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全自动生产方法以及生产线与流程
未命名
08-18
阅读:106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产品的检查和组装,具体是一种多功能全自动生产方法以及生产线。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的方法是通过人工上料,气测,组装,吹气,目视检查外观,完全人工操作的方式来检查和组装零件;
3.流程:上工艺来料后
→
人工将零件放置气密检测仪
→
检测完成后将零件放入组装设备
→
组装后将产品每个孔内使用针孔气枪吹一遍
→
人工目视全检
→
装箱,人工操作复杂,效率低下,漏装、漏气测、铝屑处理不干净,品质投诉成本高。
4.此种方式效率很低,人工使用量过大,需要专人频繁的上料;人工上下料,有碰划伤隐患,造成质量不稳定;目前工艺生产布局方式需要3人操作,浪费人力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全自动生产方法以及生产线,本发明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人工使用量减少,长时间的生产造成的设备更加稳定,效率更高,投入的人员更少,按此布置和设计,1个人可以即可操作,且效率也更高。
6.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全自动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上料和定位:3d视觉设备定位到上料线的产品,并引导机器人从所述上料线抓取产品,所述机器人将抓取到的产品放置到二次定位台进行二次定位;
8.气密检测:所述机器人将气密检测设备内已经检测完成的产品取出放置在第一暂存台上,所述机器人从所述二次定位台抓取产品并放置到所述气密检测设备进行气密性检测;
9.压装:所述机器人将压装设备内已经压装完成的产品取出放置在第二暂存台上,所述机器人从所述第一暂存台抓取产品并放置到所述压装设备进行压装销钉;
10.吸毛刺:所述机器人将吸毛刺设备内已经去毛刺完成的产品取出放置在下料线上,所述机器人从所述第二暂存台抓取产品并放置到所述吸毛刺设备进行去除毛刺;
11.下料:所述下料线将产品输出完成下料。
12.进一步地,所述气密检测包括以下子步骤:
13.所述气密检测设备内置的到位检测开关检测到产品到位;
14.扫码枪自动扫描产品的二维码;
15.增压缸下压治具压紧产品;
16.检漏仪向产品内部充入规定压力的压缩空气;
17.测漏仪检测产品内部压力变化确定工件是否ok;
18.增压缸上升;
19.所述机器人取出产品。
20.进一步地,所述压装包括以下子步骤:
21.所述压装设备内置的到位检测开关检测到产品到位;
22.xy平台移动将产品送到压销钉位置;
23.扫码枪自动扫描产品的二维码;
24.第一振动盘震动将第一颗销钉送到第一销钉上料机构;
25.第一销钉上料机构气缸伸出将第一颗销钉送到位;
26.电缸下降取第一颗销钉并缩回,第一销钉上料机构的气缸缩回;
27.电缸下压将第一颗销钉压至产品对应位置并退回;
28.第二振动盘震动将第二颗销钉送到第二销钉上料机构;
29.第二销钉上料机构气缸伸出将第二颗销钉送到位;
30.电缸下降取第二颗销钉并缩回,第二销钉上料机构的气缸缩回;
31.xy平台移动更换另一个压装位置;
32.电缸下压将第二颗销钉压至产品对应位置并退回;
33.xy平台移动到上料位置等待所述机器人取出产品。
34.进一步地,所述吸毛刺包括以下子步骤:
35.所述吸毛刺设备内置的到位检测开关检测到产品到位;
36.xy轴平台移动到产品的某一个光孔位置;
37.z轴平台移动到该光孔的上方3mm处,吹气组件启动吹气2秒,z轴平台下降到光孔内5mm处,真空设备启动吸取光孔内的铝屑;
38.上述动作依次将产品表面所有的孔循环一遍;
39.抽真空结束后,所述吸毛刺设备发送给所述机器人信号,所述机器人将产品从所述吸毛刺设备内抓取,放至所述下料线输出。
40.一种多功能全自动生产线,包括:
41.所述上料线;
42.所述3d视觉设备,设于所述上料线的后端上方,用于定位所述上料线的产品;
43.所述机器人,设于所述气密检测设备、所述压装设备、所述吸毛刺设备之间,用于抓取产品并放置到相应位置;且信号连接于所述3d视觉设备,以接收所述3d视觉设备的定位信号;
44.所述二次定位台,位于所述上料线的尾端,用于第二次定位产品;
45.所述气密检测设备,位于所述上料线的尾端,用于对产品进行气密性检测;
46.所述第一暂存台,位于所述气密检测设备的一侧,用于暂存气密检测完毕的产品;
47.所述压装设备,位于所述气密检测设备的一侧,用于将两颗销钉压装在产品上;
48.所述第二暂存台,位于所述压装设备的一侧,用于暂存压装完毕的产品;
49.所述吸毛刺设备,位于所述下料线与所述压装设备之间,用于去除产品的毛刺和铝屑;
50.所述下料线,用于将产品输出完成下料;
51.控制箱,电连于所述3d视觉设备、所述机器人、所述气密检测设备、所述压装设备、所述吸毛刺设备。
52.进一步地,还包括:
53.触摸屏,设于所述下料线的上方,用于手动控制生产;
54.光栅。
55.进一步地,所述上料线采用u型结构。
56.进一步地,所述下料线采用双层皮带下料线。
57.综上所述,本发明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58.本发明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人工使用量减少;
59.本发明长时间的生产造成的设备更加稳定,效率更高,投入的人员更少;
60.本发明按此布置和设计,1个人可以即可操作,且效率也更高。
附图说明
6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全自动生产线俯视图;
62.图2是图1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6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64.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6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6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67.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68.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69.实施例:
70.一种多功能全自动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1.(1)上料和定位:3d视觉设备2定位到上料线1的产品,并引导机器人3从上料线1抓取产品,机器人3将抓取到的产品放置到二次定位台4进行二次定位;
72.(2)气密检测:机器人3将气密检测设备5内已经检测完成的产品取出放置在第一暂存台6上,机器人3从二次定位台4抓取产品并放置到气密检测设备5进行气密性检测;
73.(3)压装:机器人3将压装设备7内已经压装完成的产品取出放置在第二暂存台9上,机器人3从第一暂存台6抓取产品并放置到压装设备7进行压装销钉;
74.(4)吸毛刺:机器人3将吸毛刺设备10内已经去毛刺完成的产品取出放置在下料线11上,机器人3从第二暂存台9抓取产品并放置到吸毛刺设备10进行去除毛刺;
75.(5)下料:下料线11将产品输出完成下料。
76.其中,第(2)步的气密检测包括以下子步骤:
77.(21)气密检测设备5内置的到位检测开关检测到产品到位;
78.(22)扫码枪自动扫描产品的二维码;
79.(23)增压缸下压治具压紧产品;
80.(24)检漏仪向产品内部充入规定压力的压缩空气;
81.(25)测漏仪检测产品内部压力变化确定工件是否ok;
82.(26)增压缸上升;
83.(27)机器人3取出产品。
84.具体的,气密检测设备5内设到位检测开关用于检测产品是否到位,设置扫码枪用于扫描产品,设置增压缸用于定位产品,设置检漏仪用于冲入压缩空气以及检测是否漏气。
85.第(3)步的压装包括以下子步骤:
86.(301)压装设备7内置的到位检测开关检测到产品到位;
87.(302)xy平台移动将产品送到压销钉位置;
88.(303)扫码枪自动扫描产品的二维码;
89.(304)第一振动盘震动将第一颗销钉送到第一销钉上料机构;
90.(305)第一销钉上料机构气缸伸出将第一颗销钉送到位;
91.(306)电缸下降取第一颗销钉并缩回,第一销钉上料机构的气缸缩回;
92.(307)电缸下压将第一颗销钉压至产品对应位置并退回;
93.(308)第二振动盘震动将第二颗销钉送到第二销钉上料机构;
94.(309)第二销钉上料机构气缸伸出将第二颗销钉送到位;
95.(310)电缸下降取第二颗销钉并缩回,第二销钉上料机构的气缸缩回;
96.(311)xy平台移动更换另一个压装位置;
97.(312)电缸下压将第二颗销钉压至产品对应位置并退回;
98.(313)xy平台移动到上料位置等待机器人3取出产品。
99.具体的,压装设备7内设xy平台用于将产品送至压钉位置,设置第一振动盘、第一销钉上料机构用于取送第一颗销钉,第二振动盘、第二销钉上料机构用于取送第二颗销钉,电缸用于接收销钉并压至产品指定位置。
100.在第(4)步的吸毛刺包括以下子步骤:
101.(41)吸毛刺设备10内置的到位检测开关检测到产品到位;
102.(42)xy轴平台移动到产品的某一个光孔位置;
103.(43)z轴平台移动到该光孔的上方3mm处,吹气组件启动吹气2秒,z轴平台下降到光孔内5mm处,真空设备启动吸取光孔内的铝屑;
104.(44)上述动作依次将产品表面所有的孔循环一遍;
105.(45)抽真空结束后,吸毛刺设备10发送给机器人3信号,机器人3将产品从吸毛刺设备10内抓取,放至下料线11输出。
106.具体的,吸毛刺设备10内设xyz三轴移栽模块,用于将吸屑装置送至产品的光孔位置,设置吹气装置用于吹气,设置气控箱用于控制吹气装置工作。
107.在上述流程中,机器人在视觉引导下从上料线1取产品放置到二次定位台4的节拍是15s,机器人取op10气密检测设备5产品放置到第一暂存台6的节拍是20s,机器人从二次定位台4处取产品放置到气密检测设备上并退出的节拍是15s,机器人从压装设备处取产品放置到第二暂存台9的节拍是15s,机器人从第一暂存台6处取产品放置到压装设备上并退出的节拍是15s,机器人从op30吸毛刺设备10处取产品放置到下料线处的节拍是15s,机器人从第二暂存台9处取产品放置到op30吸毛刺设备10上并退出15的节拍是15s,全程节拍是110s。
108.一种多功能全自动生产线,包括:
109.上料线1;上料线1采用u型结构;
110.3d视觉设备2,设于上料线1的后端上方,用于定位上料线1的产品;
111.机器人3,设于气密检测设备5、压装设备7、吸毛刺设备10之间,用于抓取产品并放置到相应位置;且信号连接于3d视觉设备2,以接收3d视觉设备2的定位信号;机器人3抓取零件,通过6轴移栽零件到各工序,实现自动移栽;
112.二次定位台4,位于上料线1的尾端,用于第二次定位产品;
113.气密检测设备5,位于上料线1的尾端,用于对产品进行气密性检测;
114.第一暂存台6,位于气密检测设备5的一侧,用于暂存气密检测完毕的产品;
115.压装设备7,位于气密检测设备5的一侧,用于将两颗销钉压装在产品上;
116.第二暂存台9,位于压装设备7的一侧,用于暂存压装完毕的产品;
117.吸毛刺设备10,位于下料线11与压装设备7之间,用于去除产品的毛刺和铝屑;
118.下料线11,用于将产品输出完成下料;下料线11采用双层皮带下料线;
119.控制箱12,电连于3d视觉设备2、机器人3、气密检测设备5、压装设备7、吸毛刺设备10;
120.触摸屏13,设于下料线11的上方,用于手动控制生产;
121.光栅14。
122.本发明使用视觉在上料线上定位产品位置,然后引导机器人抓手抓取工件放置到二次定位处,再从二次定位处抓取工件放置到气密检测设备进行检测,检测完成后机器人抓取工件放置到压装工位进行压装销钉,压装完成后机器人抓取工件放置到吸毛刺设备进行处理,处理完成机器人抓取工件放置到下料线,依次循环。设备主要组成:10kg协助机器人、机器人夹爪、机器人安装底座、u型上料线、3d视觉以及安装组件、二次定位台、气密检测设备、销钉压装设备、吸毛刺设备、双层下料线、防护网、光栅、废料箱、暂存台、控制盒等;本上下料线长度为6m,a173-28-01产品预计可放置16个,最长时间约32min上一次产品。
123.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
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全自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上料和定位:3d视觉设备(2)定位到上料线(1)的产品,并引导机器人(3)从所述上料线(1)抓取产品,所述机器人(3)将抓取到的产品放置到二次定位台(4)进行二次定位;气密检测:所述机器人(3)将气密检测设备(5)内已经检测完成的产品取出放置在第一暂存台(6)上,所述机器人(3)从所述二次定位台(4)抓取产品并放置到所述气密检测设备(5)进行气密性检测;压装:所述机器人(3)将压装设备(7)内已经压装完成的产品取出放置在第二暂存台(9)上,所述机器人(3)从所述第一暂存台(6)抓取产品并放置到所述压装设备(7)进行压装销钉;吸毛刺:所述机器人(3)将吸毛刺设备(10)内已经去毛刺完成的产品取出放置在下料线(11)上,所述机器人(3)从所述第二暂存台(9)抓取产品并放置到所述吸毛刺设备(10)进行去除毛刺;下料:所述下料线(11)将产品输出完成下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全自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密检测包括以下子步骤:所述气密检测设备(5)内置的到位检测开关检测到产品到位;扫码枪自动扫描产品的二维码;增压缸下压治具压紧产品;检漏仪向产品内部充入规定压力的压缩空气;测漏仪检测产品内部压力变化确定工件是否ok;增压缸上升;所述机器人(3)取出产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全自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包括以下子步骤:所述压装设备(7)内置的到位检测开关检测到产品到位;xy平台移动将产品送到压销钉位置;扫码枪自动扫描产品的二维码;第一振动盘震动将第一颗销钉送到第一销钉上料机构;第一销钉上料机构气缸伸出将第一颗销钉送到位;电缸下降取第一颗销钉并缩回,第一销钉上料机构的气缸缩回;电缸下压将第一颗销钉压至产品对应位置并退回;第二振动盘震动将第二颗销钉送到第二销钉上料机构;第二销钉上料机构气缸伸出将第二颗销钉送到位;电缸下降取第二颗销钉并缩回,第二销钉上料机构的气缸缩回;xy平台移动更换另一个压装位置;电缸下压将第二颗销钉压至产品对应位置并退回;xy平台移动到上料位置等待所述机器人(3)取出产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全自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毛刺包括以下子步骤:
所述吸毛刺设备(10)内置的到位检测开关检测到产品到位;xy轴平台移动到产品的某一个光孔位置;z轴平台移动到该光孔的上方3mm处,吹气组件启动吹气2秒,z轴平台下降到光孔内5mm处,真空设备启动吸取光孔内的铝屑;上述动作依次将产品表面所有的孔循环一遍;抽真空结束后,所述吸毛刺设备(10)发送给所述机器人(3)信号,所述机器人(3)将产品从所述吸毛刺设备(10)内抓取,放至所述下料线(11)输出。5.一种多功能全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全自动生产方法,包括:所述上料线(1);所述3d视觉设备(2),设于所述上料线(1)的后端上方,用于定位所述上料线(1)的产品;所述机器人(3),设于所述气密检测设备(5)、所述压装设备(7)、所述吸毛刺设备(10)之间,用于抓取产品并放置到相应位置;且信号连接于所述3d视觉设备(2),以接收所述3d视觉设备(2)的定位信号;所述二次定位台(4),位于所述上料线(1)的尾端,用于第二次定位产品;所述气密检测设备(5),位于所述上料线(1)的尾端,用于对产品进行气密性检测;所述第一暂存台(6),位于所述气密检测设备(5)的一侧,用于暂存气密检测完毕的产品;所述压装设备(7),位于所述气密检测设备(5)的一侧,用于将两颗销钉压装在产品上;所述第二暂存台(9),位于所述压装设备(7)的一侧,用于暂存压装完毕的产品;所述吸毛刺设备(10),位于所述下料线(11)与所述压装设备(7)之间,用于去除产品的毛刺和铝屑;所述下料线(11),用于将产品输出完成下料;控制箱(12),电连于所述3d视觉设备(2)、所述机器人(3)、所述气密检测设备(5)、所述压装设备(7)、所述吸毛刺设备(1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全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触摸屏(13),设于所述下料线(11)的上方,用于手动控制生产;光栅(14)。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全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线(1)采用u型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全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线(11)采用双层皮带下料线。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全自动生产方法以及生产线,包括以下步骤:上料和定位;气密检测;压装;吸毛刺;下料。本发明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人工使用量减少,长时间的生产造成的设备更加稳定,效率更高,投入的人员更少,按此布置和设计,1个人可以即可操作,且效率也更高。且效率也更高。且效率也更高。
技术研发人员:刘君昊 张磊 李兵 刘如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晋拓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7
技术公布日:2023/8/1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药物液体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下一篇:试剂盒定位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