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节式地源热泵管管卡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18
阅读:168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管卡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节式地源热泵管管卡。
背景技术:
2.地源热泵管用于埋于地下输送热源介质的管体,地源热泵管的使用需要使用管卡将其稳定的固定在地下,避免热源介质进入管体时产生的振动,使得管体不稳定;
3.现有的管卡一般都是由两个半圆形卡箍组成,利用两个半圆形卡箍卡在管体表面,然后利用螺栓进行紧固,方便使用且结构简单,但是现有的管卡虽能够实现管体的稳定安装,但是管卡与管体之间存在较大夹持力,当管体内部流入介质时,管体会出现晃动,管体与管卡之间会存在较大的摩擦力,使得管卡表面的保温层出现磨损,当保温层的磨损逐渐增大,管卡与管体之间会存在较大间隙,从而使得管卡逐渐松脱,进而影响管体的稳定性,另外,地源热泵管体在有介质时发热,无介质时冷却,在热胀冷缩的作用下,管体表面的保温层容易脱落,进一步增加管体与管卡之间存在间隙的可能性,因此提出一种调节式地源热泵管管卡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管卡与管体之间存在较大夹持力,当管体内部流入介质时,管体与管卡之间会存在较大的摩擦力,使得管卡表面的保温层出现磨损,影响管卡对管体夹持稳定性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调节式地源热泵管管卡。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调节式地源热泵管管卡,包括管体、下夹板和上夹板,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分别设置在管体的上下位置处,所述上夹板的表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下夹板的表面开设有与螺纹孔对齐的通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杆,所述锁紧螺杆的一端贯穿通孔且该端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所述管体和下夹板开设有对齐的贯穿口,所述管体的贯穿口内固定连接有外管,所述下夹板的贯穿口与外管滑动连接,所述下夹板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中心处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外管与导向孔固定连接;
7.所述外管的表面开设有移动通槽,所述外管的表面设置有关于移动通槽对称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之间设置有补偿组件;
8.所述支撑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开设有导向通槽,所述导向通槽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导向通槽内设置有推压板,所述推压板的两侧面固定连接有与限位滑槽适配的限位滑块。
9.优选的,所述推压板的顶端设置有滚轮,所述推压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内侧螺纹连接有双向螺杆。
10.优选的,所述外管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啮合齿牙,所述移动杆的顶端延伸至管体的内部。
11.优选的,所述移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弹性膜,所述弹性膜的边缘与管体的内壁
固定连接。
12.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外管表面的圆形盒,开设在圆形盒内壁上的凹槽,滑动连接在凹槽内部的限位齿牙,转动连接在圆形盒内壁上的连接轴以及固定连接在连接轴表面的转盘。
13.优选的,所述限位齿牙和凹槽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所述转盘的表面呈圆周分布有若干斜齿。
14.优选的,所述补偿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连接轴一端的联动齿轮以及固定连接在下夹板底端的联动齿板,所述联动齿轮与联动齿板和啮合齿牙啮合。
15.优选的,所述联动齿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梯形块,所述梯形块的倾斜面面向滚轮设置。
16.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7.1、本发明通过设置有上夹板、下夹板、锁紧螺杆和锁紧螺母,可以实现管体的夹持功能,通过设置有移动杆、补偿组件和限位组件,利用管体内部介质的压力,使得移动杆下移,进而使得补偿组件和限位组件相互配合,使得下夹持板上移与管体表面紧密贴合,从而可以起到因管体表面保温层磨损导致下夹板与管体之间产生间隙的补充功能。
18.2、本发明通过设置有推压板、螺纹筒、双向螺杆和梯形块,利用双向螺杆使得螺纹筒带动两侧的推压板相向运动,进而推压梯形块上移,使得上夹板和下夹板实现对管体的夹持固定功能。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调节式地源热泵管管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调节式地源热泵管管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21.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调节式地源热泵管管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23.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调节式地源热泵管管卡的限位组件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调节式地源热泵管管卡中外管的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管体;2、支撑板;3、外管;4、移动杆;5、联动齿板;6、推压板;7、限位滑块;8、支撑腿;9、双向螺杆;10、螺纹筒;11、限位滑槽;12、梯形块;13、联动齿轮;14、下夹板;15、弹性膜;16、圆形盒;1601、凹槽;17、转盘;18、连接弹簧;19、限位齿牙;20、斜齿;21、连接轴;22、上夹板;23、锁紧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7.参照图1-6,一种调节式地源热泵管管卡,包括管体1、下夹板14和上夹板22,上夹板22和下夹板14分别设置在管体1的上下位置处,上夹板22的表面开设有螺纹孔,下夹板14的表面开设有与螺纹孔对齐的通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杆23,锁紧螺杆23的一端
贯穿通孔且该端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利用双向螺杆9使得螺纹筒10带动两侧的推压板6相向运动,进而推压梯形块12上移,使得上夹板22和下夹板14实现对管体1的夹持固定功能;
28.利用上夹板22、下夹板14、锁紧螺杆23和锁紧螺母相互配合,可以实现管体1的夹持功能,通过设置有移动杆4、补偿组件和限位组件,利用管体1内部介质的压力,使得移动杆4下移,进而使得补偿组件和限位组件相互配合,使得下夹持板上移与管体1表面紧密贴合,从而可以起到因管体1表面保温层磨损导致下夹板14与管体1之间产生间隙的补充功能;
29.管体1和下夹板14开设有对齐的贯穿口,管体1的贯穿口内固定连接有外管3,下夹板14的贯穿口与外管3滑动连接,下夹板14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板2,支撑板2的中心处开设有导向孔,外管3与导向孔固定连接,支撑板2可以对外管3起到支撑作用,进而对补充组件和限位组件起到支撑作用;
30.外管3的表面开设有移动通槽,外管3的表面设置有关于移动通槽对称的限位组件,限位组件之间设置有补偿组件;
31.限位组件的设置使得联动齿轮13只能单向转动,进而使得下夹板14只能上移无法下移,保证下夹板14可以持续补偿因保温层磨损出现的间隙,进而保证该管卡对管体1夹持固定的稳定性。
32.支撑板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腿8,支撑板2的顶端开设有导向通槽,导向通槽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滑槽11,导向通槽内设置有推压板6,推压板6的两侧面固定连接有与限位滑槽11适配的限位滑块7,限位滑槽11配合限位滑块7保证推压板6可以稳定滑动,推压板6可以通过梯形块12将联动齿板5顶起,进而将下夹板14顶起。
33.进一步的,推压板6的顶端设置有滚轮,推压板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螺纹筒10,螺纹筒10的内侧螺纹连接有双向螺杆9。
34.采取进一步的好处:滚轮的设置可以减小推压板6与梯形块12倾斜面之间的摩擦力,双向螺杆9配合螺纹筒10可以驱动推压板6相向运动,为推压板6的移动提供动力。
35.进一步的,外管3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移动杆4,移动杆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啮合齿牙,移动杆4的顶端延伸至管体1的内部。
36.采取进一步的好处:移动杆4可以在管体1内部介质的压力作用下下移,从而使得联动齿轮13转动,进而使得联动齿板5带动下夹板14上移,使得下夹板14上移实现补偿功能。
37.进一步的,移动杆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弹性膜15,弹性膜15的边缘与管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
38.采取进一步的好处:弹性膜15可以贯穿口的密封功能,同时可以增大移动杆4顶端的受力面积,使得管体1内的介质对移动杆4产生更大的下压力。
39.进一步的,限位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外管3表面的圆形盒16,开设在圆形盒16内壁上的凹槽1601,滑动连接在凹槽1601内部的限位齿牙19,转动连接在圆形盒16内壁上的连接轴21以及固定连接在连接轴21表面的转盘17。
40.采取进一步的好处:在斜齿20和限位齿牙19的配合下,可以使得转盘17单向转动,进而使得联动齿轮13单向转动,使得下夹板14只能上移,保证补偿后下夹板14的稳定性,从而实现持续补偿功能。
41.进一步的,限位齿牙19和凹槽1601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18,转盘17的表面呈圆周分布有若干斜齿20。
42.采取进一步的好处:斜齿20配合限位齿牙19和连接弹簧18,使得转盘17只能单向转动,保证限位组件的限位功能。
43.进一步的,补偿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连接轴21一端的联动齿轮13以及固定连接在下夹板14底端的联动齿板5,联动齿轮13与联动齿板5和啮合齿牙啮合。
44.采取进一步的好处:补偿组件可以在移动杆4下移时,使得下夹板14上移,实现因保温层磨损产生间隙的补偿功能,保证管卡对管体1夹持的稳定性。
45.进一步的,联动齿板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梯形块12,梯形块12的倾斜面面向滚轮设置。
46.采取进一步的好处:梯形块12在推压板6挤压作用下上移,进而推动联动齿板5上移,调节下夹板14的位置高度,方便对不同管径的管体1进行夹持固定,同时为下夹板14的夹持提供夹持力。
47.本发明在进行使用时,通过旋转双向螺杆9,使得螺纹筒10带动推压板6相向运动,推压板6挤压梯形块12的倾斜面,使得梯形块12带动联动齿板5上移,联动齿板5带动下夹板14上移,调节下夹板14的高度,方便适用不同管径的管体1,将管体1置于下夹板14和上夹板22之间,然后使得锁紧螺杆23配合锁紧螺母,实现管体1的夹持固定功能;
48.当管体1表面的保温层长期磨损导致保温层变薄,使得下夹板14与管体1之间产生间隙时(上夹板22位于管体1上方,当管体1与上夹板22之间产生磨损时,在上夹板22自身重力作用下,使得上夹板22实现自动补偿),当管体1内部介质进入管体1后,在介质压力的作用下,使得移动杆4下移,进而带动啮合齿牙下移,使得联动齿轮13转动,联动齿轮13带动联动齿板5上移,联动齿板5带动下夹板14上移,使得下夹板14自动补偿下夹板14与管体1之间产生的间隙,保证上夹板22与下夹板14对管体1夹持的稳定性;当联动齿轮13转动时,转盘17带动斜齿20转动,在限位齿牙19和连接弹簧18的配合下,使得转盘17无法带动斜齿20反向转动,从而使得联动齿轮13无法反向转动,进而使得联动齿板5无法下移,保证补偿后下夹板14的稳定性,同时可以使得下夹板14持续对管体1进行补偿,从而保证该管卡对管体1夹持的稳定性。
4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调节式地源热泵管管卡,包括管体(1)、下夹板(14)和上夹板(2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板(22)和下夹板(14)分别设置在管体(1)的上下位置处,所述上夹板(22)的表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下夹板(14)的表面开设有与螺纹孔对齐的通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杆(23),所述锁紧螺杆(23)的一端贯穿通孔且该端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所述管体(1)和下夹板(14)开设有对齐的贯穿口,所述管体(1)的贯穿口内固定连接有外管(3),所述下夹板(14)的贯穿口与外管(3)滑动连接,所述下夹板(14)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中心处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外管(3)与导向孔固定连接;所述外管(3)的表面开设有移动通槽,所述外管(3)的表面设置有关于移动通槽对称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之间设置有补偿组件;所述支撑板(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腿(8),所述支撑板(2)的顶端开设有导向通槽,所述导向通槽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滑槽(11),所述导向通槽内设置有推压板(6),所述推压板(6)的两侧面固定连接有与限位滑槽(11)适配的限位滑块(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节式地源热泵管管卡,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压板(6)的顶端设置有滚轮,所述推压板(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螺纹筒(10),所述螺纹筒(10)的内侧螺纹连接有双向螺杆(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节式地源热泵管管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3)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移动杆(4),所述移动杆(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啮合齿牙,所述移动杆(4)的顶端延伸至管体(1)的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调节式地源热泵管管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弹性膜(15),所述弹性膜(15)的边缘与管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调节式地源热泵管管卡,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外管(3)表面的圆形盒(16),开设在圆形盒(16)内壁上的凹槽(1601),滑动连接在凹槽(1601)内部的限位齿牙(19),转动连接在圆形盒(16)内壁上的连接轴(21)以及固定连接在连接轴(21)表面的转盘(17)。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调节式地源热泵管管卡,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齿牙(19)和凹槽(1601)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18),所述转盘(17)的表面呈圆周分布有若干斜齿(20)。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调节式地源热泵管管卡,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连接轴(21)一端的联动齿轮(13)以及固定连接在下夹板(14)底端的联动齿板(5),所述联动齿轮(13)与联动齿板(5)和啮合齿牙啮合。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调节式地源热泵管管卡,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齿板(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梯形块(12),所述梯形块(12)的倾斜面面向滚轮设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节式地源热泵管管卡,属于管卡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管体、下夹板和上夹板,上夹板和下夹板分别设置在管体的上下位置处,上夹板的表面开设有螺纹孔,下夹板的表面开设有与螺纹孔对齐的通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杆,锁紧螺杆的一端贯穿通孔且该端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管体和下夹板开设有对齐的贯穿口。本发明通过设置有上夹板、下夹板、锁紧螺杆和锁紧螺母,可以实现管体的夹持功能,通过设置有移动杆、补偿组件和限位组件,利用管体内部介质的压力,使得移动杆下移,进而使得补偿组件和限位组件相互配合,使得下夹持板上移与管体表面紧密贴合,从而可以起到因管体表面保温层磨损导致下夹板与管体之间产生间隙的补充功能。隙的补充功能。隙的补充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秦圣权 周海峰 余银中 凌通 吴莹 张敏 黄邦洋 郭紫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华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1
技术公布日:2023/8/1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