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BS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08-18
阅读:120
评论:0
一种abs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abs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是一种强度高、韧性好、易于加工成型的热塑型高分子材料,是由丙烯腈、1,3-丁二烯、苯乙烯三种单体共聚而成的接枝共聚物。它的分子式可以写为(c8h8)x
·
(c4h6)y
·
(c3h3n)z。其中,1,3-丁二烯为abs树脂提供低温延展性和抗冲击性,但是过多的丁二烯会降低树脂的硬度、光泽及流动性;丙烯腈为abs树脂提供硬度、耐热性、耐酸碱盐等化学腐蚀的性质;苯乙烯为abs树脂提供硬度、加工的流动性及产品表面的光洁度。abs可以在-25℃~60℃的环境下表现正常,而且有很好的成型性,加工出的产品表面光洁,易于染色和电镀,而且可与多种树脂配混成共混物,现在主要用于合金,塑料,应用于机械、电气、纺织、汽车和造船等工业领域。
3.abs树脂内在结构中因丁二烯所含的双键,容易受到大气中光、热、氧气、湿气的作用而发生降解,导致材料出现变色、老化现象,使材料的力学性能大幅度下降,制约了abs树脂在工程领域的应用。目前,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主要有2种:1)将丁二烯橡胶组分用其他的饱和橡胶代替,如用丙烯酸丁酯代替丁二烯合成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asa)树脂、用乙丙橡胶代替丁二烯合成丙烯腈-乙丙橡胶-苯乙烯共聚物(aes)树脂;2)直接向abs树脂中加入抗氧剂和光稳定剂。例如,专利cn201310136683.9公开了一种低光泽度abs树脂,以重量份数计由以下组分组成: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60-80份,聚氯乙烯10-20份,交联剂1-2份,分散剂2-5份,增容增韧剂3-8份,抗氧剂0.2-0.6份,其采用的聚氯乙烯具有优良的消光性,与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共混过程中与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交联,成型后表面粗糙,光线照射时形成漫反射,形成低光泽度的abs树脂。专利cn202010671565.8则公开了一种高硬度防水abs树脂,所述的abs树脂包括如下原料:abs,聚氨酯,高密度聚乙烯,三氟丙基甲基聚硅氧烷,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纳米铜粉,钢纤维,抗氧化剂和润滑剂,其所述的abs树脂的硬度和防水性能得到了极大提升。
4.鉴于abs树脂的广泛应用,目前亟需提供一种制备方法简便,韧性更好,抗冲击性能更好的abs树脂。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abs改性材料。本发明所述的abs改性材料包含以下组分:abs、聚乙烯、聚氨酯、特丁基对苯二酚、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硅酮粉、硅烷偶联剂及白藜芦醇,其制备得到的abs韧性好,抗冲击性能高,且制备方法简便,适于大规模生产。
6.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abs改性材料,所述的abs改性材料包含以下组分:abs、聚乙烯、聚氨酯、特丁基对苯二酚、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硅酮粉、硅烷偶联剂及白藜芦醇。
7.具体地,所述的abs改性材料包含以下重量份组分:abs 50-100份、聚乙烯5-30份、
聚氨酯5-30份、特丁基对苯二酚1-10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10份、硅酮粉1-5份、硅烷偶联剂1-5份、白藜芦醇0.1-1份。
8.进一步具体地,所述的abs改性材料包含以下重量份组分:abs 60-90份、聚乙烯10-20份、聚氨酯10-20份、特丁基对苯二酚3-7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3-7份、硅酮粉2-4份、硅烷偶联剂2-4份、白藜芦醇0.2-0.8份。
9.进一步具体地,所述的abs改性材料包含以下重量份组分:abs 75份、聚乙烯15份、聚氨酯15份、特丁基对苯二酚5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5份、硅酮粉3份、硅烷偶联剂3份、白藜芦醇0.5份。
10.具体地,所述的硅烷偶联剂为kh550、kh560、kh570、kh602和/或kh792中的一种或多种。
11.进一步具体地,所述的硅烷偶联剂为kh602和kh792。
12.进一步具体地,所述的kh602和kh792的质量比为1:1-5,优选为1:2-4,优选为1:3。
13.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上述abs改性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聚氨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硅烷偶联剂及白藜芦醇,在60-70℃水浴条件下搅拌30-60min,制备得到混合物a;2)取abs、聚乙烯、特丁基对苯二酚、硅酮粉,加入到步骤1)制备的混合物a中,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在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积极和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所述的abs改性材料包含以下组分:abs、聚乙烯、聚氨酯、特丁基对苯二酚、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硅酮粉、硅烷偶联剂及白藜芦醇,其制备得到的abs韧性好,抗冲击性能高,且制备方法简便,适于大规模生产,可广泛应用于机械、电气、纺织、汽车和造船等工业领域。
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阐述,下述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发明,仅用于说明本发明。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16.实验材料:abs:购自美国英力士,牌号n450。
17.聚乙烯(hdpe):购自美国陶氏,牌号17450n。
18.聚氨酯:购自德国巴斯夫,牌号688a50n。
19.硅酮粉:购自美国道康宁,型号rm4-7081。
20.实施例1.一种abs改性材料所述的abs改性材料包含以下重量份组分:abs 75份、聚乙烯15份、聚氨酯15份、特丁基对苯二酚5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5份、硅酮粉3份、硅烷偶联剂3份、白藜芦醇0.5份。
21.其中,硅烷偶联剂为kh602和kh792,kh602和kh792的质量比为1:3。
22.上述abs改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1)取聚氨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硅烷偶联剂
及白藜芦醇,在65℃水浴条件下搅拌30min,制备得到混合物a;2)取abs、聚乙烯、特丁基对苯二酚、硅酮粉,加入到步骤1)制备的混合物a中,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在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挤出工艺条件设置为:一区180-200℃,二区200-220℃,三区200-220℃,四区200-220℃,五区200-220℃,六区200-220℃,七区200-220℃,八区200-220℃,九区200-220℃,机头200-220℃;主机转速为200-400rpm。
23.实施例2.一种abs改性材料所述的abs改性材料包含以下重量份组分:abs 90份、聚乙烯20份、聚氨酯10份、特丁基对苯二酚7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7份、硅酮粉4份、硅烷偶联剂4份、白藜芦醇0.2份。
24.其中,硅烷偶联剂为kh602和kh792,kh602和kh792的质量比为1:2。
25.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26.实施例3.一种abs改性材料所述的abs改性材料包含以下重量份组分:abs 60份、聚乙烯10份、聚氨酯20份、特丁基对苯二酚3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3份、硅酮粉2份、硅烷偶联剂2份、白藜芦醇0.8份。
27.其中,硅烷偶联剂为kh602和kh792,kh602和kh792的质量比为1:4。
28.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29.对比例1.一种abs改性材料所述的abs改性材料包含以下重量份组分:abs 75份、聚乙烯15份、聚氨酯15份、特丁基对苯二酚5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5份、硅酮粉3份、硅烷偶联剂3份。
30.其中,硅烷偶联剂为kh602和kh792,kh602和kh792的质量比为1:3。
31.上述abs改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1)取聚氨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硅烷偶联剂,在65℃水浴条件下搅拌30min,制备得到混合物a;2)取abs、聚乙烯、特丁基对苯二酚、硅酮粉,加入到步骤1)制备的混合物a中,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在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挤出工艺条件设置同实施例1。
32.对比例2.一种abs改性材料所述的abs改性材料包含以下重量份组分:abs 75份、聚乙烯15份、聚氨酯15份、特丁基对苯二酚5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5份、硅酮粉3份、硅烷偶联剂3份、白藜芦醇0.5份。
33.其中,硅烷偶联剂为kh602和aptes,kh602和aptes的质量比为1:3。
34.上述abs改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1)取聚氨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硅烷偶联剂及白藜芦醇,在65℃水浴条件下搅拌30min,制备得到混合物a;2)取abs、聚乙烯、特丁基对苯二酚、硅酮粉,加入到步骤1)制备的混合物a中,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在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挤出工艺条件设置同实施例1。
35.实验例1.性能测试1.拉伸强度按照iso527进行检测,拉伸速度为5mm/min。
36.2.弯曲强度按照iso178进行检测,弯曲速度为2mm/min。
37.3.载荷热变形温度(hdt)按照iso75进行检测,压力为1.8mpa。
38.4.charpy冲击强度按照iso179进行检测,其检测条件分别为:3.2mm,缺口,23℃;3.2mm,缺口,-30℃。
39.检测结果详见下表1。
40.表1
41.由上表1可知,本发明制备得到的abs改性材料具有较好的韧性。
42.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abs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bs改性材料包含以下组分:abs、聚乙烯、聚氨酯、特丁基对苯二酚、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硅酮粉、硅烷偶联剂及白藜芦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bs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bs改性材料包含以下重量份组分:abs 50-100份、聚乙烯5-30份、聚氨酯5-30份、特丁基对苯二酚1-10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10份、硅酮粉1-5份、硅烷偶联剂1-5份、白藜芦醇0.1-1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abs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bs改性材料包含以下重量份组分:abs 60-90份、聚乙烯10-20份、聚氨酯10-20份、特丁基对苯二酚3-7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3-7份、硅酮粉2-4份、硅烷偶联剂2-4份、白藜芦醇0.2-0.8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abs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bs改性材料包含以下重量份组分:abs 75份、聚乙烯15份、聚氨酯15份、特丁基对苯二酚5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5份、硅酮粉3份、硅烷偶联剂3份、白藜芦醇0.5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bs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烷偶联剂为kh550、kh560、kh570、kh602和/或kh792中的一种或多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abs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烷偶联剂为kh602和kh792。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abs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kh602和kh792的质量比为1:1-5。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abs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kh602和kh792的质量比为1:2-4。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abs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kh602和kh792的质量比为1:3。10.一种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abs改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聚氨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硅烷偶联剂及白藜芦醇,在60-70℃水浴条件下搅拌30-60min,制备得到混合物a;2)取abs、聚乙烯、特丁基对苯二酚、硅酮粉,加入到步骤1)制备的混合物a中,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在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ABS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ABS改性材料包含以下组分:ABS、聚乙烯、聚氨酯、特丁基对苯二酚、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硅酮粉、硅烷偶联剂及白藜芦醇,其制备得到的ABS韧性好,抗冲击性能高,且制备方法简便,适于大规模生产,可广泛应用于机械、电气、纺织、汽车和造船等工业领域。业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恒拓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2
技术公布日:2023/8/1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