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检测的适配体传感体系的构建方法及应用与流程
未命名
08-22
阅读:80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抗生素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检测的适配体传感体系的构建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氟喹诺酮类(fluoroquinolones,fqs)被广泛应用于规模化养殖,特别是家禽饲养过程,由于不受控制的使用,已经在各种食品和环境中检测到fqs残留。fqs对环境次区域生物的生态毒理学效应已被广泛关注和研究。在液态肥料、土壤和地表水等多种环境介质中均发现了高浓度的fqs成员——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ip)。fqs不易溶于水,易于积累,在环境中长期存在。研究表明,约70%的fqs存在于污水污泥中,传统的污水处理技术不能将其有效去除。因此,fqs残留是人类面临的重要健康安全问题,开发食品和环境中fqs的快速、高灵敏分析方法具有紧迫性。
3.目前,有多种用于检测fqs的分析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分子印迹聚合物法等,然而,这些方法中样品处理程序复杂、需要昂贵仪器。
4.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检测的适配体传感体系的构建方法及应用。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第一个技术方案为:
7.用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检测的适配体传感体系的构建方法,包含:
8.以3-巯基丙酸为稳定剂合成了表面含有羧基的硒化镉量子点(cdse qds);
9.使用表面含有羧基的硒化镉量子点通过-co-nh-将氨基修饰的适配体(apt)与其结合,得到荧光标记的适配体(cdse qds-apt);
10.在荧光标记的适配体溶液中加入浓度为60μg
·
ml-1
的氧化石墨烯(go),氧化石墨烯与所述荧光标记的适配体非共价吸附发生荧光猝灭;
11.目标物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出现时,荧光标记的适配体与目标物特异性结合,竞争性地使荧光标记的适配体与氧化石墨烯解吸,氧化石墨烯的荧光猝灭效应消失,荧光恢复;
12.以荧光强度为传感信号,构建了所述用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检测的适配体传感体系;
13.其中,所述适配体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14.进一步的,所述表面含有羧基的硒化镉量子点(cdse qds)的制备方法为:
15.将1.09g无水cdcl2溶解于100ml水中得到cdcl2溶液,向cdcl2溶液中加入2.5ml3-巯基丙酸(mpa)混合反应得到cd-mpa,调节ph后,再与20ml含0.5mmol的nahse混合,在惰性气体氛围条件下反应,经加热、干燥处理后得到含羧基的硒化镉量子点。
16.进一步的,所述ph为7.3。
17.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处理为在150℃下加热165min。
18.进一步的,所述使用表面含有羧基的硒化镉量子点通过-co-nh-将氨基修饰的适配体(apt)与其结合的方法包含:
19.将1.0mg
·
ml-1
表面含有羧基的硒化镉量子点(cdse qds)的溶液与1ml 20mm 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1ml 200mm n-羟基琥珀酰亚胺混合,在室温下超声2h,加入33μg 1od适配体,在4℃孵育24h后,进行离心清洗,得到荧光标记的适配体。
20.进一步的,所述含羧基的硒化镉量子点(cdse qds)的溶液制备方法为:
21.将硒化镉量子点(cdse qds)溶解于ph为7.3的pbs缓冲液中。
22.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采用以上任一所述构建方法得到的用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检测的适配体传感体系(cdse qds-apt)。
23.本发明提供的第二个技术方案为:如上所述用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检测的适配体传感体系在食品安全或环境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24.本发明提供的第三个技术方案为:如上所述用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检测的适配体传感体系在检测蜂蜜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含量中的应用,所述用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检测的适配体传感体系中荧光标记的适配体浓度为4μg
·
ml-1
,荧光猝灭反应时间为5min。
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6.本技术以apt为识别元件构建的基于go和cdse qds-apt传感体系实现了fqs类抗生素的高灵敏检测。本技术合成了表面含有羧基的cdse qds,水溶性良好,荧光性能稳定,并通过-co-nh-将氨基修饰的apt进行cdse qds荧光标记。go与适配体通过疏水键和π-π堆积的非特异性结合,使荧光被猝灭。目标物fqs经过45min的孵育与适配体实现特异性结合,竞争性地使适配体与go发生解吸附,go的荧光猝灭效应减弱,荧光恢复,fqs浓度越高,荧光强度越强。
27.适配体对fqs的特异性识别确保了该方法的高特异性。fqs成员的不同组合与单一抗生素样品的荧光信号响应结果的一致性决定了本技术可实现样品中fqs总量的准确检测。在蜂蜜样品的检测中基于go和cdse qds-apt传感体系表现出了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等优点,样品处理和结果检测全过程可在60min内完成,为蜂蜜的安全控制提供了又一技术保障;本技术实现了适配体、氧化石墨烯和量子点在生化传感领域的创新应用。
附图说明
28.图1中(a)为实施例1.2中(a)荧光强度与go浓度关系图;(b)为go对荧光猝灭的时间关系图;(c)荧光恢复与孵育时间的关系图;
29.图2中(a)为cdse qds的tem图像,(b)为cdse qds的xrd图谱,插图为对应(111)晶面的晶格间距;(c)为cdse qds的ft-ir光谱图;(d)为cdse qds的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
30.图3中为cdse qds表面的xps图,(a)-(d)分别代表特征峰cd 3d、se3d、c 1s、o 1s;
31.图4中(a)为go的sem图像;(b)为go的ft-ir光谱图;
32.图5中(a)为cdse qds-apt的edx图;(b)为cdse qds-apt的uv-vis光谱图;(c)为cdse qds-apt的ft-ir图谱;
33.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适配体传感体系高灵敏检测fqs原理示意图;
34.图7中(a)为cdse qds-apt-go的tem图像;(b)为cdse qds-apt、cdse qds-apt-go和cdse qds-apt-go-cip的荧光光谱图,插图为在紫外光照射下的cdse qds-apt(左)、cdse qds-apt-go(中)和cdse qds-apt-go-cip(右);
35.图8中(a)为基于go和cdse qds荧光标记的适配体传感体系对不同浓度cip的响应情况;(b)为荧光强度依赖cip浓度变化的拟合曲线;
36.图9中(a)-(c)分别为基于go和cdse qds荧光标记的适配体传感体系特异性、重复性和稳定性实验结果图;
37.图10为单一成分的cip、lof(左氧氟沙星)、ofl(氧氟沙星)以及它们的二元和三元混合物的荧光响应情况,a柱表示单一目标物响应理论相加应得到的荧光强度,b柱表示实验测得的荧光强度。
具体实施方式
38.为了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方法和效果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本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熟练人员可以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内容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39.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检测的适配体传感体系的构建方法,包含:
40.以3-巯基丙酸为稳定剂合成了表面含有羧基的硒化镉量子点(cdse qds);
41.使用表面含有羧基的硒化镉量子点通过-co-nh-将氨基修饰的适配体(apt)与其结合,得到荧光标记的适配体(cdse qds-apt);
42.在荧光标记的适配体溶液中加入浓度为60μg
·
ml-1
的氧化石墨烯(go),氧化石墨烯与所述荧光标记的适配体非共价吸附发生荧光猝灭;
43.目标物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出现时,荧光标记的适配体与目标物特异性结合,竞争性地使荧光标记的适配体与氧化石墨烯解吸,氧化石墨烯的荧光猝灭效应消失,荧光恢复;
44.以荧光强度为传感信号,构建了所述用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检测的适配体传感体系;
45.其中,所述适配体的序列为:
[0046]5’‑
ataccagcttattcaattagttgtgtattgaggtttgatctaggcata gtcaacagagcacgatcgatctggcttgttctacaatcgtaatcagttag-3’(即seq id no.1),氨基修饰的适配体序列为:5
’‑
nh
2-(ch2)
6-ataccagcttattcaattagttgtgtattgaggtttgatctag gcatagtcaacagagcacgatcgatctggcttgttctacaatcgtaatcagt tag-3’。
[0047]
申请人发现,cdse qds-apt的荧光强度对go浓度存在反向依赖性,即go的浓度越高荧光强度越低,且在go浓度达到60μg
·
ml-1
后荧光强度达到较低水平,且趋于稳定。
[0048]
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表面含有羧基的硒化镉量子点(cdse qds)的制备方法为:将1.09g无水cdcl2溶解于100ml水中得到cdcl2溶液,向cdcl2溶液中加入2.5ml3-巯基丙酸混合反应得到cd-mpa,调节ph后,再与20ml含0.5mmol的nahse混合,在惰性气体氛围条件下反应,经加热、干燥处理后得到表面含有羧基的硒化镉量子点(cdse qds)。
[0049]
上述实施例中,ph优选调节为7.3,所述惰性气体氛围优选为氮气氛围,在惰性气
s a d,botelho j r,lira b f.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ree new organo-selenium compounds.aconvenient synthesis of aroylselenoglycolic acids[j].arkivoc,2004,37(6)),将1.09g无水cdcl2溶解于100ml超纯水中,然后在cdcl2溶液中加入2.5ml 3-巯基丙酸(mpa),制得cd-mpa。用1m naoh调节cd-mpa溶液的ph值至7.3,然后与20ml nahse(20ml含0.5mmol se)混合,在通氮气的条件下得到无色溶液(cd、se、mpa的摩尔比为16:1:58)。将上述无色溶液转移到高压反应釜中,在150℃的水中加热165min,形成cdse qds水溶液,干燥备用。
[0071]
1.2cdse qds荧光标记apt
[0072]
以mpa为稳定剂,含羧基的cdse qds经edc/nhs活化后通过-co-nh-键与apt的-nh2共价结合。具体来说:将cdse qds溶解于ph为7.3的pbs中,得到1.0mg
·
ml-1
的cdse qds溶液。将edc(20mm)1ml、nhs(200mm)1ml、cdse qds溶液混合,室温超声2h。加入33μg(1od)apt,4℃孵育24h。5000g离心20min,收集cdse qds-apt 2次,用pbs洗脱,去除多余的cdse qds和未反应的试剂,直至滤液在260nm处无紫外吸收峰得到,4℃保存。
[0073]
根据l55荧光分光光度计的量程范围和cdse qds-apt在最佳激发波长下的荧光强度,通过反复实验,最终确定体系中cdse qds-apt的浓度为4μg
·
ml-1
。如图1(a)所示,cdse qds-apt的荧光强度对go浓度存在反向依赖性,即go的浓度越高荧光强度越低,且在go浓度达到60μg
·
ml-1
后荧光强度达到较低水平,且趋于稳定。因此,选定60μg
·
ml-1
作为本实施例中适配体传感体系中go的终浓度。图1(b)为go对荧光的猝灭时间优化图,当荧光猝灭时间为5min时,荧光强度并没有继续下降,因此选定5min为本实施例中荧光猝灭反应时间。在图1(c)中,荧光随着孵育时间的逐渐延长而逐渐恢复,45min后趋于稳定,说明目标物与apt的特异性结合在45min内基本完成。因此,将45min作为本实施例中适配体传感体系中apt与目标物的孵育时间。
[0074]
1.3适配体传感体系构建
[0075]
将cdse qds-apt和go分别加入10ml比色管中,即得所述适配体传感体系。
[0076]
1.4cdse qds、go及cdse qds-apt的表征
[0077]
tem图像(图2(a))显示了1.1中合成的cdse qds呈球形纳米颗粒,具有对称的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图案和清晰可见的原子面,表明纳米颗粒具有较高的结晶度。cdse qds可通过图2(b)中的xrd数据被证实为立方结构,采用scherrer方程计算得到cdse qds的粒径为2.6
±
0.1nm。测量计算得到对应(111)晶面的晶格间距为0.35nm,与现有技术(ramsey d,mcalpine s,wang f,reece p,stride]j a.hydrothermal synthesis of highly luminescent blue-emitting znse(s)quantum dots exhibiting low toxicity[j].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c,2016)一致。如图2(c)所示,利用ft-ir光谱分析了cdse的表面官能团,羧基上-o-h的伸缩振动表现为3385cm-1
处的宽吸收带
[28]
,1564cm-1
处的强吸收峰归因于coo-的对称伸缩,1403cm-1
的尖峰则是由于coo-的非对称伸缩产生,这表明mpa的羧基已经电离并通过巯基修饰在cd表面。ft-ir结果表明,cdse qds表面羧基与氨基修饰的apt可通过-co-nh-结合。从cdse qds的荧光光谱(图2(d))可以看出,在366nm的激发光作用下,cdse qds在525nm有较强荧光发射。
[0078]
xps测试结果表明,cd和se是量子点中的主要元素,cd 3d的特征峰出现在404.5ev和411.3ev处(图3(a)),se 3d的特征峰出现在53.1ev处(图3(b))。图3(c)和图3(d)分别是
c1s和o1s的特征峰。从图3c1s的xps谱图可以看出,c-s、c-o和c-h的结合能分别在284.8、287.5和288.9ev处有三个明显的峰,而s的唯一来源是mpa,说明mpa已成功修饰在cdse qds表面。
[0079]
图4(a)是不同倍率下go的sem图像,go的褶皱清晰可见,大多是单层薄片且尺寸小于1μm。采用ft-ir表征了go的表面基团和结构(图4(b)),在3000~3700cm-1
处可清晰看到o-h的吸收峰,同时,c=o的伸缩振动、-o-h的变形振动、c-o的特征吸收峰分别位于1727、1395和1054cm-1
处,而1621cm-1
和1199cm-1
处较强的吸收峰归因于c-oh的变形振动。以上结果表明,go表面具有较多的含氧基团,这是具有良好水溶性的基础。
[0080]
分别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谱(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edx))、uv-vis和ft-ir对cdse qds-apt行了表征。如图5(a)所示,除cd、se、c、o等元素外,cdse qds-apt中还含有明显的p元素特征峰,而p的唯一来源是apt。在uv-vis测试中260nm处出现apt的特征吸收峰(图5(b))。
[0081]
图5(c)中cdse qds-apt的ft-ir分析表明,1642、1362、1156和1080cm-1
处的峰均归属于-n-c=o和n-c=o伸缩振动特征。另外,动态光散射(dls)通常被用于描述非均质形态纳米颗粒的水动力学大小,所以本技术通过dls监测控cdse qds与apt作用前后的水动力直径,结果分别是137.2nm和181.8nm。同时也测定了zeta电位的变化,结果分别为-7.6mv和-16.3mv。水动力直径的增大表明apt已经与cdse qds结合,zeta电位显著降低是带负电荷的dna分子与cdse qds表面结合的原因。edx、uv-vis、ft-ir和dls实验结果充分证实了apt已成功被cdse qds标记。
[0082]
1.5适配体传感体系的机理
[0083]
图6为本技术所构建的适配体传感体系的原理示意图,以cdse qds的荧光作为传感信号,通过-cooh与-nh2的脱水缩合反应在fqs适配体上标记cdse qds(cdse qds-apt),加入可以与apt通过疏水键和π-π堆积作用结合的go,cdse qds的荧光被go猝灭。当体系中出现目标物fqs时,apt与fqs竞争性的特异性结合并使cdse qds-apt与go解吸,重新分散在体系溶液中,荧光恢复。
[0084]
本技术实施例中apt作为dna片段,go同样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对apt实现吸附,被吸附的apt通过其三维结构可以依据其目标分子的结构发生适应性折叠,形成特殊的空间结构与目标分子高特异性结合。基于dna与go的解吸机制,目标物fqs发挥类似cdna的作用与apt的特异性结合竞争性的使其与go发生解吸,这是本技术利用go与apt相互作用作为信号转导平台构建传感体系的理论基础。图7(a)所示为go将cdse qds标记的apt吸附后的tem图像,将60μg
·
ml-1
的go与cdse qds-apt混合后荧光猝灭(图7(b))。随后加入240nm cip,经过45min的孵育,cip与apt发生高特异性亲和,破坏了apt与go的非共价吸附作用,导致apt与go发生解吸附,cdse qds的荧光恢复。
[0085]
1.6适配体传感体系的传感性能
[0086]
评估1.3中适配体传感体系对cip的响应特性。实验方法为:将cdse qds-apt最终浓度分别配制为4μg
·
ml-1
和60μg
·
ml-1
。充分混合摇匀,室温反应5min,猝灭荧光。然后,在上述混合物中加入一系列不同浓度的cip溶液(8、16、32、64、160、320和500nm)。孵育时间45min使cip与apt充分反应。记录最佳波长(366nm)激发光作用下的荧光发射光谱(扫描速度1000nm
·
min-1
,激发光狭缝10nm,发射光狭缝10nm)。为防止背景干扰,利用相对荧光强度
(f/f0)计算信号输出。f0和f分别代表存在目标物存在前后的传感体系的荧光强度。
[0087]
从荧光发射光谱(如图8(a))中可以看出,cip浓度越大cdse qds的荧光信号越强。同时,根据cip浓度与相应荧光强度变化的关系,建立线性校正曲线(如图8(b)),在8~500nm的cip浓度范围内,cdse qds的相对荧光强度f/f0(f0和f分别为荧光恢复前后的荧光强度)与cip浓度的对数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拟合方程为f/f0=0.0022+0.9966c
cip
(r2=0.999),根据传感体系检出限计算通用公式s/n=3计算出cdse qds荧光适配体传感体系的检出限(lod)为0.42nm。结果表明,本技术构建的cdse qds荧光传感体系可实现对cip的超灵敏检测,同时具有较宽的浓度范围。
[0088]
1.7适配体传感体系的特异性、重复性与稳定性
[0089]
对目标物的特异性识别是评价传感体系性能的重要指标。从图9(a)可以看出,本研究构建的基于go和cdse qds荧光标记的适配体传感体系对三种fqs(cip、lof、ofl)(160nm)分别存在时,荧光强度明显恢复,而10倍于fqs浓度的氯霉素(chloramphenicol)、链霉素(streptomycin)、克林霉素(clindamycin)、卡那霉素(kanamycin)、呋喃唑酮(furazolidone)、四环素(tetracycline)、l-苹果酸(l-malic acid)、d-果糖(d-furctose)、蔗糖(saccharose)、甘氨酸(glycine)、α-淀粉酶(α-amylase)、d-葡萄糖(d-glucose)、赖氨酸(lysine)、色氨酸(tryptophan)、苏氨酸(threon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k
+
、mg
2+
、na
+
、zn
2+
、ca
2+
、al
3+
、hg
2+
和cu
2+
对荧光强度的影响均较小(低于5%),可以忽略不计。此实验结果表明,基于go和cdse qds荧光标记的适配体传感体系对fqs检测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另外,本技术实施例还研究了cdse qds-apt的荧光信号对cip响应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具体实验过程为:平行制备的5批go与cdse qds荧光标记的适配体传感体系分别对160nm的cip进行测定,结果(图9(b))显示荧光信号响应的相对标准偏差仅为3.1%,说明该传感体系对目标物的检测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同时,将制备好的传感体系溶液在4℃保存,每两天用160nm的cip对其传感性能进行评估,结果如图9(c)所示,8天后的荧光强度变为初始的91.5%,说明传感体系在8天内稳定性良好。
[0090]
1.8适配体传感体系对不同fqs组合荧光响应的可加性
[0091]
基于所选apt对全部fqs成员的特异性识别,本研究构建的基于go和cdse qds荧光标记的适配体传感体系的目的是识别样品中总fqs的存在。为了评估从各种fqs组合中恢复的荧光强度是否具有可加性,本技术制备了一组只包含单一类型fqs(cip、ofl、lof)及它们的二元和三元混合样品,并通过测量荧光信号进行了分析,单一目标物和每种组合中,目标物的总含量均为240nm。
[0092]
对上述样品采用同样程序进行分析,结果如图10所示。可以看出,3种fqs成员的不同组合混合对应的荧光强度与添加单一抗生素样品的预期结果是一致的。与文献报道的该fqs适配体对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培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具有相似的识别特性是相符的
[40]
,这证明了本研究构建的基于go和cdse qds荧光标记的适配体传感体系可准确的对样品中fqs总量进行检测分析。
[0093]
1.9适配体传感体系在检测蜂蜜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含量中的应用
[0094]
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适配体传感体系进行了加标回收率实验用于验证其在实际蜂蜜样品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在对蜂蜜进行检测前,需要对蜂蜜进行预处理,在经过预处理的蜂蜜中加入不同浓度的cip,测量荧光信号并计算回收率。具体方法为:在烧杯中将1g蜂蜜
unmodified aptamer and the aggregation of gold nanoparticles[j].analytical methods:advancing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2020;[3]liu j,wang b,huang h,jian d,lu y,shan y,wang s,liu f.quantitative ciprofloxacin on-site rapid detections using quantum dot microsphere based immunochromatographic test strips[j].food chemistry,2021,335(127596-127596;[4]jing-yi huang,ting bao,tian-xing hu,wei wen,xiu-hua zhang,sheng-fu wang.voltammetric determination of levofloxacin using a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modified with poly(o-aminophenol)and graphene quantum dots[j].microchimica acta,2017;[5]sierra-rodero m,fern
á
ndez-romero j m,g
ó
mez-hens a.determination of fluoroquinolone antibiotics by microchip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along with time-resolved sensitized luminescence of their terbium(iii)complexes[j].microchimica acta,2014,181(15-16):1897-1904;[6]tang y,li m,gao x,liu x,ma y,li y,xu y,li j.preconcentration of the antibiotic enrofloxacin using a hollow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and its quantitation by hplc[j].microchimica acta,2016,183(2):589-596;[7]lavaee p,danesh n m,ramezani m,abnous k,taghdisi s m.colorimetric aptamer based assay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fluoroquinolones by triggering the reduction-catalyzing activity of gold nanoparticles[j].microchimica acta,2017,184(7):2039-2045。
[010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用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检测的适配体传感体系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3-巯基丙酸为稳定剂合成了表面含有羧基的硒化镉量子点;使用表面含有羧基的硒化镉量子点通过-co-nh-将氨基修饰的适配体与其结合,得到荧光标记的适配体;在荧光标记的适配体溶液中加入浓度为60μg
·
ml-1
的氧化石墨烯,氧化石墨烯与所述荧光标记的适配体非共价吸附发生荧光猝灭;目标物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出现时,荧光标记的适配体与目标物特异性结合,竞争性地使荧光标记的适配体与氧化石墨烯解吸,氧化石墨烯的荧光猝灭效应消失,荧光恢复;以荧光强度为传感信号,构建了所述用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检测的适配体传感体系;其中,所述适配体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配体传感体系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含有羧基的硒化镉量子点的制备方法为:将1.09g无水cdcl2溶解于100ml水中得到cdcl2溶液,向cdcl2溶液中加入2.5ml 3-巯基丙酸混合反应得到cd-mpa,调节ph后,再与20ml含0.5mmol的nahse混合,在惰性气体氛围条件下反应,经加热、干燥处理后得到表面含有羧基的硒化镉量子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配体传感体系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h为7.3。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配体传感体系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处理为在150℃下加热165min。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配体传感体系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表面含有羧基的硒化镉量子点通过-co-nh-将氨基修饰的适配体与其结合的方法包含:将1.0mg
·
ml-1
含羧基的硒化镉量子点的溶液与1ml 20mm 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1ml 200mm n-羟基琥珀酰亚胺混合,在室温下超声2h,加入33μg 1od适配体,在4℃孵育24h后,进行离心清洗,得到荧光标记的适配体。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配体传感体系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含有羧基的硒化镉量子点的溶液制备方法为:将表面含有羧基的硒化镉量子点溶解于ph为7.3的pbs缓冲液中。7.采用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构建方法得到的用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检测的适配体传感体系。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检测的适配体传感体系在食品安全或环境安全检测中的应用。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检测的适配体传感体系在检测蜂蜜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含量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检测的传感体系中荧光标记的适配体浓度为4μg
·
ml-1
,荧光猝灭反应时间为5min。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抗生素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用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检测的适配体传感体系的构建方法及应用。以硒化镉量子点的荧光作为传感信号,通过羧基与氨基的脱水缩合反应在适配体上标记硒化镉量子点荧光,加入可以与适配体通过疏水键和π-π堆积作用结合的氧化石墨烯,硒化镉量子点的荧光被氧化石墨烯猝灭。当目标物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暴露时,适配体与目标物的特异性结合,并使适配体与氧化石墨烯解吸,硒化镉量子点重新分散在体系溶液中,荧光恢复。由此构建以荧光强度为转导信号,以适配体为识别元件的传感体系用于食品和环境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检测,灵敏度高、简便快速,成本低,利于推广。利于推广。利于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平 罗强祖 廖欣 陈建伟 王华雨 龙金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丁点儿食品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9
技术公布日:2023/8/2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一种甲硝唑生产废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一种半导体元器件包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