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防涝结构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15
阅读:106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一种市政防涝结构,属于市政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政防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民生工程。
3.在雨季的时候,城市内需要顺畅的排水系统来对路面进行排水,目前,随着雨水携带泥沙等杂物进入下水道内,泥沙会在下水道内沉降并堆积,久而久之便会使下水道的通水截面变少,排水能力变差,因此便需要工作人员定时清淤。
4.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工作人员的清淤难度较大,操作较为不便。
5.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市政防涝结构,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工作人员的清淤难度较大,操作较为不便的问题。
7.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市政防涝结构,包括路面、通水管道和下水管道,所述通水管道顶部安装有井盖,所述通水管道底端开设有沉降槽,所述通水管道与下水管道的连通处设置有用于清理沉降槽内淤泥的清淤组件,所述清淤组件包括:
8.驱动轮,固定于通水管道底端两侧,
9.外轮,转动连接于驱动轮外周壁上,
10.推板,数量为若干且设置于两个驱动轮之间,
11.连杆,固定于两个驱动轮之间的偏心处且两侧均通过驱动机构与推板的两侧相连,一个所述驱动轮外侧设置有用于驱动连杆转动的驱动源,
12.其中,推板始终保持竖直状态且底部设置有刮刀,用于在刮除沉降槽内淤泥的同时推动淤泥通向下水管道。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沉降槽和清淤组件,使得在雨水携带泥沙进入通水管道后,泥沙会在沉降槽处沉降并堆积形成淤泥,从而避免淤泥堆积至下水管道处,便于后续清理,而清淤组件的设置使得在需要清理淤泥时,只需通过驱动源驱动连杆转动,在连杆的驱动下,使得若干推板能随之绕连杆进行旋转,而由于推板始终保持竖直状态进行转动,从而能推动沉降槽内的水朝下水管道内涌入,而推板底部刮刀的设置则使得在推板转动时,刮刀能刮起沉积在沉降槽内的淤泥,使得淤泥被刮刀铲除并在推板推动水流的作用下涌入下水管道内,从而有效提高了清淤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清淤难度,操作十分方便。
14.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连接轴和限位轴,所述推板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板,所述连接轴一端固定于连杆上,另一端铰接于安装板上,所述限位轴一端铰接于外轮上,另一端铰接于安装板远离推板的一端,其中,所述限位轴长度小于连接轴长度。
15.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水管道内周壁上滑动有刮条,一个所述外轮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刮条滑动的驱动件。
16.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为转动连接于一个外轮远离推板一侧上的驱动板,所述驱动板远离外轮的一端铰接于刮条上。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在具体驱动推板绕连杆旋转时,只需通过驱动源驱动连杆转动,在连杆的驱动下,若干限位轴会带动推板进行旋转,从而带动线轴轴与外轮旋转,而由于限位轴一端与安装板铰接,另一端与外轮铰接,且限位轴长度小于连接轴长度,使得在限位轴的限位效果下,当推板绕连杆旋转时,推板能始终保持竖直状态,从而大大提高了推板推动水流的效率,其中,由于下水管道内还设置有刮条,使得当远离驱动源的外轮旋转时,在驱动板的绕驱动轮旋转作用下,驱动板能带动刮条在下水管道内做往复运动,从而使得下水管道临近通水管道的一段底部均不易沉积淤泥,进一步提高了工作人员清理淤泥的工作效率,使得清理淤泥的操作更为方便。
18.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井盖表面设置有若干挡板,相邻所述挡板之间形成有通槽,所述井盖下方设置有若干用于卡入通槽的顶板,所述挡板下方设置有用于驱动若干顶板卡入通槽的传动机构。
19.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若干呈l形的转杆,所述顶板转动连接于转杆上,所述挡板底部铰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远离挡板的一端铰接于顶板侧壁上,所述转杆顶端沿平行于转杆的方向设置有转轴。
20.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轴远离转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路面内并设置有同步轮,若干所述同步轮外侧均通过同步带相连。
21.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一个所述转轴伸出同步轮外侧并固定有把手。
22.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路面一侧开设有用于容纳把手的容纳槽。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井盖表面设置有若干挡板,相邻挡板之间形成有通槽,使得在雨水携带泥沙等杂物进入通水管道时,会先经过挡板的过滤,使得大颗粒杂物无法通过通槽进入通水管道内,进一步避免了通水管道堵塞,其中,由于井盖下方设置有顶板和用于驱动顶板卡入通槽的传动机构,使得当通槽被杂物堵塞时,通过传动机构驱动顶板卡入通槽内即可将杂物顶出井盖,从而有效避免了通槽堵塞,此外,由于传动机构包括若干呈l形的转杆,顶板转动连接于转杆上,挡板底部铰接有一端与顶板侧边相铰接的连接块,使得当转轴转动时,转杆会带动顶板绕转轴旋转,而在连接块的限位下,使得顶板能一边绕转轴转动,一边保持竖直状态卡入通槽内,从而使得顶板能更加轻松的卡入通槽,进而更为轻易的顶出杂物,大大降低了顶出杂物的工作难度,并且,由于转轴远离转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路面内并设置有同步轮,若干同步轮外侧均通过同步带相连,使得通过转动把手即可带动一个同步轮转动,在同步带的作用下,所有同步轮均为同步转动,从而带动所有转轴一同转动,进而实现了通过把手即可操作所有顶板卡入通槽内的操作,使得顶板顶出杂物的操作更为方便,其中,容纳槽的设置使得把手在自然状态下能位于容纳槽内,便于工作人员拿取的同时也避免了因凸出路面而造成行人出行不便的情况发生,操作更为方便。
2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沉降槽和清淤组件,使得在雨水携带泥沙进入通水管道后,泥沙会在沉降槽处沉降并堆积形成淤泥,从而避免淤泥堆积至下水管道处,便于后续清理,而清淤组件的设置使得在需要清理淤泥时,只需通过驱动源驱动连杆转动,在连
杆的驱动下,使得若干推板能随之绕连杆进行旋转,而由于推板始终保持竖直状态进行转动,从而能推动沉降槽内的水朝下水管道内涌入,而推板底部刮刀的设置则使得在推板转动时,刮刀能刮起沉积在沉降槽内的淤泥,使得淤泥被刮刀铲除并在推板推动水流的作用下涌入下水管道内,从而有效提高了清淤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清淤难度,操作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27.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本发明中清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29.图5为本发明中清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30.图6为本发明中传动机构和井盖的结构示意图。
31.图中:1、路面;2、通水管道;3、下水管道;4、井盖;5、沉降槽;6、驱动轮;7、外轮;8、推板;9、连杆;10、驱动源;11、刮刀;12、连接轴;13、限位轴;14、安装板;15、刮条;16、驱动板;17、挡板;18、通槽;19、顶板;20、转杆;21、连接块;22、转轴;23、同步轮;24、同步带;25、把手;26、容纳槽。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33.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市政防涝结构,包括路面1、通水管道2和下水管道3,通水管道2顶部安装有井盖4,通水管道2底端开设有沉降槽5,通水管道2与下水管道3的连通处设置有用于清理沉降槽5内淤泥的清淤组件,清淤组件包括:
34.驱动轮6,固定于通水管道2底端两侧,
35.外轮7,转动连接于驱动轮6外周壁上,
36.推板8,数量为若干且设置于两个驱动轮6之间,
37.连杆9,固定于两个驱动轮6之间的偏心处且两侧均通过驱动机构与推板8的两侧相连,一个驱动轮6外侧设置有用于驱动连杆9转动的驱动源10,
38.其中,推板8始终保持竖直状态且底部设置有刮刀11,用于在刮除沉降槽5内淤泥的同时推动淤泥通向下水管道3。
39.通过设置沉降槽5和清淤组件,使得在雨水携带泥沙进入通水管道2后,泥沙会在沉降槽5处沉降并堆积形成淤泥,从而避免淤泥堆积至下水管道3处,便于后续清理,而清淤组件的设置使得在需要清理淤泥时,只需通过驱动源10驱动连杆9转动,在连杆9的驱动下,使得若干推板8能随之绕连杆9进行旋转,而由于推板8始终保持竖直状态进行转动,从而能推动沉降槽5内的水朝下水管道3内涌入,而推板8底部刮刀11的设置则使得在推板8转动时,刮刀11能刮起沉积在沉降槽5内的淤泥,使得淤泥被刮刀11铲除并在推板8推动水流的作用下涌入下水管道3内,从而有效提高了清淤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清淤难度,操作十分方便。
40.如图4和图5所示,驱动机构包括连接轴12和限位轴13,推板8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板14,连接轴12一端固定于连杆9上,另一端铰接于安装板14上,限位轴13一端铰接于外轮7上,另一端铰接于安装板14远离推板8的一端,其中,限位轴13长度小于连接轴12长度。
41.下水管道3内周壁上滑动有刮条15,一个外轮7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刮条15滑动的驱动件。
42.驱动件为转动连接于一个外轮7远离推板8一侧上的驱动板16,驱动板16远离外轮7的一端铰接于刮条15上。
43.使得在具体驱动推板8绕连杆9旋转时,只需通过驱动源10驱动连杆9转动,在连杆9的驱动下,若干限位轴13会带动推板8进行旋转,从而带动线轴轴与外轮7旋转,而由于限位轴13一端与安装板14铰接,另一端与外轮7铰接,且限位轴13长度小于连接轴12长度,使得在限位轴13的限位效果下,当推板8绕连杆9旋转时,推板8能始终保持竖直状态,从而大大提高了推板8推动水流的效率。
44.其中,由于下水管道3内还设置有刮条15,使得当远离驱动源10的外轮7旋转时,在驱动板16的绕驱动轮6旋转作用下,驱动板16能带动刮条15在下水管道3内做往复运动,从而使得下水管道3临近通水管道2的一段底部均不易沉积淤泥,进一步提高了工作人员清理淤泥的工作效率,使得清理淤泥的操作更为方便。
45.如图3和图6所示,井盖4表面设置有若干挡板17,相邻挡板17之间形成有通槽18,井盖4下方设置有若干用于卡入通槽18的顶板19,挡板17下方设置有用于驱动若干顶板19卡入通槽18的传动机构。
46.传动机构包括若干呈l形的转杆20,顶板19转动连接于转杆20上,挡板17底部铰接有连接块21,连接块21远离挡板17的一端铰接于顶板19侧壁上,转杆20顶端沿平行于转杆20的方向设置有转轴22,转轴22远离转杆20的一端转动连接于路面1内并设置有同步轮23,若干同步轮23外侧均通过同步带24相连,一个转轴22伸出同步轮23外侧并固定有把手25。
47.此外,如图1所示,路面1一侧开设有用于容纳把手25的容纳槽26。
48.通过井盖4表面设置有若干挡板17,相邻挡板17之间形成有通槽18,使得在雨水携带泥沙等杂物进入通水管道2时,会先经过挡板17的过滤,使得大颗粒杂物无法通过通槽18进入通水管道2内,进一步避免了通水管道2堵塞。
49.其中,由于井盖4下方设置有顶板19和用于驱动顶板19卡入通槽18的传动机构,使得当通槽18被杂物堵塞时,通过传动机构驱动顶板19卡入通槽18内即可将杂物顶出井盖4,从而有效避免了通槽18堵塞,此外,由于传动机构包括若干呈l形的转杆20,顶板19转动连接于转杆20上,挡板17底部铰接有一端与顶板19侧边相铰接的连接块21,使得当转轴22转动时,转杆20会带动顶板19绕转轴22旋转,而在连接块21的限位下,使得顶板19能一边绕转轴22转动,一边保持竖直状态卡入通槽18内,从而使得顶板19能更加轻松的卡入通槽18,进而更为轻易的顶出杂物,大大降低了顶出杂物的工作难度。
50.并且,由于转轴22远离转杆20的一端转动连接于路面1内并设置有同步轮23,若干同步轮23外侧均通过同步带24相连,使得通过转动把手25即可带动一个同步轮23转动,在同步带24的作用下,所有同步轮23均为同步转动,从而带动所有转轴22一同转动,进而实现了通过把手25即可操作所有顶板19卡入通槽18内的操作,使得顶板19顶出杂物的操作更为方便。
51.其中,容纳槽26的设置使得把手25在自然状态下能位于容纳槽26内,便于工作人员拿取的同时也避免了因凸出路面1而造成行人出行不便的情况发生,操作更为方便。
5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市政防涝结构,包括路面(1)、通水管道(2)和下水管道(3),所述通水管道(2)顶部安装有井盖(4),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水管道(2)底端开设有沉降槽(5),所述通水管道(2)与下水管道(3)的连通处设置有用于清理沉降槽(5)内淤泥的清淤组件,所述清淤组件包括:驱动轮(6),固定于通水管道(2)底端两侧,外轮(7),转动连接于驱动轮(6)外周壁上,推板(8),数量为若干且设置于两个驱动轮(6)之间,连杆(9),固定于两个驱动轮(6)之间的偏心处且两侧均通过驱动机构与推板(8)的两侧相连,一个所述驱动轮(6)外侧设置有用于驱动连杆(9)转动的驱动源(10),其中,推板(8)始终保持竖直状态且底部设置有刮刀(11),用于在刮除沉降槽(5)内淤泥的同时推动淤泥通向下水管道(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防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连接轴(12)和限位轴(13),所述推板(8)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板(14),所述连接轴(12)一端固定于连杆(9)上,另一端铰接于安装板(14)上,所述限位轴(13)一端铰接于外轮(7)上,另一端铰接于安装板(14)远离推板(8)的一端,其中,所述限位轴(13)长度小于连接轴(12)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防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管道(3)内周壁上滑动有刮条(15),一个所述外轮(7)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刮条(15)滑动的驱动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市政防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转动连接于一个外轮(7)远离推板(8)一侧上的驱动板(16),所述驱动板(16)远离外轮(7)的一端铰接于刮条(15)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防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4)表面设置有若干挡板(17),相邻所述挡板(17)之间形成有通槽(18),所述井盖(4)下方设置有若干用于卡入通槽(18)的顶板(19),所述挡板(17)下方设置有用于驱动若干顶板(19)卡入通槽(18)的传动机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市政防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若干呈l形的转杆(20),所述顶板(19)转动连接于转杆(20)上,所述挡板(17)底部铰接有连接块(21),所述连接块(21)远离挡板(17)的一端铰接于顶板(19)侧壁上,所述转杆(20)顶端沿平行于转杆(20)的方向设置有转轴(22)。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市政防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2)远离转杆(20)的一端转动连接于路面(1)内并设置有同步轮(23),若干所述同步轮(23)外侧均通过同步带(24)相连。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市政防涝结构,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转轴(22)伸出同步轮(23)外侧并固定有把手(25)。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市政防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1)一侧开设有用于容纳把手(25)的容纳槽(26)。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市政防涝结构,属于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包括路面、通水管道和下水管道,通水管道顶部安装有井盖,通水管道底端开设有沉降槽,通水管道与下水管道的连通处设置有用于清理沉降槽内淤泥的清淤组件。通过本发明,通过设置沉降槽和清淤组件,使得在雨水携带泥沙进入通水管道后,泥沙会在沉降槽处沉降并堆积形成淤泥,从而避免淤泥堆积至下水管道处,便于后续清理,而清淤组件的设置有效提高了清淤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清淤难度,操作十分方便。方便。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庄勇钢 楼佳颖 叶丛 单一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金华市市政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2
技术公布日:2023/8/13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用于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牵开器 下一篇:一种模型的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与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