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多功能的核壳壳结构药物胶束及其制备方法
未命名
08-15
阅读:147
评论:0

1.本发明属于药物载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多功能的核壳壳结构药物胶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聚合物胶束是指由两亲性聚合物在溶液中自动组装形成的粒径在10~100 nm的载药体系。它能提高药物的溶解性、提高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降低药物毒性、延缓药物释放等诸多有点,使得其在肿瘤成像方面、抗肿瘤药物递送方面、癌症免疫治疗方面、急/慢性肾脏病方面等被广泛应用研究。
3.但是目前聚合物胶束本身存在一些问题:1)一般胶束经过静脉注射进入血液循环体系时,相当于被无限倍稀释,如果胶束的临界胶束浓度值较高,会导致胶束结构的破坏,药物提前释放,使得治疗效果不理想甚至无法治疗。
4.2)当胶束粒子表面携带正电荷或者疏水基团时,载体表面与蛋白质、(吞噬)细胞膜的作用增强,粒子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后很快就会被体内的免疫系统清除,并且具有很强的细胞细胞毒性。而目前对疏水性药物进行负载时主要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在胶束外壳引入聚乙二醇等亲水基团,以增加载药胶束的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然而此方法需要复杂的合成工艺,且效率低、难以放大至工业化生产。
5.3)并不是所有的载药胶束都可以在壳层有效的修饰一层聚乙二醇或者其他亲水性物质;特别是对油包水型的载药胶束,其壳层是非水溶性聚合物,难以实现胶束外表面亲水性改变。
6.4)对于合成或者半合成的高分子材料而言,材料本身直接暴露于血液或者组织环境中,其安全性和经济性也制约了聚合物胶束的生物血液应用。
7.因此,亟待开发一种简单、高效、适用性广、绿色、经济的方法,在载药胶束壳外形成一层具有多功能的“盔甲”层,以同时提高载药胶束的稳定性、生物相容性、药物利用率并减少药物对机体的毒副作用。
8.故基于此,提出本发明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9.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多功能的核壳壳结构药物胶束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载药胶束分散于乙醇/水混合溶液中,得到胶束悬浊液;(2)将多酚类化合物、多胺基化合物、氧化剂和金属离子分别溶解于酸性缓冲液中,分别得到多酚类缓冲液、多胺基缓冲液、氧化剂缓冲液和金属离子缓冲液;(3)在所述胶束悬浊液中,依次加入所述多酚类缓冲液、所述多胺基缓冲液和所述氧化剂缓冲液,得到第一混合液;所述第一混合液经反应后,得到第一反应液;
(4)将所述第一反应液离心分离以弃去上清液,然后依次清洗、干燥,得到改性胶束;(5)将所述改性胶束采用酸性缓冲液重悬,并加入所述金属离子缓冲液,得到第二混合液;所述第二混合液经反应后,得到第二反应液;(6)将所述第二反应液离心分离以弃去上清液,然后依次清洗、干燥,即得到所述具有多功能的核壳壳结构药物胶束。
10.为便于理解本发明,对本发明的反应原理进行说明:本发明首先将胶束颗粒均匀分散在乙醇/水混合溶液中,在酸性环境下,再通过多酚类化合物、多胺基化合物在氧化剂的作用下氧化、交联,在胶束表面形成一层由多酚纳米颗粒构成的均匀致密的“保护层”(第一层壳),然后经过离心弃上清液将胶束充分清洗;再于酸性溶液中,使金属离子与胶束“保护层”中的酚羟基螯合,充当一个“螺钉”连接的作用从而增加胶束保护层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最终在胶束外层形成多功能的“盔甲”层(第二层壳),从而能够避免药物胶束在体内的快速降解和被机体代谢的情况,提高了药物在体内的停留时间和利用率。
11.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载药胶束为阴离子载药胶束、阳离子载药胶束、两性型载药胶束、多元醇型载药胶束、聚氧乙烯型载药胶束或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型载药胶束中的一种;所述乙醇/水混合溶液中,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0.5~5:0.5~5。
12.优选地,所述载药胶束为载药吐温-80胶束,所述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4。
13.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多酚类化合物为单宁酸、没食子酸、丹酚酸b、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邻苯二酚、邻苯三酚、黄酮类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多胺基化合物为乙二胺、戊二胺、2,2,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胺、1,8-二氨基辛烷、甲基环己烷二胺、1,3-二氨基甲基环己烷、2,4,6-三氨甲基环己烷、1,4-双二氨已基环己烷、2-(3,4-二羟基苯基)乙胺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氧化剂为过氧化氢、过硫酸铵、浓硝酸、高碘酸钠、高锰酸钾、重铬酸钾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金属离子为锰离子、铜离子、镍离子、银离子、锌离子、铁离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14.优选地,所述酸性缓冲液的ph为3~7,更优选地,所述酸性缓冲液的ph为5;所述酸性缓冲液为乙酸-乙酸盐缓冲液、2-(n-吗啡啉)乙磺酸缓冲液、甘氨酸-盐酸缓冲液、邻苯二甲酸-盐酸缓冲液、邻苯二甲酸氢钾-氢氧化钠缓冲液、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柠檬酸-氢氧化钠-盐酸缓冲液或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中的一种。
15.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第一混合液中,所述载药胶束的浓度为0.5~10 mg/ml,所述多酚类化合物的浓度为0.5~10 mg/ml,所述多胺基化合物的浓度为0.5~10 mg/ml,所述氧化剂的浓度为0.5~10 mg/ml。更优选地,所述载药胶束的浓度为2 mg/ml,所述多酚类化合物的浓度为1 mg/ml,所述多胺基化合物的浓度为1 mg/ml,所述氧化剂的浓度为0.5 mg/ml。
16.优选地,步骤(5)中,所述第二混合液中,所述改性胶束的浓度为0.5~10 mg/ml,所述金属离子的浓度为0.1~5 mg/ml。更优选地,所述改性胶束的浓度为2 mg/ml,所述金属离子的浓度为0.5 mg/ml。
17.优选地,步骤(3)和步骤(5)中,反应的温度为10~40℃,反应的时间为0.1~10h。
18.优选地,反应的温度为20℃,反应的时间为4h。
19.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发明的再一方案是提供一种由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具有多功能的核壳壳结构药物胶束。
2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基于多酚类化合物和多胺基化合物在氧化剂的作用下氧化、交联,在胶束壳外层形成一层由纳米颗粒构建的均匀致密多酚纳米颗粒膜层,该多酚纳米颗粒膜层含有大量的亲水性基团如酚羟基、羧基、胺基等并使其具有优异的亲水性,能够提高药物胶束的生物相容性,避免被机体内的免疫系统清除,同时还能在胶束外壳再形成一层“盔甲”层,进一步提高胶束的结构稳定性,实现了纳米胶束在体内的长循环特性。另外,“盔甲”层也能避免胶束在体内被降解,从而防止药物大量释放给机体造成不可逆的副作用。
21.2、在机体内的病理组织环境中,常伴随着大量的活性氧自由基和炎症细胞浸润的情况,本发明所述的药物胶束能在外壳形成多酚“保护层”并带有多酚化合物相关的生物学功能,如抗氧化、清除自由基、调节炎症等,可以调节病理微环境并与胶束中的药物协同发挥治疗作用。
22.3、金属离子可以充分地与多酚“保护层”中的酚羟基螯合,引入的金属离子也具有多种功能,如1)金属离子本身的生物学功能,2)金属离子与酚羟基螯合后充当一个铆钉的作用,将多酚纳米颗粒进一步连接,增加多酚“保护层”的结构稳定性,提高药物胶束的利用率,减缓用药次数,3)金属离子与酚羟基螯合后,可以延缓酚羟基被氧化的速度,延长其保存时间和相应的生物学功能。
23.4、多酚纳米颗粒与金属离子形成的复合层具有ph响应性,在机体内的酸性病灶部位(如肿瘤部位的ph为6.5~7.2)会加速解离多酚/金属离子,打开胶束中药物的释放窗口,所释放的药物与多酚可协同作用对病理组织进行治疗。
24.5、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反应高效、条件温和,可以在不同的胶束表面制备出具有多功能“盔甲”的保护层,具有广谱实用性,制得的药物胶束具有优异的结构稳定性和多种生物学功能。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6.图1是实施例1所述药物胶束(载药卵磷脂胶束)的透射电镜图。
27.图2是实施例1所述具有多功能的核壳壳结构药物胶束的透射电镜图。
28.图3是实施例1所述具有多功能的核壳壳结构药物胶束的电子衍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
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30.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多功能的核壳壳结构药物胶束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载药卵磷脂胶束均匀分散在乙醇/水混合溶液中,得到胶束悬浊液;其中,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4;(2)将单宁酸、乙二胺、高碘酸钠和铜离子分别溶解于ph为5的乙酸钠缓冲液,分别得到单宁酸缓冲液、乙二胺缓冲液、高碘酸钠缓冲液和铜离子缓冲液;(3)在所述胶束悬浊液中,依次加入单宁酸缓冲液、乙二胺缓冲液和高碘酸钠缓冲液,得到第一混合液;所述第一混合液在25℃下搅拌反应3h后,得到第一反应液;其中:所述第一混合液中,所述胶束的浓度为2 mg/ml,所述单宁酸的浓度为1 mg/ml,所述乙二胺的浓度为0.5 mg/ml,所述高碘酸钠的浓度为0.5 mg/ml;(4)将所述第一反应液在12000r/min下高速离心30s,弃上清液,加ro水重新悬置胶束,再次以相同条件高速离心,弃上清液,清洗3次,冷冻干燥,得到改性胶束;(5)将所述改性胶束采用乙酸钠缓冲液悬置后加入所述铜离子缓冲液,得到第二混合液;所述第二混合液在25℃下搅拌反应3h后,得到第二反应液;其中,所述第二混合液中,所述改性胶束的浓度为2 mg/ml,所述铜离子的浓度为0.5 mg/ml;(6)将所述第二反应液在12000r/min下高速离心30s,弃上清液,加ro水重新悬置,再次以相同条件高速离心,弃上清液,清洗3次,冷冻干燥,即得到所述具有多功能的核壳壳结构药物胶束。
31.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多功能的核壳壳结构药物胶束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载药脂肪酸单甘油酯胶束均匀分散在乙醇/水混合溶液中,得到胶束悬浊液;其中,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0.5:4.5;(2)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戊二胺、高锰酸钾和铜离子分别溶解于ph为4.5的乙酸钠缓冲液,分别得到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缓冲液、戊二胺缓冲液、高锰酸钾缓冲液和铜离子缓冲液;(3)在所述胶束悬浊液中,依次加入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缓冲液、戊二胺缓冲液和高锰酸钾缓冲液,得到第一混合液;所述第一混合液在20℃下搅拌反应6h后,得到第一反应液;其中:所述第一混合液中,所述胶束的浓度为5 mg/ml,所述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浓度为2 mg/ml,所述戊二胺的浓度为2 mg/ml,所述高锰酸钾的浓度为2 mg/ml;(4)将所述第一反应液在12000r/min下高速离心30s,弃上清液,加ro水重新悬置胶束,再次以相同条件高速离心,弃上清液,清洗3次,冷冻干燥,得到改性胶束;(5)将所述改性胶束采用乙酸钠缓冲液悬置后加入所述铜离子缓冲液,得到第二混合液;所述第二混合液在20℃下搅拌反应6h后,得到第二反应液;其中,所述第二混合液中,所述改性胶束的浓度为4 mg/ml,所述铜离子的浓度为1 mg/ml;(6)将所述第二反应液在12000r/min下高速离心30s,弃上清液,加ro水重新悬置,
再次以相同条件高速离心,弃上清液,清洗3次,冷冻干燥,即得到所述具有多功能的核壳壳结构药物胶束。
32.实施例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多功能的核壳壳结构药物胶束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载药吐温-80胶束均匀分散在乙醇/水混合溶液中,得到胶束悬浊液;其中,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4;(2)将没食子酸、2,2,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胺、高碘酸钠和铁离子(fe
3+
)分别溶解于ph为3.5的邻苯二甲酸-盐酸缓冲液,分别得到没食子酸缓冲液、2,2,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胺缓冲液、高碘酸钠缓冲液和铁离子缓冲液;(3)在所述胶束悬浊液中,依次加入没食子酸缓冲液、2,2,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胺缓冲液、高碘酸钠缓冲液,得到第一混合液;所述第一混合液在15℃下搅拌反应10h后,得到第一反应液;其中:所述第一混合液中,所述胶束的浓度为6 mg/ml,所述没食子酸的浓度为3 mg/ml,所述2,2,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胺的浓度为3 mg/ml,所述高碘酸钠的浓度为3 mg/ml;(4)将所述第一反应液在12000r/min下高速离心30s,弃上清液,加ro水重新悬置胶束,再次以相同条件高速离心,弃上清液,清洗3次,冷冻干燥,得到改性胶束;(5)将所述改性胶束采用邻苯二甲酸-盐酸缓冲液悬置后加入所述铁离子缓冲液,得到第二混合液;所述第二混合液在15℃下搅拌反应8h后,得到第二反应液;其中,所述第二混合液中,所述改性胶束的浓度为4 mg/ml,所述铁离子的浓度为1 mg/ml;(6)将所述第二反应液在12000r/min下高速离心30s,弃上清液,加ro水重新悬置,再次以相同条件高速离心,弃上清液,清洗3次,冷冻干燥,即得到所述具有多功能的核壳壳结构药物胶束。
33.实施例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多功能的核壳壳结构药物胶束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载药司盘80胶束均匀分散在乙醇/水混合溶液中,得到胶束悬浊液;其中,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1;(2)将邻苯三酚、1,8-二氨基辛烷、过硫酸铵和银离子分别溶解于ph为4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分别得到邻苯三酚缓冲液、1,8-二氨基辛烷缓冲液、过硫酸铵缓冲液和银离子缓冲液;(3)在所述胶束悬浊液中,依次加入邻苯三酚缓冲液、1,8-二氨基辛烷缓冲液、过硫酸铵缓冲液,得到第一混合液;所述第一混合液在35℃下搅拌反应1h后,得到第一反应液;其中:所述第一混合液中,所述胶束的浓度为2 mg/ml,所述邻苯三酚的浓度为2 mg/ml,所述1,8-二氨基辛烷的浓度为1.5 mg/ml,所述过硫酸铵的浓度为2 mg/ml;(4)将所述第一反应液在12000r/min下高速离心30s,弃上清液,加ro水重新悬置胶束,再次以相同条件高速离心,弃上清液,清洗3次,冷冻干燥,得到改性胶束;(5)将所述改性胶束采用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悬置后加入所述银离子缓冲液,得到第二混合液;所述第二混合液在35℃下搅拌反应1h后,得到第二反应液;其中,所述第
二混合液中,所述改性胶束的浓度为1 mg/ml,所述银离子的浓度为0.1 mg/ml;(6)将所述第二反应液在12000r/min下高速离心30s,弃上清液,加ro水重新悬置,再次以相同条件高速离心,弃上清液,清洗3次,冷冻干燥,即得到所述具有多功能的核壳壳结构药物胶束。
34.实施例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多功能的核壳壳结构药物胶束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载药聚氧乙烯脂肪酸脂-52胶束均匀分散在乙醇/水混合溶液中,得到胶束悬浊液;其中,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0.5:4.5;(2)将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1,3-二氨基甲基环己烷、重铬酸钾和锌离子分别溶解于ph为5.5的甘氨酸-盐酸缓冲液,分别得到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缓冲液、1,3-二氨基甲基环己烷缓冲液、重铬酸钾缓冲液和锌离子缓冲液;(3)在所述胶束悬浊液中,依次加入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缓冲液、1,3-二氨基甲基环己烷缓冲液、重铬酸钾缓冲液,得到第一混合液;所述第一混合液在35℃下搅拌反应0.5h后,得到第一反应液;其中:所述第一混合液中,所述胶束的浓度为6 mg/ml,所述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浓度为2 mg/ml,所述1,3-二氨基甲基环己烷的浓度为2 mg/ml,所述重铬酸钾的浓度为2 mg/ml;(4)将所述第一反应液在12000r/min下高速离心30s,弃上清液,加ro水重新悬置胶束,再次以相同条件高速离心,弃上清液,清洗3次,冷冻干燥,得到改性胶束;(5)将所述改性胶束采用甘氨酸-盐酸缓冲液悬置后加入所述锌离子缓冲液,得到第二混合液;所述第二混合液在35℃下搅拌反应4h后,得到第二反应液;其中,所述第二混合液中,所述改性胶束的浓度为8 mg/ml,所述锌离子的浓度为4 mg/ml;(6)将所述第二反应液在12000r/min下高速离心30s,弃上清液,加ro水重新悬置,再次以相同条件高速离心,弃上清液,清洗3次,冷冻干燥,即得到所述具有多功能的核壳壳结构药物胶束。
35.实施例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多功能的核壳壳结构药物胶束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载药泊洛沙姆胶束均匀分散在乙醇/水混合溶液中,得到胶束悬浊液;其中,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4;(2)将表没食子儿茶素、甲基环己烷二胺、30 %过氧化氢和锰离子分别溶解于ph为6.5的乙酸-乙酸盐缓冲液,分别得到表没食子儿茶素缓冲液、甲基环己烷二胺缓冲液、30 %过氧化氢缓冲液和锰离子缓冲液;(3)在所述胶束悬浊液中,依次加入表没食子儿茶素缓冲液、甲基环己烷二胺缓冲液、30 %过氧化氢缓冲液,得到第一混合液;所述第一混合液在20℃下搅拌反应4h后,得到第一反应液;其中:所述第一混合液中,所述胶束的浓度为8 mg/ml,所述表没食子儿茶素的浓度为6 mg/ml,所述甲基环己烷二胺的浓度为4 mg/ml,所述30 %过氧化氢的浓度为5 %;(4)将所述第一反应液在12000r/min下高速离心30s,弃上清液,加ro水重新悬置胶束,再次以相同条件高速离心,弃上清液,清洗3次,冷冻干燥,得到改性胶束;
(5)将所述改性胶束采用乙酸-乙酸盐缓冲液悬置后加入所述锌离子缓冲液,得到第二混合液;所述第二混合液在20℃下搅拌反应4h后,得到第二反应液;其中,所述第二混合液中,所述改性胶束的浓度为8 mg/ml,所述锰离子的浓度为4 mg/ml;(6)将所述第二反应液在12000r/min下高速离心30s,弃上清液,加ro水重新悬置,再次以相同条件高速离心,弃上清液,清洗3次,冷冻干燥,即得到所述具有多功能的核壳壳结构药物胶束。
36.验证例图1为实施例1中的载药卵磷脂胶束tem图(修饰前),图2是实施例1中的具有多功能的核壳壳结构药物胶束tem图(修饰后),经对比可知,与修饰前的药物胶束相比,实施例1的核壳壳结构药物胶束具有明显的核-壳-壳结构,且在溶液中分散均匀,大小均一。
37.图3为实施例1中的具有多功能的核壳壳结构药物胶束的电子衍射图,由图可分析,当金属离子与多酚纳米颗粒保护层中的酚羟基充分螯合后,通过透射电镜的电子衍射图分析证明金属离子在具有核壳壳结构药物胶束外层。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多功能的核壳壳结构药物胶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载药胶束分散于乙醇/水混合溶液中,得到胶束悬浊液;(2)将多酚类化合物、多胺基化合物、氧化剂和金属离子分别溶解于酸性缓冲液中,分别得到多酚类缓冲液、多胺基缓冲液、氧化剂缓冲液和金属离子缓冲液;(3)在所述胶束悬浊液中,依次加入所述多酚类缓冲液、所述多胺基缓冲液和所述氧化剂缓冲液,得到第一混合液;所述第一混合液经反应后,得到第一反应液;(4)将所述第一反应液离心分离以弃去上清液,然后依次清洗、干燥,得到改性胶束;(5)将所述改性胶束采用酸性缓冲液重悬,并加入所述金属离子缓冲液,得到第二混合液;所述第二混合液经反应后,得到第二反应液;(6)将所述第二反应液离心分离以弃去上清液,然后依次清洗、干燥,即得到所述具有多功能的核壳壳结构药物胶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多功能的核壳壳结构药物胶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载药胶束为阴离子载药胶束、阳离子载药胶束、两性型载药胶束、多元醇型载药胶束、聚氧乙烯型载药胶束或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型载药胶束中的一种;所述乙醇/水混合溶液中,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0.5~5:0.5~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具有多功能的核壳壳结构药物胶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药胶束为载药吐温-80胶束,所述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多功能的核壳壳结构药物胶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多酚类化合物为单宁酸、没食子酸、丹酚酸b、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邻苯二酚、邻苯三酚、黄酮类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多胺基化合物为乙二胺、戊二胺、2,2,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胺、1,8-二氨基辛烷、甲基环己烷二胺、1,3-二氨基甲基环己烷、2,4,6-三氨甲基环己烷、1,4-双二氨已基环己烷、2-(3,4-二羟基苯基)乙胺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氧化剂为过氧化氢、过硫酸铵、浓硝酸、高碘酸钠、高锰酸钾、重铬酸钾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金属离子为锰离子、铜离子、镍离子、银离子、锌离子、铁离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多功能的核壳壳结构药物胶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性缓冲液的ph为3~7;所述酸性缓冲液为乙酸-乙酸盐缓冲液、2-(n-吗啡啉)乙磺酸缓冲液、甘氨酸-盐酸缓冲液、邻苯二甲酸-盐酸缓冲液、邻苯二甲酸氢钾-氢氧化钠缓冲液、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柠檬酸-氢氧化钠-盐酸缓冲液或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中的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多功能的核壳壳结构药物胶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第一混合液中,所述载药胶束的浓度为0.5~10 mg/ml,所述多酚类化合物的浓度为0.5~10 mg/ml,所述多胺基化合物的浓度为0.5~10 mg/ml,所述氧化剂的浓度为0.5~10 mg/ml。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多功能的核壳壳结构药物胶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第二混合液中,所述改性胶束的浓度为0.5~10 mg/ml,所述金属离子的浓度为0.1~5 mg/ml。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多功能的核壳壳结构药物胶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
骤(3)和步骤(5)中,反应的温度为10~40℃,反应的时间为0.1~10h。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具有多功能的核壳壳结构药物胶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和步骤(5)中,反应的温度为20℃,反应的时间为4h。10.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得到的具有多功能的核壳壳结构药物胶束。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药物载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多功能的核壳壳结构药物胶束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采用多酚类化合物、多胺基化合物、氧化剂和金属离子对药物胶束进行改性,使得在药物胶束外形成的多酚复合物层既可以作为药物胶束的“保护层”也可以作为“活性层”赋予胶束相关的生物学功能。另外,金属离子与多酚复合物层相螯合,既增强了胶束“保护层”的稳定性,又增加了相应的生物学功能。所述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药物胶束仅通过与多酚化合物、多胺基化合物和金属离子作用,即可制备穿戴“盔甲”的多功能药物胶束,并可进一步用于如肿瘤、急/慢性肾脏病、心血管疾病、消化道疾病等的治疗。化道疾病等的治疗。化道疾病等的治疗。
技术研发人员:付平 李林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7.13
技术公布日:2023/8/14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