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细胞活性物和由其组成的透皮吸收促进剂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15 阅读:85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化妆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细胞活性物和由其组成的透皮吸收促进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2.透皮吸收促进剂通过改变皮肤角质层的屏障作用,克服角质层的障碍,达到功效成分在皮肤透皮吸收增加的目的。化学来源的透皮吸收促进剂具体种类有酒精,氮酮、硅油等。但是这些化学来源的透皮吸收促进剂具有溶脂去脂作用,会破坏皮肤保护层皮脂膜,容易导致皮肤敏感。皮肤容易发红,搔痒的敏感肌肤要少用含渗透剂的护肤品。
3.近年来,植物来源的透皮吸收促进剂因其副作用小,日益备受关注。目前已用在化妆品中的植物来源的透皮吸收促进剂有杜香萜烯、桉叶油、薄荷油、当归油、丁香油等,但由于其促渗效果不如化学来源的透皮吸收促进剂的促渗效果好,用量太高易引起皮肤刺激。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化学来源的透皮吸收促进剂具有溶脂去脂作用,会破坏皮肤保护层皮脂膜,容易导致皮肤敏感以及植物来源的透皮吸收促进剂不如化学来源的透皮吸收促进剂的促渗效果好,用量太高易引起皮肤刺激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皮肤吸收性更好的植物细胞活性物,将其与多元醇混合后,制备得到的透皮吸收促进剂组合物,将该组合物添加至化妆品基础配方中,使得最终制备得到的化妆品的渗透性、短效保湿性、长效保湿性、皮肤屏障功能以及体外抗衰功效均得到显著改善。
5.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植物细胞活性物的制备方法。
6.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包含上述植物细胞活性物的透皮吸收促进剂在化妆品、药品、医疗器械中的应用。
7.本发明采用如下具体技术方案:
8.一种植物细胞活性物,包括:植物细胞以及活性成分;所述活性成分选自多糖、氨基酸、维生素、多肽、麦角硫因、依克多因或其盐中的一种或两者以上,所述活性成分位于植物细胞的内部。
9.所述植物细胞可以选自沙漠蔷薇叶细胞、茉莉花叶细胞、人参细胞、葡萄花细胞、高山火绒草细胞、海冬青细胞、海茴香细胞、苹果细胞、熏衣草细胞、黄荆细胞、莲花细胞、没药细胞、绞股蓝/丝瓜杂交细胞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10.所述多糖选自透明质酸类物质、硫酸软骨素、肝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其中,
11.所述透明质酸类物质选自透明质酸或其盐、透明质酸衍生物或其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12.所述依克多因或其盐选自依克多因、依克多因甲酯、羟基依克多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13.一种植物细胞活性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4.1)将植物细胞以及活性成分在培养基中进行共培养36~72h;
15.2)培养后对上述培养基进行过滤得到植物细胞活性物。
16.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相对于植物细胞和活性成分的组合,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植物细胞为80-100wt%,优选为91-99wt%,进一步优选为94-97wt%;所述活性成分为0-20wt%,优选为0.1-10wt%,进一步优选为0.5~5wt%。
17.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所述培养基为ms培养基,b5培养基,或ms-h培养基,培养温度为20~40℃,ph为3~7。
18.所述植物细胞活性物在化妆品、药品、医疗器械中的应用,
19.优选地,所述植物细胞活性物在透皮吸收促进剂中的应用。
20.一种透皮吸收促进剂组合物,包含上述植物细胞活性物和多元醇。
21.所述植物细胞活性物和多元醇重量比为(1~3):(7~9);
22.所述多元醇为丙三醇、丁二醇、乙二醇、丁烯二醇类、丙二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23.所述透皮吸收促进剂组合物在化妆品、药品、医疗器械中的应用。
24.一种化妆品,包含所述透皮吸收促进剂组合物。
25.所述化妆品在保湿、提高皮肤屏障功能和/或抗衰中的用途。
26.发明的效果
27.本发明通过植物细胞对活性成分进行包裹,制备得到皮肤吸收性更好的植物细胞活性物,将其与多元醇混合后,制备得到透皮吸收促进剂组合物,将该组合物添加至化妆品基础配方中,使得最终制备得到的化妆品的渗透性、短效保湿性、长效保湿性、皮肤屏障功能以及体外抗衰功效均得到显著改善。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公开内容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29.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30.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物细胞活性物,包括植物细胞以及活性成分。
31.所述活性成分可以存在于植物细胞的内部,也可以存在于植细胞的外部,在本发明优选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活性成分存在于植物细胞的内部。
32.其中,相对于植物细胞和活性成分的组合,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植物细胞为80-100wt%,所述活性成分为0-20wt%。
33.例如,所述植物细胞可以为80wt%、81wt%、82wt%、83wt%、84wt%、85wt%、86wt%、87wt%、88wt%、89wt%、90wt%、91wt%、92wt%、93wt%、94wt%、95wt%、96wt%、97wt%、98wt%、99wt%、100wt%或其之间的任意范围。所述活性成分为0-20wt%,例如,可以为0wt%、0.1wt%、0.2wt%、0.5wt%、0.7wt%、1.0wt%、1.5wt%、2.0wt%、2.5wt%、
3.0wt%、3.5wt%、4.0wt%、4.5wt%、5.0wt%、5.5wt%、6.0wt%、6.5wt%、7.0wt%、7.5wt%、8.0wt%、8.5wt%、9.0wt%、9.5wt%、10wt%、11wt%、12wt%、13wt%、14wt%、15wt%、16wt%、17wt%、18wt%、19wt%、20wt%或其之间的任意范围。
34.本发明所述植物细胞指的是植物细胞提取物,进一步指的是通过植物愈伤组织培养技术得到的植物细胞,是指将从植物体切割的组织培养在含生长素的培养基,或者当对某种植物留伤或用生长素处理伤口部位时生成的未分化组织或细胞块,在新的培养基中继代培养,从而可永久分裂及增殖。这种愈伤组织为失去引起正常器官形成或组织分化的能力的无定形的组织或细胞块,大多数为乳细胞,广义上讲,还包含通过土壤杆菌等感染生成的植物肿瘤组织。即,若植物体内的细胞增殖,则立即定向,并不仅有规律的组成特定的组织,而且还组成器官。但是,通过组织培养形成的作为未分化细胞块的愈合组织被解释为若受到来自外部的刺激如多种植物生长激素,则保持到那时位置的控制被解除,从而细胞将任意增殖。若将通过脱分化获得的愈伤组织放入具有相同组成液体培养基中震荡培养,则细胞彼此分开以悬浮状态继续增殖。可通过在新的培养基中继代培养该愈合组织或培养细胞来使其永久分裂及增殖,从而本质上与完整植物体通过老化死去的分化细胞不同。若将继代培养几代的愈合组织或培养细胞涂敷于去除多种植物生长激素的固体培养基,则生出芽和根来使个体植物复原。该再生植物来源于一个培养细胞的分裂增殖,该培养细胞的根源是从胚轴或水组织诱导的。在本发明中,愈伤组织可以是从植物的任何一个部位诱导的,作为一具体例,花瓣、花托、果实、子房、胎座组织的一部分,或者可以为从种子的发芽的幼苗中提取子叶并诱导的愈伤组织。
35.本发明中,所述植物细胞是从去分化的植物组织中获得的,其制备方法不受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常用的愈伤组织制备方法中进行选择。
36.膜脂是植物细胞细胞膜主要成分,膜脂包括三大类脂质:磷脂、糖脂和胆固醇。磷脂含有极性的磷酸基团,以及非极性的烃链,即包括极性的头部和非极性的尾部,属双型性分子。糖脂也是双型性分子,它的结构与鞘磷脂很相似,仅由一个或多个糖基代替了磷脂酰胆碱。胆固醇分子包括三部分:作为极性头部的羟基、类固醇环和一个非极性的碳氢尾部。这些成分结构与人体皮肤脂质结构类似,因此可以帮助活性成分更好地被皮肤吸收,对于植物细胞的种类,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常用植物细胞中进行选择。这一成分可以帮助活性成分更好地被皮肤吸收,对于植物细胞的种类,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常用植物细胞中进行选择。
37.在本发明优选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植物细胞选自沙漠蔷薇叶细胞、茉莉花叶细胞、葡萄花细胞、人参细胞、高山火绒草细胞、海冬青细胞、海茴香细胞、苹果细胞、熏衣草细胞、黄荆细胞、莲花细胞、没药细胞、绞股蓝/丝瓜杂交细胞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38.本发明所述的植物细胞的制备方法不受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常用的愈伤组织制备方法中进行选择。
39.在本发明优选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制备植物细胞的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
40.a)选择植物体,取下一定大小的健康的植物组织小块,经过消毒处理组织切片,使用一定比例的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诱导植物愈伤组织形成;
41.b)对愈伤组织施加逆境、定向诱导植物细胞的产生,筛选愈伤组织上的功效片段
母细胞;
42.c)在培养基中进行母细胞的大量培养,复制保存植物细胞;
43.步骤c)中培养基为ms培养基,b5培养基,或ms-h培养基。
44.例如,培养基可以为ms培养基,b5培养基,或ms-h培养基中的一种;
45.进一步的,培养基还包含2,4-d(0.5~1.5mg/l);pvp(0.8~1.2g/l);活性炭(ac,0.5~1.5g/l);蔗糖(2~4%);2,4-d可以是0.5mg/l、0.6mg/l、0.7mg/l、0.8mg/l、0.9mg/l、1.0mg/l、1.1mg/l、1.2mg/l、1.3mg/l、1.4mg/l、1.5mg/l或其之间的任意范围;pvp可以是0.8g/l、0.9g/l、1.0g/l、1.1g/l、1.2g/l或其之间的任意范围;活性炭(ac)可以是0.5g/l、0.6g/l、0.7g/l、0.8g/l、0.9g/l、1.0g/l、1.1g/l、1.2g/l、1.3g/l、1.4g/l、1.5g/l或其之间的任意范围;蔗糖可以是2%、3%、4%或其之间的任意范围;
46.所述培养基的ph为3~7,优选为5.5~6.5;所述培养温度为20~40℃,优选为25~28℃。
47.ph可以是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1、6.2、6.3、6.4、6.5、6.6、6.7、6.8、6.9、7.0或其之间的任意范围;培养温度可以是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或其之间的任意范围。
48.在本发明优选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培养基为ms培养基,还包含:2,4-d(1.0mg/l);pvp(1.0g/l);活性炭(ac,1.0g/l);蔗糖(5%);ph 5.8。
49.所述植物细胞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制备:将植物组织置于培养基中进行愈伤组织诱导,获得愈伤组织后置于培养基中培养得到植物细胞。其中,所述培养基可以选自为ms培养基,b5培养基,或ms-h培养基中的一种,愈伤组织在培养基中的培养温度为20~40℃、湿度为50
°
~80
°
,避光培养3~7天。
50.在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取消毒后的鲜活植物组织,留伤后加入培养基中于20~40℃、50~500rpm下培养2~4周,获得愈伤组织。将愈伤组织接种到新的培养基中,于20~40℃、湿度50
°
~80
°
下避光培养3~7天后过滤培养基得到植物细胞。其中所述培养基可以选自为ms培养基,b5培养基,或ms-h培养基中的一种。
51.在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植物细胞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制备:取消毒后的鲜活植物组织,留伤后加入培养基中于20~40℃、50~500rpm下培养2~4周,获得愈伤组织。将愈伤组织接种到新的培养基中,于20~40℃、湿度50
°
~80
°
下避光培养3~7天后过滤培养基得到植物叶细胞。其中所述培养基可以选自为ms培养基,b5培养基,或ms-h培养基中的一种。
52.在本发明优选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沙漠蔷薇叶细胞提取物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制备:取鲜活沙漠蔷薇叶,剪成小块后加入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培养温度为20~40℃,湿度50
°
~80
°
,黑暗避光。50~500rpm培养2周~4周,获得沙漠蔷薇叶愈伤组织。选择色泽鲜亮,组织松散的沙漠蔷薇叶愈伤组织接种到新的灭好菌的培养基中,设定培养温度20~40℃,湿度50
°
~80
°
,黑暗避光,培养3~7天后过滤培养基得到沙漠蔷薇叶细胞。其中所述培养基可以选自为ms培养基,b5培养基,或ms-h培养基中的一种。
53.在本发明优选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莲花细胞提取物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制
备:取鲜活莲花花瓣组织,剪成小块后加入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培养温度为20~40℃,湿度50
°
~80
°
,黑暗避光。50~500rpm培养2周~4周,获得莲花愈伤组织。选择色泽鲜亮,组织松散的莲花愈伤组织接种到新的灭好菌的培养基中,设定培养温度20~40℃,湿度50
°
~80
°
,黑暗避光,培养3~7天后过滤培养基得到莲花细胞。其中所述培养基可以选自为ms培养基,b5培养基,或ms-h培养基中的一种。
54.所述活性成分可以是水溶性活性成分,也可以是油溶性活性成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化妆品常用活性成分中进行选择,例如可以是多糖、氨基酸、维生素、多肽、麦角硫因、依克多因或其盐中的一种或两者以上。
55.所述多糖选自透明质酸类物质、硫酸软骨素、肝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其中,所述透明质酸类物质选自透明质酸或其盐、透明质酸衍生物或其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依克多因或其盐选自依克多因、依克多因甲酯、羟基依克多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56.透明质酸是广泛存在于人及动物各种组织的高分子物质,是由葡萄醛酸-n-乙酰氨基葡萄糖为双糖单位组成的直链高分子多糖。本发明所述透明质酸类物质可以是透明质酸或其盐、透明质酸衍生物或其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其中,所述透明质酸或其盐可以是通过发酵法直接得到的透明质酸或其盐,也可以是通过提取技术得到的透明质酸或其盐,亦或是酶降解、化学降解等技术得到的寡聚透明质酸或其盐、水解透明质酸或其盐等,可以是透明质酸、水解透明质酸、透明质酸的钠盐、钾盐、钙盐、镁盐、锌盐、银盐、金盐等。所述透明质酸衍生物或透明质酸盐衍生物可以是透明质酸或透明质酸盐通过接枝、交联等化学反应得到的物质,如乙酰化透明质酸或其盐、交联透明质酸或其盐等。
57.所述透明质酸或其盐的分子量可以为0.5kda-3000kda,例如,可以是0.5kda、1kda、5kda、10kda、20kda、30kda、50kda、100kda、200kda、300kda、400kda、500kda、600kda、700kda、800kda、900kda、1000kda、1500kda、2000kda、2500kda、3000kda或其之间的任意范围;
58.所述乙酰化透明质酸或其盐的分子量可以为10kda-100kda,例如,可以是10kda、20kda、30kda、40kda、50kda、60kda、70kda、80kda、90kda、100kda或其之间的任意范围;
59.在本发明优选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透明质酸类物质是水解透明质酸和水解透明质酸钠的组合物,所述水解透明质酸的分子量为10k-100kda,优选为30k-60kda;所述水解透明质酸钠的分子量为1k-10kda。
60.例如,所述水解透明质酸的分子量可以是10kda、20kda、30kda、40kda、50kda、60kda、70kda、80kda、90kda、100kda或其之间的任意范围;所述水解透明质酸钠的分子量可以是1k、2kda、3kda、4kda、5kda、6kda、7kda、8kda、9kda、10kda或其之间的任意范围。
61.依克多因(2-甲基-1,4,5,6-四氢嘧啶-4-羧酸,ectoin)来源于高嗜盐菌(halomonas elongata)是目前发现的细菌界分布最广泛的相容性溶质,它与细胞内的新陈代谢相容,并不影响细胞的生物大分子功能或生理功能,是一种重要的渗透压补偿溶质。本发明所述依克多因或其盐选自依克多因、依克多因甲酯、羟基依克多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6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植物细胞活性物的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
63.1)将植物细胞以及活性成分在培养基中进行共培养36~72h;
64.2)培养后对上述培养基进行过滤得到植物细胞活性物。
65.在本发明优选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中,相对于植物细胞和活性成分的组合,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植物细胞为80-100wt%,优选为91-99wt%,进一步优选为94~97wt%。
66.例如,可以为80wt%、81wt%、82wt%、83wt%、84wt%、85wt%、86wt%、87wt%、88wt%、89wt%、90wt%、91wt%、92wt%、93wt%、94wt%、95wt%、96wt%、97wt%、98wt%、99wt%、100wt%或其之间的任意范围。
67.所述活性成分为0-20wt%,优选为0.1-10wt%,进一步优选为0.5~5wt%。
68.例如,可以为0wt%、0.1wt%、0.2wt%、0.5wt%、0.7wt%、1.0wt%、1.5wt%、2.0wt%、2.5wt%、3.0wt%、3.5wt%、4.0wt%、4.5wt%、5.0wt%、5.5wt%、6.0wt%、6.5wt%、7.0wt%、7.5wt%、8.0wt%、8.5wt%、9.0wt%、9.5wt%、10wt%、11wt%、12wt%、13wt%、14wt%、15wt%、16wt%、17wt%、18wt%、19wt%、20wt%或其之间的任意范围。
69.在本发明优选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活性成分为透明质酸类物质和依克多因及其衍生物的组合,进一步优选为水解透明质酸、水解透明质酸钠和依克多因及其衍生物的组合,其中,所述水解透明质酸为0.1-3wt%,水解透明质酸钠为0.1-6wt%,依克多因及其衍生物为0.1-5wt%。
70.例如,水解透明质酸为0.1wt%、0.2wt%、0.3wt%、0.4wt%、0.5wt%、0.6wt%、0.7wt%、0.8wt%、0.9wt%、1.0wt%、1.1wt%、1.2wt%、1.3wt%、1.4wt%、1.5wt%、1.6wt%、1.7wt%、1.8wt%、1.9wt%、2.0wt%、2.1wt%、2.2wt%、2.3wt%、2.4wt%、2.5wt%、2.6wt%、2.7wt%、2.8wt%、2.9wt%、3.0wt%或其之间的任意范围;水解透明质酸钠为0.1wt%、0.2wt%、0.3wt%、0.4wt%、0.5wt%、0.6wt%、0.7wt%、0.8wt%、0.9wt%、1.0wt%、1.1wt%、1.2wt%、1.3wt%、1.4wt%、1.5wt%、1.6wt%、1.7wt%、1.8wt%、1.9wt%、2.0wt%、2.1wt%、2.2wt%、2.3wt%、2.4wt%、2.5wt%、2.6wt%、2.7wt%、2.8wt%、2.9wt%、3.0wt%、3.2wt%、3.4wt%、3.6wt%、3.8wt%、4.0wt%、4.2wt%、4.4wt%、4.6wt%、4.8wt%、5.0wt%、5.5wt%、6.0wt%或其之间的任意范围;依克多因及其衍生物为0.1wt%、0.2wt%、0.3wt%、0.4wt%、0.5wt%、0.6wt%、0.7wt%、0.8wt%、0.9wt%、1.0wt%、1.1wt%、1.2wt%、1.3wt%、1.4wt%、1.5wt%、1.6wt%、1.7wt%、1.8wt%、1.9wt%、2.0wt%、2.1wt%、2.2wt%、2.3wt%、2.4wt%、2.5wt%、2.6wt%、2.7wt%、2.8wt%、2.9wt%、3.0wt%、3.2wt%、3.4wt%、3.6wt%、3.8wt%、4.0wt%、4.2wt%、4.4wt%、4.6wt%、4.8wt%、5.0wt%或其之间的任意范围。
71.在本发明优选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活性成分为透明质酸类物质,进一步优选为水解透明质酸或其盐,例如,水解透明质酸钠。其中,水解透明质酸钠的分子量为1k-10kda,例如,所述水解透明质酸钠的分子量可以是1k、2kda、3kda、4kda、5kda、6kda、7kda、8kda、9kda、10kda或其之间的任意范围。
72.步骤1)中培养基为ms培养基,b5培养基,或ms-h培养基。
73.进一步的,所述培养基的ph为3~7,优选为5.5~6.5;所述培养温度为20~40℃,优选为25~28℃。
74.例如,ph可以是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1、6.2、6.3、6.4、6.5、6.6、6.7、6.8、6.9、7.0或其之间的任意范围;培养温度可以是20℃、21℃、22℃、23
℃、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或其之间的任意范围。
75.进一步的,培养基还包含2,4-d(0.5~1.5mg/l);pvp(0.8~1.2g/l);活性炭(ac,0.5~1.5g/l);蔗糖(2~4%)。
76.例如,培养基可以ms培养基,b5培养基,或ms-h培养基中的一种;2,4-d可以是0.5mg/l、0.6mg/l、0.7mg/l、0.8mg/l、0.9mg/l、1.0mg/l、1.1mg/l、1.2mg/l、1.3mg/l、1.4mg/l、1.5mg/l或其之间的任意范围;pvp可以是0.8g/l、0.9g/l、1.0g/l、1.1g/l、1.2g/l或其之间的任意范围;活性炭(ac)可以是0.5g/l、0.6g/l、0.7g/l、0.8g/l、0.9g/l、1.0g/l、1.1g/l、1.2g/l、1.3g/l、1.4g/l、1.5g/l或其之间的任意范围;蔗糖可以是2%、3%、4%或其之间的任意范围。
77.在本发明优选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培养基为ms培养基,还包含:2,4-d(1.0mg/l);pvp(1.0g/l);活性炭(ac,1.0g/l);蔗糖(5%);ph 5.8。
78.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所述的植物细胞活性物在化妆品、药品、医疗器械中的应用。
79.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透皮吸收促进剂组合物,包含上述植物细胞活性物和多元醇。
80.其中,所述植物细胞活性物与多元醇混合的重量比为(1~3):(7~9),例如,所述植物细胞活性物与多元醇混合的重量比为1:7、2:7、3:7、1:8、2:8、3:8、1:9、2:9、3:9或其之间的任意范围。
81.进一步的,所述多元醇为丙三醇、丁二醇、乙二醇、丙二醇、戊二醇、己二醇、戊四醇、聚乙二醇、泛醇中的一种。
82.在本发明优选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植物细胞活性物与丙三醇混合的重量比为2:8。
83.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植物细胞活性物或上述所述的透皮吸收促进剂组合物在化妆品、药品、医疗器械中的应用。
84.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植物细胞活性物在透皮吸收促进剂中的应用。
8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化妆品,包含上述透皮吸收促进剂组合物。
86.本发明提供了上述化妆品在保湿、提高皮肤屏障功能和/或抗衰中的用途。
87.本发明使用上述的透皮吸收促进剂组合物,能够促进护肤品、药品、消毒产品、敷料或凝胶类医疗器械中活性成分的吸收,从而提高活性成分的透皮吸收率。
88.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中,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以下具体实施方式所用的原料、试剂材料等,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市售购买产品。
89.沙漠蔷薇叶细胞提取物:法国naolys,商品名:hydraglobal desert rose gly;
90.茉莉花叶细胞提取物:法国naolys,商品名:essential being indian jasmine
91.葡萄花细胞提取物:法国naolys,商品名:healthy perfection(vitis flower)2gly;
92.依克多因甲酯: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93.依克多因: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商品名熙安颜(ectoine);
94.水解透明质酸: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商品名hybloom
tm
,分子量为37~56kd;
95.水解透明质酸钠: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商品名microha
tm
(分子量小于
5kd),商品名miniha
tm
(分子量小于10kd);
96.olivem 1000:hallstar beauty and personal care solutions company;inci:鲸蜡硬脂醇橄榄油酸酯、山梨坦橄榄油酸酯
97.山嵛醇:basf;inci:山嵛醇
98.gtcc:basf;inci:辛酸癸酸甘油三酯
99.碳酸二辛酯:evonik operations gmbh;inci:碳酸二乙基己酯
100.dm5:陶氏(张家港)投资有限公司;inci:聚二甲基硅氧烷
101.卡波980:路博润先进材料公司;inci:卡波姆
102.丁二醇:oq chemicals corporation;inci:丁二醇
103.1,2-戊二醇:symrise;inci:1,2-戊二醇
104.黄原胶:cosphatec;inci:黄原胶
105.三乙醇胺:petronas chemicals marketing ltd;inci:三乙醇胺
106.制备例
107.实施例a1-a5及对比例b1-b3:透皮吸收促进剂组合物的制备
108.按表1的配比同时加入植物细胞提取物、依克多因或其盐、透明质酸类物质在培养基中进行共培养36~72h;培养后对上述培养基进行过滤得到植物细胞活性物;在上述得到的植物细胞活性物中加入植物细胞活性物和丙三醇质量比为2:8的丙三醇进行混合,即得透皮吸收促进剂组合物。
109.表1实施例a1-a5及对比例b1-b3各组分配比(wt%)
[0110][0111][0112]
实施例c1-c6及对比例d1:含植物细胞活性物的培养基的制备
[0113]
沙漠蔷薇叶细胞的制备:取鲜活沙漠蔷薇叶,在75%乙醇溶液中浸泡2min,使用无菌水冲洗干净。把消毒好的沙漠蔷薇叶在超净工作台中使用无菌剪刀剪成边长约1cm的小块,后加入灭好菌的b5培养基中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然后进行培养,培养时,设定培养温度28℃,湿度60
°
~70
°
,黑暗避光。200rpm培养2周~4周,获得沙漠蔷薇叶愈伤组织。选择色泽鲜亮,组织松散的沙漠蔷薇叶愈伤组织接种到新的灭菌的b5培养基中,设定培养温度28℃,湿度60
°
~70
°
,黑暗避光,培养3~7天后过滤得到沙漠蔷薇叶细胞。
[0114]
莲花细胞的制备:取鲜活莲花花瓣组织,在75%乙醇溶液中浸泡2min,使用无菌水冲洗干净。把消毒好的花瓣在超净工作台中使用无菌剪刀剪成边长约1cm的小块,后加入灭
好菌的b5培养基中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然后进行培养,培养时,设定培养温度28℃,湿度60
°
~70
°
,黑暗避光。200rpm培养2周~4周,获得莲花愈伤组织。选择色泽鲜亮,组织松散的莲花愈伤组织接种到新的灭好菌的b5培养基中,设定培养温度28℃,湿度60
°
~70
°
,黑暗避光,培养3~7天后过滤得到莲花细胞。
[0115]
实施例c1
[0116]
将沙漠蔷薇叶细胞接种到含miniha的msh液体培养基中,置于150rpm和25℃培养36h(相对于植物细胞和活性成分的组合,按重量百分比计,沙漠蔷薇叶细胞为99%,miniha为1%),得到含植物细胞活性物的培养基。
[0117]
实施例c2
[0118]
实施例c2与实施例c1的区别仅在于,相对于植物细胞和活性成分的组合,按重量百分比计,沙漠蔷薇叶细胞提取物为94%,miniha为6%,其余相同。
[0119]
实施例c3
[0120]
实施例c3与实施例c1的区别仅在于,相对于植物细胞和活性成分的组合,按重量百分比计,沙漠蔷薇叶细胞提取物为91%,miniha为9%,其余相同。
[0121]
实施例c4
[0122]
实施例c4与实施例c1的区别仅在于,相对于植物细胞和活性成分的组合,按重量百分比计,沙漠蔷薇叶细胞提取物为83%,miniha为17%,其余相同。
[0123]
实施例c5
[0124]
实施例c5与实施例c3的区别仅在于,置于250rpm和30℃培养72h,其余相同,得到含植物细胞活性物的培养基。
[0125]
实施例c6
[0126]
实施例c6与实施例c3的区别仅在于,将沙漠蔷薇叶细胞替换为莲花细胞,其余相同。
[0127]
对比例d1
[0128]
将miniha、沙漠蔷薇叶细胞加入到msh液体培养基中(相对于植物细胞和活性成分的组合,按重量百分比计,沙漠蔷薇叶细胞为91%,miniha为9%),混合均匀,得到含植物细胞和活性成分的混合物。
[0129]
对比例d2
[0130]
将miniha、莲花细胞加入到msh液体培养基中(相对于植物细胞和活性成分的组合,按重量百分比计,莲花细胞为91%,miniha为9%),混合均匀,得到含植物细胞和活性成分的混合物。
[0131]
对比例d3
[0132]
对比例d3与实施例c3的区别仅在于,相对于植物细胞和活性成分的组合,按重量百分比计,沙漠蔷薇叶细胞提取物为50%,miniha为50%,其余相同。
[0133]
表2实施例c1-c6及对比例d1-d3各组分配比(wt%)
[0134][0135]
实施例a6-a11及对比例b4-b6:透皮吸收促进剂组合物的制备
[0136]
将上述c1-c6、d1-d3分别得到的含植物细胞活性物的培养基进行过滤得到植物细胞活性物,加入植物细胞活性物和丙三醇质量比为2:8的丙三醇进行混合,即得透皮吸收促进剂组合物a6-a11、b4-b6。以下是对应关系:
[0137]
表3
[0138][0139]
实验例1
[0140]
1、植物细胞活性物中活性成分包裹率测定
[0141]
将实施例c1-c6及对比例d1-d3得到的含植物细胞活性物的培养基中的植物细胞活性物均匀分散在培养基中,每个实施例及对比例分别取样5ml,平行取4支样品,其中2支样品直接离心,取上清液(m1)测定活性成分含量,标记为q1;另外2支放入超声振荡器中,超声破碎细胞1min后离心,取上清液(m2),测定活性成分含量,标记为q2。q1与q2的差值即为细胞中活性成分的含量,细胞中活性成分的含量占总活性成分的百分比即为包裹率。
[0142]
透明质酸钠的含量测定方法:
[0143]
试剂:磷酸二氢钠(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磷酸氢二钠(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透明质酸钠对照品(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透明质酸酶(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144]
色谱条件:色谱柱:mci gel色谱柱(8
×
300mm,9μm);流动相:1%磷酸;流速:0.6ml/min;进样量:20μl;柱温:40℃;检测波长:232nm。
[0145]
酶解缓冲液:称取磷酸二氢钠(nah2po4·
2h2o)27.4g、磷酸氢二钠(na2hpo4·
12h2o)8.8g置10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得0.2mol/l na2hpo
4-nah2po4缓冲液。上述缓冲液稀释40倍后得到酶解缓冲液(5mmol/l na2hpo
4-nah2po4缓冲液,ph6.0)。
[0146]
对照溶液:精密称取透明质酸钠对照品约50mg于50ml容量瓶中,酶解缓冲液溶解并定容至刻度,混匀。取上述溶液0.5ml置于10ml容量瓶中,加入5ml酶解缓冲液和1ml透明质酸酶,混匀,密封,42℃酶解2h,煮沸2min使酶失活,酶解缓冲液定容至刻度,0.22μm滤膜过滤,即得对照溶液。
[0147]
供试品溶液:分别移取上清液(m1)和上清液(m2)0.1ml于10ml容量瓶中,用酶解缓冲液定容至刻度。移取上述溶液1ml于10ml容量瓶中,加入5ml酶解缓冲液和1ml透明质酸酶,混匀,密封,42℃酶解2h,煮沸2min使酶失活,使用0.22μm滤膜过滤,即得供试品溶液。
[0148]
透明质酸钠含量测定:分别取对照溶液和供试品溶液20μl进样,记录色谱图,用外标法计算供试品中透明质酸钠的含量。
[0149]
实施例c1-c6及对比例d1-d3制备的含植物细胞活性物的培养基中植物细胞对活性成分的包裹率如表4所示。
[0150]
表4
[0151] 包裹率%实施例c110.9实施例c214.5实施例c313.8实施例c410.3实施例c513.2实施例c613.8对比例d1——对比例d2——对比例d36.2
[0152]
可以看出,实施例c1-c6及对比例d3的植物细胞活性物均实现了对活性成分的包裹,实施例c1-c6对活性成分的包裹率远高于对比例d3。对比例d1、d2植物细胞和活性成分处于混合状态,活性成分并未进入植物细胞内部。
[0153]
2、体外皮肤渗透试验
[0154]
实验材料及设备:permegear双边扩散池,hplc sd大鼠无毛的背部皮肤(山东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动物实验中心),生理盐水等。
[0155]
试验方法:
[0156]
(1)皮肤预处理:购买健康的sd大鼠无毛的背部皮肤,仔细剔除皮下黏膜和脂肪组织,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得实验用新鲜全皮,滤纸吸干皮肤表面生理盐水,解剖镜下选取适当大小未损伤的皮肤备用。4℃过夜存放,第二天取出开展渗透实验。
[0157]
(2)经皮渗透实验:采用franz扩散池进行透皮试验,将皮肤固定于供给室和接收池之间,皮肤角质层面向供给室,真皮层一侧朝向接收池;有效渗透面积s为3.14cm2,接收池容积为7.0ml,接收液为生理盐水,液面要与皮肤内层接触;保持37
±
1℃恒温水浴,并确保水浴夹层无气泡;将样品加至供给室中,开启电磁搅拌器以200rpm/min-1
的速度搅拌。做平行试验7组,分别在0.5、1、2、4、6、8、24h(一般检测时长不得超过24h,否者会影响皮肤的完整性)取出接收液0.5ml,将取出的接收液超声5min(破碎完整的细胞)后进行活性物含量检测。
[0158]
(3)透皮吸收率计算:q=pi/p0
×
100%(pi为不同时间接受池中活性物的含量,p0为供给池中活性物的含量)
[0159]
取相同用量的实施例c3、实施例c6和对比例d1-d3制备的含植物细胞活性物的培养基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表5所示。
[0160]
表5
[0161][0162]
通过实施例c3、对比例d1以及实施例c6、对比例d2的对比可以看出,包裹活性成分的植物细胞活性物渗透效果优于植物细胞和活性成分的混合物。
[0163]
通过实施例c3和对比例d3可以看出,不同制备方法得到的植物细胞活性物在渗透效果方面存在差异。
[0164]
实验例2透皮吸收促进剂组合物在乳液中的应用
[0165]
(1)样品制备
[0166]
实施例1
[0167]
加入占乳液总重量的2wt%的实施例a1的透皮吸收促进剂组合物至乳液基础配方中,制备得到乳液。
[0168]
所述乳液基础配方为:2wt%的olivem 1000、0.3wt%的山嵛醇、6wt%的gtcc、2wt%的碳酸二辛酯、1wt%的dm5、0.6wt%的卡波980、5wt%的丁二醇、3wt%的1,2-戊二醇、0.1wt%的黄原胶、0.12wt%的三乙醇胺、余量为水。
[0169]
实施例2-6、对比例b1-b5、空白对照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乳液,其中,
[0170]
实施例2中加入的是实施例a2的透皮吸收促进剂组合物;
[0171]
实施例3中加入的是实施例a3的透皮吸收促进剂组合物;
[0172]
实施例4中加入的是实施例a4的透皮吸收促进剂组合物;
[0173]
实施例5中加入的是实施例a5的透皮吸收促进剂组合物;
[0174]
实施例6中加入的是实施例a8的透皮吸收促进剂组合物;
[0175]
对比例1中加入的是实施例b1的透皮吸收促进剂组合物;
[0176]
对比例2中加入的是实施例b2的透皮吸收促进剂组合物;
[0177]
对比例3中加入的是实施例b3的透皮吸收促进剂组合物;
[0178]
对比例4中加入的是实施例b4的透皮吸收促进剂组合物;
[0179]
对比例5中加入的是实施例b5的透皮吸收促进剂组合物;
[0180]
空白对照组中加入的是丙三醇。
[0181]
(2)乳液吸收性测试
[0182]
(2-1)各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或标准如下:
[0183]
吸收性的感官评价方法:
[0184]
1、于手臂内侧5cm
×
5cm区域内,涂抹绿豆大小乳液(或量取0.2g),打圈涂抹10秒后拍照记录吸收后的皮肤状态;
[0185]
2、每位志愿者需在左右手内侧各找到2个区域,测试12款乳液;
[0186]
3、需招募24~30位志愿者进行本项测试;
[0187]
30位志愿者静待5min后测试区域的皮肤表面的柔润感、浮油感、黏腻感,进行打分。
[0188]
表6评分标准
[0189]
柔润感极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分值54321浮油感无基本没有略有较明显很重分值54321黏腻感无基本没有略黏较黏很黏分值54321
[0190]
(2-2)测试结果
[0191]
表7乳液吸收性的感官评价
[0192][0193]
感官评价显示,实施例1~6柔润感,无浮油感和无黏腻感的评价明显优于对比例和空白对照组。
[0194]
(3)短效保湿性的测试方法:
[0195]
1、每位志愿者需在左右前臂屈侧标记5cm
×
5cm区域进行测试;测试前,采用皮肤水分测试仪corneometer cm 825(courage+khazaka,德国)对皮肤测试区域的水分含量初始值进行测量;
[0196]
2、于一手臂内侧5cm
×
5cm区域内,涂抹适量实施例及对比例制备的乳液(或量取0.2g),打圈涂抹至皮肤吸收,以另一手臂标记区域作为基质对照,基质对照涂抹不添加透皮吸收促进剂组合物乳液基础配方样品。分别于涂后15min、3h再进行皮肤含水量的测试;
[0197]
3、需招募24~30位志愿者进行本项测试;具体测试结果如下表8所示。
[0198]
表8乳液的短效保湿性测试结果
[0199][0200][0201]“*”表示使用乳液后测试的皮肤湿度和使用乳液前测试的皮肤湿度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0202]
可以看出,涂抹实施例1-6制备的乳液3小时后,皮肤湿度增长率明显高于对比例,即本发明的透皮吸收促进剂组合物具有更好的短期保湿效果。
[0203]
(4)长效保湿性的测试方法:
[0204]
1、测试前受试者需统一用洁面产品清洁面部,然后用面巾纸擦干,测试前需暴露测试部位于测试环境中至少20min。采用皮肤水分测定仪对参与测试人员面部皮肤的水分含量进行初次测量;
[0205]
2、参与测试人员需于面部每日早晚使用实施例及对比例制备的乳液各一次,连续使用7天;受试者连续使用产品7天后,对参与测试人员面部水分含量进行第二次测量;
[0206]
每个组别安排30个测试人员,具体测试结果如下表9所示。
[0207]
表9乳液的长效保湿性测试结果
[0208][0209][0210]
可以看出,涂抹实施例1-6制备的乳液7天后,皮肤湿度增长率明显高于对比例,即本发明的透皮吸收促进剂组合物具有更好的长效保湿效果。
[0211]
(5)皮肤屏障功能的测试方法:
[0212]
1、每位志愿者需在左右前臂屈侧标记5cm
×
5cm区域进行测试;测试前,采用皮肤水分测试仪corneometer tm300(courage+khazaka,德国)对皮肤测试区域的tewl(经皮水分散失)值进行测量;
[0213]
2、采用胶带黏贴后撕拉,造成皮肤表面屏障的破坏,并立即测试tewl数据;
[0214]
3、涂抹适量实施例及对比例制备的乳液(或量取0.2g),打圈涂抹至皮肤吸收。分别于涂后15min、3h再进行皮肤tewl的测试;
[0215]
4、需招募24~30位志愿者进行本项测试;tewl值越高,表明经皮肤散失的水分越多,角质层的屏障功能越差,具体测试结果如下表10所示。
[0216]
表10皮肤屏障功能测试结果
[0217][0218]
实验数据显示,胶带撕拉后,tewl值明显增加,说角质层皮肤屏障受损,涂抹实验例1~6制备的乳液15min和3h后,tewl值均低于对比例,说明,实验例1~6对皮肤屏障具有更好的修复作用。
[0219]
实验例3体外抗衰功效测试方法:
[0220]
体外抗衰功效的测试方法:主要测试ⅰ型胶原蛋白和脂质过氧化两个抗衰相关测试指标,具体测试如下:
[0221]1‑ⅰ
型胶原蛋白的测试:
[0222]
1.1测试材料
[0223]
1.1.1试剂
[0224]
dmem基础培养基(gibco)、胎牛血清(gibco)、pbs(gibco)、0.25%胰酶-含edta含酚红(gibco)、青霉素链霉素双抗(gibco)、超纯水、human col-1elisa test kit(sigma-aldrich)
[0225]
1.1.2仪器
[0226]
超纯水仪(美国millipore公司)、小型高速离心机(德国eppendorf公司)、涡漩仪(美国scilogex公司)、二氧化碳细胞培养箱(美国thermo fisher公司)、生物安全柜(美国thermo fisher公司)、普通倒置显微镜(日本nikon公司)、电热恒温水浴锅(中国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多功能微孔板检测仪(瑞士tecan公司)、紫外辐照计(美国thermo fisher公司)
[0227]
1.2细胞培养
[0228]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uman skin fibroblasts,hsf)用dmem基础培养基、10%胎牛
血清和1%青霉素链霉素在37℃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培养,每三天按1:2传代,选择第三代以上的细胞开始测试。
[0229]
1.3样品溶解
[0230]
采用dmem基础培养基稀释实施例a1-a5、a8和对比例b1-b5组分20倍。
[0231]
1.4col-1表达量检测
[0232]
hsf接种在6孔板中,待其融合度达80%后,用pbs缓冲液缓慢清洗两次,
[0233]
加入含样品的dmem完全培养基并培养48h,48h后收集细胞,超声30s裂解细胞,离心收集上清液,按col-1elisa kit说明书操作,测定col-1含量,具体测试结果如下表11所示。
[0234]
2-脂质过氧化的测试:
[0235]
脂质过氧化是氧化损伤所涉及的细胞途径之一,并且与dna损伤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其许多反应的终产物都能够与dna相互作用并造成氧化性dna损伤。最近也发现它具有一定的化学致癌风险。丙二醛(mda)是机体暴露于环境异物中引起氧化损伤的一种生物标志物,是脂质过氧化的最终产物之一,在体内和体外都可以检测到。mda的评估是氧化剂诱导的细胞毒性产生的重要标志,因此,可通过测定mda,评估不同化学物质的抗自由基功效。
[0236]
2.1.实验材料
[0237]
研究在重组表皮”模型上进行,每项处理设置3个重复。
[0238]
2.2.实验过程
[0239]
2.2.1."重组表皮"模型
[0240]
丙二醛(mda)的测定
[0241]
2.3.2.1-丙二醛(mda)的提取
[0242]
重组表皮经处理24小时后,细胞悬浮液被放入
[0243]-250μl含有nacl(0.1m)和edta(20mm)的tris缓冲液(50mm,ph 8)
[0244]-25μl的sds(7%)
[0245]-300μl的hcl(0.1n,当量浓度)
[0246]-38μl1%磷钨酸水溶液
[0247]-300μl 0.67%硫代巴比妥酸水溶液样品在50℃的黑暗处放置1小时,接着冰浴(0℃)10分钟,添加300μl正丁醇,并剧烈摇动试管。0℃下于10000g离心10分钟后,从每个含有mda-tba加合物的样品中分离出正丁醇相,并通过hplc和荧光检测进行分析。
[0248]
2.3.2.2-丙二醛(mda)的测定mda-tba通过hplc系统测量,该系统由ics(法国仪器耗材服务)色谱泵组成,该泵具有:
[0249]-比绍夫泵(2.200型)
[0250]-自动进样器(alcoot 788型自动进样器)
[0251]-ultrasep c18色谱柱(30cm
×
0.18cm)
[0252]-荧光检测器(jasco 821-fi)
[0253]
在室温下用甲醇对mda-tba进行分析:通过在流动相中添加1m koh将水(40:60v/v)的ph调节至8.3。流速维持在0.5ml/min。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515nm和535nm。
[0254]
实施例a1-a5、a8及对比例b1-b5的进行ⅰ型胶原蛋白和脂质过氧化的测试,测试结果如表11所示。
[0255]
表11植物活性物体外抗衰功效测试结果
[0256][0257]
由表11可知,实验例a1~a8的ⅰ型胶原蛋白的含量均高于对比例,说明实施例a1~a8相较于对比例b1-b5具有更好的促进ⅰ型胶原蛋白产生的作用;实验例a1~a8的mda的含量均低于对比例,说明a1~a8相较于对比例b1-b5更好地降低了脂质过氧化的速度;因此,实施例a1~a8具有显著的体外抗衰效果。
[0258]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植物细胞活性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植物细胞以及活性成分;所述活性成分选自多糖、氨基酸、维生素、多肽、麦角硫因、依克多因或其盐中的一种或两者以上,所述活性成分位于植物细胞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细胞活性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细胞可以选自沙漠蔷薇叶细胞、茉莉花叶细胞、人参细胞、葡萄花细胞、高山火绒草细胞、海冬青细胞、海茴香细胞、苹果细胞、熏衣草细胞、黄荆细胞、莲花细胞、没药细胞、绞股蓝/丝瓜杂交细胞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多糖选自透明质酸类物质、硫酸软骨素、肝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其中,所述透明质酸类物质选自透明质酸或其盐、透明质酸衍生物或其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依克多因或其盐选自依克多因、依克多因甲酯、羟基依克多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3.一种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植物细胞活性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植物细胞以及活性成分在培养基中进行共培养36~72h;2)培养后对上述培养基进行过滤得到植物细胞活性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植物细胞活性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相对于植物细胞和活性成分的组合,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植物细胞为80-100wt%,优选为91-99wt%,进一步优选为94-97wt%;所述活性成分为0-20wt%,优选为0.1-10wt%,进一步优选为0.5~5wt%。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植物细胞活性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培养基为ms培养基,b5培养基,或ms-h培养基,培养温度为20~40℃,ph为3~7。6.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植物细胞活性物或权利要求3-5任一项方法制备得到的植物细胞活性物在化妆品、药品、医疗器械中的应用,优选地,所述植物细胞活性物在透皮吸收促进剂中的应用。7.一种透皮吸收促进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植物细胞活性物或权利要求3-5任一项方法制备得到的植物活性物和多元醇;优选地,所述植物细胞活性物和多元醇重量比为(1~3):(7~9);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多元醇为丙三醇、丁二醇、乙二醇、丁烯二醇类、丙二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透皮吸收促进剂组合物在化妆品、药品、医疗器械中的应用。9.一种化妆品,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皮吸收促进剂组合物。10.权利要求9所述的化妆品在保湿、提高皮肤屏障功能和/或抗衰中的用途。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细胞活性物,包括:植物细胞以及活性成分。本发明通过采用特定含量及特定制备方法的植物细胞、并辅以特定含量的活性成分进行复配,通过植物细胞提取物对活性成分进行包裹,制备得到皮肤吸收性更好的植物细胞活性物,将其与多元醇混合后,制备得到透皮吸收促进剂组合物,将该组合物添加至化妆品基础配方中,使得最终制备得到的化妆品的渗透性、短效保湿性、长效保湿性、皮肤屏障功能以及体外抗衰功效均得到显著改善。及体外抗衰功效均得到显著改善。


技术研发人员:阚洪玲 申凤同 吴越 毛华 李锋 刘晓云 程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1
技术公布日:2023/8/14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