小时。
65.一种抗菌闪蒸复合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纺丝液将纺丝原料聚乙烯、抗菌粒子溶解在纺丝溶剂中,得到纺丝液;纺丝原料在纺丝液中的质量分数为6%;纺丝溶剂选自芳香烃类、脂族烃类、脂环烃类、不饱和烃类、卤化烃类、醇类、酯类、醚类、碳氟化合物类中的多种组合;(2)制备抗菌闪蒸复合无纺布将步骤(1)制备的纺丝液在180℃进行闪蒸纺丝,得到闪蒸纤维,然后进行铺网,再进行热压得到抗菌闪蒸复合无纺布;热压的温度为105℃。
66.试验:抗菌率的测试:参见标准gb/t20944.2-2007(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2部分:吸收法)具体的测试条件为:抗菌测试所用的菌种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白球菌以及大肠杆菌。
67.培养条件:37℃
±
2℃,90%
±
2%;培养时间18-24小时。
68.抗菌率(即为抑菌率)表示,95%以上具有抗菌性能,当大于99%时具有较佳的抗菌功能;表1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无纺布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尤其是对金黄色
葡萄球菌、肺炎克雷白球菌、大肠杆菌抗菌率均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
69.以实施例1为基础试样,将实施例1无纺布在35
±
2℃,相对湿度65
±
5%的条件下,放置1个月、3个月和6个月以后,再次测试抗菌效果;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为98.1%,对肺炎克雷白球菌的抗菌率为97.5%,大肠杆菌抗菌率的抗菌率为97.8%。抗菌效果没有明显下降;表2由表2可以看出,经过长时间的放置,本发明制备的无纺布的抗菌性能随着时间的延长,抗菌性能下降幅度相对较小,表明本发明制备的无纺布具有优异的抗菌持续性。
70.拉伸性能测试:按照gb/t3923.1—2013通过电子强力机进行测试,样品尺寸为5cm
×
30cm,拉伸速率为100mm/min;表3 最大断裂强力n/5cm实施例1236.3实施例2233.4实施例3231.8对比例2185.7由表3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备的无纺布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通过缓释增韧剂的引入,能够有效的改善提高无纺布的力学性能。
71.图1为实施例与对比例最大断裂强力柱状图。
7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抗菌闪蒸复合无纺布,其特征在于,包括聚乙烯、抗菌粒子和缓释增韧剂;所述抗菌粒子在抗菌闪蒸复合无纺布中的质量分数为2-5%;所述缓释增韧剂在抗菌闪蒸复合无纺布中的质量分数为3-3.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闪蒸复合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粒子包括多孔石墨烯微米花与氧化镁纳米粒子复合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菌闪蒸复合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镁纳米粒子在抗菌粒子中的质量分数为20-3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菌闪蒸复合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石墨烯微米花的比表面积235m2/g,密度45mg/cm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菌闪蒸复合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粒子制备方法为:采用干粉球磨机的方法,将将多孔石墨烯微米花与氧化镁纳米粒子进行研磨;采用干粉球磨机的方法,为分别进行粗研磨和细研磨;其中,粗研磨的研磨转速为2000-3000rpm,研磨时间1-2小时;细研磨的研磨转速为3000-3500rpm,研磨时间3-4小时。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菌闪蒸复合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释增韧剂制备方法为:将凹凸棒土进行研磨处理1-1.5小时,然后再置于马沸炉中,加热至400-420℃,保温2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热处理凹凸棒土;将甲酰胺添加到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得到甲酰胺溶液;将热处理凹凸棒土添加到甲酰胺溶液中,调节温度至30℃,水浴保温搅拌5-6小时,然后再进行抽滤,干燥,得到插层凹凸棒土;将插层凹凸棒土与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依次添加到密炼机中进行密炼处理,冷却后,进行粉碎,得到缓释增韧剂。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抗菌闪蒸复合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甲酰胺溶液质量分数为6-8%;所述热处理凹凸棒土、甲酰胺溶液混合质量比为1:10-15。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抗菌闪蒸复合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层凹凸棒土、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混合质量比为1-3:10-12;所述密炼机中密炼温度为150-155℃,所述密炼处理时间为40min。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闪蒸复合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纺丝液将纺丝原料聚乙烯、抗菌粒子和缓释增韧剂溶解在纺丝溶剂中,得到纺丝液;纺丝原料在纺丝液中的质量分数为6-13%;纺丝溶剂选自芳香烃类、脂族烃类、脂环烃类、不饱和烃类、卤化烃类、醇类、酯类、醚类、碳氟化合物类中的多种组合;(2)制备抗菌闪蒸复合无纺布将步骤(1)制备的纺丝液在180-235℃进行闪蒸纺丝,得到闪蒸纤维,然后进行铺网,再进行热压得到抗菌闪蒸复合无纺布。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抗菌闪蒸复合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
压的温度为105-115℃。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无纺布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抗菌闪蒸复合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聚乙烯、抗菌粒子和缓释增韧剂;所述抗菌粒子在抗菌闪蒸复合无纺布中的质量分数为2-5%;所述缓释增韧剂在抗菌闪蒸复合无纺布中的质量分数为3-3.5%;本发明利用利用抗菌粒子以达到缓慢释放抗菌的功效,最终使闪蒸无纺布具有持续稳定的抗菌效果。本发明通过制备得到的抗菌闪蒸复合无纺布通过其持续稳定的抗菌性能,能够更好的应用于多个领域,并且,通过力学性能的改善提高,进一步拓宽了应用领域,延长了使用寿命。命。命。
技术研发人员:裴小朝 史正云 徐力博 吴强 叶孔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青昀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4
技术公布日:2023/8/13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