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20
阅读:122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2.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不同于城镇地区,往往没有统一的管网收集,难以送达污水处理厂进行统一处理。采用分散式处理的模式则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分散式处理以户为单位,对每户的生活污水进行分别处理,能够解决农村生活污水散排乱排的现象,提升农村地区人居环境状况。
3.但是目前分散式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着重在于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在污水净化后的中水回用、资源化利用等方面考虑较少,不利于水资源循环利用和水环境保护。且目前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农户居住环境如菜地、小池塘等的联结不够紧密,未能与农村地区的生态景观相结合,环境兼容性不高,占地面积往往较大,给农户的日常居住生活带来不利影响,亦不利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以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农村居民生活区域的污水处理系统与农户居住环境兼容性不够、分散式的生活污水污染未能被有效处理净化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设置于农村地区的居民生活区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厌氧反应池、好氧反应池、缺氧反应池以及人工湿地,所述人工湿地的出水口与封闭式沟渠连通;所述厌氧反应池的进水口通过导流管而与灰水检查井连通,所述灰水检查井通过院落污水收集管和厕所污水收集管分别与居民生活区域的院落、厕所连通。
6.可选的,所述缺氧反应池出水口的水平高度高于人工湿地进水口的水平高度,使缺氧反应池的出水自然溢流进入人工湿地。
7.可选的,所述缺氧反应池出水口通过跌落充氧装置与人工湿地进水口连通,所述跌落充氧装置为阶梯形,铺设于缺氧反应池出水口至人工湿地进水口之间。
8.可选的,所述人工湿地由水面向下依次包括粗砾层、中砾层以及细砾层,所述人工湿地的出水口设置于细砾层,在所述粗砾层的表面种植有挺水植物;所述封闭式沟渠中种植有沉水植物。
9.可选的,所述粗砾层的厚度为400mm,中砾层的厚度为200mm,细砾层的厚度为200mm,粗砾层的碎石粒径为20~30mm,中砾层的沸石粒径为8~15mm,细砾层的沸石粒径为2~5mm。
10.可选的,在厌氧反应池上设置有通气管,厌氧反应池通过所述通气管与外界空气连通。
11.可选的,所述厌氧反应池通过第一内埋导流管与好氧反应池连通,所述第一内埋
导流管水平方向上呈倾斜状态,使厌氧反应池的出水自流入好氧反应池中。
12.可选的,所述好氧反应池通过第二内埋导流管与缺氧反应池连通,所述第二内埋导流管水平方向上呈倾斜状态,使好氧反应池的出水自流入缺氧反应池中。
13.可选的,所述厌氧反应池、好氧反应池以及缺氧反应池的池体长宽高分别为1m、0.7m、0.8m。
14.可选的,所述人工湿地的塘体长宽高分别为2m、1m、0.8m。
15.本实用新型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能够根据农村生活实际,布置在农户居住区域,系统占地面积小。通过本系统的设置,能够有效解决农村生活污水散排乱排的现象,提高农村卫生环境和整体人居环境,并实现农村生活污水的净化和资源化回用,有助于解决农村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进一步地,通过院落收集管的布设,可收集灰水,并可结合已有的农村区域改厕装置,实现黑水和灰水分离,兼容农村地区居住环境;通过人工湿地、封闭式沟渠的设置,能够形成自然景观,与农户的菜地等区域自然融合。本系统设计工艺简单、实用,且稳定性好、可操作性强;并且户均造价低、成本节约,且整个系统无电耗、能耗,日常运行维护时只需要定期进行简单地清掏、维护,不需要额外支出维护费用,实际应用和推广价值高。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院落污水收集管,2-厕所污水收集管,3-灰水检查井,4-导流管,5-通气管,6-厌氧反应池,7-第一内埋导流管,8-好氧反应池,9-第二内埋导流管,10-缺氧反应池,11-跌水充氧装置,12-人工湿地,13-封闭式沟渠,14-挺水植物。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设置于农村地区的居民生活区域,如图1所示,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厌氧反应池6、好氧反应池8、缺氧反应池10以及人工湿地12,所述人工湿地12的出水口与封闭式沟渠13连通;所述厌氧反应池6的进水口通过导流管4而与灰水检查井3连通,所述灰水检查井3通过院落污水收集管1和厕所污水收集管2分别与居民生活区域的院落、厕所连通。
20.其中,本系统设置于农村地区的居民生活区域,更具体而言可设置于房屋后,承接改厕的最后一格,将其污水(即灰水)进行后续的净化处理。当然,本系统的具体设置位置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兼容性的调整。可见本系统提供了一种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化利用的途径和方案,可作为改厕下游工艺,包含着庭院收集系统、并经过厌氧、缺氧、好氧、跌水、生态净化、浇菜园一系列流程,达到农村居民生活区域产生的所有污水得以被资源化利用而不外排的目的。
21.具体设置污水管道以及各设施、装置的规格尺寸时,人员用水定额按150l/d,污水排放定额按85%计,农户一家按照4人计算,污水排放量为0.51m3/d。本系统中,灰水检查井尺寸管径可为315mm,污水收集管尺寸可为dn160,pvc材质。
22.对于各个反应池之间的连接,均通过自然坡降的方式连通,整个系统无动力设施,
使本系统造价更低、实用性更强。所述厌氧反应池6通过第一内埋导流管7与好氧反应池8连通,所述第一内埋导流管7水平方向上呈倾斜状态,使厌氧反应池6的出水自流入好氧反应池8中。类似地,所述好氧反应池8通过第二内埋导流管9与缺氧反应池10连通,所述第二内埋导流管9亦呈倾斜状态,使好氧反应池8的出水自流入缺氧反应池10中。在厌氧、好氧、缺氧反应池中,水力停留时间均为24h。
23.所述缺氧池10通过溢流进入二级跌水曝气阶段,通过跌落充氧装置11与人工湿地12进水口连通。所述跌落充氧装置11为阶梯形,为混凝土砌筑形式,铺设于缺氧反应池10出水口至人工湿地12进水口之间。所述缺氧反应池10的出水口水平高度高于人工湿地12进水口的水平高度,使缺氧反应池10的出水自然溢流跌落进入人工湿地12。在人工湿地中的水力停留时间为3.14d。
24.所述人工湿地12由水面向下依次包括粗砾层、中砾层以及细砾层,所述人工湿地的出水口设置于细砾层,在所述粗砾层的表面种植有挺水植物14。挺水植物14包括水生美人蕉、旱伞草、再力花等,人工湿地12依靠挺水植物根系吸收氮磷。更具体地,人工湿地12为小型人工湿地,所述人工湿地的塘体长宽高分别为2m、1m、0.8m。所述粗砾层的厚度为400mm,中砾层的厚度为200mm,细砾层的厚度为200mm,粗砾层的碎石粒径为20~30mm,中砾层的沸石粒径为8~15mm,细砾层的沸石粒径为2~5mm。
25.人工湿地12的出水进入封闭式沟渠13,封闭式沟渠13为封闭式生态沟渠。所述封闭式生态沟渠在实际建设中,可通过对原有沟渠进行改造而获得,并水底种植耐低温、吸收氮磷效果好的狐尾藻、眼子菜等沉水植物,从而可以有效净化水中的氨态氮、硝态氮等有害物质。
26.本系统使用a2o工艺,通过厌氧-好氧-缺氧的工艺连用,实现对生活污水的净化处理。其中,在厌氧反应池6上设置有通气管5,厌氧反应池6通过所述通气管5与外界空气连通,避免沼气含量过高,产生爆炸等危险。具体实施时,所述厌氧反应池6、好氧反应池8以及缺氧反应池10的池体长宽高分别为1m、0.7m、0.8m。
27.通过本系统,收集院落里洗衣、淋浴、厨房污水以及经改厕后的厕所污水,使其经过灰水检查井,进入厌氧反应池,进行厌氧反硝化过程,转化有机氮磷为无机氮磷,通过管道进入好氧反应池进行硝化过程,再自流进入缺氧反应池,最后出水通过溢流进入跌水充氧阶段,进入小型人工湿地;在人工湿地中,通过不同粒径的砂石进行过滤,以及通过挺水植物吸收氮磷,通过细砂石层渗流进入封闭式沟渠的沉水植物深度处理区,通过沉水植物的茎叶吸收和吸附进一步净化尾水,达到农田灌溉标准。封闭式沟渠中的水可用于居民浇洒菜园,达到尾水不外排的效果。
28.本系统根据农村生活实际,可布置在农户居住区域,例如菜园周边,系统占地面积小。通过院落收集管的布设,可收集灰水,并结合已有改厕成果,实现黑水和灰水分离。通过本系统的设置,能够有效解决农村生活污水散排乱排的现象,提高农村卫生环境和整体人居环境。通过本系统的运行,实现了农村生活污水的净化和资源化回用,能够解决农村缺水问题。本系统设计工艺简单、实用,且稳定性好,可操作性强。并且户均造价低,成本节约,且整个系统无电耗、能耗,日常运行维护时只需要定期进行简单地清掏、维护,不需要额外支出维护费用,便于实际应用和推广。
29.以上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范例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不过这些说
明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及其实施方式进行多种等价替换、修饰或改进,这些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设置于农村地区的居民生活区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厌氧反应池、好氧反应池、缺氧反应池以及人工湿地,所述人工湿地的出水口与封闭式沟渠连通;所述厌氧反应池的进水口通过导流管而与灰水检查井连通,所述灰水检查井通过院落污水收集管和厕所污水收集管分别与居民生活区域的院落、厕所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缺氧反应池出水口的水平高度高于人工湿地进水口的水平高度,使缺氧反应池的出水自然溢流进入人工湿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反应池出水口通过跌落充氧装置与人工湿地进水口连通,所述跌落充氧装置为阶梯形,铺设于缺氧反应池出水口至人工湿地进水口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湿地由水面向下依次包括粗砾层、中砾层以及细砾层,所述人工湿地的出水口设置于细砾层,在所述粗砾层的表面种植有挺水植物;所述封闭式沟渠中种植有沉水植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砾层的厚度为400mm,中砾层的厚度为200mm,细砾层的厚度为200mm,粗砾层的碎石粒径为20~30mm,中砾层的沸石粒径为8~15mm,细砾层的沸石粒径为2~5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厌氧反应池上设置有通气管,厌氧反应池通过所述通气管与外界空气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反应池通过第一内埋导流管与好氧反应池连通,第一内埋导流管水平方向上呈倾斜状态,使厌氧反应池的出水自流入好氧反应池中。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反应池通过第二内埋导流管与缺氧反应池连通,第二内埋导流管水平方向上呈倾斜状态,使好氧反应池的出水自流入缺氧反应池中。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反应池、好氧反应池以及缺氧反应池的池体长宽高分别为1m、0.7m、0.8m。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湿地的塘体长宽高分别为2m、1m、0.8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该系统设置于农村地区的居民生活区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厌氧反应池、好氧反应池、缺氧反应池以及人工湿地,所述人工湿地的出水口与封闭式沟渠连通;所述厌氧反应池的进水口通过导流管而与灰水检查井连通,所述灰水检查井通过院落污水收集管和厕所污水收集管分别与居民生活区域的院落、厕所连通。通过本系统的设置,能够有效解决农村生活污水散排乱排的现象,提高农村卫生环境和整体人居环境,并实现农村生活污水的净化和资源化回用,有助于解决农村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缺问题。缺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龚利雪 鲍琨 顾晓昀 丁娟 余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0
技术公布日:2023/8/19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一种涡流式粉碎机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一种可烫多种发型的卷发器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