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敏原蛋白失活助剂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18
阅读:73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功能性助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过敏原蛋白失活功能性助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2.在家庭生活中,尘螨和花粉过敏是两个常见的问题。这些过敏原可能会引起轻微或严重的症状,从而对家庭成员的健康造成危害。
3.尘螨是一种极小的生物,它们生活在尘埃中,特别是在床上、沙发、地毯和其他家具中。尘螨过敏通常表现为喷嚏、流鼻涕、眼部瘙痒和皮肤瘙痒等症状。有两种主要的尘螨过敏原是derf1和derf2,它们是尘螨的主要蛋白质成份。
4.花粉过敏是由花粉引起的一种免疫反应,常常导致过敏性鼻炎、哮喘和荨麻疹等症状。cryj1是一种与杉树有关的花粉过敏原。当花粉进入人体时,人体会产生免疫球蛋白e(ige)抗体,这些抗体会识别花粉过敏原并引起免疫反应。
5.这些过敏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视。如果过敏症状严重,可能会影响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长期的过敏反应可能会导致鼻窦炎、哮喘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因此,家庭成员应尽可能避免接触尘螨和花粉过敏原。
6.床上用品是尘螨繁殖的主要场所,因此,经过抗过敏处理的床上用品是有效减少尘螨过敏反应的方法。这种处理方式可以降低过敏原的含量,从而减少引起过敏反应的机会。常见的抗过敏处理方法包括化学处理、热处理和紫外线辐照处理等。
7.化学处理这种处理方式对过敏原的消除有一定效果,但是杀死后的尘螨尸体以及尘螨粪便中的过敏原不能被完全消除,有一定的局限性;热处理和紫外线辐照处理可以有效地杀死尘螨和其他微生物,虽然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减少过敏源,但是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尘螨会再度繁殖,带来过敏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过敏原蛋白失活助剂及其应用,通过使用主要成分为金属氧化物或不溶性金属盐的助剂,使得过敏源蛋白失活,减小了过敏的几率。
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过敏原蛋白失活助剂,过敏原蛋白失活助剂的主要成分为金属氧化物或不溶性金属盐。
10.优选的,所述金属氧化物为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氧化银、氧化铜、氧化锌、二氧化钛中的一种或多种。
11.优选的,所述不溶性金属盐为氯化银、碳酸锌、碳酸铜中的一种或多种。
12.优选的,所述金属氧化物为氧化铜、氧化锌、二氧化钛中的一种或多种。
13.优选的,所述金属盐为氯化银、碳酸锌中的一种或多种。
1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过敏原蛋白失活助剂在纤维制品中的应用。
1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过敏原蛋白失活助剂在涂料制品中的应用。
16.优选的,在纤维制品中的应用包括以下步骤:
17.s1、将金属氧化物或不溶性金属盐加水混合后放入球磨机搅拌,得到悬浊液,悬浊液中加入羧甲基纤维素增粘剂,混合均匀后得到分散液;
18.s2、将分散液、聚丙烯酸酯粘合剂以及水混合均匀,制成处理液,将针织布在处理液中含浸后再烘干,得到使致敏原蛋白质失活的纤维制品。
19.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所述悬浊液的粒径在2微米以下。
20.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分散液、所述聚丙烯酸酯粘合剂以及所述水的重量份数分别为:1份、1份和98份。
21.因此,本发明采用上述的一种过敏原蛋白失活助剂及其应用,通过物理分散等方法制备成悬浊液。利用此助剂处理的纤维制品,纤维表面附着了不溶性金属氧化物或不溶性金属盐的颗粒。尘螨的过敏源derf1或者derf2的蛋白于金属颗粒接触时,金属离子的溶出会使该蛋白失活,从而减少其引起过敏的几率。
22.下面通过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通过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24.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过敏原蛋白失活助剂,过敏原蛋白失活助剂的主要成分为不溶性金属氧化物或不溶性金属盐,不溶性金属氧化物为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氧化银、氧化铜、氧化锌、二氧化钛中的一种或多种,不溶性金属盐为氯化银、碳酸锌、碳酸铜中的一种或多种。
26.由于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氧化银、氧化铜碳酸铜本身有一定颜色,因此其在纤维制品,涂料制品方面的应用有一定局限性。氯化银、氧化铜、氧化锌、二氧化钛以及碳酸锌的颜色本身为白色,因此其更适用于纤维制品和涂料制品。
2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过敏原蛋白失活助剂在纤维制品中的应用,将不溶性金属氧化物或不溶性金属盐10份加89份水,混合后加入球磨机,50次循环后得到平均粒径2微米以下的悬浊液,为增加悬浊液的稳定性,减少固体成分的沉淀,还需加入1%的羧甲基纤维素增粘剂,混合均匀之后得到分散液。
28.将上述分散液1份,聚丙烯酸酯粘合剂1份,水98份混合均匀,制成处理液,针织布在上述处理液中含浸后经过小轧车,去除多余处理液,130摄氏度的烘箱中烘干后即为具有致敏原蛋白质失活效果有纤维制品。
29.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过敏原蛋白失活助剂在涂料制品中的应用。
30.实施例1
31.氯化银粉末10份加89份水,混合后加入球磨机,50次循环后得到平均粒径2微米以下的氯化银悬浊液,为增加悬浊液的稳定性,减少氯化银粉末的沉淀,还需加入1%的羧甲基纤维素增粘剂,混合均匀之后得到该氯化银分散液。
32.将上述氯化银分散液1份,聚丙烯酸酯粘合剂1份,水98份混合均匀,制成处理液,
针织布在上述处理液中含浸后经过小轧车,去除多余处理液,130摄氏度的烘箱中烘干后即为具有致敏原蛋白质失活效果有抗菌纤维制品1。
33.实施例2
34.三氧化二铁粉末10份加89份水,混合后加入球磨机,50次循环后得到平均粒径2微米以下的三氧化二铁悬浊液,为增加悬浊液的稳定性,减少三氧化二铁粉末的沉淀,还需加入1%的羧甲基纤维素增粘剂,混合均匀之后得到该三氧化二铁分散液。
35.将上述三氧化二铁分散液1份,聚丙烯酸酯粘合剂1份,水98份混合均匀,制成处理液,纯涤纶针织布在上述处理液中含浸后经过小轧车,去除多余处理液,130摄氏度的烘箱中烘干后即为具有致敏原蛋白质失活效果有抗菌纤维制品2。
36.实施例3
37.四氧化三铁粉末10份加89份水,混合后加入球磨机,50次循环后得到平均粒径2微米以下的四氧化三铁悬浊液,为增加悬浊液的稳定性,减少四氧化三铁粉末的沉淀,还需加入1%的羧甲基纤维素增粘剂,混合均匀之后得到该四氧化三铁分散液。
38.将上述四氧化三铁分散液1份,聚丙烯酸酯粘合剂1份,水98份混合均匀,制成处理液,纯涤纶针织布在上述处理液中含浸后经过小轧车,去除多余处理液,130摄氏度的烘箱中烘干后即为具有致敏原蛋白质失活效果有抗菌纤维制品3。
39.实施例4
40.氧化银粉末10份加89份水,混合后加入球磨机,50次循环后得到平均粒径2微米以下的氧化银悬浊液,为增加悬浊液的稳定性,还需加入1%的羧甲基纤维素增粘剂,混合均匀之后得到该氧化银分散液。
41.将上述氧化银分散液1份,聚丙烯酸酯粘合剂1份,水98份混合均匀,制成处理液,纯涤纶针织布在上述处理液中含浸后经过小轧车,去除多余处理液,130摄氏度的烘箱中烘干后即为具有致敏原蛋白质失活效果有抗菌纤维制品4。
42.实施例5
43.氧化铜粉末10份加89份水,混合后加入球磨机,50次循环后得到平均粒径2微米以下的氧化铜悬浊液,为增加悬浊液的稳定性,减少氧化铜粉末的沉淀,还需加入1%的羧甲基纤维素增粘剂,混合均匀之后得到该氧化铜分散液。
44.将上述氧化铜分散液1份,聚丙烯酸酯粘合剂1份,水98份混合均匀,制成处理液,纯涤纶针织布在上述处理液中含浸后经过小轧车,去除多余处理液,130摄氏度的烘箱中烘干后即为具有致敏原蛋白质失活效果有抗菌纤维制品5。
45.实施例6
46.碳酸铜粉末10份加89份水,混合后加入球磨机,50次循环后得到平均粒径2微米以下的碳酸铜悬浊液,为增加悬浊液的稳定性,还需加入1%的羧甲基纤维素增粘剂,混合均匀之后得到该碳酸铜分散液。
47.将上述碳酸铜分散液1份,聚丙烯酸酯粘合剂1份,水98份混合均匀,制成处理液,纯涤纶针织布在上述处理液中含浸后经过小轧车,去除多余处理液,130摄氏度的烘箱中烘干后即为具有致敏原蛋白质失活效果有抗菌纤维制品6。
48.实施例7
49.氧化锌粉末10份加89份水,混合后加入球磨机,50次循环后得到平均粒径2微米以
下的氧化锌悬浊液,为增加悬浊液的稳定性,还需加入1%的羧甲基纤维素增粘剂,混合均匀之后得到该氧化锌分散液。
50.将上述氧化锌分散液1份,聚丙烯酸酯粘合剂1份,水98份混合均匀,制成处理液,纯涤纶针织布在上述处理液中含浸后经过小轧车,去除多余处理液,130摄氏度的烘箱中烘干后即为具有致敏原蛋白质失活效果有抗菌纤维制品7。
51.实施例8
52.二氧化钛粉末10份加89份水,混合后加入球磨机,50次循环后得到平均粒径2微米以下的二氧化钛悬浊液,为增加悬浊液的稳定性,还需加入1%的羧甲基纤维素增粘剂,混合均匀之后得到该二氧化钛分散液。
53.将上述二氧化钛分散液1份,聚丙烯酸酯粘合剂1份,水98份混合均匀,制成处理液,纯涤纶针织布在上述处理液中含浸后经过小轧车,去除多余处理液,130摄氏度的烘箱中烘干后即为具有致敏原蛋白质失活效果有抗菌纤维制品8。
54.实施例9
55.碳酸锌粉末10份加89份水,混合后加入球磨机,50次循环后得到平均粒径2微米以下的碳酸锌悬浊液,为增加悬浊液的稳定性,还需加入1%的羧甲基纤维素增粘剂,混合均匀之后得到该碳酸锌分散液。
56.将上述碳酸锌分散液1份,聚丙烯酸酯粘合剂1份,水98份混合均匀,制成处理液,纯涤纶针织布在上述处理液中含浸后经过小轧车,去除多余处理液,130摄氏度的烘箱中烘干后即为具有致敏原蛋白质失活效果有抗菌纤维制品9。
57.比较例1
58.碳酸钡粉末10份加89份水,混合后加入球磨机,50次循环后得到平均粒径2微米以下的碳酸钡悬浊液,为增加悬浊液的稳定性,还需加入1%的羧甲基纤维素增粘剂,混合均匀之后得到该碳酸钡分散液。
59.将上述碳酸钡分散液1份,聚丙烯酸酯粘合剂1份,水98份混合均匀,制成处理液,纯涤纶针织布在上述处理液中含浸后经过小轧车,去除多余处理液,130摄氏度的烘箱中烘干后即为比较例1的纤维制品。
60.比较例2
61.硫酸钡粉末10份加89份水,混合后加入球磨机,50次循环后得到平均粒径2微米以下的硫酸钡悬浊液,为增加悬浊液的稳定性,还需加入1%的羧甲基纤维素增粘剂,混合均匀之后得到该硫酸钡分散液。
62.将上述硫酸钡分散液1份,聚丙烯酸酯粘合剂1份,水98份混合均匀,制成处理液,纯涤纶针织布在上述处理液中含浸后经过小轧车,去除多余处理液,130摄氏度的烘箱中烘干后即为比较例2的纤维制品。
63.比较例3
64.碳酸锌粉末10份加89份水,混合后加入球磨机,50次循环后得到平均粒径2微米以下的碳酸锌悬浊液,为增加悬浊液的稳定性,还需加入1%的羧甲基纤维素增粘剂,混合均匀之后得到该碳酸锌分散液。
65.将上述碳酸锌分散液1份,聚丙烯酸酯粘合剂1份,水98份混合均匀,制成处理液,纯涤纶针织布在上述处理液中含浸后经过小轧车,去除多余处理液,130摄氏度的烘箱中烘
干后即为比较例3的纤维制品。
66.比较例4
67.氧化铝粉末10份加89份水,混合后加入球磨机,50次循环后得到平均粒径2微米以下的氧化铝悬浊液,为增加悬浊液的稳定性,还需加入1%的羧甲基纤维素增粘剂,混合均匀之后得到该氧化铝分散液。
68.将上述氧化铝分散液1份,聚丙烯酸酯粘合剂1份,水98份混合均匀,制成处理液,纯涤纶针织布在上述处理液中含浸后经过小轧车,去除多余处理液,130摄氏度的烘箱中烘干后即为比较例4的纤维制品。
69.将上述工艺制备的纤维制品1-9按照iso4333
ꢀ‑
2022纺织品.来自花粉、螨虫和其他来源的特定蛋白质对纺织品还原活性的测定》中所规定的实验方法测试各个样品的致敏性蛋白质失活效率。其结果如下:
[0070][0071][0072]
因此,本发明采用一种过敏原蛋白失活助剂及其应用,通过物理分散等方法制备成悬浊液。利用此助剂处理的纤维制品,纤维表面附着了不溶性金属氧化物或不溶性金属盐的颗粒。尘螨的过敏源derf1或者derf2的蛋白于金属颗粒接触时,金属离子的溶出会使
该蛋白失活,从而减少其引起过敏的几率。
[0073]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过敏原蛋白失活助剂,其特征在于:过敏原蛋白失活助剂的主要成分为金属氧化物或不溶性金属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敏原蛋白失活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氧化物为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氧化银、氧化铜、氧化锌、二氧化钛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过敏原蛋白失活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不溶性金属盐为氯化银、碳酸锌、碳酸铜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过敏原蛋白失活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氧化物为氧化铜、氧化锌、二氧化钛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过敏原蛋白失活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不溶性金属盐为氯化银、碳酸锌中的一种或多种。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过敏原蛋白失活助剂在纤维制品中的应用。7.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过敏原蛋白失活助剂在涂料制品中的应用。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过敏原蛋白失活助剂在纤维制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金属氧化物或不溶性金属盐加水混合后放入球磨机搅拌,得到悬浊液,悬浊液中加入羧甲基纤维素增粘剂,混合均匀后得到分散液;s2、将分散液、聚丙烯酸酯粘合剂以及水混合均匀,制成处理液,将针织布在处理液中含浸后再烘干,得到使致敏原蛋白质失活的纤维制品。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过敏原蛋白失活助剂在纤维制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悬浊液的粒径在2微米以下。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过敏原蛋白失活助剂在纤维制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分散液、所述聚丙烯酸酯粘合剂以及所述水的重量份数分别为:1份、1份和98份。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过敏原蛋白失活助剂及其应用,属于功能性助剂技术领域,过敏原蛋白失活助剂的主要成分为金属氧化物或不溶性金属盐。不溶性金属氧化物为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氧化银、氧化铜、氧化锌、二氧化钛中的一种或多种,不溶性金属盐为氯化银、碳酸锌、碳酸铜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采用上述的一种过敏原蛋白失活助剂及其应用,通过使用主要成分为不溶性金属氧化物或不溶性金属盐的助剂,使得过敏源蛋白失活,减小了过敏的几率。减小了过敏的几率。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请求不公布姓名 温月 姚晓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日东生物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2
技术公布日:2023/8/1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