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控温热处理冷却平台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22 阅读:108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自动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控温热处理冷却平台。


背景技术:

2.目前风电行业大型环锻件正火时高温状态下的冷却方式主要包括自然空冷、定时控温冷却以及人工控温冷却。自然空冷,即产品热处理完成出炉后不控制冷却温度空冷至室温。定时控温冷却,即产品热处理出炉后按提前设定的冷却时间控温冷却。人工控温冷却,即产品热处理出炉后操作者使用手持式红外线测温仪检测产品表面温度,按提前设定的温度控制冷却系统的启停,整摞产品按最高温度的产品控制冷却系统启停。
3.然而,上述方式存在以上不足:热处理后产品自然空冷冷却速度低,产品性能偏低,特别是截面积较大的产品影响更大,容易造成因性能不合格而产生的质量损失;同时产品冷却时间较长,周转率低,热处理后产品冷却过程中占用更多的生产场地,因风电塔筒法兰尺寸普遍偏大,易造成产品积压;热处理后产品采用定时控温冷却,按固定的时间启停冷却系统,因影响产品性能的关键因素是热处理后结束冷却的温度,按时间控制冷却系统的弊端在于不同尺寸的产品因按时间强制停止冷却,结束控制冷却的温度不一致,产品产生性能波动。同时截面积大的产品会因冷却时间不足导致性能偏低,截面积小的产品存在冷却时间过程,导致产品过度冷却内应力增加,后期加工变形严重,能源浪费。
4.热处理后产品采用人工控温冷却,需要操作者定时前往冷却平台处使用手持式红外线测温仪对整摞产品逐件检测表面温度,当降温速度最慢的产品温度达到指定温度时,人工停止冷却系统的运行。冷却过程中需要操作者不断的检测产品温度,占用人工,且产品的冷却结束时间受人为影响较大,存在冷却不足或过度冷却的情况,产品存在较大的质量波动风险。
5.目前的检测技术不能记录产品冷却过程温度或需要人工记录温度后输入系统,温度记录不准确,随机性大,保存的产品冷却数据不完整,不能为后期的工艺开发和过程数据分析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自动控温热处理冷却平台,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能精准控制冷却时间、产品存在较大的性能波动、产品冷却数据不完整、产品冷却过程人为干预大的问题。
7.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控温热处理冷却平台,包括:平车、支撑机构、风冷平台、强冷风机、红外高温仪、线缆、声光报警器、云台以及纵向直线滑轨;所述纵向直线滑轨设置于设备基础上,所述平车设置于所述纵向直线滑轨上可沿滑轨往复移动,所述支撑机构连接于所述平车上,所述风冷平台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上,数个强冷风机两个为一组构成多组强冷风机组,所述多组强冷风机组围绕所述风冷平台四周分布;所述红外高温仪设置于所述
风冷平台一侧,所述红外高温仪通过所述线缆分别与云台以及数据处理器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器分别与所述云台、声光报警器以及生产管理系统通信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设备基础上设置有基础预留洞,所述基础预留洞内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顶部连接有地脚钢板,所述地脚钢板上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上方设置有与螺栓连接的螺母,所述纵向直线滑轨安装于所述地脚钢板和盖板之间,所述纵向直线滑轨两侧设置有补偿铜线。
9.进一步地,所述平车包括车架、从动轮、控制箱、导电装置、传动轴、主动轮、缓冲装置、遥控器、第一电机、皮带以及第一主轴;所述车架通过两个从动轮和两个主动轮安装于所述纵向直线滑轨上,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的轮毂上安装有导电装置,所述车架连接在主动轮与从动轮的轴套上;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通过所述皮带带动第一主轴转动,所述第一主轴通过所述传动轴带动主动轮转动实现平车沿纵向直线滑轨移动,所述车架的前后端安装有缓冲装置,所述遥控器通过电缆连接控制箱实现对第一电机的正反转控制。
10.进一步地,由12个强冷风机两个为一组构成6组强冷风机组,所述风冷平台侧面设置两组强冷风机组且放置于所述设备基础上,其余强冷风机组设置于所述风冷平台的前后方,所述其余强冷风机组的强冷风机通过挂杆连接在吊钩上,所述吊钩通过滑轮车连接于滑动轨道上,所述滑动轨道位于所述风冷平台的上方。
11.进一步地,所述平车上通过螺栓安装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上通过紧固螺栓安装回转轴承,所述回转轴承上端安装支撑机构,所述回转轴承内侧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通过安装板安装于所述平车上,所述第二电机连接第二主轴,所述第二主轴通过丝杠与齿轮连接,所述齿轮的外齿与回转轴承的内齿啮合。
12.进一步地,所述红外高温仪通过转轴连接于云台上,所述云台通过支架安装于设备基础上。
13.进一步地,所述风冷平台上方设置有防雨顶棚。
14.进一步地,所述风冷平台上用于放置锻件,所述锻件之间使用垫铁间隔开;所述红外高温仪,用于采集所述锻件表面的温度数据,将采集到的温度数据传输给数据处理器,通过数据处理器将所述温度数据上传至生产管理系统;当被测锻件的最高温度达到工艺要求的温度后,所述红外高温仪将温度数据回传至数据处理器,数据处理器将温度数据传至云台,云台通过plc电路切断强冷风机组电源,实现自动暂停风机,同时数据处理器将暂停信号传送给声光报警器,由声光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
15.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自动控温热处理冷却平台,锻件热处理保温时间达到工艺要求时,可将整摞锻件移送至平车上,平车沿纵向直线滑轨移动到强冷风机组成的风机组中间;支撑机构可带动风冷平台匀速旋转,使放置于风冷平台上的锻件匀速旋转实现整摞锻件的均匀冷却,红外高温仪可采集所述锻件表面的温度数据,将采集到的温度数据传输给数据处理器,通过数据处理器将所述温度数据上传至生产管理系统;当被测锻件的最高温度达到工艺要求的温度后,红外高温仪将温度数据回传至数据处理器,数据处理器将温度数据传至云台,云台通过plc电路切断强冷风机组电源,实现自动暂停风机,同时数据处理器将暂停信号传送给声光报警器,由声光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冷却速度低、产品存在较大的质量波动风险、产品冷却数据不完整的问题。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是本发明的自动控温热处理冷却平台结构图;图2是本发明的自动控温热处理冷却平台俯视图;图3是本发明的自动控温热处理冷却平台的纵向直线滑轨安装结构图;图4是本发明的自动控温热处理冷却平台的平车的结构图;图5是本发明的自动控温热处理冷却平台的平车的俯视图;图6是本发明的自动控温热处理冷却平台的平车的数据传输原理图;图7是本发明的自动控温热处理冷却平台的风冷平台俯视图;图8是本发明的自动控温热处理冷却平台的风冷平台立体图。
18.图示说明:1-平车;2-转动机构;3-回转轴承;4-支撑机构;5-风冷平台;6-锻件;7-垫铁;8-强冷风机;9-挂杆;10-吊钩;11-滑轮车;12-滑动轨道;13-红外高温仪;14-转轴;15-支架;16-线缆;17-声光报警器;18-云台;19-防雨顶棚;20-纵向直线滑轨;181-数据处理器;182-生产管理系统;201-补偿铜线;202-设备基础;203-螺栓;204-地脚钢板;205-盖板;206-螺母;207-基础预留洞;208-混凝土;1001-车架;1002-从动轮;1003-控制箱;1004-导电装置;1005-传动轴;1006-主动轮;1007-缓冲装置;1008-遥控器;1009-第一电机;1010-皮带;1011-第一主轴;5001-第二电机;5002-紧固螺栓;5003-第二主轴;5004-齿轮;5005-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19.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20.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
……
之上”、“在
……
上方”、“在
……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
……
上方”可以包括“在
……
上方”和“在
……
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21.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技术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扩大了层
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22.请参阅图1至图8,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控温热处理冷却平台,包括:平车1、支撑机构4、风冷平台5、强冷风机8、红外高温仪13、线缆16、声光报警器17、云台18以及纵向直线滑轨20。
23.支撑机构4连接于平车1上,在支撑机构4上端面采用螺栓和焊接的方式安装风冷平台5,强冷风机8两个为一组构成多组强冷风机组,多组强冷风机组围绕风冷平台5四周分布;红外高温仪13设置于风冷平台5一侧,红外高温仪13通过线缆16分别与云台18以及数据处理器181连接,数据处理器181分别与云台18、声光报警器17以及生产管理系统182通信连接。
24.具体地,在指定的位置挖出设备基础202,纵向直线滑轨20设置于设备基础202上,采用混凝土208提高设备基础202的承重能力与稳固性,设备基础202上设置12个基础预留洞207,基础预留洞207内连接12个m18
×
300的螺栓203,螺栓203顶部连接地脚钢板204,地脚钢板204上设置有盖板205,盖板205上方设置有与螺栓203连接的螺母206,将两条纵向直线滑轨20安装于地脚钢板204和盖板205之间,纵向直线滑轨20两侧设置有补偿铜线201,补偿铜线201用于接地线及防雷电导线。
25.纵向直线滑轨20采用43kg级钢轨;补偿铜线201采用40
×
5规格;设备基础202采用素土夯实后使用碎石夯实垫层,最上端采用c20混凝土浇铸;基础预留洞207其尺寸为100mm
×
100mm
×
250mm,采用硫磺水泥砂浆锚固。风冷平台5上方设置有防雨顶棚19,防雨棚顶19采用彩钢制作,防止雨雪天气导致的锻件6冷却异常。
26.平车1包括车架1001、从动轮1002、控制箱1003、导电装置1004、传动轴1005、主动轮1006、缓冲装置1007、遥控器1008、第一电机1009、皮带1010以及第一主轴1011; 车架1001通过两个从动轮1002和两个主动轮1006安装于纵向直线滑轨20上,主动轮1006与从动轮1002的轮毂上安装有导电装置1004,车架1001通过螺栓与h型钢焊接在主动轮1006与从动轮1002的轴套上。第一电机1009的电机轴通过皮带1010带动第一主轴1011转动,第一主轴1011通过传动轴1005带动主动轮1006转动实现平车沿纵向直线滑轨20移动,车架1001的前后端安装有缓冲装置1007,防止平车与外物发生强力撞击。遥控器1008通过电缆连接控制箱1003实现对第一电机1009的正反转控制,从而实现平车的前进与倒退。
27.车架1001台面尺寸为4000mm
×
2500mm
×
1000mm,轨规矩1435mm,采用钢结构焊制可载重50吨;第一电机1009采用yz160m1-6,功率5.5电机,运行速度25m/min,供电方式采用单相轨道36v供电;主动轮1006、从动轮1002采用直径600mm尺寸轮毂。
28.平车1上通过螺栓安装转动机构2,转动机构2上通过紧固螺栓5002安装回转轴承3,回转轴承3上端安装支撑机构4,回转轴承3内侧设置有第二电机5001,第二电机5001通过安装板5005安装于平车1上,第二电机5001连接第二主轴5003,第二主轴5003通过丝杠与齿轮5004连接,齿轮5004的外齿与回转轴承3的内齿啮合。
29.由12个强冷风机8两个为一组构成6组强冷风机组,风冷平台5侧面设置两组强冷风机组且放置于设备基础202上,其余强冷风机组设置于风冷平台5的前后方,其余强冷风机组的强冷风机8通过挂杆9连接在吊钩10上,吊钩10通过滑轮车11连接于滑动轨道12上,滑动轨道12位于风冷平台5的上方。
30.锻件热处理出炉后搬运至风冷平台5上,当平车运行至指定位置,启动滑轮车11通
过吊钩10连接挂杆9将强冷风机8吊运至指定位置。启动第二电机5001带动电机轴转动,电机轴通过皮带带动第二主轴5003旋转,第二主轴5003通过丝杠带动齿轮5004转动,齿轮5004通过外齿与回转轴承3的内齿咬合带动回转轴承3旋转,安装于回转轴承3之上的支撑机构4电动风冷平台5实现转动。
31.红外高温仪13通过转轴14连接于云台18上,云台18通过支架15安装于设备基础202上。风冷平台5上用于放置锻件6,锻件6之间使用垫铁7间隔开;红外高温仪13用于采集锻件6表面的温度数据,可由云台的升降系统和转动系统控制红外高温仪的位置和测量角度。红外高温仪13将采集到的温度数据传输给数据处理器181,通过数据处理器181将温度数据上传至生产管理系统182;当被测锻件6的最高温度达到工艺要求的温度后,红外高温仪13将温度数据回传至数据处理器181,数据处理器181将温度数据传至云台18,云台18通过plc电路切断强冷风机组电源,实现自动暂停风机,同时数据处理器181将暂停信号传送给声光报警器17,由声光报警器17发出报警信号。
32.红外高温仪13其型号为t40-lt-70-sf0-2,温度探头与被测锻件的最远距离4m-4.5m,测量角度为
±
14
°
,测温范围-40℃-1000℃,工作温度-10℃-50℃,光学系数1250mm,重复精度
±
0.3c,通信接口为rs485;云台18其参数型号为fy-sp0503,外形尺寸164mm
×
125mm
×
199mm,整机重量3.5kg,旋转角度
±
90
°
,预置位精度
±
0.1
°
,工作温度-25℃-65℃;云台18运行参数对应垂直距离7.4m精度
±
0.1
°
,对应37m追至距离每0.5
°
检测1个点温度,每次可同时监测56个温度数值,从中提取锻件的最高温度值和最低温度值,测量周期全部温度测量时间120秒,每个点2秒。
33.本发明的自动控温热处理冷却平台的工作原理如下:锻件6热处理保温时间达到工艺要求时,操作员启动炉门使用吊车将整摞锻件6移送至平车1上,使用遥控器1008控制第一电机1009正转通过皮带1010带动第一主轴1011向前旋转,第一主轴1011通过传动轴1005带动主动轮1006转动实现平车1沿纵向直线滑轨20移动到强冷风机8组成的风机组中间。启动滑轮车11通过吊钩10连接挂杆9将强冷风机8吊运至指定位置。由云台18通过plc电路自动启动第二电机5001带动第二主轴5003转动,第二主轴5003通过丝杠带动齿轮5004旋转,齿轮5004外齿连接回转轴承3内齿带动回转轴承3转动。回转轴承3通过紧固螺栓5002连接支撑机构4,从而带动安装在支撑机构4上的风冷平台5匀速旋转,使放置于与风冷平台5上的锻件6匀速旋转实现整摞锻件6均匀冷却。当平车1到达预订位置时,云台控制红外高温仪13时时监测锻件6不同位置的温度,通过线缆16时时传输温度信息至云台18与数据处理器181。通过电信号将温度采集数据上传至生产管理系统182存档。当整摞锻件6的最高温度达到工艺限定的温度时,由数据处理器181将温度信号传递给声光报警器17发出报警;同时云台18通过plc电路切断强冷风机8的电源停止风机运转,云台18同时切断风冷转台5中的第二电机5001的电源,停止整摞锻件6的旋转,完成自动停止强风冷却的控制工作。启动滑轮车11通过吊钩10连接挂杆9将强冷风机8吊运至指定位置,用遥控器1008 控制第一电机1009反转通过皮带1010带动第一主轴1011向后旋转,第一主轴1011通过传动轴1005带动主动轮1006转动实现平车1沿纵向直线滑轨20移出强冷风机8组成的风机组中间,使用吊车将完成热处理冷却的整摞锻件6吊放至指定场地,完成锻件6的热处理工作。
34.由以上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自动控温热处理冷却平台,能够使热处理后产品的冷却参数得到有效控制,且降低了测温成本;设定测量流程后,全自动测量,无需
人工介入;可设置多个高温仪,对多个或单个物体实时测温;温度测量数据自动保存数据并传输入生产管理系统,实现自动化数据传输;测温数据可任意查询,以便实现产品生产过程的质量监督;根据需要可将温度数据保存到企业指定的系统,实现数据的传输;自动控制冷却系统的启停,最大程度上规避能源的浪费;温度到达设定温度后可声光报警,自动停止冷却,全过程无需人工参与,节约人工劳动成本。
35.此外,在本发明自动控温热处理冷却平台的基础上,可增加3d相机成像或红外线测距仪,实现对锻件高温状态下尺寸变化的实时监控,能够精准掌握锻件在不同温度下的尺寸变化,可有效分析出不同型号、材质产品的热胀冷缩系数,为后期能够精准把控锻件热处理时的变形过程和失效分析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36.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37.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
ꢀ“
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控温热处理冷却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车(1)、支撑机构(4)、风冷平台(5)、强冷风机(8)、红外高温仪(13)、线缆(16)、声光报警器(17)、云台(18)以及纵向直线滑轨(20);所述纵向直线滑轨(20)设置于设备基础(202)上,所述平车(1)设置于所述纵向直线滑轨(20)上可沿滑轨往复移动,所述支撑机构(4)连接于所述平车(1)上,所述风冷平台(5)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4)上,数个强冷风机(8)两个为一组构成多组强冷风机组,所述多组强冷风机组围绕所述风冷平台(5)四周分布;所述红外高温仪(13)设置于所述风冷平台(5)一侧,所述红外高温仪(13)通过所述线缆(16)分别与云台(18)以及数据处理器(181)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器(181)分别与所述云台(18)、声光报警器(17)以及生产管理系统(182)通信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控温热处理冷却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基础(202)上设置有基础预留洞(207),所述基础预留洞(207)内连接有螺栓(203),所述螺栓(203)顶部连接有地脚钢板(204),所述地脚钢板(204)上设置有盖板(205),所述盖板(205)上方设置有与螺栓(203)连接的螺母(206),所述纵向直线滑轨(20)安装于所述地脚钢板(204)和盖板(205)之间,所述纵向直线滑轨(20)两侧设置有补偿铜线(20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控温热处理冷却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车(1)包括车架(1001)、从动轮(1002)、控制箱(1003)、导电装置(1004)、传动轴(1005)、主动轮(1006)、缓冲装置(1007)、遥控器(1008)、第一电机(1009)、皮带(1010)以及第一主轴(1011); 所述车架(1001)通过两个从动轮(1002)和两个主动轮(1006)安装于所述纵向直线滑轨(20)上,所述主动轮(1006)与从动轮(1002)的轮毂上安装有导电装置(1004),所述车架(1001)连接在主动轮(1006)与从动轮(1002)的轴套上;所述第一电机(1009)的电机轴通过所述皮带(1010)带动第一主轴(1011)转动,所述第一主轴(1011)通过所述传动轴(1005)带动主动轮(1006)转动实现平车沿纵向直线滑轨(20)移动,所述车架(1001)的前后端安装有缓冲装置(1007),所述遥控器(1008)通过电缆连接控制箱(1003)实现对第一电机(1009)的正反转控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控温热处理冷却平台,其特征在于,由12个强冷风机(8)两个为一组构成6组强冷风机组,所述风冷平台(5)侧面设置两组强冷风机组且放置于所述设备基础(202)上,其余强冷风机组设置于所述风冷平台(5)的前后方,所述其余强冷风机组的强冷风机(8)通过挂杆(9)连接在吊钩(10)上,所述吊钩(10)通过滑轮车(11)连接于滑动轨道(12)上,所述滑动轨道(12)位于所述风冷平台(5)的上方。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控温热处理冷却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车(1)上通过螺栓安装转动机构(2),所述转动机构(2)上通过紧固螺栓(5002)安装回转轴承(3),所述回转轴承(3)上端安装支撑机构(4),所述回转轴承(3)内侧设置有第二电机(5001),所述第二电机(5001)通过安装板(5005)安装于所述平车(1)上,所述第二电机(5001)连接第二主轴(5003),所述第二主轴(5003)通过丝杠与齿轮(5004)连接,所述齿轮(5004)的外齿与回转轴承(3)的内齿啮合。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控温热处理冷却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高温仪(13)通过转轴(14)连接于云台(18)上,所述云台(18)通过支架(15)安装于设备基础(202)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控温热处理冷却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平台(5)上方设置有防雨顶棚(19)。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控温热处理冷却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平台(5)上用于放置锻件(6),所述锻件(6)之间使用垫铁(7)间隔开;所述红外高温仪(13),用于采集所述锻件(6)表面的温度数据,将采集到的温度数据传输给数据处理器(181),通过数据处理器(181)将所述温度数据上传至生产管理系统(182);当被测锻件(6)的最高温度达到工艺要求的温度后,所述红外高温仪(13)将温度数据回传至数据处理器(181),数据处理器(181)将温度数据传至云台(18),云台(18)通过plc电路切断强冷风机组电源,实现自动暂停风机,同时数据处理器(181)将暂停信号传送给声光报警器(17),由声光报警器(17)发出报警信号。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动控温热处理冷却平台,包括:平车、支撑机构、风冷平台、强冷风机、红外高温仪、线缆、声光报警器、数据处理器、云台以及纵向直线滑轨;纵向直线滑轨设置于设备基础上,平车设置于纵向直线滑轨上可沿滑轨往复移动,支撑机构、转动机构连接于平车上,风冷平台设置于转动机构上,强冷风机两个为一组构成多组强冷风机组,多组强冷风机组围绕风冷平台四周分布;红外高温仪设置于风冷平台一侧,红外高温仪通过线缆分别与云台以及数据处理器连接,数据处理器分别与云台、声光报警器以及生产管理系统通信连接。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不能精准控制冷却时间、产品存在较大的性能波动、产品冷却数据不完整、产品冷却过程人为干预大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段洪涛 于文夫 席建华 成雪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星泓智造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31
技术公布日:2023/8/2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