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向自适应杨絮收集器
未命名
08-22
阅读:125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洁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风向自适应杨絮收集器。
背景技术:
2.杨絮是杨树的种子,杨絮属于植物类花,杨树的果实将要成熟时会开裂,杨絮质量轻,会在空中四处飘散,造成环境污染,飘散的杨絮还是一种过敏源,导致部分人产生过敏反应。更大的危害还不只是过敏,还易燃,特别容易引起火灾,只要用打火机轻轻一点,立马就能燃起熊熊大火。因此亟需一种结构简单高效的风向自适应杨絮收集器。
3.cn 107913557 a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杨絮收集器,是通过风机将附着在滤网上的杨絮吹入收集瓶,从而达到收集杨絮的目的,但收集瓶中的杨絮容易随气流飘出杨絮收集器造成二次污染。采用太阳能为风机发电,在阴天不能起到很好的杨絮收集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风向自适应杨絮收集器,解决杨絮污染空气环境问题。
5.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风向自适应杨絮收集器,其特征在于:风向自适应杨絮收集器利用风向标的原理,能够根据风向自动调整喇叭口方向并收集杨絮,风(夹杂杨絮)从喇叭口吹入,带动扇叶转动,扇叶带动同轴的纱网盘转动,纱网盘转动就将附着在纱网盘的杨絮带进水箱进行收集。本发明的风向自适应杨絮收集器主要由:壳体,连接轴,扇叶,纱网盘,风向标,支撑轴,轴承1,轴承2,水箱组成。壳体位于收集器的中部,壳体右侧开喇叭口利于进风。喇叭口右侧依次是扇叶、轴承套、纱网盘,同轴配合。支撑轴与连接轴通过支撑轴上的轴承套轴承1连接,壳体上部固定连接风向标。支撑轴与下部的水箱的底座套筒同轴使用轴承连接。
6.一种风向自适应杨絮收集器,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一侧是有利于风流入的喇叭口,喇叭口的进风口侧可放置一扇叶,扇叶、轴承套、纱网盘通过连接轴连接,轴承套通过轴承1与连接轴同轴心相连,支撑轴下侧与水箱的底座套筒通过2个轴承2同轴心相连,壳体上侧固定连接风向标。
7.壳体采用流线型设计,利于空气流动,壳体、支撑轴、风向标主杆固定连接为一整体。
8.扇叶与连接轴通过平键连接,纱网盘与连接轴也通过平键连接,。
9.风向标由风标、主杆、尾翼组成。风标位于风向标主杆左侧,尾翼位于风向标主杆右侧,风标与风向标主杆固定连接,尾翼与风向标主杆固定连接。
10.水箱内部中心延伸出底座套筒,底座套筒上下两端各过盈配合一个轴承2,轴承2与支撑轴过渡配合。支撑轴上的轴承套与轴承1过盈配合,连接轴与轴承1为过渡配合。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风向自适应杨絮收集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一种风向自适应杨絮收集器,利用风向标的工作原理,喇叭口能够始终顺应风向,风(夹杂杨絮)从喇叭口吹入,带动扇叶转动,扇叶带动同轴的纱网盘转动,纱网盘转动就将附着在纱网盘的杨絮带进水箱进行收集。
13.一种风向自适应杨絮收集器,利用风吹进喇叭口提供扇叶转动的动力,带动同轴的纱网盘,将附着在纱网盘的杨絮带进水箱进行收集,结构简单,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14.图1为一种风向自适应杨絮收集器的整体结构图
15.图2为一种风向自适应杨絮收集器的左视图
16.图3为一种风向自适应杨絮收集器的内部结构图
17.图4为一种风向自适应杨絮收集器的键连接局部图
18.图5为一种风向自适应杨絮收集器的轴承连接局部图
19.图6为一种风向自适应杨絮收集器的下侧水箱局部图
20.图号说明
21.1-壳体、2-喇叭口、3-扇叶、4-轴承套、5-纱网盘、6-连接轴、7-轴承1、8-水箱、9-轴承2、10-支撑轴、11-风向标、12-平键、13-风标、14-风向标主杆、15-尾翼、16-底座套筒具体实施措施
2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23.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风向自适应杨絮收集器,其特征在于:风向自适应杨絮收集器利用风向标的原理,能够根据风向自动调整喇叭口方向并收集杨絮,风(夹杂杨絮)从喇叭口吹入,带动扇叶转动,扇叶带动同轴的纱网盘转动,纱网盘转动就将附着在纱网盘的杨絮带进水箱进行收集。本发明的风向自适应杨絮收集器主要由:壳体,连接轴,扇叶,纱网盘,风向标,支持轴,轴承1,轴承2,水箱组成。壳体位于收集器的中部,壳体右侧开喇叭口利于进风。如图3所示:喇叭口右侧依次是扇叶、轴承套、纱网盘,同轴配合。支撑轴与连接轴通过支撑轴上的轴承套采用轴承1连接,壳体上部固定连接风向标。如图6所示:支撑轴与下部的水箱同轴使用轴承2连接。所述壳体的一侧是有利于风流入的喇叭口,喇叭口的右侧有一扇叶,扇叶、轴承套、纱网盘通过连接轴连接,轴承套放置轴承1与连接轴同轴心相连,如图5所示。支撑轴下侧与水箱通过2个轴承2同轴心相连,壳体上侧固定连接风向标。壳体采用流线型设计,利于空气流动,壳体、支撑轴、风向标主杆固定连接为一整体。如图4所示:扇叶与连接轴通过平键连接,纱网盘与连接轴也通过平键连接。水箱内部中心延伸出底座套筒,底座套筒上下两端各过盈配合一个轴承2,轴承2与支撑轴过盈配合。支撑轴上的轴承套与轴承1过盈配合,连接轴与轴承1为过渡配合。
24.本发明工作过程:本发明为了减少风向自适应杨絮收集器转动阻力,壳体、风向标、扇叶,连接轴和支撑轴采用hdpe(高密度聚乙烯)制作,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采用连接轴与支撑轴采用深沟球轴承配合,以及支撑轴与水箱中的轴承套筒也采用深沟球轴承配合,极大的减小了风向自适应杨絮收集器随风转动的阻力。使得风向自适应杨絮收集器的喇叭口时刻能够始终顺应风向,提高杨絮收集的效率。将风向自适应杨絮收集器放置于较为空旷的风口处,底部水箱尽可能平放于地面或者一个平台。风夹杂着杨絮从风向自适应
杨絮收集器的喇叭口吹入,杨絮随风飘进喇叭口穿过扇叶随即落在纱网盘上,扇叶会随着气流转动,由于扇叶、纱网盘分别采用平键于与连接轴相连。因此扇叶转动会带动连接轴跟着转动,从而纱网盘也随着转动。纱网盘转动会将附着在纱网盘上的杨絮带入水箱,从而达到收集杨絮的目的。
25.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多种修改、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都在本发明所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风向自适应杨絮收集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一侧是有利于风流入的喇叭口(2),喇叭口进风口侧可放置一扇叶(3),扇叶(3)、轴承套(4)、纱网盘(5)套设在连接轴(6)上,轴承套(4)通过轴承1(7)与连接轴(6)同轴心相连,支撑轴(10)下侧与水箱(8)的底座套筒(16)通过2个轴承2(9)同轴心相连,壳体上侧固定连接风向标(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向自适应杨絮收集器,其特征在于:壳体(1)采用流线型设计,利于空气流动,壳体(1)、支撑轴(10)、风向标主杆(14)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向自适应杨絮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扇叶(3)与连接轴(6)通过平键(12)连接,纱网盘(5)与连接轴(6)也通过平键(12)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向自适应杨絮收集器,其特征在于:风向标(11)由风标(13)、风向标主杆(14)、尾翼(15)组成,风标(13)与尾翼(15)位于风向标主杆(14)两侧,并处于同一轴线上,风标(13)与风向标主杆(14)固定连接,尾翼(15)与风向标主杆(14)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向自适用杨絮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水箱(8)内部中心延伸出底座套筒(16),底座套筒(16)上下两端各配合一个轴承2(9),轴承2(9)与支撑轴(10)配合,支撑轴(10)上的轴承套(4)与轴承1(7)配合,连接轴(6)与轴承1(7)为配合。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风向自适应杨絮收集器,其特征在于:能够跟着风向自动调整喇叭口方向收集杨絮,风从喇叭口吹入,带动扇叶转动,扇叶带动同轴的纱网盘转动,纱网盘转动就将附着在纱网盘的杨絮带进水箱进行收集。主要的组成部分:壳体,连接轴,扇叶,纱网盘,风向标,支撑轴,轴承1,轴承2,水箱。壳体位于收集器的中部,壳体一侧开喇叭口利于进风。喇叭口右侧依次是扇叶、轴承套、纱网盘,同轴配合。连接轴与支撑轴上的轴承孔采用轴承连接,壳体上部固定连接风向标。支撑轴与下侧的底座套筒同轴并使用轴承连接。本发明专利具有以下优点:收集器会根据风向自动调整喇叭口高效收集杨絮。风向自动调整喇叭口高效收集杨絮。风向自动调整喇叭口高效收集杨絮。
技术研发人员:陈忠加 陈强 于海群 袁湘月 赵祎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林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6.12
技术公布日:2023/8/2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一种金属圆管自动钎焊装置 下一篇:种子包衣机的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