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菌种连续培养用发酵罐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20 阅读:90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菌种发酵用发酵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菌种连续培养用发酵罐。


背景技术:

2.随着乳酸及聚乳酸行业的高速发展,乳酸发酵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乳酸发酵对种子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乳酸下游产业需求高光学纯度的产品,使得种子培养在乳酸发酵企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3.乳酸发酵企业普遍采用间歇种子培养的乳酸发酵工艺,间歇种子培养是分批次逐级扩大培养,由一级种子罐、二级种子罐、三级种子罐的分批次种子培养至发酵罐发酵产酸。这种传统的乳酸发酵工艺需要多级种子培养,进而需要多个种子培养罐,且在进行间歇种子培养过程中需要采用间歇种子培养,使得发酵操作人员工作量增大,能耗高,使用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菌种连续培养用发酵罐。
5.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菌种连续培养用发酵罐,在发酵罐罐体内的上端部位通过支撑杆固定设有菌种暂存筒,菌种暂存筒为上端面开口的筒状结构,搅拌装置竖直放置在发酵罐罐体内,且搅拌装置通过轴承穿过菌种暂存筒的下端面,在发酵罐罐体上设有原料进管,原料进管的出料口位于菌种暂存筒内,在发酵罐罐体上设有两个ph调节管,一个ph调节管的出口位于菌种暂存筒内,另一个ph调节管的出口位于菌种暂存筒下方的发酵罐罐体内。
6.进一步,菌种暂存筒的下端面设有电子开关阀。
7.进一步,菌种暂存筒和发酵罐罐体内均设有在线检测ph计。
8.进一步,发酵罐罐体的出料口设有抽出泵。
9.进一步,菌种暂存筒的边缘部位设有弧形边,防止菌液溢出时流至菌种暂存筒的外表面,不容易清洗。
10.综上所述,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本申请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11.1.本申请装置的发酵罐内设有菌种暂存筒,可相应的对应菌种的初级培养,省却了转种的工序,降低能耗;
12.2.发酵罐内设置的菌种暂存筒位于发酵罐上端部位,在菌种暂存筒进料后,料液体积因为大于菌种暂存筒的体积将会溢出至发酵罐内,实现菌种的转种,且在菌种暂存筒持续溢出时,将会持续为发酵罐提供菌种,为菌种的连续培养提供前期培养条件,节省人工,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13.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5.图中标号:发酵罐罐体-1;菌种暂存筒-2;支撑杆-3;搅拌装置-4;原料进管-5;ph调节管-6。
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1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18.一种菌种连续培养用发酵罐,如图1所示,在发酵罐罐体1内侧的上端部位通过支撑杆3固定设有菌种暂存筒2,竖直放置的设有搅拌叶片的搅拌装置4通过轴承穿过菌种暂存筒2下端面,且在菌种暂存筒2内左端部位设有ph调节管6,右端部位设有原料进管5,在菌种暂存筒2的下端面上设有与发酵罐罐体1下端部位相通的电子开关阀。
19.使用时,将培养好的初级菌种通过原料进管5打入到发酵罐罐体1上端部位装设有已灭菌培养液的菌种暂存筒2内,总体积小于菌种暂存筒2,启动与搅拌装置4连接的旋转电机,使得搅拌装置4旋转,培养一定时间后,取样检测菌液浓度,可以达到转种要求时,通过原料进管5继续向菌种暂存筒2内打入已灭菌培养液,此时可以控制已灭菌培养液的加入流速,使得菌种暂存筒2内的菌液能够均匀流入到发酵罐罐体1的底部,且由于发酵罐罐体1底部的搅拌装置4继续在转动,这时流入到发酵罐罐体1底部的稀释菌液将会继续生长。
20.当发酵罐罐体1底部的菌液达到可转种至发酵罐内时,将出料口的菌液通过泵泵入到发酵罐内进行发酵生产。
21.而由于已灭菌培养液从原料进管5源源不断的进入到菌种暂存筒2内,所以菌种溶液可以一直连续培养。
22.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等方案的说明。同时,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技术特征:
1.一种菌种连续培养用发酵罐,包括发酵罐罐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菌种暂存筒(2),所述菌种暂存筒(2)通过支撑杆(3)固定在所述发酵罐罐体(1)内的上端部位;搅拌装置(4),所述搅拌装置(4)通过轴承固定在所述发酵罐罐体(1)内,所述搅拌装置(4)通过轴承穿过所述菌种暂存筒(2)的下端面;原料进管(5),所述原料进管(5)的出料口位于所述菌种暂存筒(2)内;ph调节管(6),两个所述ph调节管(6)的出料口分别位于所述菌种暂存筒(2)内和所述菌种暂存筒(2)下方的所述发酵罐罐体(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种连续培养用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菌种暂存筒(2)的下端面设有电子开关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菌种连续培养用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菌种暂存筒(2)和所述发酵罐罐体(1)内分别设有在线检测ph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菌种连续培养用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罐罐体(1)的出料口设有抽出泵。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种连续培养用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菌种暂存筒(2)的边缘部位设有弧形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菌种连续培养用发酵罐,包括发酵罐罐体,还包括,菌种暂存筒,所述菌种暂存筒通过支撑杆固定在所述发酵罐罐体内的上端部位;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通过轴承固定在所述发酵罐罐体内,所述搅拌装置通过轴承穿过所述菌种暂存筒的下端面;原料进管,所述原料进管的出料口位于所述菌种暂存筒内;pH调节管,两个所述pH调节管的出料口分别位于所述菌种暂存筒内和所述发酵罐罐体内。菌种暂存筒位于发酵罐上端部位,在菌种暂存筒进料后,料液体积因为大于菌种暂存筒的体积将会溢出至发酵罐内,实现菌种的转种,且在菌种暂存筒持续溢出时,将会持续为发酵罐提供菌种,为菌种的连续培养提供前期培养条件,节省人工,降低成本。降低成本。降低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刘锋 徐建壮 张洪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峰久业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4
技术公布日:2023/8/17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