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智能电表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17 阅读:148 评论:0


1.本发明属于智能电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智能电表。


背景技术:

2.智能电表是智能电网(特别是智能配电网)数据采集的基本设备之一,承担着原始电能数据采集、计量和传输的任务,是实现信息集成、分析优化和信息展现的基础。智能电表由测量单元、数据处理单元、控制单元及通信单元等组成,具有电能计量、数据存储、信息处理、实时监测、信息交互、自动控制等功能。为了保护智能电表,及维护智能电表的正常运行,智能电表外侧通常设置有防护结构,以保证智能电表的运行精确,但现有设置在户外的智能电表多以防雨防潮功能为主,在此基础上无法兼顾外部防尘及内部散热功能,无法应对不同类型的极端天气。


技术实现要素:

3.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智能电表,有益效果为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类型极端天气下保证正常运行。
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智能电表,包括壳体,及壳体上固接的电表元件盒及两个导气壳,两个导气壳以电表元件盒为中心对称设置,及两个导气壳内侧皆固接的第一风机和两个第二风机,及两个导气壳上皆固接的吸湿板,及两个导气壳外侧皆固接的挡风罩和导流板,及壳体上固接的两个第一滤板及四个第二滤板,所述第一滤板与第一风机位置一一对应,所述第二滤板与第二风机位置一一对应;及壳体上安装的两个用于分隔壳体内部空间的密封折叠板,及壳体上固接的吸水毯,吸水毯设置在两个密封折叠板下侧,及壳体上可拆卸连接的可视窗,及壳体上铰接的电表门,可视窗设置在电表门内侧。
6.所述壳体两侧皆固接有挡尘板,壳体内侧两端皆固接有内凹壳,两个挡尘板皆设置在内凹壳外侧,两个第一滤板及四个第二滤板分别对称固接在两个内凹壳上。
7.所述内凹壳下侧设置有斜坡,内凹壳上设置有第一开口及两个第二开口,第一滤板及两个第二滤板分别对应固接在第一开口及两个第二开口上。
8.两个所述第一滤板皆包括第一滤板框,四个所述第二滤板皆包括第二滤板框,多个第一滤板框及多个第二滤板框内侧皆设置有滤网,滤网材质为金属,滤网目数为350目。
9.所述导气壳内侧面为向下倾斜的斜面,挡风罩两侧连接板外侧面为与导气壳壳体内侧面斜度一致的向上倾斜的斜面。
10.两个所述吸湿板包括吸湿板框,吸湿板框内固接有两个吸湿挡片,两个吸湿挡片之间设置有除湿颗粒。
11.两个所述密封折叠板皆包括多个折叠片,多个折叠片之间互相铰接,最左侧的折叠片铰接在壳体上,最右侧的折叠片上铰接有推板,推板滑动连接在壳体上,最右侧的折叠片外侧固接有密封层。
12.两个所述导流板下侧面皆设置在折叠后密封折叠板上的两个推板之间。
13.所述壳体下侧设置有漏斗口,漏斗口下侧设置有倒漏斗型开口,漏斗口内侧粘接有吸水毯。
14.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挡边,可视窗固接在挡边内侧。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6.图1为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智能电表的主视剖视图;
17.图2为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智能电表的整体结构图;
18.图3为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智能电表的侧视剖视图;
19.图4为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内凹壳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第一滤板及第二滤板的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导气壳与挡风罩的位置示意图;
23.图8为吸湿板的结构示意图;
24.图9为吸湿板局部放大的结构剖视图;
25.图10为密封折叠板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6.图11为密封折叠板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7.图12为折叠状态的密封折叠板导流板的位置示意图;
28.图13为壳体与可视窗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如图1至图3所示:
30.所述具有防护结构的智能电表包括壳体100,壳体100上使用螺钉连接有电表元件盒110及两个导气壳120,两个导气壳120以电表元件盒110为中心对称设置,两个导气壳120内侧皆使用螺钉连接有一个第一风机130和两个第二风机140,两个导气壳120上皆粘接有吸湿板150,两个导气壳120外侧皆焊接有挡风罩160,两个导气壳120下侧皆使用螺纹连接有导流板190,壳体100上粘接有两个第一滤板170及四个第二滤板180,所述第一滤板170与第一风机130位置一一对应,所述第二滤板180与第二风机140位置一一对应;壳体100上安装有两个用于分隔壳体100内部空间的密封折叠板200,壳体100上粘接的吸水毯300,吸水毯300设置在两个密封折叠板200下侧,及壳体100上可拆卸卡接的可视窗310,壳体100上使用铰链连接有电表门320,可视窗310设置在电表门320内侧,所述第一风机130与第二风机140连接有讯号接收器;
31.当智能电表设置在户外时,电表元件盒110中的元件正常运行及工作,打开电表门320后,能够通过可视窗310对内部电表元件盒110所显示内容进行读数;在需要维护电表元件盒110中元件时,打开电表门320,拆卸可视窗310,能够对电表元件盒110中的元件进行维护;智能电表正常运行时,左侧的第一风机130和两个第二风机运行,将壳体100内部空气通过左侧的吸湿板150、第一滤板170和两个第二滤板180排出,同时外部空气通过右侧的吸湿板150、第一滤板170和两个第二滤板180进入壳体100内部;智能电表运行一段时间后,左侧
的第一风机130和两个第二风机停止运行,右侧的第一风机130和两个第二风机运行,将壳体100内部空气通过右侧的吸湿板150、第一滤板170和两个第二滤板180排出,同时外部空气通过左侧的吸湿板150、第一滤板170和两个第二滤板180进入壳体100内部,从而进行电表元件盒110中元件的散热,同时通过空气排出方向的改变,将对应方向的第一滤板170和两个第二滤板180上的灰尘吹落,起到自清洁作用,避免第一滤板170或第二滤板180堵塞,造成空气流通不畅;在沙尘天气时,操作人员能够通过讯号接收器改变两侧的第一风机130和第二风机140的更换工作频率,以避免大量沙尘堵塞第一滤板170或第二滤板180,同时壳体100能够将质量较大的沙尘挡在外侧,避免质量较大的沙尘损坏第一滤板170或第二滤板180;同时,在雨天时,壳体100能够将第一滤板170和第二滤板180位置的雨水挡在外侧,可视窗310能够将电表门320缝隙中流入的雨水挡在外侧,同时两个吸湿板150能够将吸入内部的水汽吸收,避免内部电表元件盒110中的元件受潮;当极端潮湿天气时,吸湿板150无法完全吸收壳体100内部水汽时,展开状态的密封折叠板200受控折叠,通过吸水毯300吸收壳体100内部水汽,并以液体形式排出壳体100内部,从而保证内部电表元件盒110中的元件不会受潮,内部空气湿度达到标准后,折叠状态的密封折叠板200受控展开,避免潮湿状态的吸水毯300影响壳体100内部空气湿度。
32.如图4所示:
33.所述壳体100两侧皆焊接有挡尘板101,壳体100内侧两端皆焊接有内凹壳102,两个挡尘板101皆设置在内凹壳102外侧,两个第一滤板170及四个第二滤板180分别对称粘接在两个内凹壳102上;
34.当智能电表设置在户外时,挡尘板101及内凹壳102形成外侧开口在下方的半封闭空间,使外部空气经过一次方向改变后再通过第一滤板170或第二滤板180进入内部,从而避免了空气中质量较大的沙尘或雨水进入内部,并减少第一滤板170和第二滤板180的沙尘过滤压力。
35.如图5所示:
36.所述内凹壳102下侧设置有斜坡103,内凹壳102上设置有第一开口104及两个第二开口105,第一滤板170及两个第二滤板180分别对应固接在第一开口104及两个第二开口105上;
37.当空气通过挡尘板101及内凹壳102进入内部时,向下倾斜的斜坡103能够起到缓冲及改变方向的作用,避免外部风力过大时对内部组件造成影响;同时当对应位置的第一风机130或第二风机140对第一滤板170或第二滤板180进行自清洁除尘时,或空气中质量较大的沙尘较多时,或下雨时,落在内凹壳102上的尘土或雨水皆能够通过斜坡103向外滑落,避免堆积过多后难以处理。
38.如图6所示:
39.两个所述第一滤板170皆包括第一滤板框171,四个所述第二滤板180皆包括第二滤板框181,多个第一滤板框171及多个第二滤板框181内侧皆设置有滤网172,滤网172材质为金属,滤网172目数为350目;从而保证当外部空气通过第一滤板170或第二滤板180进入智能电表内部时,空气中的沙尘能够被滤网172挡住;同时当第一风机130或第二风机170对第一滤板170或第二滤板180进行自清洁时,金属材质滤网上的沙尘易于清除,能够提升清洁效果,从而提高再使用时第一滤板170和第二滤板180的除尘效率。
40.如图7所示:
41.所述导气壳120内侧面为向下倾斜的斜面,挡风罩160两侧连接板外侧面为与导气壳120壳体内侧面斜度一致的向上倾斜的斜面;
42.当出现极端潮湿天气时,吸湿板150能够吸收壳体100内部水汽汇聚成水滴,通过向下倾斜的斜面滑落,并通过导流板190滴落到吸水毯300上排出壳体100,从而避免滑落的水滴接触到电表元件盒100;同时当外部风力较大时,挡风罩160能够作为最后一道缓冲,使通过吸湿板150进入壳体内部的空气从上下两侧进行循环,在散热的同时,尽量避免电表元件盒110所在位置的空气产生流动,导致电表元件盒110中的元件受到影响。
43.如图8及图9所示:
44.两个所述吸湿板150包括吸湿板框151,吸湿板框151内卡接有两个吸湿挡片152,两个吸湿挡片152之间设置有除湿颗粒153;
45.当经过吸湿板150的空气中存在水汽时,除湿颗粒153吸收水汽,当经过吸湿板150的空气中不存在水汽时,除湿颗粒153中吸收的水汽被干燥空气带离,从而恢复除湿吸水能力,从而保持壳体100内部的相对干燥,通过所吸收水汽的缓慢释放,延长吸湿板150的使用寿命。
46.如图10至图12所示:
47.两个所述密封折叠板200皆包括多个折叠片210,多个折叠片210之间互相铰接,最左侧的折叠片210铰接在壳体100上,最右侧的折叠片210上铰接有推板220,推板220通过电动推杆滑动连接在壳体100上,电动推杆上连接有湿度传感器,最右侧的折叠片210外侧设置有密封层230;
48.当极端潮湿天气时,吸湿板150所吸收水汽超过限度,导致壳体100内部湿度逐渐上升,湿度传感器控制电动推杆带动推板220向靠近壳体100内壁方向移动,从而使多个折叠片210相互折叠,使吸水毯300接触壳体100内部空气,并将内部空气中水汽集聚后除去,当极端潮湿天气结束时,壳体100内部湿度逐渐下降,湿度传感器控制电动推杆带动推板220向远离壳体100内壁方向移动,使多个折叠片210展开,使吸水毯300所在位置与电表元件盒110所在位置互相隔绝,避免潮湿状态的吸水毯300在蒸发水汽时水汽上升,导致壳体100内部湿度增加。
49.如图12所示:
50.两个所述导流板190下侧面皆设置在折叠后密封折叠板200上的两个推板220之间;从而保证当吸湿板150饱和,吸收水汽达到上限后,多余水汽凝结成的水滴能通过导流板190滴落到吸水毯300上,避免对密封折叠板200造成影响。
51.如图1及图4所示:
52.所述壳体100下侧设置有漏斗口106,漏斗口106下侧设置有倒漏斗型开口107,漏斗口106内侧粘接有吸水毯300;
53.当极端潮湿天气时,壳体100内部水汽过大,在壳体100内壁上凝结为水珠,并通过导流板落在吸水毯300上,漏斗口106能够在尽量增大吸水毯吸收水汽面积的同时,将吸水毯300中央部分下凹,从而使吸水毯300中凝结出的液态水因自身重量向吸水毯300中央汇聚,并通过倒漏斗型开口107排出壳体100外部,同时倒漏斗型开口107对内部吸水毯300起到保护和遮挡作用,避免吸水毯300被狂风等天气影响;同时,由于吸水毯300在极端潮湿环
境下通过所吸收水汽自身的重量进行除湿排水,设置在倒漏斗型开口107部分的吸水毯300损坏依旧不会对除湿效果造成影响,从而保证了极端天气下吸水毯300除湿效果的稳定性不会因长期搁置而降低。
54.如图13所示:
55.所述壳体100上设置有挡边108,可视窗310可拆卸卡接在挡边108内侧;
56.当智能电表的电表门320密封性能下降或工作人员疏忽未能合拢电表门320时,电表门320与挡边108产生缝隙,下雨时雨水将通过缝隙进入电表门内部,但由于挡边108设置在可视窗310内侧,雨水无法进入可视窗310内部,从而保证了壳体100内部电表元件盒110的干燥,避免任何状态下雨水对电表元件盒110的影响。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智能电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及壳体(100)上固接的电表元件盒(110)及两个导气壳(120),两个导气壳(120)以电表元件盒(110)为中心对称设置,及两个导气壳(120)内侧皆固接的第一风机(130)和两个第二风机(140),及两个导气壳(120)上皆固接的吸湿板(150),及两个导气壳(120)外侧皆固接的挡风罩(160)和导流板(190),及壳体(100)上固接的两个第一滤板(170)及四个第二滤板(180),所述第一滤板(170)与第一风机(130)位置一一对应,所述第二滤板(180)与第二风机(140)位置一一对应;及壳体(100)上安装的两个用于分隔壳体(100)内部空间的密封折叠板(200),及壳体(100)上固接的吸水毯(300),吸水毯(300)设置在两个密封折叠板(200)下侧,及壳体(100)上可拆卸连接的可视窗(310),及壳体(100)上铰接的电表门(320),可视窗(310)设置在电表门(320)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智能电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两侧皆固接有挡尘板(101),壳体(100)内侧两端皆固接有内凹壳(102),两个挡尘板(101)皆设置在内凹壳(102)外侧,两个第一滤板(170)及四个第二滤板(180)分别对称固接在两个内凹壳(102)上。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智能电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壳(102)下侧设置有斜坡(103),内凹壳(102)上设置有第一开口(104)及两个第二开口(105),第一滤板(170)及两个第二滤板(180)分别对应固接在第一开口(104)及两个第二开口(105)上。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智能电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滤板(170)皆包括第一滤板框(171),四个所述第二滤板(180)皆包括第二滤板框(181),多个第一滤板框(171)及多个第二滤板框(181)内侧皆设置有滤网(172),滤网(172)材质为金属,滤网(172)目数为350目。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智能电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壳(120)内侧面为向下倾斜的斜面,挡风罩(160)两侧连接板外侧面为与导气壳(120)壳体内侧面斜度一致的向上倾斜的斜面。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智能电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吸湿板(150)包括吸湿板框(151),吸湿板框(151)内固接有两个吸湿挡片(152),两个吸湿挡片(152)之间设置有除湿颗粒(153)。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智能电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密封折叠板(200)皆包括多个折叠片(210),多个折叠片(210)之间互相铰接,最左侧的折叠片(210)铰接在壳体(100)上,最右侧的折叠片(210)上铰接有推板(220),推板(220)滑动连接在壳体(100)上,最右侧的折叠片(210)外侧固接有密封层(230)。8.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智能电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导流板(190)下侧面皆设置在折叠后密封折叠板(200)上的两个推板(220)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智能电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下侧设置有漏斗口(106),漏斗口(106)下侧设置有倒漏斗型开口(107),漏斗口(106)内侧粘接有吸水毯(300)。10.根据权利要求9中所述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智能电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上设置有挡边(108),可视窗(310)固接在挡边(108)内侧。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智能电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智能电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智能电表,有益效果为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类型极端天气下保证正常运行。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智能电表,包括壳体,及壳体上固接的电表元件盒及两个导气壳,两个导气壳以电表元件盒为中心对称设置,及两个导气壳内侧皆固接的第一风机和两个第二风机,及两个导气壳上皆固接的吸湿板,及两个导气壳外侧皆固接的挡风罩和导流板,及壳体上固接的两个第一滤板及四个第二滤板,所述第一滤板与第一风机位置一一对应,所述第二滤板与第二风机位置一一对应;及壳体上安装的两个用于分隔壳体内部空间的密封折叠板。的密封折叠板。的密封折叠板。


技术研发人员:林佳鸿 曹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市贵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1
技术公布日:2023/8/1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