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封siRNA的脂质纳米粒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08-22
阅读:135
评论:0

一种包封sirna的脂质纳米粒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封sirna的脂质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属于医药制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由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引发的特定基因沉默机制,即利用具有21至23个核苷酸的短双链rna以高度序列特异性的方式抑制基因表达。rnai疗法已被证明可以治疗人类疾病和植物病毒等。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基因治疗存在的最大障碍是缺少安全、高效的载体系统。因此,提供一种安全性高,具有靶向性,转染效率好的脂质纳米粒是本发明要完成的任务。脂质纳米粒是一种具有生物膜结构的球形或近似球形的囊泡,通常由一个或多个磷脂双分子层或薄层构成,脂质纳米粒是指粒径在纳米级的脂质体,作为载体具有更大的表面积,从而在生物相容性、生物利用度和缓释性能等方面更具优势,因此它可以被用来递送多种活性成分,包括化疗药物、反义寡核苷酸、dna、sirna、抗原和蛋白质。脂质纳米粒的内部与外部均为亲水相,磷脂双分子层中为亲油相,药物可根据其极性包裹于磷脂双分子中或内外水相中。目前常用过膜挤压法、乙醇注射技术等方法制备脂质纳米粒。制备过程中,水相溶液、油相溶液和稀释相以一定配比体积同时挤出,活性成分和各种脂质分子即可在静电吸引力与亲疏水作用力下包裹活性成分形成脂质纳米粒。但由于人工制备方法操作复杂,实验重复性差等缺点,因此急需一种稳定、可控、简易的操作方法来提高制备过程的可重复性和实现对粒径的可靠调控。
3.目前脂质纳米粒在mrna疫苗应用中的成功,但组分配方浓度不适用于sirna。针对不同类型的rna需要不同磷脂比的浓度,且目前制备脂质体囊泡的微流控装置未能在脂质纳米粒的制备上达到良好应用和预期效果。现实验室中脂质纳米粒制备过程仍然依靠人工操作,且至今鲜有报道关于稳定sirna-lnp的微流控制备方案。因此,开发出能够制备大量、性质稳定、粒径均一的sirna-lnp的装置和方法是发展核酸药物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包封sirna的脂质纳米粒的制备方法。针对sirna-lnp制备过程与一般脂质体制备过程的差异,在装置上加入了缓冲相通道,可提高有机相和水相溶液混合效率、提升sirna-lnp制备过程的可重复性并改善操作精确性,制备出粒径分布均匀、稳定性高的sirna-lnp,同时,通过改变水相和稀释相的条件,其与sirna混合后可以包封sirna,并以较高的转染率向体内的细胞中递送sirna,并可避免sirna在转染前在体内降解。
5.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封sirna的脂质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s1、将alc-0315、alc-0159、dspc和chol溶解于乙醇中配制成油相溶液,其中alc-0315、alc-0159、dspc和chol的浓度分别为8.0~9.0mg/ml、0.5~1.5mg/ml、1.5~2.0mg/
ml、3.5~4.5mg/ml;
7.s2、将sirna加入到乙酸-乙酸钠缓冲液中混匀,得到水相溶液;
8.s3、以乙酸-乙酸钠缓冲液作为稀释相溶液;
9.s4、将油相、水相和稀释相注射至微流控装置中制备包封sirna的脂质纳米粒;
10.其中,所述微流控装置由微流控芯片、微型注射泵系统和硅胶管路组成,微型注射泵系统通过硅胶管路与微流控芯片连接;所述微流控芯片包括依次串联的水相溶液入口、油相溶液入口和稀释相溶液入口,还包括混合通道和一个出口。
11.进一步地,水相溶液、油相溶液和稀释相溶液的流速比例为1:1:2。
12.进一步地,s1步骤中alc-0315、alc-0159、dspc和chol的总质量与s2步骤中sirna的质量比为15~16:1。
13.进一步地,s2步骤中,所述乙酸-乙酸钠缓冲液的浓度为0.5~1.5mol
·
l-1
。
14.进一步地,s2步骤中,所述乙酸-乙酸钠缓冲液的ph为4.6~5.0。
15.进一步地,s3步骤中,所述乙酸-乙酸钠缓冲液的浓度为0.5~1.5mol
·
l-1
。
16.进一步地,s3步骤中,所述乙酸-乙酸钠缓冲液的ph为4.6~5.0。
17.进一步地,所述微型注射泵系统包括单通道智能注射泵、智能注射泵控制器和注射器,注射器的注射口通过硅胶管路分别与微流控芯片上的水相溶液入口、油相溶液入口和稀释相溶液入口相连,注射器的与单通道智能注射泵连接,注射泵通过智能注射泵控制器控制泵速。
18.进一步地,所述硅胶管路为内径<0.2mm的管路。
19.进一步地,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采用层析法去除乙醇的步骤。
2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1.阳离子脂质alc-0315可与带负电荷的无义sirna通过静电作用紧密结合,形成脂质体与核酸的复合物,具有高效的体外转染效率;同时复合物也易于与带负电荷的细胞表面结合,有利于将sirna通过细胞膜融合或者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递送入细胞内;alc-0159可以提高脂质体的稳定性和循环;dspc和胆固醇可以提高脂质体的稳定性和膜融合,同时使得sirna与脂质体结合的更加牢固,从而提高转染效率。本发明充分利用各种脂质的优势,优化脂质体配方及制备条件,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包封sirna的脂质体,转染效果好,能使sirna高比率快速到达靶部位发挥作用,脂质体与sirna结合牢固,作为药物在放置过程中稳定性好,毒副作用低。
22.并且,本发明首次采用微流控技术制备sirna-lnp,通过特殊设计的三相微流控芯片管路,能够实现原料间稳定、可控的混合,实现sirna-lnp制备过程的自动化,进一步通过优化各相参数,该方法可提升sirna-lnp制备的可重复性,改善操作精确性,可制备尺寸可控、粒径分布更均一的sirna-lnp。本技术设计的微流控芯片,水相与油相优先混合制备sirna-lnp,再经过稀释相稀释后通过两个并联的通道进一步混合,可提高样品的均匀度,进而提高sirna载药量。
附图说明:
23.图1为微流控装置图;
24.图2为实施例1不同水油比条件下sirna-lnp的粒度分布图;
25.图3为实施例2不同ph条件下sirna-lnp的粒度分布图;
26.图4为实施例3不同ph条件下sirna-lnp制备图;
27.图5为实施例3不同ph条件下sirna-lnp 4℃储存4周的粒径图;
28.图6为实施例3不同ph条件下sirna-lnp对hacat细胞的转染;
29.图7为实施例6离子浓度为0.2mol
·
l-1
时不同ph条件下sirna-lnp的粒度分布图;
30.图8为实施例7不同rna体积条件下sirna-lnp的粒度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32.本实施方式中各实施例所用的新型微型流控装置主要由sirna-lnp微流控芯片、微型注射泵系统和硅胶管路组成;
33.如图1所示,在sirna-lnp微流控芯片上设有三个注入口和一个出口5,三个注入口分别为水相溶液入口1、油相溶液入口2和稀释相溶液入口3,水相溶液入口1先后与油相溶液入口2、稀释相溶液入口3串联后再通过两个正方形混合通道4并联混合;
34.注入口和出口分别通过硅胶管路(图中连接部分均为硅胶管路)与微型注射泵系统(图中未示出)和产物收集装置(图中未示出)连接,硅胶管路为内径<0.2mm的管路。
35.微型注射泵系统有三组,每组包括单通道智能注射泵、智能注射泵控制器和注射器,三个注射器的注射口通过硅胶管路分别与微流控芯片上的三个注入口相连,注射器的另一端连接注射泵,注射泵通过智能注射泵系统控制泵速。
36.装置搭建完成后,需进行硅胶管路密闭性测试,方法为向注入口注入水,从出口处接收,若无渗漏,则确定硅胶管路密闭性完好。
37.本发明中,alc-0315是指((4-羟基丁基)偶氮二基)双(己烷-6,1-二基)双(2-羟基癸酸酯)、alc-0159是指2-[(聚乙二醇)-2000]-n,n-二十四烷基乙酰胺、dspc是指1,2-二硬脂酰-甘油-3-磷酸胆碱、chol是指胆固醇。
[0038]
下面实施例用于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
[0039]
实施例1:sirna-lnp制备
[0040]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利用新型微流控装置优化适用于包封sirna的脂质纳米粒(sirna-lnp)的配方及制备方法,alc-0315:alc-0159:dspc:chol的重量比例为21.5:2.5:4.5:10。
[0041]
具体步骤如下:
[0042]
(1)将alc-0315、alc-0159、dspc、cholesterol溶解于乙醇中配制成油相溶液,4种成分在无水乙醇中的最终浓度分别为:8.6、1.0、1.8、4.0mg/ml,充分混合均匀后,在40℃水浴锅中保持温度恒定,此相作为油相溶液;按照lnp:sirna=15.5的比例确定sirna的加入量。将sirna加入到0.1mol
·
l-1
、ph为4.6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液中,充分混合均匀后,在40℃水浴锅中保持温度恒定,此相作为水相溶液;0.1mol
·
l-1
、ph为4.6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液在40℃水浴锅中保持温度恒定,此相作为稀释相溶液。
[0043]
(2)用注射器吸取各溶液后置于相应位置处,连接相应的注入口,并组装好微型注射泵系统,其中,水相:油相=1:1、1.5:1、2:1、3:1、4:1(稀释相为水相与油相之和);
[0044]
(3)设定水相流速为0.75ml/min、油相流速为0.75ml/min、稀释相流速为1.5ml/min,开启微型注射泵系统进行产物制备;
[0045]
(4)采用层析法除去乙醇,其中,层析柱为bxk16-300,层析填料为g25m,洗脱液为0.2mol
·
l-1
naoh;切向流浓缩样品溶液,0.22μm过滤除菌后得到所述sirna-lnp;
[0046]
在benano系列纳米粒度电位仪测定粒径。测得在水相:油相=1:1条件下的粒径最小,为104.10
±
5.17nm,多分散系数(pdi)平均为0.13
±
0.01。
[0047]
实施例2:sirna-lnp制备
[0048]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利用新型微流控装置优化适用于包封sirna的脂质纳米粒(sirna-lnp)的配方及制备方法,alc-0315:alc-0159:dspc:chol的重量比例为21.5:2.5:4.5:10。
[0049]
具体步骤如下:
[0050]
(1)将alc-0315、alc-0159、dspc、cholesterol溶解于乙醇中配制成油相溶液,4种成分在无水乙醇中的最终浓度分别为:8.6、1.0、1.8、4.0mg/ml,充分混合均匀后,在40℃水浴锅中保持温度恒定,此相作为油相溶液;按照lnp:sirna=15.5的比例确定sirna的加入量。将sirna加入到0.1mol
·
l-1
、ph 4.0、4.2、4.4、4.6、4.8、5.0、5.2、5.4、5.6、5.8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液中,充分混合均匀后,在40℃水浴锅中保持温度恒定,此相作为水相溶液;0.1mol
·
l-1
、ph 4.0、4.2、4.4、4.6、4.8、5.0、5.2、5.4、5.6、5.8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液在40℃水浴锅中保持温度恒定,此相作为稀释相溶液。
[0051]
(2)用注射器吸取各溶液后置于相应位置处,连接相应的注入口,并组装好微型注射泵系统,其中,水相:油相=1:1;
[0052]
(3)设定水相流速为0.75ml/min、油相流速为0.75ml/min、稀释相流速为1.5ml/min,开启微型注射泵系统进行产物制备;
[0053]
(4)采用层析法除去乙醇,其中,层析柱为bxk16-300,层析填料为g25m,洗脱液为0.2mol
·
l-1
naoh;切向流浓缩样品溶液,0.22μm过滤除菌后得到所述sirna-lnp;
[0054]
在benano系列纳米粒度电位仪测定粒径。在ph 4.6、4.8、5.0条件下获得的粒径大小分别为100
±
5.17、150
±
7.53、210
±
6.42nm,多分散系数(pdi)平均为0.11
±
0.01、0.13
±
0.01、0.14
±
0.01。
[0055]
而在ph 4.0、4.2、4.4、5.2、5.4、5.6、5.8条件下获得的粒径大小分别为63.10
±
2.45、94.96
±
3.76、81.95
±
3.71、185.51
±
12.40、183.57
±
8.49、169.37
±
9.90、209.01
±
14.54nm,多分散系数(pdi)平均为0.321
±
0.13、0.286
±
0.02、0.254
±
0.09、0.207
±
0.06、0.201
±
0.07、0.232
±
0.01、0.296
±
0.03,粒径分布相对稳定但pdi较大。
[0056]
实施例3:sirna-lnp制备
[0057]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利用新型微流控装置优化适用于包封sirna的脂质纳米粒(sirna-lnp)的配方及制备方法,alc-0315:alc-0159:dspc:chol的重量比例为21.5:2.5:4.5:10。
[0058]
具体步骤如下:
[0059]
(1)将alc-0315、alc-0159、dspc、cholesterol溶解于乙醇中配制成油相溶液,4种成分在无水乙醇中的最终浓度分别为:8.6、1.0、1.8、4.0mg/ml,充分混合均匀后,在40℃水浴锅中保持温度恒定,此相作为油相溶液;按照lnp:sirna=15.5的比例确定sirna的加入
量。将sirna加入到0.1mol
·
l-1
、ph 4.6、4.8、5.0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液中,充分混合均匀后,在40℃水浴锅中保持温度恒定,此相作为水相溶液;0.1mol
·
l-1
、ph 4.6、4.8、5.0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液在40℃水浴锅中保持温度恒定,此相作为稀释相溶液。
[0060]
(2)用注射器吸取各溶液后置于相应位置处,连接相应的注入口,并组装好微型注射泵系统,其中,水相:油相=1:1;
[0061]
(3)设定水相流速为0.75ml/min、油相流速为0.75ml/min、稀释相流速为1.5ml/min,开启微型注射泵系统进行产物制备;
[0062]
(4)采用层析法除去乙醇,其中,层析柱为bxk16-300,层析填料为g25m,洗脱液为0.2mol
·
l-1
naoh;切向流浓缩样品溶液,0.22μm过滤除菌后得到所述sirna-lnp;
[0063]
在benano系列纳米粒度电位仪测定粒径。在ph 4.6、4.8、5.0条件下获得的粒径大小分别为101
±
7.04、145
±
8.49、212
±
4.83nm,多分散系数(pdi)平均为0.17
±
0.03、0.15
±
0.04、0.16
±
0.01。
[0064]
实施例4:不同ph条件下制备的sirna-lnp体外稳定性考察
[0065]
将实施例3制备的脂质体保存在4℃冰箱中保存,在4周内每隔一定时间取出,用depc水稀释20倍后测定其粒径变化,结果如图5所示,说明实施例3的3种脂质体在4周内粒径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表明其在4℃下的保存稳定性较好。
[0066]
实施例5:fam-sirna-lnp细胞转染实验
[0067]
采用实施例3中在ph 4.6、4.8、5.0条件下包载fam-sirna-lnp获得的粒径大小分别为101
±
7.04、145
±
8.49、212
±
4.83nm,多分散系数(pdi)平均为0.17
±
0.03、0.15
±
0.04、0.16
±
0.01的3个样品作为样品1,样品2,样品3。采用12孔板,每个样品rna有效浓度为50pmol转染hacat细胞,转染16h采用dapi进行细胞核染色,在荧光倒置显微镜下成像。从结果可以看出,3个样品转染16h在细胞核附近可见很强的fam绿色荧光,说明本发明方法制备的lnp可以很好的将sirna递送到细胞内。
[0068]
实施例6:sirna-lnp制备
[0069]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利用新型微流控装置优化适用于包封sirna的脂质纳米粒(sirna-lnp)的配方及制备方法,alc-0315:alc-0159:dspc:chol的重量比例为21.5:2.5:4.5:10。
[0070]
具体步骤如下:
[0071]
(1)将alc-0315、alc-0159、dspc、cholesterol溶解于乙醇中配制成油相溶液,4种成分在无水乙醇中的最终浓度分别为:8.6、1.0、1.8、4.0mg/ml,充分混合均匀后,在40℃水浴锅中保持温度恒定,此相作为油相溶液;按照lnp:sirna=15.5的比例确定sirna的加入量。将sirna加入到0.2mol
·
l-1
、ph 4.0、4.2、4.4、4.6、4.8、5.0、5.2、5.4、5.6、5.8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液中,充分混合均匀后,在40℃水浴锅中保持温度恒定,此相作为水相溶液;0.2mol
·
l-1
、ph 4.0、4.2、4.4、4.6、4.8、5.0、5.2、5.4、5.6、5.8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液在40℃水浴锅中保持温度恒定,此相作为稀释相溶液。
[0072]
(2)用注射器吸取各溶液后置于相应位置处,连接相应的注入口,并组装好微型注射泵系统,其中,水相:油相=1:1;
[0073]
(3)设定水相流速为0.75ml/min、油相流速为0.75ml/min、稀释相流速为1.5ml/min,开启微型注射泵系统进行产物制备;
[0074]
(4)采用层析法除去乙醇,其中,层析柱为bxk16-300,层析填料为g25m,洗脱液为0.2mol
·
l-1
naoh;切向流浓缩样品溶液,0.22μm过滤除菌后得到所述sirna-lnp;
[0075]
在benano系列纳米粒度电位仪测定粒径。在ph 4.0、4.2、4.4、4.6、4.8、5.0、5.2、5.4、5.6、5.8条件下获得的粒径大小分别为98.15
±
4.28、101.46
±
3.23、134.64
±
8.13、111.24
±
8.13、264.01
±
7.04、235.65
±
12.08、185.51
±
12.41、183.57
±
8.49、269.37
±
9.90、209.01
±
14.54nm,多分散系数(pdi)平均为0.278
±
0.15、0.287
±
0.08、0.219
±
0.11、0.256
±
0.10、0.261
±
0.07、0.202
±
0.05、0.207
±
0.01、0.201
±
0.09、0.232
±
0.02、0.297
±
0.03,粒径和pdi均较大。
[0076]
实施例7:sirna-lnp制备
[0077]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利用新型微流控装置优化适用于包封sirna的脂质纳米粒(sirna-lnp)的配方及制备方法,alc-0315:alc-0159:dspc:chol的重量比例为21.5:2.5:4.5:10。
[0078]
具体步骤如下:
[0079]
(1)将alc-0315、alc-0159、dspc、cholesterol溶解于乙醇中配制成油相溶液,4种成分在无水乙醇中的最终浓度分别为:8.6、1.0、1.8、4.0mg/ml,充分混合均匀后,在40℃水浴锅中保持温度恒定,此相作为油相溶液;按照lnp:sirna=19.88(2μl)、20.93(1.9μl)、22.01(1.8μl)、23.39(1.7μl)、24.85(1.6μl)、26.51(1.5μl)、28.40(1.4μl)、30.58(1.3μl)、33.13(1.2μl)、36.14(1.1μl)、39.76(1.0μl)、49.70(0.8μl)、66.27(0.6μl)、99.40(0.4μl)、198.8(0.2μl)的比例确定sirna的加入量。将sirna加入到0.1mol
·
l-1
、ph 4.6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液中,充分混合均匀后,在40℃水浴锅中保持温度恒定,此相作为水相溶液;0.1mol
·
l-1
、ph 4.6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液在40℃水浴锅中保持温度恒定,此相作为稀释相溶液。
[0080]
(2)用注射器吸取各溶液后置于相应位置处,连接相应的注入口,并组装好微型注射泵系统,其中,水相:油相=1:1;
[0081]
(3)设定水相流速为0.75ml/min、油相流速为0.75ml/min、稀释相流速为1.5ml/min,开启微型注射泵系统进行产物制备;
[0082]
(4)采用层析法除去乙醇,其中,层析柱为bxk16-300,层析填料为g25m,洗脱液为0.2mol
·
l-1
naoh;切向流浓缩样品溶液,0.22μm过滤除菌后得到所述sirna-lnp;
[0083]
在benano系列纳米粒度电位仪测定粒径。在lnp:sirna=19.88(2μl)、20.93(1.9μl)、22.01(1.8μl)、23.39(1.7μl)、24.85(1.6μl)、26.51(1.5μl)、28.40(1.4μl)、30.58(1.3μl)、33.13(1.2μl)、36.14(1.1μl)、39.76(1.0μl)、49.70(0.8μl)、66.27(0.6μl)、99.40(0.4μl)、198.8(0.2μl)条件下获得的粒径大小分在93.71
±
4.86~187.43
±
23.99nm范围内,多分散系数(pdi)在0.207
±
0.01~0.418
±
0.05,粒径分布相对稳定但pdi较大。
[0084]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发明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包封sirna的脂质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alc-0315、alc-0159、dspc和chol溶解于乙醇中配制成油相溶液,其中alc-0315、alc-0159、dspc和chol的浓度分别为8.0~9.0mg/ml、0.5~1.5mg/ml、1.5~2.0mg/ml、3.5~4.5mg/ml;s2、将sirna加入到乙酸-乙酸钠缓冲液中混匀,得到水相溶液;s3、以乙酸-乙酸钠缓冲液作为稀释相溶液;s4、将油相、水相和稀释相注射至微流控装置中制备包封sirna的脂质纳米粒;其中,所述微流控装置由微流控芯片、微型注射泵系统和硅胶管路组成,微型注射泵系统通过硅胶管路与微流控芯片连接;所述微流控芯片包括依次串联的水相溶液入口、油相溶液入口和稀释相溶液入口,还包括混合通道和一个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水相溶液、油相溶液和稀释相溶液的流速比例为1: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步骤中alc-0315、alc-0159、dspc和chol的总质量与s2步骤中sirna的质量比为15~16: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步骤中,所述乙酸-乙酸钠缓冲液的浓度为0.5~1.5mol
·
l-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步骤中,所述乙酸-乙酸钠缓冲液的ph为4.6~5.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3步骤中,所述乙酸-乙酸钠缓冲液的浓度为0.5~1.5mol
·
l-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3步骤中,所述乙酸-乙酸钠缓冲液的ph为4.6~5.0。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注射泵系统包括单通道智能注射泵、智能注射泵控制器和注射器,注射器的注射口通过硅胶管路分别与微流控芯片上的水相溶液入口、油相溶液入口和稀释相溶液入口相连,注射器的与单通道智能注射泵连接,注射泵通过智能注射泵控制器控制泵速。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管路为内径<0.2mm的管路。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采用层析法去除乙醇的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封siRNA的脂质纳米粒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针对siRNA-LNP制备过程与一般脂质体制备过程的差异,在装置上加入了缓冲相通道,可提高有机相和水相溶液混合效率、提升siRNA-LNP制备过程的可重复性并改善操作精确性,制备出粒径分布均匀、稳定性高的siRNA-LNP,同时,通过改变水相和稀释相的条件,其与siRNA混合后可以包封siRNA,并以较高的转染率向体内的细胞中递送siRNA,并可避免siRNA在转染前在体内降解。siRNA在转染前在体内降解。siRNA在转染前在体内降解。
技术研发人员:高颖 马樱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硅羿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5
技术公布日:2023/8/2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