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于检修的纵梁冲孔机后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18
阅读:139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纵梁冲孔技术领域,具体说是易于检修的纵梁冲孔机后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纵梁冲孔机后检测装置是一种纵梁冲孔线检测装置,它是纵梁冲孔线的关键部件,能够保证纵梁冲孔的精度,对整条纵梁冲孔线的质量都具有重要影响。为保持高检测精度,以确保纵梁冲孔机始终精准冲孔作业,则需定期对后检测装置的核心部件进行检修保养或更换。但是,现有后检测装置(例如cn205253773u纵梁冲孔线检测装置)的结构存在以下不足,具体而言:第一,现有后检测装置的气缸为前置设计,气缸前置设计易发生电气程序控制不当而撞坏气缸的情况;第二,纵梁冲孔机后检测装置需要深入在固定架内,同时,由于气缸又设置在检测机构的前端,其位置更深,因此,一旦发生损坏其检修或更换均较为困难;第三,后检测装置用于保护其内部核心部件的检测罩为整体式结构,如需检修,则必须先将整个后检测装置取出,再将整个检测罩拆除后才能进行检修或更换工作,更换后又得逆向重复操作一遍,整个检修过程不仅步骤繁琐、费时费力,而用,逼迫工作人员做了大量无用功。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纵梁冲孔机后检测装置存在的,气缸撞坏机率高,检修和更换困难、费时费力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检修的纵梁冲孔机后检测装置,它可将气缸后置,从而可降低撞坏的机率,同时,还又优化了检测罩的结构,可使工作人员对其内部各关键部件的检修或更换能更为方便。
4.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易于检修的纵梁冲孔机后检测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至少并排设置两个检测单元,检测单元由气缸、滑块、导轨、轴承、磁铁和位移传感器构成,所述检测单元上方设置前检测罩和后检测罩,前检测罩、后检测罩和底板连接构成外壳;后检测罩能单独开启,底板上安装有滑轨底板,滑轨底板上设置有滑块和导轨,导轨能沿滑块前后移动;在导轨上部从前到后依次安装导轨前座、导轨中座和导轨后座;所述导轨前座、导轨中座和导轨后座均通过螺钉固定在导轨上端;所述导轨前座前端设置轴承,所述导轨中座顶面设置有中座立板,在中座立板上设置有沿垂直方向延伸的u型槽,气缸的前端通过连接块固定在u型槽内,连接块的中部设有环形槽,连接块通过环形槽与u型槽配合,所述底板上垂直设置立板,所述立板对气缸起固定作用,所述气缸上设置有两个单向节流阀,所述导轨后座的后端设置有磁铁,磁铁随导轨中座在位移传感器上方移动,位移传感器与底板连接。
6.优选的,所述底板后端垂直设置气缸后撑,气缸的后端固定连接气缸后撑。
7.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设置数个吊环。
8.优选的,所述前检测罩的底部安装有水平筋,水平筋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弧形
筋,在水平筋的中间位置处还设有立筋,立筋分别与两侧的弧形筋之间形成插槽,在后检测罩的前端安装有与插槽相配合的插板,在后检测罩下侧的底板上安装有对称布置的限位折板,限位折板包括有竖直板和水平板,在水平板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斜面,在两个限位折板之间的后检测罩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配合安装有螺柱,后检测罩上侧设有与螺柱相配合的螺母片,螺柱的顶部开设有内六方孔,所述螺柱的外周还设有凸沿,凸沿位于后检测罩的底部,在螺柱伸入后检测罩的底端连接有限位长条板,转动螺柱能让限位长条板长度方向的两端转动至限位折板上水平板的底部位置,实现后检测罩和底板之间的连接固定。
9.优选的,所述底板上安装有竖直设置的第一卡槽板,后检测罩底部安装有与第一卡槽板相配合的第二卡槽板,其中第一卡槽板和第二卡槽板上均开设有与气缸前端相配合的半圆形卡槽,在底板上还安装有竖直设置的第三卡槽板,后检测罩底部安装有与第三卡槽板相配合的第四卡槽板,第三卡槽板和第四卡槽板上均开设有与气缸后端相配合的半圆形卡槽。
10.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所述易于检修的纵梁冲孔机后检测装置将气缸设置在纵梁冲孔机后检测装置的后端,即气缸后置,同时,将检测罩设置为前检测罩和后检测罩构成的分体式结构。检修或更换部件时,无须将整个后检测装置取出,只需要将后检测罩拆下,所有关键部件便位于工作人员易于观察和操作的位置,方便进行检修,而且,操作简单,可省去大量不必要的检测步骤,可大幅降低维修成本。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连接紧凑,整体占用空间小、气缸的前端通过连接块固定在u型槽内,可解决通孔式设计不便拆卸的问题。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易于检修的纵梁冲孔机后检测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图1省略前检测罩和后检测罩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图4是所述一个检测单元的使用状态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易于检修的纵梁冲孔机后检测装置在支架上的整体图;图6是前检测罩和后检测罩采用采用另一种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b-b向剖视图的放大视图;图8是图6中c-c向剖视图的放大视图;图9是图7中d-d向向剖视图的放大视图;图10是图8中e-e向剖视图的放大视图;图11是图8中f-f向剖视图的放大视图;图12是后检测罩的结构示意图。
12.附图标记:
13.1轴承,2导轨前座,3导轨,4滑块,5滑轨中座,6滑轨底板,7位移传感器,8连接块,9 u型槽,10单向节流阀,11气缸,12导轨后座,13磁铁,14中座立板,15后检测罩,16前检测罩,17底板,18立板,19气缸后撑,20吊环,151限位折板,152斜面,153螺柱,154内六方孔,155螺母片,156凸沿,157限位长条板,158插板,161水平筋,162弧形筋,163立筋,164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1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易于检修的纵梁冲孔机后检测装置,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
15.易于检修的纵梁冲孔机后检测装置,包括底板17,底板17上至少并排设置两个检测单元,检测单元由气缸11、滑块4、导轨3、轴承1、磁铁13和位移传感器7构成,所述检测单元上方设置前检测罩16和后检测罩15,前检测罩16、后检测罩15和底板17连接构成外壳;后检测罩15能单独开启,在底板17上安装有滑轨底板6,滑轨底板6上设置有滑块4和导轨3,导轨3能沿滑块4前后移动;在导轨3上部从前到后依次安装导轨前座2、导轨中座5和导轨后座12;所述导轨前座2、导轨中座5和导轨后座12均通过螺钉固定在导轨3上端;所述导轨前座2前端设置轴承1,轴承1可以在纵梁上滑动,减小纵梁移动过程中的摩擦力,对纵梁起到保护作用;所述导轨中座5顶面设置有中座立板14,在中座立板14上设置有沿垂直方向延伸的u型槽9,气缸11的前端通过连接块8固定在u型槽9内,连接块8的中部设有环形槽,连接块8通过环形槽与u型槽9配合,所述底板17上垂直设置立板18,所述立板18对气缸11起固定作用,所述气缸11上设置有2个单向节流阀10;所述导轨后座12的后端设置有磁铁13,磁铁13随导轨中座5在位移传感器7上方移动。轴承1又称为检测轴承,可优选深沟球轴承。所述检测轴承的个数和间距与模具冲头的个数间距有关联,图2中所示的后检测装置为5套检测单元,而有的主机因为冲头个数多,可能会有7套检测单元。我公司目前常用的位移传感器7是balluff巴鲁夫,但是,也适用于mts的位移传感器,例如可选mts厂家rpm系列的位移传感器。
16.当纵梁就位后,每个检测单元中的气缸11接到信号开始动作,其活塞杆伸出,带动导轨中座5、导轨前座2、导轨3、导轨后座12和磁铁13随着气缸11向前移动,最终轴承1压紧在纵梁的外翼面,多个检测单元的磁铁13相对位移传感器7产生不同的位移,从而检测出位置偏差。当冲孔时,该偏差得到补偿,从而保证孔的精度符合要求。当纵梁通过后,气缸11及其连接件缩回。
17.需更换内部部件时,只需将后检测罩15与底板17之间的螺栓拆下,将其拆除,之后可进行更换操作。
18.所述底板17后端垂直设置气缸后撑19,气缸11的后端固定连接气缸后撑19;通过u型槽9和气缸后撑19将气缸11的位置进行固定。
19.所述底板17可设置数个吊环20,当需对后检测装置进行全面检修时,可方便利用吊环20将后检测装置取出,从而进行检修。
20.上述装置中的各气缸11均位于后检测罩15的下侧位置,为了便于对装置内部的各动力构件进行拆装检修,也就是便于实现前检测罩16和后检测罩15之间的拆装,如图6-10所示,所述前检测罩16的底部安装有水平筋161,水平筋161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弧形筋162,在水平筋161的中间位置处还设有立筋163,立筋163分别与两侧的弧形筋162之间形成插槽164。在后检测罩15的前端安装有与插槽164相配合的插板158,插板158能伸入到插槽164内实现后检测罩15与前检测罩16之间的定位插接。
21.为实现后检测罩15与底板17之间的转动开合限位,在后检测罩15下侧的底板17上安装有对称布置的限位折板151,限位折板151包括有竖直板和水平板,在水平板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斜面152。
22.在两个限位折板151之间的后检测罩15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配合安装有螺柱153,后检测罩15上侧设有与螺柱153相配合的螺母片155,螺柱153的顶部开设有内六方孔
154,所述螺柱153的外周还设有凸沿156,凸沿156位于后检测罩15的底部,其中凸沿156和螺母片155可以实现对后检测罩15的夹装固定。
23.在螺柱153伸入后检测罩15的底端连接有限位长条板157,转动螺柱153能让限位长条板157长度方向的两端转动至限位折板151上水平板的底部位置,实现后检测罩15和底板17之间的连接固定。螺母片155的设置不仅便于实现螺柱153在检测罩上的安装,也能通过转动螺柱153实现其底部限位长条板157的转动限位。
24.当需要进行后检测罩15的安装时,首先调整限位长条板157的位置,让后检测罩15在扣合过程中不会与限位折板151产生干涉,之后将后检测罩15前端的插板158配合装入到插槽164内,之后向底板17位置处转动靠近,待安装到位后,使用六角扳手伸入到内六方孔154内转动螺柱153,让限位长条板157进行转动,限位长条板157在转动过程中通过斜面152的导向能移动至限位折板151上水平板的底部位置,并且限位折板151和限位长条板157能发生一定的弹性形变,产生相互之间的挤压力,于此同时限位折板151对限位长条板157形成转动开合的限位,实现了后检测罩15的固定安装,整个操作简便易实施且定位牢靠。
25.进一步地,为了在开启后检测罩15后,便于对内部的气缸11进行拆装检修,如图11和图12所示,所述底板17上安装有竖直设置的第一卡槽板181,后检测罩15底部安装有与第一卡槽板181相配合的第二卡槽板182,其中第一卡槽板181和第二卡槽板182上均开设有与气缸11前端相配合的半圆形卡槽,在底板17上还安装有竖直设置的第三卡槽板191,后检测罩15底部安装有与第三卡槽板191相配合的第四卡槽板192,第三卡槽板191和第四卡槽板192上均开设有与气缸11后端相配合的半圆形卡槽。上述第一卡槽板181、第二卡槽板182、第三卡槽板191和第四卡槽板192在后检测罩15安装之后,能实现对气缸11的使用定位,在开启后检测罩15之后,第二卡槽板182和第四卡槽板192随后检测罩15一同分离,操作人员可从第一卡槽板181和第三卡槽板191内将气缸11轻松取出,以便于进行后续的检修或维护。
2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限制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未详尽描述的技术内容均为公知技术。
技术特征:
1.易于检修的纵梁冲孔机后检测装置,包括底板(17),底板(17)上至少两个并排设置的检测单元,检测单元由气缸(11)、滑块(4)、导轨(3)、轴承(1)、磁铁(13)和位移传感器(7)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上方设置前检测罩(16)和后检测罩(15),前检测罩(16)、后检测罩(15)和底板(17)连接构成外壳;后检测罩(15)能单独开启,底板(17)上安装有滑轨底板(6),滑轨底板(6)上设置有滑块(4)和导轨(3),导轨(3)能沿滑块(4)前后移动;在导轨(3)上部从前到后依次安装导轨前座(2)、导轨中座(5)和导轨后座(12);所述导轨前座(2)、导轨中座(5)和导轨后座(12)均通过螺钉固定在导轨(3)上端;所述导轨前座(2)前端设置轴承(1),所述导轨中座(5)顶面设置有中座立板(14),在中座立板(14)上设置有沿垂直方向延伸的u型槽(9),气缸(11)的前端通过连接块(8)固定在u型槽(9)内,连接块(8)的中部设有环形槽,连接块(8)通过环形槽与u型槽(9)配合,所述底板(17)上垂直设置立板(18),所述立板(18)对气缸(11)起固定作用,所述气缸(11)上设置有两个单向节流阀(10),所述导轨后座(12)的后端设置有磁铁(13),磁铁(13)随导轨中座(5)在位移传感器(7)上方移动,位移传感器(7)与底板(17)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检修的纵梁冲孔机后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7)后端垂直设置气缸后撑(19),气缸(11)的后端固定连接气缸后撑(1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检修的纵梁冲孔机后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7)上设置数个吊环(2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检修的纵梁冲孔机后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检测罩(16)的底部安装有水平筋(161),水平筋(161)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弧形筋(162),在水平筋(161)的中间位置处还设有立筋(163),立筋(163)分别与两侧的弧形筋(162)之间形成插槽(164),在后检测罩(15)的前端安装有与插槽(164)相配合的插板(158),在后检测罩(15)下侧的底板(17)上安装有对称布置的限位折板(151),限位折板(151)包括有竖直板和水平板,在水平板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斜面(152),在两个限位折板(151)之间的后检测罩(15)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配合安装有螺柱(153),后检测罩(15)上侧设有与螺柱(153)相配合的螺母片(155),螺柱(153)的顶部开设有内六方孔(154),所述螺柱(153)的外周还设有凸沿(156),凸沿(156)位于后检测罩(15)的底部,在螺柱(153)伸入后检测罩(15)的底端连接有限位长条板(157),转动螺柱(153)能让限位长条板(157)长度方向的两端转动至限位折板(151)上水平板的底部位置,实现后检测罩(15)和底板(17)之间的连接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检修的纵梁冲孔机后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7)上安装有竖直设置的第一卡槽板(181),后检测罩(15)底部安装有与第一卡槽板(181)相配合的第二卡槽板(182),其中第一卡槽板(181)和第二卡槽板(182)上均开设有与气缸(11)前端相配合的半圆形卡槽,在底板(17)上还安装有竖直设置的第三卡槽板(191),后检测罩(15)底部安装有与第三卡槽板(191)相配合的第四卡槽板(192),第三卡槽板(191)和第四卡槽板(192)上均开设有与气缸(11)后端相配合的半圆形卡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易于检修的纵梁冲孔机后检测装置,涉及纵梁冲孔技术领域;包括至少两个并排设置的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上方设置前检测罩和后检测罩;每个检测单元包括底板,在底板上安装有滑轨底板,滑轨底板上设置有滑块和导轨,导轨能沿滑块前后移动;在导轨上部从前到后依次安装导轨前座、导轨中座和导轨后座;所述导轨前座、导轨中座和导轨后座均通过螺钉固定在导轨上端;本实用新型的易于检修的纵梁冲孔机后检测装置,结构连接紧凑,维修方便,且整体占用空间小,将气缸设置在纵梁冲孔机后检测装置的后端,方便拆卸和检修。方便拆卸和检修。方便拆卸和检修。
技术研发人员:王菁华 李永刚 周丽丽 马英辉 莫云霞 石林潇 李大鹏 封沛 张文君 宋曙平 何梦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机铸锻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8
技术公布日:2023/8/17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