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地下支护锚固设备及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08-26 阅读:108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地下支护锚固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2.锚固支护是一种岩土主动加固和稳定技术,作为其技术主体的锚杆(索),一端锚入稳定的土(岩)体中,另一端与各种形式的支护结构物连接,通过杆体的受拉作用,调用深部地层的潜能,达到基坑和建筑物稳定的目的。锚固支护在建筑施工领域中应用较为广泛。
3.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 110984173 a的“一种建筑施工地下支护锚固设备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支撑板、支护板、内杆和锚杆,所述锚杆的一端旋入基坑中,其另一端伸出所述基坑,所述锚杆伸入基坑中的一端转动设置有锥形头,所述锥形头的内部固定有与锚杆同轴设置有内杆,所述内杆伸出所述锚杆且依次穿过支撑板和承压板,注浆前,所述支撑板采用转动支撑座为内杆提供支撑,注浆后,所述内杆的端部采用螺母进行紧固并为承压板提供压力完成对支护板的限位。
4.但现有技术中,内杆在安装时两端缺乏限位结构,不易限定安装位置,锚固末端缺乏加压结构,支撑效果不理想,与基坑的接触面积小,基坑容易产生形变,且在进行锚固时,内杆和锚杆的回收效率低,存在资源浪费的现象,容易对基坑的后续施工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地下支护锚固设备及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内杆在安装时两端缺乏限位结构,不易限定安装位置,锚固末端缺乏加压结构,支撑效果不理想,与基坑的接触面积小,基坑容易产生形变,且在进行锚固时,内杆和锚杆的回收效率低,存在资源浪费的现象,容易对基坑的后续施工产生影响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地下支护锚固设备,包括预制管,所述预制管贯穿基坑侧壁,所述预制管左侧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顶板、加固板和定位板,所述顶板通过螺栓与基坑侧壁连接,所述顶板底部套接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卡合在基坑侧壁上与基坑侧壁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板下方设置有加固板,所述加固板被锚杆贯穿,所述加固板底部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右端固接有插接杆,所述插接杆插接在基坑侧壁内;所述预制管右侧设置有加固机构,所述加固机构包括锚头、支撑条和套环一,所述锚头固接在延伸管右端,所述延伸管与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左端与导向管卡合连接,所述连接块内壁上通过加固杆固接有定位环。
7.优选的,所述导向板内部套接有支撑杆一一端,所述支撑杆一另一端套接在加固板顶部,所述支撑杆一共两个,所述加固板与密封板之间设置有四个伸缩杆,所述密封板也被锚杆贯穿。
8.优选的,所述加固板底部套接有支撑杆二一端,所述支撑杆二另一端套接在连接板上,所述支撑杆二与连接板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固接在连接轴上,所述连接轴安装在电动推杆内,且所述电动推杆右端通过联轴器与定位板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电动推杆底部固接有机架,所述机架固接在底板上,所述底板左侧顶部固接有竖板。
10.优选的,所述密封板上套接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另一端套接在预制管内,且所述密封套右侧设置有隔离套,所述隔离套固接在预制管内壁上,所述隔离套右侧设置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与预制管内壁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所述限位条调节在导向管内,所述导向管与限位条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导向管内部套接有锚杆,所述锚杆末端与定位环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且所述锚杆贯穿定位环。
12.优选的,所述定位环上固接有两个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内部套接有充气管一端,所述充气管另一端安装在密封套内部,所述定位环与环形管连通,所述环形管固接在延伸管上,且所述环形管通过竖管与套环二内部连通。
13.优选的,所述套环二和套环一之间安装有活塞杆,所述套环一和套环二均套件在延伸管上,所述套环一上套接有辅助条一端,所述辅助条另一端套接在支撑条上。
14.优选的,所述支撑条远离锚头的一端套接在延伸管上,所述支撑条与延伸管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延伸管内壁上通过连接杆固接有内置管,所述延伸管和锚头侧壁上均开设有浇筑孔。
15.一种建筑施工地下支护锚固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6.步骤一、将导向管和连接块组合,导向管底部开设有弧形的卡槽,连接块与导向管卡合后转动,可进行限位,保证连接块和导向管的连接,锚杆贯穿导向管后与锚头连接,将预制管和锚头贯穿基坑侧壁后安装在基坑内部,将密封板通过螺栓与基坑侧壁固定连接;
17.步骤二、利用外接的气泵与密封套内部的充气管末端连接,利用气泵给充气管内部抽气,定位环和套环二内部的空气被抽出,活塞杆外杆内部的空气排出,带有活塞的内杆移动,驱动套环一向靠近套环二的一侧移动,辅助条撑起支撑条,将多个支撑条撑开,实现支撑条在延伸管上的位置调节;
18.步骤三、转动锚杆和导向管,锚头和延伸管带动支撑条在基坑内部转动,对基坑的侧壁进行处理,使基坑的内壁形成若干凹槽,增大后续基坑内部的浇筑面积,增加泥浆与基坑连接的紧密性,提高浇筑头连接的稳定性;
19.步骤四、然后利用电动推杆推动连接轴和定位板移动,将插接杆插入基坑侧壁内,支撑杆二推动加固板向靠近密封板的一侧移动,伸缩杆的内杆在外杆内部移动,实现伸缩杆的收缩,此时利用加固板和密封板实现对锚杆的密封和压紧;
20.步骤五、利用锚杆浇灌泥浆,泥浆通过延伸管和锚头上的浇筑孔排出,实现对锚头的固定,将锚杆反向转动,使锚杆依次与内置管和定位环分离,将导向管反向转动后向靠近密封板的一侧移动,将密封套以及加固板上的卡合板取下,然后将锚杆、导向管别取出。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2.1、本发明中的密封套和限位条可分别对导向管的两端分别限位,可限定导向管的安装位置,辅助条和环形管可辅助支撑条的位置调节,增加基坑内部的浇筑面积,提高设备右端的稳定性。
23.2、本发明通过顶板和导向板可为支撑杆一的调节进行导向,加固板可辅助密封板对预制管左端加压固定,定位板和插接杆增大基坑侧壁的接触面积,提高支撑效果,可减少基坑的形变。
24.3、本发明通过内置管和定位环可辅助锚头与锚杆的拆卸分离,锚杆和导向管均可回收,减少基坑内部的结构残留,提高设备的回收效率,降低后续对基坑的施工影响。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发明一种建筑施工地下支护锚固设备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发明一种建筑施工地下支护锚固设备密封套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发明一种建筑施工地下支护锚固设备密封套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本发明一种建筑施工地下支护锚固设备限位条的结构示意图;
29.图5为本发明一种建筑施工地下支护锚固设备充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30.图6为本发明一种建筑施工地下支护锚固设备定位环的结构示意图;
31.图7为本发明一种建筑施工地下支护锚固设备支撑条的结构示意图;
32.图8为本发明一种建筑施工地下支护锚固设备套环一的结构示意图;
33.图9为本发明一种建筑施工地下支护锚固设备插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34.图中:
35.1、顶板;2、支撑杆一;3、加固板;31、支撑杆二;32、伸缩杆;4、电动推杆;41、连接轴;5、竖板;6、机架;7、底板;8、连接板;9、定位板;91、插接杆;10、密封板;11、锚头;12、支撑条;121、辅助条;13、预制管;14、基坑侧壁;15、密封套;16、连接块;161、加固杆;162、连接头;163、定位环;17、充气管;18、锚杆;19、连接杆;20、内置管;21、延伸管;211、套环一;212、活塞杆;213、套环二;214、环形管;215、竖管;22、限位条;23、隔离套;24、导向管;25、导向板。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条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7.参照图1-9所示:一种建筑施工地下支护锚固设备,包括预制管13,预制管13贯穿基坑侧壁14,预制管13左侧设置有限位机构,利用限位结构可辅助对预制管13左侧的安装进行限位固定,保证整个设备安装和使用的稳定性;
38.限位机构包括顶板1、加固板3和定位板9,顶板1通过螺栓与基坑侧壁14连接,顶板1底部套接有导向板25,导向板25卡合在基坑侧壁14上与基坑侧壁14之间滑动连接,导向板25下方设置有加固板3,加固板3被锚杆18贯穿,加固板3底部设置有定位板9,定位板9右端固接有插接杆91,插接杆91插接在基坑侧壁14内,加固板3和密封板10均被锚杆18贯穿,便于后续锚杆从预制管13内部的取出回收,利用顶板1和导向板25可对支撑杆一2顶端进行支撑保护,保证支撑杆一2的稳定转动,实现加固板3和导向板25之间的铰合,定位板9上的插接杆91末端较为尖锐,可快速插入基坑侧壁14内,提高定位板9与基坑侧壁14连接的稳定性,减少定位板9的晃动;
39.预制管13右侧设置有加固机构,加固机构包括锚头11、支撑条12和套环一211,锚头11固接在延伸管21右端,延伸管21与连接块16固定连接,连接块16左端与导向管24卡合
连接,连接块16内壁上通过加固杆161固接有定位环163,支撑条12可增大泥浆浇筑时锚头11与基坑内壁的接触面积,锚头11与延伸管21固定连接,可辅助锚杆18末端与锚头11的连接,保证水泥浆顺利从,锚杆18内部排出进入基坑内部,定位环163通过加固杆161固定连接在连接块16内部,连接块16为圆台型,两端的直径不同,实现导向管24和延伸管21的连接,减少锚头11、导向管24在预制管13内部移动的阻力,保证锚头11安装和使用的一体性,导向管24和连接块16之间为卡合连接,也便于后续两者之间的拆卸。
40.根据图1所示,导向板25内部套接有支撑杆一2一端,支撑杆一2另一端套接在加固板3顶部,支撑杆一2共两个,加固板3与密封板10之间设置有四个伸缩杆32,密封板10也被锚杆18贯穿,支撑杆一2可辅助加固板3顶部的稳定移动,支撑杆一2连接加固板3和导向板25,导向板25卡合在基坑侧壁14上与基坑侧壁14之间滑动连接,保证加固板3的位置调节,导向板25顶部安装有延伸杆,延伸杆顶部套接有套杆,套杆固接在顶板1底部,延伸杆随导向板25的移动进行上移,此时延伸杆和套杆组成的伸缩结构进行收缩。
41.根据图1所示,加固板3底部套接有支撑杆二31一端,支撑杆二31另一端套接在连接板8上,支撑杆二31与连接板8之间转动连接,连接板8固接在连接轴41上,连接轴41安装在电动推杆4内,且电动推杆4右端通过联轴器与定位板9固定连接,支撑杆二31可实现连接板8和加固板3的连接,利用电动推杆4驱动加固板3的位置调节,实现对密封板10的加固以及对锚杆18的限位效果。
42.根据图1所示,电动推杆4底部固接有机架6,机架6固接在底板7上,底板7左侧顶部固接有竖板5,机架6可对电动推杆4底部支撑加固,保证竖板5、底板7对电动推杆4的固定效果,利于电动推杆4的稳定使用。
43.根据图2所示,密封板10上套接有密封套15,密封套15另一端套接在预制管13内,且密封套15右侧设置有隔离套23,隔离套23固接在预制管13内壁上,隔离套23右侧设置有限位条22,限位条22与预制管13内壁固定连接,隔离套23可辅助导向管24在预制管13内部的安装,可在密封套15和限位条22之间对导向管24进行支撑保护,保证导向管24在预制管13内部的稳定安装和使用。
44.根据图4和图6所示,限位条22调节在导向管24内,导向管24与限位条22之间滑动连接,导向管24内部套接有锚杆18,锚杆18末端与定位环163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且锚杆18贯穿定位环163,锚杆18与定位环163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利于后续锚杆18的安装和拆卸,三个限位条22之间呈120
°
间隔分布,可限定导向管24和连接块16的安装深度,减少导向管24在预制管13内部的位置偏移,保证对锚杆18安装的导向效果。
45.根据图5和图6所示,定位环163上固接有两个连接头162,连接头162内部套接有充气管17一端,充气管17另一端安装在密封套15内部,定位环163与环形管214连通,环形管214固接在延伸管21上,且环形管214通过竖管215与套环二213内部连通,充气管17的末端贯穿密封套15,充气管17可连通外部充气设备和定位环163,辅助活塞杆212内部的气压调节。
46.根据图8所示,套环二213和套环一211之间安装有活塞杆212,套环一211和套环二213均套件在延伸管21上,套环一211上套接有辅助条121一端,辅助条121另一端套接在支撑条12上,活塞杆212可驱动套环一211在延伸管21上左右移动,进而驱动辅助条121的位置调节,利用辅助条121控制支撑条12地张开和闭合。
47.根据图7所示,支撑条12远离锚头11的一端套接在延伸管21上,支撑条12与延伸管21之间转动连接,延伸管21内壁上通过连接杆19固接有内置管20,延伸管21和锚头11侧壁上均开设有浇筑孔,便于内置管20在延伸管21内部的安装,内置管20可为锚杆18的安装进行导向,锚杆18调节在内置管20内,将锚杆18末端与锚头11连通,可辅助水泥浆在基坑内部的排出和浇筑。
48.一种建筑施工地下支护锚固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9.步骤一、将导向管24和连接块16组合,导向管24底部开设有弧形的卡槽,连接块16与导向管24卡合后转动,可进行限位,保证连接块16和导向管24的连接,锚杆18贯穿导向管24后与锚头11连接,将预制管13和锚头11贯穿基坑侧壁14后安装在基坑内部,将密封板10通过螺栓与基坑侧壁14固定连接;
50.步骤二、利用外接的气泵与密封套15内部的充气管17末端连接,利用气泵给充气管17内部抽气,定位环163和套环二213内部的空气被抽出,活塞杆212外杆内部的空气排出,带有活塞的内杆移动,驱动套环一211向靠近套环二213的一侧移动,辅助条121撑起支撑条12,将多个支撑条12撑开,实现支撑条12在延伸管21上的位置调节;
51.步骤三、转动锚杆18和导向管24,锚头11和延伸管21带动支撑条12在基坑内部转动,对基坑的侧壁进行处理,使基坑的内壁形成若干凹槽,增大后续基坑内部的浇筑面积,增加泥浆与基坑连接的紧密性,提高浇筑头连接的稳定性;
52.步骤四、然后利用电动推杆4推动连接轴41和定位板9移动,将插接杆91插入基坑侧壁14内,支撑杆二31推动加固板3向靠近密封板10的一侧移动,伸缩杆32的内杆在外杆内部移动,实现伸缩杆32的收缩,此时利用加固板3和密封板10实现对锚杆18的密封和压紧;
53.步骤五、利用锚杆18浇灌泥浆,泥浆通过延伸管21和锚头11上的浇筑孔排出,实现对锚头11的固定,将锚杆18反向转动,使锚杆18依次与内置管20和定位环163分离,将导向管24反向转动后向靠近密封板10的一侧移动,将密封套15以及加固板3上的卡合板取下,然后将锚杆18、导向管24分别取出。
54.本装置的工作原理:首先,基坑侧壁14上开设有倾斜的通孔,经过通孔可将预制管13贯穿插接于基坑侧壁14后,其一端伸入在基坑内部,此时的导向管24和锚杆18均收缩在预制管13内部,密封板10右侧固定连接有横杆,横杆末端可插接在基坑侧壁14的内侧,可使得将密封板10固定安装于基坑侧壁14上。定位环163内部开设有空腔,空腔另一侧与连接软管一端连通,连接软管另一端贯穿延伸管21侧壁后与环形管214连通,环形管214、竖管215与套环二213内腔形成完整的空气通路,通过气压的变化,可调节活塞杆212的拉伸和收缩,利用活塞杆212驱动套环一211在延伸管21上滑动,带动辅助条121调节张开角度,实现支撑条12的位置调节。
55.同时,辅助条121和支撑条12的工作原理类似伞骨结构,转动锚杆18和导向管24,锚头11和延伸管21将带动支撑条12在基坑内部转动,支撑条12一端与基坑内壁接触,可对基坑内壁土壤的平整度进行破坏,再利用锚杆18浇灌泥浆,泥浆通过延伸管21和锚头11上的浇筑孔排出,泥浆可填充在基坑内,对锚头11、支撑条12的包裹,实现对锚头11的固定。
56.施工结束后,将顶板1、导向板25与基坑侧壁14分离后,再将加固板3上的卡合板与加固板3分离,使得加固板3上的通孔露出。当需要拆卸加固板3时,可利用电动推杆4带动连接轴41反向移动,加固板3向远离密封板10的一侧移动后,即可将密封板10和加固板3分离,
然后将锚杆18反向转动,使锚杆18依次与内置管20和定位环163分离。接着,将导向管24反向转动后,其向靠近密封板10的一侧移动,可将锚杆18、导向管24取出,连接块16、延伸管21和锚头11留在基坑内部,若不需要将加固板3拆卸时,可仅将卡合板拆下,再从通孔内依次将锚杆18和加固管24取出,实现锚杆18和加固管24的回收,此时锚头11和连接块16残留在基坑内部,保证整体的加固效果,减少对建筑施工的影响。
57.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施工地下支护锚固设备,包括预制管(13),所述预制管(13)贯穿基坑侧壁(14),所述预制管(13)一端连接有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顶板(1)、加固板(3)和定位板(9),所述顶板(1)通过螺栓与基坑侧壁(14)固定连接,且顶板(1)底部套接有导向板(25),所述导向板(25)卡合在基坑侧壁(14)上与基坑侧壁(14)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板(25)下方设置有加固板(3),所述加固板(3)被锚杆(18)贯穿,所述加固板(3)底部设置有定位板(9),所述定位板(9)一端固定安装有插接杆(91),所述插接杆(91)插接在基坑侧壁(14)内;所述预制管(13)一端设置有加固机构,所述加固机构包括锚头(11)、支撑条(12)和套环一(211),所述锚头(11)固定安装在延伸管(21)一端,所述延伸管(21)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6),所述连接块(16)一端与导向管(24)卡合连接,所述连接块(16)内壁通过加固杆(161)固定连接有定位环(16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地下支护锚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25)内部套接有支撑杆一(2)一端,所述支撑杆一(2)另一端套接在加固板(3)顶部,所述支撑杆一(2)共两个,所述加固板(3)与密封板(10)之间设置有四个伸缩杆(32),所述密封板(10)也被锚杆(18)贯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地下支护锚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板(3)底部套接有支撑杆二(31)一端,所述支撑杆二(31)另一端套接在连接板(8)上,所述支撑杆二(31)与连接板(8)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8)固接在连接轴(41)上,所述连接轴(41)安装在电动推杆(4)内,且所述电动推杆(4)一端通过联轴器与定位板(9)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地下支护锚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推杆(4)底部固接有机架(6),所述机架(6)固接在底板(7)上,所述底板(7)一侧顶部固接有竖板(5)。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地下支护锚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10)上套接有密封套(15),所述密封套(15)另一端套接在预制管(13)内,且所述密封套(15)一侧设置有隔离套(23),所述隔离套(23)固接在预制管(13)内壁上,所述隔离套(23)一侧设置有限位条(22),所述限位条(22)与预制管(13)内壁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地下支护锚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条(22)套接在导向管(24)一端外侧,所述导向管(24)与限位条(22)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导向管(24)内部套接有锚杆(18),所述锚杆(18)末端与定位环(163)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且所述锚杆(18)贯穿定位环(163)。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地下支护锚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环(163)上固接有两个连接头(162),所述连接头(162)内部套接有充气管(17)一端,所述充气管(17)另一端安装在密封套(15)内部,所述定位环(163)与环形管(214)连通,所述环形管(214)固接在延伸管(21)上,且所述环形管(214)通过竖管(215)与套环二(213)内部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地下支护锚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二(213)和套环一(211)之间安装有活塞杆(212),所述套环一(211)和套环二(213)均套件在延伸管(21)上,所述套环一(211)上套接有辅助条(121)一端,所述辅助条(121)另一端套接在支撑条(12)上。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地下支护锚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条
(12)远离锚头(11)的一端套接在延伸管(21)上,所述支撑条(12)与延伸管(21)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延伸管(21)内壁上通过连接杆(19)固接有内置管(20),所述延伸管(21)和锚头(11)侧壁上均开设有浇筑孔。10.一种建筑施工地下支护锚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了上述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地下支护锚固设备,包括以下步骤:s1、将导向管(24)和连接块(16)组合,导向管(24)底部开设有弧形的卡槽,连接块(16)与导向管(24)卡合后转动,可进行限位,保证连接块(16)和导向管(24)的连接,锚杆(18)贯穿导向管(24)后,与锚头(11)连接,将预制管(13)和锚头(11)贯穿基坑侧壁(14)后,安装在基坑内部,将密封板(10)通过螺栓与基坑侧壁(14)固定连接;s2、利用外接的气泵与密封套(15)内部的充气管(17)末端连接,利用气泵给充气管(17)内部抽气,定位环(163)和套环二(213)内部的空气被抽出,活塞杆(212)外杆内部的空气排出,带有活塞的内杆移动,驱动套环一(211)向靠近套环二(213)的一侧移动,辅助条(121)撑起支撑条(12),将多个支撑条(12)撑开,实现支撑条(12)在延伸管(21)上的位置调节;s3、转动锚杆(18)和导向管(24),锚头(11)和延伸管(21)带动支撑条(12)在基坑内部转动,对基坑的侧壁进行处理,使基坑的内壁形成若干凹槽;s4、利用电动推杆(4)推动连接轴(41)和定位板(9)移动,将插接杆(91)插入基坑侧壁(14)内,支撑杆二(31)推动加固板(3)向靠近密封板(10)的一侧移动,伸缩杆(32)的内杆在外杆内部移动,使得伸缩杆(32)收缩,再利用加固板(3)和密封板(10)实现对锚杆(18)的密封和压紧;s5、利用锚杆(18)浇灌泥浆,泥浆通过延伸管(21)和锚头(11)上的浇筑孔排出对锚头(11)的固定,将锚杆(18)反向转动,使锚杆(18)依次与内置管(20)和定位环(163)分离,将导向管(24)反向转动后向靠近密封板(10)的一侧移动,将密封套(15)以及加固板(3)上的卡合板取下后,将锚杆(18)、导向管(24)分别取出。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地下支护锚固设备及方法,包括预制管,所述预制管贯穿基坑侧壁,所述预制管左侧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顶板、加固板和定位板。本发明中的密封套和限位条可分别对导向管的两端分别限位,可限定导向管的安装位置,辅助条和环形管可辅助支撑条的位置调节,增加基坑内部的浇筑面积,且通过顶板和导向板可为支撑杆一的调节进行导向,使得定位板和插接杆增大基坑侧壁的接触面积,能提高支撑效果,可减少基坑的形变,同时,通过内置管和定位环可辅助锚头与锚杆的拆卸分离,锚杆和导向管均可回收,减少基坑内部的结构残留,提高设备的回收效率,降低后续对基坑的施工影响。对基坑的施工影响。对基坑的施工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杨又良 洪涛 何龙 黄强 黄朝春 李国庆 赏一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中宙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7
技术公布日:2023/8/23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