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式新能源物流车铁氧体同步磁阻电机及其驱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22
阅读:89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磁阻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集成式新能源物流车铁氧体同步磁阻电机及其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2.磁阻电机其与直流电机有着较大的区别,磁阻电机是通过磁阻最小原理来转动的电机,其转子没有绕组,在能耗上要小于直流电机,其被广泛的应用在新能源汽车上。
3.现有的磁阻电机在车辆出现紧急状态时,在为车辆提供反向制动力,缩短制动距离上存在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在车辆出现紧急状况时,提供返现制动力,进行主动制动操作,缩短制动距离的集成式新能源物流车铁氧体同步磁阻电机及其驱动系统。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6.集成式新能源物流车铁氧体同步磁阻电机,包括电机座,所述电机座的内部中轴位置处旋转安装有转子,所述电机座的一端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支架,所述第二固定支架的一端安装孔内旋转安装有联动座,所述转子的一端外部滑动套接有联动轴,所述联动轴的外侧表面上和内侧壁上均一体连接有限位条,所述转子的侧表面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联动轴内侧面上的限位条卡扣在转子侧表面上的限位槽内,所述联动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联动齿轮,所述联动轴的外部滑动套接有第一摩擦盘,所述第一摩擦盘与联动齿轮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一摩擦盘和联动齿轮均位于联动座的内部,所述联动座的内部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摩擦盘,所述第二摩擦盘位于第一摩擦盘的一侧。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出现紧急情况时,移动联动轴,使得联动齿轮与联动座分离,同时使得转子反转,以及使得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一摩擦盘和第二摩擦盘相互贴合,实现主动制动操作。
8.进一步地,所述联动座的内部端面上设置有联动槽,且联动槽的内壁上设置有齿槽,且齿槽与联动齿轮侧表面上的齿状结构相配合。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利用联动齿轮和联动槽的啮合来确保动能的稳定传输。
10.进一步地,所述联动轴的外部旋转连接有联动支架,所述第二固定支架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两个安装管座,且两个安装管座的内部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个电磁伸缩机构,所述联动支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电磁伸缩机构的伸缩端固定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利用电磁伸缩机构来带动联动支架移动,进而带动联动轴移动,确保主动制动操作能稳定进行。
12.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座的端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支架,所述第一固定支架的安装位内固定安装有流动管,所述流动管的内部盛装有液压油,所述流动管的管路中联通
有蓄能管,所述蓄能管的端面上设置有滑孔,且滑孔的内部贯穿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块,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端块,所述活塞杆的外部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和活塞块均位于蓄能管的内部。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正常的减速制动时,将液压油压入蓄能管中,实现蓄能操作,在电机重新启动时,释放压缩的第一弹簧,使得液压油能重新在流动管内部流动,进而提高电机启动瞬间的输出扭矩。
14.进一步地,所述转子的一端贯穿于流动管的内部,所述转子的转轴外部套接固定有扇叶,所述扇叶位于流动管的内部,所述流动管的管路中固定安装有单向阀和电磁阀。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利用单向阀和电磁阀来对流动管内部的液压油进行管控,进而实现蓄能操作。
16.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座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部缠绕有定子绕组,所述转子由转轴和多个硅钢片组成,每个所述硅钢片上均设置有通槽,多个所述硅钢片叠合在一起,并套接固定在转轴外部。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根据磁阻最小原理来使得该电机稳定的转动。
18.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座的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接线盒,所述接线盒的内部安装有单片机和接线座,所述接线座与单片机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与外部测距雷达以及速度传感器电性连接。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便捷的与外部供电线路进行连接,同时利用单片机对供电电路进行管控操作。
20.进一步地,所述单片机的内部包含有接收模块、处理模块、紧急制动模块,所述紧急制动模块的内部包含有电路切换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与处理模块的接收端连接,所述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紧急制动模块的接收端连接。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时的接收外部测距雷达和速度传感器的检测数据,确保紧急制动被及时触发。
22.进一步地,其驱动系统为:
23.a1:首先,将该电机安装在指定的位置处,此时可以为定子绕组供电,使得电机座的内部产生旋转的磁场,根据磁阻最小原理,转子开始旋转,由于联动轴限位套接在转子的外部,因此联动轴开始旋转,接着在联动齿轮的联动下,联动座开始旋转轴,进而能为外部结构输送动能;
24.a2:在转子旋转的过程中,会带动扇叶在流动管的内部旋转,进而使得流动管内部的液压油循环流动,由于在流动管的管路中安装有单向阀,因此能对流动管内部液压油的流向进行管控,使得液压油朝一个方向循环流动;
25.a3:在电机使用的过程中,一旦需要制动停车时,则对电磁阀通电,此时在惯性的作用下,电机会持续旋转一段时间,因此扇叶会持续旋转一段时间,由于单向阀和电磁阀分布在蓄能管与流动管连通处的两侧,因此液压油会汇聚在电磁阀的一侧,随着液压油的压力逐步增加,会对活塞块产生作用力,使得活塞块在蓄能管的内部移动,同时压缩第一弹簧,此时能实现蓄能操作,当车辆重新起步时,电磁阀断电打开,压缩的第一弹簧会释放弹性势能,进而使得活塞块将蓄能管内部的液压油推入流动管的内部,此时流动的液压油能对扇叶产生扭力,进而提高该电机起步初期的输出扭矩;
26.a4: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接收模块实时的接收测距雷达和速度传感器监测的数据,并将数据传递至处理模块内,处理模块对接收的数据进行分析,当出现距离障碍物过近,车速过快时,向紧急制动模块传递信号,紧急制动模块接收到指令后,其内部的电路切换模块将电机的正转电路切换为反转电路,同时控制模块对电磁伸缩机构通电;
27.a5:电路切换后,转子开始反向旋转,同时电磁伸缩机构中的线圈通电,贯穿于线圈内部的铁芯一端产生磁力,根据同极相斥的远离,推动铁芯一端的永磁钢移动,进而带动联动支架移动,由于联动支架与联动轴旋转连接,因此能带动联动轴在转子的外部滑动,使得联动齿轮从联动座内部端面上的联动槽中移出,避免与转子旋转方向相反的联动轴对电机造成过大负荷;
28.a6:在联动齿轮移出联动槽的过程中,第一摩擦盘与第二摩擦盘贴合,同时在联动齿轮持续移动的过程中,第二弹簧逐步被压缩,第一摩擦盘与第二摩擦盘的贴合力度逐步增大,此时反向旋转的电机带动第一摩擦盘反向旋转,通过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一摩擦盘与第二摩擦盘贴合来对车辆进行主动制动操作,配合外部刹车卡钳能有效的提高车辆制动力,降低车辆制动距离,该电机能实现主动刹车的操作,车辆停止后,速度传感器传递的数据为零时,则将电机的电路切换回正转电路,同时对电磁伸缩机构断电,使得第一摩擦盘和第二摩擦盘分离,联动齿轮重新置于联动座内部端面上的联动槽内。
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出现紧急状况时下进行主动制动操作,同时在正常的减速制动时,对动能进行回收,并在重新起步时释放动能,提高电机的输出扭矩。
30.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31.1、通过外部测距雷达和速度传感器来向单片机的内部实时的传递数据,当出现距离障碍物过近,速度过快时,单片机切换电机的供电电路,使得电机反转,同时对电磁伸缩机构通电,在联动支架的带动下,联动轴在转子一端外部滑动,使得联动齿轮与联动座内部端面的联动槽中移出,同时使得第一摩擦盘与第二摩擦盘贴合,利用与第二摩擦盘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一摩擦盘来阻止第二摩擦盘以及联动座持续旋转,在紧急情况下能进行主动制动操作,可以有效的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制动力,同时降低制动距离,提高安全性;
32.2、通过在电机座的一端设置流动管,在转子的一端外部套接固定扇叶,扇叶置于流动管的内部,因此在电机旋转的过程中,会带动扇叶旋转,进而带动流动管内部的液压油循环流动,当车辆减速制动时,电机不再输出动力,但在惯性的作用下,电机会持续旋转,此时电磁阀通电闭合,旋转的扇叶会将液压油推入蓄能管的内部,并对蓄能管内部的第一弹簧进行挤压,接着在单向阀的作用下,液压油会储存在蓄能管的内部,当车辆起步时,电磁阀断电闭合,此时第一弹簧得到释放,会带动活塞块在蓄能管的内部移动,进而将蓄能管内部的液压油推入流动管的内部,使得液压油重新在流动管的内部循环流动,流动的液压油对扇叶产生扭矩,从而提高电机启动瞬间的扭矩输出,使得新能源车起步时具备更强的动力,该结构使得电机具备动能回收再利用的功能。
附图说明
33.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4.图2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图;
35.图3为本发明图2的a处放大图;
36.图4为本发明的单片机工作流程图。
37.图中,1、电机座;2、接线盒;3、单片机;4、接线座;5、第一固定支架;6、流动管;7、单向阀;8、电磁阀;9、蓄能管;10、活塞杆;11、第二固定支架;12、联动座;13、转子;14、联动支架;15、电磁伸缩机构;16、定子绕组;17、扇叶;18、第一弹簧;19、活塞块;20、联动齿轮;21、第二弹簧;22、联动轴;23、第一摩擦盘;24、第二摩擦盘;25、接收模块;26、处理模块;27、紧急制动模块;28、电路切换模块;29、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38.以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9.参照图1、图2、图3,集成式新能源物流车铁氧体同步磁阻电机,包括电机座1,电机座1的内部中轴位置处旋转安装有转子13,电机座1的一端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支架11,第二固定支架11的一端安装孔内旋转安装有联动座12,转子13的一端外部滑动套接有联动轴22,联动轴22的外侧表面上和内侧壁上均一体连接有限位条,转子13的侧表面上设置有限位槽,联动轴22内侧面上的限位条卡扣在转子13侧表面上的限位槽内,联动轴2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联动齿轮20,联动轴22的外部滑动套接有第一摩擦盘23,第一摩擦盘23与联动齿轮20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21,第一摩擦盘23和联动齿轮20均位于联动座12的内部,联动座12的内部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摩擦盘24,第二摩擦盘24位于第一摩擦盘23的一侧,联动座12的内部端面上设置有联动槽,且联动槽的内壁上设置有齿槽,且齿槽与联动齿轮20侧表面上的齿状结构相配合,联动轴22的外部旋转连接有联动支架14,第二固定支架1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两个安装管座,且两个安装管座的内部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个电磁伸缩机构15,联动支架1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电磁伸缩机构15的伸缩端固定连接,其中可以在紧急状态时,使得电机反转,同时对电磁伸缩机构15通电,在联动支架14的带动下,联动轴22在转子13一端外部滑动,使得联动齿轮20从联动座12内部端面的联动槽中移出,同时使得第一摩擦盘23与第二摩擦盘24贴合,利用与第二摩擦盘24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一摩擦盘23来阻止第二摩擦盘24以及联动座12持续旋转,在紧急情况下能进行主动制动操作,可以有效的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制动力,同时降低制动距离,提高安全性。
40.参照图1、图2,电机座1的端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支架5,第一固定支架5的安装位内固定安装有流动管6,流动管6的内部盛装有液压油,流动管6的管路中联通有蓄能管9,蓄能管9的端面上设置有滑孔,且滑孔的内部贯穿有活塞杆10,活塞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块19,活塞杆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端块,活塞杆10的外部套接有第一弹簧18,第一弹簧18和活塞块19均位于蓄能管9的内部,转子13的一端贯穿于流动管6的内部,转子13的转轴外部套接固定有扇叶17,扇叶17位于流动管6的内部,流动管6的管路中固定安装有单向阀7和电磁阀8,其中通过在电机座1的一端设置流动管6,在转子13的一端外部套接固定扇叶17,扇叶17置于流动管6的内部,因此在电机旋转的过程中,会带动扇叶17旋转,进而带动流动管6内部的液压油循环流动,当车辆减速制动时,电机不再输出动力,但在惯性的作用下,电机会持续旋转,此时电磁阀8通电闭合,旋转的扇叶17会将液压油推入蓄能管9的内部,并对蓄能管9内部的第一弹簧18进行挤压,接着在单向阀7的作用下,液压油会储存在蓄能管9的内部,当车辆起步时,电磁阀8断电闭合,此时第一弹簧18得到释放,会带动活塞块19在蓄能管9的内部移动,进而将蓄能管9内部的液压油推入流动管6的内部,使得液压
油重新在流动管6的内部循环流动,流动的液压油对扇叶17产生扭矩,从而提高电机启动瞬间的扭矩输出,使得新能源车起步时具备更强的动力,该结构使得电机具备动能回收再利用的功能。
41.参照图2,电机座1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部缠绕有定子绕组16,转子13由转轴和多个硅钢片组成,每个硅钢片上均设置有通槽,多个硅钢片叠合在一起,并套接固定在转轴外部,此举可以通过对定子绕组16交替通电来使得电机座1内部产生旋转磁场,由于在硅钢片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通槽,空气的磁阻系数大,因此两个通槽之间的磁阻系数小,根据磁阻最小原理,旋转的磁场能有效的带动转子13旋转,从而产生动力。
42.参照图1、图4,电机座1的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接线盒2,接线盒2的内部安装有单片机3和接线座4,单片机3的型号为:at89s51,接线座4与单片机3电性连接,单片机3与外部测距雷达以及速度传感器电性连接,单片机3的内部包含有接收模块25、处理模块26、紧急制动模块27,紧急制动模块27的内部包含有电路切换模块28和控制模块29,接收模块25的输出端与处理模块26的接收端连接,处理模块26的输出端与紧急制动模块27的接收端连接,此举可以实时的接收外部测距雷达和速度传感器传递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当车辆到障碍物的距离过近同时速度过快时,向紧急制动模块27传递指令,紧急制动模块27通过内部的电路切换模块28切换电机的供电电路,同时利用控制模块29对电磁伸缩机构15通电,确保主动制动能有效进行。
43.工作原理:首先,将该电机安装在指定的位置处,此时可以为定子绕组16供电,使得电机座1的内部产生旋转的磁场,根据磁阻最小原理,转子13开始旋转,由于联动轴22限位套接在转子13的外部,因此联动轴22开始旋转,接着在联动齿轮20的联动下,联动座12开始旋转轴,进而能为外部结构输送动能,在转子13旋转的过程中,会带动扇叶17在流动管6的内部旋转,进而使得流动管6内部的液压油循环流动,由于在流动管6的管路中安装有单向阀7,因此能对流动管6内部液压油的流向进行管控,使得液压油朝一个方向循环流动,在电机使用的过程中,一旦需要制动停车时,则对电磁阀8通电,此时在惯性的作用下,电机会持续旋转一段时间,因此扇叶17会持续旋转一段时间,由于单向阀7和电磁阀8分布在蓄能管9与流动管6连通处的两侧,因此液压油会汇聚在电磁阀8的一侧,随着液压油的压力逐步增加,会对活塞块19产生作用力,使得活塞块19在蓄能管9的内部移动,同时压缩第一弹簧18,此时能实现蓄能操作,当车辆重新起步时,电磁阀8断电打开,压缩的第一弹簧18会释放弹性势能,进而使得活塞块19将蓄能管9内部的液压油推入流动管6的内部,此时流动的液压油能对扇叶17产生扭力,进而提高该电机起步初期的输出扭矩,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接收模块25实时的接收测距雷达和速度传感器监测的数据,并将数据传递至处理模块26内,处理模块26对接收的数据进行分析,当出现距离障碍物过近,车速过快时,向紧急制动模块27传递信号,紧急制动模块27接收到指令后,其内部的电路切换模块28将电机的正转电路切换为反转电路,同时控制模块29对电磁伸缩机构15通电,电路切换后,转子13开始反向旋转,同时电磁伸缩机构15中的线圈通电,贯穿于线圈内部的铁芯一端产生磁力,根据同极相斥的远离,推动铁芯一端的永磁钢移动,进而带动联动支架14移动,由于联动支架14与联动轴22旋转连接,因此能带动联动轴22在转子13的外部滑动,使得联动齿轮20从联动座12内部端面上的联动槽中移出,避免与转子13旋转方向相反的联动轴22对电机造成过大负荷,在联动齿轮20移出联动槽的过程中,第一摩擦盘23与第二摩擦盘24贴合,同时在联动齿轮
20持续移动的过程中,第二弹簧21逐步被压缩,第一摩擦盘23与第二摩擦盘24的贴合力度逐步增大,此时反向旋转的电机带动第一摩擦盘23反向旋转,通过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一摩擦盘23与第二摩擦盘24贴合来对车辆进行主动制动操作,配合外部刹车卡钳能有效的提高车辆制动力,降低车辆制动距离,该电机能实现主动刹车的操作,车辆停止后,速度传感器传递的数据为零时,则将电机的电路切换回正转电路,同时对电磁伸缩机构15断电,使得第一摩擦盘23和第二摩擦盘24分离,联动齿轮20重新置于联动座12内部端面上的联动槽内。
44.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集成式新能源物流车铁氧体同步磁阻电机,包括电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座(1)的内部中轴位置处旋转安装有转子(13),所述电机座(1)的一端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支架(11),所述第二固定支架(11)的一端安装孔内旋转安装有联动座(12),所述转子(13)的一端外部滑动套接有联动轴(22),所述联动轴(22)的外侧表面上和内侧壁上均一体连接有限位条,所述转子(13)的侧表面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联动轴(22)内侧面上的限位条卡扣在转子(13)侧表面上的限位槽内,所述联动轴(2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联动齿轮(20),所述联动轴(22)的外部滑动套接有第一摩擦盘(23),所述第一摩擦盘(23)与联动齿轮(20)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21),所述第一摩擦盘(23)和联动齿轮(20)均位于联动座(12)的内部,所述联动座(12)的内部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摩擦盘(24),所述第二摩擦盘(24)位于第一摩擦盘(23)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新能源物流车铁氧体同步磁阻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座(12)的内部端面上设置有联动槽,且联动槽的内壁上设置有齿槽,且齿槽与联动齿轮(20)侧表面上的齿状结构相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新能源物流车铁氧体同步磁阻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轴(22)的外部旋转连接有联动支架(14),所述第二固定支架(1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两个安装管座,且两个安装管座的内部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个电磁伸缩机构(15),所述联动支架(1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电磁伸缩机构(15)的伸缩端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新能源物流车铁氧体同步磁阻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座(1)的端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支架(5),所述第一固定支架(5)的安装位内固定安装有流动管(6),所述流动管(6)的内部盛装有液压油,所述流动管(6)的管路中联通有蓄能管(9),所述蓄能管(9)的端面上设置有滑孔,且滑孔的内部贯穿有活塞杆(10),所述活塞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块(19),所述活塞杆(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端块,所述活塞杆(10)的外部套接有第一弹簧(18),所述第一弹簧(18)和活塞块(19)均位于蓄能管(9)的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式新能源物流车铁氧体同步磁阻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13)的一端贯穿于流动管(6)的内部,所述转子(13)的转轴外部套接固定有扇叶(17),所述扇叶(17)位于流动管(6)的内部,所述流动管(6)的管路中固定安装有单向阀(7)和电磁阀(8)。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新能源物流车铁氧体同步磁阻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座(1)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部缠绕有定子绕组(16),所述转子(13)由转轴和多个硅钢片组成,每个所述硅钢片上均设置有通槽,多个所述硅钢片叠合在一起,并套接固定在转轴外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新能源物流车铁氧体同步磁阻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座(1)的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接线盒(2),所述接线盒(2)的内部安装有单片机(3)和接线座(4),所述接线座(4)与单片机(3)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3)与外部测距雷达以及速度传感器电性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式新能源物流车铁氧体同步磁阻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3)的内部包含有接收模块(25)、处理模块(26)、紧急制动模块(27),所述紧急制动模块(27)的内部包含有电路切换模块(28)和控制模块(29),所述接收模块(25)的输出端与
处理模块(26)的接收端连接,所述处理模块(26)的输出端与紧急制动模块(27)的接收端连接。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集成式新能源物流车铁氧体同步磁阻电机,其特征在于:其驱动系统为:a1:首先,将该电机安装在指定的位置处,此时可以为定子绕组(16)供电,使得电机座(1)的内部产生旋转的磁场,根据磁阻最小原理,转子(13)开始旋转,由于联动轴(22)限位套接在转子(13)的外部,因此联动轴(22)开始旋转,接着在联动齿轮(20)的联动下,联动座(12)开始旋转轴,进而能为外部结构输送动能;a2:在转子(13)旋转的过程中,会带动扇叶(17)在流动管(6)的内部旋转,进而使得流动管(6)内部的液压油循环流动,由于在流动管(6)的管路中安装有单向阀(7),因此能对流动管(6)内部液压油的流向进行管控,使得液压油朝一个方向循环流动;a3:在电机使用的过程中,一旦需要制动停车时,则对电磁阀(8)通电,此时在惯性的作用下,电机会持续旋转一段时间,因此扇叶(17)会持续旋转一段时间,由于单向阀(7)和电磁阀(8)分布在蓄能管(9)与流动管(6)连通处的两侧,因此液压油会汇聚在电磁阀(8)的一侧,随着液压油的压力逐步增加,会对活塞块(19)产生作用力,使得活塞块(19)在蓄能管(9)的内部移动,同时压缩第一弹簧(18),此时能实现蓄能操作,当车辆重新起步时,电磁阀(8)断电打开,压缩的第一弹簧(18)会释放弹性势能,进而使得活塞块(19)将蓄能管(9)内部的液压油推入流动管(6)的内部,此时流动的液压油能对扇叶(17)产生扭力,进而提高该电机起步初期的输出扭矩;a4: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接收模块(25)实时的接收测距雷达和速度传感器监测的数据,并将数据传递至处理模块(26)内,处理模块(26)对接收的数据进行分析,当出现距离障碍物过近,车速过快时,向紧急制动模块(27)传递信号,紧急制动模块(27)接收到指令后,其内部的电路切换模块(28)将电机的正转电路切换为反转电路,同时控制模块(29)对电磁伸缩机构(15)通电;a5:电路切换后,转子(13)开始反向旋转,同时电磁伸缩机构(15)中的线圈通电,贯穿于线圈内部的铁芯一端产生磁力,根据同极相斥的远离,推动铁芯一端的永磁钢移动,进而带动联动支架(14)移动,由于联动支架(14)与联动轴(22)旋转连接,因此能带动联动轴(22)在转子(13)的外部滑动,使得联动齿轮(20)从联动座(12)内部端面上的联动槽中移出,避免与转子(13)旋转方向相反的联动轴(22)对电机造成过大负荷;a6:在联动齿轮(20)移出联动槽的过程中,第一摩擦盘(23)与第二摩擦盘(24)贴合,同时在联动齿轮(20)持续移动的过程中,第二弹簧(21)逐步被压缩,第一摩擦盘(23)与第二摩擦盘(24)的贴合力度逐步增大,此时反向旋转的电机带动第一摩擦盘(23)反向旋转,通过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一摩擦盘(23)与第二摩擦盘(24)贴合来对车辆进行主动制动操作,配合外部刹车卡钳能有效的提高车辆制动力,降低车辆制动距离,该电机能实现主动刹车的操作,车辆停止后,速度传感器传递的数据为零时,则将电机的电路切换回正转电路,同时对电磁伸缩机构(15)断电,使得第一摩擦盘(23)和第二摩擦盘(24)分离,联动齿轮(20)重新置于联动座(12)内部端面上的联动槽内。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集成式新能源物流车铁氧体同步磁阻电机及其驱动系统,其涉及磁阻电机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磁阻电机在车辆出现紧急状态时,在为车辆提供反向制动力,缩短制动距离上存在局限性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电机座,所述电机座的内部中轴位置处旋转安装有转子,所述电机座的一端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支架,所述第二固定支架的一端安装孔内旋转安装有联动座,所述转子的一端外部滑动套接有联动轴,所述联动轴的外侧表面上和内侧壁上均一体连接有限位条,所述转子的侧表面上设置有限位槽。达到了能在车辆出现紧急状况时,提供返现制动力,进行主动制动操作,缩短制动距离的效果。距离的效果。距离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陶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金丰机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2
技术公布日:2023/8/2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