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分子放电灯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19 阅读:188 评论:0


1.本技术涉及灯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准分子放电灯。


背景技术:

2.准分子放电灯,又称紫外线准分子灯,是利用在紫外线灯管外的高压、高频对灯管内的稀有气体进行轰击发出不同单一波长的紫外光。常见的有基于介质阻挡放电的氯化氪(krcl)准分子灯等,现有的krcl准分子灯管通常采用同轴的双层石英玻璃套管结构,在内外层石英管上布置内外电极输入交变电场;或采用扁平形石英玻璃管,在石英管两侧布置平板电极形成等距电场。krcl准分子灯在电极之间形成均匀的辉光放电,并伴随大量的热量产生。在没有采取任何冷却措施的情况下,随着准分子灯功率的增加,灯的管壁温度会到达130~185摄氏度,甚至更高。由于形成krcl准分子的反应系数在高温下衰减,准分子灯点亮并逐步加热后,辐照度会减少,在高温情况下的辐照值是最初值的60%左右。因此,对于大功率krcl准分子灯,如何降低灯管表面温度是提高灯管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
3.鉴于上述准分子放电灯的结构特点,现有准分子放电灯大多数只能采用风扇冷却的方式,其缺点是冷却效率低,冷却不均匀,以及风扇噪音带来的不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准分子放电灯,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准分子放电灯存在冷却效率低的问题。
5.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提供一种准分子放电灯,包括:
7.灯体,具有同轴设置的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内设有内电极,所述外筒与所述内筒之间形成密闭的放电空腔,所述外筒的一侧壁为出光面,所述外筒背离所述出光面的另一侧壁涂覆有金属反射层,所述内电极与所述金属反射层通过所述放电空腔形成交变电场激发所充气体发光,所述金属反射层用于反射光线至所述出光面;
8.散热结构,具有连接筒和多层散热鳍片,设置于所述外筒背离所述出光面的一侧,所述连接筒和散热鳍片与所述灯体的金属反射层换热连接。
9.作为准分子放电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散热结构具有换热连接于金属反射层的连接筒,所述散热鳍片均匀连接于所述连接筒上。
10.作为准分子放电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散热结构的材质为导热效率高的金属或者导热塑料。
11.作为准分子放电灯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
12.导热层,设置于所述金属反射层与所述散热结构之间。
13.作为准分子放电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热层由导热硅胶或导热硅脂制成。
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5.通过同轴设置的内筒和外筒形成灯体,由于内筒内设置有内电极,外筒和内筒之
间形成放电空腔,而外筒上还设置有金属反射层,当内电极和外电极接入电源,放电空腔形成交变电场激发所充气体发光。此时,外筒侧壁上的出光面能够将放电空腔发射的光进行散发,而设置在背离出光面的金属反射层能够将光线反射到出光面,从而增加出光面的出光量。
16.另外,本技术在外筒背离出光面的一侧还设置有散热结构,其中,散热结构具有连接筒和多层散热鳍片,将连接筒和散热鳍片与金属反射层换热连接,能够直接通过散热鳍片传导出金属反射层通电时产生的热量。由于散热鳍片是多层结构,相邻散热鳍片之间能够流通空气,利用空气与散热鳍片的热交换,使得流动的空气带走散热鳍片上散发的热量,进而将放电空腔中的热能源源不断地通过金属反射层传递到散热结构上的散热鳍片,进而散发到大气环境中。
17.相对于仅设置风扇冷却的散热方式,本技术的准分子放电灯通过散热鳍片片增加与空气的换热面积,从而提高了灯体的散热效率。相比没有散热结构而仅使用风扇进行降温,能大幅度降低灯管的工作温度,提高灯管的发光效率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8.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9.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准分子放电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准分子放电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准分子放电灯的轴向结构示意图。
22.图中:
23.1、灯体;11、内筒;111、内电极;12、外筒;121、出光面;122、金属反射层;
24.2、散热结构;21、散热鳍片;22、连接筒;
25.3、连接板;4、固定螺丝;5、导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8.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
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9.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准分子放电灯存在的冷却效率低的问题,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准分子放电灯,包括:
30.灯体1,具有同轴设置的内筒11和外筒12,内筒11内设有内电极111,外筒12与内筒11之间形成密闭的放电空腔,外筒12的一侧壁为出光面121,外筒12背离出光面121的另一侧壁涂覆有金属反射层122,内电极111与金属反射层122通过放电空腔形成交变电场激发所充气体发光,金属反射层122用于反射光线至出光面121;
31.散热结构2,具有多层散热鳍片21和连接筒22,设置于外筒12背离出光面121的一侧,连接筒22与金属反射层122换热连接。
32.本技术通过同轴设置的内筒11和外筒12来形成灯体1,由于内筒11内设置有内电极111,外筒12和内筒11之间形成放电空腔,而外筒12上还设置有金属反射层122,当内电极111和外电极接入电源,放电空腔形成交变电场激发所充气体发光。此时,外筒12侧壁上的出光面121能够将放电空腔发射的光进行散发,而设置在背离出光面121的金属反射层122能够将光线反射到出光面121,从而增加出光面121的出光量。
33.另外,本技术在外筒12背离出光面121的一侧还设置有散热结构2,其中,散热结构2具有多层散热鳍片21和连接筒22,将连接筒22与金属反射层122换热连接,能够直接通过散热鳍片21和连接筒和22传导出金属反射层122通电时产生的热量。由于散热鳍片21是多层结构,相邻散热鳍片21之间能够流通空气,利用空气与散热鳍片21的热交换,使得流动的空气带走散热鳍片21上散发的热量,进而将放电空腔中的热能源源不断地通过金属反射层122传递到散热结构2上的散热鳍片21,进而散发到大气环境中。
34.相对于仅设置风扇冷却的散热方式,本技术的准分子放电灯通过散热鳍片21增加与空气的换热面积,从而提高了灯体1的散热效率。相比没有散热结构而仅使用风扇进行降温,能大幅度降低灯管的工作温度,提高灯管的发光效率和使用寿命。
35.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2,散热结构2具有换热连接于金属反射层122的连接筒22,散热鳍片21均匀连接于连接筒22上。通过连接筒22来固定连接多个散热鳍片21,而连接筒22与金属反射层122之间通过导热硅胶或导热硅脂粘接,能够提高散热结构2与灯体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同时也提高二者之间的热传递稳定性。
36.进一步地,参考图1和图3,准分子放电灯还包括设置于灯体1的两端的连接板3,连接板3用固定螺丝4连接灯体1和散热结构2,可以避免散热结构2脱离灯体1。当需要在灯体1上拆卸散热结构2时,先拆除连接板3,然后即可将散热机构从灯体1上拆除。反之,当需要再次安装散热结构2时,则在安装好散热结构2和灯体1后再安装连接板3。
37.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每个散热鳍片21的延展平面相交于内电极111的轴心,使得每个散热鳍片21相对内电极111呈辐射状,可以减少金属反射层122上散热的热量到达散热鳍片21的端部的距离,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同时,相邻散热鳍片21之间的距离也可以通过控制相邻角度来控制,以便于控制散热鳍片21的均匀分布。
38.特别地,参考图3,每个散热鳍片21沿灯体1的径向方向的截面呈矩形或圆形,便于整体装入灯具外壳。
39.优选地,参考图1,金属反射层122与散热结构2之间设置有导热层5,导热层5能够提高金属反射层122与散热结构2的导热系数,进一步提高散热结构2的散热效率。
40.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导热层5由导热硅胶或导热硅脂制成,可以利用导热硅胶或导热硅脂的粘接能力和导热能力来同时满足对灯体1的防护需求和散热需求。
41.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42.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43.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44.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技术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技术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准分子放电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体,具有同轴设置的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内设有内电极,所述外筒与所述内筒之间形成密闭的放电空腔,所述外筒的一侧壁为出光面,所述外筒背离所述出光面的另一侧壁涂覆有金属反射层,所述内电极与所述金属反射层通过所述放电空腔形成交变电场激发所充气体发光,所述金属反射层用于反射光线至所述出光面;散热结构,具有连接筒和多层散热鳍片,设置于所述外筒背离所述出光面的一侧,所述连接筒和散热鳍片与所述灯体的金属反射层换热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分子放电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换热连接于灯体的金属反射层,所述散热鳍片均匀连接于所述连接筒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准分子放电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的材质为金属或者导热塑料。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准分子放电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热层,设置于所述金属反射层与所述散热结构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准分子放电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层由导热硅胶或导热硅脂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准分子放电灯,包括:灯体,具有同轴设置的内筒和外筒,内筒内设有内电极,外筒与内筒之间形成密闭的放电空腔,外筒的一侧壁为出光面,外筒背离出光面的另一侧壁涂覆有金属反射层,内电极与金属反射层通过放电空腔形成交变电场激发所充气体发光,金属反射层用于反射光线至出光面;散热结构,具有连接筒和多层散热鳍片,设置于外筒背离出光面的一侧,连接筒和散热鳍片与灯体的金属反射层换热连接。本申请的准分子放电灯通过散热鳍片增加与空气的换热面积,从而提高了灯体的散热效率;相比没有散热结构而仅使用风扇进行降温,能大幅度降低灯管的工作温度,提高灯管的发光效率和使用寿命。命。命。


技术研发人员:李臻 李佳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朗升光电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4
技术公布日:2023/8/5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