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幽门螺旋杆菌的壳寡糖益生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08-20
阅读:123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幽门螺旋杆菌的壳寡糖益生菌组合物。
背景技术:
2.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寄生于肠道,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革兰氏阴性菌。目前感染超过全球50%以上的人群,被归为第一类致癌物。目前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方案包括伴三联疗法、四联疗法疗法等方案。频发的抗生素耐药性问题以及临床治愈后的复发率上升让人重新审视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方案。近年来出现的益生元、益生菌疗法可以很好的解决临床治愈率下降以及副作用等多重问题。壳寡糖及其相关化合物是优质益生元代表,具有出色的生物活性。壳寡糖被列入我国新食品原料目录,其作为保健食品原料应用于各类保健食品、功能性食品甚至特医食品,拥有极大的市场应用前景。
3.壳寡糖是一种生物小分子多糖,常见的制备方法包括化学法和生物酶法,作为一种生物低聚多糖,极易受到生物体液的影响而发生结构变化,比如发生水解而容易发生损失,所以有部分学者提出在壳寡糖表面进行包被解决水解损失这一问题,比如在四川大学的汪川等人的发明专利《壳寡糖包被绵羊李斯特菌制备方法及应用》(cn201811231019.1)中涉及壳寡糖包被方法,在细菌表面的壳寡糖所带的正电荷中和了细菌表面所带的负电荷,形成的复合物(包被后的细菌)更容易靠近带负电荷的吞噬细胞,细菌入胞率得到显著提高;司滨等人在《包被壳寡糖对刺参生长性能和免疫反应的影响》中提到一种壳寡糖包被技术,所制备获得包被壳寡糖对刺参的生长性能和免疫能力具有促进作用。但目前为止,并没有壳寡糖包被技术用于普通食品的研究实例,尤其是在大多数的抗幽食品中的应用,涉及到人体复杂的体液内环境对于壳寡糖的影响,所以如何保证壳寡糖在体液内部的结构稳定性实际上是近年来大部分学者未关注的部分,人体中的大部分糖苷水解酶(gh1、gh3、gh4、gh5、gh9、gh13等)均可以直接作用于壳寡糖并降解成单糖,对于维持壳寡糖的含量,结构稳定性极为不利,同时益生元可能会给益生菌产品的水活度有明显影响,从而影响货架期内的稳定性;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壳寡糖复合益生菌粉的组合物,以更好的用于抗幽门螺旋杆菌。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脱乙酰度壳寡糖搭配复合益生菌组合物及制备方法,以实现抗幽门螺旋杆菌的作用。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脱乙酰度壳寡糖和复合益生菌粉联用制备抗幽门螺旋杆菌的组合物,所选用的高脱乙酰度壳寡糖采用自主研究开发的包被技术,采用淀粉糊精类以及高分子纤维素对物料进行包被,保障良好的流动性使得物料能够充分混合均匀,从而保证壳寡糖与益生菌搭配形成的物料在人工胃液中的稳定性,同时能够避免壳寡糖过早降解形成氨基葡萄糖对胃肠道产生刺激作用,改变生物活性,影响服用体验。所
提供的包被材料包括脱脂乳粉,抗性淀粉,浓缩乳清粉和海藻糖。
6.复合益生菌菌粉的组分名称为动物乳双歧杆菌为cp-9,植物乳杆菌lpl28,鼠李糖乳杆菌mp108。
7.进一步动物乳双歧杆菌为cp-9的添加量为6.5x107cfu/g-9.9x107cfu/g,壳寡糖的添加含量(质量分数)为4.5%-6%。
8.进一步所提到的包被材料的成分配比如下:脱脂乳粉质量分数为1%-30%,抗性淀粉质量分数为1%-12%,浓缩乳清粉质量分数为1%-5%,海藻糖质量分数为1%-10%。
9.进一步,所述的组合物可作为保健食品、食品或者药物的主要组成部分,所述保健品的类型包括但不限于:药酒、胶囊、片剂、冲剂、茶制品、果汁、水果醋、口服液、软胶囊、颗粒、发酵奶制品、发酵谷制品、发酵豆制品、蜜膏、露剂、散剂、鲜汁、代餐粉等。
10.进一步具体地,所述食品的类型包括但不限于:组合物,即食型乳酸菌粉。
11.所述动物乳双歧杆菌为cp-9添加量为6.5x107cfu/g;所述植物乳杆菌lpl28添加量为6.5x107cfu/g;所述鼠李糖乳杆菌mp108添加量为5x107cfu/g。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积极和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发现采用壳寡糖和复合益生菌菌粉联用,可以有效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生长,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为后续的幽门螺旋杆菌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本发明中采用的包被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壳寡糖及益生菌产品在抗幽作用的表现,同时,壳寡糖可以提高相关益生菌的活性,保证菌株在人体或动物体内的活性。
附图说明
13.图1.选用scan1200系统观察的样品情况(图中4个组别均为选用高脱乙酰度壳寡糖搭配益生菌粉所制备的组合物,数值为所产生的抑菌环直径)。
14.图2为不同形式的壳寡糖在体外所形成的抑菌圈情况(第一行从左向右为壳寡糖醋酸盐,壳寡糖盐酸盐,第二行从左向右为抗生素,壳寡糖乳酸盐)。
15.图3壳寡糖对hp感染性胃炎小鼠胃组织病理学观察组织切片(空白对照)。
16.图4壳寡糖对hp感染性胃炎小鼠胃组织病理学观察组织切片(模型对照)。
17.图5壳寡糖对hp感染性胃炎小鼠胃组织病理学观察组织切片(高剂量组别)。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实施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作进一步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19.实施例:
20.一种抗幽门螺旋杆菌的组合物,采用质量分数为1%-4.5%的包被壳寡糖和质量分数为1.4%-2.5%的复合益生菌菌粉,本实施例优选壳寡糖质量分数为4.5%,复合益生菌粉质量分数为2%,以50kg的投料批次为基础,取壳寡糖2.25kg,复合益生菌粉为1kg。具体以高脱乙酰度壳寡糖醋酸盐,复合益生菌粉为主要成分的一种产品形式,本实施例中壳寡糖脱乙酰度为94%,最佳脱乙酰度范围为94%-98%。所选用的复合益生菌菌粉包括6.5x107cfu/g动物乳双歧杆菌为cp-9,添加量为0.5kg,6.5x107cfu/g的植物乳杆菌lpl28,
添加量为0.25kg,5x107cfu/g的鼠李糖乳杆菌mp108,添加量为0.25kg,所选用的复合菌粉的配比组分基于抗炎功能的考虑,将所有菌粉按照一定的质量分数,按照等量递增法混合完成。
21.本实施例公开了上述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2.步骤1:准备壳寡糖醋酸盐、脱脂乳粉,抗性淀粉和浓缩乳清粉;其中脱脂乳粉质量分数为1%-30%,所述抗性淀粉质量分数为1%-12%,所述浓缩乳清粉为质量分数1%-5%,海藻糖为1%;其中最佳物料配比(此处为包被物料组分质量分数占比)如下:脱脂乳粉为15%,抗性淀粉为10%,浓缩乳清粉为1%,海藻糖为1%,所有包被物料的总质量为50kg,分别取脱脂乳粉为7.5kg,抗性淀粉为5kg,浓缩乳清粉为0.5kg,海藻糖为0.5kg,剩余部分为壳寡糖36.5kg,制备获得的包被壳寡糖与上述要求中提到的益生菌粉通过混合制得所需要的壳寡糖复合益生菌产品。该复合益生菌的产品辅料还包括乳糖醇质量分数30%-40%,菊粉质量分数18%-23%,抗性糊精质量分数18%-23%,低聚果糖质量分数8%-10%,矫味剂质量分数4.5%-5%,水苏糖质量分数1%-2%和益萃质质量分数0.5%-1%,其中优选的配比为乳糖醇37%,菊粉为20%,抗性糊精为20%,低聚果糖为10%,矫味剂为4.5%,水苏糖为1%,益萃质为1%,具体批量以50kg混合壳寡糖复合益生菌物料为基础投料方案,按照优选方案取包被后的壳寡糖为2.25kg,益生菌粉为1kg,乳糖醇18.5kg,菊粉为10kg,抗性糊精为10kg,低聚果糖为5kg,矫味剂为2.25kg,水苏糖为0.5kg,益萃质为0.5kg。该复合物最优解数据方案来源为基于多因素交互试验设计方案与试验结果。以复合物中的抗幽抑菌圈水平(mm)为参考标准,通过单因素爬坡试验确定影响因子的重要性(影响重要性乳糖醇》菊粉》矫味剂》低聚果糖》抗性糊精),步长为1,分别按照高水平,低水平设计重要影响因子的因素水平,结合design-expert设计试验进行所产生交互因素影响作用研究,讨论乳糖醇与菊粉,菊粉与矫味剂,乳糖醇与矫味剂的交互情况,根据f检验和方程拟合情况,失拟项目(lackoffit)结果证明,所拟合的因素方程可以拟合实际的参确定三种因素的理想水平参数,包括乳糖醇,菊粉,矫味剂的因素水平,其余辅料添加量的考察标准参考制备的复合物的稳定性以及成本因素,最终得到上述投料方案中的最优解,另外在包被过程中需要将上述壳寡糖包被材料经紫外灭菌,时间为30min。
23.步骤2:乳化造粒;将上述壳寡糖包被物料以最佳配比,投入不锈钢乳化反应罐,溶剂为水,采用桨式搅拌,投料顺序按照所述质量分数大小,分别取脱脂乳粉为7.5kg,抗性淀粉为5kg,浓缩乳清粉为0.5kg,海藻糖为0.5kg,从投料口投入反应釜,注意打开搅拌观察溶解情况,溶解温度为常温,待所有辅料投入完成后最后投入壳寡糖物料,在搅拌过程中,具体转数为100转/min,搅拌30min。完成后以上物料通过放料口将全部料液转移,备用。
24.步骤3:液氮急冻;将料液投入液氮中冷冻10min,然后快速倒出后形成粉末状包被样品,用料勺刮取样品粉末,观察是否出现粉末不均匀以及分层现象,如有上述现象,需重新完成液氮急冻操作,直至粉末颜色呈现均一类白色,且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使用过程注意安全保护,通风良好。
25.步骤4:将步骤3所获得的样品粉末置于真空冷冻干燥机中制备壳寡糖醋酸盐包被粗品,干燥时间为2h。
26.步骤5:将壳寡糖醋酸盐包被粗品与益生菌按照质量分数搭配直接置于三维混合机中形成粉末状粗品,粉末混合完成后再次进行一次真空冷冻干燥,利用冻晶干燥技术对
产品水活度进行控制,所获得的粉末控制水活度不高于0.2aw,所获得的粉末注意置于阴凉干燥处保存,储存空间需要注意保证温度和湿度,用于保证产品的低水活度。
27.以下是所涉及的上述配方产品的物料体内和动物功能学验证
28.1、材料与方法
29.1.1原料与试剂
30.壳寡糖(脱乙酰度大于等于94%,厦门蓝湾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所述幽门螺旋杆菌为模式生物菌,编号1.1820,购自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实验动物采用成年c57bl/6雄性小鼠,spf级,体重20-25g,由北京华阜康实验动物有限公司提供。本次实验菌株及培养基幽门螺杆菌采用国际统一的ss1(sydney strain 1)菌株,经鉴定caga(+)和vaca(+),购于珠海益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悬浮生长于专用液体培养基中。实验过程中所涉及的菌落pcr试剂盒,电泳等操作中用到的相关分子生物学试剂均购置于上海生工生物,sigma-aldrich公司。
31.1.2仪器与设备
32.分光光度计(岛津)、小型喷雾干燥机、hl-b型厌氧工作站(labiophy),hf100型三气培养箱(力康),starter3100型ph计(ohaus)等。
33.2、体外功能性验证
34.2.1抗幽功能学体外验证
35.2.1.1壳寡糖物料筛选与功能学实验验证
36.通过生物酶法降解获得的壳寡糖,其中采用纤维素酶和木瓜蛋白酶复合酶降解壳聚糖,酶的投料比为10%,首先通过醋酸溶解壳聚糖,然后经过复合酶降解形成壳寡糖溶液粗品,经过多重膜分离技术,喷雾干燥技术制备而成的壳寡糖粉末,分别用无菌水配置不同浓度的壳寡糖溶液,研究在壳寡糖体外抗幽门螺旋杆菌的作用,阳性对照为甲硝唑溶液,阴性对照组为无菌ddh2o或醋酸溶液。以下是具体方案:
37.从-80℃冰箱取出保藏的hp菌种,37℃水浴迅速解冻后,涂布于新鲜的平板上,37℃、5%o2、10%co2培养48h。观察菌落形态为透明,灰白色,边缘平整湿润,革兰氏染色为阴性,挑取单菌落,纯化培养三代后,再进行48h培养后,从平板上刮取少量hp,重悬于1ml无菌ddh2o,根据od
625
的大小将菌悬液浓度控制在107cfu/ml。
38.将该浓度的菌悬液进行涂布实验,其中每个平板涂布100μl菌液,每个平板上打4个孔,每孔加入50μl待测物,放入培养箱中以上述相同条件培养48h,观察并用游标卡尺测量抑菌环半径(mm),并拍照保存,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的处理方法同上,以下是试验结果:
39.表1.酶解法制备获得的壳寡糖醋酸盐抑菌环情况
[0040][0041]
注:以上抑菌半径单位为mm,以表示。
[0042]
以上实验说明本发明中所选用的壳寡糖具有体外抗幽门螺旋杆菌的作用,此处的壳寡糖为醋酸盐的形式,同时以相同物料浓度设立实验研究组别,对比研究壳寡糖盐酸盐,壳寡糖乳酸盐的体外抑菌浓度,得到以下的实验结果:
[0043]
表2.所制备获得的不同形式的壳寡糖抑菌环情况
[0044][0045]
通过实验数据显示,以醋酸为溶剂制备而成的壳寡糖醋酸盐具有体外抑制幽门螺旋杆菌作用,对比组1为壳寡糖盐酸盐,对比组2为壳寡糖乳酸盐;通过结论显示其余组别并不具备体外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作用。然后将壳寡糖醋酸盐搭配复合益生菌,所制备的组合物运用抑菌环法再次考察其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作用,实验方法和器材同上,通过实验结论显示:以壳寡糖醋酸盐为主要原料,搭配益生菌菊粉制备而成的组合物具有体外抗幽门螺旋杆菌的作用,最大抑菌环直径为14.2mm。
[0046]
2.1.2包被后壳寡糖及产品对于抗幽作用的影响
[0047]
以2.1.1中所提到的壳寡糖醋酸盐为原料,脱脂乳粉,抗性淀粉,浓缩乳清粉、海藻糖为包被材料,通过乳化,造粒、液氮急冻、干燥等步骤制得壳寡糖醋酸盐包被粗品,将其与复合益生菌按照质量分数搭配形成粉末状粗品(其中壳寡糖质量分数为4.5%,复合益生菌粉质量分数为2%),其中包被包被壳寡糖醋酸盐复合益生菌产品按照前述实施例的配比和包被工艺制得,溶解过滤后将滤液用于体外抗幽门螺旋杆菌的抑菌环实验,所获得的抑菌环数据如下:
[0048]
表3-1.所制备获得的不同形式的产品抑菌环情况
[0049][0050]
备注:表头所示的浓度为产品溶液在抑菌环实验中的点样上样浓度(mg/ml)
[0051]
表3-2.所制备不同形式产品的菌株在人工胃液中的活性(标志性菌株活性)
[0052][0053]
从表3-1中实验结果来看,包被后的壳寡糖复合益生菌产品的抑菌环均明显大于未包被产品,同时,未包被壳寡糖复合益生菌产品需要更高比例的矫味剂参与(未包被矫味剂配比10%,包被后矫味剂配比3%,应该说矫味剂比例大,实际上更容易出现乳糖不耐受(采用乳粉))。由于壳寡糖无法耐受较高温度的灭菌方式,所以需要对形成的壳寡糖益生菌
共同体进行菌株鉴定(16srdna菌株鉴定工作量较大,所以选择菌落pcr),保证所获得的菌落总数数据来源为乳酸菌类。经过包被的壳寡糖与益生菌共同包被后对于菌体活性的影响如表3-2所示,通过处理后提取的物料溶解液,经过富集、纯培养后,挑取单菌落,再一次纯化培养后送菌落pcr验证(均采用质粒通用引物,m13f/r和m13f(-47),质粒为pcambia 2300),送检上海生工测序所获的的保守序列经过blastn证实与原始菌株有较高的同源性,所以证实为所添加的益生菌。因此,所获得的菌株活性数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结论显示包被技术对于该复合产品的菌株活性没有影响,同时,对于动物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的生理活性有一定的帮助。
[0054]
3.1动物学实验验证以及结果介绍
[0055]
3.1.1采用本研究中提及的包被后壳寡糖制备而成的壳寡糖复合益生菌产品,成人每日推荐量为1.5g,相当于0.025g/kgbw(成人体重以60kg计)。临用前称取样品3.75g加蒸馏水至100ml,搅拌均匀,作为高剂量组受试物,依次对倍递减稀释作为中、低剂量组受试物,供试。
[0056]
本实验研究中通过病理组织学形态特征,免疫学手段,初步研究确定本次研究中所提到的壳寡糖复合益生菌是否具备对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小鼠有一定的帮助。
[0057]
3.1.2采用hp国际标准菌株(ss1)在专用分离培养液中培养并调整至5
×
108cfu/ml,作为感染菌液备用,将动物禁食12h,禁水6h,先给予5mg/ml消炎痛溶液灌胃,0.2m1/只,15min后按20ml/kg bw给予菌液灌胃一次,间隔3日,共5次攻毒,后继续禁食禁水4h。末次灌胃攻毒后第4周随机抽取2只小鼠解剖取胃组织进行hp分离培养和菌种鉴定,解剖实验小鼠,将病例组织的石蜡制片送检进行菌种鉴定(幽门螺杆菌克拉霉素耐药基因23srrna基因组测序)验证,实验结果显示实验小鼠胃肠道组织受到中性粒细胞浸润,符合炎性感染特征,所测得菌落pcr结果经ncbi的blast模块搜索结果验证显示与幽门螺旋杆菌模型生物有较高同源性。
[0058]
综上,我们认为小鼠感染胃幽门螺旋杆菌的模型造模成功,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动物试验验证。
[0059]
3.1.3以本次研究中所制备的高脱乙酰度壳寡糖复合益生菌为受试剂,研究在不同浓度的受试剂处理下,小鼠体内炎性因子的变化情况测试结果:给药结束,禁食24小时后,麻醉后取血,分离血清,进行il-1β、il-6,tnf-α及il-4、il-10测定。临床上,我们认为白细胞介素是产生体液免疫,尤其是与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相关的免疫因子,可以用来判断动物模型中炎性反应的进程。
[0060]
无菌解剖分离胃,用丝线分别结扎贲门和幽门,剪断食管和十二指肠,取出鼠胃,沿胃大弯剪开胃腔,用生理盐水冲洗胃腔,自幽门端相对固定部位取3块胃织,其中1块组织进行快速脲酶鉴定及分离培养,观察hp的根除情况,小鼠组织用10%甲醛固定,脱水、石蜡包埋,切片,进行常规he染色,做组织病理观察,记录小鼠目标组织的病理组织形态学特征。
[0061]
从表格3的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壳寡糖高剂量组hp根除率达到70%,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也分别达到50%和20%,均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从表4的实验结果来看,实验动物在喂食本研究中的配方产品后进行炎性因子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血清中促炎因子il-1β、tnf-α明显升高,抗炎因子il-4、il-10含量明显降低;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il-1β、tnf-α含量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il-4、il-10含量
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和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高剂量组小鼠在壳寡糖干预下,对hp感染性胃炎发生发展中产生的促炎和抗炎因子的失衡有明显的纠正作用,对促进胃黏膜炎症的修复发挥积极的作用。
[0062]
针对不同组别的小鼠,采用病理组织石蜡切片的he染色,对病理切片组织学和形态学观察,实验结果来看图3显示空白对照组中的胃部组织发育正常,未观察到上皮细胞增生情况和异型细胞;图4中模型对照组显示小鼠胃部黏膜出现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未见有明显上皮细胞增生以及异型细胞,符合浅表型胃炎的组织形态学特征。图5中小鼠壳寡糖高剂量组组别中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的情况有所减少,考虑可能是小鼠经过高剂量壳寡糖的处理后,炎症反应有所减弱,对于由感染胃幽门螺旋杆菌的受试体有一定的治疗与缓解作用。
[0063]
综上,本技术所提到的壳寡糖复合益生菌(壳寡糖益生菌制剂)具有一定的抗幽门螺旋杆菌作用,其中包括体外抑菌性和缓解动物体内的幽门螺旋杆菌的定植情况,并对小鼠体内由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所造成的浅表性胃炎的症状所引发的炎性因子有一定的纠正作用。
[0064][0065][0066]
表4壳寡糖益生菌制剂对hp感染性胃炎小鼠胃黏膜hp定植的影响
[0067][0068]
表5壳寡糖益生菌制剂对hp感染性胃炎小鼠血清中il-1β、il-6,tnf-α含量的影响,*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0069]
采用本技术中组合物制作而成的药物、食品、保健食品的制备方法可采用本领域目前现有的以及未来研发出的相关制备方法。应当明确的是采用何种具体制备方法并不能作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无论采用目前已有的还是未来研发的制备方法,只要包含
上述壳寡糖和复合益生菌配方,均在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0070]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抗幽门螺旋杆菌的壳寡糖益生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质量分数为1%-4.5%的包被壳寡糖和质量分数为1.4%-2.5%的复合益生菌菌粉,所述复合益生菌菌粉成分为动物乳双歧杆菌cp-9、植物乳杆菌lpl28和鼠李糖乳杆菌mp108,其余为辅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提供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壳寡糖的脱乙酰度为94%。3.根据权利要求1所提供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采用的壳寡糖为壳寡糖醋酸盐。4.根据权利要求1所提供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被壳寡糖的包被材料包括脱脂乳粉,抗性淀粉,浓缩乳清粉和海藻糖。5.根据权利要求4所提供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被壳寡糖中脱脂乳粉质量分数为1%-30%,抗性淀粉质量分数为1%-12%,浓缩乳清粉质量分数为1%-5%,海藻糖为1%-10%,其余为壳寡糖。6.根据权利要求1所提供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物乳双歧杆菌为cp-9添加量为6.5x107cfu/g-9.9x107cfu/g;植物乳杆菌lpl28添加量为6.5x107cfu/g-9.9x107cfu/g;鼠李糖乳杆菌mp108添加量为5x107cfu/g-9.9x107cfu/g。7.根据权利要求1所提供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包括质量分数30%-40%的乳糖醇,质量分数18%-23%的菊粉,质量分数18%-23%的抗性糊精,质量分数8%-10%的低聚果糖,质量分数4.5%-5%的矫味剂,质量分数1%-2%的水苏糖和质量分数0.5%-1%的益萃质。8.一种抗幽门螺旋杆菌的保健食品、食品或者药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9.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物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准备高脱乙酰度壳寡糖醋酸盐、脱脂乳粉,抗性淀粉,浓缩乳清粉;步骤2:乳化造粒;步骤3:液氮急冻;步骤4:干燥制备壳寡糖醋酸盐包被粗品;步骤5:将壳寡糖醋酸盐包被粗品与益生菌按照预设质量分数搭配形成粉末状粗品。步骤6:经过真空冷冻干燥步骤得到成品。10.根据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合益生菌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方式为真空冷冻干燥,温度范围在-50度,所述干燥时间为2h。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一种抗幽门螺旋杆菌的壳寡糖益生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质量分数为1%-4.5%的包被壳寡糖和质量分数为1.4%-2.5%的复合益生菌菌粉,所述益生菌菌粉成分为动物乳双歧杆菌CP-9、植物乳杆菌LPL28和鼠李糖乳杆菌MP108。本方案将壳寡糖和复合益生菌菌粉联用,两者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可以有效的抑制人体内环境中存在的幽门螺旋杆菌,减小与其相关疾病的发生几率,增加免疫力;包被壳寡糖有效提升壳寡糖及益生菌产品在抗幽作用的表现,同时壳寡糖可以提高相关益生菌的活性,保证菌株在人体或动物体内的活性。性。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颖珺 林秀芬 韩尧跃 周炜 张慧兰 张水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蓝湾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7
技术公布日:2023/8/14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