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停机坪用吸油棉片铺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20 阅读:92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路面应急处置装置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停机坪用吸油棉片铺设装置。


背景技术:

2.近年来机坪突发溢油情况持续发生,包括但不限于飞机通气孔溢油、飞机加油接头突然掉落溢油、地井接头胶管爆裂溢油、地井阀接头密封圈失效或丢失溢油等等。当易燃易爆的燃油泄露在停机坪或是跑道等区域时,不仅会给通过的车辆、其它航空器的正常行驶带来一定的风险,更重要的是,这些航空燃油在地表扩散挥发并发生反应,如不及时进行限制处理,就会造成周边受污染影响区域变大,甚至是存在危害人员健康的可能性。
3.现有常规的路面清洁处理设备,能够对停机坪路面上的碎石、沙粒等杂质进行清扫处理,如申请号为cn201910439329.0的中国发明专利文件中公开的一种机场道面清扫车,包括行走底盘、车厢、驾驶室,行走底盘前部下侧设有吸扫装置;所述行走底盘上安装有风机,行走底盘中部两侧设有对称布置的折叠式牵引架;所述折叠式牵引架下连接有清扫毯和磁吸装置,磁吸装置位于清扫毯的后侧;所述行走底盘后部两侧设有对称布置的吹风口,吹风口连通所述风机。清扫毯先扫起异物,并将其收集到网罩中;之后,磁吸装置对机场、停机坪道面金属零件进行二次清扫,确保机场、停机坪道面清洁无残留。
4.在实际发生燃油泄露问题时,首先必然是将燃油泄露源头切断,以避免燃油的继续泄露。由于接头掉落、管路爆裂等情况发生时,瞬间泄露的燃油量极大,即便切断泄露源后,仍然有大量的燃油存在于地面。因此工作人员在此时应当做的是充分限制已泄露燃油的自由流扩散,以尽量减少已泄露燃油继续向各处流淌扩散,防止危险的进一步扩大。但是常见的这些清理设备中,不仅无法针对已泄露的燃油进行有效控制,更危险的是,此类设备中通常包含有带电池的控制电路甚至是内燃发动机作为动力驱动装置,而这些设备所可能产生的电火花或是火星一旦接触到挥发的油雾,就会导致起火燃烧甚至是严重的爆炸事故,不仅会造成设备的损坏,更会给机上乘客以及周边工作人员带来巨大的安全风险。
5.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在易燃易爆油液泄露的情况下,大范围安全铺设用于吸附限制燃油的吸油棉片的停机坪用吸油棉片铺设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在易燃易爆油液泄露的情况下,大范围安全铺设用于吸附限制燃油的吸油棉片的停机坪用吸油棉片铺设装置。
7.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8.一种停机坪用吸油棉片铺设装置,包含有主箱体以及行走轮,所述主箱体的内部开设有用于放置吸油棉片的容置腔,所述主箱体的前端开设有排料口,且在所述主箱体的底部安装有行走轮;所述主箱体的内部还设置有用于驱使吸油棉片向所述排料口移动靠近的推移机构以及用于驱使吸油棉片从所述排料口脱出的排料机构,所述排料机构与所述行
走轮之间设置有动力传递机构,使所述行走轮能够带动所述排料机构运转,在所述主箱体的后方设置有折叠式推动架。
9.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排料机构包含有能够绕水平的轴线进行转动的排料辊筒,所述排料辊筒的外表面形成有用于与吸油棉片相接触的齿状部。
10.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推移机构包含有活动设置于所述主箱体内部的推移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推移板与所述主箱体后端面之间的支抵推移装置,所述推移板能够在所述主箱体的内部沿前后方向往复移动,所述支抵推移装置能够向所述推移板施加向前的作用力。
11.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折叠式推动架包含有主架体以及锁止杆,所述主架体的一端与所述主箱体的后端面下部铰接,所述锁止杆前端与所述主箱体的后端面上部铰接,所述锁止杆的后端形成有能够与所述主架体相连接的卡合部,使所述锁止杆、所述主架体以及所述主体箱之间形成三角连接结构。
12.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主箱体的顶部开设有用于向所述容置腔中放置吸油棉片的窗口部,所述主箱体的侧面还开设有用于控制引导所述推移板移动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包含有在前的水平导向段以及在后的竖直卡合段,所述水平导向段与所述竖直卡合段互相连通,所述推移板的侧面连接有能够穿过所述导向槽的握持驱动部。
13.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水平导向段与所述竖直卡合段之间形成有圆弧形过渡部。
14.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推移板的前端面向前倾斜。
15.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主箱体的底部连接有由所述排料口向外引出的吸油棉片引导部。
16.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行走轮的外周面上开设有防滑凹口。
1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以下多项有益效果:
18.1.本实用新型中所给出的停机坪用吸油棉片铺设装置以使用者推移过程中底部行走轮自身的转动作为驱动力来源,同时采用了精简的机械传动机构来实现吸油棉片的排布铺设放置,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火星或是电火花,也就不会导致所泄露油液被点燃,极大程度上降低了起火爆炸的可能性,提升了应急处理时的安全性。
19.2.本实用新型中所给出的停机坪用吸油棉片铺设装置通过排料机构实现堆叠放置的多块吸油棉片之间互相分离后单片独立向外排出后铺设排布,同时呈圆柱形的的排料辊筒转动过程中能够将吸油棉片拉扯引出主箱体的同时,将吸油棉片初步挤压并使其充分展开,以消除吸油棉片局部的折叠或卷曲问题,使吸油棉片与存在于地面上的燃油充分接触,实现对泄露燃油的吸附和控制。
20.3.本实用新型所给出的停机坪用吸油棉片铺设装置中用于向前推动吸油棉片的推移板件前端呈斜面状,同时在排料口还向外引出连接有吸油棉片引导部,使吸油棉片能够顺畅地由主箱体内向外被引出,避免在出料的过程中出现堆叠卡死的问题。
附图说明
21.图1为停机坪用吸油棉片铺设装置进行铺设工作时的示意图;
22.图2为停机坪用吸油棉片铺设装置侧向视角外观示意图;
23.图3为停机坪用吸油棉片铺设装置侧向视角下内部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折叠式推动架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之间转化示意图;
25.图5为行走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6.图6为停机坪用吸油棉片铺设装置正向行走并铺设吸油棉片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27.图7为排料辊筒与吸油棉片之间接触位置局部放大示意图;
28.图8为停机坪用吸油棉片铺设装置逆向行走并铺设吸油棉片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29.图9为多工位换向组件的第一接合工位和第二接合工位时内部传动关系示意图;
30.图10为多工位换向组件的第三分离工位时内部传动关系示意图;
31.图11为安装设置有高度调节装置停机坪用吸油棉片铺设装置进行铺设工作时的状态示意图;
32.图12为高度调节装置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33.图中:
34.a——燃油,b——吸油棉片;
35.1——主箱体,101——容置腔,102——排料口,103——窗口部,104——导向槽,1041水平导向段,1042——竖直卡合段,1043——圆弧形过渡部,105——吸油棉片引导部;
36.2——行走轮,201——防滑凹口;
37.3——推移机构,301——推移板,302——握持驱动部,303——支抵推移装置;
38.4——排料机构,401——排料辊筒,402——齿状部;
39.5——动力传递机构,501——多工位换向组件;
40.6——高度调节装置;
41.7——折叠式推动架,701——主架体,702——锁止杆,7021——卡合部;
42.8——三星齿轮换向机构,801——主动轮,802——从动轮,803——第一惰轮,804——第二惰轮,805——齿轮架。
具体实施方式
43.以下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44.本方案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
45.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给出了一种停机坪用吸油棉片铺设装置,该设备包含有铝合金板件组装焊接形成的呈长方体状的主箱体1,主箱体1的靠底面的的外侧安装有起到承载作用的行走轮2;在主箱体1的内部开设形成有一个中空的容置腔101,用于放置吸油棉片b,而该主箱体1前端开设有一个向前的排料口102。参照附图1所给出的结构,本实施例中的排料口102直接通过将所述主箱体1的靠前端的板件除去而形成,从而让主箱体1成为朝前的开放式结构,使所述所述容置腔101与外部相联通。
46.在所述主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用于驱使吸油棉片b向所述排料口102移动靠近的推移机构3以及用于驱使吸油棉片b从所述排料口102脱出的排料机构4两部分。
47.所述推移机构3包含有一块呈直立状态活动安装所述主箱体1内部的推移板301以及连接安装在该推移板301和主箱体1内壁面之间的支抵推移装置303。具体的,为了实现推
移板301在前后往复移动过程中的稳定,避免翻转倾覆,可以在所述推移板301的外周部向外延伸凸起形成若干个凸起部,而在所述主箱体1的内部开设若干道与所述凸起部相对应的导向槽104,使凸起部能够嵌入导向槽104的内,并对推移板301的移动起到稳定和引导作用。而所述支抵推移装置303中主要包含有一个沿主箱体1前后方向水平设置的压缩弹簧件,该压缩弹簧件的两端分别与主箱体1的内壁面以及推移板301的后端面相固定连接。此时,如果对推移板301的前端面施加向后的作用力,推移板301就会向后移动并挤压压缩弹簧件,而撤去该作用力后,所述压缩弹簧件自身会产生复位的趋势从而驱使推移板301向前移动。
48.所述排料机构4设置在所述排料口102位置处,其主要包含有一个呈横置状态的圆柱形排料辊筒401,并且该排料辊筒401能够绕水平的回转轴线进行转动。在该排料辊筒401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由若干齿状部402组成的齿状结构,这些凸起的齿状部402能够较轻程度地与吸油棉片b表面上的纤维相勾连,使排料辊筒401绕自身轴线进行转动的过程中能够更有力地拉扯吸油棉片b向外出料,同时也减少了吸油棉片b与排料辊筒401之间的相对位移,更加精确地控制排布铺设过程。
49.本实施例中所给出的停机坪用吸油棉片铺设装置的一个重要的技术点在于,并没有利用电机、发动机等设备作为驱使排料辊筒401转动的驱动装置,而通过机械传动结构将使用者推移设备时行走轮2上所产生的转动传递至排料辊筒401处,大大提升了安全性。具体的,为了起到传动效果,在述排料机构4与所述行走轮2之间设置有动力传递机构5,使所述行走轮2能够带动所述排料机构4运转。具体的,动力传动机构可以采用皮带传动的方式,通过将固定连接在行走轮2上的一个带轮作为主动轮801,而将固定连接在排料辊筒401上的一个带轮作为从动轮802,再通过皮带将主从动轮802相连,便能够实现在推动设备时,吸油棉片b从排料口102处依次排出。
50.不管是在起始阶段向主箱体1的内部放置吸油棉片b的过程,还是当主箱体1内部的存在的吸油棉片b铺设消耗殆尽后,需要操作人员向箱体的内部重新放置新的吸油棉片b。但是由于前述的推移机构3的存在,会给吸油棉片b的放置操作带来阻碍。因此,在本实施例所给出的这种安全铺装设备中,巧妙地设计了一种辅助机构,来降低操作使用的难度。具体的,在所述主箱体1的顶部开设有用于向所述容置腔101中放置吸油棉片b的窗口部103,同时在所述主箱体1的侧面还开设有用于控制引导所述推移板301移动的导向槽104,所述导向槽104包含有在前的水平导向段1041以及在后的竖直卡合段1042,所述水平导向段1041与所述竖直卡合段1042互相连通,所述推移板301的侧面连接有能够穿过所述导向槽104的握持驱动部302。该握持驱动部302呈柱状且活动安装在所述推移板301上,以保证该握持驱动部302能够带动所述推移板301前后运动的同时,所述握持驱动部302自身能够相对于推移板301在竖直方向上上下升降运动。在设备使用工作过程中,主箱体1内部的吸油棉片b耗尽时,所述推移板301在所述支抵推移装置303的推动下位于主箱体1的前端,此时所述握持驱动部302位于导向槽104中水平导向段1041的前端维持处,操作人员只需要抓住握持驱动部302向后拉动至与所述竖直卡合段1042相连位置处后,再将握持驱动部302向下压使其进入竖直卡合段1042中,即可放开握持驱动部302。此时,支抵推移装置303向前的推动作用被竖直卡合段1042抵止,从而实现了对所述推移板301在该位置处的锁止。为了握持驱动部302在导向槽104中方向转换的更为顺畅,所述水平导向段1041与所述竖直卡合段
1042之还设置有圆弧形过渡部1043。当所述推移板301在靠后位置被锁止后,操作人员便能够方便地从从前述的窗口部103由上向下向主箱体1内部放入新的多层直立重叠的吸油棉片b,随后将握持驱动部302向上抬升,便能够解除对推移板301的锁止作用,恢复设备的铺设工作。
51.由于吸油棉片b自身所采用纤维材质的特性,导致吸油棉片b具有一定的柔软性,因此如果将吸油棉片b在主箱体1的内部呈接近直立状态放置,就容易导致一旦其中两层吸油棉片b之间出现松动间隙时,其中一块吸油棉片b在重力的作用无法继续保持直立展开的贴合状态,而是出现下滑和局部褶皱堆叠,对铺设出料造成阻碍作用。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优选,将推移板301的前端面设计为了一种倾斜面的状态,使多层吸油棉片b互相之间存在竖直方向上的支持作用,而避免出现前述的滑落状况,也防止了由于吸油棉片b的褶皱堆叠而堵塞排料口102的情况发生。进一步的,在所述主箱体1的底部连接有由所述排料口102向外引出的吸油棉片引导部105,该吸油棉片引导部105的上表面呈一种能够与所述推移板301前端倾斜面过渡承接的圆弧形,从而保证每一块吸油棉片b在铺设出料的过程中保持展开状态,顺畅地从排料口102向外排出。
52.由于推移行走式吸油棉片b安全铺装设进行推动行走的地面不可避免地存在有泄露的燃油a,容易在推动铺设吸油棉片b时,出现行走轮2打滑而导致无法顺畅铺设吸油棉片b的情况。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对设备中所安装的行走轮2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优化,选择橡胶作为行走轮2的制造材质,同时在行走轮2的外周面上开设有内凹的防滑凹口201,也可以在开设环绕行走轮2外周面上的防滑槽,从而避免推移铺设过程中,设备推移行走的过程中行走轮2不转的情况发生。
53.实施例2:实用新型人在设计过程中发现,实际出现燃油a泄漏的情况时,存在于地面上的油液会四处流淌扩散,而不同位置区域泄漏油液的量也是不同的。例如越靠近泄漏口位置处,地面燃油a的量必然要远多于相对于泄漏口较远位置处的燃油a的量。那么与之相对应的,在进行对泄漏燃油a的应急处理时,必然要在油液更多的区域铺设更多的吸油棉片b,以实现对燃油a更加充分的吸附和限制作用,那么此时在地面的局部位置就需要设备多次来回行走以铺设更多的吸油棉片b。显然现有行走轮2与排料辊筒401之间的单向动力传动机构在进行铺设时,只能够在单向行走时铺设吸油棉片b。如果要实现在同样的位置处多层铺设,就需要通过绕行来回到目标区域,与此同时还会在非目标区域铺设下并不必要的吸油棉片b,显然这是一种浪费资源且繁琐复杂的操作过程,降低了工作效率。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给出了一种在实施例1中所给出的停机坪用吸油棉片铺设装置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优化的设备结构。
54.在本实例中,设置于行走轮2和排料辊筒401之间的动力传递机构5不再是单向的皮带轮或是齿轮传动机构,而是包含有一种能够改变控制两部件之间动力传递关系的多工位换向组件8。具体的,该多工位换向组件8放入主体部分包含有多个齿轮,其中的主动轮801固定安装在所述行走轮2的轴上或是固定中心地与所述行走轮2上的齿轮相啮合;类似的,其中的从动轮802固定安装在所述排料辊筒401的轴上或是固定中心地与所述排料辊筒401的轴上的齿轮相啮合。在所述主动轮801和从动轮802之间,安装有一个呈三角形的齿轮架805,且该齿轮架805的底部角与主动轮801的中心铰接,而该齿轮架805上方的两角上分别可回转地安装有互相啮合的一大一小两个齿轮,分别第一惰轮803和第二惰轮804。参照
说明书附图9,当齿轮架805摆动至左侧时,多工位换向组件8位于第一接合工位状态,所述第一惰轮803同时与主动轮801和从动轮802相啮合,当使用者向后侧正向拉动设备行走时,第二惰轮804空转,所述主动轮801逆时针转动时,带动从动轮802也向逆时针方向转动,驱使排料辊筒401正向转动,从而让吸油棉片b从排料口102正向向外排出铺设;而当齿轮架805摆动至右侧时,多工位换向组件8位于第二接合工位状态,所述第一惰轮803与主动轮801相啮合,而第二惰轮804惰轮与从动轮802相啮合,此时当使用者向前侧逆向推动设备行走时,所述主动轮801顺时针转动,但由于增加的第二惰轮804的存在,从动轮802仍然向逆时针方向转动,驱使排料辊筒401正向转动,从而让吸油棉片b从排料口102正向向外排出铺设。也就是说在该结构下,只需要通过调节齿轮架805的接合位置,就能够实现不论使用者正向还是逆向驱使设备行走,都能够让吸油棉片b从排料口102正向向外排出进行铺设,当然也就能够实现设备在局部位置上反复来回移动以铺设多层吸油棉片b提升对于燃油a的吸附限制效果的作用。
55.进一步的,为了提升设备在实际使用工况下对于更复杂路面的应对能力,所述行走轮2与所述主箱体1之间设置还有用于调节所述主箱体1相对于地面间距的高度调节装置6。具体的,所述高度调节装置6可以采用手摇式丝杆升降机,通过正逆向转动摇臂,就能够改变所述主箱体1与所述行走轮2之间的间距大小。
56.为了方便使用者进行推移或是拉动设备操作,在所述主箱体1的后侧还安装设置有一种折叠式推动架7,该折叠式推动架7包含有主架体701和锁止杆702两部分,所述主架体701的一端与所述主箱体1的后端面下部铰接,所述锁止杆702前端与所述主箱体1的后端面上部铰接,所述锁止杆702的后端形成有能够与所述主架体701相连接的卡合部7021,该卡合部7021可以是挂钩,也可以时插销件等能够实现连接或是断开两种状态之间转换的连接件。当需要设备进行推移或是拉动时,展开前述锁止杆702和主架体701,同时将锁止杆702上的卡合部7021固定在主架体701上,那么此时所述锁止杆702、所述主架体701以及所述主体箱之间便形成了稳定的三角连接结构,以供使用者进行推拉操作;反之,接触锁止杆702和主架体701之间的连接,便能够将两部件方便地向主箱体1一侧翻转折叠,有效地节省了收纳所需空间。
5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停机坪用吸油棉片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主箱体(1)以及行走轮(2),所述主箱体(1)的内部开设有用于放置吸油棉片(b)的容置腔(101),所述主箱体(1)的前端开设有排料口(102),且在所述主箱体(1)的底部安装有行走轮(2);所述主箱体(1)的内部还设置有用于驱使吸油棉片(b)向所述排料口(102)移动靠近的推移机构(3)以及用于驱使吸油棉片(b)从所述排料口(102)脱出的排料机构(4),所述排料机构(4)与所述行走轮(2)之间设置有动力传递机构(5),使所述行走轮(2)能够带动所述排料机构(4)运转,在所述主箱体(1)的后方设置有折叠式推动架(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机坪用吸油棉片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机构(4)包含有能够绕水平的轴线进行转动的排料辊筒(401),所述排料辊筒(401)的外表面形成有用于与吸油棉片(b)相接触的齿状部(4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停机坪用吸油棉片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移机构(3)包含有活动设置于所述主箱体(1)内部的推移板(301)以及设置于所述推移板(301)与所述主箱体(1)后端面之间的支抵推移装置(303),所述推移板(301)能够在所述主箱体(1)的内部沿前后方向往复移动,所述支抵推移装置(303)能够向所述推移板(301)施加向前的作用力。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停机坪用吸油棉片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式推动架(7)包含有主架体(701)以及锁止杆(702),所述主架体(701)的一端与所述主箱体(1)的后端面下部铰接,所述锁止杆(702)前端与所述主箱体(1)的后端面上部铰接,所述锁止杆(702)的后端形成有能够与所述主架体(701)相连接的卡合部(7021),使所述锁止杆(702)、所述主架体(701)以及所述主箱体(1)之间形成三角连接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停机坪用吸油棉片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体(1)的顶部开设有用于向所述容置腔(101)中放置吸油棉片(b)的窗口部(103),所述主箱体(1)的侧面还开设有用于控制引导所述推移板(301)移动的导向槽(104),所述导向槽(104)包含有在前的水平导向段(1041)以及在后的竖直卡合段(1042),所述水平导向段(1041)与所述竖直卡合段(1042)互相连通,所述推移板(301)的侧面连接有能够穿过所述导向槽(104)的握持驱动部(30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停机坪用吸油棉片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导向段(1041)与所述竖直卡合段(1042)之间形成有圆弧形过渡部(1043)。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停机坪用吸油棉片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移板(301)的前端面向前倾斜。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机坪用吸油棉片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体(1)的底部连接有由所述排料口(102)向外引出的吸油棉片引导部(105)。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机坪用吸油棉片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2)的外周面上开设有防滑凹口(20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易燃易爆油液泄露的情况下,大范围安全铺设用于吸附限制燃油的吸油棉片的停机坪用吸油棉片铺设装置,该装置包含有主箱体以及行走轮,所述主箱体的内部开设有用于放置吸油棉片的容置腔,所述主箱体的前端开设有排料口,且在所述主箱体的底部安装有行走轮;所述主箱体的内部还设置有用于驱使吸油棉片向所述排料口移动靠近的推移机构以及用于驱使吸油棉片从所述排料口脱出的排料机构,所述排料机构与所述行走轮之间设置有动力传递机构,使所述行走轮能够带动所述排料机构运转,在所述主箱体的后方设置有折叠式推动架。方设置有折叠式推动架。方设置有折叠式推动架。


技术研发人员:陈鹏 徐宽 金国峰 赵斌辉 陈刚 夏才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航空油料有限责任公司浙江分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7
技术公布日:2023/8/19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